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格呼吸机技术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9968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尔格呼吸机技术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德尔格呼吸机技术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德尔格呼吸机技术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德尔格呼吸机技术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德尔格呼吸机技术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尔格呼吸机技术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尔格呼吸机技术培训课件.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首先是德尔格(Draeger)的一些新技术,顺便说一句论坛里有人把德尔格的英文写作Drager, 我只能说这些TX们有点小懒,图方便。德尔格是德国的家族公司,正确的德文写法是Dr?ger, a上面是有两个小点的,而其英译后应该写作Draeger。其实叫Draeger还是Drager对于我们这些天天在医院加班的“住院医”来说实在是一件无关痛痒的事,皮实好用就行。顶多一个叫李逵,一个叫李鬼。遗憾的是李鬼的势头越来越大,现在在论坛上找资料,如果搜索Draeger找不到,搜索Drager反而能找到。但到国外网站去查资料,一般只认Draeger。所以如果同学们在搜索“Draeger”和“德尔格”后都不能

2、找到所需要的资料,不妨试试“李鬼”。,首先是德尔格(Draeger)的一些新技术,顺便说一句论坛里,Draeger的呼吸机技术非常多, BIPAP、Autoflow、ATC、PPS、Smartcare、LPP、EIT(排名以研发时间分先后),的确是让人头大。其实这些技术都是有联系的, Dreager将其统称为Room to breath,中文翻译为“自由呼吸的空间”(官方翻译,非本人杜撰),并且以一幅宫殿图来说明(如下所示,窃以为之所以用宫殿图,目的就是为了配合room一词)。,Draeger的呼吸机技术非常多, BIPAP、Autofl,德尔格呼吸机技术培训课件,先从地基开始介绍ATC1(W

3、hat)ATC(Automatic Tube Compensation):翻译为自动插管补偿,,先从地基开始介绍ATC1(What)ATC(Auto,(Why)为什么要研发ATC这种技术呢?-都是“气道阻力”惹得祸!(经典大图如下)我们知道气道阻力就是“维持一定流量所耗压力差(P)与该流量之比”,这个概念定义的有点拗口,而且潜在的要求气流以恒定流速通过气管(即流入端、流出端气流流速相等)。其实可以这样理解,气流通过气管,则必然在流过气道的过程中要损失压力(P,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也就是说你机器上设置的是10cmH20的压力,但到病人肺部的时候其实压力已经没有10cm水柱了。中间要损失一

4、部分压力用以克服气道阻力。,(Why)为什么要研发ATC这种技术呢?-都是“气道阻力,德尔格呼吸机技术培训课件,德尔格呼吸机技术培训课件,(How)怎么办才好?也简单,还是借用上面得例子。我们把机器压力设置为18mbar,则插管后,到达病人肺部的压力仍旧是8mabar!( ),看来问题解决了(即针对插管进行压力补偿)。真的吗?其实麻烦才刚刚开始。最开始的时候呼吸机是使用恒定气流送气的,这还比较好办,设置好流速后,算一算,把压力补偿加上去就可以了。突然有一天,大家都认为恒定流速不符合正常的呼吸生理,吸气应当是减速气流。呵呵,麻烦来了,流速是变化的,看你怎么计算!这就是为什么要研发ATC。下面一张

5、图能清楚表示流速与压力差(压力在插管的接头和末段之间的差)的关系,可见随着流速的增加,压力差程指数变化(还不是线性变化,这下死心了吧,口算是不行地。得用积分的方法才能算)。,(How)怎么办才好?也简单,还是借用上面得例子。我们把机,最开始的时候呼吸机是使用恒定气流送气的,这还比较好办,设置好流速后,算一算,把压力补偿加上去就可以了。突然有一天,大家都认为恒定流速不符合正常的呼吸生理,吸气应当是减速气流。呵呵,麻烦来了,流速是变化的,看你怎么计算!这就是为什么要研发ATC。下面一张图能清楚表示流速与压力差(压力在插管的接头和末段之间的差)的关系,可见随着流速的增加,压力差程指数变化(还不是线性

6、变化,这下死心了吧,口算是不行地。得用积分的方法才能算)。,最开始的时候呼吸机是使用恒定气流送气的,这还比较好办,设置好,通过大量的实验,科研人员描记了不同插管管径下流速与压力差的曲线图,从而获得了流速与压力差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个资料非常的重要)。ATC工作时,呼吸机首先持续监测插管中的气流流速,根据之前从实验中获得的流速与压力差之间的函数关系,推算出插管的接头和末段之间的压力差,从而获得压力补偿的具体数值。ATC 按照即时的流量(每隔8ms测量一次流速),调整补偿的压力,与传统的压力支持相比(PSV方法), ATC避免了补偿不足和过度,同时保证补偿的压力完全与病人呼吸同步(因流速测量时间间隔

7、很短,所以才能保证与病人呼吸同步)。“有文献比较了ATC与传统PSV方法克服插管阻力的效果,并得出了有利于ATC的结论。(hanson_lqy前辈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通过大量的实验,科研人员描记了不同插管管径下流速与压力差的曲,(Setting)在Draeger上设置ATC非常简单,见下图。Comp是指压力补偿的百分比。比如此时此刻计算出的补偿压力是10mbar,如果你将Comp设置为80(就是80的意思),则实际补偿的压力为8mbar。下下张图表明的更清楚。至于到底设置为多少比较合适,那就因人而异了,80是通常设置值。,(Setting)在Draeger上设置ATC非常简单,见,(该图中

8、蓝色线是ATC100补偿时的曲线,绿色是ATC按60补偿时的曲线),(该图中蓝色线是ATC100补偿时的曲线,绿色是ATC按6,(What) PPS or PAV 是什么东东? 还是按步骤来,首先看看缩写的意思,PPS: Proportional Pressure Support; PAV: Proportional Assist Ventilation. 大家注意到否,两者都包含核心关键词Proportional. 所以两者其实表示的是同一概念。有人将PAV翻译为成比例辅助通气,PPS翻译为成比例压力支持通气,其实都一样,便如money在中国叫RMB,到美国就成US dollar了。其实从家

9、谱说起,它俩的父辈是PSV(或者叫PS):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Draeger的机器上PSV被称为ASB(Assisted Spontaneous Breaths)。好了,把人家祖上辈份以及名字搞清楚才好开讲嘛。,(What) PPS or PAV 是什么东东? 还是按步,(Why)为什么要创造一种新的通气方式呢?“PAV 是为尚有自主呼吸用力,但由于高阻力和低顺应性而呼吸功增加, 需要给予通气辅助的病人提供的一种呼吸支持方式。”某文献中摘抄。“在PPS 模式下,患者可舒适地获得由自身任意支配的呼吸形式和通气程度,呼吸机可更好地配合患者,且该通气模式下的压力

10、时间波形为更接近生理状态的正弦波,患者感觉更舒适”某文献中摘抄。!,(Why)为什么要创造一种新的通气方式呢?“PAV 是为尚,想来不是每个人都如此,我们还是通过白话的方式来描述一下PPS。为什么要研发PPS呢?这还得从呼吸机的历史说起(以下内容非官方认可,大家自己看着办)。话说,早年间,呼吸机们都是机器控制的,采用时间切换方式,最典型的就是CMV(controll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控制机械通气)通气方式(Draeger叫IPPV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翻译作间歇正压通气,其实就是CMV)。那时候

11、根本没有什么人机对抗的概念,所有的通气都由机器控制,说的难听点,病人就是一个模肺。“悲惨”的CMV持续着,像万恶的旧社会一样“惨无人道”。然后,像所有的历史一样,“*”发生了,“人机同步“被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各种触发技术随之出现。机械通气进入了“自主呼吸时代”,患者再也不是模肺,而是被当作“人”来看待。 “伟大”的PSV(ASB)诞生了,患者可以决定什么时候吸气,什么时候呼气。“想蘸红糖蘸红糖,想蘸白糖蘸白糖”那叫一个爽啊!就这样,PSV使用了很多年。大家都知道对于PSV通气方式,最关键的设置就是一个支持的压力,那设多少呢合适呢?有这样一种设法,首先按照公斤体重来计算目标潮气量,然后给病人一个

12、较小的压力,观察在该压力下患者能达到多大的潮气量。如果未达到目标潮气量就加点压力,直到与目标值差不多为止。如果不放心,就稍后做个血气,根据血气的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我刚工作时就是这么干的,我想一定有很多同学和我有相同的经历,都是这么设PS的。合理吗?,想来不是每个人都如此,我们还是通过白话的方式来描述一下PPS,公斤体重计算出的潮气量是按照满足患者生理需要量来估算的,当患者出现自主呼吸时,是否每一次吸气努力都需要相同的潮气量呢(以公斤体重为依据计算)?其实不同的吸气努力(patient effort),所需的潮气量也是不同的(见下图),相应的每次的压力支持也应该是不同的。如果只给予单一压力支持

13、,只能出现下面的两种情况。(在下面的模型中我们假设对于该患者5cmH20压力可以产生500ml的潮气量,模型没有考虑更复杂的情况,只是为说明问题,请大家不要较真),公斤体重计算出的潮气量是按照满足患者生理需要量来估算的,当患,德尔格呼吸机技术培训课件,本次吸气(上图A点),患者吸气努力较低(也就是膈肌、肋间肌的收缩较弱),所产生的胸腔负压也较低,他靠自己只能产生100ml的潮气量。但健康时,这样的吸气努力可以产生300ml的潮气量(也可以理解为本次吸气患者的生理需要量为300ml),所以他希望呼吸机给予其额外200ml的气体,这样加起来,正好满足其正常需要量。但实际情况是,呼吸机给予患者的是5

14、cmH20的压力支持,对于该患者,这样大的压力能产生500ml的潮气量,远远大于200ml。其结果就是患者 “被给予”了500ml的潮气量,总潮气量达600ml。这就好比你今天在食堂吃了份盒饭,感觉没吃饱,于是回宿舍后自己又泡了包方便面。吃完后,觉得刚好饱。突然手机响了,“领导“打电话给你,说让你来陪”饭局“。又不能不去,最终的结果就是吃撑了。2.?患者非常非常努力的吸气(注意是非常非常努力,而不是努力,类似于文学作品中常说的“倒吸一口冷气“上图 B点),希望能得到800ml的潮气量,这次比上次强,他自己能产生200ml的潮气量,需要呼吸机给予600ml就可以了。可5cmH20的压力,只能产生

15、500ml的气体量,这样加起来只有700ml,还缺100ml哪!怎么办?只好被迫延长吸气时间。本来患者希望在正常的吸气时间内,通过提高流速而获得更多的潮气量。可压力是恒定的,他不能自动发现患者的需求,仍然给予原来的流速,结果只能是患者产生“空气饥饿”,并被迫延长吸气时间。长此下去,呼吸肌疲劳,呼吸功增加(这点非常重要),病情自然不会好转。,本次吸气(上图A点),患者吸气努力较低(也就是膈肌、肋间肌的,红色阴影部分是患者自己努力产生的流速,而蓝色阴影部分是呼吸机给予的流速。右侧最下面可以明显的看到当患者吸气努力增加时,吸气时间被迫延长。,红色阴影部分是患者自己努力产生的流速,而蓝色阴影部分是呼吸

16、机,每次呼吸努力,与之相适应的潮气量,都是不同的。而设置单一压力,不是导致供气过度,就是供气不足。再考虑吸气过程中,患者需要的支持压力也不是恒定的(是随阻力顺应性变化的而变化)。这些就是PPS需要解决的问题。,每次呼吸努力,与之相适应的潮气量,都是不同的。而设置单一压力,(How)PPS的工作原理史蒂芬.霍金在时间简史中说,他只引用1个公式,因为别人告诉他,如果你在你的书中每多引用一个数学公式,那么书的销量就将减少一半。汗啊!我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用数学公式推导PPS的原理。本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我花了数周的时间来研究这些公式(这也是连载推迟的原因),下面的讲解将非常的白话,相信各位

17、能看的懂。,(How)PPS的工作原理史蒂芬.霍金在时间简史中说,,名词解释,Paw: Airway pressurePvent: pressure provide by ventilatorPmus: Muscle effort for spontaneous breathingR: Resistance(呼吸系统的阻力)C: Compliance(呼吸系统的顺应性)F or Insp.Flow: Patient Insp. flow (原文中的符号打不出来,用 F代替)V: volume,名词解释Paw: Airway pressurePven,?公式1 Pvent+Pmus = R x

18、F + 1/C x VPmus是患者的吸气努力所产生的吸气压力,Pvent是呼吸机给予的压力支持,两者共同克服呼吸系统总的粘性阻力(R,包括由气管插管、气道、肺组织、胸廓所产生的呼吸系统阻力,与流速有关)和呼吸系统总的弹性阻力(顺应性的倒数,1/C,包括肺组织及胸廓所产生的阻力,与容量有关),最终将气体送达肺部。粘性阻力与流速相关(按照经典的理论,克服气道阻力所需要的压力与流速成线性关系,即 RP/F)。 弹性阻力的大小与与容量有关(V,同样根据经典的理论,CV/P)。所以肺部所需的总压力其实是流速和容量的函数),?公式1 Pvent+Pmus = R x F + 1/,公式2 Pmus =

19、R x F + 1/C x V - Pvent.将公式转换一下,将Pvent.移到公式右边,可以看到当呼吸机提供的压力(Pvent)越接近于患者肺部所需的压力(R x F + 1/C x V)时,患者自身做的功越小(Pmus)。实际上PPS的原理也在于此,通过提供机体呼吸所需的压力(这一压力在吸气的整个过程中是有变换的,如下图),尽量减少患者的呼吸功。,公式2 Pmus = R x F + 1/C x V - P,Pmus是变化的,每次不一样,同一呼吸的不同时刻也不一样,而在PSV下,Pvent却总是一样的。我们希望Pvent能随病人的需要而动态变化。,Pmus是变化的,每次不一样,同一呼吸的

20、不同时刻也不一样,而,公式3 Pvent = K1 x F + K2 x V, (很关键的一步)问题的解决方法出来了,就是让Pvent = R x F + 1/C x V,理想情况下,Pmus的做功就会变为零。如何知道Pvent的具体值呢?其实Pvent同样是流速F和流量V的函数,所以只要知道肺的顺应性和肺阻力(包括气道阻力和肺组织阻力)就可以计算出Pvent。R总(呼吸系统总阻力)气管插管阻力气道阻力肺组织阻力胸廓阻力(本等式所指阻力为粘性阻力)。经典的计算公式是:R=(Ppeak - Pplat)/ F(在最大肺容积时,气管导管、气道、肺组织、胸廓所产生的粘性阻力,只能在恒定流速下方能测量

21、)。1/C总(呼吸系统总弹性阻力)肺组织弹性阻力胸廓弹性阻力。经典计算公式C= Vt/(Pplat Peep),这里的C其实表示的是系统的静态顺应性,在低流速的情况下,近似可以反映肺组织和胸廓的弹性阻力,同样需要在恒定流速下测量。大家可以看到,想精确的得到肺阻力和肺顺应性是非常不容易的,只能采用近似的方法。所以我们用K1来代替R,K2来代替1/C。Pvent = K1 x F + K2 x V。PPS里K1被称为流量辅助(FA Flow Assist),K2被称为容量辅助(VA Volume Assist)。其实说白了,FA就是阻力,VA就是顺应性的倒数。,公式3 Pvent = K1 x F

22、 + K2 x V, (,机器的硬件过程是这样的。呼吸的流速传感器每8ms测量一次吸气流速(Draeger呼吸机是这样的),这样就得到了流速F,流速时间容量(这里其实是流速对时间进行积分),这样就得到了容量V。 PventFAFVAV,FA和VA需要手工设置,然后就可以计算出吸气过程中每一个点时刻,需要给予的压力Pvent。,机器的硬件过程是这样的。呼吸的流速传感器每8ms测量一次吸气,德尔格呼吸机技术培训课件,更多的公式(让人晕菜的一步,涉及到一些数学问题,很多是本人自己的理解,没有文献支持,希望能和大家讨论,欢迎拍砖哦!)这里还需要说明三个问题:,更多的公式(让人晕菜的一步,涉及到一些数学

23、问题,很多是本人自,理想情况下Pvent = R x F + 1/C x V;这时Pmus是零。不过这个公式只在对相是肺和气管组成的系统时才近似成立(不包括管路、插管、胸廓等组成部分)。为什么这么说呢?书上告诉我们,RP/F,也就是说P与F的关系应该是一条直线。但在ATC中我们曾提到过一张图片(如下),可以看到图中是曲线,也就是说斜率是变化的,而P/FR,斜率表示的其实就是气管插管的阻力R,可以看到随着流速的提高,阻力也会增加,他们间的真实关系是PK x F2(K是一个系数,F是流速,F2表示的是F的平方)。对于简单的气管插管,R都做不到恒定,那么对于由气管、肺组织、胸廓组成的复杂系统,Pve

24、nt,与R和C能呈线性关系吗?我表示深度的怀疑。其实RP/F这个公式,只有在模型是各向同性且均一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简单说就是对象为直管子时(大家想想肯德基喝饮料的吸管吧)才能成立,对于气管插管这种弯曲的管子,压力和流速已经不是线性关系了。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实际情况中Pvent与R,C 也不是线性关系。但使用这个公式,实在是没办法的办法,因为谁也不知道,对于同时拥有插管、气管、肺组织、胸廓等多重元素的系统,Pvent与R和C的关系到底是怎样(呼吸机厂家也许做过这方面的实验,可能有一个近似的数学公式,但这应该是机密,如果地球人都知道,那岂不别的厂家也可以发展PPS模式?)。这其实是一个基础的

25、数学建模问题(比较适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实际情况中Pvent还要克服插管阻力、胸廓阻力、管路阻力等。以R和C为基础计算出的Pvent只能近似反映实际的Pvent,理想情况下Pvent = R x F + 1/C x V;这,德尔格呼吸机技术培训课件,由于ATC的存在,对由气管插管导致的压力下降进行了补偿,所以在PPS与ATC联合应用时。公式修改如下。其实就是将ATC补偿的压力减去。 不要小看这个公式的变化,相对于原来的公式,已经算是进步了。毕竟气管插管部分的压力补偿是精确的。下述公式考虑的是气管插管前端至肺泡的压力差,至少去掉了插管导致的粘性阻力增加。ATC与PPS的联合应用,压力输送应

26、该更精确一些。,由于ATC的存在,对由气管插管导致的压力下降进行了补偿,所以,自主呼吸的存在对R和C的测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PSV或PPS模式下很难自动测量R和C,只能在恒定流速的情况下才能测量。下面的操作步骤中有一种设置方法,就是先在恒定流速下测量R和C,然后以此为依据设置FA和VA。,自主呼吸的存在对R和C的测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PSV或PP,PPS的优缺点,优点患者舒适,人机协调最好病人的需求几乎完全得到满足不会过度通气可减少和避免镇静剂使用气道压较低除了PEEP和FiO2,仅需设定流量辅助和容量辅助,PPS的优缺点优点患者舒适,人机协调最好病人的需求几乎,PPS的优缺点,不足患者必

27、须有自主呼吸无最小的通气支持保证(虽然有后备通气)设置参数需要了解阻力和顺应性如果设置不当,可能不稳定(脱逸)插管泄漏可能影响PPS功能,PPS的优缺点不足患者必须有自主呼吸无最小的通气支持保证,PPS 与ASB(PSV)的比较,PPS压力支持随病人吸入努力而变化无最小的通气支持保证(虽然有后备通气)优化调节适应病人的自主呼吸PS/ASB压力支持持续不变只要有病人触发,便有最小的压力支持,PPS 与ASB(PSV)的比较PPS压力支持随病人吸,PPS的设置界面:,PPS的设置界面:,PPS的设置方法(摘抄自某文献):设置VA 和FA 的方法有三种:最可靠的方法是在容量控制通气病人没有自主呼吸的

28、情况下测出肺的阻力和弹性(保证测定时没有内源性P EEP也很重要) 。推荐设置的VA 和FA 为所测阻力和顺应性的80 % 。在应用PAV 之前,必须设置足够水平的容量限制和流量限制以避免过度补偿的不利影响。VA 过大, 会导致“脱逸”发生,呼吸机的“容量高限”连续报警,患者呼吸困难;流量曲线快速升高到高水平,然后突然降低。处理方法:减低VA 值直至“脱逸”消失。FA 过大,会表现为“自动触发”,改变设置流量触发不能纠正。显著的过度FA 也可引起“脱逸”。处理方法:减低FA 值。采用“脱逸”法设置参数。先将FA 设为最小,逐渐增加VA 直至“发生脱逸”, 此时的阀值应等于肺胸的实际弹性, 然后

29、将设置的VA 减低至此阀值的80 % 。反之, 将VA 设为最小,调节FA 直至出现“自动触发”,改变流量触发不能纠正,或出现压力“脱逸”,然后将FA 调低至阀值的80 % 。,PPS的设置方法(摘抄自某文献):设置VA 和FA 的方法,虚线表示脱逸(Runaway),虚线表示脱逸(Runaway),根据病人的舒适程度和自身感觉来设置和调节VA 和FA 。PPS其实解决了从气管插管气囊端至肺泡的压力补偿,而ATC则解决了呼吸管路端至气管插管气囊端的压力补偿。因此两者的配合使用,可以最有效的增加患者的舒适性。同时有研究显示与PSV相比使用PPS可有效降低压力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根据病人的舒适程

30、度和自身感觉来设置和调节VA 和FA 。,德尔格呼吸机技术培训课件,Freshblueair原文如下:“但在呼吸急促的患者当中,由于患者吸气努力,初始吸气流速较高,使用ACT时会出现很高的气道压啊,临床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甚至压力达到50-60cmH2O(若压力限制在此之上的话),尽管那只是瞬间的压力(克服气道阻力),不一定会导致气压伤,但总不能把压力报警上限调至60以上吧。其实这种情况不用ATC时,将PSV调高,完成相同潮气量,峰压(有aotoflow时也相当于平台压了)也不会超过30。这时是不是该使用DIY式的ATC了呢?,Freshblueair原文如下:“但在呼吸急促的患者当中,,我们将

31、freshblueair的段落分拆一下:,A患者病情:“但在呼吸急促的患者当中,由于患者吸气努力,初始吸气流速较高,”,从初始气流流速很高判 断,吸气努力应该很强,总结为:吸气努力强,呼吸急促;B出现的问题:“初始吸气流速较高,使用ACT时会出现很高的气道压啊,临床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甚至压力达到50-60cmH2O(若压力限制在此之上的话),尽管那只是瞬间的压力(克服气道阻力),不一定会导致气压伤,但总不能把压力报警上限调至60以上吧。“总结为:初始吸气流速高ATC补偿后导致压力增高可能发生气压伤。C解决方法:“其实这种情况不用ATC时,将PSV调高,完成相同潮气量,峰压(有aotoflow时

32、也相当于平台压了)也不会超过30。这时是不是该使用DIY式的ATC了呢?” 总结为:改用PSV通气模式。,我们将freshblueair的段落分拆一下:A患者病情,好了,先看患者病情:“吸气努力强,呼吸急促”,应该说这是件好事,毕竟自主呼吸是存在的,而且吸气努力很强,证明患者的呼吸驱动力还不错,呼吸肌肉还没有疲劳。由于吸气努力增强,在吸气刚开始的时候,患者需要较高的吸气流速。如果按照经典的恒流送气(定容通气),这时应该增加气流流速,其波形如下图。由于潮气量及吸气时间恒定,增加吸气流速,导致峰压升高,同时平台压时间延长。如果峰压超过压力报警上限,则会触发高压报警。(患者吸气努力强时,流速如果跟不

33、上,易造成“空气饥饿”)。由此,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潮气量和吸气时间不变时,流速的增加必然导致压力增加。,好了,先看患者病情:“吸气努力强,呼吸急促”,应该说这是件好,第二步, ATC 会导致高压报警吗?ATC会造成气压伤吗?ATC的原理前边讲过了,这里不再赘述。概括为一句话就是,ATC让“设置的压力”(患者肺部的)“实际压力”。现在的问题是ATC会导致高压报警和气压伤吗?我们先看下面的一张图,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我们将模式更换为BIPAP,以减速气流供气。刚开始吸气时,气流流速高,然后流速缓慢下降,这与freshblueair 提供的情况(初始吸气流速较高)相一致。(其实,用这张图也是没办

34、法的事情,因为,我只有BIPAPATC的图片,没有SIMVATC的图片。) 图上绿色的线表示气管插管气囊端的压力(也就是气管中隆突位置的压力),黑色的是呼吸管路中的压力。本例中,ATC的补偿水平是80,当ATC设置为100时,绿线与黑线应该吻合的。但理论毕竟只是理论,实际中还有很多影响因素,特别是自主呼吸的存在。(几乎所有的成人呼吸机之压力传感器都是设置在机器内部的,因此理论上只能测到呼吸管路中的压力,近端压力传感器一般在新生儿呼吸机中有应用。个人猜想,对于成人而言,呼吸管路粗,压力在管路中的损失微乎其微。而新生儿就不同了,潮气量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而且管路细,压力在管路中的损失不能不管,故

35、而使用近端传感器)。,第二步, ATC 会导致高压报警吗?ATC会造成气压伤吗?,再看看水平的几条线(下图),红色的线就是呼吸机上设置的高压相的压力Phigh(也就是吸气相压力),蓝色的线就是低压相压力Plow(其实就是Peep)。注意,我特别多用一句话强调,这两条线代表的是设置压力,也就是呼吸机操作界面上,你设置的那个压力。不是实际监测到的压力。实际呼吸管路中的压力是黑色的线(似乎也不能叫线),绿色的线是气管插管气囊端的实际压力。可以看到,开始吸气时,由于流速快,因阻力导致的压力下降较多,表现在波形上,就是绿线与黑线之间的差距非常大。为了让绿线更接近于设定值(水平红线),对吸气压力进行补偿,

36、表现在波形上就是黑色部分超过了红线(蓝色圈圈)。本例中采用80补偿,因而黑线与绿线并没有完全重叠。呼气时,为保证Peep的稳定,也就是绿线与水平蓝线吻合,机器给予的实际支持压力要小于设定值(红色圈圈),这样才能保证呼吸时气道内的压力与设定的Peep值相同。(看懂了本段,问题就解决了;如果看不懂,请继续再看两遍,一定要对照图看。),再看看水平的几条线(下图),红色的线就是呼吸机上设置的高压相,明白了上述两幅图,问题也就解决了:应用题1:出现高压报警一定出现气压伤吗?答:不一定。高压报警是以管路中的压力为依据的。是否出现气压伤,还要看肺内部的压力。应用题2:打开ATC会造成气压伤吗?答:不会。看图

37、说话,肺内的实际压力是绿线,而设定值是红色水平线。在吸气相,绿线只能小于或等于红线。也就是说肺内压力只可能小于或等于你的设定值。除非你设的吸气压力已经造成气压伤,否则的话,ATC不可能导致肺内部压力大于设定值。,明白了上述两幅图,问题也就解决了:应用题1:出现高压报警,应用题3:打开ATC 会导致高压报警吗?答:有可能,但可能性较小。看图说话,黑线代表管路中实际的压力,如果黑线超过上方的红色虚线(高压报警上限),则会触发高压报警。理论上,ATC打开后,压力有可能超过高压报警上限(红色虚线),但实际情况中发生的较少。揣测原因如下,首先ATC一般不会设置为100补偿;其次ATC的补偿是有一定限度的

38、,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吸气刚开始时,虽然红线与绿线差距很大,但黑线上升的并不多,也就是说补偿有个限度。如果真的发生高压报警(多半有可能是容控模式同时打开ATC时),哪倒是需要小心注意了,这说明设置的吸气压力已经非常高,以至于稍一补偿就超过了高压报警线。这时应该看看患者肺顺应性是不是真的很差,特别是容控模式时。ATC在设计时可能也考虑到了freshblueair说的这种情况,因此压力上升有个限度,不会在第一次补偿时就把压力全部加上去,很可能是在每一次呼吸周期中逐步加压力的(类似于Autoflow,Autoflow压力调整以3mbar/次 上下浮动,不会一次调整到位)。在机器上试验时也发现,ATC压力

39、补偿不太会超过设置值很多。(本段叙述是基于实际情况的一种推论,没有参考文献。详细的解释应该由厂家发布,厂家的研发人员应该知道,可惜他没告诉我。我也就只好按个人理解做如上的推断,欢迎大家讨论。),应用题3:打开ATC 会导致高压报警吗?答:有可能,但可能,3解决方法:改用PSV通气模式。答:改用PSV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PSV比较适用于自主呼吸不错,或是准备脱机的病人。按照freshblueair的背景资料,患者呼吸急促,像是疾病的急性期,用PSV风险很大(呼吸急促还好,万一等会儿,出现呼吸暂停,又是夜班,值班医生睡了,咋整?)。更重要的是,就算是用PSV,也没有解决压力补偿问题,从上面两幅图我

40、们也能看到,在呼吸的整个阶段,压力补偿不是线性的,有时候多,有时候少。更有甚者,吸气相和呼吸相的压力补偿还是相反的,吸气相是增加压力支持,呼吸相是减少压力支持。如果用PSV,如何确定压力的水平呢?自己估计一下,在原有压力支持水平上增加一个压力,又如何保证增加的压力足够补偿插管阻力?患者呼吸急促,需要的流速很高,PSV也没解决流速的问题啊!在PSV模式下是不能设流速的吧,流速只能依据压力支持的水平来输送。如果支持力度不够,患者只能被迫延长吸气时间,或主动增加吸气努力呼吸功增加了。,3解决方法:改用PSV通气模式。答:改用PSV并没有解决,4对该病例的深入讨论:抛开ATC不说,我们看看这个机械通气

41、的实例,其问题在哪里(以下文字,纯属一家之言,欢迎大家讨论。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教)首先,患者呼吸急促,这时候最要紧的事有哪些呢?就机械通气而言,1.为了防止出现“空气饥饿“首先要看看吸气流速是否设置的过低? 表现在波形上就是在吸气相时,是否有压力的突然下降(见下图)2. 患者是否出现人机对抗?对于呼吸急促而无规律的患者,人机对抗难以避免,同时人机对抗也能造成频繁的高压报警。这从波形上也能看出来。3. 更广泛一点,患者呼吸急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紧张?疼痛?对于ICU的患者,镇静镇痛是非常必要的。虽然镇静会影响自主呼吸,但在疾病急性期还是利大于弊。镇痛则更是必要(一定要在明确疼痛原因的情况下才能镇痛

42、,不明原因的疼痛是不允许镇痛的),疼痛不但能造成呼吸频速,还有可能心率过快,由此导致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岂不是增加呼吸机使用的困难?,4对该病例的深入讨论:抛开ATC不说,我们看看这个机械,第二,freshblueair认为“将PSV调高,完成相同潮气量,峰压(有aotoflow时也相当于平台压了)也不会超过30。“括号内部分是值得商榷的”(有aotoflow时也相当于平台压了)“。对于容控模式,打开Autoflow后,压力水平可不一定是定容恒流模式下的平台压,而且有很大的几率不是。Autoflow的核心在于用最小的压力实现目标潮气量,其压力水平是根据患者肺顺应性来自动调整的。Autoflow的

43、详细介绍可以看看hanson_lqy前辈的文章。,第二,freshblueair认为“将PSV调高,完成相同潮,如果我再讲一遍BIPAP和Autoflow的原理,不但有狗尾续貂的嫌疑,还有被大伙拍死的可能。鉴于生命的可贵,本篇将介绍一下BIPAP和Autoflow所需的硬件条件以及与之相关的触发及触发窗概念。BIPAP和Autoflow最核心的技术是什么?(开放性问题,没有参考答案)。双水平正压通气?压力控制容量保证?还是“万能模式”的光环?(BIPAP有时被称为万能模式,下面的文章会涉及产生这一名称的原因)。“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一定有自己的见解,这里只谈谈笔者自己的感受

44、。,如果我再讲一遍BIPAP和Autoflow的原理,不但有狗尾,其实,各厂商都有自己的“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泛滥的很),名称稍有不同;也都有自己的“压力控制容量保证”。原理都大差不差,但要说到最核心的东西,我觉得是“全程支持自主呼吸,并保证气道压力稳定!”注意是“全程”,也就是说不但在低压相支持自主呼吸,高压相也要支持自主呼吸。这样才是真正的“全程支持自主呼吸”。同时,不能因为自主呼吸导致气道压力频繁变化,要保证气道压力的稳定。(这一条也是判断呼吸机性能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其实,各厂商都有自己的“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泛滥的很),名,上学时的我:为什么要保留自主呼吸呢?(以下简称Jsf39

45、)我的“二师兄”:锻炼呼吸肌肉,促进脱机。(以下简称为“师兄”)。Jsf39:那为什么还要全程呢?自主呼吸在SIMV下的呼气相也可以锻炼啊。、师兄:孺子可教也!来,给你上一课。(师兄显现出了主任查房时的神情)。师兄:呼吸衰竭很重要的一个病理生理学改变,就是肺部出现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如下图),上学时的我:为什么要保留自主呼吸呢?(以下简称Jsf39),德尔格呼吸机技术培训课件,简单理解就是肺部血流灌注好的区域,肺泡通气少(解剖分流);或者是血流灌注差的地方那个,肺泡通气反而多(死腔样通气)。顺口溜就是:血多气少(解剖分流);血少气多(死腔样通气)。,简单理解就是肺部血流灌注好的区域,肺泡通气少

46、(解剖分流);或,师兄:(得意之情难以掩饰,仿佛已经当上了科主任)正常情况下,重力依赖区(肺下部、背部等区域)的血流较多,而肺尖部血流较少。正常呼吸时,膈肌首先收缩(膈肌最靠近肺下部、背部等区域),重力依赖区(肺下部、背部区域)内首先产生负压,因而气体会首先进入这些血流较多的区域。也就是说正常呼吸时气体在肺内的填充顺序是先重力依赖区,后非重力依赖区。可以想象,重力依赖区将获得更多的气体交换时间,更多的气体。血流灌注量与气体量、气体交换时间是想匹配的。,师兄:(得意之情难以掩饰,仿佛已经当上了科主任)正常情况下,,Jsf39:然后呢?(一脸的茫然)师兄:讲到这儿了,你还不懂?(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

47、情)Jsf39:哦(极度尴尬,恨不得钻地缝)师兄:控制通气与自主呼吸最大的不同是什么?Jsf39:哦,正压通气?触发?指令通气?师兄:还给我一个三选一的选择题啊!(师兄假装愤愤中,唉,又有机会炫耀了)Jsf39:(无语中, 表酱紫,每次看到师兄这幅嘴脸只能装傻),Jsf39:然后呢?(一脸的茫然)师兄:讲到这儿了,你还不,师兄:控制通气(也称为指令通气)与自主呼吸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控制通气是时间切换,而自主呼吸是需要触发的。简单理解就是:控制通气是呼吸机作主,而自主呼吸是病人自己当家作主。(宏观角度来看)正压通气时,气体首先进入的是肺尖部,其次才会是重力依赖区。也就是说肺部通气较好的区域血流反

48、而很少(肺尖部区域),而肺血流灌注好的区域通气又很少(重力依赖区)。这样反而加重了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ARDS病人会采取俯卧位通气。刚俯卧位时,背部变到了上面,原来这部分是重力依赖区,血液灌注比较好(血液也还没那么快流走),俯卧位后,背部的通气得以改善,V/Q 匹配,氧合就改善了。Jsf39:原来如此(恍然大悟中!)师兄:自主呼吸也有类似的效果,膈肌收缩,在重力依赖区首先产生负压,从而使气体能首先进入这些通气不好的区域。进而改善肺部整体的通气血流比例。Jsf39:恩(崇敬的眼神)。这个我懂了,不过纯自主呼吸才能产生这个效果吧,PSV不也是正压通气吗?能改善通气血流比吗?师兄:恩

49、,小子有前途!(双手背在身后,把啤酒肚挺了起来)。PSV的确是正压通气,但与控制通气相比,不知好了多少倍。PSV时,患者做出了吸气努力,膈肌肋间肌收缩,因而肺下部靠近膈肌处至少是产生了些许的负压。不说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VQ比,但至少锻炼了呼吸肌。况且PSV是在患者有需要的情况下才送气的,可以减少人机对抗。你的这个问题这也牵扯出了“全程支持自主呼吸”的第三个优势减少人机对抗。相较于前两个优点,这个优点更为重要。Jsf39:明说吧,别绕弯子了。(爆汗中)师兄:哦,急什么,一下都告诉你,你能接受的了吗?(极度欠扁的表情)。你先把PCV(也称为PC-CMV)压力-时间波形画一下。,师兄:控制通气(也

50、称为指令通气)与自主呼吸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德尔格呼吸机技术培训课件,我们知道PCV是不允许出现自主呼吸的。但人是活的,机器是死的,如果在高压相时,患者突然想咳嗽,会怎么样?(如上图第二道波形)病人:我想咳嗽!快让我吐口气啊!呼吸机:别急,现在是吸气相,你等等啊,等到了呼气相,我一定让你吐气。病人:我受不了了,现在好憋啊,快让我呼一口。呼吸机:不行,我不允许你在吸气相呼气。病人:管不了那么多了,我现在就吐气。看你能怎么样。呼吸机:好啊,跟你说了不能呼气,你还敢呼。敬酒不吃吃罚酒,我把呼气阀关死,看你怎么吐气。病人:好难受,憋死我了!(气道压力直线上升中)呼吸机:哦,对了,如果你的气道压力超过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