康复医学概论宣讲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99454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4.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医学概论宣讲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康复医学概论宣讲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康复医学概论宣讲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康复医学概论宣讲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康复医学概论宣讲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康复医学概论宣讲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医学概论宣讲培训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康复医学概论宣讲,康复医学概论宣讲,第四章 康复治疗技术,康复医学概论宣讲,2,第四章 康复治疗技术康复医学概论宣讲2,第一节 物理治疗一、运动疗法(六)平衡功能训练,康复医学概论宣讲,3,第一节 物理治疗一、运动疗法(六)平衡功能训练康复医学概,1、概述,平衡 是指人体无论处在何种位置,运动或受到外力推动时,自动地调整姿势并维持所需要的姿势的过程,康复医学概论宣讲,4,1、概述平衡康复医学概论宣讲4,支持面 指人在各种体位下(站立、坐、卧、行走)所依靠的面,即接触面 支持面的面积大小和质地均影响身体平衡,康复医学概论宣讲,5,支持面康复医学,稳定极限 指人体在能够保持平衡的范围内倾斜时与垂直

2、线形成的最大角度 稳定极限的大小取决于支持面的大小和性质,康复医学概论宣讲,6,稳定极限康复医,平衡的三种状态, 静态平衡 指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维持某种固定姿势的过程,康复医学概论宣讲,7,平衡的三种状态 静态平衡康复医学概论宣讲7,自动动态平衡 指人体在进行各种自主运动,即从一种姿势调整到另外一种姿势的运动转换时,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康复医学概论宣讲,8,自动动态平衡康复医学概论宣讲8,他动动态平衡指人体在外力推动作用下姿势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康复医学概论宣讲,9,他动动态平衡康复医学概论宣讲9,训练的基本原则,1、坐位和站立位平衡功能训练必须建立在保 持身体良好对线关系的基础上进行2、

3、选择训练体位以身体重心由低到高为原则3、逐渐扩大身体的稳定性,康复医学概论宣讲,10,训练的基本原则1、坐位和站立位平衡功能训练必须建立在保康复医,4、由静态平衡(级)训练开始,过渡到 自动动态平衡(级),再过渡到他动 动态平衡(级)5、逐渐提高训练难度,防止患者精神紧张,康复医学概论宣讲,11,4、由静态平衡(级)训练开始,过渡到康复医学概论宣讲11,2、基本训练方法,康复医学概论宣讲,12,2、基本训练方法康复医学概论宣讲12,(1)坐位平衡训练,康复医学概论宣讲,13,(1)坐位平衡训练康复医学概论宣讲13,级平衡训练,指不受外力和无身体动作的前提下保持独立坐位姿势的训练,患者通过协调躯

4、干肌肉以保持身体直立 开始时需要有人在身旁保护,逐步过渡到无保护独立坐位,康复医学概论宣讲,14,级平衡训练 指不受外力和无身体动作的前提下保持康复医学概,级平衡训练,指患者可以独立完成身体重心转移、躯干屈曲、伸展、左右倾斜及旋转运动,并保持坐位平衡的训练 可以采用拾取身体周围物品或坐位作业的方式进行,康复医学概论宣讲,15,级平衡训练 指患者可以独立完成身体重心转移、躯康复医,级平衡训练,指可以抵抗外力保持身体平衡的训练 患者在胸前双手抱肘,由治疗师施加外力破坏患者坐位的稳定,诱发头部及躯干向正中线的调正反应,康复医学概论宣讲,16,级平衡训练 指可以抵抗外力保持身体平衡的训练康复医学,(2

5、)站立位平衡训练,康复医学概论宣讲,17,(2)站立位平衡训练康复医学概论宣讲17,级平衡训练,指不受外力和无身体动作的前提下保持独立站立位姿势的训练,患者用下肢支撑体重保持站立位,必要时治疗师可用双膝控制患者下肢或使用支架帮助固定膝关节,康复医学概论宣讲,18,级平衡训练 指不受外力和无身体动作的前提下保持康复医学概,开始时两足间距较大,以提高稳定性在能够独立站立后逐步缩小两足间距 以减小支撑面,增加难度,康复医学概论宣讲,19,开始时两足间距较大,以提高稳定性康复医学概论宣讲19,级平衡训练,指患者在站立姿势下,可以独立完成身体重心转移、躯干屈曲、伸展、左右倾斜及旋转运动,并保持平衡的训练

6、 开始时由治疗师双手固定患者髋部,协助完成重心转移和躯体活动,逐步过渡到由患者独立完成动作,康复医学概论宣讲,20,级平衡训练 指患者在站立姿势下,可以独立完成身体康复,级平衡训练,指患者在站立姿势下抵抗外力保持身体平衡的训练 患者可以采用平衡板训练、站立作业训练等方法,康复医学概论宣讲,21,级平衡训练 指患者在站立姿势下抵抗外力康复医学概论宣,(3)干扰视觉输入,通过改变视觉输入条件调整或增加训练难度 改变视觉输入的方法包括 减少视觉输入 阻断视觉输入 输入不准确的信息 注意:每一种训练活动都可以加入此方法调整或增加训练难度,康复医学概论宣讲,22,(3)干扰视觉输入 通过改变视觉输入条件

7、康复医学概论宣,(七)牵引疗法,康复医学概论宣讲,23,(七)牵引疗法 康复医学概论宣讲23,1、概述,牵引疗法是指运用作用力与反作用 力的力学原理,通过手法、器械或电 动装置产生的外力,作用于人体脊柱 或四肢关节,使关节发生一定的分离、 关节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伸,从 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康复医学概论宣讲,24,1、概述 牵引疗法是指运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康复医学概论宣,牵引与牵伸的区别在于牵引的主要 目的是牵拉关节,而牵伸的目的是牵 拉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康复医学概论宣讲,25,牵引与牵伸的区别在于牵引的主要康复医学概论宣讲25,分类,根据牵引力来源分类: 徒手牵引、自身牵引、电动和重

8、物机械牵引根据牵引力的持续状态分类: 静态牵引、间歇牵引 根据牵引的体位分类: 坐位牵引、卧位牵引、斜位牵引、直立位牵引 根据牵引部位分类: 颈椎牵引、腰椎牵引、胸椎牵引,康复医学概论宣讲,26,分类 根据牵引力来源分类:康复医学概论宣讲26,牵引作用,1.加大椎间隙、椎间孔,增加椎管容积,减轻对 神经根的压迫2.纠正椎间小关节的紊乱,恢复脊柱的正常排序3.解除肌肉痉挛 缓解疼痛,促进炎症消退,有 利于病损组织的修复4.增加关节活动范围,调节和恢复已破坏的颈椎 和腰椎平衡5.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松解粘连的软组织, 改善脊柱的四肢关节的关节活动范围6.脊柱外伤时的早期制动和复位作用,康复医学

9、概论宣讲,27,牵引作用1.加大椎间隙、椎间孔,增加椎管容积,减轻对康复医学,2、颈椎牵引,康复医学概论宣讲,28,2、颈椎牵引康复医学概论宣讲28,(1)机械牵引,康复医学概论宣讲,29,(1)机械牵引康复医学概论宣讲29,前屈位颈椎牵引,颈椎前屈1030可使颈椎间隙显著增宽 前屈位颈椎牵引更接近日常生理运动范围,临床应用最广泛 临床可根据颈椎病的分型和颈椎X 线片表现来决定牵引角度 神经根型效果最好,康复医学概论宣讲,30,前屈位颈椎牵引 颈椎前屈1030可康复医学概论宣讲,中立位(垂直位)颈椎牵引,中立位(前屈0-5)牵引可使颈部肌肉获得较好的放松,使颈椎生理弧度逐渐消失、变直,使扭曲的

10、椎动脉舒展、伸直、血液通畅,改善脑组织血液供应 可以避免因脊柱前屈或后伸运动导致脊髓与椎管的异常摩擦 常用于椎动脉型和脊髓型颈椎病,康复医学概论宣讲,31,中立位(垂直位)颈椎牵引 中立位(前屈0-5)牵引康复,后伸位颈椎牵引,后伸位(510)牵引可以防止寰椎向前滑动,加强寰枢关节的稳定性 主要应用于寰枢关节半脱位和颈椎生理屈度变直或反弓状态的颈椎病,康复医学概论宣讲,32,后伸位颈椎牵引 后伸位(510)康复医学概论宣讲3,牵引重量,1.相当于正常成年人(总)体重的10%,年老 体弱者为体重的5%2.首次牵引从36kg开始,牵引最大重量 不得超过20kg3.颈椎牵引力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上

11、 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和病情变化,随时 调整牵引重量,康复医学概论宣讲,33,牵引重量1.相当于正常成年人(总)体重的10%,年老康复医学,牵引时间,1.牵引时间为1030min,最佳的牵引 时间是1520min2.牵引频率及疗程 门诊患者一般牵引1次/d 住院患者牵引可2次/d 10次为一疗程,直到症状体征消失, 一般需要2个疗程,康复医学概论宣讲,34,牵引时间1.牵引时间为1030min,最佳的牵引康复医学概,康复医学概论宣讲培训课件,徒手坐位牵引,操作时应向上方拔伸,避免头后仰拔伸。特别是严重的骨质增生和脊髓型颈椎病 该方法可作为颈椎牵引治疗的预试验,康复医学概论宣讲,36,徒手坐位牵引

12、 操作时应向上方拔伸,康复医学概论宣讲36,徒手卧位牵引,双手在颈部放置有三种方法:将双手的手指 放于患者枕后,康复医学概论宣讲,37,徒手卧位牵引双手在颈部放置康复医学概论宣讲37,上方手掌置于患者前 额,下方手托住患者 枕后部将双手的手指放于患 者颈部,双手示指于 需牵拉的椎体水平以 上棘突,这种手的放 置,可提供一种特殊 的、仅作用于手指放 置位置以下椎体节段 的牵引,康复医学概论宣讲,38,上方手掌置于患者前康复医学概论宣讲38,施术要求,1.要求治疗师站立姿势和手法必须稳定,然后 逐渐地、有控制地将重心向后倾倒,以此牵 引患者颈椎2.牵引三要素(牵引角度、牵引重量、牵引时 间)通常受

13、到治疗师的手臂力量和耐力的控 制,主要的牵引力量可集中于特定的关节突 关节3.无论哪一种手法均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原则,康复医学概论宣讲,39,施术要求1.要求治疗师站立姿势和手法必须稳定,然后康复医学概,4.初次接受徒手牵引者,应用轻柔手法调整患者 头部的位置,如稍微屈曲、伸展、侧屈等,在 每一位置均用轻柔的牵引力量徐徐牵拉,同时 观察患者的反应,以寻找牵引时最佳牵引角度5.间歇牵引时治疗师可使用平稳、渐增的牵引力 持续30s,以同样平稳、逐渐放松的方法解除 牵引力,休息10s,如此反复5次,康复医学概论宣讲,40,4.初次接受徒手牵引者,应用轻柔手法调整患者康复医学概论宣讲,3、腰椎牵引,康复

14、医学概论宣讲,41,3、腰椎牵引康复医学概论宣讲41,(1)机械牵引,康复医学概论宣讲,42,(1)机械牵引康复医学概论宣讲42,骨盆重锤牵引,牵引体位 患者仰卧硬板床,小腿处垫高,呈屈 髋屈膝约90 该方法适用于需要长时间持续牵引的 绝对卧床患者,也可以在病房、家庭或 缺乏牵引设备的环境下使用,康复医学概论宣讲,43,骨盆重锤牵引牵引体位康复医学概论宣讲43,牵引重量 一般为每侧1015kg。首次牵引从每侧5kg 开始,两侧共10kg;以后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 每13天增加12kg,最后达到合适的重量牵引时间 每牵引1h,休息20min。待患者适应后逐渐 延长牵引持续时间 夜间停止牵引,以利睡

15、眠临床应用 适合于较轻的腰椎疾患,康复医学概论宣讲,44,牵引重量康复医学概论宣讲44,电动骨盆牵引,牵引体位与角度 患者可取仰卧位或俯卧位,胸肋带 和骨盆带分别固定于季肋部和骨盆髂 嵴上方 通过调整骨盆牵引带两侧牵引绳位 置,可以调节腰椎牵引作用力的角度,康复医学概论宣讲,45,电动骨盆牵引牵引体位与角度 康复医学概论宣讲45,2.牵引重量 为自身体重的3080,可逐渐增加至100, 最大不能超过体重的重量3.牵引时间 一次2030min,轻重量牵引时持续时间可适当 延长,大重量牵引时持续时间可酌情缩短4.临床应用 电动骨盆牵引是临床最常用的腰椎牵引方式, 主要用于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关

16、节紊乱或 各种类型的急慢性腰痛,康复医学概论宣讲,46,2.牵引重量 康复医学概论宣讲46,仰卧位牵引,屈髋、屈膝90使腰椎前凸变平成处于中立位,牵引力主要作用于腰椎下段病变,在此体位下的牵引可更充分地放松腰部肌肉,使腰椎生理前屈变平,牵引力更容易作用于椎体后侧的病变部位,产生更好的治疗效果,康复医学概论宣讲,47,仰卧位牵引 屈髋、屈膝90使腰康复医学概论宣讲47,俯卧位牵引,俯卧位牵引使腰椎伸展,腹部垫枕使腰椎前凸变平/中立位,通过所垫枕头的高低来调节腰椎屈曲大小 疼痛导致伸展活动受限时,可选择使腰椎生理前凸变平的体位进行牵引;而伸展运动使疼痛缓解时,可选择伸展位牵引,康复医学概论宣讲,4

17、8,俯卧位牵引 俯卧位牵引使腰椎伸展,康复医学概论宣讲48,(2)徒手腰椎牵引,康复医学概论宣讲,49,(2)徒手腰椎牵引康复医学概论宣讲49,双人徒手腰椎牵引,患者取俯卧位,一般由两位治疗师同时操作,康复医学概论宣讲,50,双人徒手腰椎牵引患者取俯卧位,一般由两位治疗师同时操作康复医,单人徒手腰椎牵引,治疗师在患者仰卧下握持患侧下肢持续牵引数秒,并突然上提膝部,使其屈膝屈髋,再迅速向胸腹部方向按压膝部,使腰段脊柱过度屈曲以达到复位目的 多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中配合使用,康复医学概论宣讲,51,单人徒手腰椎牵引 治疗师在患者仰卧下握持患侧下肢持续康复医,康复医学概论宣讲,52,康复医学概论宣讲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