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概述.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0867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0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概述.docx(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总论61.1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评价任务的由来61.1.1 项目提出的背景61.1.2 评价任务的由来71.2 编制依据71.2.1 法律、法规依据71.2.2 技术规范依据81.2.3 编制依据81.4 评价标准91.4.1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9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91.5 评价工作等级101.5.1 地表水环境101.5.2 环境空气101.5.3 声环境101.5.4 生态环境101.6 评价范围101.6.1 大气101.6.2 废水111.6.3 噪声111.6.4 固体废物111.6.5 生态111.7 控制与保护目标111.7.1环境空气111.7.2 水环境111

2、.7.3 声环境111.7.4 固体废物121.7.5生态环境12第二章 项目所在地区环境概况122.1 自然环境概况122.2 环境质量现状122.3 环境功能规划122.4 环境敏感因素分析132.4.1 大气环境敏感性分析132.4.2 地表水敏感性分析132.4.3 地下水敏感性分析132.5.4 声环境敏感性分析132.5.5 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13第三章 工程分析143.1 项目名称、地点、建设单位及性质143.2 建设内容143.3 建设规模143.5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173.5.1 给水173.5.2 排水223.5.3 供电233.5.4 消防、通风及排烟设计233.6 主

3、要设备清单、原辅材料及动力能源消耗情况233.7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243.7.1规划符合性分析243.7.2 项目选址与周围环境相容性分析243.7.3 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25第四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254.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254.2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和评价264.2.1扬尘的影响264.2.2 施工期建筑装饰室内大气环境影响分析274.3营运期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和评价27第五章 水环境影响评价285.1 水环境质量现状285.1.1 监测内容及监测布点285.1.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85.2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305.3 营运期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315.4 结果分析31第

4、六章 声环境影响评价316.1 声环境质量现状316.2声环境影响预测326.2.1 预测方法和预测模式326.2.2 本项目噪声源336.2.3 预测结果分析34第七章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357.1 固体废物排放情况分析357.2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评价357.3营运期固体废物影响评价357.3.1 营运期固体废弃物影响357.3.2 固体废物处理方案367.4 结论36第八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378.1 生态评价原则378.2生态环境状况378.3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378.3.1施工对植被的影响378.3.2施工对野生动物的影响378.3.3施工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388.4 运营期生

5、态环境影响分析38第九章 环境保护措施399.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399.2 水污染防治措施399.3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409.4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409.5 生态污染防治措施41第十章 总量控制与达标排放4110.1 总量控制4110.2 达标排放4110.2.1 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分析4110.2.2 水体污染物达标排放分析4210.2.3 项目噪声达标分析42第十一章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4311.1 环境管理4311.1.1 环境管理机构与职责4311.1.2 主要环境问题4311.1.3 环境管理计划4311.2 环境监测计划4411.2.1 环境监测机构设置4411.2.2 环境

6、监测的内容44心得体会45附件一 项目地理位置图46附件二 项目平面布置图47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评价任务的由来1.1.1 项目提出的背景学校占地133613平方米,建筑面积28392平方米。有教学楼4幢,科技楼、实验楼、图书楼、办公楼各1幢;教工集资建房楼4幢;学生宿舍楼、学生公寓各1幢,生活设施齐全,可供1500余学生住宿。电脑房、语音室、电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及校园电视网络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体育场25000平方米,地势平坦开阔;8500平方米的生物园四季草木扶疏,整个校园绿树成荫,芳草萋萋。学校教职员工213人,其中硕士学历3人,本科100人;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者5

7、6人,中学一级职称者44人;受国家、省级表彰和奖励者13人次;获全国优质课竞赛一等奖1人,三等奖1人,获省级优质课竞赛一、二等奖10人次;有市学科带头人8人;市普通高中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11人。在校学生3000余人,教学班63个。2012年,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府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市的经济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全市民生改善成效显著。项目是贯彻落实国家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要求,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

8、才具有特殊的意义。1.1.2 评价任务的由来1、 通过对本项目拟建区域及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自然和环境等现状调查、监测,掌握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状况并指出该区域主要环境问题;预测本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情况及排放规律,预测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提出有效的污染控制手段,为项目建设和环境有效管理提供可靠信息和依据。2、 通过对区域环境调查和区域规划分析,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区域选址合理性和开发建设的可行性。通过对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分析,论证项目在环境保护角度的可行性、经济合理性。3、 本项目涉及范围较广,开发面积大,使原有农业生态系统改变为城市生态系统,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

9、项目的影响并提出保护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县第一中学新校区环境影响报告书,为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及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进行实地勘察、资料收集,与分析的基础上,依据项目性质、污染特征和区域环境状况,制定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并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

10、治法(2000年4月29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9月20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令14号)(13)江西省省环境保护条例(2005年12月3日)(14)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1.2

11、.2 技术规范依据(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8)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1.2.3 编制依据 (1)关于县第一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的批复; (2)洛。县第一中学新校区建设

1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洛阳理工学院);(3)关于。县第一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任务委托书;(4)江西省市建设与规划委员会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5)。县第一中学新校区总平面调整及学生公寓、食堂建造,教学楼扩建初步设计(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表。 1.4 评价标准1.4.1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表1-1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类别标准名称执行标准编号评价对象级(类)别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项目所在区域二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新校区项目区段类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项目规划区2类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2

13、污染物排放标准类别标准名称执行标准编号评价对象级(类)别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施工、运营废气二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施工、运营废水三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施工区边界噪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锅炉烟气二类区时段1.5 评价工作等级1.5.1 地表水环境由于本项目运营后主要是生活污水,废水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按在校师生4000人,生活用水量以100L/(人天)计,排放系数0.8,则产生污水量为320m3 /d,废水排入类水体,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HJ/T2.12.3-93)确定水环境影响

14、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1.5.2 环境空气根据初步工程分析,本项目没有大的废气污染源,各污染物等标排放量小于2.5108m3/h,故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1.5.3 声环境本项目是学校,没有大的噪声污染源,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增加很小且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1.5.4 生态环境本项目建筑面积105153.82 m2 ,直接影响区域20km ,没有重要珍稀物种,无敏感地区,该项目主要使绿地系统减少,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确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3级。1.6

15、 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结合本工程特点及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来确定本次评价范围。1.6.1 大气项目所在区域;1.6.2 废水根据建设项目建设内容进行用水量及废水排放量预测分析,评价范围为拟建区域至排放口;1.6.3 噪声评价范围为项目所在地周边延伸100m的范围内;1.6.4 固体废物主要为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料;1.6.5 生态评价范围为项目占地区域及边界外100m的范围内。1.7 控制与保护目标在对拟建项目沿线的环境现状、环境功能要求进行调查,对拟建项目工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1.7.1环境空气评价区内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1.7.2

16、 水环境施工期与营运期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排放; 1.7.3 声环境保护周围敏感受体,使区域声环境不因本项目的建设而恶化,同时保护本项目在运营期不受外界影响;1.7.4 固体废物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固体废弃物得到合理的处置,特别是妥善处理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土,避免引起水土流失、扬尘污染等二次环境污染问题。1.7.5生态环境最大程度的降低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并尽快做好植被恢复措施。第二章 项目所在地区环境概况2.1 自然环境概况。县位于江西省东部边境,南起北纬2634;北自北纬2659,东迄东径11634,西抵东径1166, 全县总面积1612平方公里,辖5镇6乡1场129个行政村和1个省

17、级工业园,总人口24万。县境内地势顺盱江河谷走向,呈东西高,中部低,由南向北倾斜。属丘陵地形,山地占77%,丘陵13%,平原10%。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均气温19.1,年均日照1932小时,年均降雨量1172毫米,平均无霜期273天。县林地面积有17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6%。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0.13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8.21亿元。城建成区面积达8.7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到7.9万人。县第一中学新校区位于盱江镇顺化渡,占地约192008.3m2。2.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范围内基本农田、村庄,无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等环境敏感区,主要为农业

18、生态区,属典型的中国农村模式,环境质量良好,生态比较脆弱。2.3 环境功能规划按照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划定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永久基本农田范围三类功能区,把抚河源头禁止开发区、重要河流源头、主要供水地、主要山脉、重点湖泊、基本农田等生态功能极重要地区划入红线范围,强化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生态脆弱区的有效保护,统筹实施抚河源头的生态移民工程。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实施生态乡(镇)全覆盖,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文明示范村,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全面实施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工程、抚河生态保护工程、低碳产业发展工程、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生态城镇建设工程、生态旅游发

19、展工程、绿色出行系统工程;加快农村水环境治理整县推进项目,加强城市生态文明,推进县城区污水管网工程、园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工程等重大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好农村清洁、治污净水等工程,建设“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的幸福家园。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立县、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努力创建全省、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丽莲乡”。2.4 环境敏感因素分析2.4.1 大气环境敏感性分析由于评价区是新规划的场地,工业企业少,周围居民已搬迁,因而环境空气

20、较好。根据工程大气排污特点,大气环境敏感性一般。2.4.2 地表水敏感性分析离项目最近的河流为盱江,距离场地3km,工程废水不外排,地表水环境不敏感。2.4.3 地下水敏感性分析 根据监测资料,本区地下水环境较好,未受到工业企业污染,地下水环境敏感性一般。2.5.4 声环境敏感性分析建设场地周围居民均搬迁,因此噪声环境不敏感。2.5.5 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从本工程厂区生态环境以农业生态为主,植被覆盖度一般,无国家级保护动植物,但从工程特点来看,本工程的建设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环境因素敏感性强。第三章 工程分析3.1 项目名称、地点、建设单位及性质项目名称:。县第一中学新

21、校区建设项目建设地点:。县旴江镇顺化渡建设性质:新建用地面积: 192008.3m2建设单位:。县第一中学总投资:25000万元。 3.2 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楼、办公综合楼、学术报告厅、教师宿舍、实验楼、艺术楼、图书信息楼、体育中心、学生宿舍、师生食堂、运动场等主要建筑工程,道路、堡坎、绿化、景观等附属设施。3.3 建设规模(1)学校设置及人员规模。县第一中学新校区位于。县旴江镇顺化渡,项目的建设可以完善。县教育资源,满足。县经济发展对优质中学校教育的需求。提高区域的大学升学率。新校区设置高中三个年级,在校师生共4000人。主要课程设置:数学、语文、英语、体育、物理、化学、生物

22、、地理、历史、政治。(2)建设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192008.3m2,净用地面积170955.3m2;总建筑面积105153.82 m2。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3-1。表3-1 项目技术经济指标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数值计量单位1建设用地面积192008.3m22建设净用地面积170955.3m23代征城市道路面积21053.0m24总建筑面积105153.82m25一、计入容积率面积89102.66m2其中体育中心2875.26m2学术报告厅979.04m2实验艺术楼10478.92m2行政办公楼4350.59m2图书信息中心4160.70m2教学楼32459.19m2食堂7141

23、.08m2学生宿舍31526.42m2教师宿舍6740.13m2正校门102.92m2侧校门(2个)205.84m2看台1404.00m2公厕57.78m26二、不计入容积率面积16049.16m2其中教学楼架空部分5982.98m2学术报告厅291.28m2设备用房1358.82m2地下车库8416.08m27停车泊位424辆其中地上车位137辆地下车位287辆8建筑基底面积22591.03m29建筑密度11.77%10容积率0.603.4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组成和主要环境影响见表3-2。表3-2 工程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表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施工期营运期主

24、体工程教学楼3栋,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32459.19 m2。位于学校东侧,教学楼均为地上5层。噪声扬尘、废水、建筑垃圾弃土、生活污水水土流失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图书信息中心1栋,位于学楼中上区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4160.70m2。2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图书熏蒸药物行政办公楼1栋,位于校区东侧,教学楼南侧,建筑面积4350.59 m2,地上5层,框架结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体育中心1栋,兼顾会场功能,位于校区西南角,南大门一侧。建筑面积2875.26 m2。地上1层,框架结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社会噪声学生食堂1栋,建筑面积7141.08 m2,地上3层,框架结构。位于项目学生宿舍10#楼右侧。食

25、堂设计有厨房,餐厅及洗碗间等,可容纳就餐人数为5000人左右。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油烟餐厨垃圾学生宿舍7栋,位于校区北部,建筑面积31526.42m2,均为地上6层,框架结构。宿舍房间设计为八人间,带有阳台和卫生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教师宿舍1栋,位于学生宿舍东侧,建筑面积6740.13 m2,地上12层,框架结构。带有专用的卫生间。实验楼及附属用房包括实验艺术楼1栋,建筑面积10478.92 m2,地上4层,框架结构。学术报告厅1栋,建筑面积979.04m2,地上2层,框架结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实验废水实验废气辅助工程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下车库面积8416.08m2,位于实验艺术楼、行政办公

26、楼及学术报告厅之下,利用地理高差汽车直接平进车库。/交通噪声汽车尾气设备噪声锅炉房3吨,燃气式蒸气锅炉,以天然气为能源天然气燃烧烟气供水由市政管网供给/公用工程供电由市政电网供电供气从市政道路天然气干管上引入化粪池日处理规模为750m3噪声扬尘、废水、建筑垃圾弃土、生活污水水土流失恶臭隔油池1座、有效容积30 m3废油脂生活垃圾收集点1个,位于项目内东侧恶臭/危废暂存间1个、位于实验楼东侧食堂抽油烟机食堂共6个灶头,每个灶头设一个废油脂通风橱化学实验室/管网校区修建雨污管网/绿地化79683.44m2,绿化率41.5%环境正效应3.5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3.5.1 给水(1)给水系统本项目给水

27、水源由。县城市自来水管网供给,市政供水压力供水压力0.1MPa。一层至六层生活用水由室外生活给水管网直接供给,六层以上生活用水采用水泵加压供水,室内立管及屋面给水横管均采用钢塑复合管和可锻铸铁衬塑管件,管径不大于100mm的钢塑复合管丝扣连接,大于100mm的钢塑复合管采用卡箍连接,钢塑管公称压力不小于1.0Mpa。本工程的给排水和消防设计按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有关规定的进行设计。饮用水由饮水机供应,由电器专业在各饮用水点预留电源插座。 热水及开水供应:由食堂设的生活锅炉房集中供应。锅炉软水设备采用树脂,用氯化钠溶液进行再

28、生,废旧树脂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生活用水量新校区用水对象以学生和教师为主,校区的用水主要是师生生活用水(教学、办公、住宿、洗浴、食堂)及绿化用水。本项目建成后以学生规模为6000人,计划5000人食宿,教职工规模为365人计,师生在教学楼、宿舍、食堂和其他建筑物之间流动。参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和四川省用水定额(修订稿),类比。县中学实际年用水量,住宿生生活用水(不含餐饮用水)综合定额取120L/d.人,不住宿取40L/d.人,年工作270天,估算出该项目生活用水总量为683.80m3/d,184626 m3/a。排放系数按0.85计,该项目污

29、水排放量581.23m3/d,156924m3/a。食堂用水项目设有学生食堂可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三餐服务。根据类比调查,食堂餐饮用水取30L/d.人,项目建成后计划5000名学生食宿,教职工规模为365人,则食堂总用水量为160.95 m3/d,43456.5 m3/a;排放系数按0.85计,食堂废水排放量约为136.8m3/d,36936m3/a。实验室用水本项目设置了化学、生物、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主要进行简单的化学授课使用,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的药品大多为常规化学药品,以酸碱盐为主。生物实验室主要进行简单的生物授课使用,对小动物的外形进行观察及少量的解剖观察,植物形态的观察等。常见实验室药

30、品如下表所示:表3-3 实验室主要药品表序号名称分子式/分子量规格数量理化特性标准或规格1盐酸HCl/36.46AR500ml80瓶无色液体,沸点:57;饱和蒸汽压(kPa):30.66(21);溶解性:能与水、乙醇混溶,溶于苯。分析纯2浓硫酸H2SO4/98.08AR500ml12瓶无色无味油状液体;沸点:337;饱和蒸汽压(kPa):0.13(145.8);溶解性:与水混溶。分析纯3硝酸HNO3/63.00AR500ml8瓶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见光易分解;沸点:83;溶解性:与水混溶分析纯4碳酸氢铵NH4HCO3/79.06工业500g4瓶白色单斜或斜方晶体,无毒,有氨臭;

31、熔点:105;溶解性: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二硫化碳及浓氨水中。分析纯5硫酸铜CuSO45H2O/249.68AR500g16瓶天蓝色晶体,水溶液呈弱酸性;熔点:200(无水物);溶解性:溶于水,溶于稀乙醇,不溶于无水乙醇、液氨。分析纯6氢氧化钠NaOH/40.01试剂500g24瓶片状或颗粒形态的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熔点:318.4;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分析纯7碳酸钠Na2CO3/105.99试剂,无水AR500g20瓶白色无气味的粉末或颗粒,有吸水性;熔点:851;溶解性:易溶于水和甘油,微溶于无水乙醇,难溶于丙醇。分析纯8氯化钠NaCl/58.50500g16瓶白

32、色无臭晶体,在空中微有潮解性;熔点:801;溶解性:易溶于水、甘油,微溶于乙醇、液氨,不溶于浓盐酸。分析纯9高锰酸钾KMnO4/158.03AR500g4瓶深紫色细长斜方柱状结晶,有金属光泽;熔点:240;溶解性: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丙酮、硫酸。分析纯10过氧化钠Na2O2/79.80AR500g4瓶白色至黄色粉末,易潮解,有腐蚀性;熔点:460;溶解性:溶于乙醇、水和酸,难溶于碱。分析纯11镁条Mg/24.3125g80包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粉末(轻质碱土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熔点:648;溶解性:不溶于水、碱液,溶于酸。分析纯12钠Na/22.99AR250G4瓶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固

33、体,易自燃,遇水放热,具有抗腐蚀性;熔点:97.72;溶解性:能溶于汞和液氨。分析纯13铝粉Al/26.98工业500g4包银白色轻金属;熔点:660;溶解性:易溶于稀硫酸、稀硝酸、盐酸、氢氧化钾溶液,不溶于水。分析纯14铁粉Fe/55.85AR500g4瓶银白色固体或灰黑色粉末;熔点:1538;不溶于水。分析纯15铜Cu/63.55100g80瓶紫红色固体;熔点:1083.4分析纯根据类比调查,学生和老师在实验过程中用水外加各种清洗水约0.26 m3/d,70.2 m3/a。排放系数按0.85计,实验室废水排放量约为0.22 m3/d ,59.67 m3/a。产生的实验废水以酸碱盐水为主,特

34、征表现为PH范围较大,这些废水需先经酸碱中和和沉淀后再排放。医疗用水本项目设有医务室,为全校师生提供包扎伤口、医疗咨询、非处方药的销售等简单的医疗活动,不进行注射、手术等治疗。医务室用书主要是医务人员清洗用水、伤口清洗用水等,用量很小,约为0.1 m3/d,27.0 m3/a。绿化用水本项目绿化面积79683.44m2,参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0),绿化浇洒用水定额可按浇洒面积1.03.0L/m2.d计算,取1.5L/m2.d,则该项目绿化用水量为119.53m3/d,32273.1 m3/a。未预计用水本项目未预计用水按总用水量的10%计算,则用量为96.46m3/d

35、。拟建项目营运期用水、排水量估算见表3-4: 表3-4 项目用水对象及污水产生量估算用水对象建筑物用水标准用水规模日用水量(m3/d)污水量按85%计(m3/d)生活用水(不含餐饮用水)教学楼行政楼、学生宿舍、教师公寓等120L/人.d40L/人.d53651000683.80581.23餐饮用水食堂30L/人.d5365160.95136.80实验用水化学实验室生物验室0.260.22医疗用水0.100.085绿化用水绿地1.5L/m2次,1次/d79683.44m2119.53/不可预见用水按以上用水总量的10%计96.46/合计10611.00718.34 项目水平衡图见图3-1。图3-

36、1 项目水平衡图(m3/d)损耗24.15生活用水160.95136.8136.8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由。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接收并进行处理隔油池损耗0.04餐饮用水0.260.220.22预处理1058.51实验用水损耗0.015新鲜水0.10.0850.085预处理医疗用水119.53119.53绿化用水96.4696.46吸收、蒸发、损耗后进入雨水管网不可预见用水3.5.2 排水本项目采用雨、污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雨水经雨水口、雨水管网收集后至市政雨水管道。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排水系统,由87型雨水斗收集雨水立管至室外建筑散水。室外道路边适当位置设置平蓖式雨水口收集校内的地面径流

37、。项目食堂设置隔油池对食堂餐饮废水进行预处理,医疗废水经过消毒杀菌、实验废水经过酸碱中和沉淀后,随学生和教职工生活废水一起通过污水管收集后排入化粪池。并且在拟建场地周边及建筑物四周设置排水沟,及时疏导地表水,以防其渗入场地杂填土中产生新的边坡问题。由于项目所在地园区内的末端排污系统计划并入城市污水管网系统,项目废水由。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接收,待污水处理厂投运之后,项目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污水处理厂。而目前本项目范围内为农村环境,无成型的雨污管网,周边管网正在积极建设中,预计于2016年建成,污水处理厂预计于2016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本项目拟于2016年12月建成并运营,因此本项目运营期污

38、水管网可实现与城市污水管网碰管,也可实现。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对项目废水的接收(见附件)。因此项目废水经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园区的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后排入盱江。3.5.3 供电本项目用电标准为,宿舍:3kW/室(需用系数Kx=0.5);其他(教室、办公楼、实验楼)按 70W/考虑。本工程从市政引一路10KV电源直接到变配电房,设6台800KVA干式变压器;变压器选用D,Yn11,10(2x2.5%)/0.4/0.23kV,50HZ低损干式变压

39、器。并设有一台200KW(常用功率)自启动柴油发电机组。3.5.4 消防、通风及排烟设计(1)建筑消防设计本项目建筑防火分类为多层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沿城市干道和校园内道路均可直达,学校四周均按相关规范设置消防通道。室外给水管道形成环网,布置室外消火栓7座,型号为SS1。多层室内外消防水量由室外给水管网直接供给,高层室外消防水量由室外给水管网和消防水池联合供给,高层室内消防水量由消防水池供给。在综合楼屋顶设置一座容积为18m3的消防水箱;教学楼、宿舍,综合楼等单体建筑室内均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综合楼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中危险级级设计,采用下垂型喷头加装集热盘的

40、形式;柴油发电机房及储油间,配电房均设置气溶胶自动灭火系;各楼层按规范要求设置手提式灭火器。(2)通风及排烟设计柴油发电机房设置机械排风;厨房设置机械排油烟系统,同时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地下车库设置机械排风兼排烟合用系统;公共卫生间换气次数按15次/h计算,安装壁挂式换气扇;实验楼需设置通风装置。3.6 主要设备清单、原辅材料及动力能源消耗情况项目施工期所需的主要建筑机械设备和项目建成后营运期安装主要设备见表1-4;项目施工期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见表3-5。表3-5 施工期工程机械及营运期设备一览表项目设备名称施工期营运期推土机压缩机柴油发电机气锤装载机潜水排水泵搅拌机切割机消防泵卷扬机打桩机

41、喷淋泵表1-5主要原辅材料及用量原材料单位耗量来源主(辅)材料钢材t6000外购商品混凝土m338000外购外墙涂料m340000外购空心页岩砖万匹100外购钢窗m212000外购能源电千伏安一路10kV电源市政电网天然气万m23.8市政供气管网水量水万m322.2市政自来水管3.7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3.7.1规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位于。县旴江镇顺化渡,根据。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5年)。县 用地布局图,该区域用地性质为中小学用地,今后该项目周围均规划为二类居民用地,主要为周围居住人群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周边规划建设与本项目建设的学校相容,不存在工业污染源,周边建设不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

42、秩序。同时学校边界均设有绿化带,学校产生的运动噪声是间断性的,不会影响今后周边居住区的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项目用地符合。县城市规划。3.7.2 项目选址与周围环境相容性分析校区东北侧、北侧、西北侧、西侧、西南侧及南侧与规划道路相隔均为规划的二类居住用地。东侧与规划道路相隔的是规划建设的生态公园。项目周边目前的现状为山丘,等待建设。盱江距本项目西北侧约400m处为地表水类水域。同时项目所在区域无需保护的文物、旅游景观等敏感点,符合本项目建设需要。根据。县功能分区规划,在本项目东南角与规划道路相隔有一小块商业用地,布置零售商业、餐饮等设施,主要为周围居住人群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本项目东南面与规划道

43、路相隔的连子山生态公园,可以保证学校空气清新、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综合分析,项目选址与周围环境是兼容的。3.7.3 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整个项目包括教学楼、行政楼、食堂、学生宿舍、教师宿舍、体育馆、运动场地等。校区设计本着尊重地形、节约用地、合理布局的宗旨,将学校分为三个区域,即教学区、生活区以及以体育区。学校布局将教学区放在用地的中东部位置,由教学楼和图书信息中心围合成的教学区主朝向朝北。而由食堂、学生宿舍和教师宿舍围合成的生活服务区则放在学校用地的北侧,结合学校主出入口景观设置,与教学区区分开,强调出动、静分区的明确性。食堂与学生宿舍就近设置,紧邻学校东北大门,位于学生宿舍的东侧,教师宿舍南侧。更好的为学生和教师就餐提供服务。学校的西南侧边界旁台地主要作为体育区区域分布布置:400m标准运动场位于西南部,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等位于西部,均紧邻学校西大门,与边界相隔绿化带。校园内利用自然台地造景,营造了丰富多彩、富有活力的校园氛围。在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