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评定学课件第八章步态分析.ppt
《康复评定学课件第八章步态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评定学课件第八章步态分析.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步态分析,第八章 步态分析,章前导言,步态是指人类步行的行为特征。步态的效率取决于关节活动的灵活性及肌肉激活的程度和时序。 步态的控制机制十分复杂,包括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的协调运动,并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在没有相关疾病时,步行是协调、高效和毫不费力的。 步行障碍是患者日常活动能力中最大的障碍之一,运用步态分析进行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的评估,对异常步态的康复训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章前导言 步态是指人类步行的行为特征。步态的效率取决于,学习目标,1. 掌握正常步态的特征、步态常用的分析方法2. 熟悉常见的异常步态的评定方法3. 了解正常步态的生理和生物力学基础,学习目标1.
2、 掌握正常步态的特征、步态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 一、步行的神经生理学和生物力学基础 二、步态分析的目的 三、步态分析的注意事项 四、步态分析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第二节 正常步态 一、正常步态的运动学参数特征 二、步行阶段的划分第三节 步态分析方法 一、主观分析 二、客观分析第四节 常见异常步态模式的评定 一、异常步态的生物力学特征 二、神经受损所致的异常步态 三、骨关节疾患所致的异常步态 四、其他异常步态,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步态分为正常步态和病理步态正常步态是指正常人用最自然、最舒适的姿态行进时的步态,具有稳定性、周期性、节律性、方向性、协调性以及个体差异性,包
3、含合理的步态参数。神经系统或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可能影响患者的行走能力,导致病理步态的发生,因此需要进行步态分析。,第一节 概述步态分为正常步态和病理步态,一、步行的神经生理学和生物力学基础,行走及其步态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结果在生物力学水平上的体现。正常步行并不需要思考,然而步行的控制十分复杂,包括中枢命令、身体平衡和协调控制,既涉及下肢各关节和肌肉的协同运动,又与上肢和躯干的姿态有关。,图8-1 步行的神经生理学和生物力学基础,一、步行的神经生理学和生物力学基础行走及其步态是中枢神经系统,二步态分析的目的,1.确定步态是否异常、分析步态异常的原因2.制订治疗和训练方案3.评价康复治疗和训练效果
4、,二步态分析的目的1.确定步态是否异常、分析步态异常的原因,三步态分析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场地2.让患者选择合适的姿势3.注意从多角度结合分析4.比较步行时两侧动作的差异,三步态分析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场地,四.步态分析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适应证(1)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脑卒中、脑外伤后偏瘫、脑瘫、帕金森病、小脑及其传导路病变等;(2)骨关节疾病与外伤:如截肢、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炎、韧带损伤、踝扭伤、下肢不等长等;(3)下肢肌力不足:如脊髓灰质炎、股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等;(4)其他:如疼痛。,四.步态分析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适应证,四.步态分析的适应症和禁忌症,2.禁忌证(
5、1)严重心肺疾病;(2)下肢骨折未愈合;(3)检查不配合者。,四.步态分析的适应症和禁忌症2.禁忌证,第二节 正常步态,正常步态是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通过骨盆、髋、膝、踝以及足趾的一系列活动而完成的。 正常步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协调性、周期性和节律性、方向性及个性差异性。 正常人行走时全身各部位都在进行关联活动,如行走时肩部、双下肢、脊柱以及骨盆的同步运动。,第二节 正常步态 正常步态是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一 正常步态的运动学参数特征,(一)时间参数1.步行周期(gait cycle) 在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的过程被称为一个步行周期,通常用时间单位秒(s)表示。2
6、.步行时相(gait phase/period) 行走中每个步行周期都包含着一系列步态时相的转移。一个步行周期可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3.步频 (cadence) 行走中单位时间内迈出的步数称为步频,又称步调,通常用steps/min表示。,一 正常步态的运动学参数特征(一)时间参数,(二)空间参数,1.步长(step length) (如图8-2)2.步幅(stride length) (如图8-2)3.步宽 (stride width)(如图8-2)4.足角(foot angle)(如图8-2),图8-2 步态的空间参数,(二)空间参数1.步长(step length) (如图8-,(二)空
7、间参数,5.重心移动(如图8-3),图8-3 人体上下重心移动示意图,(二)空间参数5.重心移动(如图8-3)图8-3 人体上下重,(二)空间参数,6.骨盆旋转(如图8-4),图8-4 骨盆旋转示意图,(二)空间参数6.骨盆旋转(如图8-4)图8-4 骨盆旋转示,(三)时空参数,步速(walking velocity)是行走时单位时间内在行进的方向上整体移动的直线距离,即行走速度,通常用m/min表示。,(三)时空参数 步速(walking velocity,二、步行阶段的划分,正文(黑体24pt,行距36pt),图8-5 步态周期示意图,二、步行阶段的划分正文(黑体24pt,行距36pt)图
8、8-5,(一)支撑相 支撑相是指在步行中足与地面始终有接触的阶段,即从足跟着地到足趾离地的时期,该时期约占整个步态周期的60%。1.支撑早期:足跟着地到全足放平时期,也称为站立早期。在此时期,足底吸收地面的冲击,并开始承重。也称为缓冲期或者站立早期,为步态周期的015%的时间段。为第一个双支撑相。2.支撑中期:全足放平到足跟离地时期,也称为站立中期。在此时期,身体全部体重转移到支撑足。该时期为步态周期的15%30%的时间段。3.支撑末期:足跟离地到足趾离地时期,也称为站立末期或蹬离期,此时期,身体重量逐步向对侧转移,并产生蹬地动作,该时期为步态周期的30%60%的时间段。4.摆动前期:指从对侧
9、下肢足跟着地到支撑腿足趾离地之前的一段时间(50%60%步行周期),为第二个双支撑期。,(一)支撑相,(二)摆动相 摆动相是指在步行中始终与地无接触的阶段,通常指从一侧足趾离地,到同侧足跟着地的时期,单位为s,一般占一个步行周期的40%。1.摆动早期:足趾离地后,到该腿膝关节达到最大屈曲时(60%70%步行周期),整个下肢立即加速向前摆动的时期,故此期又称为加速期。此阶段主要目的是使足底离开地面(称为足廓清),以确保下肢向前摆动,足趾不为地面所绊。2.摆动中期:从膝关节最大屈曲摆动到小腿与地面垂直时(70%85%步行周期)。保证足与地面的距离仍是该期的主要目的。3.摆动后期:指与地面垂直的小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康复 评定 课件 第八 步态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18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