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06604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91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培训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白血病是因造血干/祖细胞于分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发生分化阻滞、凋亡障碍和恶性增殖而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的造血系统恶性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类型,占儿童急性白血病的80%发病率高峰在3岁至7岁之间,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二者的比例约为.。 ALL也可发生于成年人,占所有成年人白血病的20%,白血病是因造血干/祖细胞于分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发生分化阻滞、凋,病理病因放射病毒化学物质遗传易感性血液病,临床表现骨关节肝脾,淋巴结cnsl贫血浸润表现其他出血发热感,1、贫血,常较早出现并逐渐加重。表现苍白、无力、头晕、心悸、厌食和浮肿等。患者的贫血程度与出血量往往不成比例。,1、贫血 常较早出现

2、并逐渐加重。表现苍白、无力、头晕、心悸、,2、出血,常见出血有皮肤出血点、紫斑、鼻衄、牙龈和口腔黏膜出血,月经增多等;严重时可出现血尿、消化道出血(呕血、便血),视网膜出血可致视力障碍,甚者可发生颅内出血,常危及生命。,2、出血 常见出血有皮肤出血点、紫斑、鼻衄、牙龈和口腔黏膜出,3、发热和感染,一半以上患者由发热起病,可为低热或高热。感染可发生在体内任何部位,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肛周感染和胃肠炎较常见。某些发热可无明显感染灶(尤其中性粒细胞0.2109 /L时),但不能排除感染;相反,体温38.5 ,化疗开始后自动热退的病人,说明发热与白血病本身有关(肿瘤热)。当然临床也不乏见肿瘤热与感染并

3、存的情况。,3、发热和感染一半以上患者由发热起病,可为低热或高热。感,4.浸润表现,(1)骨和关节疼痛 骨和骨膜的白血病浸润引起骨痛(儿童比成人、ALL比AML多见),可为肢体或背部的弥漫性疼痛,亦可局限于关节痛,常导致行动困难,并易误诊为骨髓炎或风湿病。逾1/3患者有胸骨压痛,此征有助于本病诊断。有少数骨剧痛是由骨髓坏死引起。 (2)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以轻、中度肝脾肿大为多见,一般不超过肋下4至6cm。ALL比AML肝脾肿大的发生率较高,肿大程度也更明显。淋巴结肿大ALL也比AML多见,可累及浅表或深部如纵隔、肠系膜、腹膜后等淋巴结,但肿大程度一般较轻,直径通常3.0cm。肝脾淋巴结肿大般在

4、T-ALL、B-ALL更为明显。,4.浸润表现 (1)骨和关节疼痛,(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CNSL常出现在ALL缓解期,初诊患者相对少见。浸润部位多发生在蛛网膜、硬脑膜,其次为脑实质、脉络膜或颅神经。重症者有头痛、呕吐、项强、视乳头水肿,甚至抽搐、昏迷等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类似颅内出血;轻者仅诉轻微头痛、头晕。颅神经(第VI、VII对颅神经为主)受累可出现视力障碍和面瘫等。 (4)其他组织和器官浸润 ALL皮肤浸润比AML少见,但睾丸浸润较多见,睾丸白血病也常出现在缓解期ALL,表现为单或双侧睾丸的无痛性肿大,质地坚持硬无触痛,是仅次于CNSL的白血病髓外复发根源。白血病浸润还

5、可累及肺、胸膜、肾、消化道、心、脑、子宫、卵巢、乳房、腮腺和眼部等各种组织和器官,并表现相应脏器的功能障碍,但也可无症状表现。,(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1.血象,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低比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轻,幼红细胞罕见。白细胞计数多数病例增高可达(100.0300.0)109/L以上,但也有正常或减少者。外周血以原始淋巴细胞和幼稚淋巴细胞为主,可占10%90%,大多数病人血小板减少至50109/L以下,1.血象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低比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轻,幼红细胞罕,2.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或明显活跃,以原始淋巴细胞和幼稚淋巴细胞为主,可占50%90%伴有形态异

6、常,如胞核形态不规则,可有凹陷、切迹、折叠及裂痕,核染色质呈泥浆状或咖啡色颗粒状,核仁大,胞浆内有空泡,成熟淋巴细胞少见。粒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增生受抑。巨核细胞系统显著减少或不见。,2.骨髓象 骨髓增生极度或明显活跃,以原始淋巴细胞和幼稚淋巴,3.细胞化学染色,1.过氧化物酶(POX)染色 POX主要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天青颗粒及嗜酸粒细胞特异性颗粒中的一种溶酶体酶。粒细胞中等含量,单核细胞再次之,淋巴细胞缺如。POX阳性率在3%以上时可作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M1型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2型的鉴别。2.苏丹黑(SB)染色 SB与POX染色意义相同。SB比POX

7、出现早,ANLL的M1型SB阳性反应比POX强。另外,少部分ALL的SB也可呈阳性反应,但阳性反应弱,阳性反应物的颗粒细小。3.特异性酯酶(CE)染色 以萘酚ASD氯乙酸为作用物的底物,此酶存在于粒细胞的溶酶体内,单核细胞微量或缺如。ANLL的M1和M2a型的原始及早幼粒细胞一般呈阴性反应,少部分可呈弱阳性反应(+),中、晚幼粒细胞及ANLL的M3型的异常粗颗粒早幼粒细胞呈强阳性反应。部分NK细胞CE呈阳性(50%),它可作为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依据之一。4.非特异性酯酶(AE)染色 此酶存在于粒、单核、巨核及浆细胞的溶酶体内,单核细胞含量比粒细胞多,如用氟化钠则可抑制单核细胞的AE活性

8、,而粒细胞AE活性不受明显影响,另外,用-丁酸萘酯作为底物,可将单核细胞与巨核细胞区别,前者呈阳性反应,后者呈阴性反应。ALL患者中仅有少数可呈灶性细颗粒型阳性反应。 5.碱性磷酸酶(ALP)染色 此酶主要存在于成熟中性粒细胞中, 组织细胞和吞噬细胞的酶活力也很强,而其它细胞均为阴性。各种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此酶活性显著降低,而类白血病反应、ALL时此酶活性增高。ALP染色可鉴别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 6.酸性磷酸酶(ACP)染色 ACP存在于细胞的溶酶体内,其中以原始单核细胞的含量多,原始粒细胞含量极少,原始淋巴细胞含量也少,但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时,此酶的活性会明显增高。7.过碘酸

9、碱性复红(PAS)反应 此染色可显示糖原颗粒。各种血细胞都含有糖原颗粒,所以仅根据其阳性程度(阳性率及其积分)还难以鉴别细胞类型,但阳性物的形态有助于细胞类型的鉴别。原始淋巴细胞多为粗大颗粒或呈小珠、团块状,原始单核细胞为细小颗粒或粉末状弥散分布,原始粒细胞多呈细小颗粒弥散状分布。红白血病时幼稚红细胞多呈阳性反应。阳性程度可高低不一,它的阳性有助于红白血病的诊断。8.溶菌酶:正常人血清和尿中有微量溶菌酶。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血清及尿中溶菌酶含量可明显增高,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则轻度增高或正常,ALL时减少或正常。,3.细胞化学染色 1.过氧化物酶(POX)染色 POX主要,过氧化物酶苏丹黑特异

10、性酯 酶非特异性酯酶PAS反应,1美英协作组关于ALL的形态学分型,法国、美国、英国(FAB)协作组于1976年用Romonowsky染色观察血片及骨髓涂片,根据细胞大小、核浆比例、核仁大小及数量、细胞胞浆嗜碱程度等,辅以细胞化学染色对ALL各亚型细胞特征归纳如下表:,1美英协作组关于ALL的形态学分型法国、美国、英国(FA,L1 :原幼淋巴细胞以小细胞为主,大细胞25%,核圆形,偶有凹陷与折叠,核染色质粗,结构较一致,核仁少而小,不清楚,胞质少,轻或中度嗜碱,细胞化学显示MPO和SBB阴性,阳性细胞3%,PAS阳性呈颗粒或块状阳性,NSE阴性。,L1 :原幼淋巴细胞以小细胞为主,大细胞25%

11、,核圆形,偶,L2 :原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25%,核型不规则,可见凹陷与折叠,核染色质较疏松,结构不一致,核仁1个或多个较清楚,胞质量常较多,轻或中度嗜碱,有些细胞深染,细胞化学同L1。,L2 :原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25%,核型不规则,可见,L3 :亦称Burkitt型,原幼淋巴细胞大小较一致,以大细胞为主,核形较规则,染色质呈均匀细点状,核仁明显,1个或多个,呈小泡状,胞质量较多,深蓝色,空泡明显,多呈蜂窝状,细胞化学同L1。,L3 :亦称Burkitt型,原幼淋巴细胞大小较一致,以大细,2、ALL的免疫学分型,1994年在法国召开了欧洲白血病免疫分型协作组(EGIL)会议,提出

12、四型21类法,即先按T、B淋巴细胞系和髓系抗原积分系统确定不同抗原积分,再按积分和抗原表达及分化程度把ALL分为四型(裸型、纯型,变异型、多表型)21亚型,概括为简化后的EGIL分型,如下表:,2、ALL的免疫学分型 1994年在法国召开了欧洲白血病免疫,(1)B-淋巴细胞系ALLCD19+和(或)CD79a+和(或)CD22+,至少有两个阳性 ,早期前B-ALL(B-I) 无其他B细胞分化抗原表达普通型ALL(B-II) CD10+前B-ALL(B-III) 胞浆IgM+成熟B-ALL(B-IV) 胞浆或膜或+,(1)B-淋巴细胞系ALLCD19+和(或)CD79a+,(2)T-淋巴细胞系L

13、L(胞浆/膜CD3+),早期前T-ALL(T-I) CD7+前T-ALL(T-II) CD2+和(或)CD5+和(或)CD8+皮质T-ALL(T-IV) CD31a+成熟T-ALL(A组) 膜CD3+,CD1a-/+T-ALL(A组) 抗TCR/+/+T-ALL(B组) 抗TCR/+,(2)T-淋巴细胞系LL(胞浆/膜CD3+) 早期前T-AL,(3)伴髓系抗原表达的ALL(MY+ALL),表达1或2个髓系标记,但又不满足急性双系列或双表形白血病的诊断标准,(3)伴髓系抗原表达的ALL(MY+ALL),3、WHO标准,前体B-ALL:细胞形态学如 L1 或 L2,免疫表型为B系:CD19、CD

14、22、CD79a、CD10 阳性,TdT+。占 ALL 中80%85%。前体T-ALL:细胞形态学如 L1 或 L2 ,免疫表型为T系:CD3、CD7、CD4、CD8阳性,TDT 亦可阳性,占 ALL 中 15%20%WHO将 L3 (BurKitt 型)归入成熟 B 细胞肿瘤中,3、WHO标准 前体B-ALL:细胞形态学如 L1 或 L,T淋巴细胞标记 正常胸腺细胞(T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T细胞的表达情况见图81-1,T淋巴细胞标记 正常胸腺细胞(T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T细胞,B淋巴细胞成熟过程中抗原的表达,B淋巴细胞成熟过程中抗原的表达,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培训课件,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也有将白细胞200109/L、Ph/BCR-ABL+作为极高危。,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也有将白细胞200109/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