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事故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06314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13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金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国金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国金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国金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国金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金事故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事故应急预案.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批准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要求,为保证企业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突发性重大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及时迅速地控制处理,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本着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方针,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以达到尽可能避免或降低突发事故对公司财产,特别是员工的伤害,为加强事故发生的预防,提高预防水平的目的,特制定本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求公司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以保证公司在发生突发事故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签发人: 前 言化工企业在生产运行当中由于所涉及的

2、原料、产品、催化剂及各种助剂,多是易燃、易爆或有腐蚀、有毒、有害物质,同时很多设备又处于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所以不论何种原因,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发生事故。为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真正落到实处,在日常安全生产中,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维护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快速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应急处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预案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重大危险源辨识要求,结合本公司生产特点,对公司存在的重要紧急情况(如泄漏、火灾、爆炸)而制定地应急措施和方法。

3、本文件在原文件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主要增加了公司现场处置方案、专项预案、应急逃生路线图,同时对公司应急领导机构成员进行了变更,本次修订,由于改动较大,特予以换版。本文件由安全科提出,安全科管理。自本文件实施之日起,原山东国金化工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废。目 录一、总则61、编制目的62、编制依据6二、生产危险性分析101、单位概况102、危险源及风险分析10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53.1应急组织体系153.2组织机构与职责15四、预防与预警204.1危险源监控204.2预警行动224.3 信息报告与处置22五、应急响应245.1 应急分级245.2 响应程序255.3 应急结束29六、处置措

4、施30七、信息发布30八、后期处置31九、保障措施329.1 通信与信息保障329.2 应急队伍保障329.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339.4 经费保障339.5 其他保障33十、培训与演练3410.1 培训3410.2 演练34十一、奖惩措施39十二、附则3912.1 术语和定义3912.2 应急预案备案4112.3 维护与更新4112.4 制定与解释4112.5 应急预案实施41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421.公司重大危险源分布:422.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42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424 组织机构及职责:424 预防与预警445 信息报告程序456 应急处置46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48一、

5、火灾、爆炸预案49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49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493 组织机构及职责494 预防与预警505 信息报告程序506 应急处置51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53二、中毒窒息预案55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55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553 组织机构及职责554 预防与预警555 信息报告程序566 应急处置57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58三、化学品泄露事故预案60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60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603 组织机构及职责604 预防与预警605 信息报告程序616 应急处置626.1 泄漏源控制636.2 泄漏物处理63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64四、触电事故预案651

6、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65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653 组织机构及职责654 预防与预警655 信息报告程序666 应急处置67五、附件:应急救援器材使用方法73六、现场处置方案76一、储槽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77二、车间、仓库火灾爆炸现场处置方案80三、窒息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82四、安全生产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84五、氯碱厂现场应急处置措施87附件一、 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响应联系图97附件二、 公司各预案之间关系98附件三: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及各部门联系方式99附件四:应急救援人员联系方式100山东国金化工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总则1、编制目的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

7、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及公司总部的会议精神,为保证公司、社会及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在事故、事件发生时,能迅速做出响应,及时有效的处理因各种原因而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人身伤害的程度或降低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监总局发布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和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编制本预案。2、编制依据、法律法规1、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

8、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5)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6号)6)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9)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10)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 2003第1号) 11)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41号)12)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2006年6月1日实施)13)山东省实施细则(试行)1

9、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7号令)1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号)16)淄博市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通知(淄办发201022号)17)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40号令)2、标准、规范、规程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写导则(AQ/T9002-2006)2)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15603-1995)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T672

10、1-1986)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 2008)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8)常用危险化学品和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9)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6-1999)1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l90-2009)11)危险货物品名表 (GBl22682005/XG1-2007)12)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28942008)13)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T3034-2010)1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

11、准AQ/T3035-2010)1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T3036-2010)16)其他有关的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文件依据a)山东国金化工厂安全评价报告b)山东国金化工厂相关技术资料、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山东国金化工厂内部各个部门(或单位)。当事故发生时,相关单位根据响应等级条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公司级应急预案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负责启动,车间级应急救援预案由发生事故部门(或单位)的第一负责人启动。、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主要包括:1、综合应急预案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

12、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并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了计划或方案。并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2、现场处置方案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了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了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3、专项应急预案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13、。公司总预案组成见下火灾专项预案火灾现场处置方案泄露现场处置方案泄露专项预案公司总预案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中毒事故专项预案触电事故现场处置预案触电事故专项预案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爆炸专项预案、应急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把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保障企业及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处置事故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切实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2、预防为主。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基础工作,增强预警分析,做好预案演练,将预防与应急处置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信息报告体系、科学决策体系和处置恢复体系,落实各项预防措施,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3、资源整合。充分利用本单位现有的人力、技术、

14、物资和信息应急资源来处理事故。4、依法规范。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与实施,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与有关政策相一致。5、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二、生产危险性分析1、单位概况山东国金化工厂有着年产12万吨/年烧碱装置,公司现有职工296人,全体从业人员经安全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主要原材料为原盐,主要产品为烧碱、氯气。山东国金化工长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经济开发区化学产业园,厂区占地面积35800,厂区北面是小清河,厂区周边无居民区、学校等人员密集区域。东临张田路(张店田镇)与济青高速公路相接,交通十分便利。2、危险源

15、及风险分析2.1所涉及到的危险物质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本单位已经构成重大危险的原料为液氯,最终产品有氯、烧碱。 2.2工艺过程危险性通过对生产工艺特点分析得知,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危害因素有火灾、爆炸、窒息中毒、化学灼伤、高温烫伤、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而根据所存物料的性质,贮罐区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火灾、爆炸,中毒。2.3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布:序号名 称氯碱装置1火灾爆炸2窒息中毒3化学灼伤4高温伤害5机械伤害6电伤害7高处坠落8噪声危害9粉尘危害2.4各生产装置12万吨/年氯碱装置:(介质:氢气、氯气、烧碱);2.5成品罐区液氯储槽:最大储量(T):105(氯

16、气)2.6主要危险化学品危险危害特性1) 氯气: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和窒息性,分子量70.91,比重:1.561(在-34.6呈液态时),沸点:-34.6,熔点:-101。干燥氯气在常温下压缩到8-12大气压,或在大气压下冷却到-35-40时都可以液化为液氯,干燥的氯气在低温下不甚活泼,但遇水时首先生成次氯酸和盐酸,能强烈地腐蚀金属。可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与松节油、氨气、乙炔、乙醚、轻金属粉末等反应时可着火、爆炸。2)烧碱:无色、无味液体,具强腐蚀性和刺激性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醇 PH值:碱性 9以上 熔点():318.4 相对密度(水=1):2.12沸点():1

17、390 饱和蒸气压(kPa):0.13(739) 临界压力(MPa):6.13 。 3) 次氯酸钠:微黄色溶液,有似氯气的气味熔点() -6 沸点() 102.2相对密度(水=1) 1.10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溶解性:溶于水.主要危害:浓度大时造成人员呼吸困难;腐蚀眼睛;易腐蚀。4)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化钠又名苛性钠,烧碱;化学式NaOH,分子量40.0,该物质颜色为白色,无味易潮解各种形状固体,该物质是一种强碱,与酸能发生强烈反应,并有腐蚀性。它的沸点为1300,熔点318,相对密度(水=1):2.1,在水中的溶解度20时109g/100ml。该物质不可燃,但与湿气或水接触可能产生足够的

18、热量引燃该物质。烧碱液接触到皮肤,会对皮肤造成严重的烧伤,当人体摄食烧碱时,口、喉和胃灼烧感。会造成腹泻、呕吐、虚脱,严重烧伤各种器官。2.7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范围2.7.1 贮罐区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防雷设施不合格,雷击事故造成火灾爆炸事故。2)罐体质量不合格,焊接质量不好,发生泄漏事故。3)罐区内违章动火,引起火灾爆炸事故。4)罐体防腐措施处理不当,因罐体锈蚀,强度不够,发生泄漏事故。5)储罐基础不坚固,引起罐体变形破裂,造成泄漏事故。6)管理混乱,有明火带入现场引发火灾爆炸事故。7)罐体阻火器未设置,雷电引发火灾爆炸事故。8)液位计未设或损害,不能正常显示液位,超量盛装,引发物流外溢事故

19、。9)通气管高度不够,有害物流的蒸气在罐区附近积聚过量,可引起作业人员的中毒和窒息,遇到明火源,可引发火灾、爆炸。10)露天罐体,夏季未采取降温措施,可引起物料蒸气大量挥发,致使罐体附近浓度过高,达到爆炸极限,可引起火灾、爆炸。11)伸入罐体内的管道,如果距离罐体底部较高,进料时,物料下溅,可产生静电,引发罐体爆炸。12)罐体静电接地不良,产生的静电不能及时卸除,产生静电火花,可引起火灾爆炸事故。13)检修罐体时,未置换好,动火或使用产生火花的工具,可引发火灾爆炸事故。2.7.2 装卸区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运输危险品的车辆进入装卸区前,其尾气管未设防火帽,存在明火源,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2)装

20、卸时,静电接地系统未连接或不良,静电火花可引起火灾爆炸事故。3)物料流速控制不严,流速过快,产生的静电 不能及时卸除,如产生静电火花,可引起火灾爆炸。4)连接管未能连接严密,可造成物料泄漏。5)作业人员,操作不当,可引起物料泄漏和火灾爆炸事故。6)作业未按照要求空戴防静电工作服装,如产生静电或火花,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7)超量装载,引发物料外溢泄漏事故。2.7.3 配电室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电缆负荷不足,引起绝缘层发热,造成电缆火灾; 2)误操作引发触电事故。 3)配电箱壳体漏电,引发触电事故。 4)防雷设施不合格,引发设备烧坏事故。 5)配电室无档小动物板,小动物进入配电室,损坏电缆,

21、造成意外电气事故。对周边的影响:当发生氯气小剂量泄漏时,会造成周围的树木一定量的死亡;当氯气或氯乙烯大量泄漏时,可能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装置区、贮罐区、装卸区如发生火灾、爆炸等将殃及到距离较近的周边设备、设施以及周边社区,引起火灾甚至爆炸事故。如发生大面积泄漏,致使物料外溢的,可对地下水及土壤产生污染,不仅破坏植物的生产,而且对周边社区人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配电室发生事故,可引起全公司停电,人员的触电、火灾事故。对周边目标基本无大的影响。2.8危险源周围可利用的监控及具体措施:液氯贮槽:地上安装共计5个;5个53m3,面积约有215,地下一个事故液氯储槽,安装有喷淋系统、有毒报警系统,意外

22、情况下,安全阀排出口可用导管排放在水沟中,另外还有事故氯装置,生产车间配备专用工具,急救药品、干粉灭火器8个、防化服6套、空气呼吸器3个、氧气呼吸器5个、事故碱池1个等。三、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依据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程度的级别,建立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公司高层领导、各部门第一责任人和主任组成。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必须在公司高层领导统一指挥下,按照“遵循预案、决策果断、救人第一、先控后处、降低损失、不留遗患”的原则,组织开展应急救援。3.2组织机构与职责总指挥:罗汉兵13605338797医 疗救援组治 安疏散组抢 险救援组通讯组消 防洗消组物 资保障组郑建光荆树元王

23、会江杨金峰王友军李明139643541801395331287413583383151130127188801356163142613583304845副总指挥:杨卫国13518648199为确保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指挥有力,分工负责,抢险快速,处理得当,特设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并规范其职责。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我公司共设置二级应急组织体系,分别为公司级应急指挥部、班组级应急救援机构。1、公司级1.1、公司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现场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安全副总、生产副总成 员:安全科长、消防科长、仓储科长、分厂长、车间主任及各职能部门1.2、公司级指挥

24、部的职责(1) 指挥部主要职责:A组织制订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B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C确定现场指挥人员;D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E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中止;F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G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H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I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J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2) 指挥部:当发生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同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的情况,根据事故发展情况向有关单位发出应急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若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总指挥不在时,由安全副总为临

25、时总指挥(依次类推),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其他指挥部成员各负其责搞好配合。(3)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职责: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公司应急救援;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及救援物资的供应工作;通讯组:确保专业队与指挥部之间通信的畅通,通过通信指挥各专业队执行应急救援行动。治安疏散组:维持库区治安,按事故的发展态势有计划的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区域人员、车辆的进出。消防洗消组:对火灾、泄漏事故,利用专业器材完成灭火,堵漏等任务,并对其他具有泄漏、火灾、爆炸等潜在危险点进行监控和保护,有效实施应急救援、处理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造成二次事故。抢险救援组

26、:该队成员要对事故现场、地形、设备、工艺熟悉,在具有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必要时深入事故发生中心区域,关闭系统,抢修设备,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抑制危害范围的扩大。医疗救援组:对受害人员实施医疗救护、转移等活动。物资保障组:负责急救行动中人员、器材、物质的运输。为急救行动提供物质保证,其中包括应急抢险器材、救援防护器材、检测分析器材和只会通信器材等。现场应急指挥部现场应急指挥部是应急指挥中心的派出机构,设现场指挥和各专业小组,其成员主要由事故发生单位人员组成。必要时,应急指挥中心另行指派现场总指挥,当现场总指挥不能履行指挥职能时,由现场最高领导接替或应急指挥中心立即指派。现场应急指挥部下设各

27、工作小组,人员主要是由事故发生单位应急机构及救援队伍的人员组成。现场应急指挥部:(1)按照应急指挥中心指令,成立各工作小组,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工作,整合和调配现场应急资源;(2)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汇报应急处置情况;(3)收集、整理应急处置过程的有关资料;(4)核实应急终止条件并向应急指挥中心请示应急结束;(5)负责现场应急工作总结。2、班组级2.1、车间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机构总指挥:车间主任成 员:车间应急救援队员2.2、救援机构职责A参与制订安全生产事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B负责车间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活动的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C确定车间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活动的现场指挥人员

28、;D协调车间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活动的事故现场有关工作;E负责车间级安全生产事故预案的启动与中止;F明确车间级安全生产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G负责车间级安全生产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H接受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和调动;I负责组织车间级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演练;J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4、专业工作组专业工作组组成成员和职责设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罗汉兵任组长,杨卫国任副组长。组员有郑建光、李明、王友军、杨金峰、荆树元、王会江主要职责总指挥(李方和):组织指挥全厂应急救援工作:副总指挥(罗汉兵)协调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指挥部成员:组织和实施应急救援的

29、具体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医疗救援组:负责伤员的急救及救护与救护单位的联系协调组长:郑良成员:罗汉兵、 董学友、王建贞、李 飞、史济垒、孙洪江、荆晓雷、 马建锋、金立勇、孙 科、何恒军、徐 聪、张 磊、刘志良、田质朋、郑 兵、 孙仕超、孙 宁、治安疏散组:负责本厂人员及周边人员的疏散及逃离工作组长:黄炜成员:金 彪、郝子昌、孙汉文、恒贵、马 科、韩 凯、陈晋强、刘滕州、郑栋梁、袁鹏飞、伊 永、曹金奎、李光雷、孙希平、孙先才、于 泽、张 超、韩 鹏、金秋生 抢险救援组:负责事故的处理及抢险,减少事故的扩大化组长:金鑫成员:刘 佳、耿鲁山、万鲁峰、史方明、 罗 曦、孙海滨、程荣文、金 鑫、宋启航、金晓

30、磊、何 飞、祖超、张秀萍、杨志华、王继学、周学科、 王 文、李 滨、何 江、信统揆、金学杰、王 辉、杨 晓、鲁 刚、赵江华、荆延波 联络组:负责各口之间的联络和通讯工具的正常有效使用组长:何岩成员:刘 刚、樊江涛、郭 鑫、孙 强、张立新、伊 明、曹增勇、罗 斌消防洗消组:负责消防及抢救人员洗消工作组长:甘渭汉成员:郑建光、董 波、王友波、燕茂忠、李象华、王友永、董兰洋、金兴吉、张 钦、胡安金、韩兴祥、王秀峰、孙吉平、杨 智、孙炳福物资保障组:负责抢救工作所需物资快速及时的供应到事故现场组长:孙光亮成员:金朋华、李晓林、王友军、董 波、康传贵、张 勇、王英杰、张继峰、德文、金 卫、郑召磊、张 磊

31、、尹恩柱、吕玉鹏、殷云峰、宫 雷、曹盛利领导小组办公室兼指挥部设在办公楼二楼,由罗汉兵亲自负责指挥, 总经理分管指挥生产、设备、卫生等部门领导组成,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安全科兼管,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罗汉兵任总指挥,杨卫国任副总指挥,负责全厂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若罗汉兵不在时,由杨卫国任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四、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9)标准规定,罐区为重大危险源物质。在压力装置的最高处都设有安全阀,配有齐全的压力表、温度计、截止阀。DCS集中控制,生产装置设有集成线路,高

32、温高压及可能造成危险的设备设施实现连锁。公司生产操作人员定时对生产车间及罐区进行巡回检查,及时的发现隐患和问题,并提出不断改进的措施。本公司对仓库易燃、易爆区域按标准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确保灭火器材正常使用。公司消防员建立消防台帐,定期组织人员对重点区域进行消防检查。 对仓库、装置、罐区易发事故地区采取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措施,利用各种形式各种途径开展安全培训,做到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从本质上解决安全隐患。4.1.1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设备、器材及分布。液氯贮槽:地上安装共计5个;每个最大贮量约为53m3,面积约有215,地下一个事故氯储槽,按装有喷淋系统、自动报警系统,

33、意外情况下,安全阀排出口可用导管排放在水沟中,另外还有事故氯装置,生产车间配备专用工具,急救药品、干粉灭火器8个、防化服套、空气呼吸器个、氧气呼吸器个、事故碱池个等。4.1.2危险目标及周围设施:1、液氯贮槽、液氯充装车间东部及液氯气化车间有事故碱池,同时设有喷淋系统及消防栓,各岗位设有重型防化服,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防毒面具。2、碱罐区设有洗眼器,邻近设消防栓,岗位设有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及防毒面具。危险目标周围各设施的分布:防化服、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及防毒面具设在操作室内;各洗眼器及消防栓分布于危险目标10m以内,设在路边的喷淋系统便于操作人员使用。4.2预警行动对危险源监控信息进行分析,识别生产

34、、储存过程中的各类事故征兆、事故诱因,以及将要发生的事故活动趋势,并在诸多因素中找出危险性最高、危害程度最严重的主要因素,判断此时生产、储存所处状态是正常、预警还是危险。进入预警期后,各部门可采取以下预防性措施,并及时向公司报告相关情况:1、准备或直接启动相应的应急处置规程;2、及时向职工宣传事故的相关应急防护和处置的知识;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事故影响的职工和重要财产,并给予妥善安置;4、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进入待命状态;5、调集、筹措所需应急物资和设备;6、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措施。发生事故后,现场抢救人员根据事故发生的类型、地点及大小,判断事故发生的趋势和可能影响的其他单位

35、(或部门),快速反映给现场指挥小组。由现场指挥小组向可能影响的其他单位(或部门)发出预警信息,提醒其做好预防准备,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4.3 信息报告与处置4.3.1 信息报告与通知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采用最快捷的方式通知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和单位部门负责人,发出求助信息。报告事故时,应清楚的说明事故发生的地点、事态大小、人员伤亡情况,涉及的危险物品等。部门负责人接到通知,根据报告人说明的情况,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预案,向应急指挥部汇报情况,同时派出人员前去支援。 24小时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值守电话为:0533-8530109公司应急救援人员之间采用内部和外部电话(包括手机、小灵通等无绳电话)线

36、路进行联系,应急救援小组的电话必须24小时开机。电话号码发生变更的,必须在变更之日起48小时内向生产安全管理部门报告。生产安全管理部必须在接到变更报告后24小时内向各成员和部门发布变更通知。具体联系电话号码一览表贴在车间、办公室和仓库、门卫等场所的醒目位置。4.3.2 信息上报a.一般事故处理程序:先由仓库按应急方案进行抢救,同时向指挥部,安全科报告。b.重大事故爆炸:第一步先发信号报告疏散(个别紧急处置)第二步向上级部门报告向涉及范围单位通报(爆炸后)第三步火源隔离报消防队救护医疗救护火灾:第一步先报警疏散无关人员第二步向上级报告视情况向涉及范围部门通报进驻消防队,抢险抢修队,救护队第三步疏

37、散物资保护现场4.3.3 信息传递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通过内部电话、固定电话、手机等通讯手段,快速汇报应急指挥部。当发生的事故可能波及周边的社会时,由应急指挥部通过电话、互联网、人工信息传递等通讯手段,迅速向周边企业及村庄通报事故简况。在发布消息时,必须发布事态的缓急程度,提出撤离的具体方法和方式。撤离方式有步行和车辆运输两种。撤离方法中应明确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注意事项、撤离方向和撤离距离。撤离必须是有组织性的。五、应急响应5.1 应急分级为保障在突发化学事故时,能够根据发生事故不同程度及后果,及时确定和采取相应的救援方案,将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分为以下三个等级:1、小型应急当发现可能发生严重事

38、故的征兆时,应进入应急准备状态。并把情况报告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做好准备。当目标区发生化学物质泄漏后发生火情,应进入小规模应急状态。迅速利用现有的消防、气防器材进行救援,争取把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2、中等应急当发生较大火灾、爆炸和化学泄漏事故,重点目标及其以外区域已经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威胁到周围人员安全时,应进入中等应急救援状态,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3、大型应急当发生重大的火灾、爆炸和化学泄漏事故,危及附近地区的居民安全时,应进入大型应急救援状态。此时,应迅速报告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请求救援。事故响应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或部门)控制事态的能力,可分为车间级应急响

39、应程序、厂级应急响应程序和公司级应急响应程序。5.2 响应程序5.2.1运作机制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公众动员。5.2.2预案响应条件是指小型应急到大型应急的过程中实行的分级响应机制,扩大和提高应急级别是指根据事故灾难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的能力,提高应急级别,扩大应急范围等。可分为:1)车间紧急情况主要指小型应急,事故不必动用外部救援力量就可以控制处理,由公司应急救援小组实施抢救工作,但是要报告厂级指挥中心随时做好增援准备。应急响应由车间主任为事故现场救援指挥,负责人员的调动和物资的调配,并及时向厂领导汇报情况。2)厂级紧急情况主要指中等应急,事故现场应急力量无法控制事态发展

40、,需要公司应急救援力量的参与。应急响应由厂长为事故现场救援指挥,负责人员的调动和物资的调配,并及时向公司指挥中心领导汇报情况;根据事态的严重程度,请求公司支援,并向公司领导通报事故简要经过。3)公司应急情况主要指大型应急,公司及政府应急救援预案全面启动。应急响应由总经理为事故现场救援指挥,负责人员的调动和物资的调配,并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领导汇报情况;根据事态的严重程度,请求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援,并向有关部门及政府领导通报事故简要经过。5.2.3 应急行动 (1)进人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安全防护,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防护工具。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消防炮掩护。(

41、2)泄漏危险化学品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迸人,设定隔离区,封闭事故现场,根据事故发展情况,紧急疏散转移隔离区内所有无关人员;当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火灾爆炸次生灾害后,同时启动火灾爆炸应急预案。 (3)泄漏危险化学品是有毒的,应使用专用防护服装、空气呼吸器。根据有毒物监测情况,设定隔离区,封闭事故现场。尤其是硫化氢、液化气发生泄漏时,现场报警仪发出声光报警,大量泄漏,人员应紧急疏散,根据风向,撤离至指定的安全地点后清点人数。(4)当泄漏物因压力高、温度高而形成蒸汽云,立即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对于易燃物,可以在现场喷射大量的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对于液体泄

42、漏,为降低有毒物料向大气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 (5)控制泄漏源,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等,实时监测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及时调整隔离区的范围。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6)严防水体污染,危险化学品小量泄漏:采用吸油棉等材料进行吸收。大量泄漏:立即用消防泡沫液覆盖,必要时构筑围墙,封堵清净下水井,严控污染进一步扩大。 (7)对于大量泄漏,可选择消防泵将泄漏物插入容器或槽车;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等吸附材料吸收。 (8)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厂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人污水系统处理。(9)

43、如发生危险化学品中毒时,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现场危险区,沿逆风方向将患者转移空气新鲜处,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根据受伤情况进行现场急救,并拨打电话120,直至医务救援人员赶到,视实际情况将受伤、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抢救。5.2.4 资源调度程序事故发生后,各级响应级别的现场指挥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对救援资源进行调配。需要调动其它单位(部门)资源时,及时请示上级领导,支援事故救援。在紧急状态下,采取“特事特办”、“手续从简”的办法,快速办理各种资源的调配手续。5.2.5 医疗救护程序事故中,发现有人员受伤,将受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地点,采取简单的救助措施。伤势较轻的,利用运输工具将受伤人员送

44、往公司医务室救治;如伤势较为严重,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医疗支援,并将情况汇报给人员抢救小组和应急指挥部。 人员抢救小组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往现场,查看伤势情况,采取简单救助措施,伤势较为严重的,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医疗支援,并将情况汇报给应急指挥部。及时有效地现场医疗救护是减少伤亡的重要一环,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发生事故出现伤员时及时做好自救互救基本常识。5.2.6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程序5.2.6.1 所有参与应急救援的人员必须穿戴安全防护用具进行救援作业。5.2.6.2防护用具,如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防毒服等,可由应急人员所在单位自行提供。5.2.6.3 防护用具数量

45、不够时,由应急指挥部紧急从仓库中调拨,涉及部门及人员应本着“安全大于一切”的原则,从快从简办理手续,及时将防护用具分发到救援人员的手中,以免耽误救援工作的开展。5.2.7 应急避险程序发生事故后,为防止无关人员误入现场造成伤害,由疏散引导小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划定警戒区,设立红白色相间警戒色带标识,在其位置设置一个警戒人员。专业警戒人员(保卫科)必须穿着正规服装。警戒人员负责对警戒区内的人员进行疏导,带领至指定的安全地点,同时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警戒区。 所有人员到达指定安全地点后,由班组长或指定专人对人员进行清点,并将清点情况报告给上级领导,确保所有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地点。如发现有人失踪时,必须第一时间通知指挥部,说明失踪人员最后出现的地点及当时正在从事的工作等详细情形。5.2.8扩大应急程序事故发展较快,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立即启动上一级应急响应程序,以便得到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