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运作原理专业讲述.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14994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硬盘运作原理专业讲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硬盘运作原理专业讲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硬盘运作原理专业讲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硬盘运作原理专业讲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硬盘运作原理专业讲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硬盘运作原理专业讲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硬盘运作原理专业讲述.docx(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n 当前文档修改密码:8362839硬盘运作原理 硬盘的储存原理是将数据用其控制电路透过硬盘读写头 (Read Write Head )去改变磁盘上表面上极细微的磁蕊的正负极性 ( )来加以储存, 使用久了,便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硬盘“坏轨”是这其中最常见的问题。 硬盘坏轨分为逻辑坏轨和物理坏轨两种,前者为软坏轨,通常为软件操作或使用不当造成的,可用软件修复;后者为真正的物理性坏轨,它表明你的硬盘磁道上产生了物理损伤,只能通过更改硬盘分区或扇区的使用情况来解决。救援、修复都是事后补救的方式,如何正确使用硬盘才是减少硬盘坏轨发生的重要课题。以下是延长硬盘寿命的正确使用方法,提供大家作参考:

2、 稳定的电源系统当硬盘开始工作时,一般都处于高速旋转之中,如果中途突然关闭电源,可能会导致磁头与盘片猛烈磨擦而损坏硬盘。因此最好不要突然关机,关机时一定要注意面板上的硬盘指示灯是否还在闪烁,只有当硬盘指示灯停止闪烁、硬盘结束读写后方可关闭计算机的电源开关。 防止灰尘进入在灰尘严重的环境下,硬盘很容易吸引空气中的灰尘颗粒,被吸引的灰尘长期积累在硬盘的内部电路、元器件上,会影响电子元器件的热量散发,使得电路板等元器件的温度上升,产生漏电而烧坏组件。另外灰尘也可能吸收水分,腐蚀硬盘内部的电子线路,造成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所以灰尘体积虽小,但对硬盘的危害是不可低估的。因此必须保持环境卫生,减少空气中的

3、潮湿度和含尘量。注意!一般计算机用户不能自行拆开硬盘盖,否则空气中的灰尘进入硬盘内,在磁头进行读、写操作时划伤盘片或磁头。 保持良好的散热硬盘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热量,使用中存在散热问题。温度以2025度为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晶体震荡器的时钟主频发生改变。温度还会造成硬盘电路组件失灵,磁介质也会因热胀效应而造成记录错误;温度过低,空气中的水分会被凝结在集成电路组件上,造成短路。 当湿度过高时,电子组件表面可能会吸附一层水膜,氧化、腐蚀电子线路,以致接触不良,甚至短路,还会使磁介质的磁力发生变化,造成数据的读写错误。湿度过低,容易累积大量的因机器转动而产生的静电,这些静电会烧坏CMOS电路,吸附

4、灰尘而损坏磁头、划伤磁盘片。机房内的湿度以4565%为宜。注意使空气保持干燥或经常给系统加电,靠自身发热将机内水汽蒸发掉。另外,尽量不要使硬盘靠近强磁场,如音箱、喇叭、电机、电台、手机等,以免硬盘所记录的数据因磁化而损坏。 定期整理硬盘上的信息在硬盘中,频繁地建立、删除文件会产生许多碎片,如果碎片累积了很多的话,我们日后在开启某个文件时,硬盘可能会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读取该文件,不但开启效率下降,而且还有可能损坏磁道。因此,我们应该经常使用操作系统下的扇区碎片整理程序对硬盘进行整理,整理完以后最好再使用硬盘修复程序来修补那些有问题的磁道。 定期对硬盘进行扫毒现在的病毒攻击的范围是越来越广泛了,而

5、硬盘作为计算机的信息存储基地,通常都是计算机病毒攻击的首选目标。为了保证硬盘的安全,我们应该时常更新病毒码,并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扫毒,同时要注意将重要的数据进行保护和经常性的备份。 用手拿硬盘时要小心在用手拿硬盘时一定要做到以下两点: 要轻拿轻放,不要与其它坚硬物体相撞 不能用手随便地触摸硬盘背面的电路板 因此,我们在用手拿硬盘时应该抓住硬盘两侧,并避免与其背面的电路板直接接触。有的类型的硬盘会在其外部包上一层护膜,此护膜除具备防震功能外,更能把电路板保护于其中。 尽量不要使用硬盘压缩技术 我们以前在硬盘空间不大时,总是想尽办法地节省硬盘空间,例如常见的措施是通过Doublespace、Drvs

6、pace命令来压缩硬盘空间,但当压缩文件逐渐增大时,这种方法就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那就是硬盘的读写数据大大地减慢了。 在工作中不能移动硬盘硬盘是一种高精密设备,工作时磁头在盘片表面的浮动高度只有几微米。当硬盘处于读写状态时,一旦发生较大的震动,就可能造成磁头与盘片的撞击,导致损坏。所以不要搬动运行中的微机。在硬盘的安装、拆卸过程中应多加小心,硬盘移动、运输时严禁碰撞,最好用泡沫或海绵包装保护一下,尽量减少震动。 硬盘故障原因问题症状 故障原因 成功率 软件DIR硬盘都是乱码CPU或主机板的问题,或是中毒导致99% 数据删除后又format or fdisk人为因素99% 数据误删除,又从资源回

7、收桶删除人为因素99% 无法读取硬盘速度很慢硬盘坏轨 99% 硬件电路板PCBA烧毁 芯片裂开电路板烧毁95% 主机板侦测有硬盘ID 电路板可驱动内部芯片90% 主机板侦测没有硬盘但有怪声,(请立即断电防止继续磨损)读写头or内部芯片80% 主机板侦测没有硬盘电路板有驱动,会转动内部芯片电路故障70% 硬盘无声,电路板完全无法驱动(有些盘片已经全部被清除)全部都坏50% 需检查完全无声无反应须要检查是否是马达故障?30%无法修复需转国外盘片刮伤污染读写头弯曲掉落30%首页 / 硬盘常识 / 硬盘基本原理 硬盘(Hard Disk or Fix Disk)是高科技、高精密产业,集电子半导体、雷射

8、光学、精密机械、高等物理化学等科技。目前PC很多外围产品在许多国家均可制造,唯独CPU和硬盘只有美、日商有能力制造,可见制造难度。硬盘因其产业结构庞大涉及尖端科技,所以美国原厂对硬盘技术管制严格,一般无法轻易取得关键技术。硬盘是利用2进位磁性储存原理是将数据用其控制电路透过硬盘读写头(Read / Write Head ),去改变磁盘上表面上极细微的磁蕊的正负极性 ( )来加以储存,所以这几片磁盘就相当重要。而磁盘为储存更多的数据,则须将磁蕊制作的愈细愈小(类似相机底片的感光颗粒),再Coating (溅镀)到磁盘表面上,密度相当高,而硬盘读写头为了能在磁盘表面高速来回移动读取数据,则需漂浮在

9、磁盘表面不可接触,但太高读取讯号会太弱,无法达到高容量要求,所以需尽可能压低,其飞行高度(Flying Height)约为 0.5 uin (可比喻成一架大型747客机其飞行高度须保持在1 Inch而不可坠毁)所以磁盘表面上须相当光滑平整,任何异物、尘埃均会造成硬盘读写头打伤磁面(限于发径的1 %以下)而造成硬盘数据永久性伤害。所以硬盘的装配修复全程需在Class 100高洁净度的Clean Room (无尘室)内进行。硬盘零件大致分为,磁盘(Media)、读写头(Read Write Head)、马达(Spindle Motor & Voice Coil Motor)、底座(Base)、电路

10、板(PCBA)等几大项组合而成。 Media的基板是金属或玻璃材质制成,为达到高密度高稳定的质量,基板要求表面光滑平整,不可有任何暇疵,将磁粉Coating 溅镀到基板表面上,最后再涂上保护润滑层。此处有2项高科技,一为如何制造出不含杂质极细微的磁粉;二为如何将磁粉均匀的Coating上去。 以3.5”Media计算,其内径为25mm,需扣掉最外及最内圈不储存Data的部分,实际只剩20mm。磁盘是以2进位磁性储存,涂布极细磁粉,一磁粉只呈带电or不带电,“+” or “”一粒磁粉=1Bit8Bit=1Byte1Mb=1024 x 1024=1,048,576Byte1GB=1,048,576

11、 x 1,024=1,073,741,824Byte100GB=107,374,182,400Byte x 8Bit =858,993,459,200 Bit (磁粒) (1个Bit记录0或1,8Bit只可记录一个字符如A、B或C。事实上不是以Bit为单位,在此为求简单易懂,故以Bit形容。)可见其密度相当高,所以Media不可有任何污染,全程制造均需在Class 100高洁净度的Clean Room内,这也是硬盘机要求需在Clean Room才能拆解的原因。Media出厂时,是完全空白无任何数据讯号存在,需交由各硬盘厂组装时自行编码(Servo Track Write)才可使用。 Head

12、是由上、下多片读写头固定在同一组Arm上,来回移动时是整组Arm一起移动,一般读写原理是,例如当10MB Data进来时,第1个Head先写4096 Byte(视规格各异),第2 Head写4096 Byte,依此类推,呈垂直读写,所以1 支档案是被分成很多段存在各磁面上,读取时也是同理,如此多磁头同时读写可达到高速要求,但现在又有更先进的科技出现。Arm 因需高速来回移动,不可抖动,并精准移至原地址,各Head垂直度不可有分毫误差 (限于头发的0.001 宽度) 所以 Head、Media均不可松动或偏角,否则会无法定轨。目前科技尚无法将误差的Head或Media调整回原址,因需以3D立体来

13、看X、Y点及各Head的垂直点外,还需顾及外径与内径的公差,这也是硬盘怕碰撞的原因,更不可能去更换Head Spindle Motor上装有至多片Media,以7,200或10,000 RPM 定速旋转,为保持其Balance不可抖动,所以Bearing(分滚珠、液态)质量要求严谨,需能忍受24 H x 365 Days持续运转而不磨损、不产生高温噪音。硬盘组装时,是依序将Spindle Motor、Media、Voice Coil Motor、Head装上固定后,先测试各Head在其所处Media的Fly Height值,是否合格(约为0.5 uin)因为Head是利用气流漂浮在Media上

14、不接触的原理,才可在各轨间高速来回移动,但太高读取讯号太弱,太低会磨损到Media表面,所以 Media表面上须相当光滑平整,任何异物、尘埃均会使得Head打伤磁面而造成Data永久性伤害。似车子在高速时轮胎去撞到大石头,后果严重。所以硬盘的装配修复全程需在高洁净度的无尘室内进行。此项安装作业需用雷射仪器完成,无法使用人工。 各大组件装毕后,此时Media因尚无任何Sector存在,硬盘还无法读取,需经各厂依其规格用专用的Servo Track Writer,透过其Head在Media进行一圈一圈 Embedded Servo 的编码动作。100GB=107,374,182,400 Byte

15、/ 512Byte=209,715,200 Sector。因太精细,Servo write 是以雷射控制,不得误差。因Media是圆形,内径较小所以所编出的Sector数量会比外径少,这是所谓的Zone Bit Recording编码法,这也是最困难的技术。 Embedded Servo 完成后,此时硬盘已可使用,接上计算机 Power On后,Head 已可正常定轨,BIOS 已可 Detect 其规格,出现 Sector 值。最后 BIOS 会将 Controller 交由操作系统,只需 Create New Partition 及 Format 就可正式储存 Data。以上基本原理介绍,

16、读者应可得知几项问题需注意:Media不可污染,所以需在Class 100高洁净度的Clean Room拆解。Head 、Media两者唇齿相依,当初固定后,即用Servo Track Writer将各面Media作垂直性的Embedded Servo,就不容许再有误差,只要稍有碰撞,Head就无法定轨,所以更不可能将Head或Media拆下或装至另一同型硬盘。Media 是2进位磁性媒介,就像录音带磁粒只容许一种极性存在,因此只要 Head 有电流产生即可改变其原值,所以一台受损的硬盘只要稍有不慎,很容易再被写入而破坏原 Data。 首页 / 硬盘常识 / 硬盘使用方法 了解硬盘的基本原理后

17、,对硬盘的使用只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即可:视工作需要,选用低阶的IDE、SATA硬盘、高阶的 SCSI 硬盘或者 NAS、RAID 磁盘阵列。硬盘安装尽量平放不要立放,注意方向性。容量够用即可,不需一味追求高容量。不需追求高转速,应视工作需要而定。使用硬盘就像开车一样,不要开部大卡车又超载又高速行驶,安全最重要。硬盘使用前,最好先作过Low Level Format(注意 会清除硬盘内所有 Data),一来可先检查是否有Defect(俗称坏轨、硬盘坏轨);二来可清除内部残存的数据。硬盘Tools可至各原厂下载:Hitachi 硬盘:Maxtor 硬盘:Seagate 硬盘:WD 硬盘:使用前注意

18、加装不断电系统UPS,可避免电压不稳或临时停电等问题。避免碰撞、潮湿、高温等问题。如Create FAT32 Partition,其容量 Image file保存(这就是未来的Recovery CD)也可存一份在D:or E:如需Recovery时可自硬盘的D:E:去回复C:的OS环境,又不会破坏D:E:等硬盘数据。硬盘平日使用、维护注意事项:硬盘安装时螺丝勿用力以免机身变形。硬盘内数据需常整理,移除或Delete掉一些不实用的数据夹(Data Folder),硬盘读取速度也快,将来如需救数据也较容易。硬盘年限到了,毕竟还是会坏,所以平日要备份(Backup)才能高枕无忧,避免流失资料。硬盘不

19、要拆拆拔拔,如需要拆拔,也需等硬盘马达(Spindle Motor)完全停止,并妥善包装避免震动。使用防毒软件避免中毒,并经常更新病毒码,但防不胜防,平日还是需备份。需时常做数据重整,将一些不连续的档案(File)整理成连续存放,增加其读取效率。如觉得硬盘使用不顺时先将硬盘数据Ghost至另一台空白硬盘,再使用原厂工具作Scan +Low format如此可Mark Bad Sectors + 清除所有Sectors 数据后再 Ghost 回去。 首页 / 硬盘常识 / 磁盘阵列基本原理 磁盘阵列RAID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 简单的解释

20、,就是将多台硬盘透过RAID Controller (分Hardware,Software) 结合成虚拟单台高容量的 Storage使用。其特色是:读写快速:多台硬盘同时读写速度比单台HD快速 (例如 RAID 0)。容错性:Fault Tolerant容许先故障1or 2台硬盘,仍可正常运作。更新硬盘作重建Rebuild后即恢复正常)。所以 RAID 是当成平时主要存取数据的Storage,并非Backup Solution。在RAID有一基本概念称为EDAP (Extended Data Availability and Protection),其强调扩充性及容错机制,也是各家厂商如: L

21、SI,IBM,HP,DELL,Compaq,Adaptec,Infortrend等诉求的重点,包括在不需停机情况下可处理以下动作:RAID 磁盘阵列 - 自动侦测故障硬盘 (RAID Auto Error Detection) RAID 磁盘阵列 - 重建硬盘坏轨的数据 (RAID Rebuild and Recovery) RAID 磁盘阵列 - 支持不需停机的硬盘备援 (RAID Hot Spare) RAID 磁盘阵列 - 支持不需停机的硬盘替换 (RAID Hot Swap) RAID 磁盘阵列 - 扩充硬盘容量等 (Raid Hot Expanding) 此文均以市面常用的 RAID

22、 5 架构为讨论主题。 磁盘阵列 RAID 的储存原理是用Bit Striping及目前主流Block Striping的分割方式,将数据分散储存至各硬盘中,当硬盘受损时则经由XOR运算,再将存在其它各硬盘内的Parity Blocks及Data Stripe扇区的Data Blocks进行计算而重建数据Rebuild。首页 / 硬盘常识 / 磁盘阵列使用方法 磁盘阵列 RAID or NAS 有分:Hardware Controller:使用 RAID Controller Create RAID。Software Controller:使用 OS 提供的RAID Function Crea

23、te RAID,例Win2000、Linux、FreeBSD、 Mac。真正储存Data的Storage是硬盘,所以硬盘须要求高稳定性,选购时可考虑较高阶的SCSI 硬盘,但硬盘毕竟终究会故障,而RAID1or 5 用意就是容许故障1台硬盘还可正常运作。如收到警告这时需将故障HD更新Rebuild以免又故障第2台会措手不及。如何避免同时故障2台硬盘,需具备一些常识以5台硬盘Initialize 成RAID 5 为例,安装时通常习惯5台硬盘均是同厂牌、同Mode、同批制造出厂,然在此情况下,因5台硬盘质量及寿命很接近,理论上就像5胞胎基因是相同,一个感冒另一个很快也感冒。磁盘阵列最怕硬盘同时故障

24、2台令人措手不及,因此建议使用不同厂牌、不同Model 的硬盘,安装时以最低容量为第1台计算,依此类推。注意RAID 使用前第一件事,即是先将各硬盘的顺序 (如1,2,3或ID No) 标示贴在各硬盘上,供硬盘抽出后辨识,以防插错。Quick Setup 全自动安装。(操作简单易用)手动安装。(生手勿试) Add Disk。选择RAID Level (0,15 ) 。Initialize自1 %开始到100 %完成,会清除硬盘内所有Data,等于Low Level Format主要目的是检查各硬盘有无Defect。设定LUN ( Logical Unit Number ) 。Save RAID

25、 Configuration and Restart。当LED显示RAID Ready,表示可正常使用。建议使用前将Console内设定如下将Auto Rebuild 改成No Auto Rebuild,用意是由工作人员用手控可全程监控,防止Rebuild Failure时可作紧急应变措施。将Beep设定为会发声警告(Alarm),或以其它方式通知Administrator。所有更改后需Save and Restart才会生效。注意RAID不是Backup Solution 所以须作Backup。如发出Alarm时,先观察故障原因。 RAID若只故障1台硬盘,应仍可正常使用,但为防止突然再故障

26、一台硬盘, 应该尽快将重要Data 备份出来,不可先做Hot Swap,因RAID已不正常,千万不可冒险去更换硬盘,最好等Backup完成再换。更换新硬盘后做Rebuild时,务必用手动控制,且工作人员须全程在场作紧急应变处理。不可Delete RAID 或Delete Configuration。如出现RAID Not Ready时,千万不可作Initialize ( 1%都不容许,传说重新Initialize后,RAID Data 即可复原,此为错误观念) 亦不可重新Create RAID,这些动作都会将Data全部清除,需交由专业人员处理。如有更动硬盘,需确认顺序位置正确后,才可Save

27、 and Restart。如出现Chang Configuration,需Save or Not时,先确认做过什么动作是否有危险性不可大意直接Save Configuration。 首页 / 硬盘常识 / 教您如何救数据 有些简单的故障,使用者可以自行设法处理,毋需急着送修,而且学会的话其功力等于个人工作室程度:硬盘如怀疑有故障,先检查Cable、电源是否接触不良,或换另一套正常PC用BIOS去Detect看看,如还是无法 Detect 就是故障。但有时可Detect 并不表示绝对正常,因问题复杂,故无法在此详述。怀疑Partition被破坏,可用Fdisk、SPFdisk 指令观察,如无任何

28、 Partition 显示即是已被破坏。用另一台可正常 Boot 的 HD 来取代故障硬盘。注意:以下动作是一些正确、简单的方法,换换电路板、补个 Partition,而这也是坊间个人工作室的使用方式。所以试过还是无效,就表示受损严重,需找专业数据救援公司处理。毕竟您自已须小心,不要做错动作。对于外行的人可至计算机门市请专人检查,但需先告知内有重要数据要小心处理。Physical Damage:硬盘分机身(HAD)及电路板(PCBA) 2大部份,机身非得在Class 100 Clean Room拆不可,一般人不可能拆,就算拆开接下来也不会检查,所以就只剩电路板可处理。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找一片同

29、型电路板换上。若换了还不行,就是机身故障,属较严重,需求助有Clean Room的专业公司。Logical Damage:若是 Partition 被破坏就用 SPFDisk,但有几点限制,限整台硬盘只有一个Partition。(2个以上Partition较复杂,生手很容易出错,不建议生手自已动手)。其它如:误Format、Delete ,可用Final Data等市售工具来找找看,但需将数据另存至其它硬盘,切忌勿再覆盖。尽量保持原状如此才可反复救援。 凌威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09 LINWEI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30、 / 硬盘常识 / 教您如何备份 备份到何种Storage?硬盘价格便宜、速度快、容量大。但易磨损,建议只有Backup时才power on 以减少磨损。磁带机:价格便宜(可采每日一卷共7卷的每周备份机制)。但速度慢、易磨损,台湾气候潮湿不建议用。光盘:(CD-RW、DVD) 易保存。但速度慢、容量低。Flash Memory:轻便易保存。但速度慢、容量低。备份的工具有哪些:Windows本身内建的备份程序。应用系统本身的备份工具(如 SQL Server/Oracle)。向第三厂商(Third Party)购买专业用备份系统。Zip/RAR 压缩、Ghost等。异地备份:将数据透过网络 In

31、ternet 或网络备份在另一个地方(例如:从台北总公司到高雄分公司),好处是可避免因天灾(水灾、火灾、地震)导致同一个地区的硬盘数据同时遭殃。公司与企业备份原则:RAID:不建议将多台HD只Create 单一RAID5风险高。可依部门别Create 多组RAID使用,分散风险。(例有6台HD可Create 2组RAID5分别使用)。Partition:不建议只Create 单一Partition,风险高。可依需求Create 多个Partition使用,分散风险。(例第1Partition 存Windows+AP,第2,3分别存不同种类资料)。局域网络:可用Windows、Linux在Ser

32、ver端以各 User Name 建立各专用的数据夹,并建立权限及使用容量,而在 Client 端将该共享数据夹对应成一个逻辑磁盘 Logical Driver 给各 User 存放重要 Data,如此公司所有 User 的重要 Data 将可集中储存至 Server 由 Administrators 备份,且较易管理。维护人员也是您的系统的一部份,不论购买多昂贵的 Backup 系统,终究还是需有专人负责维护,不可太相信全自动,所以此人选需勤劳负责,每日检查备份情况,此职由公司内部人员派任较佳,并随时将Backup data 测试 Restore 是否正常? 首页 / 重要事项 / 避免硬盘

33、二次伤害 一家真正有能力的专业硬盘数据救援 HDD Data Recovery 公司,需巨资建构高洁净度无尘室(Class 100 Clean Room) 等昂贵设备仪器,再交给有多年丰富经验,具拯救硬盘数据技术背景的工程师处理,才能保障您的硬盘不再受二次伤害。因此在硬盘受损的第一时间,慎选专业数据救援的公司,千万勿病急乱投医,把握硬盘数据救援的第一黄金时间显得相当重要。客户一般缺乏硬盘常识,不知已损毁的硬盘,几乎只有第一次机会可抢救出数据,如再遭任何不当处理,数据将被永久破坏,可能再也无法救回。硬盘怪声(Noise),此时硬盘读写头已不正常Seek,为防止打伤盘片(Media),需立即Pow

34、er Off,不可拆解硬盘,需交由有无尘室的专业公司拆开检查。硬盘无法侦测(BIOS Cant Detect HD),先请计算机工程师Double Check是否接触不良,必须先告知内有重要数据,需小心处理。 切勿重建分割区(Create New Partition),或执行格式化(Format)等破坏硬盘数据的动作,因会将原(如Partition Table,FAT,Root)清空,虽然数据仍有机会救援,却已无法100% 救回,万一受损的是重要档案便得不偿失。先判断正确,勿任意重新安装 Windows 或执行系统数据回复 Recovery CD,否则原数据极可能被覆盖,且通常覆盖区是以几GB

35、计,需小心谨慎。开机时如计算机自动执行 Scandisk、Chkdsk、FSCK时,请按Esc取消动作,先检查出受损原因,以免内部档案遭大量破坏。首页 / 硬盘常识 / 特别见证 IT自救术硬盘损坏时的数据回复之道(上)【本文系由iThome计算机报周刊授权刊载】 文/严立群 (记者) 2008-04-03 硬盘坏了,大部份使用者都还是想要抢救里面的数据。其实,一切都只是成本和价值的考虑,你打算花多少代价去救你的数据呢? Q:请问,如果硬盘坏了,数据要如何抢救?A:这真是个大哉问! 我个人使用计算机的历史也不算短,当然也碰过(无论是他人还是自己)各种大大小小的磁盘问题。不过,就我印象所及,古早

36、以前,硬盘若是坏掉了,要修好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至于想要抢救上面的数据,那就更别提了。 想清楚修理的必要性事实上,大部分的计算机零组件都有这种几乎不必修理的情形。 就我自己的感觉,计算机/电子产品特别会有不值得修的情况,因为: 计算机/电子产品的二元特质,使得它的进化有着摩尔定律的影响,使大多数的计算机/电子产品坏了,修理 的成本甚至远高于新购的成本。因此,修理还不如去买个新的算了。 比方说,你买的80GB硬盘如果用了两年后,坏了,可那时的160GB硬盘价格已经和当初你买80GB的价格差不 多,而修理费用差不多等于你新购硬盘价钱的一半,你干么还修理硬盘? 目前计算机/电子产品的进化太快,因此产

37、商莫不以压低成本作为制造产品的金科玉律。所谓的用料实 在已经成为笑话,用料不实在才是大多数厂商的产品制造原则。 为何会这样?原因无他,市场供需原理造就的情形而已,因此大多产品耐用度很低,就算故障了也不值得修理,也不容易修理,而产品本身的设计也不用考虑易于维修这个原则,因为那会造成成本提高。不过,硬盘的维修问题就牵涉复杂多了。因为,计算机的其它零件坏了,买个新的来替换也就罢了,但是硬盘坏了,硬盘本身的维修似乎并没有必要。但上面的数据呢?你可以就让它随风而逝? 如今,随着计算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硬盘数据抢救渐渐成为一门学问,只是,数据可否抢救?能抢救多少?是一个一长串的流程问题。而且到底结果如何,

38、又和抢救者的专业程度是极专业、半专业或是不专业有关。因此,我们这期就来探讨各种极专业、半专业和不专业的硬盘维修问题吧! 不专业硬盘抢救者的作法硬盘坏了你会怎么办?一般人都会想到:可以找公司内的MIS?找邻居的计算机高手?找强者我同学!不管找谁,大家都希望这些人能够如同激流中的浮木,黑夜中的明灯一般,帮你把硬盘搞定。不过,不专业硬盘抢救者通常都会把问题自动窄化,然后用自己仅知的方法去试验,试着去救助这台坏掉的硬盘。不过,大多数不专业使用者用的方法,就像是瞎猫碰到死耗子一样,不能说一定不会成功,因为瞎猫碰到死耗子的机率不能说一定是0,而且这样做至少有成本很低的优势只是,也只有这个优势了!所以,如果

39、你认识MIS、计算机高手,或是强者我同学,这样做也是一个办法。成本低是低,但是能否救回你硬盘的数据,成功机率也同样是低。瞎猫会不会碰到死耗子?我想,如果瞎猫的夜路走得够多,应该也是有机会和死耗子打声招呼。对于一般的企业而言,服务器、RAID系统的硬盘,要是出现损坏,那问题就更大了。一般的非专业人士来处理这种状况,肯定是要越弄越糟的。所以,这种事情还是建议交给专家来处理。除非,你的数据一点价值都没有。 专业硬盘数据救援公司的作法好的,既然非专业人士不可靠,那真的碰到大事,找专业硬盘数据救援公司的状况又是如何呢?简单来说,专业硬盘数据救援公司可以用四个字总括:花钱消灾。你付给这类公司足够的酬金,并

40、换取硬盘损坏后必要的专业级对待。如果运气够好,重要数据可以被悉数救回,可说是皆大欢喜,不幸中的大幸了!这类公司的作法为何?前几期提过,硬盘的本身的结构复杂,分为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因此,专业级的硬盘数据救援公司也针对这两种结构的硬盘损坏,有着对应的专业设备和专业人材: 专业公司之所以专业的部份硬盘机的内部有着磁臂、盘片、电路、马达等机构,一般人无从判断是哪个部份受损,也就无从修起。专业级的公司可以判断硬盘的哪里坏掉,并找到合宜的零件设法修复。其中,最重要的重点就是:盘片、磁臂等硬盘内部无尘密封的部份,这类专业公司备有重金打造的无尘室可以开封并加以处理之。一般的个人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弄间无尘室

41、来修理硬盘吧!除此之外,就算你可以把硬盘硬拆开那又怎样?拆开了你也无法解决这类的硬件问题的!盘片的损毁,磁臂的弯曲,电路的问题,都不是一般人的专业知识所能理解,这都得靠专业工程师来妙手回春,起死回生。此外,硬盘的硬件损坏后,造成的档案系统、档案内容的问题,或是RAID系统的操作、维护问题,这些都是牵一发,动全身的连动操作,一般人不是很懂,乱操作只是会造成无法复原的伤害本来有救的,都搞成没救了。有些人可能会想到说,硬盘的原厂会不会愿意帮忙维修它卖的硬盘,并且拯救数据啊?各位请放心绝对没可能的,你想都别想,Dont Even Think About It!所以,找专业硬盘数据救援公司,可说是最保险

42、(但成本也是最高)的方法了。 硬盘的专业救援流程出问题的硬盘送到专业的硬盘数据救援公司,他们一般会先经过简单的检测,并评估是否有把握处理这硬盘的问题。如果评估后,你送修的硬盘是可以检修的,救援公司会列出他们找回的硬盘档案列表,给使用者浏览。如果使用者觉得,这份列表里面的档案,并没有自己非救不可的数据,那可以宣告放弃,这类专业救援公司也就只收检测费用(检测费用通常不高,千元左右)。如果硬盘损坏的状况连专业救援公司也没把握,那也是一样,他们也就只收检测费用了。如果硬盘数据救援公司有把握救援该硬盘,而列表中的档案也有使用者极重要的数据,那该公司通常会提供合约和报价(金额通常就颇高,万元左右到数万元以

43、上不等,视维修的复杂程度而定),待使用者签约后,才会进入维修的标准流程。此时,救援公司会请使用者提供一台空白的硬盘(当然他们也可以代购,反正硬盘的费用这时只能算是小钱了吧!),准备用来储存救援成功(如果有救起来)的数据。而不是随意乱整已经出问题的硬盘,以免让事态扩大到无法收拾的局面。拯救起来的数据,也会请客户亲自验收,确定数据正确无误后,才请客户签字并取件。虽然价格很高,但走到维修这步,花钱消灾实在已经是不得不为之的啊!花钱事小,灾祸有消就好。不要弄到你连想花钱,都找不到人维修那才糟糕。上述硬盘专业维修的过程,大致参考本人自己曾送往凌威科技(网址:)维修硬盘的经验而写,虽不代表所有专业硬盘数据

44、救援公司的作法都一样,但是应该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就我个人本身的经验而言,凌威公司的专业程度相当高,如果他们都说这硬盘没救了,那大概就真的没救了。我个人只送修过一次别人的硬盘,至少是救起了许多重要的数据,可说是绝对值得。硬盘,不过千把块的价钱;但是回忆的价值无价! 半专业手法抢救硬盘底下的半专业手法抢救硬盘的介绍,根据的是我本人家里敦式的硬盘维修个人经验谈。我会说我自己是半专业手法抢救硬盘,是因为,虽然本人大致了解硬盘的原理,也自认会操作适当的工具软件,但我也不敢保证能把所有硬盘问题都解决。因为,有太多硬盘的问题是严重的硬件损毁问题,这类问题就只能往专业硬盘救援公司送了。就因为我每样都只懂一点皮

45、毛,所以我最多最多只能称之为半专业,而且这半专业是比较接近不专业,而离专业的那一边,还远得很。 本人会采取的流程大致如下:如果计算机已经抓不到硬盘了,就是俗称的BIOS抓不到硬盘了,这可能是硬盘的电路板出问题了。如果硬盘发出巨大的异声,那应该硬盘内部产生了严重的损坏。这几种问题发生的话,基本上你可以准备扔了你的硬盘。当然,如果你的数据要抢救,那请送专业硬盘救援公司,本人对这种问题绝对没办法处理。若计算机还抓得到硬盘,但Windows操作系统无法从这台硬盘启动,那这有可能只是硬盘产生了轻微的扇区损伤而已。好,那这个是我唯一会使用适当软件,并有成功救援过的硬盘问题。如果是这种状况,我大多会采取两段

46、式的救援步骤:硬件救援和软件救援。 现代硬盘都具备自我检测能力轻微的硬盘扇区损伤,可以用某些软件来试着修理。怎么可能用软件来修理硬件?我曾碰过有人用嗤之以鼻的态度,向我表示出对这种事不可思议以及不能认同,不过,我必须强调:用软件修理硬盘是确实是可行的只要硬盘的问题,是在它本身的设计可以自愈的范围以内,就可以。对,硬盘因为容易出问题,所以它在设计之初,确实设计了很多自我检测和自我疗愈的机制,所以才可以用软件去处置、去修复,也因此用软件修理硬盘才有其可能。硬盘自我检测的机制称为S.M.A.R.T.,也就是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或可翻译成自我监测、分析及报告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