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及公建项目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0421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7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及公建项目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住宅及公建项目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住宅及公建项目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住宅及公建项目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住宅及公建项目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住宅及公建项目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及公建项目实测实量操作指引.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住宅及公建项目实测实量操作指引1. 砌筑工程1.1. 基本原则1.1.1.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对具备检测条件的作业面进行100%实测,砌筑完成,抹灰施工前。1.2. 表面平整度(砌筑工程)1.2.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砌体墙体表面平整程度。1.2.2. 合格标准:0,8mm1.2.3.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1.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2) 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墙面应100%实测,任何一点爆点即视为一个测点不合格。墙面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交测一次,作为

2、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1.2.5. 示例:平整度测量示意图1.3. 垂直度(砌筑工程)1.3.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砌体墙体垂直的程度。1.3.2. 合格标准:0,5mm1.3.3. 测量工具:2米靠尺1.3.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2) 实测值主要反映砌体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墙底灰砂砖或砼反坎、墙体斜顶砖,消除其测量值的影响,如两米靠尺过高不易定位,可采用1米靠尺。(合格标准:0,3mm。)(3)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侧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

3、: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30CM时测1次垂直度。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4)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30CM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这3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5) 所选3套房中墙面垂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1.3.5. 示例:垂直度

4、测量示意图1.4. 砌筑节点(1)(砌筑工程)1.4.1. 指标说明:反映墙体砌筑过程中,墙体出现裂缝和渗漏的重要控制节点。1.4.2. 评判标准:(T、A档次,B、C、D档次)(1) 门窗框预制块:采用预制混凝土块、实心砖;空心砖墙体则在门窗洞边200mm内的孔洞须用细石混凝土填实;预制块或实心砖的宽度同墙厚;长度不小于200mm;高度应与砌块同高或砌块高度的1/2且不小于100mm;最上部(或最下部)的混凝土块中心距洞口上下边的距离为150200mm,其余部位的中心距不大于600mm,且均匀分布。(2) 现浇窗台板:宽同墙厚,高度120mm,每边入墙内200mm(不足400mm通长设置);

5、(3) 洞口(大于300MM)的预制过梁:同墙宽,入墙不少于250mm。截面限制不少于150MM。测量工具:目测,5米钢卷尺。1.4.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共54个测区。每一面砌体墙作为1个实测区,同一实测区,分别检查合格标准中要求的实测部位是否符合合格标准。其中任何一项节点标准未满足,此面墙即为不合格。(2)测量方法:采用目测、尺量、放滚珠方法,检查同一个实测区是否符合评判标准。(3)数据记录:户内每一面砌体墙作为1个实测区。所选2套房中实测区不满足54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每1个实测区取3个实测点,分别检查门窗框预制块、现浇砼窗台板、洞口预制过梁3项内容是

6、否符合合格标准。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1.5. 砌筑节点(2)(砌筑工程)1.5.1. 指标说明:反映墙体砌筑过程中,墙体出现裂缝和渗漏的重要控制节点。1.5.2. 评判标准:(T、A档次,B、C、D档次)(1) 无断砖、通缝、瞎缝;(2) 墙顶空隙的补砌挤紧或灌缝间隔不少于14天;(3) 不同基体(含各类线槽)镀锌钢丝网规格为10100.7mm,基体搭接不小于100MM;挂网前墙体高低差部分采用水泥砂浆填补;(4) 砌体墙灰缝须双面勾缝。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5.3.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户内每一面砌体墙作为1个实测区。所选2套房中砌筑节点的实测区不满足36个时,

7、需增加实测套房数。同一实测区,分别检查合格标准中的4个实测点是否符合合格标准;一个实测区有4个实测点。一个实测区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1.5.4. 砌筑节点示例:2. 设备安装2.1. 基本原则2.1.1.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抹灰或装修阶段3套房作为设备安装工程的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2.1.2. 同一套房内具备条件的设备安装工程实测指标需全部检测。2.2. 座便预留排水管孔距偏差(设备安装)2.2.1. 指标说明:本指标实测值为墙面装修完成面与座便器预留管外壁的距离。通过控制此指标,避免因距离过小,造成座便器安装困难;或因距离过大,造成座便器水箱等与

8、装修完成面的缝隙过大,影响观感。2.2.2. 合格标准:0,15mm2.2.3.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2.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个座便预留排水管孔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9个实测区。所选2套房实测区不满足9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2) 本指标在墙面打灰饼或抹灰完成或装饰面完成阶段,且管孔填嵌固定后测量。(3) 实测前,通过图纸确定座便器预留排水管孔距,并将其管孔中心距换算为管外壁距距墙体装修完成面距离。如墙体装修面还未完成,现场测量值要减去2cm(墙面瓷砖铺贴预留厚度),以此作为偏差计算的数值进行合格性判断。(4) 每1个座便器预留排水管孔距的实测值与设计值之间的偏差

9、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座便坑距测量示意图2.3. 同一室内底盒标高差(设备安装)2.3.1. 指标说明:该指标为同一房间内,各墙面相同标高位的电气底盒与同一水平线距离的极差。主要反映观感质量。2.3.2. 合格标准:0,10mm(T、A档次,B、C、D档次)2.3.3. 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5米钢卷尺2.3.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本指标原则上在抹灰阶段或底盒标高调整并固定完成测量。(2) 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9个实测区。(3) 在所选套房的某一功能房间内,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墙面打出一条水平线。以该水平线为基准,用钢卷尺测量该房间内同一标高各

10、电气底盒上口内壁至水平基准线的距离。选取其与水平基准线之间实测值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4) 所选2套房中同一室内底盒标高差的实测区不满足9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2.3.5. 示例:底盒标高测量示意图3. 抹灰工程3.1. 基本原则3.1.1.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抹灰阶段3套房作为抹灰工程的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3.2. 墙体表面平整度(抹灰工程)3.2.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表面平整程度。3.2.2. 合格标准:0,3mm3.2.3.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3.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实测区与合

11、格率计算点: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每一测尺的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计算点。(2) 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内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选取左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1次;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在同一墙面4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1次,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所选实测区墙面优先考虑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测一次;以上各实测值作为合格率1个计算点。(3)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3.2.5. 示例:平整度测量示意图3.3. 墙面垂直度(抹灰工程)3.3.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

12、范围抹灰墙体垂直的程度。3.3.2. 合格标准:0,33.3.3. 测量工具:2米靠尺3.3.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23个实测区;所选2套房实测区不满足23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每一测尺的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计算点。(2) 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内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

13、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3)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3.3.5. 示例:垂直度测量示意图3.4. 阴阳角方正(抹灰工程)3.4.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3.4.2. 合格标准:0,33.4.3. 测量工具:阴阳角尺3.4.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面墙的任意一个阴角或阳角均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3个实测区。所选3套房的实测区不满足23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2) 选取对观感影响较大的阴阳角,同一

14、个部位,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位置分别测量1次。2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3.4.5. 示例:阴阳角测量示意图3.5. 地面表面平整度(地坪)3.5.1. 指标说明:反映找平层地面表面平整程度。3.5.2. 合格标准:3.5.3. 毛坯房交付地面:水泥砂浆面层0,4mm、水泥混凝土面层0,5mm;电梯厅、大堂石材面层0,1mm;电梯厅、大堂瓷砖面层0,2mm。3.5.4.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3.5.5.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个功能房间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毛坯房交付地面6个实测区;电梯厅、大堂石材面层3个实测区;电梯厅、大

15、堂瓷砖面层3个实测区。(2) 任选同一功能房间地面的6个对角区域,按与墙面夹角45度平放靠尺测量2次,加上房间中部区域测量一次,共测量3次。客餐厅或较大房间地面的中部区域需加测1次。(3) 同一功能房间内的3或4个地面平整度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或4个计算点。(4) 所选2套房地面表面平整度的不满足6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3.5.6. 示例:地面地平度测量示意图3.6. 户内门洞尺寸偏差(抹灰工程)3.6.1. 指标说明:反映户内门洞尺寸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程度,避免出现“大小头”现象。3.6.2. 合格标准:高度偏差10,10mm;宽度偏差10,10mm3.6.3. 测

16、量工具:5米钢卷尺3.6.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个户内门洞都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15个实测区。(2) 实测前需了解所选套房各户内门洞口尺寸。实测最好在施工完地面找平层后,同一个户内门洞口尺寸沿宽度、高度各测2次。若地面找平层未做,就只能检测户内门洞口宽度2次。高度2个测量值与设计值之间偏差的最大值,作为高度偏差的1个实测值;宽度的2个测量值与设计值之间偏差的最大值,作为宽度偏差的1个实测值;每一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3) 所选3套房中户内门洞尺寸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3.7. 裂缝/空鼓(抹灰工程)3.7.1. 指标说明:反映户

17、内墙体裂缝/空鼓的程度。3.7.2. 合格标准:户内墙体完成抹灰后,墙面无裂缝、空鼓3.7.3. 测量工具:目测、空鼓锤3.7.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户型内每一自然间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1个实测区取1个实测值。1个实测值作为1个合格率计算点。所选3套房累计54个实测区,不满足54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 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通过目测检查所有墙体抹灰层裂缝,通过空鼓锤敲击检查所有墙体抹灰层空鼓。(3)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任何一面墙发现1条裂缝或1处空鼓,该实测点不合格。如无任何裂缝或空鼓,则该实测点为合格。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

18、”记录。4. 空间尺寸控制4.1. 房间开间/进深偏差4.1.1. 指标说明:选用同一房间内开间、进深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4.1.2. 评判标准:-10,104.1.3.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激光测距仪。4.1.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个功能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分别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9个实测区。(2) 同一实测区内按开间(进深)方向测量墙体两端的距离,各得到两个实测值,比较两个实测值与图纸设计尺寸,找出偏差的最大值,其符合时合格;不符合时不合格。4.1.5. 示例:4.2. 房间净高4.2.1. 指标说明:反映楼层内净空高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评判标准:-15,1

19、5mmT4.2.2. 测量工具:测距仪。4.2.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同一跨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2个实测区。(2) 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实测前,所选套房必须完成地面找平层施工。同时还需了解所选套房的各房间结构楼板的设计厚度和建筑构造做法厚度等;各房间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30cm附近各选取1点(避开吊顶位),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测量出找平层地面与天花顶板间的5个垂直距离,即5个室内净高实测值。用设计层高值减去结构楼板和地面找平层施工设计厚度值,作为该房间理论室内净高值。当实测值与设计值最大偏差值为【-30,30】mm时,5个偏差值的实际值作为判断

20、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当最大偏差值30mm或-30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3) 所选2套房中顶板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2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4.3. 房间方正度(抹灰工程)4.3.1. 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用同一房间内同一垂直面的墙面与房间方正度控制线之间距离的偏差,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方正程度。评判标准:0,10mm。4.3.2.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激光扫平仪。4.3.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距墙体3060cm范围内弹出方正度控制线,并做明显标识和保护。(2) 同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3) 在同一测区内,实测前需用5米卷

21、尺或激光扫平仪对弹出的两条方正度控制线进行校核,无误后采用激光扫平仪打出十字线,沿墙长度方向分别测量2个位置(两端)与控制线之间的距离(如果现场找不到控制线,可以一面带窗墙面为基准,用仪器引出两条辅助方正控制线)。选取2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4) 所选2套房中方正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4.3.4. 示例:5. 防水工程5.1. 卫生间涂膜厚度5.1.1. 指标说明: (1) 涂料/涂膜防水:平均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小于设计值的80%。(2) 标准要求:平均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小于设计值的80%5.1.2. 测量工具

22、:游标卡尺、刀片。5.1.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00%实测。(1) 测量方法:a) 施工阶段,同一实测区,在非附加层范围内,选择1个疑似厚度最薄部位,割取2020mm实样,目测涂膜成膜与分层,用卡尺测量厚度;b) 如装饰面已完,则通过闭水检验,不实测此指标。(2) 数据记录:当一个测区防水涂膜切片最小厚度小于要求时,实测值不合格;平均厚度小于设计厚度或防水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现场抽样试验报告不合格、未按设计要求设置防水附加层时(附加层第三方不实测以项目过程自查为主),全部不合格。5.2. 防水反坎5.2.1. 指标说明:(1) 空调板、雨蓬板、凸窗上部、卫生间和厨房周边后砌墙根部

23、等部位须设置砼反坎;厚度同墙厚,高度不小于200mm;(2) 沉箱式卫生间烟道和管井根部设置两道反坎,底部反坎宽200MM,高与装饰面层基层平,上部反坎宽不小于50MM,高出装饰完成面不小于100MM;(3) 非沉箱式卫生间烟道和管井根部设置一道砼反坎,宽不小于50mm,高出楼地面完成面不小于100mm;(4) 如砼反坎未与主体结构砼一起浇注,则底部须凿毛。5.2.2. 测量工具:卷尺。5.2.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户型内各应设反坎部位分别作为1个实测区,如空调板、雨蓬板、凸窗上部、卫生间、阳台、露台等。每一个实测区取1个实测值,每1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指标

24、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所选2套房中实测点不满足3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2) 测量方法:目测各实测区是否按要求设置防水反坎,采用卷尺测量有关反坎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3) 数据记录:当实测区未设防水反坎,或防水反坎尺寸不符合合格标准时,该实测区不合格;反之,则合格。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6. 涂饰工程或粉刷石膏面层6.1. 基本原则6.1.1.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装修涂饰阶段(腻子面或涂料面)作为实测套房。6.2. 墙面表面平整度(涂饰或腻子)6.2.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涂饰墙体表面平整程度。6.2.2. 合格标准:0,2mm(注:

25、腻子未打磨,0,3mm)6.2.3.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6.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100%实测。(2) 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内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选取左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1次;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在同一墙面4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1次,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1次;所选实测区墙面优先考虑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测一次;以上各实测值作为合格率1个计算点。(3)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

26、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6.2.5. 示例:平整度测量示意图6.3. 墙面垂直度(涂饰或腻子)6.3.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涂饰墙体垂直的程度。6.3.2. 合格标准:0,2mm(注: 腻子未打磨,0,3mm)6.3.3. 测量工具:2米靠尺6.3.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100%实测。(2) 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内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

27、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3)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6.3.5. 示例:垂直度测量示意图6.4. 阴阳角方正(涂饰或腻子)6.4.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涂饰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6.4.2. 合格标准:0,2mm(注: 腻子未打磨,0,3mm)6.4.3. 测量工具:阴阳角尺6.4.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面墙的任意一个阴角或阳角均可以作为1个实测

28、区,累计100%实测。(2) 在同一个墙面阴角或阳角部位,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位置分别测量1次。2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6.4.5. 示例:阴阳角测量示意图6.5. 顶棚(吊顶)水平度极差(涂饰工程或粉刷石膏面层)6.5.1. 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房间顶棚(吊顶)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极差的最大值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顶棚(吊顶)的平整程度。6.5.2. 合格标准:0,10mm6.5.3. 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测距仪)6.5.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实测

29、区: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100%实测实测区。(2) 测量方法及合格率计算: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房间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顶棚(吊顶)内距天花线30CM位置处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出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最大偏差值15mm时,5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最大偏差值15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6.5.5. 示例:吊顶水平度测量示意图6.6. 裂缝/空鼓(涂饰

30、工程或粉刷石膏面层)6.6.1. 指标说明:反映户内墙体裂缝/空鼓和室内天花裂缝的程度。6.6.2. 合格标准:涂饰墙面无裂缝、空鼓6.6.3. 测量工具:目测、空鼓锤6.6.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户型内每一自然间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所选套房内所有墙体和天花全检。1个实测值作为1个实测合格率计算点。100%实测。(2) 测量方法:墙面检查裂缝/空鼓指标,天花则只检查裂缝指标。同一实测区通过目测检查所有墙体抹灰层和天花裂缝,通过空鼓锤敲击检查所有墙体抹灰层空鼓。(3)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任何一面墙或天花发现1条裂缝或1处空鼓,该实测实测点不合格。如无任

31、何裂缝或空鼓,则该实测点为合格。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7. 平吊顶工程7.1. 吊顶表面平整度7.1.1. 指标说明:反映户内吊顶安装平整程度。7.1.2. 合格标准:纸面石膏板0,3mm;金属板0,2mm;矿棉板0,2mm。(7.1.3. 测量工具与方法:靠尺、塞尺,方法与地面平整度测量方式相同,每个功能房间的吊顶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100%实测。7.2. 吊顶接缝高低差7.2.1. 指标说明:反映户内吊顶安装接缝平整程度。7.2.2. 合格标准:纸面石膏板0,1mm;金属板0,1mm;矿棉板0,1.5mm。7.2.3. 测量工具与方法: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平直且刚度大

32、)、钢塞片,方法与地面砖测量方式相同。每个功能房间的吊顶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100%实测区。每一测尺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计算点。8. 内墙饰面板工程8.1. 墙面表面平整度8.1.1. 指标说明:反映内墙饰面板平整度指标。8.1.2. 合格标准:石材面板:光面0,2mm,剁斧石0,3mm;金属面板0,2mm;木饰面0,1mm;墙纸(布)裱糊:0,3mm。8.1.3. 测量工具与方法:靠尺、塞尺,方法与墙面砖测量方式相同,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实测三尺,累计100%实测。每一测尺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计算点。测量方法同抹灰阶段的墙面平整度。8.2. 墙面垂直度8.2.1. 指标说明:反映内

33、墙饰面板垂直度指标。8.2.2. 合格标准:石材面板:光面0,2mm,剁斧石、蘑菇石0,3mm;金属面板0,2mm;木饰面0,1.5mm;墙纸(布)裱糊:0,3mm。8.2.3. 测量工具与方法:靠尺,方法与墙面砖测量方式相同,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100%实测。每一测尺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计算点。测量方法同抹灰阶段的墙面平整度。8.3. 阴阳角方正8.3.1. 指标说明:反映内墙饰面板阴阳角方正指标。8.3.2. 合格标准:石材面板:光面0,2mm,剁斧石、蘑菇石0,4mm;金属面板0,2mm;木饰面0,1.5mm;墙纸(布)裱糊:0,3mm。8.3.3. 测量工具与方法:阴阳角尺,方法

34、与墙面砖测量方式相同,累计100%实测。每面墙的任意一个阴角或阳角均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8.4. 接缝高低差8.4.1. 指标说明:反映内墙饰面板接缝高低差指标。8.4.2. 合格标准:石材面板:光面0,0.5mm,剁斧石0,3mm;金属面板0,1mm;木饰面0,0.5mm。8.4.3. 测量工具与方法: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平直且刚度大)、钢塞片,每一功能房间饰面板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在每一饰面砖地面目测选取2条疑似高低差最大的内墙饰面板接缝。用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紧靠相邻两饰面砖跨过接缝,用钢塞片插入钢尺与饰面板之间的缝隙。如能插入,则该测量点不合格;反之则该测量点合格。2条接缝高低差的测量

35、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累计100%实测。8.5. 接缝宽度8.5.1. 指标说明:反映内墙饰面板接缝宽度指标。8.5.2. 合格标准:石材面板:光面0,1mm,剁斧石、蘑菇石0,2mm;金属面板0,1mm;木饰面0,1mm;墙纸(布)裱糊:0,0.5mm。8.5.3. 测量工具与方法:钢塞片,该指标宜在装修收尾阶段测量。每一功能房间的饰面板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目测选取2条疑似接缝宽度最大的地板条接缝,以钢塞片插入饰面板之间的缝隙;如能插入,则该测量点不合格;反之则该测量点合格。2个实测值均作为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累计100%实测。9. 墙面饰面砖工程9

36、.1. 基本原则1.12.13.14.15.16.17.18.19.110.19.1.1.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装修中期或后期阶段3套房作为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9.1.2. 所选3套房的检测指标为:表面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方正、接缝高低差,累计实测实量9个实测区。9.2. 表面平整度(墙面饰面砖工程)9.2.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饰面砖墙体表面平整程度。9.2.2. 合格标准:0,2mm9.2.3.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9.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套房内厨房、卫生间、阳台或露台的同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100%实

37、测。(2) 各墙面顶部或根部4个角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2次测量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9.2.5. 示例:墙面砖平整度测量示意图9.3. 垂直度(墙面饰面砖工程)9.3.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饰面砖墙体垂直的程度。9.3.2. 合格标准:0,2mm9.3.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套房内厨房、卫生间的同一面墙都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100%实测。(2) 实测值主要反映饰面砖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柱子突出部位。(3) 每一个实测区测量2个点,其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9.3.4. 示例:墙面砖垂直度测量示意

38、图9.4. 阴阳角方正(墙面饰面砖工程)9.4.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饰面砖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9.4.2. 合格标准:0,2mm9.4.3. 测量工具:阴阳角尺9.4.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房内厨房、卫生间、阳台/露台的每一个阴角或阳角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100%实测。(2) 一个阴角或阳角实测区,按300MM、1500MM分别测量1次。2次测量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9.4.5. 示例:阴阳角测量示意图9.5. 接缝高低差(墙面饰面砖工程)9.5.1. 指标说明:该指标反映墙面两块饰面砖接缝处相对高低偏差的程度。主要反映观感质量。9.5.2. 合

39、格标准:0,0.59.5.3. 测量工具: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平直且刚度大)、钢塞片9.5.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该指标宜在装修收尾阶段测量。每一套房内厨房、卫生间、阳台或露台的墙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100%实测。(2) 在每一饰面砖墙面,目测选取2条疑似高低差最大的饰面砖接缝。用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紧靠相邻两饰面砖跨过接缝,用0.5MM钢塞片插入钢尺与饰面砖之间的缝隙。如能插入,则该测量点不合格;反之则该测量点合格。2条接缝高低差的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3) 为数据统计方便和提高实测效率,不合格点均按0.7MM记录,合格点均按0.3MM记录。9

40、.5.5. 示例:墙面砖接缝高低差测量示意图9.6. 裂缝/空鼓(墙面饰面砖工程)9.6.1. 指标说明:反映户内厨房、卫生间等墙面饰面砖工程裂缝/空鼓的程度。9.6.2. 合格标准:饰面砖墙面无裂缝、空鼓9.6.3. 测量工具:目测、空鼓锤9.6.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户型内有饰面砖墙面的厨房、卫生间等每一自然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100%实测。1个实测区的实测值作为1个实测合格率计算点。(2) 测量方法:实测时,需完成贴砖工程。通过目测检查裂缝,空鼓锤敲击检查空鼓。(3) 数据记录:所选同一实测区只要发现有1条裂缝或通过空鼓锤敲击发现有1处空鼓就可以认

41、为该实测区的1个实测点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区1个实测点为合格。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10. 地面饰面砖工程10.1. 基本原则10.1.1. 实测前,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对具备实测条件的部位100%进行实测。10.2. 表面平整度(地面饰面砖工程)10.2.1. 指标说明:反映饰面砖地面平整程度。10.2.2. 合格标准:0,2mm地面砖;0,1mm大理石面层、花岗石面层。10.2.3.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10.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地漏的汇水区域不测饰面砖地面表面平整度。(2) 每一功能房间饰面砖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100%实

42、测。(3) 每一功能房间地面(不包括厨卫间)的4个角部区域,任选两个角与墙面夹角45度平放靠尺共测量2次。客餐厅或较大房间地面的中部区域需加测1次。这2或3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或3个计算点。(4) 每一个厨/卫间地面共测量2次,其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3) 所选2套房不能满足地面饰面砖表面平整度的9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10.2.5. 示例:地面砖平整度测量示意图10.3. 接缝高低差(地面饰面砖工程)10.3.1. 指标说明:该指标反映地面两块饰面砖接缝处相对高低偏差的程度。主要反映观感质量。10.3.2. 合格标准:0.5mm10.3.3

43、. 测量工具: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平直且刚度大)、钢塞片10.3.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该指标宜在装修收尾阶段测量。(2) 每一功能房间饰面砖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100%实测。(3) 在每一饰面砖地面,目测选取2条疑似高低差最大的饰面砖接缝。用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紧靠相邻两饰面砖跨过接缝,用0.5MM钢塞片插入钢尺与饰面砖之间的缝隙。如能插入,则该测量点不合格;反之则该测量点合格。2条接缝高低差的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4) 为数据统计方便和提高实测效率,不合格点均按0.7MM记录,合格点均按0.3MM记录。10.3.5. 示例:地面砖接缝高低差

44、测量示意图10.4. 裂缝/空鼓(地面饰面砖工程)10.4.1. 指标说明:反映户厨房、卫生间、走道等地面饰面砖工程裂缝/空鼓的程度。10.4.2. 合格标准:饰面砖地面无裂缝、空鼓。10.4.3. 测量工具:目测、空鼓锤10.4.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户型内有饰面砖地面的每1个自然间,如厨房、卫生间、走道等,都作为1个实测区。1个实测点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所选2套房中累计10个实测区,不满足18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2) 测量方法:实测时,厨房和卫生间户内墙面测量部位需完成贴砖工程。同一实测区通过目测、空鼓锤敲击方式,检查是否符合合

45、格标准。(3) 数据记录:所选同一实测区只要发现有1条裂缝,或空鼓不符合第(2)条要求,可以认为该实测区的1个实测点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区1个实测点为合格。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砖角部允许空鼓,但不能超过总量的 5%。11. 室内门安装工程11.1. 基本原则11.1.1. 实测前,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从图纸随机选取处于装修中期或后期阶段2套房作为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11.1.2. 所选2套房的五个实测指标为:门框正/侧面垂直度、室内门门扇与地面留缝高度、厨卫门扇与地面留缝高度。11.2. 门框正、侧面垂直度(室内门)11.2.1. 指标说明:反映室

46、内门门框正、侧面垂直程度。11.2.2. 合格标准:0,1mm11.2.3. 测量工具:2M靠尺11.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樘门框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2) 分别测量一樘门门框的正面和侧面垂直度,共有2个实测值。选取其中数值较大的,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11.2.5. 示例:室内门框正侧面垂直度测量示意图11.3. 门扇与地面留缝宽度(室内门)11.3.1. 指标说明:该指标反映门扇与地面留缝宽度,主要反映观感质量。11.3.2. 合格标准:6,7mm11.3.3. 测量工具:塞尺 11.3.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每一樘室内门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2)每一樘室内门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关上门后,目测该门扇与地面完成面之间的1个疑似最大留缝处,用楔形塞尺检测1次,并作为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11.4. 厨卫门扇与地面留缝宽度(室内门)11.4.1. 指标说明:该指标反映厨卫门扇与地面留缝宽度,主要反映观感质量。11.4.2. 合格标准:8,10mm11.4.3. 测量工具:塞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