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集通铁路集团公司铁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关键环节卡控要点(.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0570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发《集通铁路集团公司铁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关键环节卡控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印发《集通铁路集团公司铁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关键环节卡控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印发《集通铁路集团公司铁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关键环节卡控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印发《集通铁路集团公司铁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关键环节卡控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印发《集通铁路集团公司铁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关键环节卡控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印发《集通铁路集团公司铁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关键环节卡控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发《集通铁路集团公司铁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关键环节卡控要点(.docx(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集铁建设2012122号关于印发集通铁路集团公司铁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关键环节卡控要点(试行)的通知集团公司属各合资铁路公司,集通复线项目管理部,集疏运办公室:现印发集通铁路集团公司铁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关键环节卡控要点(试行),请认真遵照执行。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一日集通铁路集团公司铁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关键环节卡控要点(试行)第一部分 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管理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管理职能,精心组织各参建方从源头入手,并遵循监理工作是建设管理工作延伸这一原则,要求项目监理机构必须按以下程序和要求对进场材料进行验收:1.项目监理机构必须对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外观、规格、型号和质量证明

2、文件进行检查验收;进口材料和设备必须有国家商检部门的商检资料。2.必须审查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的鉴定证明和确认文件。3.督促承包单位对进场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按规定进行检验、测试,承包单位自检合格后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进场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表,由专业监理工程师予以审核并签认。4.对进场材料,主要是地材和混凝土外加剂,必须进行检验或平行检验,检验数量必须满足相关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5.对进场的构配件和设备进行见证检验,检查数量必须满足相关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6.审核混凝土、砂浆配合比,对承包单位申请使用的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检查。7.对未经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3、,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拒绝签认,并应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通知承包单位严禁在工程中使用或安装,并限期将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撤出现场。承包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监理工程师通知的内容进行处理,并填报监理工程师通知回复单。8.钢筋进场时,必须按批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工艺性能(冷弯)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 13013)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和检验方法必须符合相关规定。9.钢筋存放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垢、颗粒状或片状老锈。10.模板及支(拱)架的材料质量及结构必须符合

4、施工工艺设计要求。11.混凝土工程进场材料:(1)水泥进场时,必须按批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袋装质量、出场日期等进行验收,并对其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进行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2)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日期逾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逾一个月)时,必须再次进行强度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3)拌制混凝土需要的细骨料,应按批进行检验,其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含泥量、泥块含量必须符合相关标准。(4)拌制混凝土需要的粗骨料,应按批进行检验,其颗粒级配、压碎指标值、针片状颗粒含量必须符合相关标准。(5)

5、混凝土外加剂进场时,必须按批对减水率、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进行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等现行国家标准和其他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6)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CJ 63)的规定。(7)混凝土掺用的矿物掺合料,必须按批对细度、含水率、需水量比、抗压强度比进行检验,其中质量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 1596)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颗粒高炉矿渣粉(GBT 18046)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12.预应力工程进场材料:(1)预应力筋进场时,必须按批次抽取试件做

6、拉伸试验、弯曲试验或反复弯曲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 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2)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必须按批次进行外观检查和抽取试件做硬度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的规定和设计要求。13.砌体工程进场材料:(1)水泥质量检验同混凝土用水泥相关要求。(2)砂浆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等现行国家标准和其他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3)砌体工程所用石材和混凝土

7、砌块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石材的其他品质指标必须符合下列规定:在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5或-5-15的地区使用的石材,其抗冻性指标应分别符合冻融循环25次或15次的要求,且表面无破坏迹象;浸水或潮湿地区主体工程的石材软化系数不得小于0.8;砂浆用砂除应符合混凝土用砂要求外,其含泥量不宜大于5%。第二部分 钢筋工程1.从事钢筋加工和焊(连)接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钢筋正式焊(连)接前,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连)接性能检验,合格后方能正式生产。2.钢筋在运输、加工和贮存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和变形。必须按品种、规格和检验状态分别标识存放。3.浇筑混凝土前,施工单位必须对钢筋隐蔽

8、前的下列内容进行检查,形成施工记录。(1)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和间距等;(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和接头面积百分率等;(3)预埋件的规格和数量等;(4)钢筋保护层厚度。4.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施工单位必须办理设计变更文件。5.钢筋的加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2)受拉热轧光圆和带肋钢筋的末端,当设计要求采用直角形弯钩时,直钩的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钩端必须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

9、3)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钢筋)或12倍(带肋钢筋)。(4)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必须作不小于90的弯钩,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必须作135或180的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端直线段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6.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7.钢筋焊接接头,应按批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承受静力荷载为主的直径为2832 mm带肋钢筋采用冷挤压套

10、筒连接接头,应按批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 108)的规定和设计要求。8.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焊(连)接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2)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25%,在受压区不得大于50%。(3)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4)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

11、超过一个接头。(5)安装的钢筋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第三部分 测量放线(一)路基1.路基施工放样的边桩可根据地形的难易情况,采用断面法或逐渐接近法测设,并应在施工范围外设置方向控制桩1-2个,测设边桩的限差为1200。2.挡土墙、护坡等工程的施工放样,应符合设计要求。结构尺寸误差、基底及顶部高程误差均不应大于5cm。3.轨道施工前应接收线下施工单位线路测量资料及桩橛,并按线路测量等级复测线路中线、基桩及路肩高程。4.有砟轨道施工前应设置中桩,直线地段桩距50m,圆曲线地段20m,缓和曲线地段10m。5.所有桩橛设置牢固,明显,易于观测。(二)桥梁1.岸上桥梁墩台中心点量测可直

12、接利用桥中线两侧的礅旁控制点,按光电测距极坐标法、直接丈量法、偏角法、导线法、方向交会法或距离交会法进行,并符合下列规定:(1)使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法由不同控制点放样时的点位偏差不应大于2cm,取其两个放样点连线之中点作为墩台中心点。(2)试验光电测距仪或钢卷尺直接丈量法测设时,应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设放,距离和方向应起闭于桥头控制点。也可根据地形自中间某墩向两端设放,不应自两端向中间设放。跨距丈量精度不低于设计跨度的15000。(3)桥垮短、跨距多的曲线桥宜采用偏角法测试曲线和确定墩位。(4)偏角方向交会时,应至少选择3个方向进行交会。(5)使用光电测距仪测边交会法时,应由3个控制点设放,再用第

13、4个控制点复核,交会点误差为7mm。2.水上桥墩中心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上测量应设置水上作业平台或单侧(双侧)栈桥。(2)水上平台或栈桥上设置的墩中心点,在水下基础施工中必须经常校验,及时掌握平台或栈桥的位移情况,当2次测量不符值大于2mm时,墩中心点位置必须重新设置。(3)墩台施工前应在墩中心十字线方向上设置不少于4个护桩,并应进行护桩保护。(4)明挖桩基础基坑放样宜用钢卷尺丈量,基础高程应在基底处理后测量。涵洞基础分节丈量误差限值为1m,灌水面高度测量误差限值为2m。(三)隧道1.隧道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应建立独立坐标系,高程系统应采用与线路设计相同的高程系统。2.隧道施工应进行G

14、PS控制测量、洞外导线测量和三角测量、洞外高程控制测量、洞内高程测量、施工测量、竣工测量。3.施工测量中心测设用导线点测设中线点宜采用极坐标法,一次测设应少于3个点;用独立导线法测设中心,直线上应采用正倒镜法延伸直线,曲线上宜采用弦线偏角法测设。4.供衬砌用的临时中线点宜每10m加密1点。5.开挖时每次钻爆前,应在开挖断面上标示隧道中心、轨顶高程和开挖断面轮廓线。第四部分 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工程规模以及工程管理的有关规定,在施工现场建立符合要求的实验室,并按相关规定开展实验检验工作,同时制定严密的施工技术方案。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合理选用性能优良

15、、质量稳定的原材料,认真选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精心组织施工,加强与混凝土耐久性有关的过程控制(尤其要重视混凝土的养护)和质量检验。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明确保证混凝土耐久性的具体措施。监理单位必须按相关规定做好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工作。混凝土工程施工原材料、配合比选定,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混凝土搅拌(1)搅拌混凝土前应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粗细骨料含水量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一般情况下每班抽测2次,雨天必须随时抽测。(2)搅拌混凝土必须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计量器具必须定期检定。搅拌机经大修、中修或迁移至新的地点后,必须对计量器具重新进行检

16、定。每一工班正式称量前,必须对计量设备进行校核。(3)应严格按照经批准的施工配合比准确称量混凝土原材料,其最大允许偏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合料等)为1%;外加剂为1%;粗、细骨料为2%;拌合用水为1%。(4)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后,宜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和矿物掺和料,搅拌均匀后加水并将其搅拌成砂浆,再向搅拌机投入粗骨料,充分搅拌后再投入外加剂,并搅拌均匀。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严格的投放制度,并对投放时间、地点、数量的核准等做出具体的规定。(5)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机开始搅拌起,至开始卸料时止,延续搅拌混凝土的最短时间应经试验确定。表1规定的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可供参

17、考。表1 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min)搅拌机容器(L)混凝土塌落度(mm)70 500 1.51.01.0 500 2.51.51.5(6)搅拌机拌和的第一盘混凝土粗骨料数量宜用到标准数量的2/3,在下盘材料装入前,搅拌机内的拌和料应全部卸清,搅拌设备停用时间不宜超过30 min,最长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否则,必须将搅拌筒彻底清洗后才能重新拌和混凝土。(7)冬期或夏(热)期搅拌混凝土可参考铁路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南第10和第11章的相关规定。3.混凝土运输(1)混凝土宜采用内壁平整光滑、不吸水、不渗漏的运输设备进行运输。当长距离运输混凝土时,宜采用搅拌车运输;近距离运输混凝土时,宜采用混凝土

18、泵、混凝土料斗或皮带运输。在装运混凝土前,应认真检查运输设备内是否存留有积水,或内壁粘附的混凝土是否清除干净。每天工作后或浇筑中断30 min及以上时间再行搅拌混凝土时,必须再次清洗搅拌筒。(2)混凝土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必须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保证浇筑过程连续进行。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运至浇筑地点的混凝土必须仍保持均匀和规定的坍落度。当运至现场的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得再次加水。(3)机动车运输混凝土时,运输道路、车道板或行车轨道等设备必须平顺、牢固。(4)手推车运输混凝土时,道路或车道

19、板的纵坡不宜大于15%。用机动车运输混凝土时,混凝土的装载厚度不应小于40 cm。用轻轨斗车运输混凝土时,轻轨应铺设平整,以免混凝土拌和物因斗车振动而发生离析。(5)用吊斗(罐)运输混凝土时,吊斗(罐)出口到承接面间的高度不得大于2m。吊斗(罐)底部的卸料活门应开启方便,并不得漏浆。 (6)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已搅拌好的混凝土时,运输过程中宜以24 r/min的转速搅动。当搅拌运输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高速旋转2030 s后再将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中。运输车每天使用完后应清洗干净。4.混凝土浇筑(1)浇筑混凝土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制定浇筑工艺,明确结构分段分块的间隔浇筑顺序

20、(尽量减少后浇带或连接缝)和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研究确定必要的降温防裂措施。将基础上松动的岩块及杂物、泥块清除干净,并采取防、排水措施,按有关规定填写检查记录。对干燥的非黏性土基面,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石,应用水清洗,但其表面不得积水。在旧混凝土面上接续浇筑新混凝土时,基面准备工作应符合相关要求。仔细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的紧固程度和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等,并指定专人作重复性检查,以提高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尺寸的质量保证率。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应至少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保护层垫块的尺寸应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

21、,其形状(宜为工字形或锥形)应有利于钢筋的定位,不得使用砂浆垫块。当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时,其抗渗能力和抗压强度应高于本体混凝土,且水胶比不大于0.4。开盘前必须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混凝土灌注前检查,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同意,严禁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2)浇筑混凝土必须符合下列一般规定:在炎热气候条件下,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不宜超过30。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受阳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超过40。宜尽可能安排在傍晚浇筑而避开炎热的白天,也不宜在早上浇筑以免气温升到最高时加剧混凝土内部温升。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冬期施工处理,混凝土的入模温

22、度不应低于5。在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条件下,可采取场地洒水、喷雾、挡风等措施,或在此时避免浇筑有较大暴露面积的构件。浇筑重要工程的混凝土时,必须定时测定混凝土温度以及环境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变化及时调整养护方式。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其分层厚度(指捣实后厚度)应根据搅拌机的搅拌能力、运输条件、浇筑速度、振捣能力和结构要求等条件确定。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胶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当允许间歇时间已超过时,应按浇筑中断处

23、理,同时应留置施工缝,并作出记录。施工缝的平面必须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施工缝处应埋入适量的接茬片石、钢筋或型钢,并使其体积露出前层混凝土外一半左右。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的稳固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在隧道、明洞、路堑等挖方作业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满足如下一般要求:浇筑前,应清除坍塌的土石方和支撑材料。当坍塌地段的支撑不易清除时,位于浇筑断面以外的支撑,经检查并作记录后,可留于坍塌体内,但浇筑断面以内不得留有支撑。浇筑隧道拱圈等长筒形混凝土拱时,应视具体情况按其长度方向分节浇筑,且分

24、节界面应与拱的纵向轴线垂直。当连续浇筑拱肋或拱圈时,必须自两拱脚向拱顶对称浇筑。当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拱肋或拱圈的跨度在16 m及以内时,必须一次连续浇完。当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拱肋跨度大于16 m时,必须沿拱的跨度方向分段浇筑。各分段的界面应与拱肋中心线垂直,两邻接浇筑段之间应预留间隔槽,其位置应设在拱架节点外,并应避开拱肋间的横撑、隔板以及梁上的杆件。各分段内的混凝土必须一次浇完,当因故中断再接续浇筑混凝土时,新旧混凝土的接合面应垂直于拱的中心线,并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第7.7.4条的规定。预留间隔槽中的混凝土,应待各段混凝土浇完,且两相邻段混凝土至少硬化7d后,方可由拱脚向拱

25、顶依次对称浇筑。浇筑时,应尽量采用坍落度较小的混凝土。封顶时,应待两侧其他间隔槽浇完,且已浇筑混凝土温度接近拱的设计浇筑温度时,方可浇筑拱顶间隔槽中的混凝土。封顶时的气温和混凝土的温度应作好记录。当浇筑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肋时,已安装的纵向钢筋不应由于拱架沉陷或其他原因而发生变形现象。钢筋接头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使用沿拱肋全长的通长钢筋。当浇筑大跨度拱肋或拱圈混凝土时,可在征得设计部门同意后,采用分层浇统法浇筑。5.混凝土振捣(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混凝土较黏稠时(如采用斗送法浇筑的混凝土),应加密振点分布。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宜采用侧振并辅以插入式振捣器振

26、捣成型。(2)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必须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止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3)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抹面时严禁洒水,并应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寒冷地区受冻融作用的混凝土和暴露于干旱地区的混凝土,尤其要注意施工抹面工序的质量保证。6.混凝土养护(1)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尽量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可采用篷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暴露面保护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

27、少两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此时应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2)混凝土的蒸汽养护可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静停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5,浇筑结束46h且混凝土终凝后方可升温,升温速度不宜大于10/h。恒温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大不得超过65。恒温养护时间应根据构件脱模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0h。(3)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或通蒸汽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至失水干燥。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筑2448 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至拆模后

28、,再按相关要求继续保湿养护至规定龄期。(4)混凝土去除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应对混凝士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也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麻布、草帘等材料将暴露面混凝土覆盖或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将麻布、草帘等保湿材料包覆(裹)。包覆(裹)期间,包覆(裹)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混凝土的包覆(裹)保湿养护时间。(5)混凝土采用喷涂养护液养护时,应确保不漏喷。(6)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宜

29、超过20(截面较为复杂时,不宣超过1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严格的养护方案,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满足设计要求。(7)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冬期施工处理;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此时,可在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液,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8)混凝土养护期间,施工和监理单位必须各自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作详细记录,并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7.混凝土拆模(1)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需考虑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相关规定外,还应考虑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由水泥水化热引起)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更不

30、能在此时浇注凉水养护。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以及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不得拆模。(3)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4)当拆除拱架、拱圈及跨度大于8m梁式结构的模板或特殊设计的模板时,必须按设计耍求的程序及措施进行。(5)拆除模板时,不得影响或中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8.混凝土缺陷处理(1)混凝土拆模后,如表面有粗糙、不平整、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或不良外观时,应认真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及时报告监理和业主,不得自行处理。(2)当混凝土表面缺陷经分析不危及结构或构件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能时,可采用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技术

31、方案进行修补处理。(3)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后,修补或填充的混凝土应与本体混凝土表面紧密结合,在填充、养护和干燥后,所有填充物应坚固、无收缩开裂或产生鼓形区,表面平整且与相邻表面平齐,达到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应等级及标准的要求。修补后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应不低于本体混凝土。(4)除监理工程师批准外,用模板成型的混凝土表面不允许粉刷。第五部分 路基工程(一)路堤基床以下部分1.填筑前应按设计文件对路堤基底和处理后的地基面进行检查,选择试验段做摊铺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压实系数、地基系数、相对密度、孔隙率、最优含水量、虚铺厚度、压实遍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2.每一填筑层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压

32、实质量应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J2852004)附录C要求;不同种类填料(除块石类混合料外)应采用双指标控制,并符合下列规定:(1)细粒土和砂类土中的黏砂土、粉砂土,应采用压实系数和地基系数。(2)砾石类土(黏砂土、粉砂土除外),应采用相对密度和地基系数。(3)砾石类土和碎石类土,应采用孔隙率和地基系数。(4)块石类混合料,应采用地基系数。3.摊铺压实必须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严格按照试验确定的工艺和参数控制虚铺厚度、压实遍数、压实方式和填料的含水率。4.一般情况不应采用倾填,只有在陡坡地段受地形限制,施工特别困难或大量爆破挖填

33、时,方可倾填于路堤下部,但在基床下不小于1m范围内应分层填筑压实。5.碾压方式(1)必须“先两侧、后中间”,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在直线段必须先从两侧路肩开始向中心碾压;曲线段必须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碾压。(2)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重叠压实不应小于40cm,各区段交界处,纵向搭接压实长度不小于2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长度不小于3m。(3)填石路堤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得大于0.8m,填料石块的最大尺寸不得大于层厚的23,严禁倾填施工。(4)挡墙和护墙的墙后要按设计认真施作反滤层、封闭层、隔水层、泄水孔,泄水孔不得有反坡,形状和大小要统一,保证美观,反滤层应分层、分段回填,并应与回填土同

34、步进行。(二)基床底层1.填筑前应选择试验段进行换填摊铺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2.基床部分的填筑与压实,均应纵向分层进行,严禁倾填施工,基床底层应选用A、B组填料或改良土,块石类作为基床底层填料时,应级配良好,其粒径不大于10cm。3.路堤基床底层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压实质量应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J2852004)附录B的规定。不同种类填料(除块石类混合料外)应采用双指标控制,并符合下列规定:(1)细粒土和砂类土中的黏砂土、粉砂土,应采用压实系数和地基系数。(2)砾石类土(黏砂土、粉砂土除外),应采用相对密度和地基系数。(3)

35、砾石类土和碎石类土,应采用孔隙率和地基系数。(4)块石类混合料,应采用地基系数。(三)基床表层1.填筑前应选择试验段进行换填摊铺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2.填料的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粒径不得大于150mm。填筑前应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3.分层填筑摊铺厚底应符合工艺性试验确定的填筑厚度和压实工艺参数要求,并不得大于0.3m。4.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值,每一压实层全宽必须使用同一种类且条件相同的填料。5.路基面路拱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坡面平顺。路肩线平直、肩棱整齐、曲线圆顺、线型美观。(四)路堑1.填筑前应选择试验段进行换填

36、摊铺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2.施工前应先做好堑顶截、排水设施,并经常检查渗漏,开挖区应保持排水系统畅通,临时排水设施宜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3.边坡高于20m的软弱、松散岩层路堑,宜采取分级开挖、分级支挡、分级防护和坡脚预加固措施。4.石质路堑开挖严禁采用洞室爆破,宜采用深孔、预裂、光面爆破。5.严禁在岩溶漏斗、暗河口、泥石流沟上游及贴近桥墩、台弃土,沿河岸或傍山路堑的弃土不得弃入河道,挤压桥孔或涵洞口,对弃土或弃碴场应按设计及时完成防护工程。6.爆破施工单位、人员必须具备相应资质、资格。7.边坡孤、危石及时封锁要点清理到位。8.严禁超计划、超范围、超规模爆破施

37、工。9.火工品必须设专人管理,存放、运输、回收应符合相关规定。(五)桥涵缺口1.施工必须做摊铺压实工艺性试验,经监理单位批准后方可填筑。2.桥涵两侧填土必须在本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盖板涵盖上盖板后在两侧对称填筑,不得使涵洞产生偏压,桥涵后2m范围的填筑应采取人工配合小型机械压实,涵洞上填土厚度大于1m厚,才能使用大型机械作贯通填筑。3.涵洞缺口的填料粒径应小于150mm,桥涵缺口应使用渗水土填筑,分层厚度不应大于0.2m。4.已填好的路基斜坡坡度大于1:1.25时,填筑时必须挖宽度不小于2m的台阶,使新旧土体结合良好。5.路堤与路堑结合部位必须按设计要求在原地面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

38、m,台阶填土应密实。(六)路基帮宽施工1.地下管线、地表行车设施分别调查、标识清楚,与相应设备管理单位安全协议已签订,并有设备管理单位监护人员到场。2.帮宽断面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应沿既有线路坡面挖台阶,自下而上,随挖随填,台阶宽度不应小于1m。3.帮宽宽度小于1m地段,宜采用小型机械进行摊铺、压实;帮宽宽度在12m之间地段,宜加大填筑宽度,采用大型机械摊铺、压实;帮宽宽度大于2m地段,采用大型机械摊铺、压实。(七)路堑拓宽1.地下管线、地表行车设施分别调查、标识清楚,与相应设备管理单位安全协议已签订,并有设备管理单位监护人员到场。2.施工前应改移堑顶既有截、排水设施,保持既有排水系统畅通。

39、3.爆破施工必须制定专项爆破方案,并报监理单位、项目管理机构批准。第六部分 桥涵工程1.桥涵地基处理在施工前必须进行试夯、试桩,确定施工参数及验证地基处理效果,并经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报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正式施工,试验结果没有批准的严禁开工。2.明挖基础基坑开挖前应按地质、水文资料和环保要求,结合现场情况,制定施工方案,确定开挖范围、开挖坡度、支护方案、弃土位置和防、排水等措施。3.明挖基础地质条件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对桥梁和涵洞地基全部检查,勘察设计单位对桥梁地基全部进行现场确认。基底应避免超挖,松动部分应清除。4.明挖基础基坑坡壁坡度应按确保边坡稳定、施工安全的

40、原则确定,当基坑深度在5米以内时,基坑坡壁坡度值可按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表4.1.3要求设置;当基坑深度大于5米时,应将坑壁坡度适当放缓或加设平台。5.明挖基础基坑顶有动载时,坑顶缘与动载间应留有大于1米的护道,当动载过大时,宜增宽护道或采取加固措施。弃土堆坡脚距坑顶缘的距离不宜小于基坑深度。基坑四周按要求设置防护设施和警示标识。6.钻孔桩基础钻孔前场地应平整,护筒应高出地面0.5m,钻进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泥浆比重和含砂率并做好记录;检查钻进情况并做好记录。检查混凝土灌注记录。7.钻孔桩使用的泥浆池应按制浆池、沉淀池、泥浆池三级设置;泥浆池四周需按要求设计护栏及警示标识;

41、停钻时孔口应加护盖。8.桥涵地基、钻孔桩、挖孔桩达到设计深度后,地质情况必须经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地基处理后必须按设计和验标要求进行检测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9.钻孔桩钢筋笼必须经施工、监理单位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安放,钢筋笼主筋与加强箍筋必须全部焊接且宜整体吊装入孔。当条件困难时,可分段入孔,上下两段应保持顺直。钢筋笼不能放到孔底时,应重新修孔,不可强行冲放,下放后要采取固定措施,防止钢筋笼灌注时上浮。10.钻孔桩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要对钻杆、钻头经常检查,不符合要求的钻杆、钻头应及时更换,及时调整泥浆比重,加强清孔,钻孔钻出的土要及时清理,提钻杆前应把孔口的积土清理干净,防

42、止土从孔口回落到孔底,造成孔底沉渣过厚,成孔后要及时进行灌注。11.桩基础、承台、墩身、梁等混凝土施工时,应按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要求留足砼试件,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12.钻孔桩桩身混凝土应均匀、完整。桩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按照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TB10218)的规定对钻孔桩桩身混凝土应全部进行无损检测。13.承台、墩台、梁施工用模板及支(拱)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所浇筑混凝土和砌体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保证结构尺寸的正确。并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地基承载力、施工设备和材料等条件进行施工工艺设

43、计,其弹性压缩、预拱度和沉降值应符合设计要求。14.模板安装必须牢固稳定,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型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模板及支(拱)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必须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15.梁体混凝土采用蒸汽养护时,检查测温记录。蒸汽养护应分为静停、升温、恒温和降温四个阶段。静停时间不少于2h;升温速度不得大于每小时15;恒温温度应控制在50以下,恒温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降温速度不得大于每小时10;拆模时梁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16.梁体外观:梁体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阴阳角线条清晰顺直;无接缝错茬、蜂窝、麻面、掉

44、角等缺陷;外露螺栓垂直梁体,丝扣完整,戴帽戴垫并清洁涂油;支座板无飞边毛刺并清洁涂油;泄水管位置准确,安装牢固,顶面不高于桥面,排水畅通。17.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制作单位应取得规定的现场制梁生产资质。18.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模板及支架、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的施工应符合铁路混凝土与砌体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的有关规定;制作和架设,应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工艺细则。19.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挂篮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挂篮组装后,应全面检查安装质量,按设计荷载作载重试验,测定挂篮各部件的变形量,并消除非弹性变形;桥墩两侧悬臂施工应对称平衡;悬臂法施工

45、连续梁的梁跨体系转换工作,应在合龙端纵向连续预应力筋张拉、压浆及临时固结解除完成后进行;连续梁和合龙、体系转换和支座反力调整按照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9.5.6的要求进行。20.制梁台座或先张梁张拉台座应有施工工艺设计。其强度、刚度、下沉量及稳定性,应满足施工各阶段施工荷载的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21.桥梁预施应力的预应力筋张拉设备及仪表(千斤顶、压力表、油泵等)应配套标定、配套使用,并建立档案;预应力筋制作和安装时避免污染和电花损失;预留孔道安装时应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预应力筋进场,必须按批次抽取试件做拉伸、弯曲试验或反弯曲试验;预应力筋展开后应平顺、不得有弯曲,表面不应

46、有裂纹、小刺、机械损失、氧化铁皮和油污等。22.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品种、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通过观察和尺量进行检查;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或初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梁体同条件养护试验报告。23.孔道压浆工艺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孔道内水泥浆应饱满密实;锚具和预应力经封闭防护前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做防锈和防水处理。24.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梁架设:墩台支座中心线、支撑垫石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梁存放和运输支点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而且支点应位于同一平面上,箱梁同一端支点相对高差不得大于2,架设时吊点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架桥机架梁,应根据架桥机性能,

47、并按照铁路架桥机架梁规程(TB10213)、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和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编制相应的“操作细则”,经上级部门批准后执行。25.支座:检查支座品种、规格、性能、结构及涂装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检查固定支座及活动支座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支座与梁体及垫石之间是否密贴无空隙,垫层材料质量及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支座锚栓质量及埋置深度和螺栓外露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支座锚栓固结应在支座及锚栓位置调整准确后进行施工,预留锚栓孔必须填满捣实,填料种类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6.桥涵工程高空作业:凡在离地面2米以上进行的作业,都属于高空作业。从事高空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凡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贫血症以及其它不适应高空作业的人,不得从事高空作业;所有高空作业人员,不准穿硬底鞋,一律使用安全带。安全带一般应高挂低用,即将安全带绳端的钩子挂在高的地方,而人在较低处进行作业;在进行高空作业时,所用材料必须放置稳妥,所用工具必须随手装入工具袋,以防坠落伤人;非操作或非排除障碍的人,不得攀脚手架、起重臂、绳索和随同吊物上下;搭设脚手架,使用的木、竹、金属管件必须牢固,严禁使用腐朽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