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终点和策略.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0882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终点和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终点和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终点和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终点和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终点和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终点和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终点和策略.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终点和策略根据2002年全国HBV感染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为 9.09%,约1.2亿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3000万人,如无正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5 年后约 10%20% 可发展为肝硬化,20%23%可发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6%15%可发展为肝细胞性肝癌(HCC)。而5年存活率,代偿期肝硬化为 55%,失代偿期肝硬化为 14%。每年死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者约 30 万人。此外,母亲为HBV携带者可通过垂直传播使婴儿受染,婴儿时期感染HBV者90%以上将成为慢性HBV携带者,隨着年龄的增长,可反复发作肝炎,最后演变为慢性

2、肝炎、肝硬化、肝衰竭和HCC,影响下一代的健康,危害极大,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一、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由于慢性乙肝的特殊性,其治疗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治疗终点;那么临床常用的治疗终点是怎样的呢?治疗目标应是长期、持续抑制和消除HBV 复制,从而减轻和防止肝炎病变加重、复发和肝纤维化;减少和预防进展为肝功能失代偿、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HCC;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24 。 二、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终点 治疗终点应符合治疗目标。 最终和理想的治疗终点应是 HBsAg 转阴或 HBsAg 血清转换( 血清HBsAg 阴性,抗 HBs阳性) 。但目前抗 HBV 的药物和方法很少能达到这样的治

3、疗终点,可能需要很长时期的有效治疗。因此,目前抗病毒治疗,尤其是核苷类似物的治疗终点如下。对乙型肝炎e抗原(HBeAg) 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是 HBeAg 血清转换,血清 HBV DNA低于检测值下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恢复正常,达到上述指标后,还应继续治疗至少半年,如仍保持上述指标者,可考虑停药观察 24 。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HBeAg血清转换是HBV复制受抑制和肝组织病变好转的标志,并不等于病毒消除和肝脏病变恢复。但亦有文献报道,在拉米夫定治疗出现HBeAg血清转换后,持久应答率差别很大,为 38%77%。3年累积复发率为36%54% 5,6 。因此,出现HBeAg 血

4、清转换后,还应继续治疗更长时间。对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能用HBeAg血清转换作为治疗终点,而是 HBV DNA水平达到检测值下限、ALT恢复正常。疗程至少1年,最好能达到 HBsAg阴性或血清转换2,7,8 。停止抗病毒治疗后,须密切随访观察血清 HBVDNA 水平的变化。如有回升趋势,应立即应用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使之达到长期持续抑制HBV 复制的目的。 三、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策略 综合治疗的方法仍是乙肝治疗的主导。包括不同方法的联合应用以及同种方法中不同药物的联合等。慢性乙型肝炎应采用综合治疗方法: 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治疗。 而抗病毒是主要和关键的

5、治疗。目前公认,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是 -干扰素,包括聚乙二醇化 -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 ,Peg- 干扰素) 和核苷类似物。但目前抗HBV 治疗的疗效尚不滿意,只能抑制而不能彻底清除病毒。其 原因很多,如 HBVcccDNA 难以消除; 产生免疫耐受; HBV 可发生耐药突变而对核苷( 酸) 类似物产生耐药;以及 HBVDNA可与宿主细胞的 DNA 整合难以消除等。但目前认为主要因素: 一是 HBV 复制的原始模板 HBV cccDNA 半衰期长,不易降解;目前的抗病毒药不能消除 HBV cccDNA。HBV cccDNA 是 HBV持续复制和抗病毒治疗复发的原因。

6、二是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对 HBV 的免疫耐受,使 HBV不易被免疫清除,长期甚至终身在体内存留和复制。 如何清除HBV cccDNA? 目前认为有两种策略: 通过有效、长疗程的抗 HBV 药物治疗: 可长期、明显抑制HBV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复制,持续减少和阻断对HBV cccDNA 库的补充,最后达到使其耗竭的目的。因此,必须强调长期、有效的抗 HBV 治疗。打破免疫耐受,提高特异性免疫功能: 消除免疫耐受,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尤其是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通过细胞溶解机制和非细胞溶解机制, 消除细胞内、外的 HBV,包括 HBV cccDNA,这是根治 HBV关键的治疗措施。但由于免疫耐受的机制迄

7、今尚不清楚,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而免疫耐受机制和程度,个体差异很大,治疗效果亦不同。到目前为止,尚无针对免疫耐受有效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各种治疗性疫苗尚在研究中。研究 HBV 感染的免疫耐受机制和治疗,虽然难度很大,但这是治疗 HBV感染的根本措施,应加强研究。 如何进行长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 近年来,高效、低毒的抗 HBV 药不断出现,为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创造了条件。单一抗病毒药如 -干扰素,尤其是 Peg- 干扰素疗效优于 -干扰素,每周注射 1次,使用方便,因其有免疫调节作用,常有治疗后效应,易获得持续疗效,不产生耐药性。但不良反应较多且大,不宜用于肝功能失代偿的患者,且须注射治疗。

8、新的核苷类似物 不断出现,抗 HBV 疗效快而强,适应证较广,不良反应少,可以口服,使用方便,但须长期治疗; 停药后易出现病情恶化; 长期治疗易发生病毒耐药突变,可产生耐药而使病情反弹。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以下治疗方法: 联合治疗: 是否可以提高抗 HBV 的疗效? 到目前为止,尚无肯定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法。但联合应用抗 HBV不同作用靶位和机制的药物,可能会产生抗 HBV的协同作用。应选用何种药物联合? 如何联合? 其耐药性和不良反应如何? 尚须进一步研究。且联合治疗药费较贵,是否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有待进一步研究。序贯治疗: 将有效的抗 HBV 药连续、交替和顺序应用于治疗。其可长疗程

9、并有效地抗HBV,防止病毒耐药突变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新的有效抗 HBV 药的不断研制和临床应用,为序贯治疗创造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有效药物和良好的治疗条件,符合长期、有效抗 HBV 治疗的原则。但应选择哪些有效的抗 HBV 药物? 如何进行有效的序贯治疗?还须进一步研究。个体治疗: 根据病毒的特点(如 HBV 的基因型、病毒变异情况等)、患者的个体因素( 如年龄、肥胖等) 和免疫状态; 对抗 HBV治疗的应答和耐受性等。个体治疗是减少抗 HBV治疗个体差异,提高抗 HBV 疗效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影响因素很多而且复杂,尚须进一步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难治性疾病,目前要彻底清除 HBV,达到疾病

10、治愈的目标,还有很大的难度。如何打破患者的免疫耐受? 如何清除 HBVcccDNA?如何监测和防止病毒的耐药突变?合理的抗病毒药物的治疗终点是什么? 适宜的疗程应该多长? 均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 参考文献 1 梁晓峰,陈园生,王晓军,贺雄,陈丽娟,王骏,林长缨,白呼群, 严俊,崔钢,于竞进. 中国3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血淸流行病学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655658. 2 Lok AS,McMahon BJ; Practice Guidelines Committee,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

11、AASLD). Chronic hepatitis B: update of recommenda-tions. Hepatology,2004,39: 857861.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订.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 421429. 4 Liaw YF,Leung N,Guan R,Lau GK,Merican I; Asian-Pacific Consensus Working Parties on Hepatitis B. Asian-Pacific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manageme

12、nt ofchronic hepatitis B: an update.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3,18: 239245. 5 Dienstag JL,Cianciara J,Karayalcin S,Kowdley KV,Willems B,Plisek S,Woessner M,Gardner S,Schiff E.Durability of serologic response after lamivudine treatmentof chronic hepatitis B. Hepatology,2003,37: 748755. 6 Lee KM,Cho

13、 SW,Kim SW,Kim HJ,Hahm KB,Kim JH.Effect of virological response on post-treatment durabilityof lamivudine-induced HBeAg seroconversion. J ViralHepat,2002,9: 208212. 7 Keeffe EB,Dieterich DT,Han SH,Jacobson IM,MartinP,Schiff ER,Tobias H,Wright TL. A treatmentalgorithm for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

14、patitis B virusinf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Clin GastroenterolHepatol,2004,2: 87106. 8 Yuen MF,Wong DK,Sablon E,Tse E,Ng IO,Yuan HJ,Siu CW,Sander TJ,Bourne EJ,Hall JG,Condreay LD,Lai CL. HBsAg seroclearance in chronic hepatitis B inthe Chinese: virological,histological,and clinical aspects.Hepatology,2004,39: 16941701. Erratum in: Hepatology,2004,40: 7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