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美在化学中的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知美在化学中的策略.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感知美在化学中的策略临海市大田中学 卢晓霞论文摘要:美育,在当今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实现中学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通过化学实验美、教材内在美、化学家事迹美、教师魅力美、多媒体形象美来培育学生的美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从而激发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美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关键词: 美育 化学教学 渗透 1、问题的提出美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美不仅存在于文学艺术、大自然及现实生活之中,而且也存在于实验性及逻辑性极强的自然科学-化学之中。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不仅可显示事物的“美”,而且能影响到学生科学品德、科学方法、科学观的形成,此外还可促进知识、技能、能力等科学素养的
2、全面提升。“美育”又称“审美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及艺术美的感知、欣赏和创造的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凯洛夫说过:“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因此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2001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又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应体现时代要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美育就是用审美的眼光来审视教学,它可为化学这门理性学科插上诗意和灵性的翅膀,并使学习和审美主体的学生能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发现化学世界的美,从而促使学生自
3、觉地去探索化学中的一切。但目前通过中学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普遍受到重视,而通过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来培养学生化学兴趣的研究在我校还比较薄弱。本文以生理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途径,即在实验中、在教材的挖掘中、在化学家事迹的学习中、在教师教学的艺术魅力展现中、在多媒体教学中充分渗透美育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最终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2、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理论基础2、1符合生理学和心理学理论有研究结果表明:美育通过对美好形象的感知、记忆、鉴赏和创造,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观察、记忆、形象思维
4、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并且大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因为创造是以右脑的形象思维运用左脑的语言知识的结果。美学观点认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相互促进的。席勒说:“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们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理论及实验操作时,要十分重视学生对化学理论美和实验美的鉴赏能力。富于美感的化学实验和造型美观的化学教具是形象思维通向抽象思维的桥梁。它可启迪学生智慧,激发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索、追求、发现,从而增长才干,发展创造性思维。2.2符合智力素养发展规律人的智力素养发展与非智力素养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若知识、方法和能力是科学素养中的智力因素,那么,科学观和科学品
5、德可看作科学素养中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虽然并不直接介入认识过程,但它与能力形成密切相关,“在认识过程中起着动力、定向、引导和强化作用”,科学品德是整个科学素养的动力系统,维持并支配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影响到一个人所能达到的科学知识与能力的水平。而美育是提高科学品德认识的重要途径。3、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途径3、1领略化学实验美实验是学生发现化学之美的眼睛。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也是最具魅力的一招,也是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一个环节。首先是化学仪器外形美观、整洁。玻璃制品晶莹剔透,如形管、球形干燥管、蛇形冷凝管、葫芦状的启普发生器、锥形瓶等,造型优美,就像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让人过目不
6、忘。其次是仪器性能美,过滤器就好比一个奇妙的筛子,让浑浊的液体变澄清;带活塞的滴液漏斗和启普发生器仿佛是一位胸有成竹的指挥官,通过对导管活塞的开或关,随时控制着反应的发生或停止。第三化学物质的美,蓝色的胆矾晶体、雪白的食盐、闪亮的金属、姹紫嫣红的指示剂、黑色的氧化铜粉末、五颜六色的药品试剂,无处不给人美的感受。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M. 居里在笔记中这样描述她发现的镭:“我们在晚间走进实验室,这已成为我们最有乐趣的事情,我们举目四望,那些珍藏着我们产品的小瓶和小管,无时无刻不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弱的白光,这实在是一种可爱的情景”。,最让人惊叹难忘的是实验现象美,学习钠的化学性质时,我做了钠和水反应的
7、实验,学生观察到了钠变成了小球,浮在水面上,到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水由无色变成了红色(滴加了酚酞)的实验现象时,一下子就兴奋了,如此美的实验现象让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唤起学生探索化学美的求知欲望,强化他们萌动的好奇心,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3、2挖掘教材内在美综观化学教材,前面有多幅与教材内容衔接紧密、色彩纷呈的彩图,后面有极具对称美、色彩美和周期美的元素周期表,中间正文里分布着多幅精美插图,可谓图文并茂。化学本身具有很强的规律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存在着科学美的因素,如多样统一美。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复习课中,若能依据多样统一原理,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结构化的整理、加工和逻辑划分,
8、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并逐步教会学生归纳总结,把他们平时所学的零碎的、分散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将会减少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更能使学生在学习中领略到化学学科的多样统一之美。例如,学了硫及其主要化合物间转变关系后,按下列线索进行归纳、小结: 化学教材中富含科学美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简单性。简单性意指最大限度上表达了普通规律的最简洁形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在批判地继承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不懈的努力,编成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又经后人的不断完善,将一百多种元素汇成一表格,就成了现在的元素周期表。总结出元素的化合价、原子半径、最外层电子数及元素的金属性及
9、非金属性等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元素周期律,结束了无机化学的混乱状态,对所有的元素进行科学分类,为我们学习和研究元素及化合物提供了捷径。科学家们就是如此通过长期的努力工作,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将杂乱无序的现象归纳成简单的表格形式,这简洁明了的表象,丰富深邃的内涵,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有意加以挖掘、点拨,就会使学生置身于科学美的愉悦中。3、3感受化学家事迹美在学校所受的熏陶对于学生心灵美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化学教材中的美育因素,激发学生接受美育熏陶的主动性,启迪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美丽心灵。在讲到“原子的构成”就介绍了张青莲,张青莲是我国科学院院士他为相
10、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在1983年当选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他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在学习“常见的盐”时,可以结合纯碱知识的学习,介绍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实业家侯德榜先生在一战期间,为了打破洋人对纯碱的垄断,发展我国民族工业,于1921年毅然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回到了祖国,在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资助下,全身心扑在制碱工艺和设备的改进上,终于摸索并改进了索尔维法的各项生产技术,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并将他摸索出来的制碱方法写成专著公之于世,轰动了科学界,被誉为首创的制碱名著,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也为祖国争得
11、了荣誉。在学习“溶液”时,介绍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玻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迫离开将要被德国纳粹占领的祖国时,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将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一种溶液里,装在玻璃瓶中,巧妙地躲过纳粹分子的搜查。战争结束后,玻尔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奖章。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它凝聚着玻尔对祖国无限的爱。他们从人格中、心灵中折射出的内在的美,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学生的情怀,使他们从心底产生出热爱科学,并为追求科学的自然美而奋斗终生的意愿。”3、4体会教师魅力美教师整洁大方的服饰衣着、庄重优雅的举手投足都能使学生产生愉快感,都会对学生产生一种的魅力。教师在知识的传授中语言
12、表达准确,声音抑扬顿挫,课堂结构完美,实验操作规范,现象准确,启发巧妙,真正起到一个示范性作用,可使学生受到美好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书面语,科学地、艺术地设计板书,就能营造出一片审美的园林。一方图文并茂的板书应当是一幅精美的课堂教学的艺术缩影,具有丰富的美学蕴涵。板书对创设审美情景有着直接的视觉效应,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例如,在离子方程式的教学中,首先要给学生以正规的示范,通过讲解让学生体会到离子方程式的整体美、和谐美、简洁美。并通过学生各种各样的错误事例,如H+OH-=H2O,写成H+OH-=H2O;在有机教学中将 写成 或 ,让学生从化学知识和美学的角度去分析错误的
13、原因。3、5强化多媒体形象美计算机多媒体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摄取和处理声音、画面、文字、动画等多种能力,处理和贮存的信息量巨大。化学中有一些知识,如化学平衡中的反应的,可逆盐类的水解、不易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广泛收集和充分利用一些多媒体素材,利用电教手段,将一些不易观察的想象或规律形象展现,强化学生对化学美的感受。例如,用投影片制作彩色圆片,代表不同的原子,比如用红色圆片代表O原子,用蓝色圆片代表H原子,在投影机上演示电解H2O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用多媒体电脑动画演示C12H22O11、NaCl 等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微观现象等。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想象,在“虚”与“实”的相互转化中,
14、充分感受化学知识的和谐、统一和神奇。3、6在实践中体验创造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后就会产生一种自我动手实验,大胆进行探索的欲望。这时教师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大胆尝试。当我讲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时,有个学生就问:那浓硫酸和高锰酸钾粘在一起回怎样?就这个问题我让他在实验室成功地点燃酒精灯,体验到创造美的快乐后,学生们创造美的乐情一发不可收拾,制作了水中花园(在Na2SiO3饱和溶液中放氯化亚鈷、硫酸铜、硫酸铁等)、银瓶、炸药粉笔等等,并在元旦晚会上表演了化学小魔术,获得了大家的好评。当讲到氨与水反应时,首先让学生做一个课本中已有的喷泉实验(图1),烧瓶中充满着氨气,烧杯中盛有事先
15、滴几滴酚酞试液的水,形成美丽的喷泉,然后让学生解释这一现象,紧接着要求学生观察下列装置(图2)并思考如何引发喷泉,学生各抒已见,最后采用热毛巾敷住圆底烧瓶,使氨气少 图1 图2量逸出,冷却烧瓶,很快也出现了美丽的喷泉,让他们感到惊叹不已。变化另一个装置(图3)要求学生如何引发喷泉,并解释原因,锥形瓶内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增大,将锥形瓶溶液压入圆底烧瓶形成喷泉,最后一个装置(图4)将图3中锥形瓶改为塑料瓶,启发学生如何引发喷泉,学生想到挤压塑料瓶使少量水进入圆底烧瓶,使大部分氨气溶于水,造成烧瓶内气压降低,从而形成喷泉,但很快发现喷泉就停止了,启发学生积极思
16、考,寻找原因,这是因为塑料中水进入烧瓶后,塑料瓶中气压减小,所以就不能继续进行喷泉。如何改进也能出现漂亮喷泉现象?经过学生讨论,最后采取在图3 图4塑料瓶上打一个孔,使塑料瓶内外保持大气相通,使喷泉顺利进行。以上四个实验现象鲜明生动,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并启发学生联想城市广场上的人造喷泉和火山喷发的原理。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培养,让他们体会到在实践中创造美的快乐在化学教学中,加强与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处处有化学,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研究性学习为此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例如:学习溶液的酸碱性时,让学生利用试纸检测当
17、地污染水源、雨水或土壤的,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将实验的方法和结论写成论文;学习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时,可让学生研究除水垢的方法;学习酸碱指示剂时,指导学生利用常见植物花瓣制取酸碱指示剂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广泛用途,体验学以致用的快乐。这就是美的创造,美的感受和美的享受 4、小结古人云: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者推崇知识,后者注重方法,再者强调兴趣。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我们固然要做到传授知识、训练方法、培养能力并重。但我认为,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化学学科之美,培养学生探索化学的兴趣,感悟科学之无穷魅力,激
18、发并释放学生不竭的创造潜能,美育是一种侧重于感性的教育,它不具有强制性,让化学教学在内容、形式上都充满美感,就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精神的满足与愉悦,培养其高尚的情操,也可以激发其学习化学的兴趣,促使其化学成绩的提高。实践证明,结合化学教学实施美育,对于促进德、智、体和劳动技术教育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把学校建设成为两个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把学生培养成为身体健康、仪表大方、语言优美,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理想道德,掌握化学科学知识和技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参考文献: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明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2 、教育学文集美育,瞿保奎主编(89年3月版)3、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06(2,3)4化学美与中学化学教学200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