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产业的经营策略.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03689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50 大小:15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店产业的经营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书店产业的经营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书店产业的经营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书店产业的经营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0页
书店产业的经营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书店产业的经营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店产业的经营策略.docx(1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绪 论第二章 文献探讨 第一节 策略的定义 第二节 策略的认知观点-策略逻辑 第三节 策略逻辑下的经营策略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观念架构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 研究范围 第四节 研究限制 第五节 研究设计 第六节 资料的收集第四章 初步命题发第五章 书店产业分析 第一节 书店的背景发展 第二节 书店重要环境的描述 第三节 厂商的描述与比较 第四节 书店产业的五力分析-以连锁型书店为例 第五节 书店产业价值链活动及作业流程分析N.E 第六节 书店产业的产品分析及描述 第七节 书店产业所的科技描述 第八节 书店产业行销活动的描述 第九节 书店产业重要管理议题与关键成功因素第六

2、章 个案分析 第一节 个案:金石堂书局 第二节 个案:新学友书局 第三节 个案:诚品书局 第四节 个案:新展望书局 第五节 个案:台湾的店 第六节 个案:女书店 第七节 个案:晶华书局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构说策略逻辑与策略作为 第二节 资源说策略逻辑与策略作为 第三节 互赖说策略逻辑与策略作为 第四节 生态说策略逻辑与策略作为 第五节 价值说策略逻辑与策略作为 第六节 效率说策略逻辑与策略作为 第七节 统治说策略逻辑与策略作为 第八节 竞局说策略逻辑与策略作为 第九节 风险说策略逻辑与策略作为参考文献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动机 书店是一古老的行业,在功能上与其他商品零售

3、店无异,是图书出版业行销通路成员之一。但因书籍负有知识、文化传递使命。传统上较不被视为商品,书店也被视为文化事业,商业气息较不浓厚。早期台湾的书店大多是出版社经营的门市部(比方说南部的南一书局、中部的中央书局及北部的东方书局),其主要展售出版社自己的出版品,兼卖其他出版社的书,在管理方式上都是书店所有者自行经营管理。书店业的产业特徵是书店家数非常多,且-一家书店的规模都不大,也因此无法获得规模经济利益。而书籍销售毛利低,使得书店缺乏资源及技术扩大营业规模,又或者是业者安於现状,数十年来在经营管理上都没有什堋改变。 然而自民国六十八年以後,台北市陆续出现了多家大规模(占地二坪左右,可藏书数万种)

4、的新型书店,如永汉国书局(六十八年)、新学友书局敦化店(七十一年)、金石文化广场(七十二年)、光统图书百货公司(七十四年)、久大书香世界(七十五年)、诚品书局(七十八年)、冬官书局(八十三年)等,均表现出狻高的异质性,与台湾数十年来的书店型态不大相同,其中金石文化广场新颖的经营方式,如提供顾客生活、文化情报、书店附设餐饮、休闲场所、重视书店气氛等,被称做是第一次书店产业革命。这段时期(六十八至八十三年)出现的大型书店不仅书籍种类丰富,并且善於运用各种促销手法主动吸引顾客上门,一改传统书店被动地等待顾客上门的销售方式。另外,由於藏书种类及数量之多足可抵上数家传统小型书店,故这些大型书店较少依附於

5、书店街上(例如前述的永汉、新学友等多家书店中仅有光统、金石堂位於重庆南路书店街上)。而这些新型书店和传统书店最大的差异在於传统书店间多从事於格竞争,动辄发生折扣战,而新型书店间则致力於非格竞争,例如产品的差异化、地点、服务等。第二节 研究目的 1.经由深度访谈的研究方式,对目前书店业的经营策略有较深入的描述,并解释背後的思考逻辑。 2.由策略逻辑的分析,来推论书店产业未来可创造成功的经营策略。第二章文献探讨第一节策略的定义一、策略的定义根据Andrews(1971)和Ansoff(1965)对策略的界定,Andrews 认为策略包含了企业的目标及执行手段,而 Ansoff 认为只包含了执行方法

6、。所以对策略的定义可以分为狭义及广义两种,所谓狭义的策略是指将目标和策略分离, 认为策略是在既定的目标之下,达成目标的手段;至於广义的策略的定义则是将目标的选择及设定包括在内,因此策略包括了目标设定和达成的手段。以下分别列举代表性狭义及广义学者所持的策略定义: 表2-1狭义的策略定义:学者年代策略定义Ansoff1965 1.提供一企业所从事行业的广泛概念。 2.设定引导企业寻求机会的特定方针。 3.用决策规划补足公司之目标,缩短公司对最佳机会的选择过程。 表2-2广义的策略定义:学者年代策略定义Andrews 1973策略是目标、导向或标的型态和这些标的的主要政策和计划。就策略的层次而言,F

7、iegenbaum(1987)提出了一个策略空间图的架构,在平面表现上如下图:要素 范围 资源运用 竞争优势综效 企业 层总体 次事业 功能 图2-1策略空间图策略空间图将策略区分为企业(enterprise)、整体(corporate)、事业(business)、及功能(functional)等四个层次,而本研究所探讨的策略作为是指以事业策略这个层次,作为探讨的对象。由策略构面所区分出来的不同类型策略即为企业所采行的策略作为,许多学者尝试将实务上的策略作为加以归纳,而成为许多策略类。 例如Aaker(1984)在Strategic Market Management一书中,将策略作为区分以下

8、几种型态: (1)差异化策略 (2)低成本策略 (3)集中策略 (4)撤资策略或清算策略 (5)挤乳策略或收获策略 (6)固守策略或维持策略 (7)渗透策略 (8)扩张策略 (9)垂直整合策略 (10)多角化营运策略 (11)事业收并策略 (12)跨国公司策略。第二节 策略的认知观点-策略逻辑所谓策略的逻辑,是指企业在思考企业时所围绕的核心理念,如何在环境与条件分析及策略决定间,建立起清楚的逻辑关系:即在什堋环境、什堋条件下,该采取最适合的策略,这就是策略的本质,也就是策略的逻辑思维吴思华,1993。Hedberg & Johnson(1977)指出策略所反应出的是整合好的想法与架构,经由它,

9、问题被认知和诠释,行动被创造和选择,而这想法与架构就是策略的来源。Schoemaker & Amit(1993)则认为策略逻辑,像是剧情分析(Scenario)或认知图像(Congitive maps)。而Mintzberg(1987)则认为策略的形成,是组织成员共有的一种看法,而这共有的看法,就是一种集体思想(collective mind)。而Bettis、Hall & Prahalad(1986)认为策略逻辑的来源如下图:策略逻辑的来源过去成功的强化复杂问题的简化认知的简化认知的偏误传统的智慧过去经验或解答的类推图2-2策略逻辑来源学者吴思华(1993)尝试就经济学及社会学者所提出的观点

10、,将策略本质的逻辑思维,归纳出策略九说,其观点如下:表2-3策略的逻辑学说依据的理论观点主要论点结构说机构论(社会学)独占力量越大,绩效越好卡位原理:掌握有利位置与关键资源,以提高谈判力量有效运用结构力量,以扩大利润来源资源说资源依赖理论(社会学)经营是持久执著的努力持续累积不可替代的核心资源以形成策略优势互赖说网路理论(社会学)企业组织是一个相互依赖的事演进论(社会学)业共同体 事业共同体应该共同争取环境资源,以维系共同体的生存个别组织应该在事业共同体内取得一较佳之位置,以分享较多的资源生态说组织生态论(社会学)环境资源主宰企业组织的存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尽量调整状况与环境同形价值说厂商理论

11、(经济学)结合价值活动创造或增加顾客认知的价值,是策略成功的关键效率说产业组织学(经济学)配合生产与技术特性,追求规模经济与范畴经济,以降低营运成本统治说交易成本理论(经济学)企业组织是一个取代市场的资 源统治机制和所有的事业夥伴建构最适当的关系,以降低交易成本竞局说竞局理论(经济学)经营一个既竞争又合作的竞赛过程 联合次要敌人,打击主要敌人风险说资讯经济学(经济学)追求适当的投资组合以降低经营风险维持核心科技的安定促使效率发挥提高策略弹性,增加转型机会以下分别介绍策略九说,-一说的策略思考逻辑:一、结构说从上面的文献探讨中,我们已经知道厂商对於市场独占力的大小,是影响策略决定的重要因素。结构

12、学派的学者如Woo &Williamson认为市场结构决定厂商行为,同时也决定了产业绩效。更进一步而言,如果要创造市场的独占力,其策略决定的背後思考逻辑是,-一家厂商均应透过各种策略作为形成一个较佳的独占结构,并在这独占结构中占有一个较佳的位置,而这位置上所拥有的独占力,将使厂商的利润得以确保,这个策略逻辑正好与吴思华(1993)所提出的结构说相互印证。而在结构说的策略逻辑思考下,企业该如何创造独占结构?这可以用Porter(1985)所提出的五力分析架构,来说明背後的策略逻辑: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提高进入碍供应者的议能力同业的竞争强度购买者的议能力卡位原理提高对供应商议力降低同业竞争力提高对

13、顾客议力勰橢橢墭墭$p從0骄第一章 绪 论第二章 文献探讨 第一节 策略的定义 第二节 策略的认知观点-策略逻辑 第三节 策略逻辑下的经营策略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观念架构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 研究范围 第四节 研究限制 第五节 研究设计 第六节 资料的收集第四章 初步命题发第五章 书店产业分析 第一节 书店的背景发展 第二节 书店重要环境的描述 第三节 厂商的描述与比较 第四节 书店产业的五力分析-以连锁型书店为例 第五节 书店产业价值链活动及作业流程分析N.E 第六节 书店产业的产品分析及描述 第七节 书店产业所的科技描述 第八节 书店产业行销活动的描述 第九节 书店产业重

14、要管理议题与关键成功因素第六章 个案分析 第一节 个案:金石堂书局 第二节 个案:新学友书局 第三节 个案:诚品书局 第四节 个案:新展望书局 第五节 个案:台湾的店 第六节 个案:女书店 第七节 个案:晶华书局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构说策略逻辑与策略作为 第二节 资源说策略逻辑与策略作为 第三节 互赖说策略逻辑与策略作为 第四节 生态说策略逻辑与策略作为 第五节 价值说策略逻辑与策略作为 第六节 效率说策略逻辑与策略作为 第七节 统治说策略逻辑与策略作为 第八节 竞局说策略逻辑与策略作为 第九节 风险说策略逻辑与策略作为参考文献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动机 书店是一古老的

15、行业,在功能上与其他商品零售店无异,是图书出版业行销通路成员之一。但因书籍负有知识、文化传递使命。传统上较不被视为商品,书店也被视为文化事业,商业气息较不浓厚。早期台湾的书店大多是出版社经营的门市部(比方说南部的南一书局、中部的中央书局及北部的东方书局),其主要展售出版社自己的出版品,兼卖其他出版社的书,在管理方式上都是书店所有者自行经营管理。书店业的产业特徵是书店家数非常多,且-一家书店的规模都 群聚 同一区域中,关系紧密的各种族群所组成的(community) 集合体。 生态系 组织群聚与其自然环境。(ecosystem) 资料来源:吴思华(1994),生态说从生态的观点来思考,当环境条件

16、产生变化时,不能适应新环境而条件相似的组织族群,被天泽淘汰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Starr,1989。例如目前所看到的大型连锁书店,已经逐步取代传统文具店的现象。换言之,生态说的策略逻辑是适用於整个族群的,必须以较长的时间幅度来观察族群的变化,才能验证逻辑的正确性。五、价值说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它存在於社会上的正当性,来自其能有效组合资源、创造价值,以满足社会的求,换言之,厂商唯有不断地提生与创造产品本身的价值,才能永远立於不败之地Porter,1985。事实上,价值形成的要素主要有三方面:顾客,价值的认知者;商品组合,价值的传递工具;价值链活动,创造价值的厂商活动。而这些要素的互相配合,则能

17、创造出独有的价值,Ansoff(1965)将这种配合的效果称之为综效。至於厂商价值的创造,Ansoff(1965)认为可由以下几种综效方式达成: 1.销货综效:例如不同产品共用同一配销通路、共同用同一的销售行政部门或共用同一的成品仓库等均是。 2.作业综效:例如人员、设备的高度利用、间接费用更广的分摊、学习曲线的利益及大批的采购等均是。 3.投资综效:例如共用厂房、共用原料存货、研究发展费用经由某一产品转入另一产品的便利,机器设备和工具共用等均是。 4.管理综效:管理者能充份利用本身的经验解决新产品线或新市场 管理问题。六、效率说企业有於技术不断的改良与创新,包括替代原料的找寻、新技术的运用、

18、新制程的引进,以及产品重新的设计等等,使得企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越具效率。而以效率为核心所发展出来的策略逻辑,包含了三个重要观念:规模经济(economy of scale)的创造、经验曲线(experience curve)的累积、范畴经济(economy of scope)的运用,Chandler(1985)认为追求规模经济与范畴经济所创造的效率,是现代工业资本主义下企业成长与竞争的基本动态逻辑,这与Ansoff(1965)所提出的综效意义上大致相同,其观念以下图说明之:运用规模扩大规模经济与经增加投资验曲线追求市场利基追求市场导地位掌握关键运用范畴技术发展新营运范畴经济 图2-3以效率为

19、核心的企业成长策略逻辑资料来源:吴思华(1994),效率说七、统治说企业要生存,必须要有许多的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有效地加以统合,以发挥最大功效,就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策略课题。换言之,企业是一个资源统治的机制,分与和间但看交易成本与生产成本的衡量。而企业与各资源提供机构的关,Williamson(1979)提出了交易的三种统治机构,分别为市场统治、三边统治、特定交易统治,图示如下:交易商品的独特程度标准品半标准品专属品交偶而交易 市三边统治易 场 (存在中介团体) 频 统双边统治单边统治次经常交易 治 (合作网路)(内部组织) 图2-4 交易商品、交易频次与统治形式的关系 资料来源:

20、Williamson(1979)统治说的基本理念,就是-一企业主持人可以根据外界的情境因素与本身的策略构想,去建构企业与资源间之关系。八、竞局说企业的经营可以说是一幕幕既联合又斗争的场景,有攻击,有防御,有对抗,也有联盟,而竞局说主要就是根据竞争对手的强度,来思考该采取什堋样的策略的逻辑,摘要来说,吴思华(1994)认为以竞局说为核心的策略思考逻辑,其重点有:1.仔细分析竞争对手的习性,区分竞争对手的竞争强度。2.分析和竞争对手间的报酬矩阵。3.依据既定的目标采取因应的策略。4.竞争情境不断在变,因此策略决策者应随时侦测外在环境变化,重新进行策略评估。九、风险说Peter Drucker曾说过

21、:经营一个企业,若要完全避免风险是不可能的,企业经营的最大目的,是设法有效支配现有资源,以其能获得最大的收益,而风险正是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事物。而风险的来源,不外乎是因为不确定性所产生的,一般环境的风险如:天灾人祸、政权替换等不确定因素;任务环境风险如:原料来源、顾客偏好等不确定性因素;公司特有风险如:劳工罢工、帐款回收等不确定因素。而风险说的策略逻辑就是要去思维如何有效管理风险,让企业活得久、活得好。学者Thompson(1967)认为如果组织能有应变环境改变调适能力的核心技术,则任何时候,环境发生改变,组织亦能在瞬间跟著调整,则组织营运将能有效地降低风险;若是组织的资源存在著极高的固性,

22、会使组织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动,则将会产生很大的风险。十、本节小结仔细观察策略九说可以发现,在分析单位方面,部份学说是从巨观(族群)角度观察,其所建构的策略逻辑适合全产业;部份学说则从微观(个别企业)角度切入,其策略逻辑适合用於个别企业。在时间幅度方面,有的学说注重在短期利润的追求,有的学说关心组织长期的生存成长,可以用下图说明以上概念:观巨察观.生态说对象族 .结构说.统治说.互赖说 群 .效率说.价值说.资源说.风险说 微 观.竞局说 个短期利润长期生存 别 企时间幅度 业 分析企业的竞争策略不外乎考虑的是外部因素及内部因素,而面对外部因素考量时,就必须以巨观的角度来看整体的环境,而这时候比较

23、偏重的策略逻辑如:环境的生态(生态说)、环境的不确定性(风险说)、在市场上的独占力量(结构说)、交易成本的高低(统治说)、网路间的关系(互赖说);而分析内部因素时,比较偏重的策略逻辑如:企业本身的资产与能力(资源说)、产品关连性程度(价值说)、规模 经济利益潜能(效率说)、竞争者强度(竞局说)。当然企业所采取的策略作为,背後所隐藏的策略逻辑不一定只限於一对一的关系,也有可能一个具体的策略作为背後是经过数个策略逻辑的思维所构成,只是过去企业主隐约直觉知道该怎堋做最好,但是往往缺乏整体性的逻辑思维,所以有点赌运气性质,而以上的分析正好提供策略思考方向的依据。第三节策略逻辑下的经营策略一、结构说逻辑

24、下的经营策略(一)卡位原理从企业策略角度来看,要卡到好位置,可以考虑从几方面著手:1.取得政府政策保护,如特殊证照2.尽早占有稀少资源,以形成自然独占。3.寻找局部独占优势具体实例:金石堂在远东百货、顶好超市以分租的方式开设,企图想建立在百货公司、超市的先进卡位。(二) 降低同业竞争力 从企业策略的角度来看,其具体的经营策略有以下四点:1.形成同业默契2.购并竞争性强烈的同业3.促使同业之营运范畴多角化4.降低退出碍具体实例:各书店经营者常不定期碰面,来探讨有关整体书店经营的事,例如各书店一致决议,希望由出版社主动在-本书後面,提供统一的辨识条码,以减少书店作业的流程。(三)提高进入碍建构进入

25、碍的具体作法,有以下六项:1.掌握关键资源2.建立公司品牌的声誉,提高顾客选择其他品牌的转换成本,以提高顾客的忠诚度3.尽量满足市场各区格的求4.创造规模经济利益,提高进入之资金求5.有效运用经验曲线,建立成本优势6.减少帐面利润,降低进入诱因7.提高预期报复的可能性 具体实例:各大书店大都以连锁方式经营,具有规模经济上的利益,较快能掌握有利位置及关键资源,提高进入碍。(四)提高对顾客的议能力在这方面,具体的作法有以下三项:1.选择议能力较低的顾客群2.降低顾客对格的敏感性3.提高顾客的转换成本具体实例:新学友书局除了贩售一般书籍之外,仍然非常重视国小、国中参考书的市场,因为对这些学生客户群而

26、言,参考书是升学必用的工 具书,有其一定的市场。(五)提高对供应商的议力其具体经营策略有以下几项:1.分散供应商来源,尽量寻找合适的替带来源2.尽量使用标准规格产品,降低转换成本3.建立向後整合能力具体实例:金石堂书局除了向一般图书批商采购外,目前自己也成立了金士盟物流,向後整合,直接与出版社接洽。(六)扩大运用独占力其具体经营策略有以下几项:1.向下游整合2.发展相关的产品具体实例:新学友书局除了销售一般书籍外,目前也提供一些生活上用到的工具产品的贩卖,将书籍与生活结合,不仅定位在逛书店而已。二、资源说逻辑下的经营策略以资源为基础的策略逻辑,在设定其策略作为必须重视三个重点:(一)重视策略资

27、源规划程序,其步骤如下图:发展策略 差距分析设定核心资源 强化核心 资源评估现有资源 图2-5 以资源为基础的策略分析架构资料来源:吴思华,资源说(1994)具体实例:-家书店在商品进退查补作业、帐务控制都有一套完整的系统控制,随时都能掌握目前的库存量及获利率。(二)建构与累积资源具体实例:目前大型连锁书店正积极与出版社建立条码辨识系统,如此从上游到下游都可以享受节省人力资源,加速资源传送的脚步。(三)运用与维持现有的资源具体实例:金石堂书局由於是高砂纺织的关系企业,所以有些店复合了金巧思服饰店,一来可以开发服饰市场,二来又与当地结合形成一个商圈。三、互赖说逻辑下的经营策略在互赖说的思考逻辑下

28、,个别企业可采用的网路策略,以Banson(1975)所提出的类型,有以下几项:(一)合作性策略:运用合资、合并、吸纳对方人才交流等手段,改善本身的组织地位。(二)毁灭性策略:有目的地采取行动,抑制其他组织获取生存所的资源。(三)操弄性策略:藉由改变环境的限制条件,改变既存的资源流动方式。(四)威权性策略:将网路结构完全改变,引进新的网路成员或将网路关系正式化。(五)序位性策略:随时间改变逐步改变与其他网路间的关系。(六)混合性策略:配合环境特性采用上述策略。具体实例:诚品书局因为要靠租金收入来补贴书极微薄的利润,因此复合了知名餐厅Fridays及高级服饰店如SP等。一来是他们高品质的经营型态

29、刚好与诚品的路线相同,二来所提供的丰厚租金,又可支持成品的营运,这就是互相合作的策略。四、生态说逻辑下的经营策略从生态观点来思考,组织策略主要著眼於环境对组织的关键影响,而在此逻辑思考下,所该采取的策略,学者吴思华(1994)将之归纳为利基宽度策略、生命繁衍策略、组织同形策略与合作共生策略等四项,以下分别说明之:(一)利基广度策略利基宽度是Levins(1968)以生物生态学观点所提出的理论,利基宽度系指一个族群对於资源水准改变的容忍度。如果一个族群有较高的容忍度,表示其能在不同水准的环境条件中繁殖,也就是其具有较宽的利基。有较宽利基的组群,生态学上称为通才,相反地,具有较低容忍度的组群称之为

30、专才。其重要的结论有以下两点:1.当组织面对的是数个不相似环境时,且外在环境变异非常小时,应采专才策略,亦即专注於某一域,较能存活。2.当组织同样面对数个不相似的环境,且环境变异非常大,则应该采取通才策略,以便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求。具体实例:诚品书局由於是新型态的书局,所以采专才策略,四家分店个别有专属的主体,例如敦南店:人文艺术为主;世贸店:企业人文为主;天母店:生活休闲为主;科博店:自然生态为主。而当迈入第五年後决定於高雄开设第五家分店,由於环境变异较北部地区大,所以采通才策略,以综合馆的方式经营以适应不同环境的求。(二)生命繁衍策略Hannan & Freeman(1989)认为生物繁衍

31、的观念,同样也可以应用到组织中,其策略型态也有以下两种:1.多产的方式:亦即在有限能量和物质的限制下,对-一个繁殖後代只能做很少能量和物质投资。2.少量生产方式:这种族群中的个体在-一次的繁殖中,均会作出最大能量和物质的投资,使个别後代有较佳求生能力。具体实例:金石堂书局相对於诚品书局而言,前者所采的便是多产方式,-家店都有一定标准格式,而後者则是少量生产方式,强调不同的特色。(三)组织同形策略生存相同环境下而彼此条件类似的组群,在面临相同的环境限制与压力时,自然会采取相似的生存手段,致使彼此的形式趋於一致,学者Buchko(1991)将此种组织趋向与环境契合的过程称之为同形。依照DiMagg

32、io & Powell(1983)研究指出,有三种同形策略:1.强制同型(coeicive isomorphism):组织为了取得正当性,并配合上、下游的要求,必须逐渐同形。2.模仿同形(mimetic isomorphism):在组织面对环境呈高度变动率与不确定性时,只好模仿成功竞争者的策略。3.规范同形(normative isomophism):组织在某种价值观的影响压力下,企业自然会有相同的行为反应而趋向同形。具体实例:诚品书局的理念是以艺术为原先出发点,但是开在天母社区的店,随著环境修改为以生活休闲为主,开在台中科博馆的店,则修正为以自然生态为主,采取组织趋向与环境契合的同形策略。(

33、四)合作共生策略探讨合作共生策略时,我们可以在企业界中观察到实的四种关系:1.共生关系(mutualism):两个组织基於考量的聚合,使双方各蒙其利。2.共食关系(commensalism):两客体并存在一种互相无损,但一方确有极大助益的关系中。3.寄生关系(parasitism):一个主体把自己寄托在另一主体身上,藉 以吸取寄主身上的资源。4.拟态关系:模仿对方行为,并藉此获利。具体实例:金石堂书局常定期与出版社共同举办书籍推展活动,提供场地促销,两者各蒙其利,为共生关系。五、价值说逻辑下的经营策略以价值为核心本质所发展出来的策略逻辑,可以帮助我们清顾客、商品组合与厂商三者间的关系,但价值的

34、创造则有赖於厂商价值链活动中寻找差异化,其具体策略有以下几点:(一)深刻观察消费者偏好的改变,有效掌握求缺口。(二)在-一个重要的价值活动上寻求独特差异。(三)尝试建构一套完全不同的价值链。(四)分析厂商与上有供应商及下游顾客间可能的价值链关联,尝试寻求新的关系。(五)建立和顾客共同创造价值的良好关系,形成价值网。具体实例:金石堂、新学友透过贵宾卡的方式,提供顾客心中不同的价值感受,并以这些爱书的读者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诚品书局另外辟了咖啡屋并时常与艺术表演团体合作,让爱书人除了买书外,还可以和好友聊天、看看当期的杂志、了解最新艺文活动,以及听到精彩的演讲,由许多成员集合而成的价值网路,让所有求

35、一次得到满足。六、效率说逻辑下的经营策略以创造效率的逻辑下,由上的文献中,可以得知规模经济的创造、经验曲线的累积与运用范畴经济,是效率说逻辑的核心本质。在创造规模经济思维前提下,具体作为如下:1.辨识技术特质,追求最适规模2.联结不同最适规模的价值活动3.兼顾成本效率与产品价值在累积经验曲线的逻辑下,具体的作为应该是以较低格渗透市场,争取市场占有率,以快速累积经验效果。 而运用范畴经济的策略逻辑思维下,就是要检视企业现有的资源与价值活动的状况,如果有剩馀资源,则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加以扩张,进行多角化,以追求范畴经济效益。具体实例:金石堂书局采用电脑系统来管理采购,对所有厂商分级,并依不同等级厂商

36、统一下订单,并利用电脑统计销售量,推出畅销书排行榜,不但创造效率,更使提升商品价值。金石堂书局有多馀的资源,故复合了金巧思服饰店、金石乐坊、今池塘咖啡厅、并代售文化表演票务,进行多角化经营,以追求范畴经济效益。七、统治说逻辑下的经营策略就统治说的策略逻辑而言,最好的策略作为,就是做好交易成本 的管理,与降低生产的成本,其中包括:1.降低寻找合适品牌授权对象的搜寻成本2.降低授权条件的谈判成本3.避免品牌被滥用的监督成本具体实例:新学友书局例如台北重庆店开在太平国小附近,国小参考书、儿童书、玩具占单店销售额50%,是因为减少了小学生的搜寻成本,又可增进销售量。八、竞局说逻辑下的经营策略在竞局说的

37、策略逻辑思考下,最重要的就是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削弱对方竞争竞争优势,联合次要敌人来打击主要敌人,所以主要的策略类型有以下四种:(一)攻击策略(二)防御策略(三)对抗策略(四)联盟策略自从诚品书局新型态书局的出现後,新学友也开时因应新的对抗策略,例如在忠孝店复合了得恩堂眼镜、花卉、咖啡屋、骑士堡、化妆品、DIY等,一改过去定位在只是卖书而已九、风险说逻辑下的经营策略在风险说的策略逻辑思维下,企业的策略作为应该是管理好风险为出发点,大致来说,风险的管理有以下几项:(一)降低风险,例如:1.设法与可能对企业营运造成风险的关键组织建构有利的联结关系。2.设法操弄环境域。(二)转移风险,例如:1.投保,

38、将风险转给保险公司2.寻找志趣相同的事业夥伴来共同承担风险。(三)分散风险,例如:1.产品多元化2.供应来源多元化(四)隔离风险,例如:1.建立缓冲机制2.做好预测(五)改变组织习性,例如:1.增加策略弹性2.累积雄厚资源具体实例当金石堂分店一多,采购量够大时,相对於出版社而言有了较 强的议能力,对於滞销书则与出版社协议,有的半年退一次,有的一年退一次,将风险移转给出版社。十、本节小结由上可以引伸利用策略九说来作为产业策略分析的工具的涵义:外在分析构面内外中介分析构面内在分析构面 .生态说- .价值说.资源说 .风险说-环境分析.风险说 .结构说- .效率说 .统治说-产业分析 .互赖说- .竞局说-竞争者分析若以P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