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通用应急预案XXXXr.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0820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62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通用应急预案XXXXr.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广州市通用应急预案XXXXr.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广州市通用应急预案XXXXr.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广州市通用应急预案XXXXr.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广州市通用应急预案XXXXr.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市通用应急预案XXXXr.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通用应急预案XXXXr.docx(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广州市液化气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15-8-2发布 2015-8-2实施实 施 令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我公司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重新修订了广州市液化气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广州市液化气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本气站实施应急救援及处置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用于规范、指导气站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及处置行动。广州市液化气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修订发布后,各部门应按修订后新版预案及本气站有关制度进行培训及演练,以便有效预

2、防和处理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本气站所有员工,均应严格遵守执行。广州市液化气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5年8月2日 目 录1 总 则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31.4 应急预案体系31.5 应急工作原则42 事故风险描述6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6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0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53.1应急组织体系153.2 应急工作及职责153.3 发生突发性事故时的应对程序183.4 应对程序194 预警及信息报告204.1重大危险源管理204.2 预警行动224.3 信息报告与处置245 应急响应275.1 响应分级275.2 响应程序285.3 响应程序图305

3、.4处置措施305.5 应急结束316 信息公开326.1信息发布的部门326.2信息发布原则326.3信息发布内容327 后期处理337.1事故现场的处置337.2生产秩序恢复337.3善后赔偿337.4应急能力评估和预案修订348 保障措施358.1通信与信息保障358.2队伍保障358.3资金保障358.4物资保障358.5医疗卫生保障358.6交通运输保障358.7信息保障368.8治安保障368.9应急避难场所保障368.10技术储备与保障369 应急预案管理379.1应急预案宣传379.2应急预案培训379.3应急预案演练379.4 应急预案修订389.5应急预案备案399.6应急

4、预案实施3910 现场处置方案4010.1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4010.2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4410.3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5010.4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5610.5(储罐)容器爆炸现场处置方案5910.6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6210.7冻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6610.8 液化气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6811 附件72附件1指挥机构、应急救援小组名单及联系方式72附件2政府有关部门及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73附件3气站主要设备设施表74附件4气站消防设施清单75附件5气站应急抢险、个人防护器材表75附件6气站总平面布置图和应急疏散示意图76附件7救援队伍行动路线图77附件9气站消防器材及

5、重要防护目标分布图79附件10液化石油气安全数据表80附件11规范化格式文本821 总 则1.1 编制目的为了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能及时予以控制,防止事故蔓延,有效地组织抢险和救助,确保职工生命安全及气站财产安全,广州市江盛液化气有限公司依据GB/T29639-201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及气站实际情况,制定了广州市江盛液化气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便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救援,在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

6、(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6)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8)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安委办201511号;(9)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1号 (10)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

7、11)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广东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3号;(12)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通知粤安监应急20123号(13)关于修改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实施细则粤安监应急20146号;(14)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15)广东省燃气管理条例,(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2号);(16)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1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1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19)液化石油气钢瓶GB58

8、42-2006;(20)液化石油气储运SY/T6356-2010;(21)液化石油气安全规程SY5985-2014;(22)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23)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GB13348-2009;(24)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25)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26)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27)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2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9)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国家安全生产监

9、督管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 公告2015年 第5号)(30)广州市白云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云府200827号);(31)广州市白云区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云府200463号)。1.3 适用范围本预案描述了处理生产安全事故紧急情况的组织、设施、资源及应急救援行动等主要内容。主要适用于处理本公司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员伤亡,含急性工业中毒、火灾爆炸、泄漏以及可能对附近

10、居民和公众有健康和安全影响的三级、二级、一级生产安全事故时的应急救援行动,同时作为气站周边地区参与应急救援的政府机构的重要参考。1.4 应急预案体系广州市白云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州市白云区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本预案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要求,结合本气站实际将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合并编写,由综合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内容主要包括气站的应急组织和责任、预防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保障等内容。本预案与广州市白云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州市白云区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当其启动时本预案服从本预案,并作为其组成部分。

11、广州市液化气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冻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容器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液化气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图1 应急预案体系图1.5 应急工作原则1.5.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始终坚持把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事故处理的首要任务,有效防止和控制事故危害蔓延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和危害。应急救援行动要把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要迅速组织抢救受伤人员,撤离、疏散可能受到伤害的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对可能发生无法直接施救或可产生较

12、大次生灾害事故,应采取有效方案,组织人员迅速撤离现场。1.5.2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必须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充分调动本单位和社会各方面救援力量,保障抢险救援快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当紧急情况或事故发生时,气站各部门一律服从应急指挥调动,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拒绝执行命令。各应急专业组履行各自的职责,迅速展开救援。1.5.3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的原则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事故现场人员应当立即按照气站事故报告的程序和规定进行报告;气站负责人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不得瞒报、谎报、或者迟报。发生液化石油气事故后,应及时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

13、按照液化石油气生产事故类型,采取不同应急救援措施,及时有效控制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充分利用本气站现有资源,合理科学分配人力和物力,力求以最短时间控制事故。在组织开展事故应急救援的同时,应尽快开展善后处理工作,要根据有关法规和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做好伤亡家属的安抚,积极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1.5.4 反应快捷、措施果断的原则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本气站的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要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控制。1.5.5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原则牢固树立

1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理念,加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和监控工作,组织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等工作,尽一切可能消除事故隐患,提高事故防范能力,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2 事故风险描述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广州市江盛液化气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8 年6月26日,注册资本50万元人民币,注册地址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环镇东路138号,营业执照注册号为:440111000129621,经营范围:批发,零售液化气、燃气用具及配件、液化气钢瓶(不含危险化学品)。公司占地面积5360,建有液化石油气储罐区、机泵房、充装台、罐车装卸点及与之配套的供电、消防、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等系统和办

15、公室、值班室等辅助生产设施。所有建筑物均属钢筋混凝土结构,耐火等级二级,站区地面为水泥地面。公司现有员工15人,其中主要负责人1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人、中级安全主任1人、特种作业人员10人,均持证上岗。气站根据政府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运作,按时检测压力容器及设备安全附件,定期保养维护各类设备设施。同时做好各类安全运行记录,建立健全设备台帐、维修记录等各种文档,保障气站的安全生产运作。在员工管理方面能够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学习培训及消防演习训练,以备应付突发事故,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建站以来,气站在市、区两级有关监管部门和相关机构的的监督指导下,不断完善各种生产及安全消防设备设施,不断健全完善

16、各类文件档案的管理,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及安全防范意识,至今没有发生过生产安全事故,仍在安全正常运作。表2.1 广州市江盛液化气有限公司基本情况表企业名称广州市江盛液化气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江振扳企业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环镇东路138号联系电话020-86601605气站设计单位/设计单位资质/气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资质/气站监理单位/监理单位资质/职工人数15安全管理人员3持证上岗人数13占地面积5360m2储存能力94.01t气站级别三级储罐情况序号储存介质单罐容积(m3)及台数材 质形 式1液化石油气100m3216MnR卧式圆筒罐2液化石油气残液5m3116MnR卧式圆筒罐供应规模3

17、400t/年日灌装量10t(约700瓶)/日储存方式常温压力罐储存装卸方式压缩机卸气灌瓶方式烃泵灌瓶残液回收方式正压法主要消防安全设施工、器具配备情况名 称型号、规格数量状 况备 注手提干粉灭火器8KG12良好站区手提干粉灭火器4KG18良好站区推车式干粉灭火器50KG2良好罐区推车式干粉灭火器35KG4良好充装台悬挂式干粉灭火器6KG8良好充装台、机泵房、配电房消防水泵IS100-65-250A3个良好消防水池700m31个良好消火栓SS100-165个良好站区消防水枪QZ167支良好站区消防水带DN65L=20M5条良好站区氮气系统紧急切断用(含氮气一瓶)1套良好机泵房可燃气体报警器TB-

18、QT-T-TON90AA1套良好含6路检测器本气站的充装站已通过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安装、建筑防雷、消防设施等合格验收,并一直按相关管理要求对所有的设施设备进行定期的检验,证明本气站满足国家现行燃气企业规范要求。本充装站具有的完善的消防供水、供电、防雷等设施设备为气站的安全运行作出有效的保障。站内主要设备包括:100m3地上液化石油气储罐2台,5m3地上残液罐1台,液化石油气泵2台、液化石油气压缩机2台,充装秤16台,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另外,气站还有柴油发电机组1套,消防水泵3台,700m3消防水池1个,以保障供电及消防用水,均可随时启动,正常运行。设备清单具体如下表:表2.1 广州市液化气有

19、限公司主要设备表序号名 称规格型号数量用途位置1100m3卧式储罐280018168442个工艺储罐区25m3残液罐1200847001个工艺储罐区3烃泵YQ15-51台工艺机泵房4烃泵YQB35-51台工艺机泵房5压缩机ZW0.95/8 121台工艺机泵房6压缩机ZW-1.0/10-151台工艺机泵房7空气压缩机ZB-011/71台工艺消防泵房8充装秤DCS-120型8台充装充装台9充装秤S-TCS-YG-120型8台充装充装台10检斤秤TGT-5001台 充装充装台11检斤秤TGT-1001台充装充装台12消防水泵IS100-65-250A3台消防消防泵房13柴油发电机TFXY250M21

20、台应急电源消防泵房14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TB-QT-TON90A6路消防站区15氮气瓶/1个紧急切断机泵房16安全阀DN-1004个工艺站区17安全阀DN-502个工艺站区18安全阀DN-154个工艺站区19压力表Y-10017个工艺站区20温度计双金属3个工艺储罐2.1.1 周围环境本公司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占地面积5360m2,周边100米范围内没有居住区、村镇和学校、影剧院、体育馆等重要公共建筑及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保护区。本公司四周均设有不燃烧实体围墙,气站大门位于站区西侧,东面围墙外是农田,80米开外有一排厂房,厂房再往东为京广铁路;气站南面围墙外有鱼塘和农田,农田往南是江村加油站;气

21、站西面门前是村道,村道西侧是一条宽约10米的河涌,河涌往西是金沙北路,金沙北路西面是武广铁路;气站北面围墙外是农田。周围2公里内有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及南方医科大学江都医院,江高镇消防中队。气站四至情况见附件气站四至图。2.1.2 总平面布置站区内分为储存区、充装台、辅助区。储存区在站区的东面,内有100m3液化石油气地上卧式储罐2个,5 m3液化石油气残液罐1个;充装台在整个站区的中部,和机泵房用实墙隔开;辅助区在站区的西面,包括综合楼、营业室、消防泵房、配电房、消防水池等。站区具体平面布置详见附件“总平面布置图”。生产区设置有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灌瓶间、机泵房和汽车槽罐车卸气点。液化石油气储罐

22、区设置在生产区东面;机泵房和灌瓶间为同一建筑,机泵房设在灌瓶间的北面,汽车槽罐车卸气点则设置在机泵房北面的山墙旁。气站设有5米宽环形消防车道,灌瓶间前设有宽25m、长28m的回车场。辅助区西北角为综合楼和营业室,综合楼共两层;辅助区西南角为配电房、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消防水池储量700m3。2.1.3 气站供气流程及工艺简介2.1.3.1物流过程用户气站下达采购指令罐车运抵气站充瓶气站储罐瓶装液化石油气门市本气站的气源由有资质的运输车辆运抵气站,卸入气站储罐后再进行钢瓶充装。钢瓶的运输由用户自行负责,气站内没有设实瓶存放点。其物流过程见图2.1。2.1.3.2工艺流程液化石油气站的主要工艺流

23、程有:液化石油气接收、液化石油气灌瓶、残液回收工艺及倒罐工艺。简单分述如下:(1)汽车槽车卸液化石油气工艺压缩机卸车: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进站后,将槽车上槽罐的液相和气相管通过软管与站内相应管道连接,用压缩机将储罐内的气体抽出,压入槽车加压,在槽车和储罐之间形成一定的压力差,将槽车内的液化石油气压入储罐。液相卸完后,再用压缩机将槽车内的剩余气体抽至储罐。烃泵卸车: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进站后,将槽车上槽罐的液相和气相管通过软管与站内相应管道连接,用烃泵直接抽取槽车内的液化石油气卸入储罐。烃泵和压缩机可以互为备用,以压缩机卸车为主。(2)液化石油气钢瓶灌装工艺用烃泵把储罐的液化石油气送到灌瓶间,通过自

24、动灌装秤灌入钢瓶,多余的液相LPG由回流旁路返回到储罐。当采用压缩机进行灌瓶时(此方式较少使用),可用压缩机抽取其中一个储罐内的气体加压后送入另一个储罐,使加入气体后的储罐的压力升高,然后把储罐的液化石油气压送至灌瓶间,通过充装枪灌入钢瓶。此工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常用。(3)残液回收工艺残液回收时用压缩机抽取残液罐的气体,经加压后送入待倒残液的气瓶,当钢瓶内的压力大于残液罐压力0.10.2MPa时,关闭气相阀门,翻转气瓶,开启液相阀门,瓶内压力将残液压出。(4)倒罐工艺打开液出储罐的液相出口阀及液入储罐的液相入口阀,同时打开两个储罐的气相阀,再打开液出和液入总管旁通阀,用压缩机抽取液入罐的气

25、相,对液出储罐进行加压,液出储罐的液相就通过液相旁通阀进入液入储罐,即实现倒罐。灌瓶销售液化石油气槽车压缩机或烃泵液化石油气储罐储罐烃泵或压缩机气站工艺流程见图2.2。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2.2.1风险性分析2.2.1.1物质的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表对照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本站经营和储存的液化石油气属于易燃气体,它的理化性质、危险特点、急救方法、个体防护、包装、储存、运输的技术要求见附件。2.2.1.2 物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本站经营和储存的液化石油气属于易燃气体,液化石油气的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易燃、易爆、易积聚静电荷、易挥发、气态易聚积以及中毒窒息性等,同时由于液化石油气气化

26、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当发生泄漏时液化石油气通过细小孔隙向外排放时,压力迅速降低,体积急剧膨胀,会产生制冷作用,使空气或石油气组分中的水分以冰霜的形态积聚在孔隙周围,产生“节流效应”,其结果可导致阀门无法关闭或管道堵塞,时常引发重大事故,泄漏过程产生的低温可能导致人员冻伤。2.2.1.3经营、储存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本站经营和储存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爆炸、容器爆炸、触电、车辆伤害、中毒和窒息、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和其他伤害等,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火灾、爆炸、容器爆炸和液化气泄漏。经营、储存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情况见下表:2-3危险场所及危险有害因素一览表危险有

27、害因素危险场所储罐区值班室充装台消防泵房卸车点办公室机泵房配电间新瓶库火灾、爆炸液化气泄漏/中毒和窒息/车辆伤害/触电机械伤害/低温冻伤/容器爆炸/2.2.1.4.重大危险源辨识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本气站储存和灌装的液化石油气属于危险化学品。根据已经确定的危险、有害因素,对照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对项目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表2-4 储存场所危险产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表序号储存场所单元危险化学品质量辨识结果危险化学品存量危险化学品临界量1液

28、化石油气储存区114.850t构成重大危险源注:液化石油气相对密度取0.56,充装系数取1。危险化学品的总储量=2050.56=114.8t2)压力管道重大危险源辨识本气站输送管道为输送液化石油气的液相或气相的低压管道,属于压力管道,但该压力管道:(1)不属于长输管道;(2)没有输送GB5044中,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气体、液化气体介质;没有输送GB5044中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3)虽然输送的易燃气体为甲类可燃气体,但其公称直径为50 mm100 mm,设计压力为1.77Mpa4MPa。因此,本气站中使用的压力管道不构成重大危险源。3)压力容器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

29、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的规定: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100 MPam3的压力容器(群)属于重大危险源。本气站使用的压力容器为液化石油气地上卧式全压力储罐,P=1.77MPa,V=1002个+51个=205m3 ,即PV=1.77205=362.85MPam3 100MPam3,因此,本气站使用的压力容器已构成重大危险源。综上所述,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对本站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表明,本站已构成危险化

30、学品重大危险源,使用的压力容器(群)已构成重大危险源,故本站已构成重大危险源。2.2.2危险目标的确定通过上述分析表明,本站经营的危险化学品液化石油气在卸气、储存、充装过程中可能因操作失误、设施损坏或其它因素导致事故发生,发生的事故种类主要有:火灾、爆炸、容器爆炸、触电、车辆伤害、中毒和窒息、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和其他伤害等。根据本站经营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危险性质以及可能发生事故的特点,可以确定以下三个主要危险目标。1号目标:液化石油气储罐区。2号目标:液化石油气罐车及卸气作业场地。3号目标:液化石油气机泵房及灌瓶间。2.2.3危险目标的潜在危险性评估1号目标潜在的危险性是储罐因

31、设计缺陷、储罐腐蚀、焊缝断裂或受外力破坏破裂或违章操作等原因而引发液化石油气泄漏,遇火源,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同时可能发生容器爆炸、中毒和窒息等事故。2号目标潜在的危险性是因汽车槽罐破裂、卸车软管破裂、拉脱、装卸人员不遵守操作规程、让没有受过培训的装卸人员作业等而引发液化石油气泄漏,遇火源,可能导致火灾、爆炸,同时可能发生容器爆炸、车辆伤害、中毒和窒息等事故。3号目标潜在的危险性是在液化石油气充装过程,由于计量失效而过量充装、软管破裂等原因,引起液化石油气泄漏,遇火源,可能导致火灾、爆炸,同时可能发生容器爆炸、车辆伤害、中毒和窒息等事故。2.2.4危险目标对周边的影响依据本站确定的危险目标,一

32、旦发生事故,主要是液化石油气火灾、爆炸对周边产生的影响最大。运用蒸气云爆炸事故后果进行模拟分析,确定危险目标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可能对周边产生影响的范围。进而确定重大危险源的等级。死亡重伤轻伤财产损失50.0588.95142.3274.39由蒸气云爆炸伤害计算结果分析,本站储罐区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在半径50.05m的范围内,人员死亡;半径88.95m的范围内,人员重伤;半径142.32m的范围内轻伤;半径74.39m范围内财产将受到破坏。因此,本站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对周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注:选用了计算公式:R2/R0=(q2/q0)1/3由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事故后果分析可知

33、,本气站的危险化学品液化石油气已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气站使用的压力容器(群)也已构成重大危险源。通过计算R分级指标本液化石油气站R值为6.88,划分为四级重大危险源。一旦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事故,可能造成较大生产事故。注:R的计算公式: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应 急 总 指 挥气 站 站 长 副总指挥安全主任警戒组抢险维修组后勤救护组灭火组图2 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结构图(1)应急总指挥:由气站站长担任,站长不在岗时由运行班班长担任,并设立昼夜值班报警。应急行动过程角色转换执行程序按气站应急总预案。(2)副总指挥:由气站安全主任担任。(3)组织成员:门卫、充装班、安全员、财

34、务、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电工等组成。(4)事故现场指挥部:由气站总指挥指定人员担任现场指挥部负责人,并设立抢险维修组、灭火组、后勤救护组、警戒组4个应急救援专业小组。3.2 应急工作职责3.2.1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气站值班室,在总指挥、副总指挥的领导下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指挥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负总责。(1) 领导、组织、协调气站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应急救援工作中重大事项的决策。(2) 根据事故发生情况,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3) 立即上报白云区应急救援中心。(4) 适时发布公告,将事故的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公布于众

35、。(5) 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6) 定期组织预案的演练,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7) 检查评估应急预案的有效性。3.2.2应急指挥部成员职责(1)应急总指挥职责:批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与终止;决策紧急情况下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动;确定现场指挥人员;协调事故救援有关工作;负责信息管理。(2)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完成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落实总指挥发布的抢险命令,并随时向总指挥报告应急救援工作进展情况,或受总指挥的委托代行总指挥职权。(3)成员职责:协助应急总指挥和现场指挥工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完成各项任务;

36、提供救援决策依据;协助各方人员的通讯联络工作。3.2.3 应急救援专业组职责3.2.3.1抢险维修组a.熟悉站区的地形、地貌及各类设备装置的特性、特征。b.熟悉站区各类设备装置及其安全附件的性能、特征及抢修办法。c.了解各种抢修工具、器械、配件的用途、存放地点、数量规格(包括:木尖、铁箍、篷布条、棉胎、钢线、堵漏夹具、金属补漏剂等堵漏器材),并妥善保管。d.当发生机械故障、液化石油气泄漏等事故时,全组人员必须迅速组合,在组长带领下,根据现场指挥员的要求,取合适的工具及器械,全力开展抢修工作。3.2.3.2灭火组a.熟悉站区的地形、地貌及各类设备装置的特性、特征。b.熟悉各种灭火器材、设施的用途

37、、操作方法、存放位置及适用范围。c.当发生火警时,全组人员迅速自行组合,听从组长的安排,根据现场指挥的调度,取合适的灭火器具,全力投入扑救工作。d.如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或某些机械故障时,按实际需要,全组人员迅速投入抢险维修组协助抢修工作。e.一旦地方消防人员到达现场接替灭火抢险,全体人员转入营救工作。3.2.3.3后勤救护组a.听到警报声响时,全组人员迅速集合于气站大门口,在组长的带领下全力投入抢救工作; 财务人员第一时间保护货款及单据, 防抢防盗。b.根据实际情况,紧急疏散站区无关人员及车辆至安全位置, 并妥善保管。c.负责与气象部门联系,提供本气站区域的气象预报和数据资料。d.运送和补充事

38、故现场所需的器材物品,配合协助灭火或抢修人员伤病时护理护送工作。e.安排好一至两辆汽车于气站外公路边,以备急救应用。f同时承担通讯联络的职责。g. 做好医疗抢救设备、器材、药品的采购、保管工作。3.2.3.4 警戒组a.当发现事故,收到事故通知或气体浓度探测发出警报响时,立即拉响警报,打开气站大门,守住大门口。b.坚守岗位,设立警戒线,维护现场交通秩序,保障消防、公安部门的人员和车辆顺利出入现场;劝说外来无关人员车辆离开本气站。c. 严格执行值守本气站进出口任务, 除消防、公安及政府应急机构等有关人士外,其余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站区;如站区有人离开, 必须查明其身份,做好记录。d.保障站区内外

39、道路畅通,消防栓及消防水池边无杂物阻碍。e.夜间发生事故时, 立即根据实际情况并按照上述要求,准确无误地报警(消防大队、公安局), 电话通知本公司有关人士。f.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危害范围,必要时,可启动站区消防喷淋进行储罐的冷却及间隔。3.2.3.5 特定工种 电工当站内发生火警或石油气严重泄漏事故时,立即关闭站内除水泵房以外的一切电源,并做好启动消防喷淋的工作。3.3 发生突发性事故时的应对程序3.3.1监控点、报警电话以及紧急切断控制点位置3.3.1.1 监控点:a.气站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环镇东路138号b.电 话:020-866016053.3.1.2 报警电话:a.统一报警电话

40、:1103.3.1.3气站紧急切断控制点位置及其应变动作a.任意启动站区内任何一个紧急关闭按钮(指已安装紧急停车与关闭系统装置的单位):b.罐区机泵房内液压紧急切断控制装置卸压(指未安装紧急停车与关闭系统装置的单位);c.机泵房停机、停泵关闭控制阀、切断电源开关;d.充瓶间、卸车台停止装卸关闭控制阀;e.配电房关闭除水泵房以外的电源开关(晚上保留站区照明电源)。3.4 应对程序3.4.1 气站内所有人员,不论在任何时候, 发现有火警或泄漏事故发生,必须迅速报告站长或当值安全管理小组成员, 并清楚说明出事故位置及严重程度。3.4.2 当气站内发生火警、液化石油气严重泄漏等突发事件时,立即启动紧急

41、停车连锁装置或摇响警报。3.4.3 警报响起,站内电话立即停止与突发事件无关的联络,将电话交给站长使用。根据 “广州市江盛液化气有限公司应急预案”的规定,站长对事故的危害程度进行判断,一旦判定为三级应急、二级应急、一级应急状态,应立即将本气站紧急情况向外界通报,同时担负起企业应急总指挥的责任,并启动本气站的应急预案。3.4.4 一旦事故初始阶段已形成无法控制的火灾和严重泄漏全体应急状况,站长立即拨打报警电话:110,准确无误地向白云区紧急救援中心报告出事地点、出事的性质、严重性及危害程度等相关情况;直接寻求白云区政府的援助。3.4.5 夜间或节假日出事则由当班保卫人员负责上述工作程序。3.4.

42、6 气站内所有人员,不论在任何时候,一旦发生二级应急、一级应急情况,应立即到事故应急集合点集合报到。3.4.7 事故应急指挥部设在气站:站长办公室。重点提示:万一发生火警或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指挥组成员未能及时赶到现场作指挥调动时,抢险维修组、灭火组、后勤救护组长必须迅速自行组合本组成员,互相配合,按“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要求进行扑救行动,全体员工必须按“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全力投入配合抢险抢修工作。4 预警及信息报告4.1重大危险源管理4.1.1监控方式(1)值班人员现场监控管理;(2)现场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现场巡查;(3)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4)上级或政府相关部门现场检查;(5)储

43、罐安装有安全阀、液位计、温度计及压力表等,并定期送相关部门检测。4.1.2防范措施4.1.2.1液化石油气泄漏及火灾、爆炸事故的防范措施;(1)日常加强对设备、管道等设备的巡回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进行整改排除;(2)站区设置可燃气体泄漏检测仪、报警、视频控制系统,可在第一时间探测监控到现场泄漏情况(3)液化气储罐气液相口设置了紧急切断阀,出现紧急情况可通过遥控关闭,防止出现大量泄漏;(4)加强灾害天气预警工作,在恶劣天气停止作业。(5)严禁吸烟、携带火种、穿带钉皮鞋等进入易燃易爆区域;(6)动火必须严格按动火手续办理动火证,划定动火区,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7)采用相适应的防爆电气设备、设施;(8)易燃易爆区域严禁使用易发生火花的铁制工具作业;(9)规定要求采取防静电措施,安装避雷装置,并定期检查、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