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感染免疫学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寄生虫感染免疫学培训课件.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掌握:感染免疫的特点及应用 某些名词的基本概念熟悉:逃避免疫的主要机制 免疫病理损害的特点与表现了解:人感染寄生虫后的免疫状态 感染免疫对宿主有利一面,Purpose and requirement,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1,掌握:感染免疫的特点及应用Purpose and requi,寄生虫为何能在有免疫力宿主内寄生? 低等动物进入人体寄居生存的条件? 寄生虫致病与免疫有何关系? 免疫学检查结果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为何仍未研制出人用抗寄生虫疫苗? 药物抗虫效果与免疫有关? 寄生虫对人体只有害无益?,Purpose and requirement,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
2、/2022,2,寄生虫为何能在有免疫力宿主内寄生?Purpose a,Immune conception (review),Innate immunity 组成 、作用特点? Adaptive immunity 组成 、作用特点?,(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3,Immune conception (review)(固有免,固有免疫的组成及作用( review ),生理屏障:粘膜、气管纤毛、皮肤、胃酸 血脑屏障、胎盘屏障非特异细胞:单核-吞噬系统细胞、 中性粒细胞、NK、嗜酸性粒细胞体液因素:溶菌酶 补体 IFN-r 血清中高 密度脂蛋白以及生理和生化
3、环境,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4,固有免疫的组成及作用( review )生理屏障:粘膜、气管,适应性免疫组成与作用(review ),寄生虫抗原,APC,Th,活化细胞并产 生细胞因子,(效应Th),成熟 TC TDTH,记忆T细胞,记忆B细胞,成熟B细胞 浆细胞 Ig,体液免疫,效应Tc 杀伤靶细胞,效应TDTH 细胞因子,细胞免疫,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5,适应性免疫组成与作用(review )寄生虫抗原APCTh活,适应性免疫组成及作用(复习),多克隆活化,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6,适应性免疫组成及作用(复习)多克隆活化寄生虫感染免疫
4、学10,Relationship between parasite and host,长期共进化过程中,相互适应建立的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平衡 这种平衡是宿主免疫/寄生虫致病力二者平衡,(二者共存亡),所有低等动物能在人体寄生吗?,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7,Relationship between parasite,宿主的先天抗性遗传决定,具先天不易感染性 如:人对牛囊尾蚴; Duffy血型阴性的人可抵抗P.v感染; 镰状细胞贫血和G6PD的人:可抵抗重症疟发生 东方田鼠对血吸虫不易感; 人感染血吸虫后并非都出现晚期:A型血; HLA型别,低等生物入侵宿主后, 决定其生存的因素
5、:双方的遗传景,HLA-DR6(肝纤维化);HLA-DRB1和DQB(肝脾型);HLA-DPA1*0103、 DRB1*04、 DQA1*0601和DQB1*0201基因 晚期),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8,宿主的先天抗性遗传决定,具先天不易感染性低等生物入,易感小鼠 东方田鼠丝氨蛋白酶抑制剂 表达上调 不表达/下调溶菌酶 不表达 表达上调各组织蛋白酶 不表达 表达上调CD74 不表达 表达上调MHC/ 不表达 表达上调胰岛素生长因子-1 上调 下调 肺差异表达基因(7d) 72条 1060条 免疫抑制 免疫激活,血吸虫感染不同宿主后的早期免疫应答差异 (基因表达谱研究显示),
6、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9,易感小,低等生物入侵宿主后, 决定其生存的因素:双方的遗传背景,低等生物的特性,每个物种均有适应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理生化环境。 所以: 不少寄生虫侵入人体或动物后不发育成熟; 多数寄生虫各有其适应他寄生的部位; 在长期感染侵犯中可进化为适应性寄生。,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10,低等生物入侵宿主后, 决定其生存的因素:双方的遗传背景,The typ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asitic infection,(寄生虫感染的类型及特点),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11,The type
7、and characteristics(寄,Type (注意基本概念),1、Suppressive infection(隐性感染) and Carrier(带虫者) 二者都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前者-常规方法查不到病原体的寄生现象。 如机会致病寄生虫的感染。 后者-常规方法可检见病原体。 如阿米巴包囊带虫者,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12,Type (注意基本概念)1,Type,2、 Apparent infection(显性感染) 有症状或/和体征 急性感染(acute infection) 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其程度与虫株毒力和数量及宿主免疫状态,可因
8、免疫状态改变而转换(如弓形虫),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13,Type 2、 Apparent infection(显性感,Type,3、Opportunistic infection(机会感染)由机会致病寄生虫引起,一般不引发病,在免疫状态低下时大量繁殖,致病力增强致超度感染。这类虫:多数原虫和少数蠕虫(粪类圆线虫和短膜壳绦虫),机会致病寄生虫成为艾滋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两个病例,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14,Type3、Opportunistic infection(,4、Larva migrans (幼虫移行症) 某些寄生虫幼虫侵入人体后不发育为成虫,但
9、可长期存活和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病变。根据部位,分为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有哪些虫种?,Type,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15,4、Larva migrans (幼虫移行症)Type寄生虫,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16,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0/2/202216,Characteristics,1.Carrier and Chronic state 多见 原因:感染量少; 治疗不彻底; 缺乏完全免疫;虫体寿命长;遗传因素。 棘球蚴活40年; 带绦虫活30年; 原虫靠无性繁殖-长期寄生; 肝吸虫、肺吸虫和Sj血吸虫各可活?年 ,,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
10、/2022,17,Characteristics 1.Carrier an,2.重复感染和多重感染(Repeated infections and multiple infections) 重复感染:多数寄生虫均有此现象。 多重感染:最多有9种寄生虫感染者。 (既有相互促进,也有相互拮抗),Characteristics,线虫和血吸虫混合感染可加重病情。血吸虫感染可加重阿米巴致病。,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18,2.重复感染和多重感染Characteristics线虫和血,3.异位寄生/损害 与 多器官损害,1)异位寄生 -虫体在正常部位以外组织器官 寄生现象 ,所致损害为异位
11、损害。2)多部位损害:幼虫移行,游走(突破屏障): 随血播散(原虫); 异位寄生:,(heterotropic parasitism and ectopic lesion),Characteristics,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19,3.异位寄生/损害 与 多器官损害1)异位寄生 -虫体在正常,4.免疫病理损害与晚期发生 典型的:血吸虫和丝虫(致残主因) 5.免疫抑制与继发性免疫缺陷(如Sj),致免疫缺陷-使疫苗效果减低抗其他病原感染的抵抗力下降,如: 血吸虫患者易患乙型肝炎,Characteristics,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20,4.免疫病理损害与晚期
12、发生致免疫缺陷-使疫苗效果减低,6.在医院临床可见到的寄生虫病种: 急性患者:旋、血、肺、疟、阿、弓、粪类圆、等 晚期患者:丝、血、等 组织内蠕虫病:侵犯于脑、肺、肝、眼、皮 下肌肉、等部位引起的占位型病变或并 发症明显者 , 多在外科系统诊治。,Characteristics,组织内寄生虫中多数为食源性的。,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21,6.在医院临床可见到的寄生虫病种:Characterist,Parasitic infections and their immune characteristics,(寄生虫感染免疫的特点),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22,P
13、arasitic infections and their,Immune characteristics,1. 寄生虫抗原(复杂)2. 诱生的免疫应答( Th2为主,免疫记忆差)3.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普遍)4. 适应性免疫类型( 多不完全)5. 免疫逃避(方式多样)6. 超敏反应(致免疫病理损害,常见),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23,Immune characteristics1. 寄生虫抗原,Complex of Parasite antigens,(1)原虫小,但成份多(疟原虫有30多种); (2)多细胞蠕虫,体积大,结构复杂; (3)生活史复杂,阶段多; (4)抗原变异
14、、更新、模拟。,成分多、抗原变异、生活史复杂,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24,Complex of Parasite antigens,来 源:表膜Ag,体质Ag,代谢分泌Ag 化学性质:蛋白、多肽、多糖抗原 功 能:诊断抗原,保护性抗原, 免疫病理抗原 特 异 性:特异性抗原(种、株、阶段) 交叉抗原(种属间、阶段间),Complex of Parasite antigens,抗原种类,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25,来 源:表膜Ag,体质Ag,代谢分泌AgCompl,2.诱生的免疫应答类型 -Th2为主,(1)多克隆抗体的大量产生 利-作为免疫诊断标志物 弊-影
15、响保护性效果和免疫诊断结果(2)特异和非特异抗体类和亚类均增加 抗体类其中IgE 抗体增加相对明显 抗体亚类其中IgG4抗体增加相对明显 (3)产生的免疫记忆差。,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26,2.诱生的免疫应答类型 -Th2为主(1)多克隆抗,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Eosinophils ),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外周血或局部组织中Eos增多;尤指组织内蠕虫,病变部位有Eos浸润和夏科雷登结晶。在临床诊断中有参考价值,1.常见病因?过敏、蠕虫、某些药物、皮肤病、血液病和肿瘤等 2.为何增多?抗虫效应细胞之一;致过敏表现之一.3.发生机制?属虫体分泌代谢Ag诱生的免
16、疫应答。 与IgE受体基因、IL-4和IL-5基因旁的基因位点,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27,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Eosinophils,Eos增多与过敏反应有关的证据:,1.Eos是一种参与过敏反应过程的细胞之一, 导致Eos增高的寄生虫Ag变应原;2.Eos增多并不出现于所有蠕虫感染者;3.Eos是免疫效应细胞,活化效应的Eos可表达大量Cytokines、Ig及C受体,并产生特有的毒性介质, 通过脱颗粒发挥杀病原作用;4.Eos增多发生于发热、过敏和局部症状明显的感染者,如Sj急性期(发热、荨麻疹、神经血管性水肿、面部浮肿、出血性紫癜和支气管哮喘等)。,寄生虫感染免疫
17、学,12/16/2022,28,Eos增多与过敏反应有关的证据: 1.Eos是一种参与过敏反,4.适应性免疫的类型,4.1 消除性免疫(sterilizing immunity) 指对再感染产生完全抵抗力(很少见) 仅见主要皮肤利什曼原虫 (Leislimania major)引起,有完全免疫作用,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29,4.适应性免疫的类型4.1 消除性免疫(sterilizin,4.适应性免疫的类型,4.2、非消除性免疫 (non-sterilizing immunity) 具不完全免疫作用,见于多数寄生虫感染。 两种情况: 带虫免疫(premunition immu
18、nity),原虫 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蠕虫,是何概念?二者共同和不同之处?,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30,4.适应性免疫的类型 4.2、非消除性免疫是何概念?二者,:,1.Ab作用对原虫侵入细胞可丧失能力;2.Ab+补体的作用抗血吸虫作用;3.Es细胞效应损伤虫体表膜;4.活化的巨噬细胞作用杀胞内利氏曼 5.抗体+效应细胞发挥对病原吞噬或损伤;6.Ag特异性Tc直接杀伤,如CTL裂解虫体;7.ADCC效应-主要对组织内寄生蠕虫;,免疫效应机制,4.适应性免疫的类型,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31,:1.Ab作用对原虫侵入细胞可丧失
19、能力;免4.适应性免疫的,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32,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0/2/202232,免疫效应机制:,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33,免疫效应机制: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0/2,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34,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0/2/202234,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35,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0/2/202235,4.适应性免疫的类型,4.3、缺乏有效的免疫力 ( 无免疫作用) 某些原虫(锥虫和阿米巴)感染 患者可终身带虫,重症锥虫病可致死 黑热病 不治疗可致死,治愈后出现免疫 阿米巴病 对再感染无抵抗力,寄生虫感染免疫学,
20、12/16/2022,36,4.适应性免疫的类型4.3、缺乏有效的免疫力寄生虫感染免疫学,病名 主要寄生部位 免 疫 类 型 阿米巴病 结肠 无贾第鞭毛虫病 小肠 不完全 非洲锥虫病 血液 无 南美锥虫病 巨噬细胞 不完全利什曼原虫病 巨噬细胞 消除性(皮肤利什曼原虫) 不完全(巴西利什曼原虫) 无(杜氏利什曼原虫) 弓形虫病 巨噬细胞 不完全 疟疾 肝细胞、红细胞 不完全 血吸虫病 血液 不完全 淋巴丝虫病 淋巴系统 无 旋毛虫病 小肠、肌细胞 不完全 线虫感染 肠 无 绦虫感染 小肠 无,主要人体寄生虫病的寄生部位和免疫类型,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37,主要人体寄生虫病的
21、寄生部位和免疫类型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0/2,寄生虫感染诱导产生的免疫 为何表现为不完全免疫? 或无免疫力?,其理由:,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38,寄生虫感染诱导产生的免疫 其理由: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0/2,免疫逃避 (immune evasion),某些寄生虫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而发育、繁殖、生存的现象,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39,免疫逃避 (immune,immune evasion,1.寄生部位解部学隔离 眼部、脑部: 囊尾蚴 空腔脏器内: 肠腔只有SIgA,作用不大。 细 胞 内: M内、RBC内,肌cell内2.保护层形成: 囊壁或囊包 (棘球蚴、旋
22、毛虫幼虫),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40,immune evasion1.寄生部,immune evasion,旋毛虫和棘球蚴的保护层:,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41,immune evasion,immune evasion,3.表面Ag的改变 3.1 Ag变异: 在体表或表膜上的Ag不断发生改变。 eg:锥虫表面的糖蛋白膜Ag,不断更新,使前次虫体诱生的Ab,对下次新变异虫体不能发挥作用(时间差)。 疟疾再燃发生机制?,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42,immune evasion 3.,3.2 分子模拟与伪装 分子模拟(molecular mi
23、micry): 某些寄生 虫体表达与宿主组织相似成分来妨碍宿主 免疫系统的识别。 抗原伪装(antigen disguise):寄生虫可将宿 主成分镶嵌在它的体表或用宿主成分包被自己。,immune evasion,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43,3.2 分子模拟与伪装 immune e,3.3 表膜脱落与更新: 蠕虫虫体表膜不断脱落与更新, 与表膜结合的抗体随之脱落。,immune evasion,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44,3.3 表膜脱落与更新: immune e,immune evasion,4.抑制和破坏宿主的IR 4.1 特异性B cell克隆的耗竭
24、 寄生虫感染可诱发宿主产生高 Ig血症,不但无 免疫作用,反而造成大量B cell clones 耗尽。 B细胞多克隆活化剂(多糖,糖脂,磷脂)活化 多个B cell克隆,产生非特异性lgM、lgG。,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45,immune evasion 4.抑制和破,immune evasion,4.2 抑制性 T cell(TS)和抑制性M激活 及促进CD4+T细胞凋亡。 *血吸虫成虫可释放一种能选择性地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因子(血吸虫抑制因子),起调节宿主免疫应答和免疫效应的作用; *血吸虫蛋白酶通过裂解IgG形成具有抗炎作用的肽类,如苏氨酸-赖氨酸-
25、脯氨酸三肽对巨噬细胞活性有抑制作用,注射此三肽于感染小鼠,可抑制肉芽肿形成; *在血吸虫病慢性和晚期患者或慢性感染期,可见细胞免疫处于低下或抑制状态,表现为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比值、IL-1水平和脾脏IFN-含量下降,尤在晚期患者中更为显著。,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46,immune evasion 4.2 抑制性,immune evasion,4.3 虫源性淋巴cell毒性因子: 直接破坏cells。 4.4 产生封闭Ab: (主要由多糖抗原所诱生) 某些Ab结合于虫体表面阻止保护性 Ab与虫体结合 。,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47,immune
26、 evasion 4.3,5. immune evasion,4.5 释放大量的可溶性抗原 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合物-致病; 阻断效应细胞发挥作用; 诱导T、B细胞耐受和多克隆活化; 激活抑制性免疫细胞。,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48,5. immune evasion 4.5 释放大量,寄生虫感染所致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1.型 局部反应(尾蚴性皮炎) 全身反应 (包虫囊液致过敏性休克) 提示杀虫治疗时要注意! 2.型. 杜氏利什曼原虫和疟原虫所致的贫血。,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49,寄生虫感染所致超敏反应 (,Hypersen
27、sitivity,3.型 由IC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 激活补体,引起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 中粒cell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全身: 血吸虫急性感染的发热表现。 局部: 疟疾及血吸虫性肾炎,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50,Hypersensitivity 3.型,Hypersensitivity,4.型 慢性增生性炎症 象皮肿 Eos肉芽肿 Sj肝、肠纤维化病变皮炎 幼虫致慢性皮炎,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51,Hypersensitivity4.型寄,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52,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0/2/202252,寄生虫
28、感染免疫学,12/16/2022,53,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0/2/202253,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超敏反应性疾病举例 感 染 临床表现 超敏反应型别原虫 疟疾(三日疟) 肾病综合征 贫血 利什曼病 皮肤利什曼病 血吸虫病 尾蚴皮炎 、 急性血吸虫病 血吸虫性肝硬化 蠕虫 丝虫病 象皮肿 热带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包虫病 包虫囊破裂引起休克 ,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54,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超敏反应性疾病举例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0/2/,Relationship between P and H,传统观点: 损害、致病 并逃避免疫攻击。 Parasite Host 抵抗(免疫杀死部分虫体或
29、限制再感染),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55,Relationship between P and H,新的观点 研究发现: *宿主免疫低下时,寄生虫发育与生殖受限 *寄生虫生长、发育与繁殖依赖于宿主免疫 寄生虫与宿主长期共进化过程形成,使其生存,不仅通过逃避宿主免疫来实现,而且还要利用宿主免疫提供某些效应分子(如细胞因子、抗体等)来调节促进自身的发育或生殖。 如血吸虫。,Relationship between P and H,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56,新的观点 研究发现: Relationship,(三)血吸虫的生长发育依赖宿主免疫的依据,血吸虫生长发育依
30、赖于宿主,但他不只是通过消化道摄取营养,更重要的是:(1)不少成分不能自身合成,而靠宿主提供,通过体表吸收和结合受体转导信息来调节其代谢,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磷脂;胸腺素等促进其发育。(2)调节宿主免疫,诱产出适应其生长发育的因子。宿主免疫中促进血吸虫生长的因子:CD4+T cells;1L-2;IL-7;TNF-a; TGF-b,证据:,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57,(三)血吸虫的生长发育依赖宿主免疫的依据 血,1)CD4+T cells:用肝CD4+T cell缺失小鼠感染血吸虫,其虫体发育程度显著的要比感染野生鼠的小。2)IL-7缺失: 小鼠感染血吸虫则发育小3)1L
31、-2: 作用同IL-7。4)TNF-a:促雌虫产卵和虫卵成熟。5)TGF-b:促进肺期和肝期童虫生长发育。,尾蚴进入皮肤2h后表达,(3)甲状腺素:甲亢小鼠和正常小鼠给予T4后再感染 血吸虫,其虫体发育特别肥大。(4)MIF(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促进生殖产卵。,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58,1)CD4+T cells:用肝CD4+T cell缺失小鼠,上述现象说明:血吸虫发育依赖T淋巴细胞调节,其中主要是肝脏CD4T细胞,参与了发育调节,但非单一分子的直接作用,而是一个复杂的网络调节。血吸虫长期在宿主体内生长存活,与多种因素有关,这是生物进化,寄生关系长期适应形成的。,寄生
32、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59,上述现象说明: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0/2/202259,研究还发现:当宿主处于防御状态时, 虫体反而更容于生长发育与生存。 例如:专营寄生生活的血吸虫则可运用 宿主的内分泌信号系统和免疫信号系统。 此为寄生虫适应寄生的高度发达表现。,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60,研究还发现:当宿主处于防御状态时,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0/2,Immunology diagnosis,方法:IHA; ELISA; 试纸条法; IFA;RIA等类型:测Ab、测Ag;意义:辅助诊断(结合临床)应注意:1、多种免疫学方法联合应用; 2、应观察抗体滴度变化及动态变化;
33、 3、注意假阳性、假阴性及交叉反应。,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61,Immunology diagnosis方法:IHA;,免疫预防 (Immunoprophylaxis),从1950年代开展了免疫机理和虫苗研究:19581960将牛胎生网尾线虫虫苗用于生产;1967年研制出巴贝斯虫苗投入市场;1971年发展了犬钩虫苗免疫效果良好。1977年中国研制成功牛环形泰勒虫裂殖体细胞 胶冻苗。但迄今为止,人类寄生虫疫苗尚未问世。,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62,免疫预防 (I,免疫预防 (Immunoprophylaxis),人类寄生虫病疫苗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1.寄生虫
34、抗原复杂;2.长期的寄生适应;3.保护性免疫和免疫逃避的机制尚未全明;4.有效的活疫苗有潜在的致病作用;5.安全的分子疫苗设计策略未能突破如免疫记忆问题 。,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63,免疫预防 (Immunopr,免疫预防(Immunoprophylaxis),传 统 疫苗: 灭活、减毒亚单位疫苗:基因重组多 肽 疫苗:合成活载体疫苗:无害菌体或病毒DNA 疫 苗:核酸细胞型疫苗:天然,疫苗研究与发展的类型,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64,免疫预防(Immunoprophylaxis,Immunotherapy,免疫与抗虫治疗使用免疫调节剂增强宿主免疫免疫增强
35、剂与抗虫药联用可增强效果在急性期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者需用免疫抑制药免疫低下或需用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患者应作寄生虫检查和抗虫治疗,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65,Immunotherapy,“废物”利用 or 化“废”为“宝”,?,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66,“废物”利用 or,1 免细胞没事干,就对新来源异物产 生兴趣(如美国人由于环境好,常见病原少, 对花粉发生过敏性哮喘反应)。2.脑肿瘤的拮抗治疗:注射病毒到脑组织中, 可限制肿瘤生长3.结核病的拮抗治疗:注射病毒可缓解症状,学术新概念与新发现,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67,1 免细胞没事干,就
36、对新来源异物产 学术新概念与新发现,Sj可抑制1型糖尿病的发生Sj卵可缓解克隆病 (一种结肠炎)发生Sj对脑脊髓炎发生有干预效果Sj抗原可降低哮喘发生寄生虫某些抗原有抑制癌变作用。,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68,Sj可抑制1型糖尿病的发生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0/2/2022,血吸虫感染对CIA临床症状的影响,对照,预先感染+CIA,CIA后感染,Sj对胶原免疫性关节炎的拮抗,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69,血吸虫感染对CIA临床症状的影响对照预先感染+CIA,1.IL-10/IL-4平衡,IL-5作用可降低群体过敏水平;2.降低巨噬/炎症细胞活化;3.蠕虫感染后期细
37、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总体下调, 机体呈现免疫低反应性;4.诱导Th2应答占优势是导致负向免疫调控的主要始 动刺激,可显著抑制免疫性病变;5.Sj感染可诱导Treg细胞,抑制Th17应答;Treg细胞 是血吸虫感染诱导IL-10的主要来源,并可通过优先抑制Th1应答促进Th2。,蠕虫感染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机制:,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70,1.IL-10/IL-4平衡,IL-5作用可降低群体过敏水平,关于疟疾治疗与预防问题,体外补充内容:,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71,关于疟疾治疗与预防问题体外补充内容: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0/2,抗疟药,控制症状的抗疟药: 氯
38、喹(chloroquine) 派喹(Piperaquine Phosphate ) 奎宁(quinine)最老的药 甲氟喹(mefloquine) 青蒿素(artemisinin)类及其衍生物控制复发和传播的药物 伯氨喹(primaquine),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72,抗疟药控制症状的抗疟药:寄生虫感染免疫学,抗疟药,病因预防用药 乙胺嘧啶、磺胺多辛 在治疗耐药性恶性疟时,需几种抗疟药联合用预防用药 一般流行区:氯喹 有氯喹抗性恶疟地区,可选如下之一: 哌喹合用磺胺多辛; 乙胺嘧啶合用磺胺多辛; 乙胺嘧啶合用磺胺多辛和甲氟喹,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73,
39、抗疟药病因预防用药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0/2/202273,对间日疟治疗用药: 一线药:氯喹和派喹; 二线药:青蒿素类衍生物,用于一线药治疗失败的病例对恶性疟治疗用药: 一线药: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双氢青蒿素、 磷酸咯萘啶; 二线药:青蒿素类衍生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治疗 非重症恶性病例对重症疟治疗用药: 首先用一线药的非口服剂型,缓解后,改用一线或二线药的口服剂型。,抗疟药物及使用原则:,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74,对间日疟治疗用药:抗疟药物及使用原则: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0/,疟疾治疗的药物选择与目的,氯喹、派喹和伯喹: 氯喹杀灭血中疟原虫, 伯喹杀肝脏中疟原虫和血中
40、配子体。 服用方法是二药合用,连服8天。 第二年春天,还须行休止期治疗, 以达到根治目的。 派喹作用同氯喹,存于肝脏,作用时间长。,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75,疟疾治疗的药物选择与目的氯喹、派喹和伯喹: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对间日疟的用药剂量及方案,氯-伯八日疗法: 氯 喹:总量1200mg,第1天600mg,分两次服, 第2、3天各300mg,一次服。 伯氨喹:总计量180mg,22.5mg/日,共八天。派-伯八日疗法: 派 喹:总量1200mg,第1天600mg,分两次服, 第2、3天各300mg,一次服。 伯氨喹:总计量180mg,22.5mg/日,共八天。,寄生虫感染免
41、疫学,12/16/2022,76,对间日疟的用药剂量及方案氯-伯八日疗法:寄生虫感染免疫学,对恶性疟的用药剂量及方案,选以下任一种药,加伯喹45mg,分两次服,每次22.5mg。咯萘啶:总量1600mg,分三天服,400mg/次,第一天服两次,后两天各服一次。青蒿琥酯或蒿甲醚: 总量640-800mg,1次/d, 80-100mg/次,共7d,首次量加倍。双氢青蒿素:总量480-640mg,1次/d, 60-80mg,共7d,首次量加倍。,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77,对恶性疟的用药剂量及方案选以下任一种药,加伯喹45mg,,对疟疾的其它联合用药方案,双氢青蒿素+派喹, 2次/
42、d,2片/次,连服2d。青蒿琥酯+阿莫地喹, 各4片,连服3d。青蒿琥酯2片+磺胺多辛-乙胺嘧啶复方片3片 共3天。 发现有配子体,加伯氨喹总计量45mg,分两天服,22.5mg/次.,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78,对疟疾的其它联合用药方案双氢青蒿素+派喹,寄生虫感染免疫,对重症疟疾治疗,蒿甲醚总量640mg,7天用量,每天肌注1次 80mg,首次加倍。咯萘啶总量480mg,3天用量,每天160mg肌注或静滴(用生理盐水稀释)。青蒿琥酯总量480mg,7天用量,每天静注60mg,首次加倍。,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79,对重症疟疾治疗蒿甲醚总量640mg,7天用
43、量,每,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流行区用药,派喹600mg,顿服。双氢青蒿素+哌喹片 双氢蒿素+哌喹是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推荐用于治疗疟疾的联合法,不主张单纯用青蒿素的疗法。 派喹首次0.5g,隔812h后再服0.25g0.5g,总量为0.75g-1g。,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80,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流行区用药派喹600mg,顿服。寄生虫感染,休止期抗复发用药,以下任选一种:伯氨喹 180mg,每天一次,共服8天乙胺嘧啶+伯氨喹:前者100mg,两天分 服,每天1次,50mg/次;后者90mg,4天分服,22.5mg/次。,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81,休止期抗复发用药以下任选一种:寄生虫感染免,对特定人群预防服药,以下任选一种,以前三种最佳:1)乙胺嘧啶50mg+伯喹22.5mg,每10天服一次。2)氯喹300mg/次,每7-10天服一次3)乙胺嘧啶,一般每周服1次,需经常服用4)进入高疟区人员须进行的预防服药: 派喹600mg/次,1次/月.睡前服,连服34个月,不超过6个月(进入疫区前1周开始,离开后1个月均用)。,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82,对特定人群预防服药 以下任选一种,以前三种最佳:寄生虫,谢 谢!,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2/16/2022,83,谢 谢!寄生虫感染免疫学10/2/20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