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银行贷款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银行贷款项目).docx(1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 综合说明11.1 概况11.2 水文21.3 工程地质21.4 工程任务与规模31.5 工程设计31.6 施工组织设计51.7 工程征地及拆迁51.8 环境保护设计61.9 水土保持设计61.10 工程管理设计61.11 投资估算711.2 国民经济评价711.3 结论与建议72 水文92.1 流域概况92.2 水文气象102.3 设计洪水102.4 施工期水位243 工程地质263.1 区域地质概况263.2 河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283.3 堤基地质结构分析评价323.4 天然建筑材料343.5 结论及建议354 工程任务和规模374.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374.2 工程建设的必
2、要性414.3 工程建设的可行性434.4 工程任务与规模445 工程设计475.1 设计标准和依据475.2 河道连通工程485.3 TT湖沿岸及湖体疏浚工程595.4 QX河疏浚工程605.5 桥梁工程645.6 河湖岸坡防护656 施工组织设计686.1 施工条件686.2 施工导流706.3 主体工程施工706.4 施工交通运输716.5 施工总布置726.6 施工进度736.7 主要技术供应737 工程征地及拆迁757.1 工程征地757.2 拆迁实物指标757.3 征地及拆迁投资概算758 环境保护设计788.1 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788.2 环境影响评价798.3 施工期环境监测
3、798.4 环境保护措施设计808.5 环境监测848.6 环境保护投资859 水土保持设计879.1 设计依据879.2 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879.3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879.4 水土流失预测与影响分析889.5 水土流失总体布局899.6 水土保持监测899.7 水保投资概算9010 工程管理设计9210.1 工程管理机构及人员9210.2 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9210.3 工程观测与维护9211 投资估算9411.1 编制说明9411.2 投资估算9811.3 资金筹措9912 国民经济评价10012.1 经济评价依据10012.2 国民经济评价10013 社会评价10813.1社会影
4、响分析10813.2 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10913.3 社会风险分析10913.4 社会综合评价10914 工程招标11114.1 招标的特点及具备的要素11114.2 发包方式与招标组织形式11214.3 招标方式11214.4 本项目招标方案11314.5 本项目招标形式和招标内容11315 主要结论与建议11515.1 主要结论11515.2 建议116附表1 总估算表附表2 建筑工程估算表附表3 临时工程估算表附表4 独立费用估算表附表5 征地拆迁补偿投资估算表附表6 主要土建工程量汇总表附表7 主要材料量及工时量汇总表附表8 人工预算单价计算表(1-4)附表9 材料预算价格汇总
5、表附表10 施工机械台时费计算表附表11 混凝土、砂浆材料费计算表附表12 建筑工程单价表(1-12)1411 综合说明1.1 概况C市位于A省西南部、某江下游南岸,北濒某江与D市隔江相望,东与F市、W市毗邻,东南与H市交界,西南与B省*、*县接壤。TT湖位于C市ZQ区,北至SZ大道,南至TJ铁路,西至BY河,DZ某江南路,面积约为11.24平方公里。规划将TT湖地区打造一座具有C市特色的生态城,形成在后发达地区,生态禀赋良好地区,自然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的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模式。TT湖地区涝水主要通过QX河由N湖排涝站、QX排涝站和XHC排涝站排出,C市主城区泵站均已按规划达标建设,但TT湖地区
6、与QX河沟通不畅,TT湖涝水不能及时排入QX河,经常造成TT湖地区低洼处受淹,而出现排涝ZQ又无水可排的局面,因此开挖TT湖与QX河之间的连接通道、疏浚TT湖和域内QX河是减免洪涝灾害损失的需要。河湖孕育了城市文明,水环境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并逐渐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水环境是生活环境品位的重要体现,良好的水环境,让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在保障防洪排涝安全的前提下,打造TT湖地区的城市水环境,可展现项目区人水和谐的亲水画卷,因此对TT湖地区进行水环境综合治理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受C市TT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编制完成了C市TT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建设内容为:沿
7、TT湖周边开挖蓄排水河道,湖周边长约3778m,规划新挖连通引河段长约2672m,总长约6450m;QX河疏浚总长2.98km;TT湖疏浚工程,疏浚面积约1.0km2;新建4座跨河桥梁,其中:滨河东路南桥、北桥各一座,桥面宽度21m,跨径50m;SJ湖大道南桥、北桥各一座,桥面宽度28m,跨径50m;对河湖岸坡进行防护,包括连通河道混凝土护坡2.67km,QX河生态挡墙护岸2.98km,TT湖垒石及木桩防护3.8km,连通河道草皮护坡50000m2,QX河草皮护坡44700m2,TT湖岸坡草皮护坡40000m2,景观树种植5000棵。1.2 水文C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雨
8、丰沛集中,年际变化大。根据C市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1483mm,汛期降雨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PP湖洪水在汛期受某江水位影响,基本无自排机会,湖水位受区间降雨量控制。PP湖来水面积为75km2,其中山区22.02km2,丘陵25.94km2,圩区27.04km2。正常蓄水位12.8m,设计水位采用50年一遇,为14.1m,校核水位采用100年一遇,为14.44m。50年一遇设计条件下,不向主城区分洪,洪水不进城区,在遭遇100年一遇洪水时,分洪经PP湖至TT湖的贯通工程入滞蓄洪区,相机由城区排涝站外排。PP湖100年一遇分洪总量263万m3,最大24h分洪量112万m3。根据城市总
9、体规划,月亮湖111万m2、N湖61万m2、TT湖68万m2、原东湖调蓄区仍保留72万m2,调蓄区范围达312万m2,最大24h调蓄深度为0.36m,总调蓄深度为0.84m,平均最大排涝流量为13m3/s。1.3 工程地质本工程区地貌单元属沿江丘陵平原区,次一级地貌单元为丘陵岗冲区和湖泊平原区。工程区地面高程7.211.1m,东北角低丘地,高程在2030m;。微地貌单元为TT湖区、QX河河漫滩及河床、微丘,地势东、西高,中间低。本次勘探揭露的地层均为第四纪人工堆积层、第四纪湖、洪冲积层和第四纪残坡积层,下部基岩埋深2.412.5m左右。耕植土和人工填土,呈松散状,中弱透水性,强度较低、压缩性较
10、高;中粉质壤土或淤泥质中粉质壤土,软塑流塑,弱透水性,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中粉质壤土重粉质壤土,可塑硬塑,弱透水性,强度高、压缩性较小;砾砂、圆砾,中密,中强透水性,强度高、压缩性低;风化花岗岩,中弱强透水性,强度高、压缩性小。本次勘察揭露的岩性主要为第四系松散湖、冲洪积层和基岩。引河开挖主要涉及耕植土、(淤泥质)中粉质壤土,岩土分级为级;全风化强风化花岗岩,分级为级。疏浚土主要涉及中重粉质壤土、淤泥质中粉质壤土,疏浚土级别为26级,层全风化强风化花岗岩,疏浚土级别为9级。堤基工程地质条件为C类。根据工程地形和堤基工程地质条件,建议堤坡采用斜坡式,河道开挖坡比为12.513,基岩面以下边坡可
11、适当放陡。1.4 工程任务与规模1.4.1 工程任务(1)开挖连通河道,确保防洪除涝安全:通过开挖TT湖和QX河之间的连接通道、TT湖周边排水通道使TT湖的涝水能及时通过泵站排出,确保TT湖区域防洪除涝安全。(2)疏浚河湖水系,改善水环境:通过对TT湖、QX河的疏浚,以及对河湖岸坡进行生态、工程防护,改善TT湖的水环境。1.4.2 工程规模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开挖QX河TT湖QX河连通工程、QX河疏浚工程、TT湖湖体疏浚工程、桥梁工程及河湖岸坡防护工程等。新开挖QX河TT湖QX河连通工程总长6450m,分下段、湖区段和上段。QX河疏浚工程总长2.98km,河底宽度控制在50m,平均清淤深度0.
12、51.0m,两侧边坡13或采用直立式挡墙。TT湖现状由零散水面、湿地及鱼塘组成,规划开挖湖体,形成大面积水面景观,清淤疏浚形成的水面面积约1.0km2。新建4座跨河桥梁。其中:滨河东路南桥、北桥各一座,桥面宽度21m,跨径50m;SJ湖大道南桥、北桥各一座,桥面宽度28m,跨径50m。对河湖岸坡进行防护,包括连通河道混凝土护坡2.67km,QX河生态挡墙护岸2.98km,TT湖垒石及木桩防护3.8km,连通河道草皮护坡50000m2,QX河草皮护坡44700m2,TT湖岸坡草皮护坡40000m2,景观树种植5000棵。1.5 工程设计1.5.1 河道连通工程新开QX河至TT湖的连通河道,河道长
13、6.45km,其中新开挖河道两段,长分别为1.23km和1.442km,另有3.778km是在原有的TT湖体内进行拓宽而成的,设计新挖河底宽按30m进行控制,河口宽度在70m左右,河底高程分别控制在5.6m、5.9m,TT湖湖体开挖底宽约60m,底高程控制在5.9m5.6m之间,设计底坡为8/10000,常水位为7.6m。湖体清淤及河道开挖预留今后周边驳岸建设条件、一级平台宽3.0m,河岸边坡一般控制在13。河道护岸工程具体布置:0+0001+230河段、5+0086+450河段,在正常蓄水位7.6m以上0.2m处设一级平台,平台以下岸坡采用厚100mm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平台高程以上坡面防护采
14、用生态防护。1.5.2 TT湖湖体疏浚工程现状TT湖主要由零散的鱼塘、水面及湿地组成,水面、岸线不明确,与TT湖地区的建设规划不符,工程规划对整个湖区进行疏浚,湖体高程控制在6.0m左右,正常蓄水水深在1.5m左右,疏浚后的TT湖水面面积约1.0km2,湖体四周岸坡设计坡比1:2.51:3,并对岸坡进行护砌,常水位以下可采用木桩或垒石护砌,常水位以上采用草坡护坡。在1:1000地形图上量算,湖体疏浚土方约300万m3。1.5.3 QX河疏浚工程TT湖区域内的QX河总长2.98km,为城区各泵站的排水通道,此段QX河一直未经治理,河道内杂草丛生,排水不畅,本次设计拟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结合水环境
15、治理,对河道两侧岸坡进行护砌,并对河道两岸进行绿地建设。将此段QX河打造成TT湖地区的绿色廊道。QX河清淤拓宽后的河道底宽按不小于50m控制,河底高程由5.5m。河底以上3m采用生态挡墙护砌,护砌以上以13的边坡连至附近地面,边坡采用草皮护坡。1.5.4 桥梁工程由于连通河道的开挖,与主要道路形成平面交叉,因此需新建4座跨河桥梁,滨河东路南桥、北桥各一座,桥面宽度21m,跨径50m;SJ湖大道南桥、北桥各一座,桥面宽度28m,跨径50m。1.5.5 河湖岸坡防护在满足防洪保安的前提下,河湖岸坡应做到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经济美观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对于坡度缓或洪水冲刷不严重的河段,应主
16、要采用自然生态护坡型式;对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重的湖区段,采用自然生态措施与人工措施相结合,不仅可以种植植被,还可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以增强堤岸抗洪能力。如在坡脚采用石笼、木桩或浆砌石块等护底,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草相结合,达到固堤护岸效果。具体为:连通河道在7.8m平台以下岸坡采用厚100mm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平台高程以上坡面防护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生态防护。QX河在河底以上3m采用生态挡墙防护,3m以上采用草皮防护,可适当种植景观树。TT湖7.6m正常蓄水位以下采用垒石及木桩防护,以7.6m上采用草皮、景观矮树等生态防护。连通河道混凝土护坡2.67km,QX河
17、生态挡墙护岸2.98km,TT湖垒石及木桩防护3.8km,连通河道草皮护坡50000m2,QX河草皮护坡44700m2,TT湖岸坡草皮护坡40000m2,景观树种植5000棵。1.6 施工组织设计TT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设内容为:沿TT湖周边开挖蓄排水河道,湖周边长约3778m,规划新挖连通引河段长约2672m,总长约6450m;QX河疏浚护砌工程总长2.98km;TT湖疏浚工程,疏浚面积约1.0km2;新建4座跨河桥梁,其中:滨河东路南桥、北桥各一座,桥面宽度21m,跨径50m;SJ湖大道南桥、北桥各一座,桥面宽度28m,跨径50m。河湖岸坡防护,包括连通河道混凝土护坡2.67km,QX
18、河生态挡墙护岸2.98km,TT湖垒石及木桩防护3.8km,连通河道草皮护坡50000m2,QX河草皮护坡44700m2,TT湖岸坡草皮护坡40000m2,景观树种植5000棵。治理措施包括:引河疏挖、湖体疏浚、岸坡防护、新建桥梁工程等。1.7 工程征地及拆迁工程征地分为永久征地和临时征地。本工程永久征地主要为河道开挖占地,总占地面积221.67亩(均为农用地),临时征地主要包括施工布置区占地、施工道路占地及弃土区占地等,总占地面积697.8亩,其中施工布置区占地7.5亩,施工道路占地41.3亩,弃土占地649.0亩。共需拆迁房屋及附属设施4783.69平方米,其中主房2072.12平方米,附
19、房及棚房2666.57平方米,砍伐15790棵树木,征用水面养殖珍珠面积848.4亩,鱼塘捕捞面积731.66亩,以及养殖户桥、路、电及附属用房等。1.8 环境保护设计C市TT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非污染型水利工程。工程完工后,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TT湖的水环境质量,带动TT湖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本工程不增加新的污染源,对非汛期水文情势无影响。因此,本工程的实施对本地区水环境无不利影响。本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是施工期影响。工程施工和占地将改变现有的土地利用状况,施工期材料运输、修建道路、施工噪声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施工弃土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施工废污水
20、排放影响河道近岸的水生环境。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是施工期主要的污染源之一,需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防止污染环境和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C市TT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环境保护投资包括环境保护措施投资、施工期环境监测措施投资、环境保护临时措施投资和独立费用等四部分。经计算,本工程环保投资为24.93万元。1.9 水土保持设计根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各部分地貌类型、主体工程布局、施工工艺以及水土流失特点等,将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划分为河道工程区、临建工程区及弃土区等3个防治分区。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采取预防与治理措施相结合,并针对各防治分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合理安排工程和植物措施,有效
21、控制水土流失。本工程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根据各防治分区新增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本工程水土保持总投资为26.85万元。1.10 工程管理设计有关水利工程管理由C市城市防洪管理处负责,维持现有人员不变,本次不考虑新增管理设施。1.11 投资估算本工程总投资为22315.24万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为18470.17万元,拆迁、环境部分投资2797.07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1048.0万元。11.2 国民经济评价本项目建设,在显著提高TT湖区域的防洪滞蓄洪能力,确保防洪除涝安全,减免洪涝灾害损失,提升区域的水环境和生环境质量,改善地区投资环境的同时,对集约利用区域土地,促
22、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和城市产业,发展旅游,都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从定性分析,项目具有经济可行性。具体定量分析详见第12章。11.3 结论与建议(1)主要结论1)C市TT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开挖TT湖和QX河之间的连接通道、TT湖周边排水通道使TT湖的涝水能及时通过泵站排出,可以确保TT湖区域防洪除涝安全。2)本工程在疏通区域排涝通道的同时,可增加集中区的水体面积和容积,同时通过对TT湖、QX河的疏浚,以及对河湖岸坡进行生态、工程防护,可以改善TT湖的水环境。3)本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新开挖QX河TT湖QX河连通工程、QX河疏浚工程、TT湖湖体疏浚工程、桥梁工程及河湖岸坡防护工程等。
23、4)工程实施后,将显著改善TT湖地区的水环境,新开挖的排涝沟渠和疏浚后的湖泊将形成较开阔的水面、沿河湖岸线的绿化景观带、滨河道路及亲水步道构成项目区优美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实现建成生态优良、自然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的绿色生态城区的目标。本项目的实施对推进当地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湖河治理,疏通排涝系统,提高工程流域的防洪滞蓄洪能力,稳固河湖岸坡,实现防洪排涝安全化、河湖岸景生态化、湖水河水宜人化和区域环境家园化的目标,将进一步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效益,提升当地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2)建议1)尽快落实工程设计,合理安
24、排工程计划。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2)拟建桥梁等处缺乏必要的地质勘探资料,下阶段应结合具体的工程情况,开展地质勘探工作。3)建议申请银行贷款1.60亿元,其余资金由建设单位自行筹集。2 水文2.1 流域概况C市位于东经1163311805,北纬29333051,地处A省西南部、某江下游南岸,北濒某江与D市隔江相望,东与F市、W市毗邻,东南与H市交界,西南与B省*、*县接壤。市域现辖GC区、DZ县、QY县、ST县和JJ风景区管委会,国土面积*km2。C市城区建在临江浅丘上,QF岭高程为39.1m,以北为港区,一般地面高程14.716.5m;以南一般地面高程12.119.9m;东南面为东N湖
25、区,东湖地面高程10.011.0m,N湖地面高程10.512.2m;东N湖东南部为浅山丘陵区,BY河西侧地面高程多在16.0023.00m,多为浅山丘陵,地形较平坦。东部经济园区北濒某江,南面、西南面和东南面均为低山丘陵区及山间低洼地,高程在3040m;东北面为同义圩,地面高程9.512.7m之间。教育园区周边地区的地形起伏较大。城区北部有某江干流依城而过,主要支流有QP河、BY河和JH河,QP河沿城区西侧,在*入江,改道后于#入江,#*的老QP河段已局部封堵;BY河在东N湖灭螺围垦前从城区穿过,在下QX与老QP河汇合后在*入江,围垦后BY河改道,从城西经西门切岗,然后在新圩与QP河汇合,到#
26、入江;老城区东侧有PP湖,控制面积75km2,湖水由下QX闸入江或通过白沙站机排入江;东部经济园区东南面有JH河,于GC区梅龙镇注入某江。QP河发源于H山脉DH岭北麓,流经C市的ST县和GC区,在C市城西的ZJ圩与BY河汇合,全长145.3km,流域面积3019km2。原老QP河沿某江在同义圩*入江。1967年改道后经C市港务局上游注入某江,现港务局*的老QP河段局部封堵。BY河位于C市GC区的中部,属QP河一级支流,某江流域的二级支流。发源于JJ脉三根尖(海拔1119m)西麓,由南向北流,经刘街、梅街,折西北流,经桃坡、潘村,右纳余溪河;至BY后,以下为丘陵畈区,出QX沿十里长岗东侧,于城西
27、的XHC与QP河会合,注入某江。QX河流域面积593km2,河道长度52.9km。C市城区河流水系见图2.1-1。(略)图2.1-1 C市城区河流水系图2.2 水文气象C市属亚热带,受华东季风、温暖地带的大气环流影响,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四季分明,降雨丰沛集中,年际变化大。根据C市气象站多年降雨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1483mm,汛期降雨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最大年降雨量2285mm(1954年),最小年降雨量889mm(1978年),最大日降雨量226mm(1970年7月12日),最大三日降雨387mm (1953年6月24日)。一般暴雨多出现在6月下旬至月上旬。C市主城区多年平均温度16
28、.1,最高年份17.0,最低年份15.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3.1,平均年温差25.5,极端最高气温40.6,极端最低气温-15.6,大于10活动积温平均5120,持续时间平均232d,平均无霜期240d。年平均日照时间1968.5h,最多年份为2161.8h,最少年份1726h,年日照百分率44,常年各月以78月份实照时数最多,平均每天达8h以上,日照百分率在56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695.5mm,汛期(59月)水面蒸发量451.4mm,占年蒸发量的64.9。市境南部有山脉为屏障,某江呈西南北走向,故一年中除月份受季风影响多西南风外,其余皆东北风,年平均风
29、速2.6m/s,最大风速22m/s。某江流经C市境内全长145km,根据距#18km的大通水文站资料,多年平均流量28800m3/s,多年平均含沙量0.533kg/m3,年均输沙量4.71108t。根据#水位站资料,某江最高洪水位多发生在汛期(59月),汛期最高洪水位均值为14.33m,实测最高洪水为1954年的17.22m,第二位为1998年的17.04m。2.3 设计洪水2.3.1 暴雨洪水基本资料C市城区设有雨量站二个,GC气象站位于市区,有19522008年计57年的实测降雨资料,离城区3km处下QX雨量站有19732008年计36年的实测降雨资料。因两站相距较近,逐日降雨量相差很小,
30、特征值基本相同。采用C市气象站雨量成果作为分析洪水的基础资料。C市气象站雨量资料见表2.3-1。表2.3-1 C市气象站最大24h、3d、7d降雨量统计表年份最大24h最大3d最大7d年份最大24h最大3d最大7d1952791361461982113124190195324538745819831572293351954194214281198410417017219551121202021985100103113195612815016919861341882471957932092421987165179202195849123142198813114719119598487157198
31、993122125196085148151199010716618719618911513119911302233261962145151163199210313817019631001161781993921021381964143278300199469879119651521571811995120249323196684921501996153287412196785147176199784891291968709214319981211671001969137162319199913925849519702262953172000781111891971901401502001861
32、111331972819612220021261552091973141167226200360771421974931121542004698913619751362252722005216251251197682135161200662.166130.219772062572602007110.6130149.01978707299200863.9104104.21979103147252平均115.9157.52081980159172191最大2453874861981136146246最小497291市区某江洪水位由#站施测,有19502008年的观测资料,下QX水位站有197320
33、08年的观测资料,东部经济园区同义圩内*排涝站有19812008年计27年实测某江水位资料。某江#站历年最高水位见表2.3-2。以上资料来源可靠,可以满足本次水文计算需要。表2.3-2 某江#站历年最高水位统计表年 份最高水位发生日期序 号年 份最高水位195013.87月31日 1195417.22195112.818月9日 2199817.04195214.469月24日 3199916.62195312.896月12日 4199516.44195417.228月1日 5198316.42195514.737月1日 6199616.23195614.146月30日 7197315.7319
34、5713.658月14日 8197715.59195813.715月22日 9196915.54195913.467月8日 10198015.41196012.388月17日 11199215.34196112.636月20日 12200215.29196215.177月13日 13199115.27196311.939月1日 14196815.22196414.727月8日 15196215.17196513.17月29日 16199315.08196613.467月18日 17198915.01196714.117月9日 18198814.98196815.227月22日 19197414
35、.95196915.547月21日 20197614.91197014.797月24日 21200314.81197113.346月11日 22197014.79197211.286月8日 23195514.73197315.737月2日 24196414.72197414.957月21日 25199014.67197514.585月25日 26199414.66197614.917月19日 27198214.65197715.597月1日 28197514.58197812.437月2日 29199714.49197913.389月30日 30195214.46198015.419月4日 3
36、1200514.38198113.27月31日 32195614.14198214.656月26日 33196714.11198316.427月14日 34198714198413.758月3日 35195013.8198512.577月20日 36198413.75198613.287月14日 37195813.711987147月31日 38195713.65198814.989月19日 39200013.47198915.017月9日 40195913.46199014.677月9日 41196613.46199115.277月18日 42200713.4199215.347月13日 4
37、3197913.38199315.087月11日 44197113.34199414.666月28日 45198613.28199516.447月8日 46198113.2199616.237月23日 47196513.1199714.497月27日 48200813.05199817.048月2日 49195112.89199916.627月22日 50200412.88200013.476月28日 51196112.81200112.436月29日 52198512.63200215.298月29日 53197812.57200314.817月18日 54200112.43200412.8
38、87月29日 55196012.43200514.389月8日 56197212.38200611.956月24日 57200611.95200713.48月7日 58196311.93200813.059月8日 59197211.28均值14.2514.252.3.2 暴雨洪水特性C市属亚热带地区,受华东季风、温暖地带的大气环流影响,四季分明,降雨丰沛,但时空分布不均。根据GC气象站19522008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1483mm,最大年降雨量2285mm(1954年),最小年降雨量889mm(1978年),多年平均降雨天数142天。年内出现暴雨的时间一般为47月,主汛期67月,降雨量
39、占全年的29.7,6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为“梅雨期”,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北移,冷暖两股气团在某江下游对立,形成长期阴雨季节,梅雨量大于300mm的年份占48。某江干流洪水由暴雨形成,洪水发生时间和地区分布与暴雨一致。某江干流洪水按地区组成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流域性洪水,第二类为区域性洪水,包括上游型洪水和中、下游型洪水。对我省境内某江干流防洪影响较大的是流域性和中、下游区域洪水。流域性洪水的主要特征是上、中、下游洪水遭遇,洪峰高,洪量大,持续时间长,易造成大范围的洪灾,如1954年洪水。中、下游区域性洪水主要特征是局部支流发生DH水,并可造成严重损失。我省某江流域的暴雨出现时间一般为5
40、9月份,主汛期67月多为锋面型暴雨,89月多为台风型暴雨,汛期降雨强度大,内河随之产生的洪水也是峰高量大,加之源短流急,排泄不畅和某江高水位的顶托,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如1983、1999年洪水。GC区境内某江主要支流(河、湖)有QP河、BY河、JH河、QT河及HP河。QP河是C市最大的一条河流,发源于M县DH岭北麓,流经M县、ST、GC,在距河口2.4km处和BY河汇合,经#流入某江,河道全长145.3km,流域面积2828km2,其中山丘区占82.8%,圩畈区占15.6%,河湖水面占1.6%。洪水主要来自暴雨,其时空分布与本地区暴雨基本一致。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水位、流量和水量的变化均明显
41、呈现出丰、枯交替的周期性变化,在汛期,由于降雨强度大,随之产生的洪水往往也是峰高量大,加上山丘区面积大,汇流快,河道坡降大以及某江洪水顶托和排水不畅等原因,往往造成QP河等支流河道水位陡涨、农田内涝等不利影响。PP湖洪水在汛期受某江水位影响,基本无自排机会,湖水位受区间降雨量控制。2.3.3 设计洪水位(1)某江洪水位#水位站有1950-2005年实测水位资料,其中实测最高水位为1954年的17.22m,第二位为1998年的17.04m,历年最高水位平均值为14.33m。#站各年最高洪水位见表2.3-2。#水位站1954年实测水位为17.22m,官湖圩#路BY河大桥设计水位为17.2617.3
42、6m。1954年型洪水位,1985年2月某江流域办公室在某江干流下游各主要站防洪设计水位研究报告中,研究了在湖口设计洪水位22.50m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湖口以下主要支流来水对某江水位的影响,重新拟订了有关各站的设计洪水位,即湖口水位为22.50m,大通水位17.10m。经内插,#1954年型洪水位为17.68m,东N湖圩江堤石油库下QX闸设计水位为17.68m17.60m,#防洪工程#路东N湖江堤设计水位为17.72m17.68m。(2)PP湖设计水位根据C市城市防洪规划,PP湖正常蓄水位12.8m,设计水位采用50年一遇,为14.1m,校核水位采用100年一遇,为14.44m。2.3.4
43、 BY河设计洪水(1)设计洪水BY河C市城区以上控制面积473.2km2,流域长度47.5km,河道坡降3.06m/km,该河上无实测流量资料,与邻近QP河干流上的高坦站流域特征相差较大,故设计洪水直接根据1984年A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的A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山丘区产汇流分析成果和山丘区中、小面积设计洪水计算办法(以下简称“84年办法”)进行计算。不同重现期的面暴雨成果见表2.3-3、不同重现期的设计洪水见表2.3-4。表2.3-3 BY河流域点、面暴雨成果表历时均值(mm)Cv重现期10年一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点暴雨面暴雨点暴雨面暴雨点暴雨面暴雨1h4.50.5577.465.894.580.3141119.824h1150.55197.8176.0241.5214.9294257.8表2.3-4 BY河C市城区段设计洪水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