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07479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74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docx(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建省县级2013-2015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征求意见稿)(20132015年) 福建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福 建 省 洪 水 预 警 报 中 心二一三年十二月前 言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山洪灾害对我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已经成为防洪减灾特别是保障人员安全方面的突出问题。按照国家防办的统一部署,我省2010-2013年共完成74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止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任务,初步建立了覆盖山洪灾害防治区的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有效解决了我省山洪灾害防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应对历次暴雨、洪水、台风等灾害中

2、取得巨大成效。依据2012年国务院批复的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水利部、财政部决定在前期已经实施的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基础上,加大山洪灾害防治力度,继续开展20132015年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山洪灾害防御水平。根据中央任务安排及我省实际情况,20132015年度主要在前期已建非工程措施基础上,通过后续项目建设,全省山洪灾害防治区进一步完善非工程措施体系,重点区域逐步构建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实现我省山洪灾害防治区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构建我省和谐社会、促进

3、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为了指导和规范我省县级山洪灾害防止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特制订本大纲。本大纲只包含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及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两部分内容。目录项目特征表8一、基本概况13(一) 自然地理情况13(二) 经济社会基本情况13(三) 历史山洪灾害情况13(四) 山洪灾害防御现状13二、现状及需求分析14(一) 山洪灾害防御现状141调查评价142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情况14(二) 存在问题及需求分析14三、建设目标与任务15(一) 目标15(二) 任务151山洪灾害调查评价152监测系统补充完善153预警系统补充完善164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完善165县级山洪灾害监测

4、预警信息管理及共享系统建设166群测群防体系完善167山洪灾害应急保障系统完善16(三) 编制依据16四、山洪灾害调查评价18(一) 原则及任务181. 技术原则182. 工作任务18(二) 工作内容19(三) 前期基础工作211. 底图、设备、软件采购21(四) 山洪灾害调查221. 防治区山洪灾害调查222. 重点防治区山洪灾害详查24(五) 山洪灾害分析评价251. 防治区山洪灾害分析评价262. 重点防治区山洪灾害分析评价263.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报告编写与审查27(六)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数据审核上报28五、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30(一) 监测系统补充完善301. 补充自动监测站

5、312. 新建图像(视频)监测系统32(二) 预警系统补充完善341. 布设原则352. 无线预警广播353. LED屏354. 简易水位雨量观测站365. 简易预警设备37(三) 县级山洪灾害网络系统完善371. 现状描述382. 县级网络完善403. 县级平台延伸到乡镇42(四) 县级视频会商系统421. 现状描述432. 县级高清视频会商系统443. 县级应急视频会商系统完善444. 会场改造45(五) 县级山洪灾害平台硬件部分451. 县级机房设备452. 县级移动巡查设备46(六)县级山洪灾害平台软件部分471. 县级山洪灾害信息预警和发布软件升级472. 县级水利业务专网山洪灾害信

6、息预警和发布软件473. 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模块47(七) 县级山洪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升级471. 山洪预警信息发布网站472. 山洪预警信息发布通道48(八) 群测群防体系完善491. 建设原则492. 完善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体系和预案493. 完善群测群防预警534. 宣传、培训、演练54(九) 山洪灾害应急保障系统561. 应急检修车及工具562. 乡镇应急救援工具57六、投资概算58(一) 概算依据58(二) 概算说明58(三) 投资总概算59七、年度建设任务汇总71(一) 县级山洪灾害调查评价主要建设任务表71(二) 县级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主要建设任务年度安排表72

7、(三) 福建省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任务分解表74八、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77(一) 建设管理771. 管理机构772. 项目管理773. 实施计划784. 验收及移交79(二) 运行管理791. 管理机构792. 管理制度793. 运行维护经费79九、保障措施80(一) 组织领导80(二) 资金落实80(三) 建设管理80(四) 监督检查80十、效益分析81(一) 社会效益81(二) 经济效益81(三) 环境效益81项目特征表项目所在县根据县级方案实际内容填写本表。*县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特性表序号项目内容一基本情况(一)行政区基本情况1总面积(k)2总人口(万人)3乡镇总数(个)4行政村总数(个)5

8、自然村总数(个)(二)防治区基本情况1面积(k)2总人口(万人)3受山洪威胁人口(万人)4受山洪威胁乡镇数(个)5受山洪威胁行政村数(个)6受山洪威胁自然村数(个)7受山洪威胁严重的沿河村落数(个)8受山洪威胁的企事业单位数(个)二山洪灾害调查评价(一)前期基础工作1工作底图制作(县)2现场数据采集终端配置(套)(二)山洪灾害调查1水文基本资料收集处理(县)2小流域基础信息现场核对(k)3社会经济调查(自然村)4涉水工程补充调查(项)5历史山洪灾害调查(项)6山洪灾害威胁区域调查(自然村)(三)重点防治区山洪灾害详查沿河村落现场详查1沿河村落山洪灾害详查(自然村)2沿河村落沟道控制断面测量(自

9、然村)重要集镇现场详查1重要集镇山洪灾害详查(乡镇)2重要集镇1:2000地形图测绘(乡镇)3重要集镇沟道控制断面测量(乡镇)重要城镇现场详查1重要城镇山洪灾害详查(项)2重要城镇1:2000地形图测绘(项)测量辅助仪器购置1全站仪(套)(四)山洪灾害分析评价1一般防治区山洪灾害分析评价(k)2重点防治区山洪灾害分析评价(1)沿河村落防洪现状分析(自然村、乡镇)(2)危险区划定(自然村、乡镇)(3)重要城镇危险区图绘制(个)(4)重要集镇危险区图绘制(个)(5)预警指标和阈值分析计算(自然村、乡镇)4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报告编写审查(项)(五)山洪灾害调查成果审核汇集县级数据采集上报系统(1)县级

10、数据采集上报系统硬件(套)(2)县级数据采集上报系统软件(套)三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一)监测系统补充完善1已建自动监测站点数量(1)自动雨量站(站)(2)自动水位站(站)(3)采用卫星通信测站数量(站)(4)采用超短波通信测站数量(站)(5)雨量监测站密度(k/站)(6)水位监测站密度(k/站)2共享水文测站数量(站)3共享气象测站数量(站)4已建视频监测站数量(站)5补充完善自动监测站点数量(站)(1)新建自动雨量站(站)(2)新建自动水位站(站)(3)改造自动雨量站(站)(4)改造自动水位站(站)(5)雨量监测站密度(k/站)(6)水位监测站密度(k/站)6新建视频监测站数量(站)

11、7新建图像监测站数量(站)(二)预警系统补充完善1已建简易雨量报警器(1)普通型(个)(2)光电式(个)2已建简易水位站3已建“村村响”预警广播(个)4已配置手摇报警器(个)5已配置预警铜锣(个)6新建简易雨量器(个)7简易雨量器升级改造(个)8新建无线预警广播(个)9新建简易水位站(个)10新配置手摇报警器(个)11新配置预警铜锣(个)(三)县级山洪灾害网络系统完善1县级网络完善2县级平台延伸到乡镇(四)县级视频会商系统改造1县级视频会议设备2县级会议室适应性改造3视频会商网络建设(五)县级山洪灾害硬件平台完善1县终端和机房配套设备2县级移动巡查设备(六)县级山洪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升级1山洪预

12、警信息发布网站2山洪预警信息发布通道(七)县级平台软件完善1县级山洪灾害信息预警和发布系统软件升级2县级小流域洪水分析软件3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模块(八)群测群防体系完善1完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1)完善县级预案(2)完善乡镇预案(3)完善村级预案(4)完善企事业单位预案2县级宣传、培训、演练(1)宣传(a)警示牌(块)(b)宣传栏(块)(c)明白卡(万张)(d)宣传手册(万册)(e)光盘、录音带(个)(f)其他(项)(2)培训(人天)(3)演练(场次)(九)山洪灾害应急保障系统1应急检修车及检修设备2乡镇应急救援工具四概算编制总投资(万元)(一)山洪灾害调查评价1前期基础工作2山洪灾害

13、调查3重点防治区山洪灾害详查4山洪灾害分析评价5山洪灾害调查成果审核汇集6其他费用(二)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1监测系统补充完善2预警系统补充完善3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完善4群测群防体系完善5山洪灾害应急保障系统6其他费用一、基本概况(一) 自然地理情况描述县域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等相关内容。(二) 经济社会基本情况描述县域经济社会基本情况。(三) 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分析县域山洪灾害成因,描述县域山洪灾害历史情况等相关内容。(四) 山洪灾害防御现状描述县域防御现状,包含山洪灾害普查、危险区划定、预警指标确定、水雨情监测站点、监测预警平台、责任制组织体系、预案编制、宣传培训演练等。

14、二、现状及需求分析(一) 山洪灾害防御现状1调查评价描述县域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情况,山洪灾害普查、危险区划定、预警指标确定等。2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情况描述县域县级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运行情况,市县网络连接情况,山洪数据部门共享情况等。(二) 存在问题及需求分析在县域现状基础上分析还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思路等相关内容。描述现有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成效及不足,提出建设需求分析(针对后期建设任务描述)。涉及山洪灾害调查、非工程措施完善。三、建设目标与任务(一) 目标根据20132015年度实施方案中提出“一线、两结合、三统一、四提升”的设计思路,通过本次项目建设,掌握山洪灾害的区域分布、影响程度、

15、风险区划等状况,确定危险区和预警指标,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在重点区域逐步构建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显著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安全保障。概述县级总体目标,并按年度安排建设任务。(二) 任务1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完成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的范围、调查内容、山洪灾害分析 等相关信息。2监测系统补充完善完成补充自动雨量监测站与自动水位站、补充自动监测站点卫星通信信道数量、新建视频/图像监控系统、视频/图像监视站设备等相关内容,如覆盖区域、密度、人口,建设数量等。3预警系统补充完善完成

16、预警设备补充配置原则及各级设施设备覆盖区域、密度、人口,建设数量等相关内容。4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完善完成县级水利部门内外网规划完善、县级视频会商系统完善、县级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能力提升、乡镇监测预警平台完善等相关情况。如统计建设硬件和软件、建设数量等内容。5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及共享系统建设完成建设县级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模块相关内容。如建设内容,实现与哪些部门共享等。6群测群防体系完善完成完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加强宣传培训演练相关内容。如各级预案编制数量统计,群防组织建设情况,宣传培训演练相关统计等。7山洪灾害应急保障系统完善完成县级应急检修车及检修设备、乡镇应急救援工具相关信息。如

17、设备、工具统计等。备注:根据县级实际建设内容进行描述细化。 (三) 编制依据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 省级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 省级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编制大纲; 中央下达的年度中央补助资金、建设任务和工作要求; 福建省2013年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任务及工作安排;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技术要求; 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建设指导意见;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相关技术要求; 省、地市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相关的标准、规范等。四、山洪灾害调查评价2010-2013年实施的县级山洪

18、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已进行山洪灾害普查,初步确定了县域内所有小流域自然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人口分部情况、山洪灾害类型、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受山洪灾害威胁的人口及主要经济设施分布情况,划定了危险区,初步确定了预警指标。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有助于掌握县域内水文、气象、地质情况,为科学划定山洪灾害危险区,分别确定预警指标和阈值,为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安全转移人员提供基础支撑。因此,2013-2015年对县域山洪灾害情况进行更为全面、详尽的调查,科学评价并汇集确定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一) 原则及任务1. 技术原则山洪灾害调查技术要求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基础数据处理技术要求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小流域划分及

19、信息提取技术要求山洪灾害调查工作底图制作技术要求山洪灾害调查评价质量控制技术要求2. 工作任务(1)全面查清山洪灾害区域分布、自然和经济社会、历史山洪灾害等基本情况;以小流域为单元,深入调查分析山洪灾害防治区暴雨特性、小流域特征、社会经济和历史山洪灾害等情况,分析小流域洪水规律,评价重点防治区内居民点、自然村落、集镇和城镇的防洪现状。(2)科学划定山洪灾害危险区,分别确定预警指标和阈值,完成山洪灾害危险等级、致灾临界雨量水位和洪水量级等分析评价工作。(3)重点防治区,进行更为详尽的调查,采用更为精细的山洪灾害分析方法,划分危险区,确定预警指标和阈值。(4)数据审核上报各县汇总山洪调查评价成果后

20、,各市水利局组织水利、水文、气象、国土等有关专家审核后,编制成册。电子材料通过数据审核汇集软件上报市水利局。(二) 工作内容各县应列出山洪调查具体工作内容,并按年度安排工作任务填写表格(表格见 七、年度建设任务汇总的“表1*县山洪灾害调查评价主要建设任务表”)各县统计基本情况,填写下表。表4.2.1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实施县基本情况表序号县名行政区基本情况防治区情况总面积(km2)总人口(万人)乡镇总数(个)行政村总数(个)自然村总数(个)面积(km2)总人口(万人)受山洪威胁人口(万人)受山洪威胁县城数(个)受山洪威胁乡镇数(个)受山洪威胁行政村数(个)受山洪威胁自然村数(个)受山洪威胁严重的

21、沿河村落数(个)受山洪威胁的企事业单位数(个)说明:自然村一般指集中居住10户以上的居民区; “受山洪威胁严重的沿河村落”指受山洪灾害威胁严重的溪沟两侧的乡镇驻地、行政村驻地、自然村;“受山洪威胁的企事业单位”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工矿企业、学校、医院、旅游景区等具有常驻人口的独立单位;“受山洪威胁县城数”,若县城受山洪灾害威胁,该栏填1,否则填0;“县名”,按行政区划代码顺序排列(以下各表相同)。(三) 前期基础工作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前期基础工作包括:调查评价技术要求制订、基础数据收集处理及工作底图制作、现场数据采集终端软件和数据审核汇集系统软件开发。1. 底图、设备、软件采购(1)基础数据收集处

22、理(包括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收集整理、数字高程模型(DEM)收集整理、遥感影像的购置和数字正射影像(DOM)的处理、其他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小流域划分及基础信息提取和小流域土壤植被等信息提取)及工作底图制作、工具软件系统(包括现场数据采集终端、数据审核汇集系统等应用软件)由中央统一组织招标,各县分签合同。(2)现场数据采集终端硬件设备包括笔记本电脑和操作系统软件、数码相机、便携GNSS终端、车充电源、标杆等。按照统一要求,省级负责硬件设备的统一采购、配置和软件系统定制(包括安装、培训、服务)。现场数据采集终端软件应能满足山洪灾害数据的存储、管理以及现场数据的采集、录入、标绘、查询、编辑、打

23、印、上报等作业要求。终端设备由省里安排发放到水文部门。(3)数据审核汇集系统软件应能满足国家、流域、省、市、县各级对各类型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元数据、多媒体数据等)的检查、审核、汇总、上报和存档等功能要求。(4)根据省里统一安排,各县委托水文部门收集基础资料。各县自行委托有水文资质单位进行山洪灾害分析评价等。 (四) 山洪灾害调查1. 防治区山洪灾害调查根据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的现状和实际工作需求,在防治区进一步进行山洪灾害调查,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内业资料的收集处理分析和现场调查,核对山洪灾害防治区小流域基本信息,收集处理水文资料,调查防治区内山洪沟基本情况,调查受山洪威胁的各自然村落

24、、集镇、城镇和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和位置分布,调查受山洪威胁的区域(如历史淹没范围内的居民区)、灾害类型和历史灾害情况及防治现状等。(1)水文基本资料收集处理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收集相关水文资料和数据。水文基本资料收集处理主要包括收集处理各省最新暴雨图集及相应监测站的统计参数,包括最大10分钟、1小时、6小时、24小时等时段暴雨特征值(均值、离差系数Cv、偏态系数Cs)。收集水文分区资料、山丘区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及相应参数和设计洪水成果。收集历史上历次引发山洪灾害的区域降雨过程资料,统计分析过程降雨量和最大雨强。收集相关水文站雨量站的场次降雨、水位和流量摘录资料。结合历史山洪灾害调查,

25、调查典型流域建国以来最大洪水,根据洪痕确定历史最高洪水位,估算降雨频率和洪水重现期,对调查结果可靠性做出定性评判。县级水文资料收集处理由市级统一组织具有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的单位承担。(2)小流域基础信息现场核对各县根据地形地貌、社会经济和涉水工程情况,使用现场数据采集终端,对各小流域出口位置、沟道名称、地貌特征、土壤植被和土地利用情况等信息进行核对,提出修改意见,填写小流域名称,根据核查结果统一修正小流域基础信息。小流域基础信息现场核对要重点关注新建工程等现势性变化,以及重要沿河村落洪水分析需要。县级小流域基础信息现场核对由县级水利部门组织实施。(3)社会经济调查各县根据实际条件,以小流域

26、为单元,通过室内作业和现场调查,获取县、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居民点和企事业单位(包括工矿企业、学校、医院、景区等)的基础社会经济数据,包括居民区平面位置和范围、户数、人口、房屋数、耕地面积等。县级社会经济调查由县级水利部门组织实施。(4)涉水工程补充调查各县在共享全国水利普查成果的基础上,补充调查对山洪灾害影响较大的涉水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防洪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堤防及护岸工程、山塘、桥涵等,并将补充调查结果标注在工作底图上。县级涉水工程补充调查由县级水利部门组织实施。(5)历史山洪灾害调查各县调查统计各小流域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包括发生次数,灾害发生时间、地点和范围,灾害损失情况(伤亡

27、人口、受灾人口、淹没范围、损毁房屋情况等)。县级历史山洪灾害调查由县级水利部门组织实施。(6)山洪灾害威胁区域调查在基本情况调查和历史山洪灾害调查成果基础上,通过现场目测、问询、洪痕调查、档案资料查阅和专业分析等方法,综合确定村落、城镇中受山洪威胁的区域(如历史淹没范围内的居民区),统计山洪威胁区域内住户、人口和房屋的数量,并将受山洪威胁的区域范围标绘在工作底图上。县级山洪灾害威胁区调查由县级水利部门组织实施。2. 重点防治区山洪灾害详查在防治区山洪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对重点防治区内受威胁的居民区人口、房屋位置和数量进行现场详查;对沿河村落进行控制断面测量,对重要城镇和部分重要集镇山洪威胁范围进

28、行大比例尺地形测量,以取得更高精度的地形数据,满足小流域暴雨洪水分析计算和危险区划定要求,为沿河村落、集镇和城镇的防洪现状的评价分析、危险区的划定和预警指标的分析确定等提供依据。(1)沿河村落、重要集镇和重要城镇现场详查各县负责对重点防治区的沿河村落、重要集镇和重要城镇进行更详细的现场调查,确定居民户的人口、房屋数量及房屋结构类型,现场获取相关影像资料,并将其位置标绘在工作底图上;根据统计部门的抽样调查数据,估算户均资产。受山洪威胁的企事业单位按照类似的工作方式进行调查。县级沿河村落现场详查由县级水利部门组织实施。(2)重点防治区地形测量为评估沿河村落的防洪能力,分析确定预警指标,进行沿河村落

29、、部分重要集镇河道控制断面测量,由各县水利部门负责实施。每个自然村落选择适宜的河段位置,测量2个横断面(如有多条支流汇入,每条支流加测2个横断面),并描述河道断面形态(三角形、抛物线形、矩形、复式,有无堤防、阻水树木或建筑情况)和河床底质(泥质、沙质、卵石、岩石)情况。对可能阻水的桥涵道路等建筑物位置,加测1个横断面。重要城镇和部分重要集镇地形图测绘。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和GPS等先进测量设备,对重要城镇和部分重要集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历史最高洪水位以下的区域)开展1:2000地形测量和上下游沟道及可能阻水沟道断面的测量,获取复杂河道断面、居民户沿河分布、河道地形等矢量数据。要求计算平面坐标

30、转换参数和大地水准面参数的控制点不少于6个,沟道测量横断面间距1km。如果部分重要城镇或重要集镇已有测量图纸,则考虑对测量不足部分进行补测或者购买。其中,详查所涉及的工具设备,激光扫描仪和GPS测量仪1套由省水文局购买,全站仪1台由各县防汛办分别购买。 (五) 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根据山洪灾害调查成果,深入进行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小流域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沿河村落防洪现状评价及危险区划定,预警指标分析计算,重要城、集镇危险区图绘制,省级山洪灾害风险区划编制,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报告编写审查等。各县应明确本年度开展防洪现状评价等工作的沿河村落、集镇和城镇的数量。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包括小流域

31、、沿河村落的分析评价和调查评价报告编写)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应委托地市级以上专业单位实施。1. 防治区山洪灾害分析评价省水文局或相关有资质单位负责该部分工作,以县为单元,根据前期基础工作和调查结果,通过经验方法、推理公式、水文模型等进行小流域暴雨洪水分析,计算不同频率、不同时段的暴雨量和洪峰流量,综合分析确定各小流域危险区、预警指标和阈值范围。预警指标按照两级设置,即准备转移指标和立即转移指标。2. 重点防治区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对重点防治区受山洪威胁的沿河村落、集镇和城镇进行防洪现状分析,根据前期基础工作、调查结果、断面和地形测量成果,通过水文模型和水力学方法等进行小流域暴雨洪水分析,综合分析

32、确定危险区,计算相应的洪峰流量和时段暴雨量,科学确定每个沿河村落、集镇和城镇的雨量预警指标和阈值。(1)沿河村落防洪现状分析各县防汛办针对因降雨引发的溪沟洪水,通过小流域暴雨洪水分析,确定不同频率降雨条件下沟道洪水淹没范围。评价本县沿河村落、受山洪威胁乡镇的防洪现状(范围:省级统计的9273个沿河村落、656个受山洪威胁乡镇(其中扣除了293个重要集镇),分析确定发生山洪灾害的降雨频率和洪水重现期。暴雨洪水分析采用经验方法、推理公式或水文模型等。(2)山洪灾害危险区划定各县防汛办依据不同频率降雨条件下沟道洪水淹没范围,结合历史山洪调查资料,依照危险区划定技术要求,划定不同等级的危险区范围。在1

33、:5万地形图或影像图上标注不同等级的山洪灾害危险区范围,标明相应的转移路线和临时避险安置地点。其中省级统计的15个重要城镇和293个重要集镇需在大比例尺地形测量和模型分析计算的基础上,绘制详细的山洪灾害危险区图。危险区划分方法。对于有长系列水文资料的地区,可以采用传统的水文模型计算的方法来划定不同频率降雨对应的危险区,设计降雨过程由实测历史降雨资料的排频计算确定。对于缺少水文资料的地区,则通过查暴雨图集或采用水文手册的方法来确定设计降雨过程,在此基础上确定洪峰流量和洪水位,划定危险区。(3)预警指标和阈值分析确定各县防汛办根据居民点沿沟道的位置分布,确定需进行预警和组织人员转移的洪水位,利用水

34、力学公式计算相应的洪峰流量。结合小流域特征,利用分布式模型综合确定引发该量级洪水的可能降雨模式和特征值,获得不同频率降雨条件下的洪水过程,并借鉴国外经验,考虑累积降雨量、前期降雨量和实时降雨强度,确定综合预警指标和阈值。为适时发布预警、编制防御预案提供技术支撑。预警指标按照两级设置,即准备转移指标和立即转移指标。建立监测站点与危险区的关联关系,确定沿河村落、集镇、城镇对应的监测站点及相应的预警指标和阈值,并在危险区图上标明关联的监测站点及相应的预警指标和阈值。3.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报告编写与审查县水利部门根据以上山洪灾害调查内容编写调查报告,由市水利局组织水利、国土、气象有关专家审查,最后上报

35、省防汛办汇总。 (六)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数据审核上报为保证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的质量,做好数据的系统管理和有效利用,按照工作程序和数据流程(见图4.6.1),审核、汇集、共享调查评价数据,各县建立县级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数据审核汇集系统,配置相应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在各县配备现场调查评价工具,现场采集标绘数据、表单录入、采集图像等。利用已经建设完成的监测预警平台,开发配置县级数据采集上报系统,实现基础数据与地市、省和中央的共享。县级数据采集上报系统硬件配置包括计算机1台,由各县分别采购。县级数据采集上报系统软件配置包括数据采集软件1套,数据审核软件1套,由中央统一组织编制,各县分别向中央采购。图4.

36、6.1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数据审核汇集流程图五、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在已经实施的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的基础上,调整补充监测站点,完善监测站网,提高通讯保障能力;完善县级网络平台、县级监测预警平台及县级视频会商系统,增加小流域暴雨洪水分析功能,提高预警信息质量,增强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扩大预警系统覆盖面,补充预警报警设施设备;建设各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省、市、县、乡纵向及部门间横向监测预警信息共享;继续进行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完善防御预案,持续进行宣传、培训和演练,实现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 监测系统补充完善根据国家大纲要求和我省目前山洪灾害防治区自动监测站

37、网布局实际情况,具体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补充完善:每个乡镇有1个自动监测站;重点防治区内平均每50km2左右有1个自动监测站;每座小(1)型以上水库有1个自动雨量水位监测站;每座有防洪任务的小(2)型水库有1个自动水位或雨量水位监测站;流域面积大于100km2以上的,且河流下游有重要集镇的有1个自动水位或雨量水位监测站;每个县(市、区)可选择在重要防洪部位布设24个视频监视点及68个图像监视点;水文站和骨干自动监测站增设卫星通信信道(仅描述站点名称);防汛重要或重点部位需增设站点。1. 补充自动监测站(1)已建雨水情自动监测站统计县域自动监测站情况,填表。表5.1.1 *县雨水情监测站点现状表序号

38、乡镇名称监测内容通讯方式雨量监测站密度(km2/站)水位监测站密度(km2/站)备注雨量水位合计注:计算站网密度时自动雨量水位站表示自动雨量站和水位站各一个。(2)新建与改造雨水情自动监测站根据建设标准及实际需要新建或改造自动监测站点,填表。表5.1.2 新建*县雨水情监测站点统计表序号乡镇名称监测内容通讯方式雨量监测站密度(km2/站)水位监测站密度(km2/站)备注雨量水位合计(3)设备参数详见县级实施方案技术标准2. 新建图像(视频)监测系统根据国家大纲要求及各县实际情况,选择在受山洪灾害影响较大的集镇、村落、重点河段、中小型水库、重要塘坝等重要防洪部位部署图像(视频)监测站点,监控山洪

39、灾害发生情况和人员转移避险行动情况。河道、水库的图像监测站应增设简易水尺桩,并使摄像头可以拍摄到水尺桩,以直观掌握实时水情信息。山洪灾害已建视频监测站点须接入系统,非山洪灾害已建视频监测站点应尽量接入系统,避免重复投资。(1) 布设原则详见县级实施方案技术标准(2) 系统组成及数据流程1)县级图像(视频)监测系统组成县级图像(视频)监控系统分为远端图像(视频)监测站、县级图像监控中心及市级视频监控中心。图像(视频)监测站可分为图像监测站及视频监测站。图像监测站主要采用定时抓拍和远程控制抓拍两种形式,定时或根据需要向监控系统上传图片,通过光纤或3G网络传输数据。视频监测站(具备图像监测站功能)可

40、根据通信网络实际情况选择定时拍照上传图片和实时动态视频传输等模式,一般通过光纤专线,无条件时可使用3G网络传输数据。可根据实际网络状况、站点维护、费用等情况,选择建设至少1套视频监测站、至少3套图像监测站(或由视频监测站取代)。县级建设1套图像监控系统。监控系统由图像数据库和监控系统软件组成。图像数据库服务器可与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共用,需要配备至少200G的存储空间。监控系统软件可安装在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服务器上,应能通过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图像查询、浏览和共享。2)数据流程图像、视频监测站点数据汇集到市级中心,各县图像监控中心通过互联网从市级中心获取下载图像数据到本

41、地数据库,并可实现视频在线浏览,见图5.1.1。远程视频、图像监测站点市级图像视频监控中心县级图像监控中心光纤或3G网络图像网络下载视频在线浏览运营商平台浏览或下载图5.3.1 图像视频数据流程图图像(视频)监测系统建设可利用运营商部门现有服务,如中国电信的全球眼和中国联通的宽视界,以合作或租用的方式建设视频监测系统,以节省建设和运营成本。(3) 图像(视频)监测站1)已建站点情况统计已建及新建站点情况,填表。已建图像(视频)站点一览表序号乡镇名称归属经度纬度监测内容建设方式网络可否接入市级监控中心备注合计注:归属填业主,监测内容为图像、视频建设方式为自建或租用移动、电信、联通等运营商网络为光

42、纤、无线网络等2)新建站点情况新建图像(视频)站点一览表序号乡镇名称经度纬度监测内容建设方式网络备注合计(3)设备参数详见县级实施方案技术标准 (二) 预警系统补充完善为扩大预警覆盖范围,提高预警发布能力,进一步补充完善乡、村级预警设施建设。预警设备设施主要包括无线预警广播、无线或有线LED屏、声光雨量(报警)器、简易水位站、简易预警设备(手摇警报器和铜锣)等,统计现有预警系统建设情况。1. 布设原则详见县级实施方案技术标准2. 无线预警广播统计已建、新建情况,填表。描述如何可靠实现启动广电“村村响”广播系统。县级可协商广电部门在县域“村村响”设备增配SIM卡,实现监测预警信息通过短信转语音发布。“村村响”设备已完成SIM卡配置的地区,可协商增加水利部门授权号码。新建“村村响”广播站点,须与广电部门“村村响”设备兼容。表5.2.1 已建、新建无线预警广播一览表序号乡镇数量行政村备注合计3. LED屏各县根据需要,可增设LED屏。建议LED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