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莲花湖湿地项目可研项目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18762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12 大小:97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岭莲花湖湿地项目可研项目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铁岭莲花湖湿地项目可研项目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铁岭莲花湖湿地项目可研项目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铁岭莲花湖湿地项目可研项目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铁岭莲花湖湿地项目可研项目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岭莲花湖湿地项目可研项目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岭莲花湖湿地项目可研项目报告.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 论51.1项目概况51.2项目提出的理由61.3编制的依据、原则和范围91.4可行性研究结论111.5存在问题与建议11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32.1项目的背景13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0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243.1 项目选址243.2 建设条件24第四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374.1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374.2建设布局及规划协调性38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415.1人工湿地实施区相关概况415.2技术路线435.3污水水量、水质及设计标准445.4人工湿地类型与工艺流程455.5基本技术参数确定515.6人工湿地设计参数525.7水质净化系统建设方案565.

2、8湿地生态系统建设方案635.10陆生园林植物配置785.11服务与管理系统建设方案80第六章 节能846.1编制依据846.2项目区能源供应状况分析846.3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856.4节能评估866.5节能分析866.6节水分析87第七章 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887.1 设计采用的标准、规范和依据887.2 工程概述887.3 建设场地布置887.4 劳动安全及卫生防护措施897.5 消防措施90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918.1编制依据918.2人工湿地工程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918.3项目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环保措施938.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95第九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96

3、9.1组织管理机构969.2工程管理969.3资金管理979.4湿地运营管理98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及安排99第十一章 招标基本情况10011.1 招(投)标依据10011.2 招投标原则10011.3 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10111.4 评标委员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102第十二章 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412.1投资估算说明10412.2投资估算105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10713.1编制依据10713.2运营成本10713.3财务评价10813.4生存能力分析108第十四章 效益分析10914.1生态效益分析10914.2社会效益分析109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11115.1 结论1

4、1115.2建议111附表、附图、附件附表:附表1 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表附表2 土建工程投资估算表附表3 种植工程投资估算表附表4 设备设施购置费估算表附表5 临时工程估算表表附表6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表附表7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8 外购燃料和动力费估算表附表9 工资及福利费估算表附表10 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表附表11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附表12 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3 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附件: 环评批复 选址意见书 土地预审件 IV铁岭市莲花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铁岭市莲花湖湿地(三期水环境整

5、治)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建设单位:铁岭湿地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英伟 3、项目建设主管部门铁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4、项目建设地址铁岭凡河新城北部,凤冠山景区西北处,紧邻莲花湖湿地公园一、二期。5、项目建设性质新建,环保工程。6、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为2年,即2013年1月2014年12月。7、项目区范围铁岭凡河新城北部,凤冠山景区西北处,紧邻莲花湖湿地公园一、二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占地面积约370.2hm2。8、设计规模与建设目标本项目污水处理设计规模为24万t/d,经“水平潜流+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后,出水水质标准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

6、2002)的一级A标准,进入凡河后并最终进入辽河。项目建设综合考虑污水处理、自然景观及人工景观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以达到治污与环境的和谐发展。9、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建设期总投资30690.22万元。 本项目属社会公益型建设项目,其中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资金5690.22万元,申请上级财政补助资金15000万元。1.2项目提出的理由1、水资源危机及污水处理的意义20世纪以来,全球工业化不断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全球取用水量不断增加。由于需水量的增加、干旱、地下水污染及依靠单一水资源,全世界人类面临着由于需水量增加带来的挑战。水资源短缺问题己成为21世纪全球资源环境的首要

7、问题。2011年,我国全年水资源总量25330108m3,比上年减少9.7%;人均水资源1945m3,减少9.6%。全年总用水量5795108m3,比上年增长2.9%,其中生活用水增长2.9%,工业用水增长4.7%,农业用水增长2.2%。由于水资源的减少和用水量的增加,全年曾有3578万入口、2936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与水资源危机相对应的是水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根据环保部门对全国河流、湖泊、水库的水质监测,由于近年来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我国主要水系的水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长江及较大支流的水质,一般属类,、V类水占总河长的19.9%,劣V类占总河长的21.8%。高原湖泊

8、污染严重,如昆明滇池流域面积2920km2,年天然水资源量5.5108m3,注入滇池的污水量达1.85108m33,水质为V类。由于水体的污染,使得水源的可利用程度下降,可利用水量减少,从而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状况。根据我国各方面的客观情况,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一是转变观念,加强环境教育,培养个人良好用水习惯,避免用水浪费;二要提高生产技术,降低工业生产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减少农业灌溉用水量,同时提高水处理新技术,减少污水排放量;三是水资源开发,即通过开发新的水资源来满足用水需求;四是水资源合理调配,合理调配农业、工业、环境、生活用水的比例,用有限的水资源保证最大限度的

9、经济发展;五是水资源再生,即在各种可能的范围内将使用过的水资源直接或间接地进行重复利用,以从整体上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水资源再生是缓解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科学合理的次序是地面水、地下水、城市再生水、雨水、长距离跨流域调水和淡化海水。目前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短缺导致了水资源危机的出现,因此,城市再生水的开发利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城市污水就近可得,具有易于收集处理、数量巨大、稳定可靠的优点,对保障城市安全供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城市污水经处理净化后,可以回用于农业、工业、市政用水、景观娱乐,补充地表水和进行地下水回灌,以及工业用水的循序使用、循环回用等。它增大了水供给

10、并减少了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污水资源化作为第二水源,不仅可以缓解水资源的紧张问题,而且可减轻江河、湖泊污染,保护水资源不受破坏,对水资源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污水厂尾水及城市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一部分城市地表径流,是一种混合污水。它以可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为主,水质成分复杂。一般而言,城市污水厂去除的对象主要为COD、BOD5、SS和氮、磷营养物质等。根据现有的二级处理技术(如活性污泥法等)净化功能对城市污水所能达到的处理程度,二级出水中还含有其他相当数量的污染物质,如BOD5:2030mg/L;COD:60lOOmg/L;SS:2030mg/L;NH3-N:1

11、525mg/L;P:6lOmg/L。大多数污水厂二级出水存在着有机物和氮磷排放不达标的问题。此外,还可能含有细菌和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这样的水质不适于直接回用,必须对其进一步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将二级处理出水再进一步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以更好的去除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剩余的污染成分,这些污染物质主要是氮磷、胶体、细菌、病毒、微量有机物、重金属以及影响回用的溶解性矿物质等。只有经过深度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厂尾水,才能达到回用水的水质要求。3、人工湿地对污水具有较强的净化能力湿地是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度地带,是一种高功能的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自然环境具有重要

12、的作用。人工湿地是一种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与沼泽类似的地面。湿地能净化污水,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很强的区域之一。它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共沉、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人们利用它的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达到了良好的内部循环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标,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是正在不断得到研究、应用和发展的污水处理实用技术。这项技术适合于我国国情,尤其适合于广大农村,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之中,在我国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最近发达国家已经将重点转移到利

13、用人工湿地处理特殊工业废水方面。将人工湿地用于处理特殊工业废水,这是人工湿地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特点和趋向。1.3编制的依据、原则和范围1、编制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计办投资200215号);(5)关于印发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的通知(辽发改环资字2007 732号);(6)林业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2006);(7)关于做好湿地公园发展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家林业局;(8)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环境保护部;(9)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导则(

14、RISN-TG006-2009)(1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1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2004年);(14)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条例(草案)(2005年);(15)辽宁省湿地保护条例(2007年);(16)铁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2005年);(17)铁岭市环境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年);(18)铁岭新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2006年);(19)辽宁铁岭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06年);

15、(2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1)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及验收规范(CJJ/T82-99);(22)项目建设地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和数据;(23)其他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规定,技术资料。2、编制的原则铁岭市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是一项具有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工程。鉴于本工程的实际特点,提出污水生态处理工程建设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莲花湖旅游规划土地;在设计中,严格按照规范实施,并结合现场调研的情况,合理建设各种设施;尽量减少投资、简化操作、方便管理。为提高管理水平和及时调整系统运行状态,制定人

16、工湿地运行管理方案。3、编制的内容和范围本拟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范围主要是对铁岭市莲花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必要性、建设规模、工程设计方案、管理体系、以及环保、节能、投资估算、财务评价等进行可行性研究及分析论证。1.4可行性研究结论本项目位于铁岭凡河新城北部,凤冠山景区西北处,紧邻莲花湖湿地公园一、二期,通过铁岭市莲花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预计项目建成运行后年减少COD排放量4257.36t,NH3-N减排365.29t。本项目的实施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建设将成为铁岭县一处湿地景观区,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亮点工程,同时也将成为流域治理的典型范例。

17、综合莲花湖的实地条件,本项目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建设规模适宜、方案布局合理,建设条件充分。项目建设既有政府政策支持,又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资金等基础条件保障,项目建成后生态效益显著,社会效益明显。1.5存在问题与建议存在问题:1、莲花湖沼泽湿地外围大部分为农田,同时有围堰养鱼等现象。2、水体外较近处有高压电塔和部分村庄。3、部分居民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认识需进一步提高。建议:1、加强政府协调,防止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与当地居民间发生矛盾纠纷。2、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提高民众对湿地的认识,并自觉加入到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之中,从而提高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爱护美好家园的意识。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

18、性和可行性2.1项目的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逐渐增多,随之产生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也日益增多,污水的外排对当地环境和水资源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水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项目环境概况铁岭市是辽宁省14个省辖地级城市之一,位于辽宁省北部,松辽平原中段。铁岭是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南与沈阳市、抚顺市毗邻,北与吉林省四平市相连,东与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吉林省辽源市接壤,西与沈阳市法库县、康平县及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和通辽市为邻。区域位置优越 ,地处东北亚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是吉林

19、、黑龙江两省通往其它省市和出海港口的重要通道。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铁岭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已成为闻名全国的粮食主产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新兴的煤电能源之城。铁岭市交通运输十分方便,京哈铁路、平齐铁路、四梅铁路、开丰铁路、铁法铁路5条国营铁路纵横交错于境内,总长为450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的铁路货物发送量为562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0倍,这些铁路直接参于国际铁路的联合运输。新翻修的铁岭火车站雄伟壮观,各种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每天有100对客车通过,车站随时承办铁路同公路、航空、水路联运及邮政业务。2、人工湿地技术及发展趋势(1)人工湿地技术人工湿地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壤

20、经常处于饱和状态、生长有象芦苇、香蒲等沼泽生植物的土地上,污水在沿一定方向流动过程中在耐水植物和土壤联合作用下得到净化的一种土地处理系统。人工湿地可以促进废水中植物营养素的循环,使废水中所含的有用物质以作物形式再利用,能绿化土地,改善区域气候,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根据污水的水流方式,人工湿地可分为垂直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其构造形式如图2-1所示。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 图2-1 人工湿地的构造分类可见,人工湿地技术是一种适合处理污水产生量较大的污水处理厂以及污染河水的水处理技术工艺,国内外目前普遍开始将人工湿地工艺应用到污水处理和污染河水处理中。(2)人工

21、湿地技术发展趋势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人们利用它的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达到了良好的内部循环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标,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是正在不断得到研究、应用和发展的污水处理实用技术。这项技术适合于我国国情,尤其适合于广大农村,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之中,在我国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最近发达国家已经将重点转移到利用人工湿地处理特殊工业废水方面。将人工湿地用于处理特殊工业废水,这是人工湿地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特点和趋向。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1、符合国家和辽宁省的环境保护政策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第一类鼓励类第一项农

22、林业中第39条:森林、野生动植物、湿地、荒漠、草原等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及生态示范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加强环境保护、“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出发,该项目符合国家和辽宁省的环境保护政策,是生态补偿的重要体现。2、具有一定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人工湿地的环境效益 铁岭市环境监测站监测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夏季和冬季的入水主要污染物浓度为COD:81mg/L;BOD5:15.71mg/L;SS:8.05mg/L;NH3-N:8.34(11.8)mg/L;TP为0.78mg/L。经人工湿地处理后,出水污染物浓度为:COD:32.4mg/L;BOD5:6.38

23、mg/L;SS:4.02mg/L;NH3-N:4.17(5.9)mg/L;TP为0.39mg/L。COD削减60%左右,NH3-N削减量在50%左右,由于采取了人工湿地表层草性物质层进行保温等湿地防冻措施,人工湿地系统NH3-N平均去除率比夏季运行期间只下降4%左右,COD和BOD5的平均去除能力也可保持高效,国外也有相关文献报道只要采取适当措施,人工湿地的净化效率受季节变化影响可大大降低。本项目运行后年COD减排4257.36t、NH3-N减排365.29t。(2)人工湿地的生态效益 通过对铁岭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及南部城区地表水进行净化处理,排入辽河流域地表水污染物浓度将大大降低,区域水环境质

24、量将得到明显改善。维持生物多样性虽然人工湿地没有自然湿地那样十分丰富的物种,但水田、水塘、湖泊等水域地区生长的动植物种类也很多,例如:水田中生长的植物随季节和水田的状态有所不同。在春耕之前,在水田中生长着雀枕草、野花之类,在干季则有莲花草、野菊草等生长,在湿季则有芦苇、香蒲等发育。在水田杂草中还有很多湿生植物,以及水豆儿、黑藻、水葫芦等水生植物,说明水田是多样的湿生、水生植物的生育地。另外, 在水田中的动物也是多样的。青蛙、蜻蜓等要在水田中产卵,并且是幼虫的生息场地,鹭鸟之类的水鸟要在水田中觅食。水田中还有、田螺等生存,以及生活在叶面的半翅虫等。这些动物中有草食性动物,也有肉食性动物,水田中的

25、多样生物组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同样,在水塘和湖泊中也生长有大量的水生植物和各种各样的动物和微生物,为鸟类、鱼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繁衍空间,对物种保存和保护物种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工湿地也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维持野生物种种群的存续、筛选和改良具有商品意义的物种。而这些生物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很高的经济实用和科学价值。调节流量,控制洪涝湿地是蓄水防洪除涝的天然“海绵”。 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径流放出,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天然储水系统。由于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年度分配不均匀,通过天然和人工湿地的调节,储存来自降雨、河流过

26、多的水量,从而避免发生洪涝灾害,补充地下水人工湿地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从湿地流入到蓄水层的水可成为浅层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得以保持,浅层地下水系统可为周围地区供水,维持水位,或最终流入深层地下水系统。如果湿地受到破坏或消失,就无法为地下蓄水层供水,地下水资源就会减少。降解污染物一方面,人工湿地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另一方面,当工农业生产和人类其它活动等自然过程产生的农药、工业污染物、有毒物质进入湿地,湿地的生物和化学过程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一些人工湿地植物像芦苇、水湖莲等也能有效地吸

27、收有毒物质,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所以不少人工湿地可以用做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地,这一过程能够提高水的质量,有益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目前,全国已有不少城市在利用人工湿地治理河流、湖泊等水污染问题上取得良好成效。(2)人工湿地的经济效益通过改善地区小气候、治理外排污水水质、调解地表径流,促使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湿地及周边地区农业稳产丰产;吸引当地和周边城市的居民前往游玩赏景,带动城市旅游相关产业如住宿、餐饮业和零售业的发展,提高地方居民的收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提升周边土地价值,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有些湿地动植物可入药,有许多动植物还是发展轻工业的

28、重要原材料,如芦苇就是重要造纸原料。湿地动植物资源的利用还间接带动了加工业的发展;中国的农、渔、牧及副业生产在相当程度上要依赖于湿地提供的自然资源。提供水资源湿地常常可以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源。(3)人工湿地的社会效益污水处理厂尾水及南部城区地表水湿地的建设将有效改善区域环境,促进宜居城市的建设,并形成一个新的居民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和影响力。国内外的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中小水体在不同的程度上对城市的温度、湿度具有调节作用,并且可以减少污染,改善气候、降低噪声、改善土壤水系,形成除绿色廊道以外的蓝色廊

29、道而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居住环境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提升湿地的社会与科学价值。湿地生态是生态学中的研究热点之一,相关学科研究的投入逐年增长。并吸引专家、学者和普通游客到此考察和游玩。并逐步成为我省进行湿地环境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理想实验基地。人工的湿地生态系统、有丰富的动植物物种等,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人工湿地可以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3、技术可行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自19世纪60年代即开始应用,已经形成了完整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技术成熟、稳定、可靠。目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许多领域内成为了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的廉价替代方案,目前,应用较多

30、的类型是表面流湿地和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利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有着传统处理工艺不可比拟的优势:投资少,造价、运营成本低廉;系统组合具有多样性、针对性,能够灵活的进行选择,处理污水具有高效性,有独特的绿化环境功能。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客观要求本项目建设是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客观要求。该工程项目发展方向正确,技术含量高,原材料资源丰富,通过人工湿地建设,可达到增加铁岭市境内河流生物多样性、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气候和涵养水源的目的。同时,通过湿地水生植物的

31、种植和销售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的收入,建立湿地的可持续运行机制,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改善环境质量,促进铁岭市城市生态建设需要该项目的成功建设和运行可以有效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解决地区污染和跨界污染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保障辽河下游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能大大改善铁岭市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声誉、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加速经济发展、促进铁岭市的生态建设。3、提升城市品质的需要(1)美化了城市的水环境莲花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将彻底改变铁岭市城周边水体状况,形成岸线曲折、水面岛屿和滩涂星罗棋布,树影婆娑、鸟语花香、小径步道蜿蜒的河流和

32、湿地景观,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的亮点工程。(2)促进了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莲花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在实现人水和谐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实现人鱼和谐、人鸟和谐。畅行在湿地小径之中,借助莲花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的环境教育和科普教育设施,让市民通过亲近自然、了解自然,最终实现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3)提高了市民的城市生活幸福指数莲花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宜居的环境,提供了湿润和清新的空气,提供了水清草绿,鸟语花香的环境,而干净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是人们评价城市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4、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优点及项目的符合性分析(1)优点

3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具有“一高三低一不”的特点,即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转费用、低维持技术和低耗电。人工湿地工艺在处理污染河水上与生化法处理污水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 建造和运行费用便宜;易于维护,技术含量低;可缓冲对水力及污染负荷的冲击;可提供和间接提供效益,入水产、畜产、造纸原料、建材、绿化、野生动物栖息。能有效的和景观相结合;本身就具有景观效应,易于被大众所接受。(2)项目的符合性分析本人工湿地拟建于铁岭市凡河新城北部,凤冠山景区西北处,紧邻莲花湖湿地公园一、二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占地面积约370.2hm2。人工湿地各期工程在景观上可以互相协调,相得益彰,实现了人文

34、与环境相协调统一;5、符合铁岭市的总体规划,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为铁岭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锦上添花。铁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辽政20073号批复)中明确提出建设新区的总体构想和发展方向,新区已定位于全市的行政服务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休闲度假中心及适宜人居和创业的城区。通过新区的建设,将其建设成为经济高度发展、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必将会提升铁岭市整体经济实力。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投资环境的建设。通过本建设项目,进一步治理莲花湖湿地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改善了周边地区的景观环境,更是改善及提高新区的引资环境,进而加快新区的建设步伐。同时,湿地景观作为

35、新兴的生态旅游内容,又可以完善铁岭市乃至辽宁省的旅游网络体系,促进地方的经济建设,进一步增强铁岭“大城市”在海内外的知名度。综上所述,铁岭市莲花湖湿地(三期水环境整治)工程建设的作用在污水处理、补充地下水、丰富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等各方面都十分显著。该人工湿地设计日处理污水24万吨,水量充足、自然条件符合建设人工湿地的建设要求。铁岭市污水厂尾水及南部城区地表水经人工湿地处理后出水水质标准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对节约用水、改善当地的自然景观,提高铁岭市城的整体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完全必要的,也是符合我国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

36、、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政策的。23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3.1 项目选址 本项目位于铁岭凡河新城北部,距城市中心区5公里,凤冠山景区西北处,西临凡河,北靠辽河,东为京哈铁路和京哈高速公路。紧邻莲花湖湿地公园一、二期,项目实施区域内无环境敏感点及需要保护的名胜古迹,该区域总面积370.2hm2,具有作为人工湿地的自然优势,便于人工湿地项目实施,人工湿地呈东南西北走向,平均宽度约1000米,长度约3702米,呈不规则梯形。该项目区地势低洼,部分底部干涸,周边植被为低矮灌木以及草地,项目的实施不涉及清淤问题,底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方用于项目边坡及围坝,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3.2 建设条件1、

37、自然地理条件(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铁岭市新老城区之间,南依凡河新区,西临凡河,北靠辽河,东为京哈铁路和京哈高速公路。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34112348,北纬42154218之间,海拔高度为55m左右。铁岭是沈阳经济区的副中心城市,凡河新区是铁岭市政府、县政府新址所在地,是铁岭市行政服务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休闲度假中心及适宜人居和创业的新城区,项目区地理位置非常重要。(2)地形地貌铁岭市位于辽宁东北部,地势大体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西部稍高的地貌轮廓。全市大体以哈大公路为界分东西两大地貌区,东部为低山丘陵区,西部为辽河低丘平原区。东部低山丘陵区为长白山脉向南的延伸部分,西部低丘平原为辽河及支

38、流的冲积平原区域。莲花湖地处辽河冲积平原,属柴河一级阶地。区域范围内地势平坦,起伏较小,最高海拔为61.8 m,位于辽河大堤小莲花村段,陆地最低海拔为50.5 m,位于凡河边贺家屯村段,综合全局地势自东向西倾斜。地层以圆砾、砾砂为主体的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表层均有一层粘砂土,下卧地层为砂性,地层特征排列如下:粘砂土粉砂细砂中砂粗砂夹卵砾石砾石。(3)河流水系莲花湖是铁岭境内最大一处天然湖,现有水域面积220hm2, 补水来源为柴河和凡河,湖水一部分注入辽河,另一部分注入凡河。凡河位于莲花湖南侧和西南侧,发源于铁岭县东部滚马岭西坡,全长102.0 km,流域面积1180.5 km2。在凡

39、河如意湖(水域面积100hm2)与莲花湖之间人工开凿了一条平均宽100m的人工运河(天水河),使凡河水一部分注入莲花湖,一部分注入辽河。现有的莲花湖湿地主要包括得胜台水库、五角湖、大莲花泡和中朝友谊水库四部分。(4)气象铁岭地区地处中纬度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湿热多雨,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冬季多北风和西北风,夏季多南风和西南风,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平均风速为3.0m/s。年平均气温在6.8,1月最冷,7月最热,年极端最高气温37.6, 年极端最低气温-41.7。年积温平均3159.9。年平均降水量655mm,降雨多集中在7、8月。降水地域分布特点是由东向西北逐渐递减。平均相对

40、湿度65%,全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左右,无霜期127-162天。(5)土壤凡河发源于铁岭县东部海拔617.2m的滚马岭西坡,流经白旗寨、鸡冠山、大甸子、催阵堡、李千户、凡河等六个乡镇和铁岭经济开发区,在铁岭县凡河镇药王庙村西注入辽河,较大支流有17条。凡河全长102.0 km,流域面积1180.5 k平方米。在凡河上游建有榛子岭水库,总库容2.1亿m3,设计灌溉133.0 k平方米。凡河过湿地段水域功能区划为类水质。需要凡河水下游修建拦河坝,抬高水位,经人工水渠引入莲花湖湿地。铁岭市区处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形成了与生物气候带相适应的原生地带性土壤。山区及丘陵地带土壤主要为棕壤,适宜林木的

41、生长。平原地区土壤主要为草甸土、水稻土和风沙土,是种植业生产的主要用地。洼地主要是沼泽土。项目区位于辽河冲积平原地区,主要土壤为草甸土和水稻土。草甸土主要分布于冲积平原、泛滥地、低阶地中的平洼地,具有明显的腐殖质化和潜育化过程。由蓼、莎草等组成草甸植被。水稻土分布于水稻田内,由草甸土、沼泽土演变而来的。土壤表层为氧化层,以下的耕作层为还原层,还原层以下为犁底层。土层较厚,养分含量较高,渗水性较好,适宜水稻生长。(6)湿地条件莲花湖国家自然湿地主要以淡水河流湿地、库塘湿地(水库与水塘)、温带沼泽湿地为主,人工湿地主要以水稻田为主。依据近期莲花湖湿地公园遥感影像图,在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42.26

42、k平方米的总土地面积中,自然湿地面积为4.8 k平方米,占总土地面积的11.36%。其中,河流湿地为0.42 k平方米,占总土地面积的0.99%,库塘湿地为3.26 k平方米,占总土地面积的7.72%,沼泽湿地为1.12 k平方米,占总土地面积的2.65%。莲花湖国家自然湿地构成中,河流湿地占8.75%,库塘湿地占67.92%,沼泽湿地占23.33%(图-1)。图2-1 莲花湖湿地公园自然湿地构成图(7)湿地植物资源条件湿地范围内有维管束植物237种 。自然植被主要为草本沼泽,类型有芦苇沼泽、香蒲沼泽和菰沼泽等。人工植被主要有杨树和柳树防护林带等。水生植被按其生长方式可分为挺水植物群落、浮叶植

43、物群落、飘浮植物群落三种类型。挺水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主要包括菰群落、香蒲群落、芦苇群落。菰群落分布在中朝友谊水库中心区,大莲花泡东部约占整个面积的1/4。水深1.0m左右,群落外貌为绿色,菰为优势种,每平方米100棵,群落中有少量香蒲和芦苇,菰高出水面100.0150.0cm,胸径为2.03.0cm。茭草群落的中层植物有雨久花、菰、水葱、水芹、灯心草;下层有菱角、眼子菜、浮萍等。香蒲群落分布在得胜台水库北部,大约20.0h平方米;五角湖西北部10.0h平方米;大莲花泡中间5.0h平方米,群落外貌深绿色,盖度95.0%左右,香蒲高出水面1.52.0 m,香蒲群落中有少量的茭草、稗、菖蒲群落。四

44、周围有一些中层植物如莎草、稗草、灯心草、水葱、蓼科等,下层植物主要有苦菜、浮萍,水深1.01.5m。芦苇群落分布比较广泛,是湿地范围内常见的湿地植被类型。主要组成成分为芦苇,盖度一般在90.0%以上。浮叶植物群落浮叶植物群落主要包括苦菜群落,分布在香蒲群落的下层,面积1.02.0 h平方米,在香蒲群落内侧,群落黄绿色,叶浮在水面上,开有黄花,盖度95.0%左右,苦菜的优势度占99.0%。飘浮植物群落浮萍植物群落,在氧化塘的各个水面都有分布,密度比较大的是五角湖桥两侧,得胜台水库进口和中朝友谊水库东部静水湾处,盛夏季节盖度可达100.0%,远看象铺上绿毡似的,主要种类为浮萍。(8)湿地动物资源鸟

45、类莲花湖湿地公园处于东亚地区候鸟迁徙飞行路线上,鸟类资源十分丰富,调查统计共计有123种,隶属于13目38科(详见附件),主要种类有:白腰草鹬、黑色长肢鹬、小鸊鷈、凤头鸊鷈、红嘴鸥、普通燕鸥、白鹡鸰、黄鹡鸰、苍鹭、夜鹭、白天鹅、大雁、翠鸟、燕子、野鸭、乌鸦、喜鹊、沼泽山雀、麻雀、鹰等,其中有国家级保护鸟类1种为东方白鹳,级保护鸟类9种。鱼类莲花湖湿地有鱼类20种,其中人工养殖5种,野生的有15种,野生鱼类优势种为鲫鱼。其它脊椎动物根据调查,莲花湖湿地公园内哺乳类有5目6科14种,主要种类如黄鼠狼、獾和鼠类等;爬行类有1目2科3种;两栖类有2目4科6种。底栖动物莲花湖湿地公园内有底栖动物10种,

46、隶属于3个门。其中环节动物门2种,节肢动物门3种,软体动物门5种。底栖动物分布较明显。得胜台水库里优势种是前突摇蚊幼虫,每平方米达1000条30000条。五角湖和大莲花泡的优势种为霍甫水蚯蚓、尾鳃蚓、摇蚊幼虫。在得胜台水库中部和北部无齿蚌较多,每平方米达10个左右,每只河蚌重0.51kg。(9)浮游生物资源浮游植物在莲花湖湿地内,通过多点取样和观测,已观察到水体中浮游植物有硅藻门12属;绿藻门22个属;兰藻门6属;裸藻门3个属;隐藻门2个属;黄藻门1属;甲藻门1属共计7门47属。藻类种类和数量的季节变化是很明显的。水温5以下种类数仅有35种,隐藻、衣藻小环藻等。水温515时种类数剧增515种,

47、大莲花泡和五角湖以裸藻为优势,可达90.0%以上。得胜台水库以小环藻为主,可达75.0%,温度在1528时种类数量都达到最大值。绿藻、兰藻占优势,其次是硅藻。浮游动物莲花湖湿地内有浮游动物21种,隶属于4个门。原生动物10种;线形动物5种,其中轮虫4种;节肢动物5种;环节动物1种。浮游动物的种群组成和数量与不同的地点和季节有关。春季在大莲花泡、五角湖只有眼虫一种,数量可达106个/升;水库里的种类则很多,主要有轮虫(旋轮虫、鞍甲轮虫、平甲轮虫)、肢角类(裸腹蚤、象鼻蚤、僧帕蚤)等。夏季以纤毛虫占优势;秋季挠足类逐渐增加;冬季水库里只见挠足类剑水蚤一种。(10)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条件湿地景观资源莲花湖湿地,是以宽阔的湖面、沼泽等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