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作为基础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1296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0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资源作为基础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水资源作为基础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水资源作为基础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水资源作为基础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水资源作为基础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资源作为基础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资源作为基础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综 述 水资源作为基础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已经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中央去年在两院会上强调指出,要大力加强能源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我国资源,特别是能源和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对水资源需节水和防污并重。绵阳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年度编发绵阳市水资源公报,定期向社会各界公告水资源的情势、开发利用保护情况和重要水事活动,结合绵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全民节水、惜水、保护意识,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做好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兼顾用水公平,统筹解决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建立起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从而保障流域综合用水和促进

2、流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区,幅员面积20244Km2,涪江水系是绵阳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水源。涪江中上游山区,人少地阔,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水资源相对短缺的中下游丘陵平坝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2004年,绵阳市降水量分布总体相对去年变差有所减小,年总降水量165.27亿m3,地表水资源量(不包括天然客水和跨流域调水)为95.63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23.28亿m3,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后,全市总水资源量为95.66亿m3,比去年减少13.22亿m3,人均1808 m3,全市入境水量13.751亿m3(其中跨流域调水1.160亿m3),出境水量90.011亿m3,水利工

3、程蓄水变化量为1.931亿m3。2004年,全市总供水量为17.469亿m3(其中地表水占89.6%,地下水占6.2%,其它水源占4.2%),总用水耗水量为10.230亿m3,占总用水量的58.6%。全市人均用水量330m3/年,万元GDP用水量为353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48m3。2004年,全市废污水排放量为16833万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7920万吨,占47.1%,其它废水(建筑业废水、生活废水、第三产业废水)占52.9%,城镇生活废水处理率达35.8%。对全市936公里河长的水质评价结果:类河长占65.1%,类河长占27.0%,类河长占1.3%,劣

4、类河长占6.6%。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4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为816.4mm,降水总量为165.27亿m3,与常年平均值194.95亿m3相比减少15.2%,比上年减少8.4%。其中,减少最多的是涪江盆边区(包括平武、北川、安县),比常年减少19.7%,比上年减少27.2%;实测最大降水量仍发生在安县茶坪站,为1381.0mm(上年为2182.5mm),最小降水量发生在平武堡子场站,为511.0mm(上年为游仙太平站456.9mm);降水量等值线变化在600mm至1300mm,全市降水量年内分配及地区分布,其不均匀程度较常年、上年均有所减缓。0501001502001234567891011

5、12年降水量(mm)月份图1 绵阳市2004年月平均降水量分配图表1 2004年绵阳市行政分区降水量与上年、常年比较行政区(县、 市、区)年降水量上年降水量(亿立方米)常年降水量(亿立方米)与上年比较()与常年比较()毫米亿立方米平武760.244.8551.0554.77-12.1-18.1北川891.425.5434.7829.93-26.6-14.7江油953.425.9219.5226.6932.8-2.9安县975.813.7023.2419.76-41.0-30.7涪城788.04.6734.0715.34014.8-12.5游仙705.37.1805.39510.0233.1-2

6、8.3三台766.620.4019.3622.955.4-11.1梓潼756.110.878.31012.5930.8-13.7盐亭737.712.1414.6312.90-17.0-5.9全市816.4165.27180.36194.95-8.4-15.2 图2 2004年绵阳市行政分区降水量与常年比较图2004年绵阳市年降水量距平图(二)地表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不包括入境水量)。2004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95.63亿m3,折合径流深为472.4mm,比上年减少10.3%,比常年减少16.2%。绵阳丘陵区和涪江盆边区分别比常年减

7、少16.3%和18.9%;川北盆边区和盆边广元区分别比常年增加17.5%和40.3%。图3 2004年绵阳市行政分区天然径流量与常年比较图 表2 2004年绵阳市行政分区天然径流量与上年、常年比较行政区(县、市、区)年径流量上年径流量(亿立方米)常年径流量(亿立方米)与上年比较()与常年比较()毫米亿立方米平武475.928.0840.6634.21-30.9-17.9北川535.115.3322.5118.56-13.9-17.4江油571.915.5510.4616.2848.7-4.5安县614.78.63112.4412.25-30.6-29.5涪城457.02.7102.0362.8

8、8433.1-6.0游仙409.04.1643.1805.61030.9-25.8三台429.211.428.32012.6237.3-9.5梓潼340.34.8933.8706.29526.4-22.3盐亭295.14.8573.1345.46055.0-11.0全市472.495.63106.61114.17-10.3-16.22004年,绵阳市入境水量为13.751亿m3,其中,凯江入境量6.039亿m3,涪江上游入境水量5.522亿m3,人民渠调水1.160亿m3,其它诸小河入境水量1.030亿m3。全市出境水量为90.011亿m3,其中涪江干流出境水量71.12亿m3,梓潼江出境水量

9、8.396亿m3,西河、清江共出境水量4.807亿m3,其它小河(如郪江、青岗河、柳家河等)共出境水量5.688亿m3。(三)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是指降水、地表水体(含河道、湖库、渠系和渠灌田间)入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绵阳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采用补给量法计算,山丘区采用排泄量法计算。2004年绵阳市地下水资源量23.28亿m3,其中平原评价面积152Km2,地下水资源量0.61亿m3;山丘区评价面积20092Km2,地下水资源量22.76亿m3,平原与山丘之间地下水重复计算量0.090亿m3。2004年绵阳市水资源分区及各县(市、区)行政分区水资源量统计见表3、表4。 表3 200

10、4年绵阳市水资源分区水资源量 单位:亿立方米三级区、编码四级区、编码年降 水量地表水 资源量地下水 资源量重复 计算量总水 资源量人均资源量(m3/人)涪江F040200绵阳丘陵区F04022079.6842.979.4879.46742.991555涪江盆边区F04021077.0047.5112.3012.3047.517562广元昭化以上F040100川北盆边区F0401505.4643.2780.8440.8433.2793035广元昭化以下F040400盆边广元区F0404202.5481.5290.4790.4781.5303018沱江F030300成都平原沱江区F0303200.

11、5770.3460.1730.1670.3521895全市165.2795.6323.2823.2595.661808 表4 2004年绵阳市行政分区水资源量 单位:亿立方米行政区(县、市、区)年降水量地表水 资源量地下水 资源量重复 计算量总水资源量人均水资源量(m3/人) 平武44.8528.0810.0210.0228.0814912北川25.5415.334.2654.26515.339522江油25.9215.554.6024.59315.561779安县13.708.6312.0302.0218.6401704涪城4.6732.7100.6320.6302.712439游仙7.18

12、04.1640.4030.4014.166815三台20.4011.420.8760.87111.42782梓潼10.874.8930.3470.3454.8951291盐亭12.144.8570.1050.1044.858823全市165.2795.6323.2823.2595.661808250200150100 50 0250200 年份 多年平均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降水量(亿m3) 194.95 175.70 156.67 190.36 132.67 180.40 165.27水资源总量(亿m3) 116.10 102.58 98.67 117.

13、85 72.94 108.88 95.66产水系数 0.60 0.58 0.63 0.62 0.55 0.60 0.58 150 100500图4 绵阳市水资源量分析图 图5 绵阳市人均水资源量趋势图(四)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是指评价区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总量(不包括外来水量)。2004年全市水资源量为95.66亿m3,(常年为116.10亿m3,上年为108.88亿m3),比常年减少17.6%,比上年减少12.1%;全市产水总量占降水量的57.9%,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47.25万m3,人均水资源量为1808m3。水利工程蓄水动态2004年来,全市共有水利工程7.35万处,蓄引提水

14、能力19.549亿m3,大中小型水库804处,设计总蓄水量8.97亿m3,其中,大型水库1座,设计蓄水量2.94亿m3,中型水库9座,设计蓄水量2.62亿m3,小型水库794座,设计蓄水量3.41亿m3。大、中型水库年蓄变量为0.51亿m3,小型及以下山平塘等蓄水变量为1.421亿m3,全市总蓄水变化量为1.931亿m3。表5 2004年绵阳市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单位:亿立方米 三级区编码蓄水量涪江F040200广元昭化以上F040100广元昭化以下F040400沱江F030300年蓄水变化量大型年初2.71-0.11年末2.82-中型年初1.76-0.200.40年末2.15-0.21供用水

15、量(一)供水量供水量是指各种供水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按照取水水源不同分为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它水源三大类,按受水区进行统计。2004年,全市总供水量17.469亿m3,比上年增加11.0%。其中蓄、引、提地表水源15.645亿m3、地下水源1.090亿m3。其它水源供水0.734亿m3,供水量最多的是江油市为5.048亿m3,最小的是北川县为0.180亿m3。图6 绵阳市行政分区供用水量组成表6 2004年绵阳市水资源分区供用水量 单位:亿立方米三级区、编码四级区、编码供水量用水量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其它水源总供 水源生产 用水生活用水生态 用水总用 水量涪江F04020

16、0绵阳丘陵区F04022013.5660.8720.59215.03013.8251.1450.06015.030涪江盆边区F0402101.3060.1760.0621.5441.3650.1560.0231.544广元昭化以上F040100川北盆边区F0401500.5090.0310.0510.5910.5630.0240.0040.591广元昭化以下F040400盆边广元区F0404200.1900.0080.0250.2230.2100.0110.0020.223沱江 F030300成都平原沱江区F0303200.0740.0030.0040.0810.0760.0040.0010.

17、081全市15.6451.0900.73417.46916.0391.3400.09017.469表7 2004年绵阳市行政分区供用水量 单位:亿立方米行政区(县、市、区)供水量用水量地表 水源地下 水源其它 水源总供 水量生产 用水生活 用水生态 用水总用 水量平武0.1830.0610.0390.2830.2260.0460.0110.283北川0.0670.0940.0190.1800.1300.0420.0080.180江油4.6660.2480.1345.0484.7880.2400.0205.048安县1.5050.0830.0341.6221.4800.1340.0081.622

18、涪城1.7470.2410.0772.0651.8460.2100.0092.065游仙1.5080.1100.1491.7671.6240.1320.0111.767三台3.5110.1030.1093.7233.3790.3320.0123.723梓潼1.2120.0720.0821.3661.2770.0830.0061.366盐亭1.2460.0780.0911.4151.2890.1210.0051.415全市15.6451.0900.73417.46916.0391.3400.09017.469(二)用水量用水量是指配置给各类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按用户特性分生产、生活

19、、生态环境用水三大类统计,其中生产用水再划为第一产业用水、第二产业用水和第三产业用水。2004年,绵阳市总用水量17.469亿m3,生产用水16.03亿m3,占总用水量的91.8%;生活用水1.34亿m3,占7.7%;生态用水0.090亿m3。按三级水资源分区统计,涪江区占总用水量的94.9%;广元昭化以上、广元昭化以下、沱江区共占用水量的5.1%。按四级水资源分区统计,绵阳丘陵区用水量为15.030亿m3,占总用水量的86.0%,其次为涪江盆边区,用水量为1.544亿m3,川北盆边区、盆边广元区、成都平原沱江区共占用水量的5.1%。(三)城市供用水量绵阳市城市建成区分为绵阳城区和江油市城区两

20、部份,绵阳城区包括涪城区、游仙区和高新区。2004年,绵阳市城市建成区总供水量为2.241亿m3,其中绵阳城区供用水量0.995亿m3,江油市城区供水量1.246亿m3(不含火电直流冷却用水)。在绵阳市城市建成区总供水量中,工业供用水量1.782m3,城市居民生活供用水量为0.319亿m3。绵阳市城市建成区供用水量组成见图7。(四)用水消耗量用水消耗量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各种途径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或地下水体的水量。2004年,绵阳市用水消耗量10.230亿m3,总耗水率为58.6。其中三级水资源涪江区耗水量9.697亿m3,耗水率为58.5,

21、广元昭化以上、广元昭化以下、成都平原沱江区共耗水0.484亿m3,各水资源分区耗水量及耗水率见表8。表8 2004年绵阳市水资源分区用水消耗量及耗水率三级区编码涪江F040200广元昭化以上F040100广元昭化以下F040400沱江F030300全市耗水量(亿m3)9.6970.3250.1560.05210.230耗水率()58.555.070.064.258.6(五)用水指标用水指标是衡量供用水分配及用水效率的综合性统计指标,它反映出评价区内水资源与经济社会指标的有效利用情况及城镇、农村居民用水状况。2004年,绵阳市人均用水量330m3,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353 m3,农业实灌

22、亩均用水量290 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当年价)248m3,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108每日升,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58每日升。各水资源分区及各县(市、区)行政分区用水指标见表9和表10。表9 2004年绵阳市水资源分区主要用水指标三级区、编码四级区、编码人均GDP (万元)人均用 水量(m3)万元GDP用水量(m3)农业实灌亩均用水量(m3)人均生活 用水量(L/d)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m3)城镇生活农村生活涪江F040200绵阳丘陵区F0402200.9831033226810655244涪江盆边区F0402100.5825739014011762328广元昭化以上F040100川北盆

23、边区F0401500.5338939334510459397广元昭化以下F040400盆边广元区F0404200.5639740428510351402沱江F030300成都平原沱江区F0303200.6942243631210063369全市0.8633035329010858248表10 2004年绵阳市行政分区主要用水指标行政区(县、市、区)人均GDP(万元)人均用 水量(m3)万元GDP用水量 (m3)农业实灌亩均用水量(m3)人均生活用水量(L/d)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m3)城镇生活农村生活 平武0.5415049412611659381北川0.541123469912464479

24、江油1.2057744330011062482安县0.6832050529210063228涪城2.5733417821011257103游仙0.7634645626810755220三台0.5625551526310158293梓潼0.5936064026210354411盐亭0.5224048222310549380全市0.8633035329010858248 水质概况(一)废污水排放量 2004年,全市废污水排放总量为16833万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7920万吨,占总排放量的47.1,其它废水(建筑业废水、生活废水、第三产业废水)占52.9。(二)河流水质概况

25、及评价2004年涪江、安昌河、芙蓉溪(以下简称“三江”)主要江河水质评价河长共438公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综合评价,其结果表明,全年“三江”无显著变化,水质状况总体稳定。涪江 评价河长358公里,评价断面分别为:平武、江油、绵阳、涪江()、南塔、丰谷、三台。年水质和丰水期水质级别与去年持平,枯水期水质略有变化,类水质占评价河长的64.8,类水质占评价河长的35.2,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类标准,水质尚可。芙蓉溪 评价河长12公里,评价断面为芙蓉溪断面,全年水质为类,年水质级别与去年相比上升了两个类别。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氨氮、总磷,其最大超标倍数为:氨

26、氮(0.7)、总磷(0.6)倍,且极值出现日期均为11月8日。安昌河 评价河长68公里,评价断面为安县和飞来石。全年水质分别为类、劣类,年水质级别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类水质占评价河长的67.6;劣类水质占评价河长的32.4,受污染水体主要出现在枯水季节,如1月8日安县安昌镇段,总磷超标6.2倍,水质劣于类;2月9日飞来石段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超标,水质为类,绵阳市主要江河水质状况见表11。 表11 2004年绵阳市主要江河水质状况 单位:公里流域三级区、编码河流名称评价河长全年期分类河长丰水期分类河长枯水期分类河长劣劣劣涪江F040200涪江358358358232126芙蓉溪1212

27、 12 12 安昌河68462246224622合计438404 12224042212 278138 22 图8 2004年绵阳市“三江”年水质状况绵阳市次级河流包括通口河、凯江及梓江,评价河长 498公里,其中类水质占评价总河长的41.2;类水质占评价总河长的50.8;劣类水质占评价总河长的8.0,水质状况不容乐观。通口河 评价河长 95公里,评价断面为曲山镇北川断面。此断面历年水质较好,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类标准。凯江 评价河长 182公里,评价断面为凯江入口(A)和凯江出口(B)。凯江(A)段水质尚可,与上年持平,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类标准;凯江(B)段水质较差,4月8日五日生化需氧量超标

28、0.4倍,10月19日氨氮超标2.6倍。梓江 评价河长 221公里,评价断面为梓潼和盐亭。梓潼段由于上游纸厂撤除,近年来水质转好,年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类标准。盐亭段污染有所减轻,仅个别月份(7月8日)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略微超标。(三)城区地下水水质概况及评价绵阳城区地下水多属浅层,埋藏浅,水资源相对较丰富,地下水水位在保持了多年下滑趋势后,2002年到达谷底开始回升,而且连续保持了三年平稳趋势。初步分析,得益于两大主要因素,一是从2002年以来,城区先后建立了几大蓄水工程,形成陆地水文网,这样不但改变了城市景观,而且直接促使地下水回升。二是水利部门依据法律手段,关闭了大量抽取地下

29、水的自备水源,遏制了地下水超采势头。据我市城区地下水分布情况,选择了城区内的5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即:南塔坝片、普明片、平政片、开元片和花园片,并根据地下水活动规律,选择了枯水期(3月份)和丰水期(8月份)45项水质指标进行了检验,从而通过以点代面对城区地下水水质状况作出概略分析和评价,按地下水质量(GB/T14848-93)分类,水质状况如下:枯水期 南塔坝片氨氮超标0.9倍,水质为类;开元片总大肠菌群超标25.7倍,水质为类;其余各监测点水质均达类标准,水质尚可。丰水期 开元片和花园片水质均达、类标准;南塔坝片氨氮超标倍数为1.8,细菌超标倍数为2.0,总大肠菌群超标35.7倍,属劣类;其

30、余监测井点主要为生物卫生学指标超标,其中细菌总数三眼井超标,占样品总数的60,其最大超标倍数为2.0倍;总大肠菌群超标占样品总数的60,其最大超标倍数为35.7倍,水质状况较差。洪涝、干旱情况(一)雨、水情2004年,我市月降水都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但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匀度均有所减缓,降水较大的过程主要集中在6月 至8月。5至9月日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的仅1站次(安县茶坪站234毫米);日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的有7站次,日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共有57站次。时段(6小时)降水量达50毫米以上共24站次,其中安县茶坪站7月26日22时降水量达146毫米。辖区内总降雨趋势为:以龙门山南段的安县茶

31、坪(1155毫米)、雎水关(875毫米)、擂鼓(808毫米)一带为暴雨中心,以龙门山一线以西北及涪城、游仙、三台为少雨区。与多年同期均值比较,市境内除平武大桥偏多2.8%外,其余地方偏少5.688.8%。2004年汛期我市各主要江河洪峰量级相对较大的是安县凯江(干河子)雎水关水位站水位达660.93米,距警戒水位仅差0.07米。其余各主要江河洪水为常年洪水,其中涪江涪江桥水文站水位达95.14米,流量为2320立方米/秒。(二)洪涝灾害7月26日2时安县雎水镇道喜村四组发生小型泥石流,损坏公路200米,10户居民受灾,共损坏房屋40间,其中倒塌10间,造成35人无家可归。2004年汛期,全市共

32、有7个县(市、区)46个镇乡13.46万人受灾,倒塌房屋286间,绵阳城区局部发生内涝,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193万元,因洪水死亡3人,失踪3人,其中农林牧渔直接经济损失2860万元,共有7153公顷农作物受灾,农作物成灾3064公顷,共减产粮食10257吨,死亡大牲畜210头,损失成鱼820吨;工交运输直接经济损失727万元。共造成60家企业停产,公路中断37条次,损失公路路面(基)6.64公里,损失输电线路17.85公里,损失通讯线路7.8公里;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1315万元。共损坏42处7610米河堤,水闸1座,冲毁塘堰37座,损坏灌溉设施183处,机电井9眼,小型水电站2座。(三)

33、干旱灾害2004年我市属偏旱年景,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冬季和春季是气候性的一般性冬干和春旱,初夏为中等夏旱,盛夏期东部出现伏旱。连续的冬干连春旱,严重影响小春作物的正常生长,全市累计小春播种面积352.93万亩,受旱面积137.87万亩,占播种面积的39%;成灾24.81万亩,占播种面积的7%。其中盐亭、三台、安县受灾较为严重。由于地下水位下降,部分地区出现人畜饮水困难,全市有 15.8万人、17.7万头牲畜饮用水发生困难,盐亭县、梓潼县、三台县、平武县等地区尤为严重。面对旱情,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通力合作,狠抓水源调度和节灌技术推广,加强抗旱服务和投入力度,累计投入抗旱人数42.04万人

34、,投入抗旱设备2.7941万台(套),累计投入抗旱资金1480.19万元,其中中央特大抗旱经费安排118万元,地方群众投入抗旱经费1362.19万元。有效地缓解了旱情。重要水事记载2月5日,省人民政府召开四川省加大重大项目投资力度工作会议,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怀臣作了加大重大项目投资力度,确保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报告。武都引水二期工程列入了争取开工重大骨干项目,2004年投资计划24000万元。2月11日,绵阳市人民政府召开“引涪济安”工程动员大会,郑和平副市长把“引涪济安”工程的四个组成部分:整治工程,清淤工程,管线迁建,截污工程,分别落实了有关单位和部门。2月,绵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绵

35、阳水利电力勘察设计研究院获得四川省首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乙级资质证书。3月1-2日,全国节水型社会试点工作座谈会在绵阳召开。会议由水利部水资源司郭孟卓副司长主持。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三个试点市就一年来的工作经验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座谈。与会20多位代表参观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工程。会议要求各试点市要在各自的试点工作中总结经验,探索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方法,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增添措施,切实搞好全国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为全国总结经验,做好示范,以利推广。3月2日,市委办、市府发文成立了绵阳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3月11日下午,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知识竞赛在绵州大剧院举行。绵阳市水务局在

36、节水型社会建设知识竞赛中获一等奖。3月1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水产产业化座谈会。3月24日,市政府决定开展市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3月24日下午,我市举行建立真正的生态节水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报告会。报告会邀请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全国节水办常务副主任吴季松教授作节水型社会建设主题报告。4月14日,涪江绵阳城区段防洪工程(二期)上段实施方案基本通过了实施方案的设计报告。4月15日,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荣仲同志与省水产局卿足平副局长一行来我市检查水产工作。4月20日,绵阳市政府以绵府办发200450号文印发了绵阳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6月4日,2004年度全市水利系统

37、规划建设工作会议召开。6月14-15日,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现场办公会在绵阳召开。省水利厅厅长孙砚方主持会议,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黄学玖出席并作讲话,马华、董维全、王景福等市领导参加了会议。8月3日,水利部农水司李代鑫司长在省水利厅朱家清副厅长和省农水局肖先进局长、王华副局长的陪同下,来绵检查我市利用国债资金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工程项目。8月3日,市水务局邀请市人大、市政协及市人大人工委、城工委、市政协城工委、民建委、经济委、提案委等领导和部份代表、委员举行水资源管理座谈会。8月3日,绵阳市用水定额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用水定额管理的实施意见由市人民政府正式颁布执行。8月7日,水利部办公厅主任顾浩、水

38、利部副部长敬正书秘书杨国华来绵阳视察武引工程,并对绵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进行了座谈。10月1日,绵阳用水定额管理办法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查,用于具体操作的用水定额标准(绵阳市地方标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11月1日,武引二期武都水库工程开工截流,国家水利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敬正书、副省长张作哈、省政协副主席冯崇泰,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学玖等领导到场祝贺。马华、左代富等市领导和库区干部群众近万人参加了开工截流仪式。11月18日,市水资源防汛调度指挥中心开工建设。省水利厅副厅长朱兵,市领导马华、左代富、唐琼尧等出席了开工奠基仪式。 12月7-8日,水利部水资源司巡视员许新宜一行到我市调研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12月24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就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作了安排部署。 - 2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