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学院XXXX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推.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09094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72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学院XXXX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技术学院XXXX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技术学院XXXX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技术学院XXXX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技术学院XXXX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学院XXXX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学院XXXX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推.docx(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编号2007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推荐书推 荐 院 校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举 办 单 位 漳州市人民政府 推 荐 省 份 福建省 填 表 日 期 2007年8月 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二七年七月填 写 要 求一、请依据申报院校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如实填写各项。二、请按推荐书下发格式填写,原则上不加页。三、推荐书封面“编号”栏由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工作办公室填写。四、本推荐书请用A4纸打印,一式50份上报。1. 推荐院校基本情况1-1基本信息院校名称1 若同时使用两个以上院校名的请一并填写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所在地区福建省漳

2、州市启用现在校名时间2002.4举 办 方省级政府 地市级政府行业 企业 其他建校时间2 指院校独立设置具有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资格的时间1984.8院校性质公办 民办建校基础3 指院校成为独立设置高等职业院校前的办学基础,例如学校合并升格前的一所或多所学校名称漳州职业大学(1984.8)通信地址福建省漳州市马鞍山路1号邮编363000学校网址http:/www.fjzzy.org法人代表信息姓 名朱国辉职 务院长、副书记办公室电话0596-2660908传 真0596-2660908手 机13386953333E-mailzghfjzzy.org联系人信 息姓 名张东明职 务党政办主任办公室电话

3、0596-2660161传 真0596-2594339手 机13906944511E-maildzbfjzzy.org1-2基本状态占地面积(亩)1250建筑面积(平方米)273256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人数普通高中起点8503全日制普通中职在校生人数0中职起点1929全日制五年一贯制在校生人数0其它4 请具体说明学生类型5仅指从行业企业一线聘请的专业教师_0全日制成人高职在校生人数0非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注册人数244全日制成人中职在校生人数0非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注册人数0全日制普通本科委托培养在校生人数0以上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主要形式夜大学全日制成人本科委托培养在校生人数02006年度非全日制

4、培训人次16092教职工总数6562006年度非全日制培训主要类型企业员工、农民工专任教师数462专任基础教师数118兼职基础教师数9专兼教师之比1:0.076专任基础教师授课课时数35304兼职基础教师授课课时数612专兼授课课时比1:0.017专任专业教师数344兼职专业教师数5322专兼教师之比1:0.93专任专业教师授课课时数110080兼职专业教师授课课时数46078专兼授课课时比1:0.42现有专业数42已招生专业中工科专业数272006年招生专业数40两年制专业数11在校生中参加自考本科教育人数0在校生中参加远程本科教育人数0自考或远程教育主要组织形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 学校组

5、织 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组织 学生个体参加(续1)1-2基本状态全日制普通高职招生就业相关数据2004年2005年2006年招生人数普通高中招生210828463901“三校生”对口单招490493657“32”招生000五年制第4学年000其它4000第一志愿上线率105%108%121%新生报到率88.1%93%95%毕业生人数83217652842首次就业率696.3%97.4%97.61%所在省份平均首次就业率771.22%82.14%81.16%主要就业区域漳州、厦门、泉州、福州及福建省内其它地区主要就业领域制造业、服务业、农林业现有固定资产总值(万元)40800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6、5860其中:现有房屋建筑总值(万元)23646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万元)0.56实践性教学占总学时50%以上的专业(以下简称“实践性专业”)占专业设置总数的比例80%生产性实训学时占实训总学时50%以上的专业占“实践性专业”的比例53%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占应届毕业生比例100%“双证书”专业数842“双证书”专业占专业总数的比例100%“双证书”专业中平均“双证书”获取率98.5%校内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名称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鉴定工种名称/最高等级1.数控车工/高级技师2.数控铣工/高级技师3.物流师/高级技师4.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技师5.维修电工/技师6.模

7、具设计师/技师7.食品检验工/技师8.花卉园艺工/技师9.化学检验工/技师10.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工程师/工程师共34个鉴定项目73个工种6 以每年9月份各省教育行政(或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公布数据为准7 以每年9月份各省教育行政(或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上报教育部数据为准8指社会上有与该专业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续1)1-2基本状态校内主要顶岗实习场所(总计20个)名称主要实习专业2006年度接收顶岗实习学生规模(人/月)1.数控技术实训中心(国家级)机械、数控、模具60/3002.机械加工实训中心机械30/1503.电子技术实训中心电子、自动化40/2004.汽车维修实训与

8、鉴定中心汽车检测与维修9/455.食品加工与生物技术实中心食品加工技术、商检技术、食品生物技术30/1506.计算机网络实训中心计算机、网络技术40/2007.实训中心经贸类专业76/3808.学生电信局电子、计算机、网络40/2009.吉马物流配送实训中心物流管理45/22510.华日食品安全检测中心食品加工技术、商检技术、食品生物技术20/10011.福建现代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机械、数控、模具20/100校外主要顶岗实习场所(总计218个)名称主要实习专业2006年度接收顶岗实习学生规模(人/月)1.万利达集团有限公司电子、机械、数控、模具、计算机420/21002.福建紫山集团食品加工技术

9、、商检技术、食品生物技术18/3603.福建龙溪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机械、数控、模具72/3604.福建力佳股份有限公司机械、数控、模具72/3605.漳州科能电器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机72/3606.漳州招商局码头有限公司物流管理12/607.聚善堂(漳州)医药物流有限公司物流管理50/1008.漳州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物流管理72/3609.漳州金之榕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台资)食品加工技术、商检技术、食品生物技术16/27010.福建红旗股份有限公司机械、数控、模具72/36011.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台资)电子、模具、管理72/36012.福建吉马经贸集团物流管理40

10、/8013.沃尔玛(漳州)公司物流管理37/74(续1)1-3办学经费本省高职生均培养标准(元)7700-8700本省本科生均培养标准(元)8300-10100本省高职生均学费标准(元)5000-6000本省本科生均学费标准(元)3600-5400本省高职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元)2300-2700本省本科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元)4700年份项目2004年2005年2006年总收入9(万元)563473418889其中学费收入(总万元/生均元)3434/48744298/48955197/4955财政预算内拨款(总万元/生均元)1480/21002063/23502632/2510地方财政专项投入1

11、0(万元)1.教学设备补助款3205005302.实训基地专项经费3534264643.高职精品专业建设经费2020204.科研经费拨款273446小计7209801060总支出(万元)513468418389其中征地(万元)25200房屋建设(万元)82315061721设备采购(万元)7839931025日常教学(总万元/生均元)2941/41743854/43904919/4690教学研究(万元)5391153师资建设(万元)260372543制度建设(万元)222528贷款余额(万元)3500300025009包括学费总收入、财政预算内总拔款和各项地方财政专项投入的总和10请填写地方财

12、政专项投入的各项目名称(续1)1-4产学合作校内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名称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漳州市校企合作委员会机构成立年月2004.6/2007.6机构专职人数4有合作协议的企业数218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专业比例数100%合作企业参与教学的专业比例数100%2006年度合作企业接收顶岗实习学生1115200人月2006年度合作企业接收就业学生数702人合作企业对学校准(捐赠)的设备总值1667.7万元2006年度学校为合作企业技术服务获得经费数541万元2006年度学校为合作企业培训员工1238657人日工 学 结 合的主要形式“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工学交替1-5十一五规划所在地

13、区“十一五”规划重点发展(支持)产业福建省重点发展机械、信息、石化3大主导产业,提升食品、建材、冶金、林产、纺织服装鞋业等传统产业,培育集成电路、软件、光电子、生物技术、环保、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等服务业。漳州市重点壮大食品、机械、材料、能源4个主导产业和制药、家具、电子3个重点产业,以及石化、造船等临港工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所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高职发展是否列入规划是 否示范高职院校建设是否列入规划是 否你校是否列入规划是 否高职重点建设项目福建省投入4亿元开展高职高专院校建设工程和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漳

14、州市拨款6000万元重点支持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争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院校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学生规划数12000专业规划数50院校发展类型定位一产为主 二产为主 三产为主 综合重点建设项目1、专业建设:以数控技术、食品加工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流管理等十个专业为重点,建成5个国家示范专业、8-10个省级精品专业,15个左右院级精品专业。2、课程建设:力争建设2-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2-15门省级精品课程,30门左右院级精品课程。3、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内培外引改善和优化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和能力结构,使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

15、达到70%以上,副高及以上职称比例达35%以上,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75%。4、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建设好30个左右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专业实验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加大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其中新建10个、扩建15个,包含真实、仿真、虚拟等工作情景的校内实训室,同时建设4-5个以服务本校为主,又能与周边院校共享的专业性实训基地。111名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满1个月为1个人月,实习半个月算0.5个人月,照此计算121名企业员工在学校培训1天为1个人日(续1)1-6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主要成绩主要成绩统计累计培养普通高职毕业生23311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3065人次

16、(累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50人次(累计)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培训19597人次(累计)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0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0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0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0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对口支援地区数/院校数5个/8个培训教师总数61人培训管理干部总数29人联合培养学生总数312人其他:主要成绩综述:20多年来,学院始终遵循“坚持高职办学方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宗旨,确立了“技术学府、职业苗圃、银领摇篮”的办学理念和“规模适度、夯实基础、强化特色、争创一流”的办学思路;找准了“打造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

17、、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服务区域经济的技术应用、开发、推广中心”的办学定位;确定了“技术至真、能力至善、品行至美”的教育思想;形成了“多模式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增强了学院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持续提高。2002年被评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3年被教育部、国防科工委、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部门确定为全国承担数控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福建省唯一一所高职院校,2004年通过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评估,2005年被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

18、进单位”称号,2006年荣获福建省“文明学校”、“平安校园”。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学院近三年社会融资近4亿元,其中3300多万元用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在专业建设上,学院紧贴海峡西岸(以下简称“海西”)支柱产业链,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十个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结构。其中,省级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4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精品专业2个,2001年食品工艺(现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引入德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及台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高职特色课程体系,现有省级精品课程

19、9门,主参编教材55部,其中主参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主编国家“银领工程”规划教材1部,申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1部。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通过采取“内培、外引、外聘”等措施,从行业、企业(续1)1-6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主要成绩调入50多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选派194名教师到专业对口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和技术服务,极大地提升了校内教师的“双师”素质,从合作企业聘请行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322人担任兼职教师,进一步完善了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2006-2007年,院长朱国辉教授获得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有1名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4名教师获得全国专业技能大赛

20、银奖和铜奖。学院十分重视技术开发和教研,“十五”以来,全院教师主持国家、省、市级各类应用性研究课题142项,其中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和“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全院教师在CN刊号上发表论文626篇,其中SCI收录43篇。学院发起成立了由国内外知名的万利达集团、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台资)、北大青鸟、神州数码等企业组成的漳州市校企合作委员会,在这个政企校合作互动管理平台基础上,大力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有13家企业与学院15个专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实施订单培养,25个专业实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企业的充

21、分肯定。已建68个校内实训室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及218个校外实训基地,其中,有12家企业投入资金3300多万元,与学院共建12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师资、奖学金等,学院提供场地、管理,在保证全院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同时,开展订单培养、技术开发、员工培训等多模式校企合作。以融入职业标准,融入工作过程,融入企业文化的课程建设理念,实行“双证书”教育,3年来约15000名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其中毕业生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98.5%,高级工认证11506人次,通过率77%,部分获得技师证书。2004年以来,学生获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优胜以上奖励47人次,其中获特等奖、

22、一等奖4人次;获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优胜以上奖励310人次。2006年全国大学生数控技能大赛陈辉煌同学获数控铣学生组第二名,是福建省参加这一全国大赛历史最好成绩。学院独立设置高职研究与评估机构,建立了“管评分离、研评结合、企业参与”的人才质量保障机制。在社会服务方面,学院实施“一系一所,一系一实体”的科研及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广泛地为社会提供服务,共有制造业、电子及农业技术等方面的专利技术9项,2006年技术服务到款额541万元,占学院当年总收入的6.1%。学院建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为社会提供34个项目73个工种的培训与鉴定。仅2006年,鉴定站非全日制培训就达16092人次,目前,鉴定站已成为

23、福建省规模最大、鉴定工种最全,并具有多个高级技师鉴定资格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连续数年获得国家和省级表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迄今为止,我院已为社会输送了23000多名高技能人才。与省内外5个地区8所院校进行对口支援和交流,与加拿大、德国、新加坡等国及台湾地区高校和企业开展了广泛的教育合作。经跟踪调查,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用人单位平均满意率达93.8,形成了“出口畅,进口旺”良性循环的局面。(续1)1-7申请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的现状(1)专业名称13专业(1):数控技术专业开办时间1999年专业是否跨省招生是 否学制(年)三年2006年招生人数267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人

24、数5502006年毕业生人数169(准)订单培养人数402006年首次就业率6100%专任专业教师数/课时数18/5760兼职专业教师数/课时数17/2890理论教学占教学总学时的比例50%校内实践教学占实践教学总学时的比例49.6%生产性实训占实训总学时的比例59%(含顶岗实习)在校期间生均独立操作实训设备课时数916小时(含顶岗实习)现有实训设备总值(万元)1200现有实训设备(台/套)41台其中大型实训设备14总值(万元)1078其中大型实训设备14(台/套)31台毕业前半年顶岗实习比例100%“双证书”8获取比例100%其中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名称/等级/获取比例1.数控车工/高级/71.

25、5%数控车工/中级/100%数控车工/技师/1.6%2.数控铣工/高级/72.2%数控铣工/中级/100%数控铣工/技师/1.07%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真实产品实训顶岗实习合作企业数10主要合作企业名称1.福建力佳股份公司2.福建龙溪轴承股份有限公司3.万利达集团有限公司4.漳州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合作起始年月1999.92000.102002.92005.12主要合作内容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共建万利达机电学院订单培养企业参与教学人/时2/1002/1003/1202/802006年度接收实习实训学生(人/月)20/2020/1050/2510/102006年度接收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数(人)152045

26、202006年度接收就业学生数(人)5512132006年度为企业培训员工(人/日)35/10530/120212/63664/256对学校(准)捐赠和投入总额(万元)20550其中(准)捐赠的设备总值(万元)20030专项投入(万元)/项目5/模具陈列室20/订单培训场所、设施专业群相关专业名称1.机械设计与制造2.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3.模具设计与制造4.机电一体化技术5.13按专业分页填写,一个专业一页,编号依次为“专业(1)、(2)”14指单价5万元的设备(续1)1-7申请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的现状(2)专业名称13专业(2):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开办时间1987年专业是否跨省招生是 否学

27、制(年)三年2006年招生人数153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人数3752006年毕业生人数129(准)订单培养人数502006年首次就业率699.22%专任专业教师数/课时数19/4864兼职专业教师数/课时数20/2560理论教学占教学总学时的比例45.3%校内实践教学占实践教学总学时的比例56.6%生产性实训占实训总学时的比例62.5%(含顶岗实习)在校期间生均独立操作实训设备课时数960小时(含顶岗实习)现有实训设备总值(万元)485现有实训设备(台/套)264台其中大型实训设备14总值(万元)42其中大型实训设备14(台/套)5台毕业前半年顶岗实习比例100%“双证书”8获取比例100%其

28、中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名称/等级/获取比例1.维修电工/中级/100%维修电工/高级/92%2.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中级/100%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高级/94%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合作企业数16主要合作企业名称1.漳州科能电器有限公司2.万利达集团有限公司3.福建思特电子有限公司4.漳州东方电子有限公司合作起始年月2000.52002.92005.92003.8主要合作内容共建电子仪表实训基地(订单式+生产性)共建电子实训基地(订单式+生产性)共建电子通信实训基地(生产性)共建电子实训基地(生产性)企业参与教学人/时3/3848/9243/1442/722006年度接收

29、实习实训学生(人/月)22/4456/11215/3026/522006年度接收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数(人)25601082006年度接收就业学生数(人)1846752006年度为企业培训员工(人/日)126/252260/130038/3821/21对学校(准)捐赠和投入总额(万元)16150其中(准)捐赠的设备总值(万元)150专项投入(万元)/项目16/奖学金专业群相关专业名称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2.电气自动化技术3.计算机控制技术4.5.13按专业分页填写,一个专业一页,编号依次为“专业(1)、(2)”14指单价5万元的设备(续1)1-7申请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的现状(3)专业名称13专业

30、(3):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开办时间1984年专业是否跨省招生是 否学制(年)三年2006年招生人数112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人数2432006年毕业生人数111(准)订单培养人数402006年首次就业率697.5%专任专业教师数/课时数10/3680兼职专业教师数/课时数11/2020理论教学占教学总学时的比例49.6%校内实践教学占实践教学总学时的比例33.3%生产性实训占实训总学时的比例53.3%(包括顶岗实习)在校期间生均独立操作实训设备课时数872小时(包括顶岗实习)现有实训设备总值(万元)594现有实训设备(台/套)43台其中大型实训设备14总值(万元)427.8其中大型实训设备14(

31、台/套)12台毕业前半年顶岗实习比例100%“双证书”8获取比例100%其中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名称/等级/获取比例1.食品检验工/高级/96%食品检验工/中级/97%2.公共营养师/高级/98%3.HACCP内审员/ /96%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生产性实训合作企业数21主要合作企业名称1.福建紫山集团2.漳州金之榕食品工业有限公司3.漳州立品食品有限公司4.福建华日食品安全检测有限公司合作起始年月2001.62006.92004.62007.5主要合作内容共建食品加工实训基地、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共建“早上好食品有限公司”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共建“果蔬加工实训中

32、心”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共建“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顶岗实习企业参与教学人/时3/1895/2603/2162/1222006年度接收实习实训学生(人/月)28/5616/3215/3020/202006年度接收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数(人)181615102006年度接收就业学生数(人)1311432006年度为企业培训员工(人/日)56/50432/22414/8413/143对学校(准)捐赠和投入总额(万元)475其中(准)捐赠的设备总值(万元)450专项投入(万元)/项目25/研发专业群相关专业名称1.商检技术2.食品生物技术3.食品营养与检测技术4.食品保鲜与冷藏技

33、术5.13按专业分页填写,一个专业一页,编号依次为“专业(1)、(2)”14指单价5万元的设备(续1)1-7申请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的现状(4)专业名称13专业(4):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办时间2002年专业是否跨省招生是 否学制(年)三年2006年招生人数210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人数5252006年毕业生人数159(准)订单培养人数502006年首次就业率698.11%专任专业教师数/课时数22/6243兼职专业教师数/课时数21/3110理论教学占教学总学时的比例49.5%校内实践教学占实践教学总学时的比例55%生产性实训占实训总学时的比例54.5%(含项岗实习)在校期间生均独立操作实训

34、设备课时数936小时(含顶岗实习)现有实训设备总值(万元)596现有实训设备(台/套)715台其中大型实训设备14总值(万元)85其中大型实训设备14(台/套)1套毕业前半年顶岗实习比例100%“双证书”8获取比例100%其中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名称/等级/获取比例1.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工程师/ /100%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合作企业数22主要合作企业名称1.神州数码网络公司2.福建电信漳州分公司3.福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4.漳龙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合作起始年月2005.72004.112004.22002.9主要合作内容共建实训基地、顶岗实习、订单培养顶岗实习顶岗实习顶岗实

35、习、研发合作企业参与教学人/时5/5565/4842/2322/2322006年度接收实习实训学生(人/月)50/2550/2520/1020/102006年度接收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数(人)1616882006年度接收就业学生数(人)23222006年度为企业培训员工(人/日)50/20040/16010/508/40对学校(准)捐赠和投入总额(万元)10085其中(准)捐赠的设备总值(万元)10085专项投入(万元)/项目280/实训中心600/实训基地专业群相关专业名称1.计算机应用技术2.计算机软件技术3.计算机多媒体技术4.5.13按专业分页填写,一个专业一页,编号依次为“专业(1)、(

36、2)”14指单价5万元的设备(续1)1-7申请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的现状(5)专业名称13专业(5):物流管理专业开办时间2002年专业是否跨省招生是 否学制(年)三年2006年招生人数217人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人数523人2006年毕业生人数114人(准)订单培养人数2006年首次就业率696.49%专任专业教师数/课时数17/6120兼职专业教师数/课时数16/3672理论教学占教学总学时的比例47%校内实践教学占实践教学总学时的比例53%生产性实训占实训总学时的比例58%(含顶岗实习)在校期间生均独立操作实训设备课时数910小时(含顶岗实习)现有实训设备总值(万元)451现有实训设备(

37、台/套)153台其中大型实训设备14总值(万元)340其中大型实训设备14(台/套)2套毕业前半年顶岗实习比例100%“双证书”8获取比例100%其中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名称/等级/获取比例1.助理物流师/高级工/100%2.国际商务单证员/ /43%3.国际物流跟单员/ /45%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合作企业数10主要合作企业名称1.福建吉马经贸集团2.金蝶(漳州)软件有限公司3.聚善堂(漳州)医药物流有限公司4.沃尔玛(漳州)公司合作起始年月2004.92003.52006.92007.4主要合作内容共建漳职院吉马物流教育超市共建ERP综合实训室工学交替顶岗实

38、习企业参与教学人/时12/3602/2164/2408/4802006年度接收实习实训学生(人/月)40/8010/5050/10037/742006年度接收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数(人)251034372006年度接收就业学生数(人)102352006年度为企业培训员工(人/日)120/60020/80200/60015/120对学校(准)捐赠和投入总额(万元)50300其中(准)捐赠的设备总值(万元)50300专项投入(万元)/项目50/超市设施设备300/软件20/奖学金专业群相关专业名称1.物流管理(企业物流方向)2.物流管理(国际物流方向)3.物流管理(仓储配送方向)4.连锁经营管理5.电

39、子商务13按专业分页填写,一个专业一页,编号依次为“专业(1)、(2)”14指单价5万元的设备2. 院校建设方案要点2-1院校总体建设目标与方案综述一、院校总体建设目标学院秉承闽南人“爱拼敢赢”的创业精神,以“技术学府、职业苗圃、银领摇篮”的办学理念,重点建设紧贴漳州及海峡西岸支柱产业的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食品加工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流管理五个优势专业。打造“三个平台、两个中心”,即打造政企校合作互动管理平台、学生职业指导平台、闽台职教校际校企合作平台;打造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服务区域经济的技术应用、开发、推广中心。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以“技术至真、能力至善、品行至美”的教育思想,培养区域一线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全面提升服务地方经济水平,将学院建成服务海峡西岸、特色鲜明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二、院校建设方案综述(一)院校综合建设1、巩固政企校合作互动管理平台,完善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完善漳州市校企合作委员会的管理机制,依照章程进行管理,实行委员会任期制、理事会制。校企双方巩固“五共同”互动:共同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评价学生。完善政府支持的政策、利益、评价机制及以办学质量达到学生、企业、举办方“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