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0439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1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docx(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前 言项目管理师的考试相对于PMP等考试,除了基础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以外,还比较注重信息化基础、信息安全、软件开发等技术管理工作,并且强调活学活用,通过案例分析和论文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因此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本文档是本人备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期间,结合培训内容、考试大纲和教程整理的学习笔记,主要是一些重点的记录,并非涵盖所有的内容,可以打印出来供平时巩固记忆,考试还是以制定教材为主。最后祝各位同学一次通过考试,成为合格的项目管理师。郑 重 声 明此份资料仅作为网友参考、学习以及备考之用,严禁作为商业用途。作者:Richard Zhang 于 2010年9月1 信息化基础知识

2、 1.1 信息与信息化 l 信息可以是消息、信号、数据、情报或知识;信息具有普遍性、动态性、可处理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的特点。其作用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条件、人类认识世界的媒介、管理的基础和决策的依据。l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l 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n 信息技术应用-龙头(主阵地)n 信息资源-核心任务n 信息网络-应用基础n 信息技术和产业-建设基础n 信息化人才-成功之本n 信息化法规-保障1.2 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1.2.1 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一种政府运作

3、模式。可概括为两个方面:政府部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政府部门与社会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政务公开,实现资源共享、群众监督、高效办事。其内容包括: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1.2.2 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l 指导思想: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政务工作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的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通过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和民主性,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4、,加快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l 建设原则: 统一规划,加强领导;需求主导,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拉动产业;统一标准,保障安全;l 建设目标:具有标准的、功能完善的信息网络平台;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信息库;具有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保障;具有培训制度;具有相关的法规和标准;l 主要任务:建设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建设重点业务系统;开发重点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中央地方政府门户网站,促进公共服务;建立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电子政务信息标准化;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1.3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1.3.1 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目的、规

5、划和方法 l 内涵:不断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作业、管理、决策的各个层面,科学计算、过程控制、事务处理、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引进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革管理体制和机制,从而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l 指导思想:政府推动,统筹规划,企业行为,政策支持,分步实施l 基本原则:效益原则、“一把手”原则、中长期与短期建设相结合、规范化和标准化、以人为本。1.3.2 企业资源规划(ERP)的结构和功能 l 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s Requirement Planning):无生产能力控制;闭环MRP增加了生产力与采购l 制造资源计划:MRP

6、II(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增加物流与资金流l 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管理支持企业业务运作和战略运作的事物,包括:生产物资、人力、财力,其主要功能包括:n 财会管理(总帐、应收帐、应付帐、现金管理、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多币值)n 财务管理(财务计划、财务分析、财务预测和控制)n 生产控制管理(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控制、制造标准)n 物流管理(销售管理、库存控制、采购管理)n 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辅助决策、招聘管理、工资核算、工时管理、差旅核算)1.3.3

7、 客户关系管理(CRM)在企业的应用 l CRM系统是基于方法学、软件和因特网的以有组织的方式帮助企业管理客户关系的信息系统。CRM以客户为导向,以现代信息与沟通技术为工具,是一种以建立和维系长期互惠互利的客户关系为宗旨的营销企业经营理念。其核心内容是客户、关系和管理。l CRM系统要素:n 不仅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信息系统,而是一种市场管理策略。n 注重客户满意度的同时,提升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n 要求企业对业务功能重新设计,将业务重心转移到客户,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的策略。l 设计特点:可伸缩性和可移植性l 主要功能:销售管理、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售前现场售后)、客户信息管理、客户关怀l 数据挖

8、掘是在数据库、数据仓库和事务数据库基础上,对数据清理、集成、选择、变化后,提出有用的数据,用来分析和预测。包括两项任务:n 描述: 用各种图、表工具进行特征描述和区分描述n 分类和预测: 针对离散数据的预测通常采用分类规则、判定树等分类方法,针对连续值的预测通常采用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等预测手段。1.3.4 供应链管理(SCM) l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是在满足服务水平要求的同时,为了使系统成本达到最低而采用的将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有效地结合成一体来生产商品,有效控制和管理各种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的地点的一套管理方法:n 以客户为

9、中心、集成化管理、扩展性管理、合作性管理、多层次管理l 供应链特征:交叉性、动态性、复杂性、存在核心企业;分类如下:n 按管理对象分类:企业、产品、基于供应链契约n 按网状结构分类:V型、A型、T型n 按产品类别分裂:功能型、创新型l 敏捷供应链:对于市场变化和需求变化怎样快速响应,生产出满足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区别于一般供应链的特点如下:n 支持跨企业的生产方式重组。n 支持供应链跨企业信息集成调整和重构。n 链中企业可方便地组织调整生产模式。1.3.5 商业智能(BI) 涉及软件、硬件、咨询服务及应用,是对商业信息搜集、管理和分析的过程,目的是使企业各级决策者提高洞察力,正确作出决策。商业智

10、能包括:数据仓库、联机事务处理、数据挖掘、数据备份和恢复等部分。l 商业智能的ETL过程:抽取E(extraction)、转换T(transformation)、装载L(load) l 商业智能的主要功能:数据仓库、数据ETL、数据统计输出、数据分析l 商业智能实现的三个层次(级别):level1-数据报表、level2-多维数据分析、level3-数据挖掘l OLAP的实现方法:ROLAP(Relational OLAP)、MOLAP(Multidimensional OLAP)、HOLAP(Hybrid OLAP)l 实施步骤:需求分析、数据仓库建模、数据抽取、建立报表、测试、改进1.3.

11、6 电子商务的类型及相关标准 原始概念是使用电子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商务活动。现代概念是使用Internet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和在线支付方式进行商务活动。97年成立ISO/IEC JTCI电子商务工作组(BT-EC),确定标准的三个领域:用户接口、基本功能、数据及客体。其支撑保障体系包括:法律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证体系、信用体系、在线支付体系、现代物流体系、技术装备体系、服务体系、运行监控体系2 信息系统基础 2.1 信息系统 2.1.1 信息系统概念信息系统是为了支持组织决策和管理而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储存和传递的一组相互关联的部件组成的系统。包括输入、处理、输出三个活动。注意:l 信息

12、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类型明确,输入是数据,输出是信息,且输出的信息必定是有用的l 计算机并不是信息系统所固有的l 反馈用于调整或改变输入或处理活动后的输出,对管理决策者说,反馈是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2.1.2 信息系统的类型 l 面向作业处理的系统:办公自动化(OAS)、事务处理(TPS)、数据采集与监测(DAMS)l 面向管理控制的系统:数据处理(DPS)、知识工作支持(KWSS)、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l 面向决策计划的系统:决策支持(DSS)、战略信息(SIS)、管理专家(MES)2.2 信息系统建设 2.2.1 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 信息系统由于技术的复杂性和管理的复杂性。当两者结合

13、的时候更加复杂。系统的需求和内外部条件是不断变化。这个主要体现在其开发、运行和改造维护等方面.2.2.2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目标及其主要工作内容) l 立项:包括概念的形成和需求分析,形成需求规范说明书,经评审、批准后立项l 开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阶段名称阶段任务总体规划以需求为基础指导开发,优化配置各种资源,明确开发目标、总体结构、组织结构、管理流程、实施计划、技术规范等系统分析提供逻辑模型,包括组织机构及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和数据分析及系统初步方案系统设计根据分析的结果设计实施方案,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处理流程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安全控制方案设计、系统组织和队伍设

14、计及系统管理流程设计系统实施将设计阶段的成果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实现,用户的参与特别重要系统验收通过试运行,暴露系统优劣和其他问题.提交用户验收l 运维:信息系统通过验收,正式移交用户。分为排错性、适应性、完善性、预防性等四个主要类型l 消亡:系统不可以一直运行,应在初期就注意消亡的条件、时间以及由此话费的成本。2.2.3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l 结构化方法:应用最为广泛,按照系统生命周期把开发过程分为若干阶段,然后顺序进行,通过文档确认向下进行。特点:遵循用户至上原则、严格区分工作阶段、强调开发过程整体与全局性、过程工程化与文档资料标准化。其优点有:理论基础严密,指导思想是用户需求在系统建立前就能

15、充分了解和理解,注重开发过程的整理性和全局性。其缺点在于:开发周期长;文档、说明繁琐,工作效率低;要求全面理解需求不现实;如果用户参与积极性不大则难度大。l 原型法:先做原型,然后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用户的最终需求。特点:实际可行、具有最终系统的基本特征、构造方便、快速、造价低。分类:抛弃型原型(throw-it-away)、进化型原型(Evolutionary)l 面向对象方法:客观事物由对象组成, 直观、方面。特点:对象由属性和操作组成、对象间通过消息传递、封装、多态、继承。2.3 软件工程知识 2.3.1 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 l 需求是一个为解决特定问题而必须有被开发或被修改的软件展示的特

16、性。基本特性是可验证性。其目的如下:检测和解决需求之间的冲突;发现软件的边界,以及软件如何与外界交互;详细描述系统需求和软件需求。l 模型是软件需求分析的关键,包括概念模型和实体模型。可以开发的模型包括数据和控制流、状态模型、事件追踪、用户交互、对象模型、数据模型等。l 需求分析常用工具:数据流图、ER图、数据字典、结构化语言等2.3.2 软件设计、测试与维护 l 设计是定义一个系统或组件的架构、组件、接口和其他特征的过程,包括架构设计和详细设计。架构视图定义软件的内部结构,包括逻辑视图(满足功能需求)、过程视图(并发问题)、组件视图(实现问题)、部署视图(分布问题)。模式提供了架构设计的某些

17、方法,包括设计模式(微观)和架构模式(宏观)。l 测试是为评价和改进产品质量、识别产品的缺陷和问题而进行的活动,主要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三个阶段。l 软件维护包括:更正性、适应性、完善性、预防性。【注意与1.2.2的区别】2.3.3 软件复用 软件复用是一种计算机软件工程方法和理论,刚开始指代码复用,后来扩大到领域知识、开发经验、设计决策、架构、需求、设计、代码和文档等一切有关方面。按抽象程度高低,可以分为代码级复用、设计的复用、分析的复用和测试信息的复用。2.3.4 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 软件质量是软件特性的综合,即软件满足规定或潜在用户需求的能力。也就是说,质量就是遵从用户需

18、求,达到用户满意。软件质量管理包括:质量保证过程、验证过程、确认过程、评审过程、审计过程。2.3.5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是有益于项目管理、开发和维护果冻。包括:软件配置管理过程的过安利和计划、软件配置标识、软件配置控制、软件配置状态记录、软件配置审计、软件发布管理与交付。2.3.6 软件开发环境 l 需求:建模工具和跟踪工具l 设计:创建和检查软件色合计l 构造:编辑器、编译器、代码生成器、解释器、调试器l 测试:测试生成器、测试执行框架、测试评价工具、测试管理工具、性能分析工具l 维护:理解(可视化)、再造(重构)、l 配置管理:追踪工具、版本管理工具、发布工具l 软件工程管理:项目

19、计划与追踪、风险管理、度量工具l 软件工程过程工具:建模工具、管理工具、软件开发环境l 软件质量工具:检查工具、分析工具2.3.7 软件过程管理 软件工程管理集成了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包括:启动和范围定义、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项目实施、评审和评价、关闭、软件工程度量2.4 软件构件技术知识 2.4.1 构件及其在信息系统项目中的重要性 构件技术就是利用某种编程手段,将一些人们所关心的,但又不便于让最终用户去直接操作的细节进行了封装,同时对各种业务逻辑规则进行了实现,用于处理用户的内部操作细节,这个封装体常常称为构件。2.4.2 常用构件标准(COM/DCOM/COM+、CORBA和EJB) l

20、COM: 公共对象模型;DCOM:增强了事务特性、安全模型、管理和配置;COM+从基础层到应用层+分布式l CORBA: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架构是OMG组织制定,三个层次:对象请求代理、公共对象服务、公共设施。 l EJB: JAVA平台,封装业务,业务分为业务实体和业务过程。J2EE中业务功过EJB实现2.5 软件体系结构 2.5.1 软件体系结构定义 软件架构为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结构、行为和属性的高级抽象,由构成系统的元素的描述、这些元素的相互作用、指导元素集成的模式以及这些模式的约束组成。软件架构不仅指定了系统的组织结构和拓扑结构,并且显示了系统需求和构成系统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提供了一

21、些设计决策的基本原则。2.5.2 典型体系结构 l 管道/过滤器模式:独立输入输出,简单合成、便于维护、支持并行;需要协调数据流、需要过滤器完成数据解析与合成l 面向对象模式:高度模块化、封装、继承、灵活;对象间的调用需要知道对象的标识l 事件驱动模式:支持重用、扩展型好、简化代码;自身对系统的控制能力弱、不能很好解决数据交换问题、逻辑复杂化l 分层模式:有利分解、逐级抽象、可扩展、支持复用;并非所有系统都层次清楚、层次多导致性能下降l 知识库模式:知识源、黑板数据结构、控制l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客户机与服务器分离。二层C/S三(N)层C/SB/S2.5.3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 l 总体目

22、标:最大化复用、复杂问题简单化、灵活的扩展型l 模式与架构设计的区别:模式是领域无关的,解决某些抽象问题;系统架构是领域相关的。2.5.4 软件中间件 l 数据库访问中间件:ODBCJDBCl 远程过程调用:RPCl 面向消息中间件:MOMMQSeriesl 分布式对象中间件:CORBARMIEJBDCOMl 事务中间件:TuxedoOTM2.6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 2.6.1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l 对象、类、封装、继承、多态、接口、消息、组件、模式、复用l 抽象:通过特定的实例抽取共同特征后形成概念的过程,强调主要特征,忽略次要特征。l 模式:一个特定环境、一个问题和一个解决方案的关系

23、2.6.2 统一建模语言UML l 4种事物:结构、行为、分组、注释l 4种关系:依赖、关联、泛化、实现l 9类图:用例图,静态图(类图、对象图)、行为图(状态图、活动图)、实现图(组件图、配置图)、交互图(顺序图、合作图)l RUP的四个阶段:初始阶段、细化阶段、构造阶段、交付阶段。每个阶段终结于良好定义的里程碑。2.6.3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 :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分析问题域,建立基于对象、消息的业务模型l 面向对象分析模型:用例模型、类-对象模型、对象-关系模型、对象-行为模型l 面向对象分析目标:描述用户需要、建立创建软件设计的基础、定义软件完成后可被确认的一种需求2.6.4 面向对象系统

24、设计:对分析阶段给出的问题域模型,用OO方法设计出软件基础架构和完整的类结构l 面向分析设计阶段:用例设计、类设计、子系统设计2.7 典型应用集成技术 2.7.1 Web Service技术l 常用技术:XML、SOAP、WSDL、UDDIl 特点:跨越防火墙、应用程序集成、B2B集成、软件重用;单击应用和局域网的程序不适合。2.7.2 J2EE架构 :业界标准l 组成:构件(应用逻辑代码)、容器(构件的运行环境)、服务(应用服务器提供的各种功能接口)l 常用技术:JNDI、Servlet、JSP、EJB、JCA、JDBC、JMS、JTA、JavaMail、RMI-IIOP(通信接口)2.7.

25、3 NET架构 : 微软产品l 技术:CLR(统一运行环境)、ADO.NET、ASP.NET、基础类库(统一的可扩展的编程接口)2.7.4 工作流技术 工作流是为实现某个业务目标,在多个参与者之间,利用计算机,按某种预定规则自动传递文档、信息或任务。工作流管理系统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去定义、执行和管理工作流,协调WF执行过程中工作之间与群体之间的信息交互。2.8 计算机网络知识 2.8.1 网络技术标准与协议 l NETBIOS: 微软协议、缺乏路由和网络层寻址、唯一地址是MAC(Medium Access Control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控制)l IPXSPX:NOVELL用于NETWAR

26、E的协议群组,具有完全的路由能力,可用于大型企业网,有32位网络地址。l TCP/IP: 允许与INETERNET完全的链接,同时具备可扩展性考和可靠性需求,但牺牲了速度和效率2.8.2 Internet技术及应用 :95年用于商业、安全问题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2.8.3 网络分类 l 按分布范围:局域网(以太网、令牌环、FDDI、ATM、WLAN)、城域网、广域网、因特网l 按网络拓扑:总线型、星型l IEEE802常用协议:以太网(3)、令牌总线(4)、令牌环(5)、宽带LAN(.)、FDDI(8)、ISDN(9)、WLAN(11)2.8.4 网络管理 2.8.5 网络服务器:文件、数据

27、库、通用、应用2.8.6 网络交换技术 l 电路交换技术:面向连接、分配固定带宽;实时性强、时延小、成本低、带宽利用率低;适用于语音传输l 分组交换技术:面向无连接、数据分段存储转发;电路利用率高、时延较大;适用于数据传输。l 报文交换技术:面向无连接、报文存储转发;适用于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低的业务,如公用电报网。l ATM技术:连接与分组结合,异步传输模式;提出了保证QoS的完备机制,适合传输高速数据业务;ATM交换机贵l IP电话技术:H.323协议建立连接,RTP分组l 软交换技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分离出来2.8.7 网络存储技术 l DAS:直连式存储 通过标准接口(SCSI

28、)连接存储器与服务器l NAS:网络连接存储 通过网络连接,即插即用l SAN:存储区域网络 通过高速光纤连接,极度可扩展型、简化的存储管理、优化的资源与服务共享、高可用性2.8.8 无线网络技术 2.8.9 光网络技术 2.8.10 网络接入技术 2.8.11 综合布线 l 6个子系统:建筑群、设备间(机房)、垂直干线(楼层间)、管理、水平(楼层内)、工作区2.8.12 机房工程 l 设计原则:实用性和先进性、安全可靠性、灵活性和可扩展型、标准化、经济性/投资保护、可管理性2.8.13 网络规划、设计与实施 l 规划原则:实用性、开放性、先进性; 设计与实施原则:可靠性、安全性、高效性、可扩

29、展型2.9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l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分为甲乙丙三级l 监理活动:n 四控:质量、进度、投资(成本)、变更(范围)n 三管:合同、信息、安全n 一协调:协调有关单位及人员间的工作关系3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3.1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基础 3.1.1 项目与项目管理的概念l 项目是为达到特定的目的、使用一定的资源、在确定的期间内、为特定发起人而提供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一次性努力。项目目标包括成果性目标和约束性目标(时间、成本、质量)。l 项目特点:临时性、独特性、渐进明细l 项目管理是在项目活动中运用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来实现项目要求。3.1.2 信息系统项目的特点 l 信

30、息系统项目是根据用户需求,优选各种技术和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将各个分离的“信息孤岛”连接成为一个完整、可靠、经济和有效的整体,并使之能彼此协调工作,发挥整体效益,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l 信息系统集成是从客户和用户的需求出发,将硬件、系统软件、工具软件、网络、数据库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集成为实用的信息系统的过程。其指导方法:总体规划、分布实施l 典型的信息系统项目特点:目标不明确;需求变化频繁;智力密集型;设计队伍庞大;设计人员高度专业化;涉及的承包商多;各级承包商分布各地,相互联系复杂;系统集成项目中需研制开发大量的软硬件系统;项目生命期通常较短;通常要采用大量的新技术;使用与维护的要求非常复杂

31、。37 -3.1.3 项目管理专业领域 l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五个过程组,九个知识领域)l 应用领域的知识标准和规定:支持领域、技术因素、管理专业、工业组织;l 理解项目环境: 社会、政治、自然l 一般的管理知识和技能:财会、采购、营销、法律、制造、后勤、战略、认识、健康与安全实践l 软技能(处理人际关系技能):有效沟通、施加影响、领导、激励、谈判与冲突处理、解决问题3.1.4 项目管理与运作管理、战略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l 项目与运营:都需要由人完成、受制于资源、需要计划执行与控制;l 项目:临时性与独特性、目标是达到项目目标;运营:连续性和重复性、目标是维持已有业务l 一个组织内,一下一项或

32、多项战略考虑是项目被批准的典型依据:市场需求、业务需求、客户或自身要求3.1.5 项目管理师应该具备的技能和素质 【案例、论文】l 项目经理的素质: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经历、良好的协调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l 如何做好项目经理:真正理解项目经理的角色(管理+技术)、重视项目团队管理,奖罚分明、计划制定、真正理解“一把手工程” 、注重用户参与、3.2 项目生命周期和组织 3.2.1 项目生命周期 l 项目生命周期的特征n 项目阶段一般按顺序首尾相接;n 人力投入和费用,开始时低,随之增高,在项目结尾时迅速降低;n 项目成功可能性随项目执行逐渐上升,风险和不确定性逐渐下降;n 项

33、目干系人对项目的影响力对项目执行逐渐下降;l 项目阶段的特征n 每个项目阶段都以一个或数个可交付成果的完成为标志;n 可交付成果是某种有形的、可验证的工作成果;n 一些可交付成果对应着项目管理过程,另一些可能是最终产品的一部分;n 项目阶段的结束通常以对完成的工作和可交付成果的技术和设计评审为标志,目的是确定是否验收、是否仍然需要增加工作,或者是否考虑结束这一阶段;n 阶段末可进行一次审查,目的是取得对结束当前阶段并启动下一阶段的核准。阶段末审查也称为阶段放行口、阶段关卡或验收站l 项目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的关系n 项目:概念/启动、开发/计划、实施/执行、结束/收尾n 产品:介绍、增长、成

34、熟、衰退n 一般产品生生命周期包含项目生命周期l 典型的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期模型瀑布模型上一项的成果为下一个任务的输入,利用该输入实施本次活动应完成的工作内容,给出本次活动的内容传给下个活动,并针对本次活动进行评审。适合需求和方案比较明确的项目,不适合未知的新项目。V模型明确表明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级别及其与开发过程的对应关系。强调测试过程与开发过程的对应性和并行性。没有反应实际的开发过程原型化模型先实现原型,实现客户或未来用户与系统的交互,经过针对原型的讨论弄清需求,再在原型基础上开发产品。项目的需求在项目开始前不明确,需要减少项目需求的不确定性,对界面要求较高的项目等螺旋模型是一个演化软

35、件模型,将原型实现的迭代特征与线性顺序结构和,使得软件的增量版本和快速开发成为可能。该模型强调风险分析,特别适用于庞大而复杂的、高风险的系统。迭代模型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认为,所有的阶段(需求及其它)都可以细分为迭代。每一次的迭代都会产生一个可以发布的产品,这个产品是最终产品的一个子集。适用于在项目开发早期需求可能有所变化分析设计人员对应用领域很熟悉,具有高素质的项目管理者和软件研发团队.使用UML和CASE增量模型首先构建整个系统的一部分,然后逐步地增加功能和性能。适用于如下项目:项目开始,明确了需求的大部分,但是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对于市场和用户把握不

36、是很准,需要逐步了解。对于有庞大和复杂功能的系统进行功能改进,就需要一步一步实施的。3.2.2 项目干系人、一般阶段和过程组 l 项目干系人就是参与项目、或利益受项目影响的个人和组织,会对项目的目标和结果施加影响 。包括:n 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项目团队成员(Team);项目管理办公室(PMO);职能经理n 客户/用户(Customer/User);出资人(Sponsor);影响者(Influencers);n 执行组织(Performing Organization);l 项目干系人管理:识别所有他们、决定所有他们的要求、决定他们的期望、与他们沟通、管理他们的影响、3

37、.2.3 组织的影响 组织是企业、公司、事业单位、政府或任何有项目开展的单位。可分为两大类: 收入来源于项目和采用项目制进行管理的组织。主要文化有:组织的共同价值观、行为准则、信仰和期望;组织的方针、办事程序;组织对于职权关系的观点;职业道德;众多其他因素;优点缺点职能型1) 可以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资源集中优势2) 部门的专家可以同时为部门内不同项目使用3) 便于相互交流,相互支援,可以随时增派人员4) 可以将项目和本部门的职能工作融为一体1) 项目和部门利益发生冲突,职能部门更重视本部门的目标,会忽视项目目标2) 资源平衡会出现问题3) 权利分割不利于各个职能部门的交流和团结协作4) 行政隶

38、属关系使得项目经理没有充分的权利项目型1) 项目经理对项目可以负全责2) 项目目标单一,可以以项目为中心,有利于项目顺利进行3) 避免多重领很导4) 组织结构简单,交流简单,快速1) 资源不能共享2) 各个独立的项目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不利于公司政策的贯彻3) 对项目组织的成员缺少一种事业上的连续性和安全感4) 项目组织之间处于分割状态,缺少信息交流矩阵型1) 专职的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 , 以项目为中心,2) 公司的多个项目可以共享各个职能部门的资源3) 即利于项目目标的实现,又利于公司目标方针的贯彻4) 项目成员的顾虑减少了1) 容易引起职能经理和项目经理权力的冲突2) 资源共享也能引起项目

39、之间的冲突项目成员有多头领导3.3 项目管理过程 3.3.1 项目管理过程与项目管理过程组 1) 启动过程组:确定并核准项目或项目阶段;2) 计划编制过程组:确定和细化目标,并为实现项目而要达到的目标和完成项目要解决的问题的范围而规划必要的行动路线;3) 执行过程组:将人与其他资源结合为整体实施项目管理计划;4) 监督控制过程组:定期测量并监视项目进展情况,发现偏离项目管理计划之处,以便在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来实现项目的目标;5) 收尾过程组:正式验收产品、服务或成果,并有条不紊地结束项目或阶段;3.3.2 过程交互 1) 项目管理过程组之间是以它们所产生的成果相互联系;2) 一个过程的成果一般

40、成为另一过程的依据或成为项目的可交付成果;3) 过程组极少是孤立或只执行一次的事件,它们是在整个项目生命期内自始至终都以不同的程度互相重叠的活动;4) 在过程组及其子过程之间,过程的成果互相联系,并影响其他过程组;5) 过程间的所有相互作用也并非都在所有的项目或阶段中表现出来;4 项目立项管理 4.1 项目的机会选择 4.2 可行性分析及可行性分析报告编写 l 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指在项目投资决策前,通过对项目有关工程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对各种可能的技术方案进行比较论证,并对投资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和预测,以考察项目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通用性,经济

41、上的合理性和盈利性,以及建设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而确定项目投资建设是否可行的科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n 技术可行性分析:项目开发的风险、人力资源的有效性、技术能力的可能性、物资的可用性n 经济可行性分析:支出分析、收益分析、收益投资比、投资回收期分析、敏感性分析n 运行环境可行性分析:用户的管理体制、管理方法、规章制度、工作习惯、人员素质、硬件等n 其他方面的可行性分析:法律可行性分析、社会可行性分析l 初步可行性研究是在立项申请书(项目建议书)获得批准后对项目做粗略的论证估计。主要目的:分析项目前途、初步估计关键技术和核心问题、初步估计必须进行的职能研究和辅助研究。l 初步可行性

42、研究的内容:市场和生产能力、设备与材料投入分析、网络规划与物理布局方案的选择、项目设计、项目进度安排、项目投资与成本估算。l 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评估与决策是投资前期的四个阶段。其中前三个可以合并,但是详细可行性研究是不可或缺的。详细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原则有: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其主要方法有:投资估算法(指数估算法、因子估算法、单位能力投资估算法)和增量净效益法(有无比较法,比传统的前后比较法更能准确的反应项目的真实成本和效益)l 详细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市场需求预测、配件和投入的选择供应、信息系统结构及技术方案的确定、技术与设备选择、网络物理布局设计、投资成

43、本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评价及综合分析l 效益的预测与评估方法主要有:函数求解法、相关关系法、模糊数学法、专家意见法(德尔菲法)、成本降低法、利润增加法4.3 项目论证与评估 l 项目论证是指对拟实施项目技术上的先进性、适用性,经济上的合理性、营利性、实施上的可能性、风险可控性进行全面科学的综合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的一种技术经济研究活动。项目论证应围绕着市场需求、开发技术、财务经济这三个方面展开调查和分析,其作用有: 确定项目是否实施的依据;筹措资金、向银行贷款的依据;编制计划、设计、采购、实施、资源配置等的依据;防范风险,提高项目效率的重要保证。l 项目论证分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

44、、详细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一般有如下7步骤:明确项目范围和业主目标、收集并分析相关资料、拟订多种可行的能够互相代替的实施方案、多方案分析比较、选择最优方案进一步详细全面的论证、编制项目论证报告、编制资金筹措计划和项目实施进度计划。l 项目评估是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由第三方根据法律法规、方法条例等,从项目、国民经济、社会角度出发,对拟建项目的必要 性、建设条件、生产条件等进行分析评价与论证,以判断其是否可行。其评估的依据包括:项目建议书及其批准文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送单位的申请报告及主管部门的初审意见、相关协议文件、必需的其他文件和资料。4.4 项目招投标流程及管理 l 招标:在一定

45、范围内公开货物、工程或服务采购的条件和要求,邀请众多投标人参加投标,并按规定程序从中选择交易对象的一种市场交易行为。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政府招标流程:计划编制并报县以上财政部门批准、委托招标、编制招标文件、发标、售标、接标、开标、评标、定标、发送中标通知书、签订合同。l 投标是与招标相对应的概念,是指投标人应招标人的邀请,按照招标的要求和条件,在规定时间内向招标人提交标书,争取中标的行为。投标活动流程:编制标书、递交标书、标书的签收。l 承建方的立项管理:1.项目识别(从政策导向、市场需求、技术发展中寻找项目机会);2.项目论证(技术、人力、财务、风险等方面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对竞争对手的分析);3.投标(获取招标文件、编写投标文件、参加投标活动);4.签订合同(合同谈判、签订合同)5 项目整体管理序号关键任务 过程组描述输入工具和方法输出1.1制定项目章程启动项目章程是正式批准一个项目的文档,,或者是批准现行项目是否进入下一阶段的文档。项目章程为项目经理使用组织资源提供了授权,是用来正式确认项目存在并指明项目目标和管理人员的一种文件1、合同(如果适用)2、项目工作说明书(SOW)3、环境和组织的因素4、组织过程资产1、项目选择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