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宏亚洪泽县渔光互补405MW光伏电站项目.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1368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3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安宏亚洪泽县渔光互补405MW光伏电站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淮安宏亚洪泽县渔光互补405MW光伏电站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淮安宏亚洪泽县渔光互补405MW光伏电站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淮安宏亚洪泽县渔光互补405MW光伏电站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淮安宏亚洪泽县渔光互补405MW光伏电站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淮安宏亚洪泽县渔光互补405MW光伏电站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安宏亚洪泽县渔光互补405MW光伏电站项目.docx(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淮安宏亚洪泽县渔光互补4.05MW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单位淮安宏亚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黄春乐联系人赵新宇通讯地址洪泽县三河镇五里牌村联系电话13852307958传真/邮政编码223125建设地点洪泽县三河镇五里牌村立项审批部门洪泽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洪发改备201454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D4415太阳能发电占地面积160亩绿化面积600平方米总投资(万元)36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3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47%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本项目利用太阳能资源发电,再输送

2、至当地电网,属于清洁能源项目。主要设施规格:本项目主要设施有太阳能电池组件、逆变器房、10kV开关站等。水及能源消耗量名称消耗量名称消耗量水(吨/年)/燃油(吨/年)-电(千瓦时/年)0.8万燃气(万Nm3/a)-燃煤(吨/年)-其它-废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项目无废水排放。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无续表一1、工程内容及规模(不够时可附另页):“渔光互补”是一种新型的光伏发电地面电站形式,利用不具备通航、泄洪、军事等作用的浅水水产养殖水域进行光伏发电站的建设。这种新型的光伏发电地面电站形式,不需要占用宝贵的农业、工业、住宅性用地,只是在原有的水产养殖鱼塘

3、上建设,不仅节约土地,还提高土地的单位产值,在发电的同时也不影响水产养殖,提高了经济效益。淮安宏亚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为响应国家新能源建设号召,加快国内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决定在洪泽县三河镇五里牌村投资3600万元新建淮安宏亚洪泽县渔光互补4.05MW光伏电站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洪泽县环境保护局对该项目环境影响申报表的咨询意见,南通天虹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受淮安宏亚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2、产业政策本项目主要从事地面光伏发电,属于太阳能发电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版),项目属于产业

4、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版)第一类鼓励类中的第五项“新能源”中第1条“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根据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及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部分修改条目,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中第三项“新能源”第1条“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光伏发电技术与系统开发与应用,光伏分布式能源系统开发与应用”。同时本项目建设符合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计划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项目已经洪泽县发展和改革委

5、员会备案,备案号为洪发改备201454号。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产业政策。3、区域规划本项目选址位于洪泽县三河镇五里牌村,该项目的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符合洪泽县三河镇发展规划;根据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本项目位于洪泽湖(洪泽县)重要湿地二级管控区内,二级管控区内除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外,禁止从事下列活动:开(围)垦湿地,放牧、捕捞;填埋、排干湿地或者擅自改变湿地用途;取用或者截断湿地水源;挖砂、取土、开矿;排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鱼类洄游通道,采挖野生植物或者猎捕野生动物;引进外来物种;其他破坏湿地及其生态功能的活动。本项目为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不属

6、于规划中所禁止的项目类型。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与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是相符的。项目与周围生态红线区域位置关系见附图一。4、建设内容渔光互补光伏发电为“水下养鱼、水上发电”,拟建项目主要建设4.05MWp的光伏电站、配套的升压站等。鱼塘采用自然放养方式养殖,出售鲜活产品,不进行鱼产品的加工。(1)光伏列阵光伏电站采用255Wp的多晶硅光伏组件,20块光伏组件串联接成一组光伏组串,20串15(备用1路)并作为一个汇流箱单元,5个汇流箱及一个有两台500kW的逆变器及升压变压器组成逆变升压单元。光伏电站采用模块化设计、集中式逆变器的设计方案,每个逆变升压单元的单位装机容量为201525514=1

7、.071MWp。组件布置按1.071MWp的装机容量布置单位光伏子方阵,每个光伏方阵汇流后进入1个1MWp的逆变升压单元。本系统由4个1.071MWp的光伏单元组成,总装机约4.05MWp,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接入10kV/50Hz的高压交流电网。按1.071MWp装机容量配置1000KVA/10KV/0.315KV的干式变压器一台及相应配电系统按该配置进行设计。根据该原则,4.05MWp光伏发电站需配置4台1000KVA/10KV/0.315KV的干式变压器及一台相应配电系统。光伏组件采用255Wp多晶硅光伏组件,共计15910块。光伏组件采用倾角30、方位角0(正南向)的固定安装方式,支

8、架基础全部选用成品预应力管桩,采用机械打桩及静压桩方法进行施工。因项目所在地土质强度及韧性高,对表面破坏较小。项目所在地水平面上年总辐射量为5126.33(MJ/m2.a),相当于1423.98(kWh/m2.a)。根据当地的经纬度可以确定最佳倾角为27,在27最优倾斜面上全年总辐射量为5522.4(MJ/m2.a)相当于1534(kWh/m2.a)。经计算可得,本工程25年总发电量约为11380.28万kWh,年平均发电约455.211万kWh。拟建项目建设升压站一座,站内设置一座10KV配电楼、配电装置。10KV配电楼内设高压配电室、SVG室、电子设备间和工具间。(2)鱼塘项目区域原为三河

9、镇五里牌村洼地,当地农民在洼地内养鱼,部分洼地被当地农民围垦用来种植小麦等农作物,拟建项目实施后,在光伏组件下地块全部恢复养鱼,主要采取自然放养,养殖水面约160亩。项目建设内容详见表1-1。表1-1 拟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内容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工程规模主体工程光伏电站光伏列阵255Wp的多晶硅光伏组件,15910块,晶硅太阳能电池安装。光伏组件支架基础采用预应力管桩,安装面积约25550m2。10kV升压站建设一座10KV配电楼,配电楼内设高压配电室、SVG室、电子设备间和工具间鱼塘养殖水面约160亩公用工程供水工程光伏组件清洗用水来源于鱼塘。供电工程项目区用电采用市政10KV电源,备用变压器电

10、源引自电站内10KV母线。(3)光伏电站主要生产设备光伏电站主要生产设备见表1-2。表1-2 光伏电站生产设备一览表光伏阵列序号项目明细单位数量备注1光伏组件块15910255Wp多晶硅组件2汇流箱个56直流防雷汇流箱3直流配电箱个8二级直流汇流4光伏专用电缆米52000PVF-1*4.0mm2逆变设施11MWp并网逆变器台52升压变压器台5S11 1000/500/500kVA3接线电缆米按实计量升压输变110KV变压器台1SZ11-100MVA/110,100MVA,2电流互感器套按实计量按地方要求实际配置3GIS套14输出计量装置柜台15高压输电线路项1按地方要求实际计算监控系统1通讯光

11、缆及电缆项1依设计要求2通讯联络设备套1依设计要求3通讯管理系统套1依设计要求接地及其他1防雷及接地装置套1依设计要求2线缆地沟项1依设计要求3设备电气基础项1依设计要求4防护围栏项1按土地面积实际计算5、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项目公用及辅助工程详见表1-3。表1-3 公用及辅助工程一览表类别建设名称设计能力备注公用工程给水-项目电池板清洗水由地块现有水塘供水供电0.8万由市政管网供电环保工程废水-项目无废水排放。清洗废水直接汇入水塘中噪声处理-采取适当的消声、减振措施5、劳动定员拟建项目劳动定员4人,其中光伏电站管理人员1名,生产运行、设备维护人员2名,财务管理人员1名,工作人员不在电站内生活。

12、6、项目用地及周围情况本项目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三河镇五里牌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308,东经11846。全部采用固定式支架安装。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域为五里牌村渔场,部分滩涂被当地农民围垦用来种植小麦等农作物,剩余水面主要用作养鱼塘和种植莲藕。拟建项目实施后,在光伏组件下地块全部恢复成鱼塘,主要采取自然放养,养殖水面约160亩。项目区域的植被类型及动物资源地块内目前主要植被类型为人工种植的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及野生杂草,无原生植被。常见的草本植物主要有:龙葵、狗牙根、枸骨、荠菜、婆婆纳、野艾蒿、狗尾草、小飞蓬、芦苇、空心莲子草等。评价区内由于人为活动频繁,野生动物的原始生境已不存在,除人工养殖的

13、各类鱼类,项目区域大型野生动物已很难见到,据调查,评价区内未发现国家级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常见的动物物种有:中华蟾蜍、褐家鼠、小家鼠、等。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二,项目周边环境现状见附图三,项目所在地现状实景见附图四。7、项目厂区平面及合理性分析项目地块建设升压站一座,站内设置一座10KV配电楼、配电装置。10KV配电楼内设高压配电室、SVG室、电子设备间和工具间,平面布置较为合理。8、环保投资项目施工期环保投资38万元,运营期环保投资15万元,环保投资总额预计53万元,占总投资的1.47%,具体环保投资概算见表1-4。表1-4 项目环保措施投资清单项目实施阶段环保治理内容环保措施投资估算金额(

14、万元)实施时间施工期施工噪声控制选用低噪施工设备,部分机械加装隔声罩、减震垫等,并控制施工时间4施工全过程监控施工扬尘控制洒水降尘,施工区及时洒水,保持路面清洁,进出车辆进行冲洗4施工全过程降尘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临时沉淀后晒水抑尘,生活污水依托周边村庄4施工前建成施工期固废集中堆放,定期清理1施工过程生态最大限度减少临时施工占地,减少植被和上层土壤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25施工过程合计38/运营期生态做好区域鸟类监测、补饲越冬等保护工作10与工程同步绿化绿化5合计15/总计53/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因此,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及主要环境问题。二、建设

15、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形、地貌、土壤洪泽县,是江苏省淮安市下辖县。洪泽县地处中国大陆东部,江苏省中部,位于东经11828-1199,北纬332-3424间,西依中国五大淡水湖的洪泽湖,东挽白马湖,南临淮河入江水道,北濒苏北灌溉总渠和入海水道。距南京、扬州、镇江等重要港口均在200公里左右。总面积1289.0163平方公里,人口33.42万人。全县境内地形以洪泽湖东平原圩区为主,紧邻洪泽湖畔的蒋坝、老子山两镇分别间杂着低山丘陵。平原类型主要为冲湖平原、冲积平原,总面积540.83km2。圩区主要为洪泽湖、白马湖

16、、宝应湖圩区三种类型,面积约238.42km2。丘陵主要见于洪泽湖南岸的老子山一带,面积约15.29km2。全县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在老子山,高程51.5m,最低点在白马湖圩区,高程5.1m。洪泽湖湖东地区(洪金、周桥两灌区)高程10.85.1m,从西向东坡降约1:5000。土壤以粘黄土、灰粘黄土为主要土壤,含有少量的白砂土、淤土。土质肥沃,易于耕种,适宜种植水稻、三麦、油菜等多种作物。水稻土为境内主要土类型,在洪泽湖大堤以东的九大农业乡镇广为分布。土层分布状况: 一层重粉质壤土或粉质粘土,棕黄色可塑状,偶见小僵结石,层厚约1.7m。二层重粉质砂壤土黄色软一可塑状夹少量僵结石,层厚约2.0m。

17、三层粘土砂性大或粉质土暗黄色,偶见白色贝壳碎片可塑状,孔深4.0m未钻穿。二、气象气候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属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带气候,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地面年平均风速3.5米秒。年平均气温 14.8。年平均日照时间2288.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605.8毫米,年平均气压1014.9手帕,年平均相对湿度76。三、河流水文洪泽,素称“水乡泽国”。她西依洪泽湖,东携白马湖,内拥河塘沟渠,水域面积733.1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6.88%;这里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湖泊属淮河流域水系和高邮湖水系,过境水量大。主要湖泊有洪

18、泽湖部分水域和白马湖部分水域;淮河经老子山镇流入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后,经二河、三河(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等河流分道流入长江和东海;境内河流还有草泽河、洪新河、花河、张福河等。洪泽湖周桥灌区和洪泽湖洪金灌区为县境内的主要农田灌溉河系。洪泽县境内河流统属淮河水系,县域内具体又可分为洪泽湖水系、白马湖水系、宝应湖水系,在布局上形成了以洪泽湖为调蓄水中心的西注东泄顺向格局。洪泽湖的水源主要来自淮河中上游,入湖主要河道有淮河、池河、怀洪新河、濉河、安河、新汴河、西民便河、团结河、维桥河等。外来洪水经洪泽湖调蓄后通过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分淮入沂南注长江、东入

19、黄海。洪泽县内部排涝,洪泽湖大堤以西圩区,机泵抽排入洪泽湖;洪泽湖大堤以东地区,西部平原区以自排为主,东部圩区以抽排为主。大堤以东地区涝水出路,以洪金北干渠为分界线,北半部排入白马湖,由淮安抽水站、北运西闸、阮桥闸分别排入总渠、运河和宝应湖,排水河道主要有草泽河、洪新河、往良河、花河等;南半部排入宝应湖,排水河道主要有老三河、洪金排涝河等。洪泽县境内有洪金、周桥两大型灌区,均以洪泽湖水为灌溉水源。大部分靠洪泽湖水自流,沿白马湖洼地靠抽提白马湖水源灌溉。纵横县境的主要河流有:淮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江水道、老三河、草泽河、张福河、洪金排涝河、花河等过境河流。洪泽湖的水源主要来自淮河中上游,入湖

20、主要河道有淮河、池河、怀洪新河、濉河、安河、新汴河、西民便河、团结河、维桥河等。外来洪水经洪泽湖调蓄后通过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淮沭新河南注长江、东入黄海。(1)洪泽湖洪泽湖为大型平原水库,正常蓄水位12.5 米,常水位蓄水量31亿立方米,历史最高水位16.25米,最低水位9.11米,过境水77来自淮河,淮河水入湖后主要由三河、二河、入海水道下泄入江入海,最大泄洪流量13000立方米/秒。(2)苏北灌溉总渠苏北灌溉总渠为农业灌溉渠道,流经县城北部,河宽200米,最高水位12.19米,正常水位9米左右,最低水位6米。(3)浔河浔河为洪泽县城的纳污河。河流全长24.24公里,河宽830米,常

21、年水位8米左右,最大流量26.4立方米/秒。由西向东入白马湖。(4)淮河入海水道淮河入海水道起于二河闸,向东至滨海县的扁担港入海,总长133公里,底坡千分之0.04,集水面积1592平方公里,其上口宽70米,底宽30米,丰水期水深3.59米,流量73.5;枯水期水深2.3米,流量4.5立方米/秒。(5)洪新河洪新河河流全长22.5km,河底高程从真高4.4m至3.7m,河口宽分别是39m、44m、49m,河床边坡是1:2.5,汇水面积为200.06km2,排涝流量236.70m/s,具有通航功能,是县城唯一的排涝河道。(6)砚临河砚临河位于洪泽县高良涧镇境内,北起浔北干渠,南至北京路大桥。洪新

22、河引水河段主要是砚临河,当洪新河水量较少时,会适当引砚临河段河水到洪新河。砚临河河段长6.11km,河水起源于洪泽湖。(7)船闸引河船闸引河是连接苏北灌溉总渠和砚临河的引河,西起苏北灌溉总渠、砚台船闸,东至砚临河,河流总体较为平缓,没有明显的弯曲河道。河流全长2.62km,地面高程由西向东为1310m,河底高程8.6m,底宽15-25m,坡度为1:2,水面宽2040m。四、植被、生物多样性洪泽为典型的水网地区,滩涂、堤坝较多,植被类型分为落叶阔叶林、水生植物、农业植被。典型的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有乔木19科37种;灌木3科3种;草本植物78种。其中,高良涧镇越城居委会的一株300多年的银杏

23、树(俗称白果树)依然生长旺盛。万集镇顾圩村的一棵百年柿树,长势良好。2008年,由于城市绿化、植树造林,一些花草树木新品种被引进境域。水生植被主要分布在洪泽湖与白马湖的周边滩地、浅水域中,为混生、水生草本植物类型;内塘水域亦有分布。洪泽县动物类型主要有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软体类、环节类、节肢类等。珍贵动物有天鹅、鸳鸯、野鸭、野鸡和刺猬等。洪泽县盛产洪泽湖大闸蟹、洪泽湖小龙虾、洪泽湖银鱼等,素有“日出斗金”之誉。洪泽湖、白马湖及内河水系还盛产甲鱼、长鱼(黄蟮)、黑鱼、小黄鱼、大青虾、毛刀鱼、草鱼(鲫鱼)、鲤鱼、蚬、螺等鱼虾类90多种;菱角、芡实(鸡头)、莲蓬、藕、茭白、水芹等水生

24、植物30多种,且产量高,品质好。五、生态环境洪泽县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实行稻麦轮作。全县耕地面积420021亩,其中水田401400亩,旱田18621亩,林桑37184亩。洪泽水网密布,土地肥沃,农业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已逐步形成了蚕桑、蔬菜、四季鹅、生猪、山羊、意杨和优质稻米七大生产基地。野生植物主要是芦苇群落和河塘水草群落,优势种为芦苇,占85%。次生林、人工林树种有:意杨、水杉、杨树、柳树、桑树、刺槐、榆树等,由于大力发展意杨经济,所以意杨为主要树种。野生动物有兽类9种、鸟类12种、两栖爬行类13种。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一、人口和行政概况洪泽县全县总人

25、口38.56万人,农业人口24.03万人,非农业人口14.53万人,农业与非农人口比例为1.65:1。全县总人口中,人口性别比101.13。男性人口19.4万人,占总人口50.3%;女性人口19.2万人,占总人口49.7%。人口自然增长率5.84。计划生育率99.52%。独生子女积累率77.74%。全县各种受教育人口总数为35.1万人,其中,接受大学(大专以上)教育的7132人,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43528人,接受初中教育的129018人,接受小学教育的129808人。每万人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为:大学程度人口196人,高中程度人口1192人,初中程度人口3531人,小学程度人口35

26、55人;文盲率10%(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率)。各种受教育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占2.1%,高中文化程度占12.7%,初中文化程度占37、5%,小学文化程度占37.8%。14岁以下占人口19%,15-59岁占人口70%,60岁以上占人口11%。二、政区沿革洪泽县夏朝时为淮夷人的聚落,西周时为徐国腹地。春秋属吴越,战国时属楚。秦汉以后隶属多变,或为郡国分属之地,或为道、府、州分辖之区,或为几县并立之境。秦时属泗水郡、东海郡,西汉时属临淮郡。东汉时属广陵郡、下邳国。三国时,全境入魏,地处下邳郡和广陵郡边境,魏将邓艾于境内设屯垦殖,修白水塘,灌田一万二千顷,并建石鳖城,城址在今共和镇和三河镇境内。西晋

27、时期,全境地处下邳国、临淮国和广陵郡边界。东晋十六国时期,全境地居东晋和前秦、后赵、前燕边界,后全入东晋。南北朝时期,全境居南北朝边境。隋时分别属下邳郡和江都郡。唐宋时处泗州、楚州边界。元时属淮安府。明时分属淮安、凤阳等府。清时属江苏省淮安府和安徽省泗州。民国时属淮安、淮阴、盱眙等县。抗战时期,新四军东进开辟洪泽湖地区根据地,境内先后建立淮宝县和洪泽县,后因战事原因撤销。1956年,国务院批准重建洪泽县,隶属于淮阴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隶属淮阴市(后改名淮安市)。全县辖12个镇,124个村(居委会)。政府所在地高良涧镇。三、社会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淮安的经

28、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总量平稳增长,201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1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1亿元,分别增长11.2%、25.8%、10.4%和12.2%;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41.2亿元、114.6亿元,增长19.4%和2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5750元、13160元,同口径增长9.9%和11.7%,幸福洪泽迈出了坚实步伐、实现了良好开局。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投资91.2亿元、开票销售197.4亿元、入库税金4.6亿元、工业用电量13.4亿千瓦时,分别增长27.1%、21.2%

29、、21%和4.3%。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盐化工、机械装备、现代纺织和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达6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4%,投资48.5亿元实施62个技改项目,年产80万吨硝盐联产及热电等12个市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全部达超序时。列入重点监控的62户企业实现开票销售116.5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户,开票销售超亿元工业企业达46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8%。四、文物保护洪泽县目前主要遗迹有:西顺河二十六烈士陵园、李绍武烈士陵园、新四军四师仁和会议会址和左家楼江淮大学旧址。西顺河二十六烈士墓:位于西顺河街西首。1945年,新四军第一师第五十二团为保卫军部

30、和西顺河集人民的生命安全,与日伪展开九堡阻击战,牺牲26人。为缅怀先烈,于西顺河集街西建“二十六烈士墓”,墓园占地7000平方米,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李绍武烈士墓园:位于共和中学南侧,1978年建成,主要纪念革命烈士李绍武同志。江淮大学旧址和新四军四师仁和会议会址左家楼:1941年,邓子恢、彭雪枫根据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指示,于仁和左家楼召开豫皖苏边区党政干部和新四军第四师团以上干部扩大会议,总结津浦路西反顽斗争经验教训。会议期间,邓子恢、彭雪枫居住楼内。抗日战争期间,陈毅、邓子恢、彭雪枫、罗炳辉等在此办公。经多次修缮,今左家楼基本完好,附属建筑有待修复。项目周围无文物保护目标。三、

31、环境质量状况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洪泽县城区设有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站,本次评价引用该监测点2014年的例行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见下表。表3-1 洪泽县城区环境空气监测结果统计表 mg/m3污染物名称监测点位SO2NO2PM10新华书店范围0.003-0.0460.002-0.0570.022-0.475年均值0.0160.0200.101GB3095-2012二级标准值0.060.040.07由上表可知,各测点年均值均达到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PM10超标,主要是城区改

32、造,拆迁力度大、气候干燥,施工扬尘以及少部分农田秸秆焚烧影响所致,在加强施工管理和禁止秸秆焚烧后,预计空气质量会得到提高。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区域地表水环境主要考察入海水道南泓、浔河、洪泽湖水质情况,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苏政复200329号)入海水道南泓、洪泽湖执行类标准,浔河执行IV类标准。表3-2 入海水道南泓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表 mg/L断面项目pHCODNH3-NTPDO石油类排污口上游2014年均值7.60200.2000.0889.10.024排污口下游2014年均值7.71190.9000.2008.00.038GB3838类水标准值6-9201.00.25.0

33、0.05表3-3 洪泽浔河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表 (PH无量纲,其余单位为mg/L)断面项目pHCODNH3-NTPDO石油类头圩2014年均值7.58180.7960.1877.40.028唐曹2014年均值7.65191.230.1726.80.029良王2014年均值7.62201.470.1776.60.029GB3838IV类水标准值6-9301.50.330.5表3-4 洪泽湖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表 (PH无量纲,其余单位为mg/L)断面项目pHCODNH3-NTPDO石油类高良涧2014年均值7.722.00.3450.0919.40.013GB3838III类水标准值6-9201.00

34、.25.00.05三、声环境质量现状工程涉及位置在环境噪声功能区划中属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1类环境噪声功能区,根据洪泽县环境监测站对该区域的监测结果,该区域声环境质量达到1类标准。四、地下水质量现状根据洪泽县环境质量报告书(2014年度),洪泽县有2眼承压井作监测点位,基本反映了县城及周边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洪泽县地下水水质情况见表3-5。表3-5 地下水水环境监测结果表 单位:mg/L(pH无量纲)测井名称邮局环保局pH值7.467.31氨氮0.030.07氯化物3924.5高锰酸钾指数1.160.89硫酸盐30.8515总硬度218257由上表可知,洪泽县地下水水质达

35、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五、建设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现状河道水系主要动物为甲鱼、长鱼(黄蟮)、黑鱼、小黄鱼、大青虾、毛刀鱼、草鱼(鲫鱼)、鲤鱼、蚬、螺等鱼虾类90多种;本项目水生植被主要分布在河道及周边滩地、浅水域中,为混生、水生草本植物类型,菱角、芡实(鸡头)、莲蓬、藕、茭白等水生植物30多种。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现场勘查,拟建项目周围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6。表3-6 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方位距离规模环境功能空气环境三河一组北400约40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老陈庄南1200约300人水环境洪泽

36、湖西300m/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标准声环境项目周边/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生态环境洪泽湖(泗阳)重要湿地二级管控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四、评价适用标准及总量控制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根据江苏省环保厅1998年颁布的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评价区域环境空气中PM10、SO2、NO2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具体标准见表4-1。表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名称浓度限值(mg/Nm3)标准来源年平均日平均1小时平均SO20.060.150.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

37、级标准NO20.040.080.2PM100.070.15-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登记表,洪泽湖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悬浮物参照水利部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执行,具体标准见表4-2。表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项目pH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SSTPNH3-N石油类类696204600.21.00.053、环境噪声 项目位于洪泽县三河镇五里牌村,项目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表4-3 声环境质量标准类别标准值单位昼间夜间15545dB(A)污染物排放标准1、噪声

38、排放标准 项目运行期间,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1类标准值,具体标准值见表4-4。表4-4 项目厂界噪声标准值 (dB(A)类别 昼间 夜间1类5545项目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值。表4-5 施工期噪声排放标准昼间dB(A)夜间dB(A)7055总量控制指标项目实施后,本厂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见表4-6。表4-6 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单位:t/a污染物产生量削减量排放量固废废旧光伏电池组件0.80.80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生产工艺流程简述(1)渔光互补光伏发电太阳电池(solar

39、 cell)是以半导体制成的,将太阳光照射在其上,太阳电池吸收太阳光后,能透过p型半导体及n型半导体使其产生电子(负极)及电洞(正极),同时分离电子与电洞而形成电压降,再经由导线传输至负载,由于太阳电池产生的电是直流电,因此需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才能供电至家庭用电或工业用电。在有公共电网的地区,光伏发电一般与电网连接。即并网运行方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将许多独立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电力通过并网逆变装置并入常规电网,把常规电网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载体,与常规电网实现高品质电能的双向传输。在本系统中,逆变器起关键作用,它具有同电网连接功能,即具有高性能滤波电路,使逆变器交流输出的电能质量

40、很高。不会对电网质量造成污染,满足国家电网电能质量要求:在输出功率i50额定功率,电网波动5情况下,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电流总谐波分量5,各次谐波分量3;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实时采集交流电网的电压信号,通过闭环控制使得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的相位保持一致,功率因数能保持在1.0附近,具备反弧岛保护措施。 图5-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原理图工艺流程:光-电直接转换方式,该方式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光-电转换的基本装置就是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一种由于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器件,是一个半导体光电二极管,当太阳光照到光电二极管上时,光电二极管就会把太阳的

41、光能变成电能,产生电流。当许多个电池串联或并联起来就可以成为有比较大的输出功率的太阳能电池方阵。本项目的晶体硅光伏组件分散布置在各个区域内,通过太阳光照射光伏组件发电,所发电量经汇流箱汇流后接入直流柜,就近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经升压变压器升压至110kV电压等级接入城南变110kv变电站母线并网。本项目发电流程见图5-2:图5-2 光伏电站工艺流程及污染节点图(2)鱼塘养殖外购鱼苗养殖捕捞销售图5-3 鱼塘养殖工艺流程图主要是将外购的鱼苗投入鱼塘中,通过自然放养长到一定重量后,捕捞,出售。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阶段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包括逆变器运输和安装、光伏设备运输和安装、其他材料

42、运输等。晶硅光伏组件基础处理:支架基础全部选用成品预应力管桩,采用机械打桩及静压桩方法进行施工。因项目所在地土质强度及韧性高,对表面不会产生较大的破坏。现有地块为水面的区域光伏阵列基础施工采取分片进行,依托现有农田及鱼塘灌溉排涝系统,将鱼塘内的水排至农田灌溉沟渠,然后再进行基础施工。建筑施工:包括工程施工、屋顶与结构施工等。材料运输:包括各种建材的运输、景观绿化材料的运输、以及建筑废弃物的运输等。本项目在施工期间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噪声、废水、固废、扬尘、生态影响等。1、废水施工期废水污染源主要为施工机械、车辆和施工场地的冲洗废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以及施工现场的跑、冒、滴、漏等。冲洗废水主要

43、来源于建材的洗涤,主要污染物为SS;施工机械需经常清洗或受到雨淋,产生的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石油类。因此,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性废水需经沉淀去除悬浮物后达标排放。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因子为COD、SS、氨氮、TP等。2、废气施工期废气污染主要是焊接烟尘、开钻孔扬尘污染、以及运输车辆行使引起的道路扬尘、砂石水泥等建筑材料在装卸过程中产生的扬尘、砂石水泥堆放时因刮风引起的二次扬尘、以及施工场地的地面粉尘等。3、噪声噪声污染是施工期的主要环境问题,噪声源主要为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将对周围的声学环境产生影响。建筑施工阶段噪声源主要有装载机和各种运输车辆,基本为移

44、动式声源,无明显指向性,各种平地车、移动式空气压缩机和风镐等基本属固定源;光伏组件基础处理阶段使用设备较多,是噪声重点控制阶段,主要噪声源包括各种运输设备,多属于撞击噪声,无明显指向性;安装队伍施工一般时间较短,声源数量较少。4、固废施工期间需要的各种建筑材料(如砂石、水泥、砖、木材、钢材等),工程完工后,会残留不少废建筑材料。5、生态影响项目场地的建设和场地的平整,将破坏一定面积的地表植被,从而使地表的表层土壤受到扰动。同时野生动物生境被破坏,尤其是两栖和爬行类的栖息地将被破坏,此外施工期由于人为影响加大,周边环境人为改造巨大,与此同时人类活动范围及频繁度增大,施工区爬行动物栖息适宜度降低。受影响的主要为两栖爬行类动物如黑斑蛙、赤链蛇等的数量将有所减少。野生兽类和鸟类在施工期因人为活动频繁将极少活动于施工区内。同时施工过程中,也会对水塘中的鱼类造成一定的影响。二、运营阶段1、废水本项目为无人值守光伏电站,无生活污水产生。项目废水主要为电池板清洗废水。本项目为保证发电效果需定期对光伏电池表面进行清洗,清洗一般按每月1次,一年共12次进行。项目均直接利用鱼塘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