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T分布式监控存储系统投标建议书.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0173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22 大小:6.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UIT分布式监控存储系统投标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UIT分布式监控存储系统投标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UIT分布式监控存储系统投标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UIT分布式监控存储系统投标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UIT分布式监控存储系统投标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UIT分布式监控存储系统投标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IT分布式监控存储系统投标建议书.docx(1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分布式监控存储系统建议书UIT分布式监控存储系统投标建议方案创新科存储技术有限公司2022-12-15目 录第1章 创新科存储技术有限公司61.1 创新科存储技术有限公司介绍61.2 公司发展历程及大事记61.3 产品应用行业7第2章 项目需求分析92.1 项目背景92.2 需求分析102.2.1 视频监控的应用特点分析102.2.2 传统监控系统分析112.2.3 RAID技术分析132.2.4 带宽容量需求分析14第3章 设计方案163.1 设计标准163.2 总体设计思路163.3 设计原则173.3.1 先进性与继承性173.3.2 安全性与稳定性173.3.3 灵活与可扩展性173

2、.3.4 高性价比与实用性183.3.5 操作维护便捷性183.3.6 兼容性183.4 UIT分布式监控产品介绍183.5 系统设计203.5.1 系统结构及介绍203.5.2 方案设计22第4章 监控存储产品介绍394.1 BX1200硬件产品介绍394.1.1 UIT BX1200产品概述394.1.2 UIT BX1200产品市场定位394.1.3 UIT BX1200产品功能和特性404.1.4 UIT BX1200产品技术规格414.1.5 UIT BX1200先进的技术和设计424.1.6 UIT BX1200存储应用方案454.1.7 BX1200产品技术认证474.2 软件主

3、要功能描述474.2.1 分布式系统构架474.2.2 安全性、权限和级别474.2.3 数字模拟联网484.2.4 干线管理484.2.5 视频分发494.2.6 实时视频494.2.7 录像及回放504.2.8 矩阵控制504.2.9 报警联动控制514.2.10 键盘和宏语言514.2.11 语音功能及WEB浏览514.2.12 日志和日常维护524.2.13 状态一致性和自动恢复524.3 平台配置软件534.3.1 标配软件534.3.2 选装软件功能模块534.3.3 客户端软件PowerExploer534.3.4 系统配置管理软件PowerManager55第5章 培训计划57

4、5.1 培训计划575.2 培训方式575.3 培训内容575.4 培训目标585.5 培训费用58第6章 技术承诺596.1 技术服务、支持、保修606.1.1 技术支持等级606.1.2 技术支持策略616.1.3 与用户的合作、分工及相互责任626.1.4 服务支持及联系方法626.1.5 获得技术支持636.1.6 技术支持体系636.1.7 故障处理跟踪656.2 备件供应656.3 保修666.3.1 硬件、软件的保修期666.3.2 保修内容666.4 保修期外维护服务67第7章 部分成功案例687.1 视频监控行业697.1.1 北京市公安局图像信息管理平台升级改造项目697.

5、1.2 北京国际机场T3航站楼视频监控项目707.1.3 河津市“平安城市”737.1.4 深圳市宝安水务局监控757.1.5 长沙外国语学院监控项目777.1.6 唐山矿山监控项目787.1.7 重庆市南岸区“平安城市”817.2 广电行业827.2.1 中国音像资料馆媒资系统在线存储837.2.2 济南广播电视局新大楼全台网847.2.3 上海百视通IPTV及媒资系统项目867.2.4 石家庄新台节目制作网877.2.5 凤凰卫视高标清节目制作网887.2.6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用户数据管理系统897.3 网站、网络视频和IPTV937.3.1 51.COM案例937.3.2 空中网案例94

6、7.3.3 九州梦网案例967.3.4 网龙游戏软件开发系统平台987.3.5 深圳电信深圳之窗网站VOD点播系统1007.4 通信行业1027.4.1 江苏省电信全球眼项目存储系统1027.4.2 河南移动流媒体系统网络结构1037.4.3 深圳市电信公司IDC数据中心1047.4.4 上海电信IPTV项目1067.4.5 重庆电信IPTV项目1097.5 金融、医疗、电力等行业1107.5.1 浙江省台州医院HIS系统1107.5.2 河北龙山电厂MIS系统1127.5.3 长信基金数据中心存储系统1147.5.4 江干公安数据库存储及备份项目1157.5.5 宁波海事法院案例1177.6

7、 典型客户名单119第1章 创新科存储技术有限公司1.1 创新科存储技术有限公司介绍创新科存储技术有限公司(UIT)是一家专业从事存储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跨国高科技企业; 自2001年进入中国至今,UIT坚持以技术进步和创新为导向,准确把握存储行业发展趋势,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推出了包括iSCSI, FC SAN 和NAS的全线存储产品,立足于广电、电信、政府、电力、能源、教育等重点行业,UIT在其优秀的管理团队的带领下锐意进取,成为存储行业的领先者。UIT秉承“卓越创新”的企业精神,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技术研发与市场营销体系,成功地推出多个存储产品系列和相应管理软件,并针对行业客户的需求,不断

8、推出具有行业特点的网络存储、数据库备份、容灾一体化解决方案。目前,UIT在美国的硅谷建立了运营和管理中心,在国内建立了北京存储产品开发中心, 深圳存储应用软件研发中心,武汉华中科技大学联合研发中心,并在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和香港等地建立了销售和技术支持中心。UIT高素质的开发和管理团队,使公司能向各个行业的客户群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技术服务;同时,针对不同行业用户的特别需求,公司提供个性化的方案。作为存储技术的领先者,UIT拥有从数据存储到备份、容灾、以及数据管理等的完整技术,以及适应不同客户和行业需求完整的产品链。创新科存储技术有限公司(UIT)始终坚持以技术为导向,用户至上的管理理念,

9、不断顺应存储技术发展的潮流,努力成为存储市场的开拓者和新科技的创造者。1.2 公司发展历程及大事记2007.06 第十一届软博会,UIT 集群存储管理软件V4.0和存储系统管理软件 USM V2.8分别获得了创新奖和金奖。2007.05 成功并购美国第三大IP SAN存储公司-Rasilient2007.04 UIT成功获得美国硅谷风险投资基金,全球著名的德意志投资银行和全球最大电信公司的控股公司等三家机构的联合投资。2007.04 山西办事处成立2007.01 安徽办事处成立2006.07 UIT获得兰馨亚洲战略合作投资2006.12 创新科(UIT)获得中国计算机报编辑选择奖- iSCSI

10、产品唯一推荐奖2007.03 创新科(UIT)成为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2006.09 创新科(UIT)香港分公司成立2006.06 创新科(UIT)存储管理系统软件UIT6800 V2.1和UITBS3000 V2.0获得第十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金奖2006.01 创新科(UIT)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6.01 创新科(UIT)喜获“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称号2005.11 创新科(UIT)喜获信息产业部电子发展基金项目2005.11 创新科(UIT)存储管理软件获得国家信息产业部重点项目支持2005.09 创新科(UIT)获得深圳市政府重点科技项目支持20

11、05.09 创新科(UIT)上海办事处成立2005.08 创新科(UIT)北京分公司成立2005.06 创新科 (UIT)BM3800存储管理软件获得第9届中国国际软件产业博览会金奖2004.12 创新科(UIT)喜获“双软企业”认证2004.08 创新科(UIT)喜获“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称号2001.06 创新科(UIT)北京办事处成立2001.08 创新科存储技术有限公司(UIT)成立1.3 产品应用行业视频监控项目(上海全市IPTV, 重庆平安城市项目)全球眼、宽世界(湖北全球眼、江苏全球眼、吉林宽世界)非线编辑制作和媒资系统存储办公自动化中部门和企业级的网络数据存储和数据库存储工程设

12、计领域的 CAD 数据存储(设计数据文件的共享)数字资料馆中的多媒体数据存储(数据管理和应用)各类企业业务数据库存储(企业业务数据管理和应用)石油地震计算中的高性能大流量数据存储(技术计算)视频信息数据存储服务器(VOD, 视频会议)网络和远程教育的数据存储(大流量多媒体数据的应用)国防多媒体信息存储(大流量多媒体数据和仿真)第2章 项目需求分析2.1 项目背景在人类社会即将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全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又反过来对计算机网络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各种业务呈几何指数规律飞速增

13、长,视频监控作为基于网络的一种全新业务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中国,安防行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技术和产品性能上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作为安防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子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已经从最初的特殊行业的模拟监控发展到现在的数字化监控,从起初基于本地的小规模监控发展到今天基于网络的大型监控系统。计算机系统的应用普及、网络通讯技术、图像压缩处理技术以及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安全技术防范行业能够采用最新的计算机、通讯和图像处理技术,利用计算机网络传输数字图像,可为实现远程图像监控及联网报警系统提供高效可行而且价格低廉的解决方案。我们知道一个典型的传统视频监控系统一般由前端,中端和后端三部分组成,完成图

14、像的采集,传输,显示,控制和存储五大功能,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网络传输的普及,新型的数字监控系统将不仅具有以上五种功能,将结合其他信息安全系统,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纵深监控防护体系,与报警系统、探测系统、控制系统、远程传输网络形成一个完善的大型网络化监控系统。相对传统的模拟视频监控技术和DVR视频监控技术,网络视频监控技术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网络化规模化、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使用简便性、业务功能强大、管理功能强大、可扩展性好、集中存储等等。然而传统的网络视频监控也存在局限性,具体表现为: 扩展性较差,在系统空间容量不足或前端监控点数量增加的情况下网络更改较为繁琐; 系统投入成本

15、较大,需要购买包括平台服务器和存储服务器在内的大量服务器; 性能瓶颈,图像写入以及回放的时候都要经过存储服务器,当并发IO比较大时,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将成为整套系统的瓶颈。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急需一种具有性能出色、灵活扩展、投入少、利于管理的监控系统解决方案。UIT结合现在监控市场的应用需求,推出了存储设备嵌入平台软件的监控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集存储、转发、浏览、下载、回放、联网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视频监控存储系统。其特有的分布式联网设计理念,使从楼宇监控到“平安城市”等涉及网络化监控系统的场所均可以采用这种一体化监控存储系统。2.2 需求分析XXXX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需求分析如下:拟建设一套覆盖X

16、XX个监控点的视频监控系统,其中一期建设XXX个监控点,二期建设XXX个,我们深入分析,得出具体需求如下:1、 建设一套覆盖XXX个监控点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对监控点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控,做到覆盖无盲点;2、 系统建成后应能够实现清晰流畅的监控图像,能够方便地调用监控图像;3、 能够实现对所有监控点实现XX天录像集中存储,能够方便地察看和播放;4、 系统提供良好的操作管理界面,能够方便地管理和操作;5、 系统能够实现多用户登陆操作,学校领导和操作员可同时浏览监控图像;6、 系统应能够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故障率低、安装维护方便;7、 系统设备应具备良好的性价比;针对以上需求,结合网络监控系统产品特

17、色,我们设计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2.2.1 视频监控的应用特点分析视频监控系统一般具有监控点多,摄像头数量多,监控时间长,采集数据的时间往往长达几天或几十天。因此应用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存储设备在数据读写方式上具有与其它类型系统不同的特点,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编码器或采集服务器以流方式写入数据,实时存储监控点的实时图像和画面,存储的文件类型为流媒体文件,因此检索服务器也会以流方式来读取已存储的视频文件。2)数据读写操作的持续时间长。由于摄像头一般都是7*24小时工作的,即使采集后视频数据采用分段保存,写入操作的持续也有可能长达2-6个小时,后期回放时也需要相同的时间。为了保

18、证视频采集过程中和回放过程不会发生丢帧现象,存储系统系统中有必须要有足够的带宽。3) 除了数据读写时间长外,由于视频采集过程中,视频文件格式一般都不会发生变化,且码率保持恒定,因此视频监控系统的读写操作还具有码率恒定,也就是带宽恒定的特点。4)视频监控系统存储的读写方式与数据库系统存储和文件服务器存储采用的小数据块读写或文件传输读写方式与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视频监控系统不能采用数据库系统等常用的存储设备。5)视频监控系统一般具有摄像头数量多,视频图像存储时间长,存储容量大都特点,因此视频监控系统存储必须支持大容量,且容量具有高扩展性,满足长时间大容量视频图像存储的需求。6)视频监控系统中摄像头

19、数量多,摄像头后端的编码器需要直接将图像信息写入存储设备,因此存储设备必须能和摄像头后端的编码器实现直接连接和互通,存储设备可以共享给多个编码器来进行数据写入。2.2.2 传统监控系统分析2.2.2.1 DVR系统分析 DVR又称硬盘录像机,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DVR为代表的第二代视频监视系统出现在视频监视市场上。他的主要应用模式是,前端的模拟摄像机、音频以及报警设备通过线缆与DVR一一相连,由DVR对前端的各种信号集中进行编码,然后进行录像,同时也可对外提供录像回放等功能。DVR设备现在仍占有很大的安防市场,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摄像机已逐渐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同时前端传输的信号更多

20、的趋向于数字,且由于DVR自身的缺点,它已不能跟上安防市场发展的步伐,将逐渐退出主流地位。DVR不符合现阶段发展的缺点具体体现如下: 信号单一,现在网络摄像机发展很快,且通过编码后的数字信号不能直接进入DVR; 安全性能低,传统的安防市场只是采用了磁盘堆叠的形势增加容量,却没有考虑到存储数据的安全性,没有磁盘自动巡检,也没有RAID等保护功能; 扩展性能差,DVR本身配有几块到十几块磁盘不等,容量有限,随着客户对视频质量要求的提高,对数据保存时间的加大,DVR已满足不了对容量的需求; 联网难,市场上DVR品牌众多,在大型系统中难以做到系统联网,如果联网只能选择第三方平台软件,这就增加了系统成本

21、; 部署繁琐、线路成本高,DVR需要接入视频、音频、报警等多种信号线路,部署繁琐,在远距离视频传输时,要铺设光缆,要安装视频光端机设备,系统建设成本很高。2.2.2.2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分析网络化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监控系统,监控管理平台软件和存储系统三部分构成。现有的网络监控模式采用服务器加存储的方式实现监控数据的存储,此外通过额外的多台服务器安装平台管理软件的方式完成监控系统的管理和数据的调用。这种模式在现阶段广泛采用,图1是传统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数据流向图:图1:传统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通过上图可以看出,这种模式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监控数据在写入和读取的时候都要经过视频服务器(存储服务器)

22、,那么视频服务器就会成为系统的故障点,也会成为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的瓶颈;在监控中心,如果几百路数据同时写入的时候,那么可能会有上百MB的带宽需求,一般存储设备都会具有几百MB的存储带宽,所以后端不会出现性能瓶颈,而流经的视频服务器前端通过以太网接口与几百路视频相连,考虑到服务器本身承受并发IO的能力和网卡的可利用率,很难承受几百路视频数据的同时写入,所以视频服务器也就成为了整个系统的瓶颈所在; 在一个大型视频管理平台中,会有很多软件功能模块,如网络直播、网络录像、视频点播、报警联网控制等,相应的会有很多服务器,这种方式对客户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增加服务器成本,另外,现在全球都在倡导节能,而繁多的服务

23、器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节电上,都不能算是一套绿色解决方案; 随着政府对安防建设关注程度的不断增加,视频监控系统每年都在扩大。前端监控点数量的增加,后端的存储容量也成比例的的增加,同样视频管理平台也要相应的扩建,录像、转发等服务器也会相应的增加,在现有网络环境下进行整套系统更改扩建会非常繁琐。2.2.3 RAID技术分析RAID全称为Redundant Array of Disks,是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缩略语。1987年由Patterson,Gibson和Katz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院的一篇文章中定义。RAID阵列技术允许将一系列磁盘分组,以实现为数据保护而必需的数据冗余,以及为提高读写性能而形成

24、的数据条带分布。RAID最初用于高端服务器市场,不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RAID技术已经渗透到计算机遍布的各个领域。RAID 0: RAID 0使用一种称为条带(striping)的技术把数据分布到各个磁盘上。在那里每个条带被分散到连续块(block)上,数据被分成从512字节到数兆字节的若干块后,再交替写到磁盘中。第1块被写到磁盘1中,第2块被写到磁盘2中,如此类推。当系统到达阵列中的最后一个磁盘时,就写到磁盘1的下一分段,如此下去。 分割数据可以将IO负载平均分配到所有的驱动器中。由于驱动器可以同时写或读,使得性能显著提高。但是,它却没有数据保护能力。如果一个磁盘出现故障,那么数据就

25、会全盘丢失。因此,RAID 0不适用于关键任务环境,但是,它的强项在于视频、图象的制作和编辑等等对磁盘读写频繁的应用,还有广大用户关心的系统整体性能以及游戏性能。RAID 1: RAID 1也被称为镜象,因为一个磁盘上的数据被完全复制到另一个磁盘上。如果一个磁盘的数据发生错误,或者硬盘出现了坏道,那么另一个硬盘可以补救回磁盘故障而造成的数据损失和系统中断。另外,RAID 1还可以实现双工即可以复制整个控制器,这样在磁盘故障或控制器故障发生时,您的数据都可以得到保护。镜象和双工的缺点是需要多出一倍数量的驱动器来复制数据,但系统的读写性能并不会由此而提高,这可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RAID l可以由

26、软件或硬件方式实现RAID 5: RAID 5也被叫做带分布式奇偶位的条带。每个条带上都有相当于一个块那么大的地方被用来存放奇偶位。与RAID 3不同的是,RAID 5把奇偶位信息也分布在所有的磁盘上,而并非一个磁盘上,大大减轻了奇偶校验盘的负担。尽管有一些容量上的损失,RAID 5却能提供较为完美的整体性能,因而也是被广泛应用的一种磁盘阵列方案。它适合于输入/输出密集、高读/写比率的应用程序,如事务处理等。考虑到视频监控的应用特点以及对存储的需求,我们在存储视频图像的设备里面配置的都是RAID 5,以此来保障不同应用系统的大容量、高性能以及安全性。2.2.4 带宽容量需求分析2.2.4.1

27、系统带宽分析为了满足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质量要求,设定了摄像头后端的编码器实时输出D1格式流媒体,图像流率为2Mb/s,帧率不少于25帧/S。按照设定的视频图像码率,我们来计算当进行图像采集和回放时所需要的总带宽。1、进行图像采集时:本监控中目前设计共有XXX个摄像头,一期XXX个,二期XXX个,当所有摄像头同时工作时,即XXX个摄像头同时向核心平台存储存储写入实时视频图像时,所占用的总带宽为:一期:XXX路*2Mb/s/8 =?MB/s;二期:XXX路*2Mb/s/8 =?MB/s。一期核心平台负责XXX路视频图像的采集,那么核心平台存储设备的总带宽必须大于XXX路*2Mb/s/8 =XXXM

28、B/s。2、采集+回放设定平台所负责的XXX路实时视频图像同时写入时,网络中监控工作站上还需要对已经采集的视频图像进行回放或点播,假设核心平台有XX路视频图像需要进行回放,则核心平台存储所以需要读写总带宽为:XXX路*2Mb/s/8 =XXXMB/s存储系统设计,存储设备必须具有20%的带宽冗余,那么核心平台存储设备必须具有XXXMB/S的实际可用带宽。2.2.4.2 系统容量分析由系统设计的存储策略可知,每路视频在存储策略是由D1码率存储XXX天。当视频图像的帧率为25帧/S时:按照标准每路视频都必须采用D1 格式和定码流方式。D1格式流量:2Mb/s。单路视频每天存储容量为:1路*(2Mb

29、/s*3600s)/8bit*24小时 =21.6GB单路视频每月存储容量为:1路*(2Mb/s*3600s)/8bit*24小时*30天=648GB100路视频每月存储容量为:100路*(2Mb/s*3600s)/8bit*24小时*30天=64.8TBXXX路视频每月存储容量为:XXX路*(2Mb/s*3600s)/8bit*24小时*30天=XXXTBXXX路视频每月存储容量为:294路*(2Mb/s*3600s)/8bit*24小时*30天=XXXTB由上面的计算可知,整个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一期XXX路视频图像XXX天在线存储所需要的总有效可用容量为XXXTB,二期294路存储30天所需

30、有效容量为XXXTB。第3章 设计方案3.1 设计标准按国家或地方批准发布的相关法令、法规,并遵循下述标准设计该系统建设方案。北京市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北京市公安局内保防控网监控报警联网系统一个规范两个协议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内保防控网技术方案北京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风险部位与技术防范措施朝阳区中小学安防监控技术方案(试行)讨论稿北京市朝阳区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城市综合管理指挥中心建设规范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和要求(GA/T 75-9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0-94,GA/T75-94)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1、GB50254-96GB50259-96)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B/T367-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信息网络数字视频应用系统规范:第1部分:建设技术规范(北京市公安局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BJ/Z 0001-2003)信息网络数字视频应用系统规范:第2部分:互联技术规范(北京市公安局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BJ/Z 0001-2003)3.2 总体设计思路系统建设采用全数字方式,分布式体系结构设计,XXXX图像节点实现局部自治,任意局部故障不影响系统整体运行,系统具有较高的稳

32、定性,便于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全网实现统一图像资源编号,统一权限体系,统一控制协议,资源共享,确保各图像节点互联互通,实现全网图像资源共享。3.3 设计原则3.3.1 先进性与继承性系统需在保持原有已建成模拟系统基础上将原有模拟系统转化为数字系统。在数字系统平台之上应通过强大的系统管理软件形成一套完整的视频监控、分析、应急处理、数据处理、信息共享的综合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整个系统的连续性和前瞻性。本系统所选设备应均为国际知名品牌,技术性能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并具有可扩展性,保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产品稳定优质运行。采用主流压缩技术,可在LAN,WAN等多种网络上进行实时传输

33、,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图像网络。3.3.2 安全性与稳定性系统选用的数字及模拟监控产品应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质量标准进行设计和生产,采用成熟和高质量的技术与产品,并能在出现意外时保持正常工作或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本系统所选择的设备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技防领域,经过市场考验,安全可靠,能确保系统在运行期间不间断工作。3.3.3 灵活与可扩展性充分考虑到利用现有通信资源,由于网络监控产品既能独立组网,也能够兼容以前的模拟产品,应实现无须放弃原有的模拟产品就可得到系统的升级和功能的扩展。本系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能够同时集成模拟技术和数字技术在一个系统内同时工作,系统的设计已留存充分的余地,单机可自成系统

34、,多台主机互联即可形成更大规模的视频联网系统,是完全的分布式系统,以方便需要时能进行扩充,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财力浪费。3.3.4 高性价比与实用性系统所选用的设备性能卓越,价格合理,返修率低,在满足系统实用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并与原有系统完全兼容。3.3.5 操作维护便捷性系统应采用用户友好的图像界面,在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把满足用户的业务管理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采用集中管理控制的模式。系统采用用户图形化界面,配合电子地图选择不同的监控点和系统功能,无需繁琐的菜单操作和复杂的系统操作培训。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管理简便。3.3.6 兼容性本系统所选

35、产品不是将原有的监控系统推翻重新建设,而是基于原有系统建设的一个兼容平台,对于前期投入的矩阵系统和各种前端可以集成到本系统中,使原有系统也能在本系统上调用、操作,避免重复建设,使系统更加完善、功能更加强大,同时也充分保护了客户的已有资源。3.4 UIT分布式监控产品介绍UIT结合现在监控市场的应用需求,推出了存储设备嵌入平台软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了集存储、录像、转发、浏览、下载、回放、联网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视频监控存储系统。其特有的分布式联网设计理念,使从楼宇监控到“平安城市”等涉及网络化监控系统的场所均可以采用这种分布式联网监控存储系统。图2是UIT设计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数据流向图:图2

36、:UIT网络视频监控系统UIT提供的分布式存储联网系统整合了平台软件和存储设备,数据经过编码之后(IP camera无需编码)直接进入一体化产品,无须经过视频服务器,同时一体化产品将管控整个监控系统。UIT监控存储产品是以UIT BX1200为基础,嵌入PVG监控平台软件,形成可独立构建系统、可多台联网的分布式联网监控存储产品。UIT监控存储产品集平台软件和磁盘阵列为一体,支持图像的并发存储和并发点播,通过网络接收编码器或者IP camera的码流,直接存储至高可靠性的后端存储,并支持多人同时对历史图像文件进行检索和点播回放。硬件平台BX1200系列是UIT推出的全新网络存储产品,提供IP S

37、AN/NAS一体化数据存储,定位于对容量、性价比、应用结合能力等要求较高的监控、视频领域,是高适应性、高性能、高可扩展的IP网络存储系统。BX1200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体系架构,融入SAS、多核处理器、多协议负载均衡等多项先进的数据处理和传输技术,保证了系统的高可用性、高性能和强大的扩展能力;BX1200可安装最多48块SATA/SAS硬盘,以2M码流计算,单台BX1200可支持35路图像存储15天,通过扩展可支持130路以上图像存储15天,产品最大并发网络录像能力最高可达150路,并可同时支持150路录像文件的网络点播;BX1200特别设计的码流处理缓冲算法和流媒体架构,可保证录像码流在网

38、络传输过程中的稳定和可靠传输,录像数据不会因网络故障等原因出现丢包;该产品支持RAID0、RAID1和RAID5,支持硬盘热插拔,支持冗余电源,具备环境监控单元,提供工业级的安全稳定性,保证图像数据的安全;通过SCM管理软件,可以在一个中心管控所有节点设备,当某个节点出现故障时,SCM软件会自动切换到故障节点,通过图形化界面可以很清晰的了解工作状态以及故障信息;软件平台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的目标,是需要实现类似于互联网应用对图像资源的随时获得和无限扩充。PVG网络视频管理平台符合SOA体系结构,采用面向视频联网的分布式体系结构设计,应用目录分布式对象管理技术,将监控系统的设备和用户进行抽象和统

39、一化处理,将业务流和控制流分离,构筑出类似于Internet的视频网络视频互联网。PVG网络视频管理平台具有网络录像、直播、回放、存储等功能;具有智能分析功能;具备完备的权限、干线、路由管理,支持局部自治,可提供电信级的系统高可靠稳定性;统可以把前端摄像头按照重要级别分类,结合不同的存储策略,实现数据按需管理;内嵌移动视频功能,使用户可通过手机等通讯设备实时观测监控图像;单台PVG主机可自成系统,实现局部自治,独立提供SOA服务,多台的PVG主机通过联网协议组成更大的系统,像搭积木一样,实现系统的无限级联,充分体现分布部署、集中管理的优势。UIT监控存储产品和监控客户端软件配合,可完整地实现数

40、字录像和回放功能,支持多种存储方案和录像方式,支持多画面同时回放和多种回放操作,其独特的帧标记功能,支持多条件检索查询。3.5 系统设计3.5.1 系统结构及介绍本系统共监控点数XXXX路,分布在XXXX。要求能够完成日常视频监控、视频存储查询。依据以往的项目经验,结合用户区具体的实际情况,将图像信息系统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平台第二部分:指挥中心第三部分:视频源 (一)平台图像信息管理核心平台是图像信息资源的控制、汇聚、共享和管理中心,具备图像的共享交换和控制管理等功能,平台负责接入管辖范围内的图像资源,同时能够提供8路视频给公安相关负责部门。平台可建设在XXXX。(二)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通过

41、客户端软件或键盘从平台中选择所需的数字图像,在管理控制设备的统一权限控制下,通过图像转发设备将图像送往对应的PC或监视器/电视墙/大屏幕。(三)视频源接入汇聚平台的视频资源,包括前端摄像机、传输线路、传输设备。本项目将视频监控点分布在XXXX,汇聚后上传到平台。系统应用流程:前端视频源将模拟信号传到编码器,经过编码后的数字信号经过会聚点直接进入UIT一体化存储设备;在一体化存储设备中的平台软件控制前端设备的录放策略等功能,通过图像控制、转发,供指挥中心进行图像调用,同时全部实时图像在监控中心进行保存,保存周期30天。3.5.2 方案设计3.5.2.1 大型监控联网系统大型联网系统以银行营业网点

42、/金库、大型连锁机构、教育厅校园等监控系统为主,其应用特点体现在,监控点数量较多、每个监控点数据量很大且需要本地保存、需要上一级统一进行联网监控。在这类系统中,可在每个监控点配置一套监控存储系统,在中心节点可灵活管理监控各个前端情况。3.5.2.2 核心平台本项目核心平台实现了xxxx路图像的管理控制和视频录像回放,具备图像的共享交换能力,为指挥中心转发图像。利用已有的光纤资源,核心平台可将XXXX路数字码流中任意8路解码后通过光端机设备上传到公安系统。核心平台的核心交换机连接视频存储系统,用于满足全系统XXXX路视频图像保存30天的存储需求。3.5.2.2.1 视频管理控制系统管理控制系统是

43、平台的管理控制服务单元,和指挥中心的视频管理控制设备共同完成图像信息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功能,包括用户及权限管理、干线管理、报警信息的接收与处理以及业务支撑信息管理等。管理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体系结构设计,各级平台和指挥中心的图像管理控制设备可独立自成系统,通过全网统一的控制协议实现互联互控,任意单个图像节点的故障不影响整个系统工作。管理控制系统可与CA系统无缝集成,满足平台安全管理的要求。管理控制系统具备模拟干线和数字干线管理能力,干线管理的方式包括路由选择、干线复用、干线的锁定和抢占、干线抢占后处理和干线预留。管理控制系统可对报警信息进行接受和处理,联动指挥中心进行及时显示和预警。同时可对这些报

44、警信息有统一的日志记录。管理控制系统采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支持双机热备。主要功能:分布式系统构架l 本系统采用符合SOA体系的目录分布式对象管理技术,将各种资源都存储在目录数据库中,单节点的目录数据库是树形层次结构,多个节点之间通过上下级关系组成更大的层次结构的分布式目录。根(整个系统)、用户、用户组、摄像机、监视器、编解码器、键盘、矩阵、报警、配置、存储通道、节目文件、串口、巡检、布防计划等等都是对象,应用DNS架构,每个对象在全网有唯一的名字,真正实现了统一资源和统一编号,构筑出类似于INTERNET的视频网络(Video Internet)l 采用分布式体系结构设计,每个图像节点

45、均可实现局部自治,在结构上不存在系统故障点,当上级平台出现故障,下级单位仍可继续工作,任意局部故障不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类似于互联网(Internet)的设计可在体系结构上充分保证图像系统的稳定性。l 图像节点之间可以灵活设定上下级关系,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划分层级,全网中的层级数没有限制,设计上没有系统容量的限制,可满足上万台摄像机的联网需求l 分布式的体系结构,便于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各图像节点可同时分布实施,通过统一的控制协议实现互联互控。工业级的高可靠性l 采用优化定制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支持自由上下电,意外重启后始终保持文件系统的一致性,不会造成系统启动失败,启动时间少于30秒。

46、具有抵抗病毒与非法入侵的能力,支持7*24小时连续工作。l 具有网络容错能力,支持网络断线重连,即当用户调阅图像时,网络出现中断,当网络恢复正常后,系统可自动重新建立连接,恢复用户调阅的图像。l 管理控制系统支持自动同步功能,授权用户对系统进行设置修改后,系统可将自动对全网进行更新,各图像节点状态始终处于一致的状态,即使某很短时间内状态发生了变化,但整个系统的各个图像节点很快能重新同步。l 自动恢复功能:当某些视频转发服务器由于某种情况意外重启,系统提供部分自动恢复机制,可恢复转发服务器之间的视频连接通路,避免需要用户重新发起视频请求。l 系统支持具备各节点及其主要设备调整到同一时间l 管理控制系统支持通过组播协议自动发现网络上的设备,更换编码设备无须停止系统运行。双机热备 l 管理控制系统支持双机热备功能。管理控制系统包括管理服务程序和后台数据库,管理控制系统支持两个部分的热备。安全性、权限和级别l 系统的权限体系符合ACL(Access Control List)模型,保证设计上的完备性。l 采用Kerberos安全论证机制,支持用户帐号的全网漫游,用户在全系统中只需要记住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