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传染病及突发报告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21802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1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传染病及突发报告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传染病及突发报告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传染病及突发报告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传染病及突发报告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传染病及突发报告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传染病及突发报告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传染病及突发报告培训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主要内容,该做哪些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存在问题原因?如何进行改进?,主要内容该做哪些工作?,一、该做哪些工作?(1) -服务内容,1.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其他专业机构指导下,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协助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收集和提供风险信息,参与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一、该做哪些工作?(1) -服

2、务内容1.传染病疫情和突发,2.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登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本、X线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后,按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如发现或怀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要求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2.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登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3.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3.1报告程序与方式。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机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传染病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按相关要求通过电话

3、、传真等方式进行报告,同时向辖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送传染病报告卡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3.2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时,应按有关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发现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24小时内报告。3.3订正报告和补报。发现报告错误,或报告病例转归或诊断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传染病报告卡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等进行订正;对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及时进行补报。,3.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

4、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3.1报告程序与方式,一、该做哪些工作?(2) -服务要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协助开展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置。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报告管理工作,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做好相关服务记录,传染病报告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应至少保留3年。,一、该

5、做哪些工作?(2) -服务要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一、该做哪些工作?(3) -考核标准,传染病疫情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一、该做哪些工作?(3) -考核标准传染病疫情报告,1、传染病疫情报告,报告率=报告卡卡片数/登记传染病病例数100,对医疗机构的门诊日志或出入院登记中诊断的传染病病例与传染病纸质报告卡、传染病登记本及网络直报卡片进行四方核对,要求对发现的传染病全部进行网络直报,并且四方信息一致。及时率=报告及时的病例数/报告传染病病例数100,抽取医疗机构的门诊日志或出入院登记中诊断的传染病病例与网络直报核对,记录诊断日期与报告

6、日期,判断时间差,根据报告时限进行判断是否及时。,1、传染病疫情报告,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准确。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项目齐全,填写规范。传染病网络直报率,要求直报单位每月至少报告一张有效的传染病报告卡。,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准确。,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及时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应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100,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3、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应急预案、制度根据要求制定单位应急预案、制度定期更新应急队员有专人负责卫生应急工作组建卫生应急队伍能够定期参加培训和演练应急物资消

7、杀灭器材、药品采样器材防护用品预防性药品,3、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应急预案、制度,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本辖区内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协助疾控部门开展以下工作:开展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及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和实施医学观察。病人医疗救治和管理。按要求落实隔离治疗或居家治疗管理等措施。及时进行标本采集、送检。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消杀灭方法正确。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发放相关宣传资料。按要求开展应急接种、预防服药等特异性保护措施,有接种服药人数记录。现场查看相关工作记录。,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本辖区内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协助,二、存在问题及原因,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项目不全以往

8、印刷门诊日志登记本太多,一直未用完,不舍得浪费 登记不完整(地址、职业、电话)临床大夫责任心不强病人不透露个人信息信息不全,不利于传染病人追踪管理漏登病号太多临床大夫责任心不强处于电子病历与手写病历的过渡期,二、存在问题及原因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院内自查流于形式部分医疗机构对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不开展自查疫情管理员不会自查查出问题不落实奖惩制度,无整改导致疫情漏报、迟报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与解决,院内自查流于形式,传染病监测报告敏感性较低传染病诊断培训未开展或只是针对当年重点病种开展临床医生传染病发现与诊断能力不足为了减少工作量,临床医生缩减传染病疑似病例范围,确诊病例才报告,疑似往往不报

9、个别医疗机构需要当地疾控机构反复督促,才能确保每月一登陆、每月一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敏感性较低,报告不及时、错报、漏报临床医生未依法履行职责,责任心不强,报卡不及时、错报医院未开展自查或自查流于形式疫情报告人员未认真核查临床医生报卡信息,未发现报告不及时、错报问题疫情报告人员网络直报时笔误,导致诊断时间、病种等填报错误今年以来国家通报的报告不及时卡片:,报告不及时、错报、漏报,村级: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意识不强,未充分发挥网底作用。乡级对村级指导、培训不到位村级传染病较少,村级医生不重视发现疑似病例直接转诊而未登记报告。村医要加强对水痘、流腮、其他感染性腹泻等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报告。

10、,村级: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意识不强,未充分发挥网底作,疫情报告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报卡操作不规范人员流动大,兼职人员业务不熟练人员短缺,一人身兼数职,应付差事最终导致诊断时间、病种等信息填写错误,或未经审核私自删除,造成迟报、错报等一系列问题,影响报告质量。,疫情报告管理人员,培训:流于形式甚至不培训未对本院临床医生全面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与报告法律法规培训,培训内容不够全面或更新不及时,临床医生知晓率低,认症能力不高,报告意识不强。公共卫生科人员自身传染病防治知识匮乏,甚至连基本知识都不掌握。对村级医生培训缺失。,培训:流于形式甚至不培训,法定传染病的调整(1),年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

11、中,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7种。甲类传染病(2种) :鼠疫1、霍乱2。乙类传染病(25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1、艾滋病2、病毒性肝炎3、脊髓灰质炎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5、麻疹6、流行性出血热7、狂犬病8、流行性乙型脑炎9、登革热10、炭疽11、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2、肺结核13、伤寒和副伤寒1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5、百日咳16、白喉17、新生儿破伤风18、猩红热19、布鲁氏菌病20、淋病21、梅毒22、钩端螺旋体病23、血吸虫病24、疟疾25。丙类传染病(10种) :流行性感冒1、流行性腮腺炎2、风疹3、急性出血性结膜炎4、麻风病5、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6、黑热病7、

12、包虫病8、丝虫病9,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10。,法定传染病的调整(1)年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中,法,法定传染病的调整(2),2008年5月2日,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丙类传染病。2009年4月30日,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2013年10月28日,国家卫计委发文,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流行性感冒;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目前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2、乙26、丙11三类共39种。,法定传染病的调整(2)2008年5月2日,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应急预案生搬硬套

13、网络或上级部门,未针对本单位情况,摆样式、不实用。未定期更新。编制人员不知道如何编制预案。编制目的: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分清职责分工制作工作流程图,应急预案,物资储备种类、数量、场所不达标。应急物资管理不够重视物资使用频率低,过期现象严重物资储备不合理应急物资喷雾器、含氯消毒片采血、采便、呕吐物等器材N95医用口罩、防护服、手套等预防性药品,物资储备种类、数量、场所不达标。,应急队员无组织无培训无演练,应急队员,三、改进措施,提高责任意识,增强业务水平。临床医生认真学习法律法规,掌握诊断标准及报卡要求,规范报卡填写,发现传染病立即上报,确保疫情报告及时、准确,不出现漏报。网络直报人员接到报

14、卡后认真进行信息核对,确保各项信息尤其是诊断时间填写无误后方可保存。,三、改进措施提高责任意识,增强业务水平。,强化业务培训,重视院内自查。要对全体医务人员开展有关疫情报告及传染病诊断标准相关技术培训,加强培训考核,确保培训效果,提高临床医生的传染病发现和诊断水平,提高疫情监测报告的敏感性,确保每月一登陆,每月一报告。要强化村级医生培训,提高常见传染病的诊断水平。每月开展由院领导及相关科室主任参与的院内自查,做好自查记录,并根据自查结果落实奖惩制度,杜绝传染病疫情漏报、迟报。,强化业务培训,重视院内自查。,加强管理,做好人员、物资、技术储备。成立疫情管理组织机构,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管理,避免人员频繁更换。补充购置常用必备应急物资,并加强管理,定期检修更换,确保正常使用。制定更具操作性的应急预案,明确组织分工与工作流程。,加强管理,做好人员、物资、技术储备。,关于工作细节,门诊日志以县为单位统一印制;乡镇卫生院按照最新项目要求自行印制;在原有门诊日志本上添加项目。网络直报:保存卡片前要信息核实删卡:未经县级人员审卡,乡级人员不准擅自删除,关于工作细节门诊日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