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化验单解读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9969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4.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规化验单解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常规化验单解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常规化验单解读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常规化验单解读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常规化验单解读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规化验单解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规化验单解读ppt课件.ppt(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规化验单结果解读,Contents,血常规结果解读,尿、粪常规结果解读,肝、肾功能、血脂结果解读,胸、腹水结果解读,肿瘤指标结果解读,自身抗体结果解读,血常规结果解读,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白细胞参考值: 成人(410)109/L; 儿童(512)109/L ; 新生儿(15 20)109/L。 危急值 2.5 109/L 或30 109/L,临床解读 1白细胞增高 : 急性感染: 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 急性大出血: 急性中毒: 肿瘤性增高:,2白细胞减低 某些感染: 某些血液病:如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理化损伤:电离辐射(如X线等)、 长期服用氯霉素后。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

2、性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肿大。,红细胞计数红细胞(RBC)计数正常参考值: 男性为(4.05.5)1012/L; 女性为(3.55.0) 1012/L ; 新生儿为(6.07.0) 1012/L 。 (当红细胞6.81012/L时,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3.51012/L为诊断贫血的界限,应继续寻找病因; 1.51012/L时,应考虑输血。),临床解读 1.生理性增高:见于新生儿、精神兴奋、高原 反应等。 2.病理性增高: 相对性增高:常见于剧烈呕 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多尿 和水的摄入量显著不足的患者;绝对性增高: 与组织缺氧有关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 胞

3、可达(710)1012/L。,生理性贫血 :多见于孕妇、老人和生长发育 期的小孩。病理性减低: 红细胞减低所致的贫血: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等伴发的贫血;因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造成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贫血。失血:急性失血或消化道溃疡、钩虫病等慢性失血所致贫血。,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 男性为 120 160g/L; 女性为 110 150g/L ; 新生儿为 170 200g/L 。 危急值 50g/L 或 200g/L,临床解读 血红蛋白(Hb)增减的临床意义大致与红细胞 增减的临床意义相似,但血红蛋白能更准确地反 映出贫血的程度。血红蛋白的减低与红细胞的减 少程度不一定呈正比

4、。在小红细胞贫血(如缺铁 性贫血)血红蛋白减低的程度较红细胞减少的程 度更为明显;在大出血时,血红蛋白减低的程度基本上与红细胞减少的程度相一致 。,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比积正常参考值: 男性为 0.40 0.50(40% 50%); 女性为 0.35 0.45(35% 45%)。 危急值 0.15 或 0.6,临床解读 1. 红细胞比积增高 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 浓缩,如大量呕吐、大手术后、腹泻、失血、大面积烧伤等。 2. 红细胞比积减低 见于各种贫血。由于贫血种类不同,红细胞比积减低的程度并不与红细胞计数值完全一致。,血小板 血小板正常参考值: 血小板的参考值为: (100 300)109/L

5、。 危急值 20 109/L,临床解读 1.血小板数增高: 一过性增高,见于急性大 出血及溶血之后;持续性增高,见于真性 红细胞增多症、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慢 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及许多恶 性肿瘤的早期常可见血小板增多。,血小板数减少 : 血小板产生减少,见于造血功能受到损害,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血小板破坏亢进,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和进行体外循环时;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红细胞平均指数 临床上将红细胞3个平均测定的指数作为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依据,见表1。 表1 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学分类贫血类型 M C V

6、M C H M C H C 常见原因或疾病正细胞贫血 正常 正常 正常 急性失血性贫血、某 些溶血性贫血大细胞贫血 增高 增高 正常 各种造血物质缺乏或利 用不良的贫血单纯小细胞贫血 减低 减低 正常 慢性感染、慢性肝肾疾 病贫血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减低 减低 减低 缺铁性贫血及铁利用不良贫 血、慢性失血性贫血,尿常规结果解读,临床解读: 1. 酸碱性(pH值) 正常参考值为5.57.4,一般情况下在6.5左右。 临床意义:尿pH值小于正常值,常见于酸中毒、糖尿病、痛风、服酸性药物、发热等。尿pH值大于正常值,多见于泌尿系感染、碱中毒、服用碱性药物等。,2. 尿蛋白(PRO) 正常参考值:阴性。

7、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生理性蛋白尿,如剧烈运动后(运动性蛋白尿)、体位变化(体位性蛋白尿)、身体突然受冷暖刺激,或人的情绪激动等。病理性蛋白尿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苯中毒等。,3. 葡萄糖(GLU)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肾性糖尿、颅内高压、甲亢、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及嗜铬细胞瘤等。4. 胆红素(BIL)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常见于肝实质性或阻塞性黄疸病。,5. 尿胆原(URO) 正常参考值:阴性或弱阳性。临床意义:增多常见于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心力衰竭、肠梗阻、内出血等病症。尿胆原减少,多见于完全阻塞性黄疸等。6

8、. 潜血(BLO)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隐血试验阳性等见于蚕豆病,疟疾,伤寒,大面积烧伤并发血红蛋白尿,砷、苯、铅中毒及毒蛇咬伤所引起的血红蛋白尿。,7. 酮体(KET)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剧烈运动后、妊娠剧烈呕吐、饥饿、消化吸收障碍、脱水等。8. 亚硝酸盐(NIT)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泌尿系统感染,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9. 白细胞(WBC)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提示中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泌尿系统感染。10. 维生素C 正常参考值:阴性(0 mmol/L)。临床意义:阳性提示尿中维生素C增多, 可能影响某

9、些同步检查项目的准确性(如糖、隐血假阴性),应控制维生C摄入量后复查。,粪常规结果解读,性状,隐血试验(FOBT),正常阴性阳性:胃黏膜损伤、 溃疡性结肠炎、 胃溃疡、 消化道恶性肿瘤,细胞,WBC增多:炎症RBC增多:炎症、出血巨噬细胞:菌痢、急性出血性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肝肾功能、心肌酶结果解读,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参考值:040U/L,临床解读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分布全身各组织,以肝组织含量最高,肝细胞受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从细胞中溶解释放出来,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增高,是肝细胞受损最敏感的指标之一。 增高见于: 1. 肝胆疾病 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

10、脂肪肝,胆结石,胆管炎,胆囊炎。,2. 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功能不全时的肝淤血、脑出血等。 3. 骨骼肌病 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4. 其他 某些药物和毒物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氯丙嗪、异烟肼、水杨酸制剂及乙醇、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测定标本采集:生化管静脉采血2ml,避免溶血。 正常参考值:040U/L AST在心肌细胞含量较多 ,其次是肝脏、骨 骼肌和肾。有2个同工酶ASTS和ASTm。肝脏 轻度损伤时ASTS显著升高,严重损伤时ASTm 大量出现在血清中。,临床解读 升高见于: 1. 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坏死,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心肌炎,胸

11、膜炎,肾炎及肺炎。 2. 心肌梗死时在发生后612h开始升高,2448h达高峰,35d可降至正常。,3.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脐压性肌肉损伤时AST也可升高。 4. 测定AST和ALT的活性,观察其病程中比值观察变化,对肝病的鉴别诊断和了解病情变化有一定意义:急性病毒性肝炎时AST/ALT比值1,肝硬化和肝癌时常1,原发性肝癌时常 3。,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TB,DB)测定 参考值 总胆红素020mol/L 直接胆红素 08mol/ 未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临床解读 1. 肝细胞性疾病 如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未结合

12、胆红素均有升高现象。 2. 阻塞性疾病 如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可使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均增高。 3. 其他 新生儿黄疸,败血症、溶血性贫血、恶性疟疾、严重大面积烧伤或因输血不当引起溶血等可引起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 参考值 015mol/L。,临床解读 血清胆汁酸水平反映肝实质性损伤,尤其在急性肝炎、慢性活动肝炎,乙醇性肝损伤和肝硬化时有较灵敏的改变,是肝病实验室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在早期即有血清TBA增高,其 变化早于胆红素,有助于估计预后和提示性病情复发,其升高早于转氨酶活性变化,甚至早于肝活检组织学所见。,心肌酶结果解读,血

13、清肌酸激酶(CK)参考值: 30200U/L 危急值: 2000U/L 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在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3种组织中含大量CK。,临床解读 1. CK主要用于诊断心肌梗死。在患心肌梗死后, 24h就开始增高,2436h达到高峰。CK升高 的程度与梗死的面积成正比。 2. 在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 出现肝损伤时,CK仍然保持正常值,因此说它 比AST更为特异。,3. 骨骼肌疾患、肌营养不良及多发性肌炎 者,进行性肌萎缩,皮肌炎时CK活性可有 轻度或中度增高。此外,急性脑卒中时在数 天后血清CK活性升高并可持续升高1014d。 4. 生理性升高。运动后48h内,分娩者及新

14、生 儿血清CK活性高于正常值。,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参考值:025U/L 危急值:100U/L 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脑组织中,由两种不同的亚基(M和B)组成的二聚体。,临床解读: 1. 急性心肌梗死胸痛发作后,血清中CK- MB先于总活力升高。24h达到高峰值, 36h内其波动曲线于总活力相平行,至 48h消失。 2. 损伤心肌的心脏手术,可有一过性CK- MB活性升高,一般手术后24h内恢复正 常。,3. 肌肉创伤或肌内注射时,在CK同工酶中可检出CK-MM。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CK-MB活性升高,病人的血清CK-MB活性也升高。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性神经系统疾病,缺氧后4

15、8h内脑脊液中CK-BB升高。,肌红蛋白(Mb) 参考值: 085 ng/ml 是一种含亚铁血红素的蛋白质,在心肌和骨骼肌中含量丰富,正常人血清中含量很低,可通过肾小球滤过。,临床解读 1. 血清Mb是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出现最早的标 志物之一,一般在发病后14h开始升高,67h达到峰值,在24h恢复正常。连续检测Mb对心肌梗死诊断很有帮助,若在症状出现后连续检测均为阴性,基本可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如果在症状出现后12h成倍增高,则有较高的特异性,且对判断有无心肌梗死延伸或再梗死方面更具诊断价值。,2. Mb峰值的高度与心肌损伤或坏死的范围、预 后成正比。峰值越高表示损伤或坏死的范围越 大,预后

16、越差,Mb2000ug/L为预后不良的 指征。 3. 升高还可见于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损 伤、心源性休克、出血性休克、肌营养不良症、 多发性肌炎与皮炎、进行性肌萎缩、甲状腺功 能减退,药物所致肌病等。在肾功能不全、烧 伤、乙醇中毒、糖尿病酸中毒时血与尿肌红蛋 白水平也升高。,乳酸脱氢酶(LDH)参考值 109245U/L LDH是一种含锌糖酵解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以肝、心、肾、肌肉和红细胞含量高。,临床解读 1.LDH增高主要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肺梗死、某些恶性肿瘤、骨骼肌病、有核红细胞骨髓内破坏、白血病。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LDH水平的升高常于发作后1224

17、h达到高峰,可持续升高长达10d。 2.某些肿瘤所致的胸、腹腔积液中,LDH活力往往升高。 3.脑脊液中LDH总活力升高可出现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血管血栓形成并出血的病人。,肾功能结果解读,尿素(Urea) 参考值: 1.78 .3mmol/L 危急值: 28.6 mmol/L 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人体90%以上的尿素通过肾脏排泄,在摄入食物及体内分解代谢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血液浓度取决于肾脏的排泄能力。,临床解读: 1.升高见于: (1)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衰竭,而且其尿素升高与病情成正比。 (2)肾前因素如水肿,脱水,循环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休克等。 (3)肾后

18、因素如尿路结石,前列腺肿瘤或肥大等原因引起的尿少;尿滞留。 (4)体内蛋白质分解旺盛,如上消化道出血、甲亢等。 (5)生理性增高见于高蛋白饮食。 2.引起尿素氮减低的因素主要见于肾功能障碍、严重的肝脏疾病病人。,血肌酐(Cr) 参考值: 44131umol/L 是肌酸在肌肉中的终末代谢产物,由肾脏排泄, 经肾小球滤过,几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少量从 肾小管分泌。,临床解读: 血液中的肌酐浓度可作为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之一。 1. 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炎早期轻度升高,慢性肾炎明显升高,提示预后不良。尿毒症,重度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时肌酐浓度升高。 2. 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时血中尿中肌酐含量也

19、可增加。,3. 肌肉萎缩时血中肌酐含量可减低。 4. 血清尿素与肌酐的比值的观察具有一定临床解读。 (1)正常情况下尿素与肌酐的比值为1524:1. (2)肾脏疾病中,血液尿素增高比肌酐更为显著。 (3)肾前原因(尤其肠道出血),其比值高达 40:1,肌酐值正常。 (4)尿道阻塞所引起的尿产物高者,二者成比例的 增高。 (5)严重肾小管损害时,比例降至 10:1.,尿酸(UA) 参考值: 血尿酸 142420umol/L 尿尿酸 1.54.5mmol/24h,临床解读: 肾脏早期病变时,血中尿酸首先升高,有助于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断。 1. 血尿酸增加见于 (1) 急、慢性肾炎、药物及毒物,如利尿

20、药,铅中毒和酒精中毒等;酸血症如糖尿病,长期禁食,肥胖等所致的酮症酸中毒或乳酸性酸中毒。,2.尿酸降低见于 (1)恶性贫血复发,乳糜泻以及如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阿司匹林等药物使用后。 (2)肾炎,肾功能不全,痛风发作前期,高糖,高脂肪,低蛋白饮食等。,(2) 痛风,血尿酸的增高对于痛风诊断最有 价值,当640umol/L,具有形成肾结石或痛风的高度危险。 (3) 白血病,恶性肿瘤,肿瘤化疗后。,钾(K) 参考值: 血清钾 3.55.5mmol/L 尿钾 25100mmol/L 危急值: 2.5mmol/L 或 6.2mmol/L,临床解读: 1. 血清钾增高 重度溶血、急慢性肾衰竭,肾上

21、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休克、组织挤压伤、含钾药物及潴钾利尿药的过度使用等。 2. 尿钾增多 (1)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特别是醛固酮增多症。 (2)使用利尿药或皮质激素后使钾排出增多。 (3)碱中毒时尿钾排除增多。 3. 血清钾减低 严重的呕吐、腹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家族型周期性四肢麻痹(可减低至2.5mmol/L),肌无力症,服用利尿药等。,血葡萄糖(GLU) 参考值: 空腹血糖,成人3.96.1mmol/L. 危急值: 2.2mmol/L 或 22mmol/L 正常人血液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故血糖即是血中的葡萄糖。其主要来源于食物。血糖的浓度主要取决于血糖的来源及去路的平衡。去路则是受制于机

22、体能否很好的利用血糖,所以血糖水平反映机体糖的生成和组织消耗之间的一个动态平衡。,临床解读: 1. 增高:常见于生理性增高、糖尿病、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垂体前叶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甲亢、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重症脑炎、颅脑外伤等。 2. 降低:常见于饥饿、妊娠、剧烈运动后、胰岛B细胞瘤、应用降糖药物过量、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艾迪生病、甲状腺功能减退、长期营养不良、严重肝炎、肝硬化、糖原累积病、乙醇中毒等。,胸腹水、脑脊液结果解读,胸腹水渗出液和漏出液鉴别,Light标准:若胸水中蛋白质浓度在25-35g/L者,符合以下任何1条可诊断渗出液。1.

23、胸腔积液/血清蛋白比例0.5;2.胸腔积液/血清LDH比例0.6;3.胸腔积液LDH水平大于血清正常高值的三分之二。,肿瘤指标结果解读,常用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50、CA125、CA15-3、CA199、CA242、CA72-4)铁蛋白(Ft)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甲胎蛋白(AFP),临床意义: (1)原发肝癌 80% AFP400ng/ml 原发肝癌 近20% AFP正常 (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绝大部分AFP400ng/ml(3)内胚层癌、畸胎瘤、睾丸癌、卵巢癌、胃癌

24、与其伴肝转移者AFP可升高 (4)妇女妊娠3个月后,AFP开始升高,7-8个月时达高峰,一般在400ng/ml以下,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癌胚抗原(CEA),临床意义: (1)CEA升高主要见于结/直肠癌、胃癌、肝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及子宫颈癌、泌尿系肿瘤等,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2)肝硬化、肝炎、肺气肿、肠道憩室、直肠息肉、结肠炎等良性病CEA可升高。 (3)癌症越晚期,CEA越高,阳性率不高 (4)体积越大,CEA越高 (5)转移者,CEA高6)腺癌敏感,其次是鳞癌和低分化癌,分化程度越高阳性率越高(7)正常人吸烟者CEA升高(8)癌症病人的胸、腹水、消化液

25、、分泌物中的CEA常升高,糖类抗原50(CA50),参考值 20U/ml临床意义:(1)肝、肺、胃、结/直肠、胰腺、胆囊、肾、子宫、卵巢、乳腺、膀胱、前列腺癌、淋巴、黑色素瘤等(2)肺炎、肾炎、胰腺炎、结肠炎等某些感染性疾病血清CA50升高(3)某些溃疡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CA50升高的现象。,糖类抗原125(CA125),参考值 35U/ml临床意义:(1)卵巢癌血清CA125升高,阳性率61.4%; 治疗有效CA125下降;复发CA125升高先于症状;CA125是判断疗效和复发的良好指标。,糖类抗原125(CA125),(2)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宫颈癌、宫体癌、子宫

26、内膜癌 43% 胰腺癌50% 肺癌41% 胃癌47% 结/直肠癌34% 乳腺癌40%(3)其他非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阳性率较低;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4)在许多良性和恶性胸、腹水中发现CA125升高(5)早期妊娠,也有CA125升高,糖类抗原15-3(CA15-3),临床意义:(1)乳腺癌患者CA15-3升高, 乳腺癌初期的敏感性 60% 乳腺癌晚期的敏感性 80%,糖类抗原15-3(CA15-3),CA15-3对乳腺癌的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复发和转移的诊断有重要价值(2)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

27、原发性肝癌等(3)肝脏、胃肠道、肺、乳腺、卵巢等非恶性肿瘤性疾病,阳性率一般10%,糖类抗原19-9(CA19-9),临床意义:(1)胰腺癌、胆囊癌、胆管壶腹癌,CA19-9明显升高,尤其胰腺癌晚期的阳性率可达75%,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但早期诊断价值不大。(2)胃癌的阳性率 50% 结/直肠癌的阳性率60% 肝癌的阳性率65%,糖类抗原19-9(CA19-9),(3)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4)某些消化道炎症CA19-9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如: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肝炎、肝硬化等(5)CA19-9的检测对上述肿瘤的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复发和转

28、移的诊断均有重要意义。,糖类抗原242(CA242),临床意义:(1)胰腺癌、胆管癌CA242的阳性率高达88%-100%(2)肺腺癌阳性率76% 直肠腺癌阳性率79% 食管和乳腺癌阳性率为62% 小细胞肺癌的阳性率为50% 肺鳞癌的阳性率为9%(3)假阳性率较低,只有5%,糖类抗原72-4(CA72-4),临床意义:(1)胃癌的阳性率65-70%,有转移者更高(2)结/直肠癌、胰腺癌、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也有一定的阳性率(3)CA72-4还可作为治疗后随访的指标以及复发和预后的判断,铁蛋白(Ft),铁蛋白(Ft) 1937年分离得到的含铁蛋白质生理作用:具有强大的结合和储备铁的能力由人

29、体网状内皮细胞分泌,人体内的2/3的铁在肝、脾、骨髓和肠黏膜细胞中某些肿瘤细胞也可合成并释放铁蛋白铁蛋白(Ft)的含量能反映肝脏储铁量和体内储铁总量,铁蛋白(Ft),参考值:男性 20-280 ug/L 女性 12-145 ug/L临床意义:(1)肝癌、肺癌、胆管癌、胰头癌、淋巴瘤、白血病、泌尿系肿瘤、脑肿瘤、鼻咽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多发性骨髓瘤、非何杰金氏病等SF升高(2)输血或铁剂治疗SF升高(3)再障、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SF升高(4)原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积症SF升高,铁蛋白(Ft),(5)结缔组织病SF升高(6)各种肝脏疾病及慢性肾衰SF升高(7)感染性疾病SF升高(8)脑脊液

30、Ft的测定有助于脑部疾病的诊断(9)缺铁性贫血SF下降,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CYFRA21-1),临床意义:(1)鳞状上皮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大细胞肺癌、肺癌、腺癌、小细胞肺癌,转移性肺癌血清CYFRA21-1升高(2)子宫癌、卵巢癌、乳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胃癌、结肠癌、肝癌血清CYFRA21-1升高(3)血清CYFRA21-1值与肿瘤的进展程度和组织分型相关,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SE是神经母细胞瘤的肿瘤标志物NSE也是小细胞肺癌最敏感、最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参考值 15 ug/L临床意义:(1)小细胞肺癌的鉴别诊断、监测效果、复发(2)神经母细胞瘤的鉴别诊断、监

31、测病情变化、疗效、复发等(3)神经内分泌肿瘤 NSE升高 如:嗜铬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黑色素瘤、胰岛细胞瘤等,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临床意义: PSA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血清中的PSA由前列腺上皮和尿道球腺产生,是组织特异性抗原,而非癌特异抗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时,血清PSA可增高;小型前列腺癌时PSA可无明显增高,即血清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仍有待提高。 目前常把总PSA的阈值定为4.0 ug/L,采用相关指标来改善PSA的特异性。如:,前列腺特异抗原(PSA),(3)PSA水平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一般以每年0.04ug/L的速度递增。(4

32、)PSA水平与前列腺的体积有关,但两者并不具有相关性。(5)有关前列腺损伤的各种检查均可引起PSA的明显升高。,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PAP是前列腺分泌的唯一酶类参考值: 2.5ug/L临床意义:(1)前列腺癌血清PAP升高,是前列腺癌诊断、分期、疗效观察及预后的重要指标。(2)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PAP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高。,自身抗体结果解读,抗Ku抗体(Ku),抗Mi抗体(Mi-2),抗PM-Scl抗体,抗JO-1抗体(JO-1),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抗线粒体抗体M2型(AMA-M2),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抗nRNP抗体(U1-snRNP),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抗Scl-70抗体(Scl-70),抗着丝点B抗体(CENP-B),系统性硬化,抗SSB/La抗体,抗SSA/R052抗体,抗SS-A/R060抗体,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抗核糖体P蛋白(PO),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PCNA),抗Sm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双链DNA抗体IgG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项 目 名 称,疾 病,ANA谱17项(免疫印迹法),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