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2146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10月24日18时05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两弹一星”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个里程碑,第二个里程碑是载人航天器,而绕月工程就是第三个里程碑。国防科工委主任张庆伟,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 10月24日1,我国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 欢迎欣赏,我国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演讲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演讲内容,思考: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中华民族在古代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1

2、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思考: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中华民族在古代曾创造了辉煌,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有哪些?,建国以来我国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有哪些?,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什么作用?,演讲任务,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有哪些?建国以来我国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一、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果,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计算机技术与生物技术的发展,一、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果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袁隆平与杂,建国初期迅速发展,建立科研机构1949年成立中科院。,制定科技发展规划以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为重点。,文革

3、时期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蓬勃发展,建国以来科技发展概况:,建国初期迅速发展建立科研机构1949年成立中科院。,年月日,王淦昌等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得到了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计划)纲要从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需要与实际可能出发,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个领域个主题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点、组织一部分精干的科技力量,希望通过年的努力,力争达到目标。,“863”计划,年月日,王淦昌等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星火计划

4、,“星火计划”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于1986年实施的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是:把先进适用的技术引向农村,引导亿万农民依靠科技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科技进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星火计划“星火计划”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于1986年实施的第,于1988年8月经政府批准,是一项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其宗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发挥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和潜力,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火炬计划,于19

5、88年8月经政府批准,是一项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1、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两弹一星”,(1)背景,1945年8月6日,日本广岛,“小男孩”,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1、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两弹一星” (1)背景1945,发展“两弹一星”战略的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中国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发展“两弹一星”战略的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6,核科学,(2)

6、“两弹一星”成果:,中国 “两弹元勋”邓稼先(19241986),核科学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美、苏的核垄断;,钱学森,钱学森他是谁? _ “我在美国待,秦山核电站内部,大亚湾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内部大亚湾核电站,火箭和导弹技术,1960年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1960年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4年独立研制的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1966年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 1970年中远程火箭首次发射成功。1970年4月,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1971年我国研制的第一枚洲际导弹首次飞行成功。,钱学森著名火箭专家,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

7、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长 征 火 箭 大 家 族,火箭和导弹技术1960年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钱学森长 征,卫星技术,“东方红一号”重量173公斤,比苏联、美国、法国、日本等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总和还要重。卫星的跟踪手段、信号传递方式、星上温控系统也都超过了其它国家第一颗卫星的水平。,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意义: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卫星技术 “东方红一号”重量173公斤,比苏联、美国、,“两弹一星” 后中国的科技成就:,1975年,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79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8、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1982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从潜艇水下发射战略导弹技术的国家;,从“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至2001年,中国研制并发射了15种类型、50余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率达90%以上。,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两弹一星” 后中国的科技成就:1975年,首颗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工程,2003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载人航天工程2003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在神舟五号载,神州

9、6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2005年,在经过小时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神州6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2005年,在经过小时,袁隆平 (74岁)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身价超千亿,不为钱而活”,2、袁隆平与杂交水稻,A. 袁隆平简介,袁隆平 (74岁)“身价超千亿,2、袁隆平与杂交水稻A. 袁,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2004年8日指出,全球有8.5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饥饿中,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使500多万儿童死亡,饥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产力和国家经

10、济造成上百亿美元的巨额经济损失。,饥饿的女孩1994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B. 杂交水稻对人类的主要贡献,袁隆平接受以色列“沃尔夫奖”,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2004年8日指出,全球有8,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靠袁隆平。中国农民为什么要这么说?,2004年,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银河” 计算机,1983年研制成功的“银河”亿次系列计算机,使我

11、国成为能研制巨型机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该成果荣获特等国防科技成果奖,3、计算机技术与生物技术的发展,“银河” 计算机 1983年研制成功的“银河”亿次系列计,1983年 12月22日 ,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算机“银河”在长沙研制成功。 1992年 11月19日 ,“银河”10亿次巨型计算机在长沙通过国家鉴定。当时有关当局还夸说全部机器的焊接完全用人手操作,但仍然准確无误。 1997年 6月19日 ,“银河”并行巨型计算机在北京通过国家鉴定。该机采用分布式共享存储结构,面向大型科学与工程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基本字长64位,峰值性能为130亿次,1983年 12月22日 ,中国第

12、一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学技术成就(一),时间重大成就作用和意义1964.6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学技术成就(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学技术成就(二)时间重大成就作用和意义1,1 .国家的独立(保障),5 .党和政府的重视,3.经济实力的增强,4 .科学家的努力,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二、建国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合作探究2,建国以来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 .国家的独立(保障) 5 .党和政府的重视3.经济实力的,新 中 国 科 技 的 发 展 对 我 国 现 代 化 建 设 有 什 么 重 大 作 用?,合作探究3

13、,三、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的影响,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和对中国的核威胁,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了安定环境。杂交水稻的培育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载人航天工程成为推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新 中 国 科 技 的 发 展 对 我 国 现 代 化 建,“载人航天工程”的相关领域有:计算机行业,航天制造业,钢铁业,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通讯技术,空间技术,能源技术等。,“载人航天工程”的相关领域有:,THE END谢谢大家欣赏!,THE END谢谢大家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