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奶牛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1108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7.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奶牛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某奶牛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某奶牛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某奶牛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某奶牛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奶牛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奶牛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黑龙江金禾奶牛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The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Jinhe Dairy Farming Communit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作者姓名:赵明鑫 专业名称:农业推广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指导教师:温海涛 副教授学位类别:农业推广硕士答辩日期:2013年12月6日未经本论文作者的书面授权,依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书面版本、电子版本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对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制、修改、发行、出租、改编等有碍作者著作权的商业性使用(但纯学术性

2、使用不在此限)。否则,应承担侵权的法律责任。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声明 研究生院:本人同意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的内容,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委托研究生院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

3、稿,希望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给予出版,并同意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和CNKI系列数据库中使用,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论文级别:硕士 博士 学科专业:农村与区域发展论文题目:黑龙江金禾奶牛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作者联系地址(邮编):作者联系电话:中文摘要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奶牛养殖业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新型养殖业必须考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奶牛养殖为代表的畜牧业进一步发展,将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由单纯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效益型转变。无公害清洁生产方式将是畜牧业发展的大趋势,这就要

4、求采用先进的奶牛养殖工艺和与之配套的奶牛舍建筑设计和环境控制技术。奶牛养殖小区规划设计要大小适宜,规模不可过大。适度规模的小区,在配种、饲料供应、疫病防治、市场营销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便于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本人选择对养殖小区奶牛场的规划设计进行研究,指在针对当前奶牛养殖小区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奶牛小区在建设中,应寻求一种经济实用、易于推广的思路;使奶牛养殖小区的建设、规划和管理,在更适合当前畜牧养殖业发展的基础上,降低建筑造价、便于环境控制、保证奶牛健康,改变传统养殖业的思想观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为奶牛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和良好的生产环境,充分发挥其

5、生产潜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使养殖小区奶牛业由数量型逐渐向质量型健康发展。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种植业为前提的奶业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奶牛养殖是所有养殖业中经济效益最好的产业。发展奶牛养殖业不仅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而且是改善消费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一项重大措施。世界各国对发展奶牛养殖业生产和引导乳品消费都给予高度重视,许多国家把鼓励消费牛奶和奶制品作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强民族身体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奶业是全世界公认的节粮、经济、高效型的产业,发展奶牛养殖小区对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关键词:奶牛养殖

6、小区、可行性研究报告、黑龙江金禾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new century, especially after Chinas accession to WTO,Dairy industry is facing the competition of international market,New industry must consider lowering production cost,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Further development in dairy farming as the repre

7、sentative of the animal husbandry,it shifts from extensive traditional to modern intensive, changes from the simple pursuit of quantity to quality and efficiency. Pollution-free clean production will be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animal husbandry, This requires advanced technology of dairy farming

8、 and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cow hous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 technology.Planning and design of dairy farming community need the appropriate size, not too large scale. The moderate scale community facilitate unified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in the aspects of breeding, feed su

9、pply,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arket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tc., excellent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can also be obtained, thus I choose to research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dairy farming community, aim at the existing problem of dairy farming community and put forward Chinas

10、dairy areas in the building, should look for a kind of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easily spread ideas; On the basis of more suitable for the current animal husbandry, the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dairy farming community reduce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environmental, ensure the healt

11、hy cows, change the traditional farming ideas, implement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provide a good living space and good production environment for dairy cows,they reach fully potential,improve economic benefit,the dairy farming community develop from quantity type to quality type.In re

12、cent years,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increasing standards of the people,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the dairy industr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and has been generally concerned and emphasized. Dairy industry is the best benefit all aquaculture industry. Dairy industry i

13、s not only a strategic task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al adjustment, but also to improve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improve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the peoples health. The world give high attention fordairy industryproductionand theconsumption of dairy productshave,many countries encouragethe consump

14、tion of milk and dairy productsin order toimprove peopleshealth level,strengthenan important measureof nationalphysical fitness. The dairy industry isrecognized around the world as thegrain,economic,efficientof industry,the development ofdairy farming communityis far-reaching impactonthe adjustment

15、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Keyword :the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dairy farming community、Jinhe Heilongjiang 45目 录第1章 总论11.1 项目提要11.1.1 项目名称:黑龙江金禾奶牛养殖小区建设项目11.1.2 建设性质:新建11.1.3 建设地点、规模、内容及建设期11.1.4 项目实施单位11.1.5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11.1.6 资金筹措11.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1.8 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1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21.3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21.3.1 综

16、合评价21.3.2 论证结论21.4 存在问题和建议3第2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条件42.1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42.1.1 项目背景42.1.2 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52.1.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62.2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62.2.1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62.2.2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82.3 产品市场需求与预测82.3.1 产品市场供应预测82.3.2 产品市场需求预测82.3.3 产品销售方案、营销策略9第3章 项目建设方案与管理103.1 项目建设方案103.1.1 建设规模和内容103.1.2 奶牛小区选址和功能103.1.3 牛舍与青贮窖建设113.1

17、.4 榨奶站建设113.2 奶牛小区生产技术规程133.2.1 良种奶牛的引进与繁育管理133.2.2 高产奶牛饲养技术143.2.3 全价混合饲料153.2.4 集中榨奶技术163.2.5 奶牛小区的科学管理163.3 项目管理173.3.1 劳动定员173.3.2 项目经营管理模式及措施173.3.3 技术培训183.4 项目进度与招标采购方案183.4.1 项目实施与进度安排183.5.2 项目招标采购方案19第4章 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204.1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04.1.1 投资估算依据204.1.2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204.1.3 资金来源与筹措204.1.4 资金使用和管理20

18、4.2 财务评价214.2.1 财务评价依据214.2.2 销售收入224.2.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224.2.4 财务效益分析234.2.5 不确定性分析234.2.6 财务评价结论24第5章 环境评价255.1 环境影响255.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25第6章 结论与建议266.1 结论266.2 建议26参考文献27作者简介及取得科研成果.30致谢.31附录A财务报表.32附录B榨奶厅及牛舍设计图.42第1章 总论第1章 总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黑龙江金禾奶牛养殖小区建设项目1.1.2 建设性质:新建1.1.3 建设地点、规模、内容及建设期建设地点:黑龙江省九三农场

19、建设规模:存栏由建小区初期的6000头发展到10000头,成母牛6000头,年产鲜奶38820吨,繁育良种奶牛2600头。建设内容:购买优良种牛6000头,购置设备2180台套,土建工程7项。 建设期:本项目建设期为一年,自2013年9月开始至2014年9月结束。1.1.4 项目实施单位 项目实施单位:黑龙江省九三农垦金禾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1.1.5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本项目总投资465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42036万元,流动资金4464万元。 1.1.6 资金筹措:本项目共需总投资46500万元,全部为企业自筹资金。1.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到2014年可达到规划设计生产能力,年产鲜奶

20、38820吨,每年可繁育良种奶牛2600头,年均销售收入14257.8万元,总成本7516.05万元,内部收益率175,财务净现值14257万元,投资回收期5.2年。1.1.8 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区建在九三农场,项目建成后,可发展养牛养殖人员和工作人员500人,年均可增加收入1000万元,年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发展规划(3)黑龙江省委关于尽快将黑龙江省由农业大省建成农业强省的决定(4)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5)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奶牛项目评估报

21、告(6)黑龙江省奶源发展规划、市场奶源及高产奶牛需求情况调查1.3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3.1 综合评价通过黑龙江金禾奶牛养殖小区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认为项目选择符合国家及黑龙江省关于畜牧业发展规划和农牧业结构调整方向,项目区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项目建设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正确,生产工艺科学、合理、可行;项目筹资渠道明确,实施进度可行,经济效益显著,环保影响较小,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本项目选在农牧区,有利于当地种植业及其加工副产品的就地转化,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并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当地农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开发,并起到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水平的作用,可促进奶牛规模养殖水平

22、的提高,同时可增加当地农民的就业机会,促进劳务经济的发展。1.3.2 论证结论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符合省政府对发展养殖业的具体要求,与黑龙江省农业调整和发展产业化战略部署相一致。其市场需求大,技术成熟可靠,科技力量足,可行性研究科学、合理。项目发展前景广阔,综合效益明显,切实可行,应予尽快实施建设。1.4 存在问题和建议在项目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技术的引进,加强饲养人员的管理和技术培养,注重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优质鲜奶,为乳制品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条件。建议此项目早日上马,早日投产,早日见效,为九三农场发展畜牧经济及黑龙江省“奶业振兴计划” 战略的深入实施

23、做出贡献。第2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条件第2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条件2.1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1 项目背景中共中央于2003年年初做出了关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决定。决定要求各级政府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就地解决粮食的转化和过腹增值问题。通过发展畜牧业来调整我国农业的产业结构,其意义在于通过合理的农牧结构调整,实现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最优化和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畜牧业,在各个重要的历史阶段都提出了具体的方针、工作思路和任务目标。1995年省委做出了建设农业强省的决定,并提出了“走产业化的道路,建设畜牧业大省”的战略目标。2003年年初省政府提出了奶业振兴计划,明确了黑龙江

24、省奶牛发展的方向、目标和措施,提出畜牧业今后的发展目标是把畜牧业建设成为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奶牛业是黑龙江省畜牧业的支柱产业,2011年全省现有奶牛存栏260万头,年产鲜奶1000万吨,为全国饲养总量的五分之一,围绕乳业形成了一批产品加工企业,可以说,乳业是黑龙江省畜牧业的闪光点,发展畜牧业首先应考虑奶牛业。2006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把黑龙江省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乳制品基地和肉制品基地的奋斗目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一个关键问题是看农牧及其内部结构是否合理。从全省牧业生产结构看,生猪、蛋鸡和肉鸡生产发展较快,市场饱和,经济效益下降。但更具市场潜力和发展优势的奶牛业未得到充分发展,饲养规模小,科

25、学饲养水平低,奶牛产奶量不高,全省奶牛平均单产4吨左右。全省大型奶牛小区均由于经济转型等多种原因所剩无几,奶源基地多为个体及专业户经营。世界发达国家,私人奶牛养殖小区奶牛头数都在40头以上,奶牛平均单产78吨。黑龙江省奶牛养殖户多,饲养规模小,奶源过于分散,形成了奶源小生产与牛奶制品加工规模化生产之间的矛盾。加之长期以来企业和奶户之间没理顺关系,鲜奶质量参差不齐供应不稳定等因素,制约了黑龙江省奶业的进步和大发展。考虑到上述因素,黑龙江省委提出今后畜牧业的整体思路是:稳畜禽生产,促牛羊发展。发展奶牛数量,提高奶产品质量,牵好龙头,把握市场。培育扩繁年产8吨以上的奶牛品种,提高单产和质量,保证总产

26、和安全,从而实现畜牧业占农业经济“半壁江山”的宏伟目标。2001年提出了奶业振兴工程,把奶牛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工程来抓,并积极争取企业参与来缓解全省奶牛业发展在资金上的不足。黑龙江省农垦九三农场管理局根据国家和省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情况,在“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奶牛业,把“完达山”乳品品牌叫响,把项目区的奶牛产业做大做强,尽早实现畜牧业占农业经济“半壁江山”的目标。2.1.2 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项目建设地点选址在九三农场,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五大连池市和讷河市境内,是全国著名的黑土地带,总面积5563平方公里,人口15.2万人,其中职工6.2万人,下辖11个大中型国营

27、农场,耕地面积290.2万亩,水面10.9万亩,林地115万亩,牧地草原111.6万亩。是黑龙江省西部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农场群主体,是我国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之一。2012年5月,九三农场引进了完达山乳业集团,原九三乳品厂被其兼并后进行更新改造,年处理鲜奶能力提高到20万吨,并与项目区公司签订了鲜奶供销合同。而完达山乳业集团是全国知名的企业,其生产完达山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该乳品企业生产可增加200人就业,可使九三农场农业人口人均增收500元。九三农场承诺奶源建设将与乳品企业的发展同步,因此,奶源基地建设与扩大,仅仅是满足加工业的需要,不存在过剩问题,无市场风险。该项目的建设不但有利于解

28、决农村剩余劳力就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的建设,减轻对城市就业的压力,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奶牛业的综合市场能力和生产的科技水平,从而为发展质量效益型畜牧业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优化九三农场的农业生产结构。通过养奶牛实现秸秆过腹增值,形成“以牧促农、农牧结合”的良性循环。2.1.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1)九三农场是黑龙江省的农业地区,大力发展奶牛业,实行规模化、科学化饲养,对振兴农村经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性能和技术水平,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目标是非常必要的。(2)奶牛业的发展也同时带动种植业、加工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直接增加财政收入,社会效益显著。

29、(3)发展奶牛养殖业是走粮牧结合生态农业建设之路的需要,可促进牛多、肥多、粮多、收入多的良性循环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为生产绿色食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业的综合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4)通过项目建设及高产奶牛饲养技术的应用推广,将对周边地区的农民科学养牛产生辐射和推动力,增加农民养殖专业户的数量,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妇女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5)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不断改善,对乳制品的需求急剧上升,而且需求的层次、品种也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发展奶牛养殖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当地及周边乳品企业有充足、质优的奶源,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乳制品的数量、质量,同时对增加产品结构的宽度

30、和深度,开发生产系列乳制品,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企业的资金参与,加快九三农场奶牛基地的发展,加速农业经济结构优化和调整,有效地挖掘资源潜力和优势,兼顾生态环保、规模生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把特色做大做优,最终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竞争优势,提高奶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安置剩余劳动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2.2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2.2.1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地理位置比较优越,该奶牛小区位于九三农场。全场农业发展现状良好,土地肥沃,草原资源丰富,结构调整步伐连年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兴未

31、艾,村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已形成“种、养、加”一体化新格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益成为九三农场经济发展的重点乡镇。(1)自然条件,项目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具有半干旱半湿润的寒暖适中的气候条件,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资源条件,项目区耕地面积290.2万亩,牧地草原111.6万亩,其中玉米种植100万亩,大豆150万亩。土壤为黑钙土及黑壤土,典型黑壤土厚度2060厘米。(3)生产技术条件和政策条件,项目区有一批能打硬仗的技术人员,从管局到农场都有专门从事畜牧业的防疫人员、兽医、繁育人员,有统一建设标准的站室,有上级畜牧局和畜牧中心为他们把技术关、服务关。而从

32、事养殖的农户都有多年的饲养管理方面的技术。当地政府为鼓励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制订并出台了饲料地政策,资金倾斜政策、贷款贴息政策、奶牛保险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政策等一系列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办法和政策。(4)从国际、国内市场上看,畜牧业、畜牧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在这两个市场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畜产品,尤其是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更离不开奶、肉、蛋、乳制品的生产、销售,因此,发展奶牛业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是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5)项目区现有人口15.2万人,劳动力6.2万人,人均收入8950元,畜牧业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率每年以8的速度在增长,种植业比重也在悄然地发生

33、着改变,在舍饲饲养和禁牧发生矛盾时,广大养畜户能立足长远、转变观念、响应号召,推广种植青贮、贮存秸秆,舍饲饲养,全镇青贮种植由任务下摆到主动种植、贮存,从刚禁牧时的不理解到自觉的舍饲饲养,是农民饲养方式的改变,更是观念的转变,有利于项目的实施。项目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为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九三农场确立了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发展方针,结合本地区发展的实际和现状,项目区确立了以奶牛为主的“畜牧强村的发展方向。本地区有完达山乳业集团下属的企业,年处理鲜奶能力20万吨。2.2.2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黑龙江金禾万头奶牛小区建设项目,市场前景好,技术力量雄厚,其配套发展的最大阻碍是资金,本项目养殖规划1

34、0000头奶牛,是一个经营性项目。为保证项目的实施,本项目所需资金46500万元,全部资金采取企业自筹。2.3 产品市场需求与预测2.3.1 产品市场供应预测黑龙江省坐落在世界玉米、奶牛带上,地处北纬4353度之间,与荷兰、丹麦、日本北部、美国北部等奶牛饲养发达地区处于相同纬度,全省现有草原面积达1.13亿亩,适于放牧的草原、草坡达5633万亩,具有发展乳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黑龙江省是国家的奶牛业重点基地,发展奶牛业有其他省份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勇于开拓国内市场是壮大黑龙江省奶牛业的必由之路。本项目采用养殖小区方式,通过奶牛的集中饲养,机械化榨奶,统一加工饲料,统一防疫等方式,可保证鲜奶的

35、质量,增强产品的适应性和在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本项目鲜牛奶产于自然环境无污染,采用天然绿色草原优质草为原料,即使饲喂青贮饲料也按照绿色产品生产,所以鲜奶生产能够成为绿色食品,这样每年可供应鲜牛奶3.5-4万吨。为龙头企业生产绿色奶粉及液态奶奠定了基础,为占领国内市场和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本项目建设区龙头乳品企业为完达山集团,经过数年的经营已经收购了本地区6家乳品生产企业,理论上在本地区控制奶源上没有竞争对手。2.3.2 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众所周知,牛奶是健康食品,营养价值丰富,老少皆宜。我国人均牛奶占有量为8.4公斤,不足世界水平的十分之一,不足发达国家的三十分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人

36、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人民对牛奶及其制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经济发达国家牛奶及其制品人均消费量已经达到330千克,占人们膳食营养的20以上。我国食品发展纲要规定,2010年人均年消费乳量达到25千克。按照这一目标,全国奶牛存栏量的缺口在1300万头左右。由此可见,鲜奶市场潜力巨大,市场需求量旺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本项目正是在长期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和发展前景十分光明的情况下引进的,其目的是保证龙头企业生产所需奶源。特别是还原乳标识规定的出台,全国各大乳品加工企业开始了奶源大战,呈现出当地奶源不足问题,也急需解决。2.3.3 产品销售方案、营销策略黑龙江金禾万头奶牛小区建设项目主要配套完达山

37、集团下属加工企业,该企业年加工处理能力在20万吨以上,受还源奶标识的影响,鲜奶价格持续走高,目前已出现奶源严重不足现象,项目所生产的鲜奶销售前景乐观。为保证销售制定具体方案:由乳品加工企业集团与项目建设单位签订相应的购销合同,建立相应的协议,由企业负责项目区鲜奶收购工作,并按期发放奶资,保证项目区生产的连续性和高效性。第3章 项目建设方案与管理第3章 项目建设方案与管理3.1 项目建设方案3.1.1 建设规模和内容该奶牛小区的建设,将改变现有奶牛分户饲养不能集中榨乳的缺陷,将集榨乳、人工受精、检疫和技术服务于一体,小区养殖规模为生产建设初期6000头,后期存栏达到10000头。小区年产鲜奶总量

38、达到38820吨,日产鲜奶100吨以上,年繁育良种牛2600头,可出售公犊牛2600头。 (1)牛舍和青贮窖建设,由企业统一建设200栋,建设规格每栋牛舍为500,运动场1500,青贮窖为和800 m3,每栋牛舍旁设计饲料加工间和饲料库。小区内规划2000平方米榨奶站十处,共占地面积20000,其中包括榨奶厅500和奶牛小区服务中心500,其它建筑工程500。小区土建工程,牛舍100000,运动场300000,青贮窖160000m3。(2)小区的设备购置以榨奶站为重点,完善配套服务设施,牛舍只配备1台大型饲料粉碎机,共计200台,每处奶站共需购置各种机械设备设施90台套,其中购置提桶式榨奶设备

39、10台套,其它设备80台套。 (3)计划购买产奶量在6.47吨以上的优质奶牛6000头。(4)项目征用土地580000平方米,20000平方米用于奶站和服务管理中心建设。400000平方米用于建设养殖小区牛舍和运动场。160000平方米用于建设青贮窖。3.1.2 奶牛小区选址和功能奶牛小区选址在九三农场,目前奶牛存栏为10570头,奶牛专业户363户,养殖奶牛4190头,全局奶牛年均产奶量达到40000吨以上。这里农户养牛积极性较高,农户较集中,便于管理,完全符合建设条件和要求。项目区奶站建设在奶牛小区内,便于农户榨奶和奶牛管理,奶牛的管理包括奶牛的防病治病、检疫防疫、奶牛保健、人工受精、技术

40、指导、机械榨乳、奶牛档案管理、奶资结算等项工作。3.1.3 牛舍与青贮窖建设奶牛舍最适合的温度是917,温度低于0或高于24,对奶牛有一定影响,尤其是高温高湿的环境,对产奶量影响较大。根据小区生产需要和本地特点,牛舍建筑规格分为10m50m,牛舍设计为封闭非保温单层建筑,采用砖混结构、铁制围栏、高热阻、自然通风换气的寒地舍设计。牛舍为双列式,中间有一条通道,宽1.5米,牛床应做成斜面,一般坡度为11.5,成年牛的牛床长1.8米,宽1.2、1.3米,床下坡面设有排粪沟,宽30cm,深8cm。牛床前设有固定的水泥饲槽和颈枷,饲槽宽0.5米,深为0.2 50.3米。每栋牛舍一侧设置饲料间一处,面积为

41、100平方米。这种牛舍预期在占栏90时,在寒冷季节(-20)舍内平均温度15以上,相对湿度75以上,舍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0.3%以下。牛舍外围护表面不结露,舍内空气新鲜,夏季凉爽。每栋牛舍的前面或后面设有运动场,在场内设有饮水池,同时有凉棚、盐槽,运动场面积根据每头牛占1020计算。运动场场内铺设立砖,设置围栏。青贮窖是奶牛养殖的基本配套设施,是养牛生产稳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青贮窖的建造,首先要选好青贮的场址,青贮场址宜选择土质坚硬、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靠近牛舍但远离水源和粪坑的地方,坚固结实,不透气,不漏水。青贮窖一般分为地上式、地下式和半地下式三种,本项目建设地上式青贮窖,具体的建

42、设规格可根据农户的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决定,一般青贮窖内部要光滑平坦,长方形窖四角要挖成半圆形,使青贮料能均匀下沉,不留空隙。底部必须高出地下水位0.5米以上,以防地下水渗入青贮窖。榨奶厅和农舍平面图见附录B。3.1.4 榨奶站建设小区榨奶站是为奶牛小区提供机械榨奶和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的中心场所,包括奶牛的疾病预防、治疗,奶牛的配种及生产,奶牛养殖技术指导等服务,是奶牛小区的管理中心组织机构(包括奶牛协会)。办公室、兽医室、人工授精室应建设在服务管理中心(奶站院内),以便于奶牛的管理与服务,及时了解、发现牛群发病或发情情况,对待孕的奶牛及时人工受精配种。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我国机械化挤奶迅速发展。

43、在设计建设牛场时,要将挤奶厅建设在生产牛群的中心部位,以方便奶牛进入挤奶厅,榨奶厅要设置奶牛的进口和出口,便于榨奶的有续进行。奶站基础设施建设:(1)水源工程 由于奶站用水量较小,因此项目区的水源工程主要利用现有的村内自来水,不需要重新建设水源工程。 (2)消防工程在农场内机电井泵房设置消防供水阀和供水口,在消防时由水源井给水,在奶站内要配备消防器材和消防用具。(3)采暖及通风项目区采暖主要为服务中心和榨奶厅,建筑采暖热媒为95热水、采暖回水温度为70。锅炉房内设置SWl.059570汽水换热器制备采暖热水。采暖系统定压采用补水泵定压,室内采暖系统为垂直单管上供下回机械循环方式,散热器为M13

44、2。(4)电力设施外部电源情况本项目的外部电源电压等级为10KV。从外网引接一根10KV电缆线路至本项目高压配电室、负荷等级和无功补偿。本项目用电设备的电压等级均为交流3 8 02 2 0伏,收奶用电设备属于二级负荷,容量约为5 0KW,其它设备均属于三级负荷。在变电所低压配置电室内,装设静电电容器柜进行无功补偿,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要以提高到0.9以上,符合供电部门的要求。变电所设置及供电系统选择本项目拟建变电所一座,与机电井房相邻,变电所内设变压器室、高低压配电室、值班室和维修室。 变电所内装一台10/0.4KV/150 KW变压器、其高压侧与低压侧的母线均采用单母线接线。低压供电采用放射式系

45、统,通过配电柜用电缆向生产车间及辅助设施供电。另外,在变电所内设一台64KW柴油发电机用于保安电源,当外部电源因故障停电时,启用柴油发电机供电,以保证二级负荷可靠运行。主要供电设备选择 表1主要供电设备明细表序号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1电力变压器Sq-250/10 10/0.4kv 150kw台102高压开关柜GG-1A(F)台103低压配电柜GCS台204低压正功功率补偿柜GCS台105柴油发电机组642 64KW套106动力配电箱XL-21台607照明配电箱PXTR个2008控制台PTX台20防雷接地设备本项目的变电所设备均衡采用接零保护,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采用TNCs系统,低压电源电缆在进户处应做重复接地。将重复接地与变压器工作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形成接地网,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锅炉房烟囱装设防直击雷的防雷接地装置,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3.2 奶牛小区生产技术规程3.2.1 良种奶牛的引进与繁育管理奶牛小区计划购置优良成母牛6000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