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A标.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1610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12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1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A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表1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A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表1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A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表1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A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表1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A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表1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A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1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A标.docx(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第一章 编制依据、原则及指导思想第一节 编制依据一、青海省二尕公路马匹寺至大通河二级公路路基工程A合同段项目招标文件、标前会议及补遗书。二、设计院提供的青海省二尕公路马匹寺至大通河二级公路路基工程A合同段工程项目设计资料、图纸、地质报告及参考资料。三、交通部颁布的“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四、国家有关法规及政策。五、施工现场勘察所获得的资料。六、我单位施工实力、技术装备和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第二节 编制原则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方案与施工顺序。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确保工程质量。三、合理布

2、置施工平面,尽量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四、采用平行流水作业及均衡施工方法,运用网络计划技术控制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工期。第三节 指导思想为确保优质、安全、按期完成本标段的工程施工,制定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指导思想如下:一、人员与施工队伍:经理部由具有丰富工程施工经验的老同志与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组成老中青三结合的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施工队伍调集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根据本工程项目施工要求组织专业化施工。二、施工组织:采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技术,统筹计划,合理安排,组织分段、分工序平行流水作业,均衡生产,保证业主要求的工期。三、机械设备: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科学配置生产要素,组建功能匹配、良性

3、循环的施工程序,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四、施工工艺:根据工程特点,采用先进的、成熟的施工工艺,实行样板引路、试验先行、全过程监控信息化施工。五、质量控制:进一步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按照ISO9000标准质量体系进行质量程序控制,对施工现场实施动态管理和严密监控,上道工序必须为下道工序服务,质量具有优先否决权。第二章 工 程 概 况第一节工程简介本标段路线起点位于马匹寺,即国道315线与二尕公路交叉处,起点k0+000(等于国道315线k135+200),沿原有二尕公路向北经茶默铁路口(k11+850,高程3364.08m)至k13+500向东与热水煤矿线路平行,标段终点k21+000。

4、第二节 主要工程数量一、路基土石方挖除沥青表处路面 386m3拆除结构物 1863m3路基挖方 7913m3路基填筑 336427m3二、路面天然砂砾垫层 205560m2培路肩 10913m2垫层养护料 2100m3三、桥梁(小桥 85.64m/4座)挖基 4047m3砼基础 380.21m3砼下部结构 1078.86m3预制砼矩形板 124.56m3预制砼空心板 102m3桥下铺装浆砌 415.06m3导流坝浆砌 545.95m3桥面铺装砼 63.95m3四、排水及涵洞浆砌边沟 820m土质排水沟 340m钢筋砼盖板涵 286.45m/22道五、防护 294.095m3六、平面交叉工程 3

5、处第三节 自然地理特征一、地形本项目位于东经902010037,北纬36583804之间,属青海湖盆地和祁连山脉组成的盆地和山间盆地,起点位于青海湖边缘东北方向,至牡丹沟口即江仓煤矿叉口,海拔在26003400米之间,地势大致西北高、东南低,形成了呈环湖状展布的山前倾斜平原,地形平坦、开阔,略向湖中倾斜,地面坡度38%,均为天然草场。由海塔尔山至大通河属于由祁连山、托勒山、托勒南山和大通山构成的多山地貌骨架,山脉由于受现代冰川的寒冻风化及冰水侵蚀作用,隆起幅度大,地形切割强烈,形成“V”形山谷和阶梯状陡坎山坡,线路位于山坡地带,迂回曲折,属山岭区标准地貌。二、地质本项目沿线地层以第四纪地层较为

6、发育,起点到热水,第四系松散堆积,沉积物分布较广,主要以洪积湖和沉积砂砾、碎石层;热水至大通河,前震旦亚界至第四纪均有分布,以下古生界最为发育,下古生界岩石分布最广,沉积厚度大。根据地质挖探显示地表状态大致分为以下几程: k0+000k2+960为粉质粘性土。 k2+960k64+000为碎(砾)石土。三、地震根据青海省地震烈度区域划分和抗震防灾重点地区范围,沿线地震烈度为度。四、气候沿线气候类型自南向西,依此为高原半干旱草原气候、高寒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表现在:日照时间长,太阳幅射强,昼夜温差大,秋冬季长,春夏季短,四季不明,受地形和海拔影响,垂直变化明显,且受强大西北气流影响,空气干燥,多

7、大风。沿线气象资料见下表:刚 察 气 象 资 料 10年平均月份项目123456789101112全年平均气温()-13.8-10.5-5.01.15.28.110.610.45.80.3-6.8-11.4-0.5平均最高气温()-5.8-2.53.08.812.014.416.516.712.47.81.2-3.16.8平均最低气温()-20.0-17.1-11.4-5.5-0.72.65.25.01.0-5.0-12.7-17.6-6.4降水量(mm)1.32.14.410.129.963.285.584.963.915.63.60.5365.1各月降水日数(天)2335610151012

8、73215最大风速(m/s)172321232523191717172026最大冻深极值(cm)2092762882882861783138根据表中资料可以看出,每年5-10月间为该地区最佳施工季节,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工期,确保工程按期顺利实施。五、水文沿线所经地区水系为青海湖内陆水系和大通河水系处察诺河为青海湖水系,属哈尔盖河分支,水流平缓,水质清澈,是当地牧民的主要生活水源。K88+067处跨越大通河,水源较远,水量丰富、洁净,其它地段未见地下水位偶有泉眼出现,因此本段水资源缺乏。第四节 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及采取的主要措施一、工程特点本工程工期紧,计划工期5个月。与现有公路平行或重叠,施

9、工干扰大。地处高原施工受气候影响,难度较大。二、工程重点本标段重点工程是道路工程。三、工程难点k2+060k2+130和k15+800k15+900路段特殊路基处理,施工难度较大,为本工程施工难点。四、采取的主要施工技术组织措施根据本工程特点、重点和难点主要采取以下施工技术措施:认真研究设计文件,吃透本工程工艺原理、结构特点和施工重点、难点,编制有针对性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在理解的基础上有预见性和创造性的组织施工,要有预想和预防措施,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与业主和设计、监理单位协商解决,并积极主动的配合设计单位完善优化设计,共同创建精品工程。配备有经验、高知识层次、专业齐全的项目经理和管理班子,

10、应用项目管理软件和网络技术,动态协调、优化施工资源配置和进度安排,保证各项工程项目快速、优质、有序的进行。配备有经验的专业工程师和试验、质量、机械、施工、安全五大员。根据工程项目和内容,安排由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并对技术工人合理搭配,力求用工平衡。对重点工程和难点工程均编制作业指导书。进场后首先安排重点工程开工,尤其是控制性工程,严格控制工期进度。针对本工程特点及具体情况制定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的目标方案和保证措施。应用以往成熟的经验,制定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保证不良气候环境下的施工作业。对难点工程进行技术攻关,认真做到施工方案的可靠、可行和科学性。对上岗人员均进行岗前培训,持

11、证上岗,并对分项工程在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 第三章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及资源配置计划第一节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一、施工组织管理机构针对本标段的工程规模及工程特点,本着有利于施工组织管理的原则,本承包人拟实行项目法管理,组建二尕公路马匹寺至大通河二级公路路基工程A合同段项目经理,组成矩阵式施工管理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全面履行合同。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人,项目副经理1名、总工程师1人,下设六个职能部门,具体执行各项施工职能工作。根据工程需要,项目经理部下设三个项目队。机构配置原则1、职责分明: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实行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层层包保的管理体系。即把整个工程项目的工作目

12、标值化整为零,分解到位,一级包一级,一级保一级,最终确保整体目标的圆满实现。2、素质高强:项目部管理层人员,尤其是领导决策者,必须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施工实施经验,懂技术、讲科学、善管理,能胜任各自分管的管理组织工作。3、精干高效:以技术为龙头,以计划为先行,以管理为主线,以施工现场为对象,组建职能完善、体系健全、精干高效的管理班子,实行雷厉风行、快速动作的领导集体,满足施工现场实际需要,保证各项工作正常运转。项目部主要人员配置项目部主要人员详见辅助资料表。施工组织机构框图及说明详见附表11。第二节 主要施工技术力量配备一、专业工程师的配置根据本

13、标段工程的技术特征及工程特点,拟配置专业工程师10名,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7人。二、主要技术工人的配置根据本标段的工程数量及工期进度安排,根据我处的实际施工水平及机械化施工能力,计划上场人数340人,拟组建三个施工队进场施工,每个队配1-2名工程师,2-3名专业技术员。全线共配置砼工60名,砌工80名,机械司机50名,钢筋工20名,模板工10名,装吊工30名,机械工30名,及其他人员60名,其中6级以上技工占总人数的70%以上。各队人员及机械设备实行弹性编制。施工期间,将根据各分项工程进度的实际需要随时做进一步的调整和加强。第三节 劳动力安排、进场计划及施工任务划分一、施工组织机构为承建

14、本合同工程,我处组建本项目经理部,负责履行合同,组织各生产要素,指挥生产,协调同业主和监理部门的关系,按期优质建成本合同段工程。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名,副经理一名,总工程师一名,经理部内设工程技术部、财务经营部、物资设备、安质、试验和办公室六个职能部门,共计23人,经理部下设三个项目队,全员363名,在经理部的统一指挥下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本合同工程。二、施工任务的划分详见施工任务划分表。施 工 任 务 划 分 表序号队伍名称施工任务内容工 期劳动力1路基项目队K0+000k21+000路段路基土石方,不良地质处理等。2002.4.12002.7.30100人2桥涵项目队22道涵洞工程及4座桥

15、梁工程2002.4.12002.7.15150人3综合项目队路基防护砌体工程及附属工程2002.4.12002.8.2090人第四节 施工主要机械设备及主要检测仪器主要机械设备根据生产能力大于进度指标要求,设备功能全面满足工程需要的原则,合理进行配置。本标段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详见附表4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表和附表5质检仪器、测量、试验设备配备表。第五节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及设备人员、材料供应计划一、动员周期接到中标通知后,拟定的项目经理部人员和部分设备5天内进入施工现场,积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修建营地,整修道路,于2002年4月1日正式开工。二、材料进场方案钢材、水泥在西宁采购,汽车运至工地。石

16、碴根据设计院提供料场,就近运输采用,片石沿线就近石场购进。三、主要材料供应计划主要材料供应详见下表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四、劳动力动态 拟投入本工程的劳动力安排详见下页劳动力动态图。第四章 工期目标、施工顺序及保证工期的主要措施第一节 工期目标招标文件要求工期为5个月,本投标人拟定2002年4月1日开工,2002年8月20日完成,比业主要求工期提前10天。第二节 工期安排原则一、以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为基础,以承包人对工程计划所投入的人力、物力、机械设备为依据,以合同工期为前提,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工期。 二、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条件下,优化资源配置,挖掘机械设备的潜力,充分

17、发挥企业的综合优势,确保或提前完成施工任务。三、本合同段按照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加强控制,争取主动,保证总工期实现。第三节 施工顺序本着“抢重点,抓难点,顾一般与多点平行推进”的原则,针对本标段工程特点和当地施工条件,采取先桥涵,后路基,先重点,后一般,分段推进的方案合理安排施工。第一步 施工准备包括施工便道、其它大小临时工程的施工修建,征地拆迁、设备及人员进场、就位。第二步 桥涵施工本标段共有小桥4座,涵洞22道。涵洞工程,于2002年4月1开工,于2002年6月30日完工,计3个月,施工顺序分段分别推进,根据路基填方的施工顺序安排,对路基填方影响较大的先做,影响小及无影响的后做。桥梁下部工

18、程于2002年4月1日开工,先桥台,后墩身。下部工程于2002年5月15日完工,上部工程于2002年7月15日完工,利用路基作施工场地。第三步 路基土方工程路基土方工程施工,计划安排一个土方机械队,负责全段土方运输、填筑、碾压,合理安排工期和土方调配。第四步 收尾配套及竣工验收在主体工程完工的同时,进行路容整理,在2002年8月20日竣工验收。第四节 进度计划一、主要分项工程进度路基工程 2002年4月1日2002年7月15日特殊路基处理 2002年4月20日2002年5月5日排水与涵洞工程 2002年4月1日2002年6月30日防护工程 2002年5月1日2002年7月15日桥梁工程 200

19、2年4月1日2002年7月31日路面垫层 2002年6月15日2002年7月31日交叉工程 2002年7月10日2002年8月10日其它工程 2002年8月1日2002年8月20日二、关键线路详见关键线路图。三、施工进度计划详见表7 施工总体计划表。第五节 保证工期的主要措施一、工期保证方案为确保业主工期要求,按期优质完成施工任务,拟采取以下工期保证方案:1.选拔业务精、能力强的管理和施工人员,配齐配足技术工人。2.充分细致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工作准备。3.按照总工期目标,利用倒排工序法,制订详细的分段工期控制计划。4.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施工效率,抓住物资供应关,保证足量、准时满足进度

20、要求。二、保证工期的组织机构在经理部的领导下,成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有关人员参加的领导小组,健全岗位责任制,从组织上、制度上、防范措施上保证总工期的实现。工期管理组织机构详见下图。三、工期保证措施1、快速组织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和物资材料进场,按工作内容和进度配齐各项生产要素,保证“三快”,即进场快、安家快、开工快,抓住有利施工季节,实现施工进度良好开端。2、建立健全领导机构。成立由一名副经理任组长,有关人员参加的领导小组,全权处理施工有关问题,协调各方面关系。3、精心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组织施工,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各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和机械、劳动配置。4、不断优化

21、施工方案和生产要素配置,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施工机械化作业程度。5、实行工期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计划、检查、考核与奖惩制度;加强施工指挥调度与全面协调工作,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6、重点抓质量、安全,以促进度,确保不出任何安全质量事故,以便工程施工顺利进展。7、积极推广和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技术、设备含量,不断加快施工进度。8、强化施工调度指挥与协调工作,超前布局谋势,密切监控落实,及时解决问题,避免搁置延误。重点项目或工序采用垂直管理,横向强制协调的强硬手段,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决策速度和工作效率。9、严密组织施工,精心安排工序,保证均衡生产,并适

22、时掀起施工高潮。10、挖掘内部潜力,广泛开展施工生产劳动竞赛,营造比、学、赶、帮、超和人人争先的氛围,不断掀起施工高潮,确保总工期目标和阶段工期目标的顺利实现。1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宣传优质、高速建好本项目工程的重要性,鼓励全体参建职工,以主人翁的工作姿态,按期建好此项工程。12、中标后,根据现场调查的详细资料、编制特殊季节(冬雨季)确保工期的技术保证措施,确保特殊季节的工程进度及工程质量,从而保证工期目标的顺利实现。四、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工期的保证措施为减少施工中废浆、废料及污水对环境的污染,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措施:施工及生活污水必须经沉淀池沉淀并处理合格后,才能排放。施工

23、用各种材料应分类堆码,堆放有序。工程完工后,应将其周围的废料清除干净,并按环保部门意见处理,做到工完料尽,防止污染。五、降低气候因素对工期影响的措施雨季条件下工期保证措施1、雨季来临之前,完成主河道中的桥墩基础工程。2、在雨季来临之前,完成涵洞、天沟、边沟、排水沟等设施,并做好防水、防洪、防排水工作。3、成立雨季防洪防汛领导小组,设立专职值班人员,并随时与当地水文气象部门取得联系,预知预防。4、备齐各种防雨、防洪、防汛设施,加强对便道便桥的检查和养护,保证雨季道路畅通。5、增加材料的储备数量,防止发生因雨水而停工待料的情况发生。6、随时检查材料库、水泥库的封闭状态,对漏雨破损之处及时修补。7、

24、对已绑扎的钢筋笼及时灌注砼,防止锈蚀。8、经常对电力线路及用电设备进行检查,防止用电事故发生。大风、大雾条件下工期保证措施在大风条件下,除确实无法停工的项目外,尽量停工做施工准备、设备维修。大雾条件下,必须加强安全防护,其他项目在加大指挥协调的情况下,仍就加紧施工。第五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及临时工程计划第一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 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本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将直接关系到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实施及安全、文明施工水平的高低,为保证现场施工顺序进行,将按以下原则进行平面布置:1. 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施工用地,减少临建设施工的布置。2. 在保证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原材料和半

25、成品堆放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二次倒运。3. 在平面交通上,要尽量避免土建、安装及其它单位相互干扰。4. 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符合现场卫生及安全技术要求,并满足施工防火要求。5. 具体布置分区明确,便于文明施工布置。二、施工总平面详细布置本标段生活用地计划3400m2设二个营地,内设办公、宿舍、活动室、食堂、浴室、医疗、厕所等,分别解决340人左右住宿问题。分别设置500m2生产车间、材料加工场。设置预制场600m2,拌合场600m2,机具存放场400m2,料场600m2,计划用地6100m2,详见表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第二节 施工总平面管理 一、施工总平面管理原则根据施工总平

26、面设计及各分阶段布置,以充分保障阶段性施工重点,保证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为目的,在工程实施前,制定详细的大型机具使用,进退场计划,主材及周转料生产、加工、堆放、运输计划,以及各工种施工队伍进退场调整计划,对施工平面实行科学、文明管理。二、施工总平面管理体系由一名项目副经理负责总平面的使用管理,并专人对现场平面进行分区管理。现场实施总平面使用调度会制度,根据工程进度及施工需要对总平面的使用进行协调与调整。三、施工总平面管理计划的制定施工平面科学管理的关键是科学的规划和周密详细的具体计划。在工程进度网络计划的基础上形成主材、机械、劳动力的进退场,垂直运输,布设网络计划,以确保工程进度。充分均衡利用平

27、面为目标,制订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平面管理实施计划,同时将该计划输入电脑,进行动态调控管理。四、施工平面管理计划的实施根据工程计划的实施调整情况,分阶段发布平面管理实施计划,包含采用周期计划表、责任人、执行标准、奖罚标准等。在执行中,根据各分项进场与作业计划,利用工地例会和工程调度会,充分协调、协商,及时发布计划调整书,并定期进行检查监督,确保平面管理计划的实施。第三节 临时工程一、施工便道可充分利用现有道路。二、施工用电现场由现有电源接口,供电采用“三级配电”,二级防漏保护,“三相互线制”。主干线采用架空方式,支线也采用架空方式。施工用电量计算:电动机总功率:P1=220kw电焊机总容量:P2=

28、200KVA施工现场动力设备总功率为P:P=1.05(0.6220+0.45200)=233.1kw考虑10%的照明用电,则施工用电总容量为:233.1(1+10%)=256.41kw根据以上计算:施工现场最大供电量为256.41KW,拟配备2台150KVA变压器, 2台160KW的发电机组,作为后备电源,以保证电网停电时能继续施工。应注意尽量避开大功率用电设备同时集中使用,应做到避峰填谷均衡安排。三、施工用水本工程施工用水在k10+203.2河道边修建大口井1眼,抽水机取水。汽车运至各个营地及施工工地。四、临时通讯项目部与建设单位及各施工队采用程控电话联系,全合同段共设程控电话3部,移动电话

29、8部,传真机1部,电脑2台。五、生产、生活用房本标段计划高峰期施工人数达340人,共需修建生活房屋1500m2,修建各类生产房屋1800m2。临时房屋工程数量见总平面布置图。六、临时用地计划本标段需临时用地6100m2,占用时间5个月。临时占地位置及数量详见表4总平面布置图和附表9临时用地计划表。七、砼拌合站的设置本标段共设置二处砼集中拌合站,详见表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第六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法第一节 施工测量的方案及方法一、施工测量的组织项目部设专职测量组,其成员由12名测量工程师和多名测量员、测量工构成,负责全过程的施工测量放线与内部测量复核工作。公司测量队组织人员负责不

30、定期对项目部测量组的施工放线工作进行指导、抽检和复检。二、测量设备的配备与管理为满足施工测量需要,确保测量控制及测量放线的质量,配备以下测量设备:序号名 称数量单位精度要求备 注1全站仪1台套3mm+2PPm2经纬仪3台J2级3精密水准仪2台套S1级4普通水准仪3台S3级550m钢盘尺4把6其它附属测量工具以上测量设备及工具只有在通过有资格的计量检查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测量设备的检验合格证及其附件的影印件和复印件应随设备进入项目部存档,同时报送一份复印件给专业监理工程师。项目部测量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严格按公司ISO9002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计量设备管理程序(QSP/B081103)之要求执行。

31、三、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系统的建立开工前,对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的施工区平面控制起始座标点(应不少于三个点)采用全站仪接多边形导线网或四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联测复核(此项测量工作进行时,最好与驻标段专业监理工程师联合测量以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外业工作量),联测点复核完成并经内业平差计算,测量精度指标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后,按工程监理部规定报表格式填写联测复检成果报告,报送工程监理部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和项目总监签认,否则不得进行后序测量工作。起始平面控制座标网点经联测复核合格并经工程监理部签认后即可进行平面控制座标点加密测量。加密控制网的布设型式及送点埋石:鉴于该工程的特点,其加密平面控制网的

32、布设采用导线测量,其加密桩尽量设置于施工区间沿线路两侧的现有高度适宜的永久建筑物的接顶,布点原则以能履盖全标段的有测量放线之需要,平场边长控制在(50200m)左右。面控制点加密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按GB503081999规范中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面控制加密导线点外业测量完成,并经内业计算满意技术要求后,应填写测量成果报验单,连同加密导线计算表一同报送工程监理部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证,如监理工程师提出疑议和要求对加密导线进行复核,应密切配合,并提供所需测量设备和相关测量人员。经工程监理签认的测量成果即可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否则应进行补测或重测,并重新进行报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

33、定期对所布设的加密导线网进行复测,以防止因施工而引起控制点的位移变形而影响施工放线的质量及精度,复测结果应形成文字资料,报送工程监理部。高程控制系统的建立对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水准基点(不应少于2个点)进行水准联测复核,复核测量水准基点时采用S1型精密水准仪配铟钢水准尺,按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复核测量结果报送监理部签认(此项工作在外业作业时,亦应请专业监理工程师到场监督)。水准点加密测量水准路线的确定从送点埋石:在标段施工区间范围内,沿线路两侧且距桥中心15m以外的稳定位置埋设水准点标志桩并与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的水准基点形成符合或闭合水准路线,相邻两加密水准点间距离控制在80120m,以

34、确保在进行施工测量高程放样时能引测高程。测设方法:外业测量时采用S1型精密水准仪,按GB503081999规范中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观测。外业测量完成后及时进行内业平差计算,仅当通过平差计算满足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时,形成文字成果报送监理部签认,否则应及时查找错误或超差原因,并进行补测或重测,直至合格为止。定期复核:对已测设完成的加密高程控制网应随施工进度的推进,进行定期的复核测量,以确保施工全过程中高程测量系统的统一,复核测量时按初测时的技术要求进行,复核测量成果应报送监理部确认。相邻两标段间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的联测此项测量工作应在双方控制网布设测量完成后,在驻地业主代表和专业

35、监理工程师的协调组织下进行,双方专业测量工程师及相关人员均应到场。联测宜按同精度测量,即按原控制网点布设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联测时两个标段应各提供相邻的两个以上的控制网点参与测设。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需进行联测。四、施工图审核工程开工施工放线之前,项目部专业测量工程师应对整个工程施工图中给出所有测量放线起始数据进行认真的复核计算,并以表格或附图的形式形成书面资料,对经过复核计算与施工图不符的测量放样数据,连同原图纸给定的数据以及其所在施工图的位置记录一起报送工程监理部,以便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处理,这些数据只有在原设计部门有明确答复和确认后才可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五、施工测量放线以上

36、测量放线工作一经完成,应及时进行报验,只有经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后方可作为施工的定位依据或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基础墩台施工定位放线当基坑开挖时,应及时进坑底标高测量放线,确保基坑不致超挖。基坑垫层施工完后,将各墩柱的切、法向中心线测设于基坑垫层面和基坑顶的稳定位置,然后根据施工图给定承台和墩桩的平面几何尺寸用墨线标定出边线和墩柱边线于垫层面,供模板、钢筋及墩柱钢筋安装定位时使用。当基础砼浇筑完成后,以已测设出的墩柱切、法线方向线控制桩为依据,在承台面上用墨线标定出墩柱外边线,供墩柱模板安装时使用。在进行墩柱模板安装时,应确其两个方向垂直度偏差符合规范要求,其检测方法可用悬吊铅垂线法或用经纬仪校正,

37、确保墩身高度与设计相符。桥梁支座及支座垫石施工定位放线依据设计施工图给定的支座在墩柱顶帽上的平面位置几何尺寸,计算出各支座的中心点座标,并反算出其至测站控制点的平面距离和方位角。全站仪按极座标法测设备支座中心点于顶帽面,并将其切法向方向线用墨线标定出来,供支座垫面施工及支座安装定位时使用。支座垫石及支座顶面标高及水平度控制:所有支座安装就位后其顶面标高需与设计标高一致,其误差不得大于2mm。六、竣工测量竣工测量的内容基础施工竣工测量:基础的外形尺寸、中心座标及底、顶面高程。桥墩柱施工竣工测量:墩心座标、外形尺寸、垂直度。墩顶帽施工竣工测量:外形尺寸、垫石及支座中心座标、顶面高程。竣工测量的方法

38、及技术要求竣工测量所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及图式等应与原施工测量相同,其测量的基本方法和精度要求要与施工测量相同。对施工过程中已变更施工设计的项目实测实量其实际竣工平、立面位置。如发现竣工测量成果超过设计及规范限差时,应通过补测或重测予以最终确认,确实证实超差时,应在实体上作出明显标识,并专题上报工程监理部以便及时与设计部门、业主协商,提出整改和处理方案。竣工测量成果整理每一分部分项工程竣工测量完成后,应及时编制竣工测量成果表,编绘竣工图和单项工程竣工测量报告。整个区段工程(承建部分)各分项工程施工完成并进行竣工测量后,依据分项工程竣工图、编绘工程竣工测量总图。七、施工测量的质量保证措施 为

39、使本标段施工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确保施工测量质量和精度要求,制定本标段施工测量质量措施:施工测量严格按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规范、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满足规定的精度要求。健全公司与本项目部的施工测量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管理,明确职责。施工测量人员在施工测量放线前,须熟悉与施工测量放线有关的施工图纸及说明,并对施工设计图纸给出的放样定位数据认真复核,无误后,方用于施工测量放线。加强复核、复核制:做到放样数据要反复核实,放样点位应进行换人复测,确保放样出的平面及高程点位准确性。各项测量严格健全测量记录,现场测量按统一格式和表式进行记录和计算,做到清晰、签署齐全,原始记录不得涂擦更

40、改。工程所有测量设备与器具必须定期进行检校。测量设备送检及现场测量设备的保管及维护遵照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计量设备管理程序之相关规定,执行保证测量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状态。每项测量放线工作完成之后,及时按工程监理部规定的报验表式及程序申请报验和办理监理工程师签认。做好各项施工测量成果资料的整理、保管与归档。第二节 路基施工一、施工方案本合同段全长21km,主要有开挖土方7913m3,路基填筑336427m3。土方开挖:运距L80m时;采用推土机施工;L80m时,采用挖掘机、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装运;人工整修边坡,边开挖边防护。土方填筑在施工前,应根据地形情况,铲除草皮,清淤换填及抛石挤淤地段人工配合

41、机械施工,土方填筑必须随挖随即向上分层填筑,推土机整平,采用25T以上振动压路机碾压,用环刀法结合核子密度仪检测密实度,严格控制密实度。采用人工修整边坡。桥涵背后的填筑桥涵两侧及挡墙背后的填筑极为重要,必须明确责任,保证质量,建立桥涵的填土责任制。桥头路基及锥体填方,必须用渗水土填筑,不得使用软弱土质。锥坡填土前,应准确放样,在坡顶预留沉落量,并每侧适当加宽,修整边坡时再把多余土刷去。涵洞填筑前,应在其两侧及顶部铺设20cm厚粘性土作保护层。涵洞处路堤缺口的填料同路基。填筑时应从涵洞两侧同时分层、对称、水平填筑夯实。距桥台、挡墙背后或涵洞边缘不小于1.0m的范围内大型机械不准涉入并采用人工操作

42、蛙式打夯机夯实,虚铺厚度为20-25cm。涵洞顶上填方厚度必须大于1m,机械才能通过。二、施工组织安排本标段填方地段多为土方。全标段安排一个路基项目队,配备推土机10台,挖掘机8台,装载机6台,铲运机1台,自卸车20台,压路机7台,负责全标段路基土方施工。施工从2002年4月1日至2002年7月10日。三、施工方法及工艺路基挖土施工土方施工:主要施工方法是,100米运距内采用推土机送土,100米以外采用挖掘机、装载机挖装土,自卸汽车运输。挖、运、卸作业与路堤填筑密切配合,路堑成形后,采用人工修道。路堤施工1、基底处理:铲草皮:生长在路堤下的杂草采用推土机配合人工进行铲除。填挖交界处路基基底斜坡

43、挖台阶,采用推土机或人工挖成宽度不小于2.0米的台阶,确保新旧土壤的连接。2、路堤填筑本标段填方路段,主要采取以下施工方法:施工准备,路基工程的施工准备,除应做好施工调查、核对设计文件、交桩复测等常规准备工作外,还须着重做好与压实度密切相关的土质调查试验和压实工艺实验工作。土质调查试验开工前进行土质补充调查试验,以取得足够详细数据,为基底处理、取土利用方的选择、弃方利用等提供施工依据,确定最佳施工方案。试验方法:利用初选的压实机械对计划使用的各种填料进行现场小区段填筑,并进行压实试验,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找出机型、填料、含水量、层厚、碾压遍数的相互关系,绘制与设计指标相关规律曲线,确定标准化施工工艺。试验路段施工为了确定路堤填筑的各项施工参数,在施工范围内按规范选取200m的填土路堤试验段。试验段施工前,首先按重型击实法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并按石方路基要求确定各项施工参数。根据试验作施工技术交底,试验段开始后要详细记录各次试验的有关数据,并将最后选出的土分层松铺厚度、碾压遍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