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化县集中供热热源异地扩建项目节能评估.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1915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10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隆化县集中供热热源异地扩建项目节能评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隆化县集中供热热源异地扩建项目节能评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隆化县集中供热热源异地扩建项目节能评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隆化县集中供热热源异地扩建项目节能评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隆化县集中供热热源异地扩建项目节能评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隆化县集中供热热源异地扩建项目节能评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隆化县集中供热热源异地扩建项目节能评估.docx(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隆化县集中供热热源异地扩建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 建设单位名称:承德龙霄供热有限责任公司 评估单位名称:二一五年六月评估人员姓名专业职称备注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报告编制人报告审核人项目摘要表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隆化县集中供热热源异址扩建项目项目建设单位承德龙霄供热有限责任公司联系人/电话黄海峰18631420115节能评估单位河北金润热力燃气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联系人/电话房经理18618267430项目建设地点 承德市隆化县城区所属行业公共服务项目性质新建 改建 扩建项目总投资21314.16万元投资管理类别审批 核准备案项目拟投产时间 2015年完成270MW热源厂的建设;2017年完成170M

2、W热源厂的扩容建设;2020年完成170MW热源厂的扩容建设。建设规模和内容新建大型燃煤热源厂一座,承担县城集中供热的第二供热热源。供热热源的建设规模为470MW热水燃煤锅炉房,供热能力280WM,厂区占地64亩,热源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热力系统、鼓引风系统、除渣上煤系统、水处理系统、电气系统、自控系统、总图运输系统及附属生产、生活系统等建设。项目主要耗能品种主要耗能种类计量单位年需要实物量折标系数(当量值)折标煤量(tce)电万KWh964.103 1.2291184.883原煤吨23380 0.714316700.334热力百万千焦269.79 0.034129.205 水 万吨11.85 0

3、.85710.155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耗量(tce)当量值17904.577等价值项目能效指标比较项目指标名称项目指标值新建准入值国内先进水平对比结果单位热量综合能耗42.22kgce/GJ46.50/符合建筑单位面积能耗4.58kgce/m220/符合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影响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 本项目m=0.19,小于1,因此,本项目能源消费量对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无不良影响。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 有利于节能目标的完成项目申请报告提出的主要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申请报告提出了节约用地、设备管道节能、建筑节能、电气节能及节水措施 。项目申请报告在节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能源管理节能

4、措施、能源统计及计量措施等。节能评估提出的主要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增加能源管理岗位,实行能源管理岗位专人负责制,健全各种能耗管理制度,能源统计制度;节能工作目标分解到车间、班组、个人,明确目标责任,实施节能目标考核制度,对完成目标情况进行奖惩;完善计量仪表的配置,建立完整的计量器具台账和计量器具档案;增加变频电机的应用力度,促进企业节约能源和降低生产成本;在照明系统中应用新型节能灯具及技术;在给排水系统中做好管网设计,进一步做到水的循环利用;通过建筑结构设计中和材料选择做好建筑节能。 (1)SCBH15替换SCB15变压器每年将减少电能损耗1.82万kWh;(2)T5节能灯具代替T2灯具每年可

5、节电28.9万kWh;(3)集中供热替代小型燃煤锅炉供热2397118.92GJ,按照节能30%估算,年节能719136GJ,消减原煤用量34349.7吨,折标准煤24536吨,有利于隆化县节能目标的完成和大气污染防治。目 录第一章 评估依据11.1评估范围和内容11.2评估依据11.2.1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11.2.2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21.2.3用能标准及节能规范31.2.4工业类相关标准及规范41.2.5项目申请报告51.2.6委托合同51.3项目节能背景分析5第二章 项目概况82.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82.1.1项目建设单位名称82.1.2建设单位性质82.1.3建设单位注册

6、地址82.1.4邮政编码82.1.5法定代表人82.1.6 项目负责人82.1.7项目建设单位简介82.2项目基本情况92.2.1项目名称92.2.2项目建设地点92.2.3项目性质92.2.4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92.2.5工程技术方案102.2.6项目工程技术方案142.2.7项目进度计划172.2.8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72.3能评前项目所需能源概况182.4项目所在地有关情况182.4.1当地能源供应情况182.4.2当地能源消费情况19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193.1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203.1.1项目选址节能评估203.1.2项目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223.2 主要用

7、能工艺、设备节能评估233.2.1主要工艺节能评估243.2.2主要耗能设备节能评估253.3评估小结26第四章 项目节能措施评估274.1节能管理措施284.1.1健全节能管理机构284.1.2 制定节能管理措施294.2生产工艺节能措施324.3建筑结构节能措施334.4供配电系统344.5照明系统措施344.6暖通系统节能措施354.7给排水系统节能措施364.8能源计量管理364.9节能措施效果评估364.10节能措施经济性评估414.11节能措施评估小结41第五章 能源利用状况核算及能效水平评估435.1能源消费种类及消费量计算435.2项目主要能耗指标475.3 能效水平评估485

8、.3.1供热项目单位热量综合能耗485.3.2单位建筑面积能耗495.4 本章评估小结49第六章 能源消费影响评估506.1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评估506.2 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评估516.2.1项目所在地节能目标516.2.2项目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评估516.3本章评估小结52第七章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537.1项目建设方案存在的问题537.2节能评估建议53第八章 结论56第一章 评估依据1.1评估范围和内容 受承德龙霄供热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根据隆化县集中供热热源异址扩建项目项目申请报告、热源厂平面布置图等资料,对该工程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工程技术方案、主要用能设备进

9、行节能分析和评估,分析项目能源利用情况,计算项目的能源消费总量、单位热量综合能耗和单位面积的能耗水平。1.2评估依据1.2.1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2)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3)可再生能源法(2010年)(4)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5)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0号 2008年)(6)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发改环资2007199号)(7)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8)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126号)

10、(9)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 (国家发改委2010年第6号令)(10)河北省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冀政办函201227号)(11)河北省节约能源条例(2006年5月4日河北省第十届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12) 关于印发的通知(国经贸资20001256 号)(13)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1年本)(国家节 能中心)(14)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3)(15)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1995)(1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 17167-2006)1.2.2产业政策和准入条

11、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订版)(国家发改委令第9号)(3) 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 改委2005 第65号令)(4)隆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1.2.3用能标准及节能规范(1)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 批、第五批、第六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发改委环资 2007 199 号)(3)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节能通风机推广目录(第一批) (国家发改委2013年第4号公告)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节能清水离心泵推广目录(第一批

12、) (国家发改委2013年第3号公告)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节能配电变压器推广目录(第一批) (国家发改委2013年第5号公告)(4) 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国家工 信部2009年第67号公告) 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二批)(国家工 信部2012年第14号公告)(5)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6)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T20052-2006)(7)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2007)(8)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1-2009)(9)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

13、节能评价值及能效限定值 (GB19044-2003)(10)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8)(11)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GB/T7107)(12)节能建筑评价标准(GB/T 50668-2011)(13)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 GB/T 4272-2008(14)热处理节能技术导则 GB/Z 18718-2002(15)热处理合理用电导则 GB/T 10201-2008(16)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 GB/T 2588-2000(17)墙体节能建筑构造(06J123)(18)屋面节能建筑构造(06J204)(19)建筑节能门窗(一)(06J607-1

14、)(20)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7167-2006)(21)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08)(2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2007版)(23)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3331-2012)(24)节能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GB/T13471-2008)(25)河北省建设工程材料设备推广限制使用和淘汰产品目录 (2010年版)(冀建材2010631号)1.2.4工业类相关标准及规范(1)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18613-2002)(2)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GB/T12497-2006)(3) 电力变

15、压器经济运行(GB/T13462-2008)(4)通风机系统经济运行(GB/T13470-2008)(5)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与漩涡泵系统经济运行 (GB/T13469-2008)(6)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7)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8) 其他标准规范1.2.5项目申请报告 隆化县集中供热热源异址扩建项目申请报告1.2.6委托合同承德龙霄供热有限责任公司与节能专项报告编制单位签订的任务委托书1.3项目节能背景分析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但我国人口多,人均拥有的能源量很少,人均煤炭储蓄量只占世界人均储蓄量的50%,人均原油储蓄量只占世界人均储蓄量的

16、12%,人均天燃气储蓄量只占世界人均储蓄量的6%。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能源需求增长迅速,在人均能耗只有世界平均能耗50%的情况下,能源总消耗已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能源需求仍将呈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将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节能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任务。特别是近两年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我国能源需求增长较快,能源紧张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能源主要用于工业、交通和建筑领域,其中工业节能是最具潜力的能源节约途径。

17、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十一五”时期,国家第一次将能源消耗强度降低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五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19.1%,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4.29%和 12.45%,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约束性目标,扭转了“十五”后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上升的趋势,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应对全

18、球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我国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受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容量制约以及全球性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影响,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我国节能减排工作还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推进难度增大、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基础工作薄弱、能力建设滞后、监管不力等问题。为确保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 号)。“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细化了“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

19、。在节能方面,提出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 0.869 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推进“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分十二个部分,共 50 条。十二个部分分别是:节能减排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完善节能减排

20、经济政策;强化节能减排监督检查;推广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加强节能减排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本报告主要评估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情况以及本项目对所地能源消费的影响、项目建设方案(包括选址、总图布置、工艺流程、技术方案、设备等)节能设计、项目综合能耗水平以及项目采用的节能措施等,综合评价项目用能水平,并对项目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为决策机构提供可靠依据。第二章 项目概况2.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2.1.1项目建设单位名称 承德龙霄供热有限责任公司2.1.2建设单位性质 有限公司2.1.3建设单位注册地址河北省承德市2.1.4邮政编码 0681502.1.5法定代表人 鞠京杰

21、2.1.6 项目负责人 鞠京杰2.1.7项目建设单位简介承德龙霄供热有限责任公司为承德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子公司。承德热力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公司前身为承德热力总公司、承德市热电厂、承德市供热厂,1987年筹建、1990年投产,2000年9月经承德市体改委批准,通过对原热力总公司下属单位进行改组、改造及资产重组,正式组建了承德热力集团。承德热力集团是一个以集中供热为主,兼营热电工程设计、热电工程安装、煤炭物资经销、节能建材生产、保温材料制作、合同能源管理等多元经济的企业集团。现拥有正式职工835人,拥有热电厂、供热公司、物资经销分公司等成员企业20家。所辖集中供热区域覆盖承德市区、

22、开发区、平泉县、隆化县、滦平县。承德龙霄供热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承担着隆化县城区集中供热的任务,截止2012年隆化县城区现有集中供热面积约189万平米。公司现有集中供热热源厂一座,换热站24座,以及配套的供热一次管网及二次管网。热源厂于隆化县城石灰窑沟,占地面积为51.09亩,装机容量为116MW(429MW),最大供热200万平米。 2.2项目基本情况2.2.1项目名称隆化县集中供热热源异址扩建项目2.2.2项目建设地点本工程建设地点为承德市隆化县城区。2.2.3项目性质扩建2.2.4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新建大型燃煤热源厂一座,承担县城集中供热的第二供热热源。供热热源的建设规模

23、为470MW热水燃煤锅炉房,供热能力280MW,厂区占地64亩,热源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热力系统、鼓引风系统、除渣上煤系统、水处理系统、电气系统、自控系统、总图运输系统及附属生产、生活系统等建设。2.2.5工程技术方案2.2.5.1总平面布置 布置原则:(1)结合场地现有条件,根据有关规程、规范,进行规划布置;(2)总平面布置力求规划合理、工艺流程顺畅、功能分区明确、布置紧凑、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管理;(3)结合厂址地形,合理确定厂区竖向布置形式,综合考虑土石方工程量、土石方基本平衡、工艺流程顺畅、厂区交通方便等因素。按照热源厂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结合厂区现状条件,提出总平面布置方案:将工艺系

24、统(包括:主厂房、静电除尘器、引风机间、脱硫塔、脱硫辅助用房、烟囱)、机械化运煤除灰渣系统布置在厂区的西侧,主厂房平行于西侧道路。煤库布置在厂区的东部,以上部分组成热源厂的生产区。在厂区的南部布置综合楼、综合泵房、仓库、消防水池、停车场等,组成热源厂的办公区。厂区人流物流组织及道路网的布置,是将设在厂区东侧大门作为物流的主要出入口,而将设在厂区西部的大门作为人流和办公车辆的主要出入口,这样就使人车分流,避免了其相互间的交叉。路网的布置是沿各个厂房四周设7m、5m宽环型道路,以满足运输和消防通道的要求。绿化以厂前区集中绿化、厂区周边和道路两侧的行道树为主,种植落叶木和常青乔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25、。围墙内侧可种植藤本植物,以增加色彩层次。此设计方案功能区划分的更加合理,明确得分为主要生产区,辅助生产区,生活服务区,使得生产流程更加顺畅,减少能源流失和环境污染。更加合理充分的利用用地面积,减少了利用不上的用地面积。使之建设为一个现代化的能源场。具体布置详见附图:热源厂平面布置图。2.2.5.2建设条件 选址位置位于砖厂附近,地址前现为临时用房与乡村道路;砖厂两侧多为潜山用地。砖厂北侧山体后为伊逊河沟与工业厂房,有利于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且位于主城区东北方,对城区居民生活及工业生产的影响较小;其次该位置与县城东部东环路棚户区接近,有利于提高管网利用效率。2.2.5.3电力条件 电源由

26、附近1公里处110KV变电所10KV配电室提供,电源条件满足本项目电量需求。本工程为二级用电负荷。在主厂房内建设配电室一所,电源由10kV两路电缆线路引入配电室。 (1)供电 10kV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以提高供电的灵活性。全厂所有的变配电站考虑采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对所有的电气设备进行测量、保护和监控。高压配电室设置高压消弧消谐设备,配置电容补偿柜。根据不同回路、供电设备考虑配置相应的各种保护、闭锁、控制功能,开关设备分断能力、动热稳定性及保护装置可靠系数校验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2)控制 生产系统操作控制分别为配电室集中控制和机旁就地控制两种方式。现场控制设有集控与就地控制转换

27、开关,配电室与现场均设有停车按钮,在事故状态下,操作人员按下事故设备停车按钮,即可停止故障设备的运行,避免造成操作中给现场生产检修人员造成人身伤亡。在设备必要部位设置防护罩和防护遮栏,各电气室、操作室的电气设备布置均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3)生产照明及应急照明 生产厂房及公辅建筑按照明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相关照度要求设置照明灯具,变配电室等重要场所设置应急照明灯具,应急照明时间大于30分钟。便于发生火灾或回火造成停电时作应急照明和人员疏散指示。 (4)变电所事故防治措施 变电所地面考虑防静电,设过电压保护、主进线设置浪涌保护装置,变电所内配置防火设施,并保证防火间距,油浸变压器设事故油池,电缆沟

28、、高压变配电室等考虑防小动物进入。 (5)防火 高压电源进线及母联柜设置在线测温装置,高压配电室配置通风扇,设置火灾报警设施,主厂房采用阻燃电缆槽,电缆进出配电室刷防火涂料,并采用防火堵料进行可靠封堵。 (6)防雷及接地 对第二类、第三类建构筑物按规范要求采取相应防雷措施;厂房周围安装避雷设施,防雷装置采用避雷带与避雷针相结合的方式。引下线采用直径不小于10mm的圆钢沿建筑物外墙敷设,接地体采用L50X5镀锌角钢。条件允许时利用建筑物立柱内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并利用建筑物的基础内主钢筋作为接地体。每组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30。 厂房内所有正常非带电设备均可靠接地,设备和管道安装可靠的防静

29、电接地。采用保护接地及中性点接地共用系统,各种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和过电压保护接地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按规定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2.2.5.4燃料供应本项目燃料选用大同煤与赤峰煤21混合煤,煤种为类烟煤。用汽车运送至热源厂。混合煤质分析资料如下:水分Mt11.33灰分Aar19.81挥发分Var23.27固定碳Fc.ar45.59弹筒硫Sb.ar0.78氢值Har3.66低位发热值Qnet,ar5023kcal/kg2.2.5.5交通运输本工程厂址位置紧邻乡村路建设,乡村路直通承德-围场公路,且距离较短,为工程建设及运行阶段的燃料及灰渣的运输提供了便捷的条件。2.2.6项目工程技术方案2

30、.2.6.1供热负荷依据隆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初步估算城区远期规划集中供热面积约843万平米,集中供热总负荷394MW,其中现有集中供热负荷116MW(面积189万平米),规划新增负荷261MW。以上热负荷计算仅为集中供热负荷,工业生产用热负荷本工程不做考虑。测算明细详见下表2-1,主要负荷分区详见附图。表2-1 热负荷测算明细地块 序号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调整系数供热面积(万)热指标(W/)热负荷(MW)工业用地9899470.70 0.90 62.37 5534.30 工业用地12744680.70 0.90 80.29 5544.16 住宅和商业11935041.

31、00 0.80 95.48 4542.97 住宅和商业26636161.00 0.80 213.09 4595.89 住宅和商业4300840.70 0.90 27.10 4512.19 住宅和商业6340380.70 0.90 39.94 4517.97 住宅和商业13906610.70 0.80 77.88 4535.04 住宅和商业25226621.00 0.80 201.81 4590.81 住宅和商业8206930.70.80 45.96 4520.68 合计843.92 394.01 设计负荷本工程设计负荷按规划新增最终负荷Qmax = 261MW进行计算。由于目前尚无新各单体建筑

32、物室内采暖温度参数要求,根据以上各类供热负荷的分摊比例,并为保证供热系统的能力,以下室内采暖按居住建筑室内温度设计要求计算。1.采暖期平均热负荷QpjQmax(tn-tp)/(tn-twn)26118-(-4.1)/18-(-12.5) 189MW式中:Qmax居住建筑采暖设计热负荷tn室内设计温度:取18tp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4.1twn采暖期室外计算温度: -12.52、采暖期最小热负荷QmixQmax(tn-tq)/(tn-twn)26118-(5)/18-(-12.5) 111MW式中:Qmax采暖设计热负荷tn室内设计温度:取18tq采暖期室外起始温度: 5.0twn采暖期室外

33、计算温度:-12.53、采暖年供热量承德采暖期是从本年的11月1日左右至翌年3月25日左右,共146d,3504小时。根据承德气象资料,对应采暖期各室外温度的连续小时数所计算的采暖期年供热量见下表。表2-2 全年采暖持续负荷表序号室外温度天数室外温度延续热负荷 (MW)总供热量 (GJ)(天)小时数(h)1-12.519453.38261.00 425995.85 2-1126173.35248.16 154869.18 3-1033175.27239.61 151185.03 4-941176.71231.05 146983.32 5-848177.86222.49 142460.61 6-

34、756178.85213.93 137743.82 7-663179.69205.38 132855.13 8-571180.41196.82 127829.65 9-478181.08188.26 122725.93 10-386181.66179.70 117522.70 11-293182.21171.15 112265.26 12-1101182.69162.59 106932.95 130109183.17154.03 101571.07 141116183.58145.48 96142.95 152124183.98136.92 90684.65 163132184.37128.3

35、6 85197.07 174139184.7119.80 79659.60 185146161.04111.25 64494.14 19合计14635042397118.92 2.2.6.2供热介质的选取本工程热负荷类型主要为冬季采暖热负荷,由于新建供热系统与现有供热系统采用联网运行的模式,本项目的输送热介质及设计温度按现有供热系统的形式进行选择。供热介质采用高温热水,热源厂一次网出口设计温度130/70。供热形式为间接换热的闭式供热系统,即高温热水由热源厂输出后,经一次高温热水管网输送至街区换热站,经街区换热站隔离换热后,由二次低温热水管网输送至热用户。本工程只讨论热源厂的建设,不考虑一次网

36、、换热站及二次网的建设。2.2.6.3工程方案根据以上供热负荷的计算, 2020年隆化县集中供热面积将达到844万平米,集中供热负荷394MW。而龙霄供热公司现有供热负荷为116MW,因此为满足规划负荷的需要,减少后期再重复选址建设热源的对环境及重复投资的影响,保持供热企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本次热源建设的总体规模按远期规划负荷考虑。结合隆化县现状供热系统的布局,城区规划负荷发展的速度,并考虑供热系统的安全稳定,本次第二热源承担的任务,初期可考虑作为现状热源的调峰热源或备用热源,远期与现状热源共同承担城区的供热任务,并互为备用。因此确定本次热源建设规模为470MW,总供热能力为280MW,供热管

37、网的设计按区域负荷的规模进行设计。2.2.7项目进度计划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实施进度,本工程建设过程大致包括以下步骤和内容:2015年完成270MW热源厂的建设2017年完成170MW热源厂的扩容建设2020年完成170MW热源厂的扩容建设2.2.8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估算总投资21314.1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0079.37万元,建设期利息455.85万元,流动资金为778.94万元。本工程资金来源主要分为:资本金30%为企业自有,70%为银行拨款。 2.3能评前项目所需能源概况 本项目主要能源消耗种类为电、水、煤。 根据滨河新城集中供热一期工程供热负荷统计数据,并结合热源厂运行情况,计

38、算本期工程热源能源耗量具体如下: 热源厂燃煤量: 小时最大耗煤量56.76t/h,年耗煤量14104t/a。 热源厂用电量:1119.6104 kWh/a。 热源厂用水量: 7.128104 t/a。 能源消费结构见表2-4。表2-4 能源消费结构表序号项目名称实物量折算系数折标煤(吨)单位数量1电力万KWh1119.61.2291375.9882新水万m37.1280.8576.1093原煤吨14104 注:折合标准煤消耗量=某种能源消耗量折算标煤系数2.4项目所在地有关情况2.4.1当地能源供应情况供电:隆化县电力属华北电网,有110千伏变电站三座,35千伏变电站十三座,35千伏输电线路5

39、条146公里,10千伏输电线路14条1135公里。在隆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发展隆化县经济开发区,项目区有10万千伏变电站,且高压线路就近,用电有可靠保证。供水:项目区域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赋存于伊逊河河谷。伊逊河水量丰富,流域内地下水多存于第四系松散层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和伊马吐河侧向径流补给,人工开采和蒸发作用为其主要排泄方式,经县卫生局门检测水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本工程的生产用水为城市自来水,供热厂内设水处理间,处理后的水供生产使用。供煤:本项目燃料选用大同煤与赤峰煤,外供能源充足,能够满足工程的耗量需求。综上,本项目建设地具有良好的能源供应能力,

40、使用的能源大部分均为当地生产的二次能源,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证。2.4.2当地能源消费情况 2013年隆化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0.7620tce/万元,规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4335tce/万元,规上工业总用水量1443.14万吨,2014年节能目标是万元GDP能耗比2013年降低5.0%,实际超额完成。 2014年从1-12月份运行情况看,各项主要节能指标运行较好,1-12月份能耗总量为141438吨标准煤,与承德市下达的控制指标165000吨标准煤相比有23562吨标准煤的用能空间。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3.1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3.1.1项目选址节能评估3.1.1.1符

41、合地区发展规划依据隆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并结合城区的发展速度,初步估算城区远期规划集中供热面积约843万平米,而县城现有集中供热面积189万平米,系统能力最大供热能力200万平米,现有供热系统能力已不能满足城区未来几年及远期规划发展需求,供热热源能力已明显滞后了城区的发展步伐;其次受厂区用地面积限制,现有热源已无扩容改造的空间。因此,为满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对城市配套集中供热设施的需要,扩容建设配套的供热设施,已成为保障区域居民及生产企业正常生活的基本条件的迫切需要,也是城市功能正常运转基本保证的需要。科学合理规划供热建设和发展,对于提高供热保障能力、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改善大气

42、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3.1.1.2 符合产业政策发改委出台并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也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原则、方向和重点,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目录的分类原则和配套政策措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一、二、三次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鼓励类中:1、第一类鼓励类中第十九,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行业第8条“城镇集中供热建设和改造工程”2、第一类鼓励类中第三十三,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第12条“节能、节水、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制造”。产业结构调整要坚持以下三项原则:一是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宗旨;二是坚持市场机制和政府组织协调作用相结合;三是以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对于能源和环保,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是:以发展新型、高效、清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