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析复习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1753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析复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广东省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析复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广东省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析复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广东省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析复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广东省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析复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析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析复习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下片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运用比喻,引用典故,运用描写直接抒情。抒发了作者杀敌卫国,建功立业,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感。,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下片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抒发了作者怎样,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中考专题复习,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中考专题复习,复习目标1、掌握鉴赏古诗词表达技巧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掌握答题规律、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复习目标,

2、一、感知概念胸有成竹,一、感知概念胸有成竹,(一)什么是表达技巧?,所谓“表达技巧”就是文学创作活动中一切可以提高文学表达效果,增强艺术感染力的方式方法,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艺术特点。,(一)什么是表达技巧?所谓“表达技巧”就是文学创作活动中一切,比一比,古诗词常用表达技巧,请快速分辨其使用的表达技巧吗?,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 方式,(1)会挽雕弓如满月。,(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3)飞流直下三千尺,(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7)可怜白发生!,(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比喻),(拟

3、人),(夸张),(对比),(用典),(虚实结合),(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比一比 古诗词常用表达技巧请快速分辨其使用的表达技巧吗?修辞,(二)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在古诗词鉴赏中,主要应该掌握修辞方法、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这三方面。,详见备考精选p249-251,(二)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在古诗词鉴赏中,主要应,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用典,对比,间接抒景(借景抒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亲切感人、形象生动写出了增强感染力、增强表达效果,有效突出了,和句式工整,音律和谐,具有对称美和节奏美。,借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委婉地表达了,和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了,通过描写.景物,委婉地

4、表达出,(三)常见的表达技巧的独特作用,烘托,通过写烘托,虚实结合,实写虚写,眼前景和心中情完美统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发了感情,感染力强,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常见的 表达技巧的独特作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用典对比,(四)常见的表达技巧的考试题目形式,、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这首诗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感想的?有什么作用?3、请对这首诗(这句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作简要分析。4、你觉得这首诗哪两句写得好?为什么?,(四)常见的表达技巧的考试题目形式 、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二、课堂一练牛刀小试,二、课堂一练牛刀

5、小试,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的题目。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简要说说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怎样表达他那孤寂凄苦的思乡之情? (2分),参考答案:作者用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方法(1分),通过苍凉之景和温馨之景,从正反两方面烘托出孤寂凄苦的思乡之情。(1分),表达技巧(1分),分析表达技巧作用(句意+主旨情感)(1分),参考答案:作者用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方法(1分),通过苍凉,评分原则:(1)审清题目(2)踩准分点(3)语言简洁,评分原则:,小结鉴赏思路:,表达技巧+分析表达作用(句意+主旨情感),答题格式:,这首诗采用了_(表达技

6、巧)(独特作用)写出了_ (句意),表现了(突出了) _ (主旨情感) 。,小结鉴赏思路: 表达技巧+分析表达作用(句意+主旨情感),三、课堂二练再显身手,三、课堂二练再显身手,评分原则:(1)审清题目(2)踩准分点(3)语言简洁(4)答题规范,评分原则:,(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行路难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分),(一)阅读下

7、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1)“闲来垂钓碧溪上,(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就划线句子,任选一句进行赏析。(3分),(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行路难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8、, 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分),引用姜太公垂钓碧溪,伊尹梦见乘舟日边的典故,(1分)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2分),相传吕尚(即姜太公)80岁时在渭水的磻溪垂钓,遇周文王,后辅助周武王灭商。,相传商朝的伊尹在被商汤委以国政时,曾梦见自己乘船在日月旁边经过。,(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就划线句子,任选一句进行赏析。(3分),【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想象奇特,构思新颖,(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雪满枝头,仿佛一夜之间千树万树梨花盛开的奇景。抒发作者对塞外奇寒,景致奇异的特殊感受。(2分),(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答案】运用了

10、“比喻”,就划线句子,任选一句进行赏析。(3分),(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答案】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1分)有效地突出了大漠奇寒,冰天雪地,乌云满天的奇景,一黑一白的奇异景致,色彩鲜明,感染力强,令人过目不忘。(2分),【答案】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1分)通过描写迂回山路,茫茫雪野只留下马蹄痕迹的景致,委婉抒发作者因友人离去而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2分),(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就划线句子,任选一句进行赏析。(3分)(2)瀚海阑干百丈冰,,四、课堂三练精益求精,四、课堂三练精益求精,要求:,运用课堂所学,独立完成题目,要求: 运用课堂所学,独立完成题目,

11、(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过故人庄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3分),示例一:这两句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近景远景结合, (1分)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2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3分),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形象生动,诗中有

12、画。(1分)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 (2分),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手法,(1分)“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抒发了作者对农家环境的喜爱之情。(2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春 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分),【答案】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赋予“花”“鸟”人的情感,“花”“鸟”也会因国

13、破家亡而感时伤别,何况人呢?作者借此抒发自己的国破家亡之悲。(2分),(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观沧海 曹 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试对“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简要赏析。(3分),【答案】此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实写了面对沧海看到的山水树草壮观的秋景,虚写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

14、怀和宏大的抱负。(2分),(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答案】此句运用了“,(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这首古诗运用了描写、叙事、议论、抒情,请各

15、找出一个例句。(4分),描写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1分),(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写出诗歌的主旨句,并作简单赏析。(3分),议论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1分),主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分)作者由自己联想到他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思。(2分),抒情句: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分),叙事句: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1分),(1)这首古诗运用了描写、叙事、议论、抒情,请各找出一个例句。(4分),(2)写出诗歌的主旨句,并作简单赏析。(3分)议论句:安得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