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留学生熟语偏误的认知心理及学习策略分析.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1926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37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国留学生熟语偏误的认知心理及学习策略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韩国留学生熟语偏误的认知心理及学习策略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韩国留学生熟语偏误的认知心理及学习策略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韩国留学生熟语偏误的认知心理及学习策略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韩国留学生熟语偏误的认知心理及学习策略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韩国留学生熟语偏误的认知心理及学习策略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国留学生熟语偏误的认知心理及学习策略分析.docx(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吉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校代码:10203 研究生学号:1207172 分 类 号:H195 密 级: 无 硕士学位论文韩国留学生熟语偏误的认知心理及学习策略分析TheAnalysisofCognitivePsychology and Learning strategiesIn South Korean students saying idioms作者姓名:王婷婷指导教师:李秀云 教授学科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学位类型:专业学位硕士2014年6月摘 要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上发挥的作用愈发巨大,汉语的国际地位也愈发受到重视。近几年国内外学习汉语的需求增长迅速,国内设置对外汉语专业课程

2、的大学和专门从事对外汉语的机构迅速增多,与此同时,对外汉语教学界对留学生所学课程的专业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熟语教学逐渐成为汉语词汇教学的重点。熟语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相关研究逐步丰富,应用逐渐普及。事实证明,熟语教学在留学生日常口语交际和书面写作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它对解决学生汉语学习恐惧感,降低学生羞怯感从而增加学生交际性操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等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熟语偏误在偏误中占的比例很大,尤其是韩国留学生在熟语中的偏误。如何挖掘韩国留学生熟语偏误的深层原因,又如何给韩国留学生及教师进行学习策略分析,这些问题在对外汉语教学界的研究还不充分。针

3、对上述情况,本文以大量的熟语偏误文献研究为基础,结合调查问卷和一定的对外汉语小组教学课堂观察,对韩国留学生熟语偏误进行认知心理和学习策略的分析。绪论部分首先介绍写作的缘起,其次阐述熟语教学在现代汉语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现状,再次介绍了熟语研究的成果及不足,最后介绍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设计了一份韩国留学生熟语偏误及心理因素的问卷调查及分析。分为五部分:分别是熟语掌握情况、课堂学习情况、课外学习情况、语言情境中运用情况和学习焦虑心理情况。第二章介绍了熟语偏误的成因及对偏误的认知心理分析。其中偏误的成因包括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回避策略、熟语本身的复杂性和教材教辅材料不足。在

4、认知心理分析中分析了偏误的认知特点及认知过程。第三章是韩国留学生熟语偏误的学习策略分析。其中包括教师教学方面的策略、教材教辅方面的策略和学习者应具备的学习策略。关键词:熟语偏误;认知心理;学习策略AbstractWith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 the role played by China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increasingly huge international status of Chinese are also increasingly valued. In recent years, de

5、mand has grown rapidly learning Chinese at home and abroad , domestic settings university foreign language courses and institutions specializing in the rapid increase in foreign language , at the same time ,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ofession courses for foreign students learned more and more prof

6、essional level requirements high , Sayings teaching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teaching Chinese vocabulary .Sayings occupy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pivotal position , and gradually enrich related research ,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applications . Facts have proved that the role Sayings teachi

7、ng students daily oral and written communication in writing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 Chinese students learn to solve it fear , shyness thus reducing students to increase student communicative practice , stimulate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so has a very significant role.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

8、ng practice, Sayings bias bias accounted for the proportion of large , especially Korean students in the sayings of bias. How to tap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Korean students Sayings bias , how to Korean students and teachers to learn strategies analyzed these issues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of

9、ession is not sufficient.For the above, this article with a lot of sayings bias literature , combined with the questionnaire and a certain group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lassroom observation , Sayings of Korean students to analyze errors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learning strategies.Introduct

10、ion section introduces the origins of writing , followed by elaborate research status sayings and teaching in moder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ese , and finally introduces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The first chapter analyzes the design of the quest

11、ionnaire and a Korean students Sayings bias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 namely, Sayings grasp the situation , classroom learning, extra-curricular learning, language learning contexts and the utilization of ental anxiety conditions .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s the causes

12、 and cognitive psychology Sayings bias . Which causes a negative bias , including migration, the target language rule generalization , avoidance strategies , lack Sayings own complexity and supplementary teaching materials .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analysis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gnitiv

13、e processes of cognitive bias analysis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analysis of Korean students learning strategies Sayings bias . Including strategy, textbooks and supplementary aspects of the strategy and learners should have aspects of teaching learn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Saying idioms;Cognitive

14、 Psychology;Learning strategiesII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目 录V绪 论1一、现代汉语熟语研究现状2二、对外汉语熟语研究现状3三、熟语研究的成果及不足4四、熟语研究的目的与意义5五、熟语研究的思路与方法5第一章 韩国留学生熟语偏误及心理因素的问卷调查6第一节 调查对象、实施步骤及方法6第二节 韩国留学生熟语偏误及心理因素调查7一、熟语掌握情况7二、课堂学习情况8三、语言情境中运用情况8四、课外学习情况9五、学习焦虑心理情况9第三节 调查结果及分析9第二章 熟语偏误的成因及认知心理分析12第一节 熟语偏误的成因12一、负迁移12二、目的语规则泛化13三、

15、回避策略13四、熟语本身的复杂性14五、教材教辅材料不足15第二节 熟语偏误分析16一、语义色彩16二、感情色彩16三、语法色彩16四、语用色彩17第三节 偏误的认知特点及认知过程分析17一、认知特点17二、认知过程18三、认知模式19第四节 偏误的认知心理分析19一、留学生个体因素19二、环境和人际交往因素21第三章 韩国留学生熟语偏误的学习策略分析23第一节 教师教学方面的策略23一、重视文化内涵的讲解23二、重视语境设置24三、重视精讲精练24四、重视练习设置25第二节 教材教辅方面的策略25一、加强注解25二、词典编纂25第三节 学习者应具备的学习策略27一、补偿策略27二、社交策略2

16、7三、元认知策略28四、认知策略28五、情感策略28六、记忆策略28结 语30参考文献31附 录33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38后 记40吉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 论随着中国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在世界各地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到这个古老神秘的东方大国留学深造。在亚洲国家中,隔江相望的韩国与我国的历史及文化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韩国留学生在全球来华留学生比例中占据了半壁江山。韩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会遇到语音不标准、词汇量不够、语法生成错误、口语表达障碍等方面的困难,其中,由于文化习俗的碰撞,熟语方面的偏误是韩国留学生不可避免又无法逃避的。汉语熟语以其“语义的特定性”和“

17、结构的固定性”令众多留学生望而生畏,从而导致韩国留学生在日常口语交流和书面表达应用时都采取回避的态度,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熟语教学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熟语在现代汉语词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熟语以其生动活泼、言简意赅、蕴含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特点,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对国人来说,熟语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对韩国留学生来说,熟语则是他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正确习得熟语,有助于留学生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与习俗,准确地掌握词汇并扩大词汇量。随着韩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程度的提高,词汇量的不断扩大,熟语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熟语在汉语词汇中的重要地位决

18、定了学好熟语是学好词汇关键的一步,留学生要想真正了解汉民族文化、扩大词汇量,熟语学习是重中之重。但遗憾的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大纲和教材并没有专门辟章介绍熟语,教师在熟语教学方面也很少系统讲解,加之熟语体现出了较多的古汉语词汇和中国古代与各民族的风俗文化,留学生自身难以理解消化和吸收,从而导致熟语学习逐渐成为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障碍。在我国,对外汉语熟语教学开展的较晚,虽然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重视,但多在成语偏误研究、谚语偏误研究、歇后语偏误研究方面取得成果,没有将整个熟语系统进行完整的偏误分析,对熟语偏误进行认知心理及学习策略分析更是凤毛麟角,很多研究和著作并不能对韩国留学生熟语偏误情

19、况进行有效的策略建议,因此,本研究具有非常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现代汉语熟语研究现状“中国语言博大精深,早在古代,就已经产生了鄙语、成语、歇后语、谚语、传言、野语等现今熟语分类系统下的种种称谓,但真正“熟语”概念的引入却是在20世纪50年代。”曹讳.现代汉语词汇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此后,现代汉语熟语的研究如火如荼的开展了起来,而在熟语的概念引进以后,学术界有关熟语的概念界定问题、熟语的种属地位问题以及熟语的定义域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关于熟语的概念界定,孙维张指出:“熟语不是中华民族原创的概念性词语,而是来源于前苏联的音译词。”孙维张.汉语熟语学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200

20、350年代以后,中国的胡裕树先生首次将“熟语”这一概念引进中国,并创造性的将这一概念编写进了他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一书中,在书中,胡裕树先生对这一新概念进行了明确的阐释,从而为今后的熟语定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他认为:“词汇当中,除了许多独立运用的词以外,还有一些固定词组为一般人所经常使用的,它们和词一样,也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和词汇的组成部分,总称熟语”。胡裕树.现代汉语(重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熟语的定义进入到现代汉语词汇界以后,以其高度的归纳性和概括性得到了业界众多人士的认可。自此,熟语就同其他概念性词汇一样,频繁的出现在教科书当中,并且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以及社会人

21、士所使用。但对于熟语的概念,很多专家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在钱伯荣和廖旭东本的现代汉语中,是这样定义熟语的:“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现象。”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钱乃荣在2002年的现代汉语中写道:“在词库里,有一部分结构固定的语言单位,经常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整个的使用,这部分的词语,我们总称为熟语。”钱乃荣.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学术界中对熟语这一概念的研究范围多数表示赞同,但也不乏反对者的声音。温端正先生就主张用“语”来替代“熟语”,他认为:“作为语言学术语,必须要具备严谨性,它结构特点及语言特

22、点应该与词的固定结构一致,而熟语却是一种概念模糊、使用随意、结构不确定的语言,虽然语和熟语所指相同,但并不代表能一概论之。”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学术界有关熟语概念的界定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争议,但就如同任何语言都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一样,熟语已经作为大众概念,在现代社会被人们了解、熟知并广泛应用。熟语的种属地位问题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所谓种属地位指的是熟语在固定习语中究竟是处于领导地位还是从属地位,即语言学中的“种概念”和“属概念”。作为一个语言学术语,熟语得到了国内语言学界的认可,但学术界却对于熟语这个术语的概念应该是“种概念”还是“属概念”却一直争论不休。所谓“种概念”

23、就是将各类固定习语囊括在熟语这个大范围下,而“属概念”就是将熟语作为固定习语的一种来处理,也就是与其他习语处于相等的地位。其中,胡裕树先生、武占坤先生、周荐先生等都秉持将熟语作为“种概念”来处理。而周祖谟先生、宋祖廷先生、史式先生、宁榘先生等秉持将熟语作为“属概念”来处理。对于熟语的种属地位问题争论至今,学术界大致产生了共识,大多数学者、教科书、辞书等都采纳了将熟语作为“种概念”来处理的建议,姚文先生也对熟语种概念的的推广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努力,本文也将秉承熟语作为种概念来泛指其它各类习语来处理。至于定义域问题,即熟语的外延应该如何界定,学术界始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主要介绍在现代汉语教科

24、书及相关书籍的编订上,各位专家学者所秉持的不同意见。黄伯荣、廖序东认为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邵敬敏认为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邢福义、汪国胜认为熟语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和俗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认为熟语主要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罗华炎认为常见的熟语有成语、谚语、俗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胡永修、苟建丽、邓琴容认为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陈阿宝认为熟语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许威汉认为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我们现在的教科书一般采用黄廖本现代汉语或者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中的说法。本文中我们秉

25、承邵敬敏先生的观点进行熟语方面的叙述,即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二、对外汉语熟语研究现状在不断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今天,熟语作为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舞台上倍受推崇,一方面因为其在汉民族词汇中的实用性和普遍性,更主要的是熟语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能够真正让留学生受用终生。因此,对外汉语熟语教学的研究也很早就开展起来,由于熟语是汉语词汇中的一类特殊的词语体系,较其它词汇难以理解和掌握,留学生出现偏误的几率也更大,所以,对外汉语熟语研究大部分都是与教学有关的。荣亮试论对外汉语中国文化教学中的熟语文化是从文化领域开展起来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王靖晖对

26、外汉语教材中的熟语研究是从教材编排角度提出的熟语研究不足;张媛媛嵌否定词熟语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是从嵌否定词角度探讨的对外汉语熟语教学;陈树峰从隐喻角度探讨对外汉语熟语教学从隐喻的角度具体分析了熟语教学中的个案;钟舟海、肖静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熟语教学策略对熟语教学进行了学习策略的分析;韩宪镇熟语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教学价值及教学策略研究着重从汉韩对比角度探讨熟语教学;刘燕燕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留学生成语偏误分析从熟语中的一部分即成语角度出发进行偏误分析;潘洪超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偏误分析及启示从熟语教学中的惯用语偏误角度分析对外汉语教学在这方面的成就及不足。这些都对对外汉语熟语教学的研究提

27、供了宝贵的经验。三、熟语研究的成果及不足熟语研究近年来在对外汉语学术界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无论是在熟语的历史来源、概念界定、种属地位还是定义域上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并将熟语教学广泛的应用到了对外汉语教学中,从而奠定了熟语系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但同时我们也能发现熟语研究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发现大多数的熟语偏误研究论文都把整个熟语系统割裂开来,分别进行成语偏误研究、歇后语偏误研究以及惯用语偏误研究等,这样的研究方法无疑对留学生形成系统的熟语认知非常不利,而且根据调查结果和研究发现,留学生在学习熟语的过程中不会把这几方面分开来学习,那么我们在进行留学生熟语偏

28、误研究的时候对熟语进行分类不仅多余,而且也不利于熟语偏误的研究进展。其次,熟语偏误研究针对的留学生群体太广泛,几乎是各个国家的都有,但实际上,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由于祖国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对熟语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所有留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来拟定最终的偏误的结果从而对对外汉语熟语研究献计献策,不免有失偏颇。最后,熟语研究的成果应有效的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因此,在教材编写中,熟语板块的内容应充分详尽的体现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风俗、习惯,同时还应考虑到在课堂教学和课后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但遗憾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五花八门的教材综合起来涉及到的熟语教学的领域还不及语音语法的一

29、半,这足以见得教材的编写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对熟语教学在留学生习得汉语、运用汉语、了解民族文化方面的认识不足,因此,教材编写中的熟语方面比较薄弱,也是我们今后要加强的重点。四、熟语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在对外汉语熟语研究日趋完善的今天,研究的内容已不仅仅满足于对熟语本身的研究和熟语教学法的研究,理论研究已经逐渐由以语言学为主体转移到了以心理学和社会学为主体,当前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熟语习得及认知理论指导下的学习策略分析越来越受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将韩国留学生熟语偏误的认知心理及学习策略分析作为论文的主题,无疑与学术界前沿的理论接轨,同时,也试图添补国内对外汉语界在这方面的不足,将对外

30、汉语术熟语偏误研究与认知心理学结合,为对外汉语基础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五、熟语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本文将根据学术界的前辈在现代汉语熟语研究和对外汉语熟语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认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选择其中有关韩国留学生熟语习得过程中语言学习和社会交往方面的内容,将韩国留学生在熟语学习过程中的偏误进行分析与论证,将韩国留学生熟语偏误的成因与对应的学习策略进行紧密结合。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将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熟语研究理论、偏误分析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知理论为指导,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韩国留学生熟语偏误成因进行认知心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学习策略分析。第一章 韩国留学生熟

31、语偏误及心理因素的问卷调查“偏误指的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所使用的母语形式与目的语形式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这种差距体现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各个层面上。偏误和错误不同,偏误是由于在目的语的掌握中出现偏差而产生的一种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错误,它偏离了目的语的轨道,反映了学习者的实际能力和水平。” 丁银贞.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法的困难和对策J.华东师范大学,2010偏误分析是一种发现学习者偏误规律的过程,本章将通过对韩国留学生进行测试问卷调查来讨论偏误产生的原因及其规律。韩国留学生熟语偏误及心理因素调查问卷共包括五部分,分别是熟语掌握情况、课堂学习情况、课外学习情况、语言情境中运用情况和学习焦虑心理情况

32、。第一节 调查对象、实施步骤及方法为了解韩国留学生掌握汉语熟语的具体情况,反映教学效果,掌握留学生在学习熟语时容易产生的偏误,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鼓励留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教师也可以实施相应有效的教学策略。此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吉林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高级班的韩国留学生,问卷发放30份,回收22份,有效15份,对象的单一有利于我们调查结果的精细,所以本次调查问卷的结果能够比较集中和可靠地显示韩国留学生在汉语熟语方面偏误的特点,有利于我们进行认知心理分析并提出学习策略,同时也为今后的调查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在问卷发放阶段,我们选取了吉林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高级班的韩国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尽量使

33、数据所涉及的范围达到最精确值,在问卷的回收阶段,对每份问卷都进行了详细的核实,将不完整问卷做废弃处理,只统计有效问卷,从而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结果的完整性。在问卷的分析阶段,我们要进行进行数据统计,对每道问题的结果都采用数字统计,最后整理完成偏误数据。在问卷结果的整理阶段,我们要对韩国留学生熟语掌握情况、课堂学习情况、课外学习情况、语言情境中运用情况和学习焦虑心理情况进行逐次分析并整合,以教育基础理论和认知心理学做支撑,对韩国留学生的熟语偏误成因做认知心理分析。第二节 韩国留学生熟语偏误及心理因素调查一、熟语掌握情况表一 熟语语义内容测试的图表分析题目关键词选A的人数选B的人数选C的人数偏误类型

34、兜着走861望文生义戴高帽1221望文生义吃素的627望文生义吃软饭267引申偏误炒冷饭0123望文生义吃不消591望文生义红眼病735推测偏误饭桶1410望文生义颜色816望文生义够朋友546望文生义 下划线字体表示选择正确答案的人数(以下表格同略)表二 熟语语用内容测试的图表分析题目关键词选A的人数选B的人数选C的人数偏误类型变色龙852感情色彩偏误不倒翁294语义偏误炒鱿鱼285语用偏误第三者843语义偏误亡羊补牢474感情色彩偏误大锅饭375语用偏误保护伞348望文生义泼冷水519语用偏误表三 熟语语法内容测试的图表分析题目关键词选A的人数选B的人数选C的人数偏误类型捏把汗348错序碰

35、钉子2103误代拉关系753缺失打主意339误用穿小鞋438偏重二、课堂学习情况 表四 课堂学习情况选A的人数选B的人数选C的人数选D的人数第一题31020第二题6333第三题6720第四题5343第五题4551第六题4560第七题12300三、语言情境中运用情况表五 语言环境中运用情况选A的人数选B的人数选C的人数 选D的人数第一题5550第二题2382第三题2643第四题105xx第五题2562第六题960x第七题10410第八题510xx第九题105xx第十题717x第十一题951x四、课外学习情况 表六 课外学习情况选A的人数选B的人数选C的人数选D的人数第一题11310第二题5532

36、第三题8403第四题5712第五题1752第六题3750第七题5811第八题123xx五、学习焦虑心理情况表七 学习焦虑心理情况选A的人数选B的人数选C的人数选D的人数第一题10311第二题12120第三题8421第四题6441第五题6450第六题14010第七题11210第八题12102第三节 调查结果及分析在韩国留学生熟语偏误及心理因素调查问卷中,我们共设计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熟语掌握情况调查,包括熟语语义内容测试、语用内容测试、语法内容测试;第二部分是课堂学习情况调查;第三部分是语言情境中运用情况调查;第四部分是课外学习情况调查;第五部分是学习焦虑心理情况调查。第一部分包括熟语语义内容测

37、试、语用内容测试、语法内容测试。在语义内容测试中,共10道题,其中一题、四题、十题偏误率最高。其次是三题、六题、七题、八题、九题。二题、五题偏误率最低。在这一测试中,望文生义是韩国留学生偏误的最主要原因。(见表一)在语用内容测试中,共8道题,这一部分是熟语中的难点部分。一题、二题、四题、五题、六题、八题错误率都很高,三题、七题较少一些。通过对偏误类型的分析,我们发现在熟语语用偏误中,感情色彩方面的偏误率最高,即对熟语的褒贬义辨析不清。其次是语用失误,即在不恰当的地方说出了不恰当的话,同时还有望文生义的现象出现。(见表二)在语法内容测试中,共5道题,留学生出现的偏误较少,这是因为韩国留学生特别注

38、重语法层面的学习和训练,因此,语义和语用偏误才是韩国留学生的最大障碍。一题、五题是偏误率高发题。其他问题都有超过一半以上的留学生掌握了,而答错的原因也并不是因为不理解熟语的语法结构,而是将其它汉语知识与之混淆。(见表三)第二部分是课堂学习情况调查。在此项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在第一题中,能听懂老师讲课的人占大多数,课堂情况比较好,只有极少数学生会完全听不懂,这说明留学生在信息输入的过程中的接受效果良好,此时的短期记忆对留学生摄取知识非常有益。第二题是课堂回答问题时的态度,此时学生运用思维模式,进入信息处理的关键阶段,此后的问题都表现出了韩国留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表明韩国留学生在汉语学习方面的耐

39、心和坚持。(见表四)第三部分是语言情境中运用情况调查。留学生在大量信息的输入之后,经过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和思考总结,再将汉语信息进行输出以便在日常交流中与人沟通,要想真正学好一门语言,必须在目的语国家进行训练和强化。在中国学习汉语的韩国留学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在生活中了解中国文化和语言,这是学习汉语的最佳途径。在这一部分的调查中,韩国留学生在语言情境中学习汉语的效果良好,这表明韩国留学生已经充分利用了学习汉语的资源。(见表五)第四部分是课外学习情况。韩国留学生除了在课堂上习得语言外,课外的自主学习对习得效果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我们一直强调要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主动地学习,只有主动地获

40、取知识而非填鸭式的教学才能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学习汉语面对问题时,留学生通过课后的自主学习,能使个人在同样的语言环境、同样的教授条件下获得不同的学习效果。(见表六)第五部分是学习焦虑心理情况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并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所有韩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目的,尽管个人的具体学习动机不同,但同是来自一个国家,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都想带着一份满意的成绩回国。因此,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是不可避免的。这一部分的问卷调查表明,韩国留学生大多数都认为自己学习汉语学的不好,而且对交际表现的非常紧张,考试焦虑也是困扰韩国留学生的问题之一。学习焦虑的问题在后面我们会给出详细的策略。(见表七)第二章 熟语偏误

41、的成因及认知心理分析第一节 熟语偏误的成因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偏误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统计后,参照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给出的韩国留学生偏误的作文及案例,结合当前熟语研究现状、中介语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偏误分析理论、认知心理学来探讨韩国留学生熟语偏误产生的原因,我们认为熟语偏误的成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即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回避策略、熟语本身的复杂性和教学教辅材料不足。一、负迁移“桑代克和伍德沃思最先引进了学习迁移理论,学习迁移理论指的是一种语言学习对另一种语言学习的影响,学习迁移理论是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赵清永.谈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熟语教

42、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7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正迁移指的是把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准确灵活地运用到学习新知识或者解决新问题上,以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而负迁移经常表现在思维定式的僵化、语言知识的混淆、即将母语中的语法习惯强加到第二语言中,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在熟语偏误的成因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负迁移还可以分为三种,即母语负迁移、汉语负迁移、文化负迁移。(1) 母语负迁移母语的负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中非常普遍,留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汉语的时候,经常会不自觉的将母语的语言语法体系运用到汉语中,即便在进入学习的高级阶段以后,也难免犯此类错误,从而导致交流的不畅,严重的

43、还会打击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信心,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交流中对汉语难点采取回避策略,熟语教学在这一点上表现的相当突出。虽然中韩两国同属亚洲国家,但由于两国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生活环境、语言文字、思考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两国熟语也表现出很多不同点。留学生对两国熟语的差异有所了解,但由于文化积淀不够,当熟语真正出现的时候,他们还是倾向于用自己国家的文化内涵去理解这些熟语,从而导致偏误的产生。(2) 汉语负迁移“迁移是广泛存在的,不仅存在于不同类型的学习经验之间,还存在于同一类型的学习经验中.”刘萍.学习的迁移规律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汉语负迁移和母语负迁移在理论上是相同的,即留学生在学习汉

44、语时所积累的汉语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模式也会对其学习其它的汉语知识造成影响。汉语负迁移表现在在不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将既得的不充分的汉语知识运用到另一知识点上,从而产生偏误。尤其是初学者,在初学汉语时学习到了很多的汉语语法规则,正是这种没有语境情况下的既有“固定性”又有“灵活性”的汉语语法规则,导致了留学生在遇到熟语交际的时候偏误的产生,当留学生遇到新的熟语结构的时候,难免利用自己已学过的熟语规则,这就给汉语熟语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3) 文化负迁移 学习任何语言,实质上都是学习语言中的文化,中韩两国距离较近,文化上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但即便是这样,不同的文化还是会使留学生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收

45、到文化负迁移的影响。即便是同一个词,也会因为色彩义不同而产生理解的困难。比如黄色在中国是尊贵的象征,那是由于古代皇室的推崇延续下来的,但在现代社会,黄色还有色情的意思。而在韩国,黄色还能代表和尚,类似于这种复杂的情况还有很多,在熟语偏误中更是屡见不鲜。二、目的语规则泛化留学生多是大学交换生或者成年人,他们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语言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领悟能力,这是他们习得第二语言的优势,同时,也是劣势,因为在留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词汇之后,他们会运用已知的目的语规则将其它目的语进行类比递推,这种类推就会导致目的语规则的泛化。留学生对汉语知识的过分归纳和概括导致了偏误的产生。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整个晚上,我们都担惊受怕不已。其中,“不已”是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