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洪生猪定点屠宰场项目报告表.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12979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23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洪生猪定点屠宰场项目报告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永洪生猪定点屠宰场项目报告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永洪生猪定点屠宰场项目报告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永洪生猪定点屠宰场项目报告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永洪生猪定点屠宰场项目报告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洪生猪定点屠宰场项目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洪生猪定点屠宰场项目报告表.docx(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本) 项目名称: 沐川县永洪生猪定点屠宰场改建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沐川县永洪生猪定点屠宰场 编制日期 2017 年 3 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 制四川省环境保护厅 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的名称,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

2、,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表一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沐川县永洪生猪定点屠宰场改建项目建设单位沐川县永洪生猪定点屠宰场法人代表龚帮顺联系人龚帮顺通讯地址沐川县茨竹乡西门村2组联系电话18781486398传真/邮政编码614505建设地点沐川县茨竹乡西门村2组备案

3、审批部门/备案文号/建设性质原址改建行业类别及代码C1351牲畜屠宰占地面积(平方米)884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8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2.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40.6%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工程内容及概要:一、建设项目的改建由来我国人均肉食消费水平在不断增长,为了满足人们对肉食的需求,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屠宰和肉类加工业正在快速发展。同时为了保障猪肉质量,保证市民吃上“放心肉”和维持正常的生猪市场流通秩序,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防止私屠乱宰,瘟、病、变质和注水猪肉上市。 沐川县永洪生猪定点屠宰场原址位于沐川县茨竹乡太安街253号,位置在乡场西门边缘,

4、由于城市发展,原屠宰场的位置已处于居民中心地段。噪音、废弃物等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沐川县永洪生猪定点屠宰场于2005年搬迁至茨竹乡西门村2组,至今已运行十几年了,由于原屠宰场为人工屠宰,工艺较落后,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相应政策,要求对各屠宰点进行规范整顿,因此沐川县永洪生猪定点屠宰场在原址进行改建工程。沐川县民生生猪屠宰场改建后达到年屠宰生猪0.5万头的规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第253号文的要求,该项目建设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版),本

5、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沐川县永洪生猪定点屠宰场将“沐川县永洪生猪定点屠宰场改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四川勤德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委托书见附件1)。我单位接受委托任务后,即派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工作,经过对项目的资料研究和工程分析,按照有关环保法规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规范要求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二、项目位置和外环境关系本项目位于沐川县茨竹乡西门村2组,场区东北面靠近场镇公路,与沐川县城相距约33km,交通较方便,项目区域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项目厂区北面、西面南面均为林地,项目东北面60m处有散居住户,项目周围外环境较为简单,无污染源。具体外

6、环境关系示意图见附图3。三、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于畜禽屠宰(代码1351)。项目年屠宰量5000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限制类轻工第32条“年屠宰生猪15万头及以下、肉牛1万头及以下、肉羊15万只及以下、活禽1000万只及以下的屠宰建设项目(少数民族地区除外)”之列,属于限制类。但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第三章第十八条的规定,“对于限制类的现有生产能力,允许企业在一定期限内采取措施升级改造”。该项目属原址改建项目,符合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

7、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第三章第十八条的规定。项目搬迁后,加强环境管理,设置污水处理站等措施减少宰杀对环境的影响因此,项目建设不与国家目前现行产业政策的规定要求相悖,符合生猪屠宰条例要求。乐山市生猪定点屠宰厂 (场、点)设置规划方案(20112015年)对屠宰厂 (场、点)的设置原则“严格按照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25号)、四川省生猪屠宰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44号)和四川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屠宰场点设置规划(2010-2015年)等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执行,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生猪屠宰场(点)的设置应与城乡经济发展相适应。其中县城及主要乡镇屠宰厂(

8、场)要压缩数量,逐步实现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屠宰厂(场、点)的设置不能污染环境,也不能受环境污染,注意节能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设置要求“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点)选址必须符合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25号),污染物排放必须达到环保部门排污许可条件;生猪定点屠宰厂 (场、点)布局方案由县(市、区)屠宰行业主管部门制定,报县(市、区)政府批准执行。根据“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建设实施方案预审批表”,区(县)农业部门意见是同意原址改造。综上所述,项目建设符合当地政策。四、项目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位于沐川县茨竹乡西门村2组,用地面积为884m2,在“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建设实施方案预审批表”中符

9、合动物防疫法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动物加工场所动物防疫条件的选址和设计要求,建设用地包括的范围主要是新建标准化生猪定点屠宰场项目,包括新建生产车间、屠宰车间、急宰圈、待宰圈、消毒室、隔离室、检疫室、污水处理站、房屋和路面。厂区内不进行生猪养殖及其他深加工,项目屠宰场拟选址不占基本农田,故项目土地利用合理。五、厂区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本项目厂区内办公区与生产区分区布置,厂区东北面靠近公路处设置有一个大门,但在厂区内设有进场通道和出场通道,每天猪肉供应商收购的生猪由车辆从大门经进场通道送入厂区,进场检疫后将生猪赶入布置于厂区西面的待宰圈待宰,然后根据屠宰工序进入厂区西北部布置的屠宰车间进行宰杀、再进

10、入生产车间进行猪肉处理和内脏清理,检疫后经厂区的出场通道运出大门。污水处理设施布置在厂区北侧,生产车间位于北面,便于处理生产废水。办公区位于厂区的南侧,与生产区有厂区道路进行间隔。综上,项目厂区内办公区与生产区分区布置,生产区按照生产流程由南向北依次布置,流程相连,并设置了两个通道,保证了生猪入厂及出厂保持井然有序,设计科学合理。由此可见,项目厂区平面布置合理。六、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根据四川省生猪屠宰管理办法第二章第八条规定,生猪定点屠宰场的选址应当符合国家和省环境保护、食品卫生、动物防疫、土地利用等方面的要求,远离医院、幼儿园、学校、敬老院、社会福利机构、居民集中住宅区及畜禽养殖场等场所。本

11、项目位于沐川县茨竹乡西门村2组,选址合理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选址位于沐川县茨竹乡西门村2组,场区东北面靠近场镇公路,与沐川县城相距约33km,交通较方便; 2、根据“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建设实施方案预审批表”,区(县)农业部门意见是同意原址改造;3、经勘查,本项目厂址周边无医院、幼儿园、学校、敬老院、社会福利机构及畜禽养殖场所等环境敏感点,项目排水口下游10km范围内无集中取水口,项目周围居民使用自来水做生活饮用水。项目周边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名胜古迹、生活饮用水源地、生态脆弱敏感区和其他敏感目标;4、项目区域水和电等基础设施完善,能满足厂区生产用水、功能等需求;5、项目位于沐川

12、县茨竹乡西门村2组,原址改建,沐川县茨竹乡政府已出具相关证明文件(见附件),符合茨竹乡镇规划,同意建设。综合上述交通、环境影响、相关法规、能源供应等方面的分析,该项目选址是合理可行的。七、与定点生猪屠宰场设立条件符合性分析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224号文件四川省生猪屠宰管理办法第二章第九条要求,本项目屠宰场具备以下条件:1、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充足水源,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厂区内设有待宰圈、屠宰间、急宰圈、检疫室,建筑要求和工艺设置符合国家标准及卫生防疫规定,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建筑和布局符合国家生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的规定; 3、配备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并取得县级以上

13、医疗机构开具健康证明的屠宰技术人员; 4、配备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并经省商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肉品品质检验人员; 5、配备有符合生猪屠宰技术标准和国家规定要求的检验设备、消毒设施和药品; 6、配备有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防治设施; 7、依法取得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综上,本项目符合定点生猪屠宰场设立条件。八、与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资质等级要求的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占地884m2,年屠宰生猪量0.5万头,建设有标准化的屠宰间和卫生管理要求,根据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资质等级要求(SBT10396-2011),本项目达到其A级评定要求。本项目改建后修建有污水处理站,有利于污水的集中处理,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

14、,对环境有积极的正效益。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基本符合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资质等级要求(SBT10396-2011)要求。九、 与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的符合性分析根据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GB12694-1990)第4节要求,本项目屠宰场应具备以下条件:1、肉类联合加工厂、屠宰厂、肉制品厂应建在地势较高、干燥、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无有害气体、灰砂及其他污染源,便于排放污水的地区。2、厂区主要道路和进入厂区的主要道路应铺设适于车辆通行的坚硬路面。路面应平坦,无积水,厂区应有良好的给、排水系统。3、生产作业区应与生活区分开设置;运送活畜与成品出厂不得公用一个大门;各生产车间的设置位置以及工艺流程必须符合卫

15、生要求。本项目的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设置,厂区内共设置两个通道,各方面设置均符合卫生要求,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GB12694-1990)的要求。十、与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的符合性分析根据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GB/T17237-2008)第5节要求,本项目屠宰场应具备以下条件:1、车间应设置与屠宰量相适应隔离间、待宰间、急宰间、屠宰加工间、副产品整理间。2、厂(场)内应分置非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清洁区。分设产品和人员出入口,同时要求原料、产品各行其道,不应交叉污染。3、厂(场)内应配置与屠宰加工量相适应的同步检验装置。4、屠宰厂(场)内应设置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排放应符合

16、GB13457的规定。本项目的建设基本与以上条件相吻合,因此本项目符合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GB/T17237-2008)的要求。十一、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项目名称、地点、建设单位及性质项目名称:沐川县永洪生猪定点屠宰场改建项目建设地点:沐川县茨竹乡西门村2组建设规模:年屠宰生猪5000头建设单位:沐川县永洪生猪定点屠宰场建设性质:原址改建2、建设规模与投资本项目总占地面积884m2,原厂区内设置有办公区和生产车间等,本次改造内容为合理规划屠宰场布局、新增污水处理设施以及机械化屠宰设施等。投资规模:总投资为80万元人民币。生产规模:年屠宰生猪量为5000头。本项目主要由主体工程、辅助工程

17、、公用工程及生活设施、环保工程组成。现就本项目的项目组成及主要的环境问题列表如下表1-1:表1-1 项目组成表名称工程内容及规模备注主要环境问题(营运期)施工期环境影响主体工程111月日最大屠宰量为6头,12月日最大屠宰量为35头废水、恶臭、噪声、猪粪施工扬尘噪声废水建筑垃圾施工废弃土石方水土流失生产车间1个,80m2,位于厂区北面,用于处理猪肉及内脏已建屠宰车间1个,40m2,位于厂区西部,对生猪进行屠宰改造急宰圈1个,20m2,紧邻生产车间,用于对需急宰生猪的宰杀已建待宰圈1个,60m2,位于厂区西侧,紧邻设备房、急宰圈,用于存放待宰生猪,存栏量约2-3头,存栏时间不超过1天已建隔离室1个

18、,20m2,位于厂区西面,紧邻急宰圈,用于隔离异样猪只已建检疫室1个,20m2,位于厂区南面,紧邻办公室,用于猪只的防疫检查已建消毒室1个,20m2,位于厂区南面,紧邻办公室,用于对生猪消毒已建辅助工程锅炉房位于厂区西北侧,紧邻屠宰车间,占地约10m2,安装生物质锅炉1台,锅炉额定蒸发量为0.12t/h改造废气、噪声杂物库位于厂区东侧,占地约10m2,用于堆放杂物已建公用工程供配电当地电网供电已建设备噪声供水当地自来水已建/办公室20m2,混砖、一层已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环保工程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设施1套(处理能力50m3/d),厂区北侧,60 m2新建废水、固废、恶臭、噪声应急池1个50m3

19、厂区西面新建十二、主要原辅材料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1、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本项目为生猪屠宰项目,厂区内不进行生猪存栏饲喂,仅对每日运进生猪进行屠宰加工。主要原辅料为待屠宰生猪、消毒剂及处理废水用药剂。生猪均为当地猪肉供应商自行运入厂区内委托宰杀生猪,消毒剂及药剂为市场购买。本项目在屠宰过程中主要能耗主要是电力及生物质燃料。在运营期间生活及宰杀生猪过程中将消耗水量。供电:项目由当地电网供给,项目年耗电量为140万千瓦时。供水:本项目用水为自来水,不取用地下水。项目用水主要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其中生产用水主要包括屠宰用水(宰杀前清洗用水、宰杀中烫毛用水、宰杀后清洗用水、内脏清洗用水、车间、设备冲

20、洗用水等);圈舍冲洗水;锅炉用水,生活用水主要是厂区工作人员用水。项目用水量计算详见工程分析部分。排水:项目厂区内产生的生产废水经厂区内修建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入马边河;圈舍冲洗水经管道至污水处理站处理。项目具体的主辅材料及消耗量见下表:表1-2 主要原辅料及能耗消耗表类别名称年耗量来源主要化学成分主(辅)料生猪0.5万头猪肉供应商/消毒剂二氯异氰尿酸钠0.01t市场购买二氯异氰尿酸钠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0.03t2KHSO5KHSO4K2SO4药剂聚丙烯酰胺1.87t市场购买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0.19tAl2(OH)nCl6-n能源电力140万kWh当地电网/生物质燃料5.6t当地购买

21、/水量自来水1300m3当地自来水H2O项目用消毒剂及药剂的主要性质简介如下:(1)二氯异氰尿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为白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的固体,是氧化性杀菌剂中杀菌最为广谱、高效、安全的消毒剂,也是氯代异氰尿酸类中的主导产品。可强力杀灭细菌芽孢、细菌繁殖体、真菌等各种致病性微生物,对肝炎病毒有特效杀灭作用,快速杀灭并强力抑制循环水、冷却塔、水池等系统的蓝绿藻、红藻、海藻等藻类植物。对循环水系统的硫酸还原菌、铁细菌、真菌等有彻底的杀灭作用。(2)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为过一硫酸氢钾与硫酸氢钾、硫酸钾结合而成的复合盐,其分子式为2KHSO5KHSO4K2SO4。呈可以自由流动的白色粉状固

22、体,易溶于水,通常固态状态下比较稳定,分解缓慢,是广泛使用的氧化型高效消毒剂,在水中通过链式反应连续释放出活性氧并进而形成过氧化氢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等多种活性成分和硫酸钾,不产生有害物质,具有杀菌、增氧、活水、改底、解毒作用,而其本身及代谢物无毒、无污染、无残留,属绿色环保水处理剂。(3)聚丙烯酰胺(PAM)聚丙烯酰胺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白色粉末状颗粒,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可以降低液体之间的摩擦阻力。项目使用PAM作为絮凝剂,对屠宰废水内的油脂等悬浮物进行凝结。(4)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呈白色或黄色树脂状固体,是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其主要特点主要为絮凝体成型快、活性好、

23、过滤性好,适应pH值宽、适应性强、用途广泛,处理后的水中盐分少,能除去重金属及放射性物质对水的污染,有效成分高、便于储存运输等特点。2、主要设施规格、数量表1-3 主要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生产厂家1提升机/1套新购南京市宏伟屠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手提电麻/1台新购3机械式刨毛机2BMJ-200J1台新购4往复式或带式劈半锯/1套新购5屠宰机械配件/1套新购6锅炉LSG0.12-0.04-M1台新购国内十三、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本项目改建前员工3人,本次改建后员工5人,新增员工2人,一般宰杀时间为每天凌晨至早上,日工作时间约4小时,年工作时间约为130天。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

24、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一、改建前工程概况根据现场踏勘,项目位于沐川县茨竹乡西门村2组,项目进行原址改建。改建前占地面积1.1亩,建成于2005年,目前处理能力为2300头/年,之前没有履行过环评手续。1、改建前项目组成改建前项目主要由主体工程、辅助公用工程、办公及生活设施等组成。现就本项目的项目组成及主要的环境问题列表如下表1-4。表1-4 改建前项目组成一览表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备注主体工程原厂区内设置有猪圈舍600 m2,内包含烫毛池、屠宰区、清洗整理区、检疫区 /辅助公用工程燃煤炉灶,供水、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办公及生活设施生活用房1栋,一层 环保工程少量绿化面积排水沟、化粪池备注/2、改建前主

25、要原辅材料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1)改建前主要原(辅)料表1-5 改建前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表名称年耗量来源主(辅)料生猪2300头猪肉供应商消毒剂0.1t市场购买能源电力110万kWh当地电网供应煤11.8t沐川及周边县水量自来水6643m3由当地自来水管网供给(2)改建前主要设施规格、数量表1-6 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1提升机/1套2手提电麻/1台3水泵/1台改建前主要为人工屠宰。(3)供水由沐川县茨竹乡供水管网提供。(4)排水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是生产废水和少量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放。(5)供电当地电网接入。3、改建前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员工定

26、员为3人,一般宰杀时间为每天凌晨至早上,日工作时间约4小时,年工作130天。二、改建前三废排放情况1、废水改建前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有生产废水、圈舍冲洗废水和少量生活污水。改建前项目总用水情况见表1-7。表1-7 改建前用水量估算用水工序用水项目用水数量用水标准用水量(m3/d)备 注生活用水1办公生活用水3人50L/人.d0.15/生产用水1屠宰用水12头/d0.6 m3/头7.2/2圈舍冲洗水80m20.01m3/平方0.8/3消毒剂配置用水/0.24/用水总计8.39自来水生产废水和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放。2、废气项目改建前废气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中、待宰车间产生的恶臭及炉灶废气。

27、项目改建前生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使得恶臭加剧,对周边住户影响较大。3、固废改建前,产生的固废主要是屠宰猪肠胃里未消化的食物及粪便、猪毛、生活垃圾。未消化食料和肠道内未排除的粪便,经化粪池收集之后用作自家林地农肥;猪毛全部进行外销;在屠宰过程中产生的猪血及内脏均由供应商自行带走进行销售;病死猪只和不合格猪肉交由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统一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项目产生的固废均能够得到合理处置,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4、噪声本工程噪声污染源主要是屠宰设备、水泵等机械运作时产生的噪声和猪只的叫声,约在6090dB(A)之间。在经车间隔声后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改建前三废排

28、放情况汇总表见表1-8。表1-8 改建前 “三废”排放情况一览表种类产污源点、污染因子处理前产生量和浓度处置方式处理后排放量和浓度处理效率或排放去向废水生产废水水量1248m3/a未处理1248m3/a直接排放COD2000mg/L、2.50t /a2000mg/L、2.50t /a处理效率0%BOD51000mg/L、1.25t/a1000mg/L、1.25t/a处理效率0%SS1000mg/L、1.25t/a1000mg/L、1.25t/a处理效率0%NH3-N100mg/L、0.13t/a100mg/L、0.13t/a处理效率0%粪大肠菌群24000个/升24000个/升/圈舍冲洗和生活

29、污水水量0.76m3/d化粪池处理0.76m3/d直接排放COD2000mg/L、0.20t/a2000mg/L、0.20t/aBOD51000mg/L、0.10t/a1000mg/L、0.10t/aSS1000mg/L、0.10t/a1000mg/L、0.10t/aNH3-N100mg/L、0.05t/a100mg/L、0.05t/a粪大肠菌群24000个/升24000个/升废气恶臭/未处理/直接排放噪声屠宰场内/隔声、吸声、减振/固废屠宰场内生活垃圾0.2t/a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由乡镇环卫部门清运处理0t/a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处理站进行处理生产固废(猪毛、内脏、猪血)8t/a合理处置0t/a合

30、理处置5、改建前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根据现场踏勘,现将改建前环保设施实际完成、运行情况及企业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归纳如下:表1-9 项目环保设施落实情况污染类别处理前情况存在的环境问题排放(处置)情况备注废水生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符合环保部门规定/本次改建后设置有污水处理站,生产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外排生活废水和圈舍冲洗水/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放本次改建后并入污水处理系统废气恶臭和炉灶废气/直接排放本次改建后将对恶臭产生源进行治理,日产日清,加强管理,淘汰燃煤的炉灶,新增以生物质作燃料的环保锅炉噪声猪只叫声和设备噪声/固废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不会对环境形成二

31、次污染/生产固废(猪血、猪毛、内脏等)/合理处置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该旧址在改建前未收到过相关环保投诉。表二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沐川县地处乐山市南部,东经103度59分,北纬28度58分,属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余脉区,幅员面积1408平方公里,人口25.93人,其中农业人口22.40万人,有汉、藏等18个民族混居,全县辖19个乡镇,195个行政村,境内山高林密,溪河纵横,雨量充沛,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拥有丰富的水力、林业和矿业资源。项目位于沐川县茨竹乡西门村2组。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地理

32、位置图”。二、地形、地貌、地质、地震沐川县由于地处小凉余脉的五指山东北麓,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依次形成山、丘、坝三种地貌,境内地形破碎,沟壑纵生,以山地为主,山地占总面积的97.72。境内最高海拔点为1900.5米,最低海拔306米。按四川省农业地貌分类标准,沐川地貌类型有中山、低山、丘陵、平坝、梯地、山原等六个类型。其中以中山、低山和丘陵为主。据四川省地震局资料,本项目属马边地震带的北段,马边地震带整体分布近南北向,地震类型为群震性,其特点是是一个不长的时间,较小的范围内,中强震成串发生。本项目无区域性断层通过,小的断裂隙构造亦不发育,区域稳定性较好,据1/400中国地震动峰值区划图和中国

33、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查得,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相当于地震地震基本裂度为度。三、气象特征沐川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腹部向盆周过渡地带,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日照少、霜期短、雨量多、湿度大的气候特点。据其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年气温15C,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为40C和-5C,多年平均日照时数942hr,多年平均年相对湿度83%,无霜期335天,多年平均年风速0.7m/s,最大风速12.0m/s。四、水文特征沐川属于岷江流域,县内溪流较多大小溪河有419条。主要河流有马边河、沐

34、溪河、龙溪河,这三条河流在县境内流长达159km。全县总径流量近15亿立方米;可开发的水能资源24万千瓦时,主要集中在马边河上。马边河是岷江中游的主要支流之一,是岷江仅次于大渡河和青衣江的第三大支流,全长192千米,流域面积3582平方千米,因发源于大凉山腹部的马边彝族自治县而得名,流经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沐川县和犍为县,于犍为县玉津镇河口街道附近汇入岷江。从河流源头至河口总落差1890米,平均比降0.98%,水能蕴藏量丰富,达到55万千瓦。沐溪河又称沐川河,古称沐源川、沐溪。沐溪河发源于四川身乐山市沐川县与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边界五指山北麓老官碉,南向北流,经建和乡、幸福乡,左纳燕家坝

35、沟;又北流至沐川县城,右纳沐卷河,左纳洗脚河;继续北流经新凡乡。沐溪河干流长度57公里,流域面积538平方公里 。龙溪河又称箭板河,上游分二源,东源称大龙溪,西源称小龙溪。大龙溪发源于屏山县蚂蝗岗,小龙溪发源于屏山县老君包。二源皆南向北流,于龙华寺汇合后始称龙溪河。龙溪河流域地势南高北低,地貌以中低山为主,高差悬殊,复杂多变。全流域最低点为龙溪河河口,海拔300m,全流域相对高差1709m。本项目位于县境西北面,所处地表水环境为马边河,最终汇入沐溪河,位于项目北面,距离项目地址约105m,属岷江水系,水体功能为农灌、泄洪,项目排水口下游10km范围内无集中式取水口。五、森林、植被沐川县植被属亚

36、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偏湿性阔叶林亚型。天然植被较好,森林覆盖率较高。受气候土壤条件制约,植被分布随高度变化呈垂直分布规律。海拔600m以下,以耕地为主,是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的主产区;林木主要有马尾松、杉树、柜桉、柏树、山茶、竹类等;草本植物主要有芭茅、斯毛草、铁线草等。海拔600800m内,以马尾松、杉木、油杉居多;农作物主要有玉米、红苕、小麦、土豆、水稻等。根据沐川县国土资源局出具的关于本项目的用地手续正在办理的证明文件,本项目总占地5.5亩,项目用地均为该地未利用地,未占用基本农田。据调查,项目评价范围内无珍稀、濒危动、植物,无生态保护物种和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点。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

37、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行政区划、人口根据统计资料,全县辖7镇12乡195个村委会,1586个村民组,70个居民小组,1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59292人,其中,城镇人口35333人,占19.63,农村人口223959人,占86.37,人口出生率19.48%,死亡率5.83%,自然增长率7.65%。二、社会经济概况201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32987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82239万元;第二产业168078万元;第三产业79556万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496元,比上年增长611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151964万元,比上年增长50859万元。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银行

38、存款余额达到240533万元,全县银行贷款余额达到202886万元;全市保费收入达到297633万元,比上年增长38.71%。全年财政总收入达到28785万元,比上年增长33.67%,其中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4918万元,同口径增长24.30%。全年全县财政预算总支出70958万元,比上年增长25.21%,其中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580万元,同口径增长21.27%。沐川县2014年,粮食产量88156吨,比上年增加915吨,年末耕地面积占21.01万亩,比上年增加0.12万亩。林业生产形势良好,2013年全年成片造林面积4899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3.9%。畜牧业与渔业生产稳定增长。进一

39、步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全面启动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沐川县境内公路总里程965.44公里。2014年,全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91375万元,比上年增长90311万元,实现利税41608,比上年增长19466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产业产量有增无减。三、城市建设现状加快森林城市建设步伐,成功创建成省级卫生城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一是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城区“五道拦河闸”、滨河路、休闲广场、文化广场和文化中心工程。二是加大城市绿化力度。完成城周绿化造林166.667余公顷,种植名贵大树100余株,完成三角岛、沐楠路口、国道219复线、交通街花台绿化

40、工程。三是加快旧城改造。拆除旧房1万余平方米,新建商住用房3.8万平方米,改造10千伏线路10千米,低压线路20千米,城市面积达到3.45平方千米,城市人口达到2.5万人。四是积极开展环境整治。严格执行“一控双达标”规定,5个省控、市控、县控污染源企业实现达标排放,县境内地表水达到国家类水质标准,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级标准。四、文教卫生普通高中在校生2274人,普通中学在校生9708人,小学在校生15467人,幼儿园在校生4453人。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有卫生机构190个、病床508张,卫生技术人员493人。普及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全面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建成省级卫生县城;引资1100

41、万元,建成沐川教育信息港及校校通网络工程,消除中小学危房5400余平方米;县乡广播电视光纤网络工程进展顺利,新增光纤60蕊千米,新开通2镇3乡有线电视业务,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500户,成功举办“金马杯”沐川县第四届运动会、“信合杯”周末篮球赛、“欢乐周末”广场文体活动,创建省市文化先进县取得成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抓好“三条保障线”工作,农村村民1222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低保金21万元,城镇居民4.66万人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低保金275万元,957名五保老人享受救助金54万元,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19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事业保险参保人数均比上年增加

42、,扩大了覆盖面。全年共转移农村劳动力4.1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9亿元。其中境外劳务输出新增517人,被授予“省级外派劳务基地县”称号。组团参加了成都举行的“西博会”和北京举行的“川京经贸合作会”。协议引资6.39亿元,到位国内资金2.05亿元,到位外资152.4万美元,争取中央、省、市国债及专项资金1077.56万元。五、珍贵景观沐川县境内地势多为高山深丘,西南高,东北低,大小山脉支系纵横交错。219国道、103省道穿境。凉风坳森林公园、黄丹溶洞为省级旅游景点,还有永济桥、桃花源、白鹤林、睡美人等文人自然景观。根据现场调查,拟建项目周围无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古迹和文物保护单位。表三 环境质量

43、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改建项目,位于沐川县茨竹乡西门村2组。沐川县民生生猪屠宰场位于沐川县舟坝镇彭槽村1组,距离本项目8.3km,由于本项目与沐川县民生生猪屠宰场属同一类别项目,且都位于沐川县,因此本项目引用沐川县民生生猪屠宰场的大气和地表水监测数据。井研县环境监测站于2016年11月15-17日对沐川县民生生猪屠宰场所涉及的空气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进行了本底监测。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项目:NO2、SO2、PM10、H2S、NH3,监测结果如下:表3-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监测项目监测点位监测日期监测结果范围评价标准(环境空气质量

44、标准二级)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mg/m3占标率%达标情况SO2上风向100m处2016年11月15日17日0.0260.036小时平均值0.505.27.2达标NO20.0240.039小时平均值0.201219.5达标PM100.0510.063日平均值0.153442达标H2S未检出0.200达标NH3未检出0.010达标SO2下风向100m处0.0230.034小时平均值0.504.66.8达标NO20.0250.040小时平均值0.2012.520达标PM100.0510.073日平均值0.153448.7达标H2S未检出0.200达标NH3未检出0.010达标根据以上现状监测结果分析表可见:本项目所在地各污染物指标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因此,该区域内空气质量现状良好。二、地表水环境质量本项目最终的纳污河流为马边河。因此以马边河作为地表水保护对象。监测对象:pH、化学需氧量(COD)、氨氮、DO、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总磷、粪大肠菌群。监测时间:2016年11月15日17日,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