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基地项目.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0964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13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基地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基地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基地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基地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基地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基地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基地项目.docx(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业部2010年种子工程储备项目湖北省英山县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管部门:湖北省农业厅建设单位:湖北省英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设地点:湖北省英山县板桥村、难作堰村编制单位:武汉诚智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时间:二一年五月项目名称:湖北省英山县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委托单位:湖北省英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完成单位:武汉诚智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资质证书:工咨乙12120060002公司总经理:吕 阳项目负责人:耿 超编制人员:张祖安 武汉诚智工程咨询公司 工程师 熊锦辉 武汉诚智工程咨询公司 工程师 李 梦 武汉诚智工程咨询公司 工程师 俞海泉 武汉诚智工程咨询公司

2、工程师 王午阳 武汉诚智工程咨询公司 工程师郑国纯 英山县农业局 农业 高级工程师尹益民 英山县农业局 农业 总工程师刘会元 英山县茶叶局 茶叶 高级农艺师何青松 英山县茶叶局 茶叶 高级农艺师朱建明 英山县农业局 农业 农艺师付 义 英山县农业局 茶叶 农艺师尹 恒 英山县农业局 茶叶 农艺师目 录第1章 项目总论61.1 项目名称61.2 建设性质61.3 主管单位61.4 建设单位61.5 建设地点61.6 建设年限61.7 建设规模61.8 建设内容61.9 投资估算71.10 资金筹措81.11 项目运行费用与效益分析81.12 可行性研究依据91.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0第2章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22.1 项目背景122.2 建设的必要性142.3 可行性分析16第3章 市场与需求预测193.1 项目市场的现状193.2 市场预测24第4章 项目承担单位情况274.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274.2 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体制284.3 协作或技术依托单位29第5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305.1 项目选址原则与要求305.2 项目用地规模及地点315.3 建设条件分析31第6章 工艺(或农艺)技术方案与设备选型356.1 工艺技术方案356.2 主要品种技术参数366.3 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技术386.4 设备选型41第7章 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437.1 建设规模

4、确定的原则和依据437.2 建设规模437.3 产品方案44第8章 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458.1 指导思想和原则458.2 建设目标468.3 建设思路及规划布局468.4 建设内容47第9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529.1 投资估算529.2 投资构成分析549.3 资金来源55第10章 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56第11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5711.1 环境保护5711.2 安全生产58第12章 招标方案5912.1 招投标组织5912.2 招投标依据5912.3 招投标范围5912.4 招标方式6012.5 招标程序6012.6 评标程序60第13章 组织管理与运行6113.1 项目实

5、施组织管理6113.2 项目运行组织管理6313.3 人员培训64第14章 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6514.1 经济效益6514.2 社会效益6514.3 生态效益6614.4 风险分析67第15章 结论与建议6815.1 综合评价6815.2 问题与建议68附表:附表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表附表2-1: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表(英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附表2-2: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表(板桥片区)附表2-3: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表(难作堰片区)附表3:项目建设内容投资一览表附表4: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事项申请表附表5:项目申报基础信息表 附表6:单项工程综合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表附表7:项目仪器设备投资估算及资

6、金来源表附表8:项目总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表附表9: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一览表附表10:项目效益分析一览表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1:板桥片区现状图附图2-2:难作堰片区现状图附图3-1:板桥片区规划布置图附图3-2:难作堰片区规划布置图附件:附件1:英山县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申报表附件2:英山县人民政府关于成立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的通知附件3:项目单位法人证书、组织机构代码附件4:项目单位资产负债表、损益表附件5:英山县人民政府配套资金承诺证明附件6:项目土地权属及使用合作协议书附件7:当地环保局环评证明附件8:项目区土地规划许可证明

7、附件9:其它相关附件(无系性茶树繁育湖北省地方标准、荣誉证书等资料)第1章 项目总论1.1 项目名称 英山县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1.2 建设性质新建1.3 主管单位湖北省农业厅1.4 建设单位英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5 建设地点湖北省英山县板桥村、难作堰村、英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大楼1.6 建设年限项目建设年限为2年,2011年1月2012年12月1.7 建设规模该项目占地450亩。在英山县红山镇板桥村新建品种资源圃50亩,母本园150亩,扦插圃100亩,在孔坊乡难作堰村新建母本园50亩,扦插圃100亩。在英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改扩建120实验室,添置仪器设备。达到年提供茶苗28

8、00万株,年提供茶叶一级鲜叶(鲜芽)3750公斤。1.8 建设内容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田间工程、农机具、仪器设备、建安工程和引种五个方面。田间工程:土地平整450亩,深翻土地及抽槽改土250亩,施有机肥250亩,修建机耕路7567米,加固河堤1449米,新建拦河堰76米,新建U60型槽1920米,U40型槽825米,铺设800涵管32米,500涵管52米,400涵管66米,建设机耕桥5座、人行桥9座、分水闸7座、新建灌排浆砌中沟265米,隔离设施2460平方米。农机具:购置农机具87台(件)。仪器设备:购置仪器设备共56台(套),其中灌溉设备10套,露地生产设备3台,土化仪器15台,病害检测设

9、备28台(套)。建安工程:在英山县农技推广中心大楼改扩建120病害检测实验室。引种:引进良种苗木140万株。1.9 投资估算该项目总投资60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552万元,占总投资的92%;工程建设其它费28.68万元,占总投资的4.78%;预备费19.32万元,占投资的3.22%。工程建设费用552万元,其中田间工程投资409.04万元,占投资的68.17%;农机具购置12.55万元,占总投资的2.09%;仪器设备购置92.81万元,占总投资的15.47%;建安工程9.6万元,占投资的1.6%;引种费28万,占总投资的4.67%;工程建设其它费用28.68万元。其中,可研报告编制费2.3

10、8万元,建设单位管理费6万元,招标费4.8万元,勘察设计费12万元,工程监理费3.5万元。预备费19.32万元,为基本预备费。1.10 资金筹措项目均为财政投资,总投资6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00万元,按照1:0.2配套,地方配套100万元。1.11 项目运行费用与效益分析运行费用:项目建成后,其管理机构人员主要为英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人员,项目正常运行新增费用为30万元,其中科技培训费10万元,设备维修费5万元,人工费15万元。资金来源:县财政农技推广事业经费。经济效益:(1)该项目建成后,项目增加固定资产552万元,每万元投资形成固定资产9200元;(2)项目建成后,200亩扦插圃年产优

11、质茶树种苗2800万株,按0.11元/株的价格计算,可实现销售收入308万元;(3)项目建成后,50亩资源圃和200亩母本园年产茶叶一级鲜叶(鲜芽)3750kg,按60元/公斤的价格计算,可实现销售收入22.5万元;(4)项目实施后,可改善农田基础设施450亩,累计1017户3568个农民年直接新增收入330.5万元,扣除新增运行成本30万元,将实现新增盈利300.5万元,人均盈利842.2元。社会效益:(1)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出圃无性系良种茶苗2800万株,发展良种茶园4700亩,同时,母本园每年可为省内及大别山周边县市引进良种茶苗,建立母本园5000亩以上,达到年可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20万

12、亩的规模,5年可推广良种茶园100万亩以上。可加快英山县乃至湖北省老茶园的改造,加快无性系良种新茶园的建设,优化茶叶种植结构,同时提高优良茶树品种在全市茶园的比例,促进当地茶叶产业可持续性发展;(2)项目实施具有技术高、新,示范性强等诸多特点,能显著提高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茶叶生产向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极大地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3)项目的建设和运行,加快了茶树良种“鄂茶1号”、 “白毫早”、“浙农113”在英山县及湖北省的推广,有效推广了短穗扦插育苗技术、科学种茶技术等,促进农民受益。推广面积按照4700亩,通过单产和品质提高,每亩增收按300元计算,每年可增

13、收141万元;(4)项目运行过程中,可以培训当地农民,使广大茶农的科学种茶素质普遍提高,科技致富能力显著增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1.12 可行性研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国家种子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0)3、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种子工程植保工程2010年储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计201037号)4、农业部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5、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10年)(鄂政办发200380号)6、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鄂政发200943号7、英山县农业“

14、十一五”发展规划8、英山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茶叶产业建设的若干意见英政发200810号1.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2表1-1 主要建设内容表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备注一建设总规模亩4501资源圃亩50新建,板桥村2母本园亩200新建,其中板桥村150亩,难作堰村50亩3扦插圃亩200新建,其中板桥村100亩,难作堰村100亩二建设内容1田间工程1.1土地平整亩4501.2土壤改良50亩资源圃、200亩母本园1.2.1深翻土地亩250板桥片区200亩,难作堰片区50亩1.2.2抽槽改土亩250板桥片区200亩,难作堰片区50亩1.2.3施有机肥亩25

15、0板桥片区200亩,难作堰片区50亩1.3生产道路米7567板桥片区4997米,难作堰片区2570米1.4河堤加固米1449板桥片区979米,难作堰片区470米1.5拦河堰米76板桥片区2道,难作堰片区1道1.6灌排渠道1.6.1U60型槽米1920板桥片区1160米,难作堰片区760米1.6.2U40型槽米825板桥片区760米,难作堰片区65米1.7涵管工程1.7.1800米32在板桥片区建设1.7.2500米52板桥片区20米,难作堰片区32米1.7.3400米66板桥片区28米,难作堰片区38米1.8小型附建物1.8.1机耕桥座5板桥片区4座,难作堰片区1座1.8.2人行桥座9板桥片区

16、3座,难作堰片区6座1.8.3分水闸座7板桥片区4座,难作堰片区3座1.8.4灌排浆砌中沟米265在难作堰片区建设1.8.5隔离设施平方米2460板桥片区1500平方,难作堰片区960平方2农机具台(件)87基地生产设备3仪器设备台(套)2.1灌溉设备套10灌溉2.2露地生产设备台3露地生产2.3土化仪器台15土壤分析2.4病害检测设备台(套)28病害分析4建安工程病害检测实验室平方米120改扩建5引种万株140新引进表1-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类 别单 位指标值投资估算总投资万元600田间工程万元409.04仪器设备费万元92.81农机具万元12.55建安工程万元9.6引种万元28工程建设其

17、它费万元28.68预备费万元19.32资金筹措总筹资万元600中央财政专项万元500地方配套万元100经济指标年新增销售收入万元330.5年新增运行成本万元30年新增盈利万元300.5农民年增收入万元0.0842第2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 项目背景2.1.1 国家政策支持“十一五”期间,国家把促进地区均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落实共同富裕,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扎实稳步推进。英山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县版图面积1449平方公里,辖3乡8镇,309个行政村,8个国营农林牧渔场。全县总人口4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12万人,全县

18、现有贫困人口62553人,占总人口的15.64%,其中绝对贫困人口19247人,低收入人口43306人,按照新的标准还有贫困人口8.46万人,占总人口的21.2%,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多年来,农业部、省农业厅一直对英山茶叶产业予以大力支持,自2005年以来,投入板块资金300万元,重点支持茶苗繁育基地建设。省财政厅将英山列入全省整合支农资金支持茶叶产业建设重点县,每年扶持资金1000万元以上。农业部在农业综合开发专项项目又将湖北茶叶纳入2010年建设范围。项目旨在通过专项建设,发挥本地优势产业,优化资源配置,推广优良茶树品种,带动当地茶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2.1.

19、2 市场需求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茶叶的市场需求日趋强劲,茶产业的发展势头迅猛。2009年我国茶园种植面积达到180万公顷,茶叶产量已达132万吨,为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茶叶出口30.3万吨,出口金额7.05亿美元,仅次于肯尼亚为世界第二大茶叶出口国,其中,绿茶出口22.93万吨,金额5.2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7%和7.7%,出口量稳居世界第一。过去20年,全球茶叶产量和消费量增加了50。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发展茶产业有着巨大的优势。2.1.3 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湖北省是全国重点产茶省之一,十一五以来,全省茶园总面积、茶叶总产量和总产值分别居全国第五位、

20、第五位和第三位,已成为湖北茶区农民致富的重要门路和财政收入的重要税源。茶叶是英山县传统的兴县富民的优势产业。县委、县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和支持产业的发展,努力创造优惠条件,给予政策倾斜。英山县位于大别山南麓,地处湖北省东北部,境内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山高林密,土壤肥沃,适宜于茶树生长,据史料记载,英山种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英山所产“团黄”就与安徽所产“圻门”、“黄芽”被称为“淮南三茗”运往京都长安作为贡品。自“八五”期以来,为了响应国家农业部加快全国茶树良种化进程的号召,英山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每年以15%的速度用无性系良种改造老茶园,自“九五”以来,把发展良种茶园作为茶农增收、致富的主要手段,“

21、十五”以来,每年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4000亩以上,加快了全县茶树良种繁育进程。到2008年全县已建成良种母本园800多亩,扦插苗圃300多亩,年繁育无性系良种茶苗4500万株以上,达到年发展良种茶园面积7000亩以上的水平,在大别山区及湖北省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抢抓农业部在英山县的扶贫开发机遇,加快英山县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来,英山县将茶叶纳入了全县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全面加大了开发力度。截止2009年底,全县已发展茶园面积19.4万亩,茶叶产量2.6549万吨,总产值9.8231亿元,茶业规模位居湖北第一,全县11个乡镇,有

22、10个乡镇成为茶叶专业乡镇,杨柳湾镇被誉为“大别山区茶叶第一镇”,红山镇被评为“全省十强茶叶乡镇”。全县已建成了5个万亩茶叶带,50多个千亩茶叶小区,30多个茶叶专业村,加工厂房面积达到22万平方米,拥有各种制茶机具7100多台(套),形成了较完整的茶业体系。预计2010年全县茶园面积将达到20万亩,茶叶产量2.8万吨,茶叶产值过10亿元。2009年3月被省政府命名为“湖北茶叶大县”称号,2009年10月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全国产茶重点县”称号,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五。2.2 建设的必要性2.2.1 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的迫切需要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指出

23、,种养业良种体系始终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历经建国以来的建设与发展,我国种养业良种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但产业集中度低,突破性品种少,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加快良种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要重点建设国家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等项目。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指出,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种资源丰富,有一批地方特色明显的名茶。但茶叶原产地保护力度不够,茶农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无公害生产技术与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突出。指出茶叶的主攻方向是:改良茶树品种,稳步推进良种化进程等。项目建设通过短穗扦插技术实现良种茶苗生产,是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的迫切需要。2.2.2 健全种

24、苗繁育体系,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目前英山县乃至黄冈市茶树种苗推广体系很不健全。生产规模小、分布零散、种苗混杂、种苗质量差、管理不规范、科技含量低,无法跟上英山县当前茶叶产业的发展步伐和满足优质建园的质量要求。为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开展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进行短穗扦插育苗技术示范,不仅可以完善种苗推广体系,满足英山县11个乡镇及周边县市对高标准苗木的需求,而且可以提高育苗科技含量,提高农民建园和管园水平,促进当地茶叶产业可持续的发展。2.2.3 提高当地茶叶市场竞争力的要求茶树品种是茶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茶叶竞争是质量的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品种优劣。用优良的品种去调整

25、茶园品种结构是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产业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湖北省现有茶园285万亩,其中绝大部分茶园是六、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有性繁殖的群体品种茶园,无性系繁育的良种茶园仅占15%左右,茶叶产量低、品质差、价格低、效益差,尽管各地从外地引进福鼎大白茶、福云六号、白毫早、浙农113等无性系茶树良种,还选育了一批良种。但由于母本园和苗圃面积较小,茶园更新或发展缓慢,因而产品规模不大,茶叶总体品质不高,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茶叶效益不好,这已成为制约茶区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综合茶叶生产的经验教训,当务之急是优选良种,采用先进的育苗技术手段,发展苗圃,快速改造老茶园,建设新茶园,提升产品质量,提

26、高全市茶叶竞争力。2.2.4 快速改造低产老茶园,优化产业布局,增加农民收入2009年英山县茶园面积19.4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只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15.6%,其余均为种子直播茶园,近10万亩低产、低质、低效的种子直播茶园严重影响茶产业的整体效益,老茶园的改造已势在必行。加上英山县山区耕地面积十分有限,完全利用耕地发展新茶园,必将引起其他农作物、经济作物的萎缩,造成负面效应。因此采用良种改造低产老茶园的办法不失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茶叶产业的明智之举。2.3 可行性分析英山县茶叶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英山县地处大别山南麓,是一个农业大县,不受工业和农业污染,加上生态环境优越,使英山

27、茶叶不受任何污染。据农业部环境质量监测中心监测,英山县大气、土壤、水分均属“清洁”范围,已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称号,农业部多次对英山县茶叶进行抽检,产品全部达到合格水平。英山县茶叶产业化水平较高,品牌建设成效显著。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就聘请省级茶叶专家来英山开展地方名茶研制与开发,研制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英山云雾茶”地方名茶,2002年制定了湖北省第一个地方名茶标准英山云雾茶,2006年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全县统一一个品牌组织生产,统一一个品牌对外宣传。组织茶叶企业积极参加全国、全省各种名优茶评比及展示展销活动。英山绿屏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雪屏”牌英山云雾茶连续三

28、届荣获“湖北十大名茶”称号,被评为“湖北名牌”产品,“野山香”牌英山云雾茶荣获首届“湖北十佳文化旅游名茶”称号。在第七届、第八届中茶杯名茶评比中有一个茶叶样品被评为特等奖,两个茶叶样品被评为一等奖。2009年,全县有10多家民营龙头企业和30多家骨干茶场带动名优茶、砖茶、珠茶、蒸青绿茶、红茶、精制绿茶生产。拥有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有2家企业被评为“湖北省茶叶出口重点加工企业”,有1家企业被评为“湖北茶业十强企业”,有1家企业被评为“湖北省十佳名优茶加工企业”。英山开展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工作,一是有基础。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我县就开始进行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技术研究、试验工作,九十

29、年代起,开始在屏峰、长冲茶场建立良种母本园和繁苗基地,目前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茶树良种繁育体系,繁育基地面积达到300亩,年可提供茶苗4500万株以上。二是有技术。全县有茶树良种繁育技术人员42人,建立了四个繁苗基地,并依托省农科院、省农业厅建立了全省最大的鄂茶1号良种母本园,开展了“院县共建”工作,技术力量十分雄厚。三是有市场。近年来,英山繁育的茶树苗木全部销售一空,主要供往英山本地产业调整,湖北省各产茶县、市都急需良种茶苗,由于苗木繁育数量有限,不能满足供给,种苗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四是有管理经验。英山繁育茶苗,都是以茶叶企业或繁苗基地组织人员入股形式进行运作,面向市场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

30、均沽”意识,有丰富的运作管理经验,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并产生良好的效益。总之,良好的产业化经营水平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科研技术单位的技术支撑和农民的种植基础,英山县在这几方面均有着不可多得的优势,项目建设有着很强的可行性。第3章 市场与需求预测3.1 项目市场的现状3.1.1 我国茶叶市场总体现状 1、茶叶生产情况世界茶叶80%产在亚洲。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度尼西亚五大产茶国的茶叶产量占世界茶叶总产量80%。全国茶叶生产继续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2009年,我国茶园面积继续扩大,全国新增茶园面积181万亩,总面积达到2700万亩左右,增6.9%;茶叶产量已达134万吨,比上年增产8

31、.7万吨,增7%;全年毛茶总产值413亿元,比上年增加59.8亿元。为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茶叶出口30.3万吨,出口金额7.05亿美元,仅次于肯尼亚为世界第二大茶叶出口国,其中,绿茶出口22.93万吨,金额5.2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7%和7.7%,出口量稳居世界第一。过去20年,全球茶叶产量和消费量增加了50。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发展茶产业有着巨大的优势。2、茶叶产业特点据调查,2009年春茶的平均价格比去年上升10%左右。夏茶价格相对平稳。秋茶主要集中在乌龙茶生产,其次是低档原料茶的生产。乌龙茶由于市场需求十分旺盛,加上秋茶加工期间天气较好,乌龙茶品质整体水平提高,导

32、致茶叶价格大幅上涨。与去年同期相比,大约上涨20%左右。从各茶类的价格来看,今年绿茶、白茶、花茶、红茶、乌龙茶的价格都高于去年,其中乌龙茶的价格涨幅最大,最代表的品种是铁观音和大红袍。由于产量的控制,普洱茶价格相对平稳。2009年国内茶叶市场的主要特点:(1)消费升级,茶叶价格提升。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科学饮茶的普及,茶文化宣传深入,居民茶叶消费档次不断提高,导致市场对中高档绿茶、乌龙茶需求较旺。(2)茶叶收购资金宽松。今年银行普遍放松了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限制,市场收购资金比较充裕。(3)茶叶结构调整,形成多茶类共同发展良好势头。(4)茶叶深加工发展较快,市场对茶叶的副产品茶片和茶末需求较大。(

33、5)绿茶消费群体最多,花茶生产技术进步,乌龙茶产量突破14万吨,黑茶消费市场渐好,红茶产量略增。3、出口状况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上升、国际轮船运费提高等因素对茶叶出口影响较大。而且从2008年1月1日起,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必须经国家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据海关最新数据,2009年我国茶叶出口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30.3万吨,创汇7.05亿美元,同期分别增长2%和3.3%。在我国今年茶叶出口中,绿茶出口22.93万吨,金额5.2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7%和7.7%;红茶出口4万多吨,同比略降,金额6437万美元,同比略增3.2%;乌龙茶出口2.4万吨,金额6686万美元

34、,同比分别增长8.3%、8.1%;花茶出口5914吨,金额2963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2%、13.8%;普洱茶出口3487吨,金额1956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9.7%、46.8%。3.1.2 湖北省茶叶市场现状 1、生产状况2009年,受入春低温连阴雨气候影响,湖北省春茶开园时间较常年有所推迟,但春茶生产总体呈现产销两旺、增产增收的喜人态势,产量、产值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至5月20日春茶结束,全省春茶产量达到5.8万吨,同比增加0.6万吨,增11%;春茶产值28.1亿元,同比增加4.9亿元,增21.1%。全省春茶鲜叶均价每公斤较上年上涨5元左右。名优绿茶销售持续看好,大宗绿茶市场稳中有升;红

35、茶市场逐渐升温,仅宜昌宜红茶区今年实现农民收入达8000万元;乌龙茶市场趋热;砖茶边销市场稳定。 2009年我省茶园总面积达285万亩,产量14万吨、产值40亿元左右,比上年分别增加9万亩、1万吨、7亿元左右。其中名优茶产量6.7万吨,产值31.6亿元,分别占全年茶叶总产量的48%和总产值的79%。茶叶综合产值达到80亿元左右。截至11月份,全省出口茶叶1971吨,比上年增加14.2%,出口额859.5万美元,比上年增加15.9%。无公害茶、有机茶生产稳步推进,通过有机茶认证面积达9.1万亩,91家企业获得国内外有机茶认证,认证数量居全国第二位。通过QS认证企业250家。2、生产特点湖北省现有

36、茶园285万亩,其中绝大部分茶园是六、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有性繁殖的群体品种茶园,无性系繁育的良种茶园仅占15%,茶叶产量低、品质差、价格低、效益差,尽管各地从外地引进福鼎大白茶、福云六号、白毫早、乌牛早等无性系茶树良种,还选育了一批良种,但由于母本园和苗圃面积较小,茶园更新或发展缓慢,因而产品规模不大,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据调查,湖北省已建立良种母本园5000亩,扦插苗圃1000亩,年出圃茶苗1亿多株,能发展或更新茶园不到万亩,造成全省许多县、市发展茶园依赖从外省购苗,苗价较高,成活率低,得不偿失。3.1.3 英山县茶叶市场现状 茶叶是英山的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历史悠久,全县11个乡镇都有茶园

37、,茶园面积在19.4万亩以上,英山云雾茶是湖北名茶。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优质茶叶基地20万亩,创汇2000万美元以上。英山茶叶市场主要有以下特点: 1、茶叶基地形成规模。据统计,2009年全县茶园总面积19.4万亩,产量2.6549万吨,产值9.8231亿元。全县加工营销企业达到80家,其中:年加工能力在5000担以上的厂家6家,1000担以上的30家,全县初加工问题已基本解决;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省产茶县市第一位,县内一批产茶重点乡镇,主要集中在杨柳、雷店等乡镇,茶叶面积在2.5万亩以上,其余各乡镇茶叶也占产业主导地位,茶叶已成为其主要经济支柱。 2、产品种类多元,结构日趋合理 全县茶

38、叶产品结构变化总的趋势是:绿茶产量稳定,红茶少量生产;名优茶快速上升,低档茶持续下降;砖茶、蒸青茶、珠茶已落户找市,茶叶产品结构正在朝优质、无公害、特色的方向发展,总体结构不断优化。2009年绿茶产量达到2万吨,占总量的87.7%;红茶100吨,占总量的4%,绿茶产值7.5亿元,占总产值的93.5%,红茶总产值2400万元,占总产值的3%。绿茶中名优茶产量1.3万吨,占总产量57%。名优茶产值5.8亿元,占总产值的72.3%。砖茶、蒸青茶产量1900吨,占总产量8.3%。3、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产业素质有所增强 一是茶树无性系良种化进程加快。近几年来,以英山为中心有3个县市先后建起了茶树无性系良

39、种繁育基地,形成了大别山区茶树良种繁育中心,全县年繁育无性系良种茶苗的能力达到4500万株以上,2009年全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到3万亩,占总面积的15.6。 二是机制名优技术得到快速推广。2009年全县名优茶机达到7100余台套,机制名优茶产量达到9.1万吨,占名优茶总产量的比例70%,由于机制名优茶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手工生产效率,从而大大提高了全县名优茶产量。 三是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推广应用起步良好。全县现已通过湖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有3个公司或场,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4个;获有机茶颁证的企业有4个。2002年英山县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 4、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40、市场竞争力有所增强 到目前为止,全县获得省、部级奖的优质产品达100多只次,其中,英山绿屏茶叶有限公司“雪屏”牌英山云雾茶荣获“湖北十大名茶”,有1个品牌获得”十佳文化旅游名茶”称号。 5、产品外销实现突破,出口创汇快速增加 近几年来,由于英山县茶叶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和国家外贸政策放活,外销形势喜人。一是出口茶类上,过去英山县茶叶出口仅限精制绿茶,现已有珠茶出口销售。二是出口数量上,2009年全县茶叶出口额已达600万美元,其中绿茶出口额达500万美元。6、茶叶销售市场不断扩大。英山一直把构建营销网络,扩大产品销售作为茶叶生产的关键措施来抓,精心策划,全力出击,使茶叶产销稳步提升。城区建有全省县

41、级最大规模的“中国大别山茶叶广场”,被农业部评定为“农产品定点市场”,与武汉、北京、济南、江苏溧阳、安徽鹅桥等茶叶批发市场实现了有效对接。现阶段,名优茶主要依托县外150多个销售窗口、茶叶骨干企业和茶叶广场进行销售;大宗绿茶主要依托绿屏、嘉禾、兴合、大别山4家茶叶企业与浙江华发茶业有限公司实现有效对接,精制出口;砖茶由湖北富华茶业有限公司销往新疆、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珠茶依托湖北大别山茶叶有限公司出口到非洲、独联体等国家;蒸青绿茶依托英山县新英茶叶有限公司销售。全县茶叶多元化开发,多渠道销售,解决了茶叶销售难题,为茶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3.2 市场预测3.2.1 市场需求预测 1、

42、国际茶叶市场需求预测 : 过去20年,全球茶叶产量和消耗量增加了50,从1988年的242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361万吨。全球茶叶贸易也从1988年的103万吨增加到150万吨。世界茶叶市场的发展趋势:一是绿茶上升,红绿茶的消费比例从70年代的9: 1上升到现在的3: 1,绿茶出口量从2000年的15.53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22.3万吨;二是东欧、亚非进口国地位上升;三是贸易重心由消费国向生产国转移,现在斯里兰卡的90%、肯尼亚的70%、印度的64%都在本国成交;四是国际竞争“国内化”;五是产茶国自销量上升。2、国内茶叶市场需求预测:当前全球人均消费茶叶0.5公斤,中国为0.38公斤。9

43、0年代我国绿茶人均消费增长10%;2002年北京绿茶、乌龙茶、花茶分别增长了30%、30%、20%;随着茶叶有利健康生活理念的进一步传播和各地茶艺馆的兴盛,我国茶叶消费市场还将扩大。 我国茶叶消费结构特点是:(1)南方以绿茶、乌龙茶为主,少量花茶。北方以花茶为主,绿茶为辅,乌龙茶、绿茶发展快速。(2)保健茶快速发展。(3)农村茶叶消费将增长迅速。(4)从总体来看,消费结构由低、中、高向中、高、低转变。花茶减少,绿茶增长,乌龙茶增长迅猛,保健茶总体平衡。随着人们对绿茶保健知识的认识,可以预见我国绿茶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3.2.2 市场供给预测 2010年,预计世界茶叶产量变化不太大,但茶叶的出口

44、将有可能再度波动,茶叶的价格将有所好转。主要原因:一是欧盟、日本进口茶叶的壁垒门槛更高,将对我国绿茶、乌龙茶出口影响巨大。二是汇率变化,人民币升值,提高了茶叶出口成本。三是世界茶叶市场“绿肥红瘦”对中国茶叶出口开始产生积极影响,出口价格会有所回升。四是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主要出口国茶叶歉收,库存减少,预计全球茶叶价格2010年将在现在的高位上再上涨10%15%,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茶叶价格总体来讲将平稳走高。这对中国作为绿茶生产大国是一个利好的消息。我国茶叶生产趋势预测:茶树无性系良种发展较快,近几年新开发的茶园将陆续投产,产量带来的压力将会更加严峻。同时,绿茶市场增长开始出现明显的弱势特

45、征,普洱茶市场增长速度加快。名优茶开发进一步加强,劳动力紧张影响生产成本增加。从茶类看,全国乌龙茶、普洱茶、绿茶中名优茶、珠茶产量增加较快,红茶产量减少,花茶、紧压茶基本稳定。3.2.3 茶苗供需市场预测无性系茶树良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的特点,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被全国茶区所认识,福建、浙江、台湾等地区良种覆盖面积大,促进了茶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全国产生了示范带动作用。目前,良种茶苗主产区在福建、浙江等省,已经形成了茶苗产业,为全国提供优质茶苗。湖北省产茶县、市过去新建良种茶园,茶苗主要从外省调购,由于路途较远,茶苗栽植成活率低,而在本省内调购的茶苗,成活率比较高,在本省建立良种茶苗基地已成为茶叶专家和茶区人民的共识。湖北省每年都在加速改造茶园和发展新茶园,年需无性系良种茶苗4亿株以上,本项目投产后,每年新增生产茶苗仅2800万株,加上全省现有生产能力总共不到2亿株,在湖北茶苗市场仍然是供不应求的局面。第4章 项目承担单位情况4.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英山县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由英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担。该中心是农业局下属的财政全额拔款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及技术服务职责,法人代表叶树青,大专学历,经济师职称。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