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电信运营竞争对手分析报告(doc 155页).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1088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70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地区电信运营竞争对手分析报告(doc 155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某地区电信运营竞争对手分析报告(doc 155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某地区电信运营竞争对手分析报告(doc 155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某地区电信运营竞争对手分析报告(doc 155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某地区电信运营竞争对手分析报告(doc 155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地区电信运营竞争对手分析报告(doc 15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区电信运营竞争对手分析报告(doc 155页).docx(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地区电信运营竞争对手分析报告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8月目 录前 言1一、项目概述2(一) 项目背景2(二) 项目内容3(三) 项目方法5二、北京移动7(一) 发展现状71、网络规模72、用户发展83、业务收入94、业务范围95、组织结构11(二) 2003年发展规划121、网络发展计划122、投资计划133、用户发展计划144、业务收入计划145、业务产品开发计划146、组织结构发展计划15(三) 市场策略研究151、用户发展策略152、业务产品开发策略183、价格策略224、品牌推广策略255、服务策略296、网络技术发展策略36三、北京联通38(一) 发展现状381、网络规模3

2、82、用户发展423、业务收入434、业务范围435、组织结构45(二) 2003年发展规划461、网络发展计划462、投资计划473、用户发展计划484、业务收入计划495、业务产品开发计划496、组织结构发展计划50(三) 市场策略研究511、用户发展策略512、业务产品开发策略553、价格策略624、品牌推广策略675、服务策略716、网络技术发展策略77四、北京电信79(一) 发展现状及未来计划791、网络规模792、用户发展803、业务收入804、业务范围805、组织结构81(二) 市场策略研究821、用户发展策略832、业务产品开发策略843、价格策略864、品牌推广策略935、服

3、务策略946、网络技术发展策略95五、北京铁通98(一) 发展现状981、网络规模982、用户发展993、业务收入1004、业务范围1015、组织结构104(二) 2003年发展规划1051、网络发展计划1052、投资计划1053、用户发展计划1054、业务收入计划1065、业务产品开发计划1066、组织结构发展计划107(三) 市场策略研究1071、用户发展策略1072、业务产品开发策略1083、价格策略1104、品牌推广策略1175、服务策略1196、网络技术发展策略121六、北京网通123(一) 发展现状123(二) 2003年发展规划1241、网络发展计划1242、投资计划1243、业

4、务收入计划1245、业务产品开发计划1246、组织结构发展计划125(三) 市场策略研究1251、用户发展策略1252、业务产品开发策略1263、价格策略1284、品牌推广策略1285、服务策略1286、网络技术发展策略129七、北京吉通130(一) 发展现状1301、网络规模1302、用户发展1303、业务收入1314、业务范围1315、组织结构134(二) 2003年发展规划1351、网络发展计划1352、投资计划1363、用户发展计划1364、业务收入计划1365、业务产品开发计划1366、组织结构发展计划137(三) 市场策略研究1371、用户发展策略1372、业务产品开发策略1383

5、、价格策略1394、服务策略1425、网络技术发展策略142表 目 录表2.1 北京移动GSM网络深度覆盖情况7表2.2 北京移动GSM网络规模8表2.3 北京移动GSM移动用户9表2.4 北京移动业务收入情况9表2.5 北京移动话音业务及增值服务19表2.6 北京移动数据业务20表2.7 北京移动全球通基本业务资费22表2.8 北京移动神州行基本业务资费23表2.9 北京移动IP电话业务资费23表2.10 北京移动全球通套餐资费24表2.11 北京移动主要特服项目资费24表2.12 北京移动GPRS新业务资费25表2.13 北京移动在“十六大”和“两会”期间采取的措施27表2.14 北京移动

6、不同窗口单位的入网措施30表2.15 北京移动各方式业务咨询的比较34表2.16 北京移动的服务原则35表3.1 北京联通GSM网络规模39表3.2 北京联通CDMA网络规模40表3.3 北京联通CDMA网国际漫游开通情况40表3.4 北京联通193长途网络规模41表3.5 北京联通数据业务网络通达城市情况42表3.6 北京联通GSM移动用户42表3.7 北京联通用户发展情况42表3.8 北京联通业务收入明细43表3.9 2003年北京联通GSM网络发展计划47表3.10 2003年北京联通CDMA网络发展计划47表3.11 2003年北京联通投资计划48表3.12 2003年北京联通用户发展

7、计划48表3.13 2003年北京联通业务收入计划49表3.14 运营级VISP合作模式54表3.15 经营级VISP合作模式55表3.16 代理级VISP合作模式55表3.17 北京联通GSM网后付费业务的增值服务57表3.18 北京联通CDMA业务的增值服务58表3.19 北京联通互联网业务的增值服务59表3.20 北京联通GSM后付费基本业务资费结构62表3.21 北京联通GSM预付费(如意通)基本业务资费结构63表3.22 北京联通CDMA后付费基本业务资费结构63表3.23 北京联通移动增值业务资费64表3.24 北京联通IP电话业务资费64表3.25 北京联通互联网业务资费65表3

8、.26 北京联通193长途业务资费66表3.27 北京联通无线寻呼业务资费66表3.28 北京联通服务渠道的售前服务功能73表3.29 北京联通2002年的电信服务质量73表3.30 北京联通的咨询/投诉体系74表3.31 北京联通话费查询方式75表3.32 北京联通终止业务方式76表4.1 北京电信各类目标用户的业务需求定位83表4.2 北京电信各类目标用户的发展策略84表4.3 北京电信主要业务产品说明84表4.4 北京电信普通话音产品资费表86表4.5 北京电信电话程控功能资费87表4.6 北京电信IP主叫电话和IP电话卡资费表87表4.7 数字电路专线出租业务资费88表4.8 DDN专

9、线出租业务资费88表4.9 FR专线出租业务资费89表4.10 ATM专线出租业务资费90表4.11 互联网接入业务资费91表4.12 宽带业务资费92表5.1 2002年北京铁通网络发展状况98表5.2 2002年北京铁通固定电话网络发展状况99表5.3 2002年北京铁通主要业务用户数99表5.4 2002年北京铁通业务收入状况100表5.5 北京铁通本地网通信业务资费(国内固定本地电话业务)110表5.6 北京铁通本地网通信业务资费(程控市内电话新业务)111表5.7 北京铁通本地网通信业务资费(一号通业务)111表5.8 北京铁通本地网通信业务资费(固话短信息业务)112表5.9 北京

10、铁通长途电话业务资费112表5.10 北京铁通长途电话业务资费(IP长途电话业务)112表5.11 北京铁通公用电话业务资费(有人职守公用电话)113表5.12 北京铁通公用电话业务资费(IC卡公用电话)113表5.13 北京铁通数据业务资费(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业务)114表5.14 北京铁通数据业务资费(市内用户中继线)114表5.15 北京铁通互联网接入业务资费(96403拨号上网业务)115表5.16 北京铁通互联网接入业务资费(互联网宽带接入业务)115表5.17 北京铁通互联网接入业务资费(互联网宽带主机托管业务)115表5.18 北京铁通营业厅分布120表5.19 北京铁通各方式业

11、务咨询的比较121表6.1 北京网通的主要业务产品126表7.1 吉通公司用户发展状况131表7.2 北京吉通IP电话业务132表7.2 北京吉通互联网接入业务132表7.3 吉通互联网国际漫游业务开通国家和地区列表133表7.4 北京吉通互联网传真业务134表7.5 北京吉通IP电话资费139表7.6 北京吉通互联网国际漫游接入业务费率标准140表7.7 吉通公司VPN收费标准140表7.7 吉通公司帧中继资费标准(单向PVC月租费:元)141表7.8 吉通公司帧中继资费标准(端口月租费:元)141表7.9 微波接入链路月租费141图 目 录图1.1 现代企业竞争情报“十字型”结构图3图1.

12、2 项目调研内容结构图4图1.3 项目分析方法示意图5图2.1 北京移动可漫游的国家和地区8图2.2 北京移动所提供业务的范围10图2.3 北京移动组织结构11图2.4 北京移动人员构成12图2.5 2003年北京移动的投资计划13图2.6 北京移动用户的年龄结构16图2.7 北京移动用户消费水平结构16图2.8 北京移动用户使用业务的情况17图2.9 北京移动的用户定位示意图17图2.10 北京移动主要业务矩阵图21图2.11 北京移动品牌推广体系26图2.12 北京移动通信业务流程29图2.13 北京移动网络测试和优化流程31图2.14 北京移动用户实地缴费方式32图2.15 北京移动用户

13、非实地缴费方式33图3.1 北京联通可漫游的国家和地区39图3.2 北京联通193长途业务直拨城市41图3.3 北京联通移动通信业务44图3.4 北京其他通信业务45图3.5 北京联通组织结构图46图3.6 北京联通人员构成46图3.7 北京联通用户发展方式53图3.8 北京联通主营业务的波士顿矩阵56图3.9 北京联通的品牌推广策略体系68图3.10 北京联通的服务体系72图3.11 北京联通用户缴费方式76图4.1 北京电信业务范围81图4.2 北京电信的人员构成81图4.3 北京电信的组织机构图82图5.1 2002年北京铁通业务收入状况100图5.2 北京铁通所提供业务的范围101图5

14、.3 北京铁通组织机构图104图5.4 北京铁通品牌推广体系117图5.5 北京铁通业务流程119图6.1 北京网通组织结构123图7.1 吉通公司业务范围132图7.2 吉通公司组织机构图135前 言信息产业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所属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以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和行业背景为依托,跟踪研究中国通信产业的发展和技术演进,其成果旨在为国内外有关厂商或机构提供中国通信市场信息,并为其战略管理和投资决策提供研究参考,同时为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有力支撑。赛迪顾问通过对政府通信主管部门、相关运营商的研究,以及对国家相关部门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并充分利用研究人员的行业优势和技

15、术背景优势,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赛迪顾问为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北京市通信公司撰写了本报告。本报告的版权归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本报告是赛迪顾问的研究与统计成果,其性质为业务参考资料,其数据和结论代表本公司的观点。本报告有偿提供给限定客户,应限于客户内部使用,仅供客户在分析研究过程中参考。如客户引用本报告内容进行对外使用,所产生的误解和诉讼由客户自行负责,本公司不承担责任。一、项目概述(一) 项目背景中国的电信业是伴随着不断的改革和开放而发展的。2002年5月16日,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正式挂牌,标志着中国电信业的市场竞争格局进入新的阶段

16、。而市场竞争也逐步由技术驱动转变为市场驱动,由需求导向转变为竞争导向。在这种新的竞争环境下,充分了解市场的变化,掌握及时的市场信息,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竞争情报系统成为企业的关键。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各电信运营商的必争之地,竞争显得尤为激烈,而各运营商所面临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随着中国电信业竞争的进一步深化,这种竞争会变得更加规范和细微。针对于北京的电信运营市场,目前网通集团的北京通信公司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固定电话市场的份额。但是,随着中国电信的进入、铁通公司蚕食市场以及移动业务的分流作用日强,再加上一些新兴的运营商,这些都对北京的电信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北京通信公司作为中国网通集团的龙头企

17、业,服务首都,面临着如何适应环境应对竞争、如何实现新环境下的持续增长、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北京通信及时地制定和调整发展策略。企业经营的发展战略和实现策略的制定需要有详细的竞争情报来支持。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主要包括了竞争对手情报、市场情报、行业情报以及消费用户情报,赛迪顾问将其总结为“十字型”竞争情报结构。其中,竞争对手情报是整个竞争情报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逐步受到了企业的重视。北京通信公司认识到了竞争情报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展开了相应的情报研究工作。鉴于此,并根据当前北京市电信运营市场的发展情况,北京通信公司委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下属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对其在北京

18、电信运营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进行调研,以获得可以利用的情报,为其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撑。竞争对手情报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及实现策略行业情报消费用户情报市场情报图1.1 现代企业竞争情报“十字型”结构图来源:CCID(二) 项目内容从图1.1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经营的发展战略和实现策略需要不同的竞争情报来支撑。只有获得全面、准确的竞争情报分析,才能有效的制定相应的措施。本次项目是由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北京通信公司委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下属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完成的。根据双方的协商,本次项目主要对北京电信运营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情报进行调研分析。本次项目的调研对象是: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北京移

19、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京移动”); 中国联和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简称“北京联通”);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北京电信网络有限公司(简称“北京电信”);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网通控股北京分公司(简称“北京网通”); 铁通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分公司(简称“北京铁通”)。 吉通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简称“北京吉通”)针对每一个调研对象,赛迪顾问将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调研分析: 调研对象的发展现状研究; 调研对象的发展规划研究; 调研对象的市场策略研究。每个方面的具体调研内容如图1.2所示。调研对象研究2003年发展规划研究: 网络发展与技术演进 投资计划 用户发展计划 业务收入发展计划 产品

20、研发计划 组织结构/人员计划发展现状研究: 网络规模及发展状况 主要业务用户数 业务收入发展状况 业务范围及发展状况 组织结构/人员状况市场策略研究: 用户发展策略 业务(产品)发展策略 价格(资费)策略 品牌推广策略 服务策略 网络技术发展策略图1.2 项目调研内容结构图用户发展:用户定位用户特征发展策略产品发展:产品介绍发展策略网络技术:新技术采用发展规划服务策略:服务措施服务水平发展策略品牌推广:公关策略市场活动子品牌策略发展策略价格策略:资费状况资费策略来源:CCID针对当前北京地区的电信业务发展状况,赛迪顾问将本次调研对象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北京移动、北京联通,该类调研对象在北京地区

21、的电信业务市场上占据比较大的市场份额,是目前北京通信的主要竞争对手,赛迪顾问将对该类调研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第二种是北京电信、北京铁通,该类调研对象在北京的电信业务市场上占据的市场份额不大,而且在短期内也无法与北京通信的业务进行抗衡,赛迪顾问将简要的对其进行分析。第三类是北京网通、北京吉通,该类调研对象在项目开始之初就注定要合并接入北京通信,在项目的进展过程中,该类调研对象基本完成了合并,因此,对该类调研对象也将简要的进行分析。(三) 项目方法信息收集一手资料二手资料竞争对手访谈管制部门访谈焦点小组讨论北京移动北京联通北京网通北京电信北京铁通信产部统计资料赛迪顾问数据库新闻媒体/网站赛迪顾问报

22、告出版物信产部北京电管局赛迪顾问信息分析SWOT分析法波士顿矩阵法KSF法分析报告北京吉通图1.3 项目分析方法示意图来源:CCID本次项目的执行过程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信息的收集过程和信息的分析过程。再信息的收集过程中,赛迪顾问利用自身的渠道优势,从不同角度收集与本次项目相关的信息内容。在信息收集完成后,赛迪顾问通过不同的分析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信息资料进行收入分析,获得调研对象的发展分析报告。二、北京移动(一) 发展现状1、网络规模截止到2002年底,北京移动的GSM移动通信网络已经基本覆盖了北京的全部地区,包括城区和郊县。在达到广度覆盖的目标后,北京移动开始了重点的深度覆盖。其深度覆盖主

23、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城区办公写字楼; 大型商业区; 居住密集区; 宾馆饭店; 交通干线。表2.1 北京移动GSM网络深度覆盖情况覆盖区域覆盖率城区270多个办公写字楼大型商业区居住密集区宾馆饭店 四星及五星级宾馆饭店 三星级宾馆饭店交通干线 高速公路 国道 铁路100%87%93%93.3%80%96%90%95%来源:CCID通过网络的不断扩容和优化,北京移动目前的GSM交换容量达到了800万户,基站数达到4000个。表2.2 北京移动GSM网络规模2001年2002年基站数(个)32004000交换机容量(万户)640800来源:CCID除了加强对北京地区地网络覆盖外,北京移动还与全国其

24、他的省市建立了漫游关系。同时,与全球的10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国际漫游关系,使自己的网络规模延伸到国际。图2.1 北京移动可漫游的国家和地区来源:CCID2、用户发展截止到2002年底,北京移动的GSM用户达到了607.3万户,占整个北京市移动通信市场的67%左右。在整个用户的发展过程中,GSM的预付费用户超过了300万户。表2.3 北京移动GSM移动用户2001年2002年用户数(万户)增长率(%)用户数(万户)增长率(%)预付费用户211.7338.3%319.850.7%签约用户235.756.5%287.522.0%合计447.4124.9%607.335.7%来源:CCID3、业务收

25、入北京移动通过其强大的GSM移动网络向其用户提供相应的通信服务,并由此获得业务收入。其业务收入可分为四大类别:基本通话收入、月租费收入、移动数据业务收入和其他收入。北京移动的主体收入依然是依靠基本的移动电话通话来完成。表2.4 北京移动业务收入情况2001年2002年基本通话收入(亿元)56.5863.6本地通话收入44.4349.3国内长途通话收入9.0511.06国际长途通话收入2.93.02港澳台通话收入0.200.22月租费收入(亿元)14.0617.11移动数据业务收入(亿元)1.043.47其他收入(亿元)5.127.12合计(亿元)76.891.3来源:CCID4、业务范围北京移

26、动目前提供的业务主要是围绕移动通信业务来展开的,我们可以进一步将其细分为基本话音业务、基本增值服务、数据业务和其他附加业务。图2.2 北京移动所提供业务的范围基本话音业务其他附加业务数据业务基本增值业务本地话音业务国内长途业务国际长途业务呼叫转移呼叫限制呼叫等待主叫显示语音信箱移动秘书点对点短消息彩信业务信息服务GPRS业务电子商务互联网业务IP电话业务开户过户业务停开机业务代收业务话费查询话费缴纳话单打印其他服务来源:CCID基本话音业务是北京移动提供的最基本的通信业务,也是北京移动的业务收入基础。而基本增值业务是在基本话音业务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其中一些呼叫等待、主叫显示等业务是免

27、费提供的,以增加用户对北京移动的认同感。数据业务是北京移动重点关注的发展方向。数据业务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北京移动希望借助数据业务的发展来拉动基本话音业务的增长,提高话音用户的ARPU值。在数据业务中,点对点短消息是比较成功的业务,2002年全年,北京移动的短消息发送量达到25亿条。彩信业务是北京移动2002年新推出的业务,由于受到终端和网络的发展限制,目前,彩信业务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北京移动通过与内容服务供应商的合作,采取分成方式,使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都呈现了比较好的前景。但是,要想获得比较成功的发展,还需要再对合作发展的模式进行研究,针对用户的需求进行细分,将统一的模式细分为针对业务的发展

28、模式。IP电话是北京移动抢占国内、国际长途话音业务的一个工具,虽然移动公司的互联网规模还不是很大,但是,依靠移动网和IP互联网的结合,北京移动找到了一个适当的结合点,即通过移动网络让用户享受到互联网的服务,包括IP话音和互联网的接入。对于其他的附加服务,是北京移动提高服务质量的一个措施,让用户在使用移动网络进行通信时感到方便和舒适,不会因为是人文服务的原因使用户对移动的网络产生抵触感。5、组织结构北京移动采取了职能分工的组织结构,其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纪监审计部党群工作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综合部行政部发展战略中心计费业务中心郊区运营中心网络优化中心市场经营部网络部运行维护中心计划建设部客户服务中

29、心工程建设中心总经理副总经理职能部门经营建设部门图2.3 北京移动组织结构来源:CCID北京移动目前的人员约2000人,包括北京移动以及各区县营业厅人员。这些人员分别由博士、硕士、学士以及专科等不同学历的人员构成。图2.4 北京移动人员构成来源:CCID(二) 2003年发展规划1、网络发展计划北京移动2002年底的GSM移动交换机容量已经达到800多万户,而用户达到了600万。但是,北京的移动电话用户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66.5部/百人。因此,GSM用户的发展速度必然会减缓。而且,未来的移动通信将是依靠服务取胜的业务,是依靠数据业务的发展来扩大用户的,所以北京移动在未来的网络发展方面主要集中在

30、以下几个方面: 集中重点发展GPRS,努力扩大移动数据业务的服务质量。目前,北京移动GPRS的容量达到了50万户,为了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竞争的优势,北京移动会大力发展GPRS,保证用户能够正常的使用移动数据业务。 IP网络建设。北京移动针对未来电信业务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移动网络的同时,对未来的核心网络给予了重点的关注。未来的核心网络必定是基于IP的,北京移动在今年年初就对IP骨干网络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建设。 移动在2003年的主要发展业务是移动的数据业务,通过移动用户对数据业务的使用来提高用户的ARPU值。因此,北京移动在建设GPRS的同时,还对网络的优化进行重点的建设。由于GPRS的业务信道要

31、占据话音的信道,因此,优化网络结构,保证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合理信道配置,才能保证数据业务和话音业务的协同发展。2、投资计划2003年,北京移动计划投资37亿元人民币,其中设备投资约31亿元人民币。图2.5 2003年北京移动的投资计划来源:CCID移动话务是中国移动的主要业务,因此,在投资方面,占据资金比例最大的依然是移动GSM话务网的建设。同时,网络的优化是保证移动GSM网络质量的一个保证,北京移动在优化方面也是投入了比较大的精力。而在未来的移动数据业务面,北京移动也有6.31%的投资比例,从这个侧面也体现了北京移动对移动数据业务的关注。3、用户发展计划2003年北京移动的用户发展目标是新

32、增移动电话用户80万户。由于北京的移动电话普及率已经达到66.5部/百人,因此,北京移动将用户的发展目标制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新增移动用户80万户。这部分用户是指新发展入网的用户。 发展GPRS用户20万户。这部分用户包括新增用户和原有用户中使用GPRS业务的用户。4、业务收入计划2003年业务收入目标是达到人民币110亿元。其业务收入的重点依然是依靠话音业务,在话音业务方面,北京移动计划的收入要达到70亿元。但是,由于移动用户的ARPU值在不断的下降,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是十分困难的。5、业务产品开发计划北京移动2003年的新业务开发计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数据业务的产品,另一个是针对话音

33、业务的产品。在数据业务方面,北京移动重点推行移动上网的“随e行”业务和带有短信套餐优惠的“M-Zone”业务。而对于中国移动的移动“百宝箱”业务,北京移动目前并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在话音业务方面,北京移动会为“全球通”用户提供比较多的服务,重点是对“全球通”用户进行进一步的积分优惠活动,以便增加“全球通”用户转网的成本,提高竞争对手抢夺用户的门槛。而对于“神州行”用户,北京移动会针对联通的预付费用户的发展,制定一些对应的措施。但是,北京移动并没有从营销的角度来全面考虑“神州行”用户的发展。6、组织结构发展计划北京移动在2003年不会有大规模的招收员工的计划,其员工招聘的重点放在了社会招聘方面,

34、主要是通过社会招聘来弥补北京移动现有人力资源的不足。目前,北京移动的网络优化人员、业务推广人员相对不足,因此,2003年北京移动的招聘计划重点可能放在这方面。2002年,北京移动对组织结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因此,2003年不会对其组织结构进行较大的变动。(三) 市场策略研究1、用户发展策略1)移动通信业务用户的特征研究北京移动提供的通信业务主要就是个人的移动通信业务,因此,移动通信用户的特征基本体现了个人消费的特征。虽然某些集团客户使用了北京移动提供的移动通信业务,但是,作为最终的使用用户,依然是个人。所以,移动通信业务用户的特征集中体现在个人的消费行为上。北京移动每年会对北京市场的移动电话用

35、户进行满意度调研和分析,从而根据调研的结果进行用户发展策略的制定。在对移动用户的特征研究中,主要是集中在用户的结构特征、用户的消费水平特征和用户使用的业务特征。通过对这几项特征的研究,北京移动制定相应的用户发展策略。从目前的统计来看,北京移动的用户中,男性比例为57.31%,女性的比例为42.69%。这与北京人口性别比例比较接近。从年龄的结构来看,北京移动的用户绝大多数集中在25-40岁之间。如果将年龄作为时间轴,整个北京移动用户的年龄结构显示出一个锥形的结构,中间大两头少。图2.6 北京移动用户的年龄结构来源:BMCC图2.7 北京移动用户消费水平结构来源:BMCC北京移动的大多数用户是预付

36、费用户,因此,其通信消费的水平不是很高,正是由于这些用户的存在,使得北京移动的人均贡献率处于比较的的水平。图2.8 北京移动用户使用业务的情况来源:BMCC从使用业务的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的用户只是使用移动话音业务,而使用短信业务的用户占据了60.98%的比重,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移动短信业务的成功。而除去短信业务之外的其他移动数据业务,已经体现出发展的趋势。根据对用户特征的研究,北京移动的用户定位可以从下图分析获得。图2.9 北京移动的用户定位示意图话音业务数据业务全球通神州行GPRS短信业务随e行M-zone来源:CCID北京移动目前的用户使用的最多的还是普通的通话业务,因此,北京移动

37、会将话音业务作为重点保持的业务,而对与移动数据业务,北京移动希望通过数据业务的发展来提高话音业务的流量,所以,移动数据业务会是发展的趋势。再进一步细分定位的话,在话音业务方面,共有两个大的业务品牌,“全球通”和“神州行”,分别针对高端用户和低端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而这所谓不同的服务,只是从业务资费上来体现,话音的质量并没有不同。在移动数据业务方面,北京移动主要将目前的数据业务划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短信业务,另一类就是基于GPRS的各类移动数据业务。在短信业务方面,移动从用户的年龄结构出发,对用户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定位,通过短信业务来打造一个全新的业务定位品牌“M-zone”。而基于GPRS的移动

38、数据业务,则有一个“随e行”的业务定位品牌来向商务人员提供服务。2)北京移动用户发展策略通过对移动用户特征和用户细分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北京移动用户发展的主要策略。一、保证话音网络的稳定,在发展新用户的同时,保证老用户的在网。由于移动用户的主要应用依然是话音业务,话音收入占据北京移动收入的绝大部分。因此,保证老用户的在网是稳定业务收入的一个主要措施。而稳定老用户的一个主要的方式就是采用积分奖励的办法,以此来提高用户的转网成本,同时又能体现出对老用户的关怀。二、利用中国移动的品牌,结合细分品牌发展来切入细分市场。目前,中国移动在宣传其品牌质量的同时,通过不同的细分品牌来切入不同的细分市场,虽然

39、各细分品牌之间会有一定的竞争关系,但是通过市场细分,北京移动的总体市场份额得到了保持。2、业务产品开发策略北京移动目前的业务产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基本话音业务及增值服务,另一类是数据业务。1)基本话音业务及增值服务移动通信目前的“杀手”业务依然是话音业务,话音业务的收入是北京移动收入的保证。在话音业务的基础上,北京移动还提供了相应的增值服务。表2.5 北京移动话音业务及增值服务业务名称业务说明话音业务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通话业务。可以实现移动电话与移动电话之间、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之间的通话。呼叫转移用户在无法或不想用移动电话来接听来电时,可以通过呼叫转移将来电转移至用户希望的固定电话

40、或其他移动电话上,也可以转移到语音信箱等。呼叫等待和保持用户在进行移动电话的通话同时,可接听和拨打第二个电话,并且可实现与第一个电话的切换。语音信箱语音信箱是一项类似于录音电话的服务,当客户未能及时接听来电时,可将来电转移到语音信箱中,让来电者将留言留下。当有语音留言时,用户的手机会收到短信提醒,方便及时提取留言。移动秘书移动秘书专为公务繁忙的用户而设计,用户将电话呼叫转移到01012580移动秘书台后,秘书台将来电内容以中文短消息方式发送到客户手机上。别人也可以直接打12580,通过秘书台给客户留言。彩铃业务使用该业务后,当其他中国移动的用户拨打该用户电话时,在被叫用户未接听电话前,主叫用户

41、可以听到一段预设的铃音业务。会议通利用话音业务,用户可以通过会议通业务来实现多方同时通话的功能。方便群体用户进行讨论。来电畅听来电畅听是北京移动推出的一种将全球通客户本地网内接听电话资费优惠打包的套餐业务。目前有12、30和50元三种套餐方案。来源:CCID在话音业务的服务类别中,其他的增值服务全部是围绕通话来设计,如何方便用户来使用话音业务,如何通过增值服务来提高话音的业务流量,是设计这些业务的主要出发点。2)移动数据业务移动数据业务是北京移动关注的业务,也是移动未来新的推动力业务。虽然移动数据业务目前还没有成为真正的“杀手”应用。但是,它对于促进话音业务却是有着重要的作用。表2.6 北京移

42、动数据业务业务名称业务说明点对点短信通过支撑短信功能的移动电话,用户可以通过编辑文本,在手机与手机之间传送信息。这样可以节省相应的通信费用,并能达到预期的沟通。MMS彩信彩信是北京移动开通的多媒体短信(MMS)业务。它可以编辑和实时传送包括图象、声音、文本、动画等各种形式信息,实现手机到手机、手机到互联网、互联网到手机的多媒体信息传送。GPRS业务GPRS是在现有GSM网络上开通的一种新型的分组数据传输技术。以GPRS为技术支撑,用户可以实现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移动办公、网上聊天、信息浏览、互动游戏、综合定位等业务,所有这些基于GPRS技术而实现的技术都称为GPRS业务。IP电话业务IP电话是通过中国移动IP电话系统,为用户提供拨打国内长途固定电话及国际电话并享受优惠话费的一项业务。这项业务通达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e行随e行是北京移动向商务人士与集团客户推出的基于笔记本电脑和PDA终端无线接入互联网/企业网获取信息、娱乐或移动办公业务的业务总称。通过随e行业务,用户可随时随地将笔记本电脑和PDA通过无线的方式接入Internet。信息服务北京移动和168信息台合作,用户通过短信方式获得信息服务的一种业务。主要内容有:天气预报、新闻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