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5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2228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41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5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宏观5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宏观5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宏观5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宏观5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5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5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课件.ppt(1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值得注意的问题,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工具自动稳定器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资本证券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演变请课后阅读,9/24/2022,1,值得注意的问题经济政策目标9/24/20221,一 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四个基本目标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9/24/2022,2,一 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9/24/20222,一 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通常指劳动这一要素的充分就业通常以失业率的高低

2、作为衡量充分就业与否的尺度,9/24/2022,3,一 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9/24/20223,一 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失业率失业者人数与劳动力的比率劳动力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人年龄范围:中国规定,男子16-60,女子16-55失业者劳动力中那些想工作但是尚未找到工作的人曼昆:在4周内努力,但找不到工作的人,问题:毕业后考研的学生是劳动力吗?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呢?,9/24/2022,4,一 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失业率问题:毕业后考研的学生是劳动,一 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不意味着没有失业,仍存在: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

3、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作转换的困难所引致的失业原因: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寻找工作需要时间结构性失业:即经济结构变化造成的失业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的空缺;就业难,招工难同时存在摩擦性失业的极端形式自愿失业: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这种说法的目的在于掩盖资本主义的矛盾,把失业的责任归于工人自身,9/24/2022,5,一 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不意味着没有失业,仍存在:,一 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意味着没有非自愿失业自愿失业: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非自愿失业: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原因:有效需求不足例:金融危机中,农民工返乡

4、潮因此,消除非自愿性失业的关键在于提高有效需求,9/24/2022,6,一 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意味着没有非自愿失业9/2,一 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总结:充分就业指的是以下的情况:1)不存在非自愿失业2)只要失业仅限于磨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失业,就实现了充分就业3)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存在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此时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9/24/2022,7,一 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总结:9/24/20227,一 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讨论失业的影响有哪些?,9/24/2022,8,一 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讨论9/24/20228,一 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失

5、业的影响奥肯定律: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反之,失业率下降1个百分点,GDP增加2%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GDP和就业率同方向变化,但是就业率变动得慢一些,9/24/2022,9,一 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失业的影响9/24/20229,一 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失业的影响经济损失奥肯定律数据观察社会问题心理学指出,被解雇造成的创伤,不亚于亲友去世或学业上的失败,9/24/2022,10,一 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失业的影响9/24/202210,一 经济政策目标:价格稳定,价格稳定指的是价格总体水平的稳定反之,就发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指价格指数相

6、对稳定,不出现通货膨胀价格稳定并不意味着每一种商品和劳务的价格都保持稳定价格指数:表示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数消费物价指数CPI,警戒线3%批发物价指数WPI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9/24/2022,11,一 经济政策目标:价格稳定价格稳定9/24/202211,一 经济政策目标:价格稳定,讨论:通货膨胀的不良影响有哪些?,9/24/2022,12,一 经济政策目标:价格稳定讨论:9/24/202212,一 经济政策目标:价格稳定,通货膨胀的影响皮鞋成本:当通货膨胀鼓励人们减少货币持有量时所浪费的资源包括更频繁去银行取钱的时间与交易成本菜单成本:改变价格的成本 印刷新菜单,寄

7、新目录等,0,9/24/2022,13,一 经济政策目标:价格稳定通货膨胀的影响09/24/2022,一 经济政策目标:价格稳定,通货膨胀的影响相对价格波动与资源配置不当:企业并不是同时提高所有物品的价格,因此相对价格会变化 这会扭曲资源配置税收扭曲: 通货膨胀使名义收入比真实收入增长得更快 税收基于名义收入,而没有根据通货膨胀进行调整 因此即使人们的真实收入并没有增加,通货膨胀也会使人们缴纳更多的税收,0,9/24/2022,14,一 经济政策目标:价格稳定通货膨胀的影响09/24/2022,一 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

8、持续增长“量”的概念通常以一定时期内实际GDP年均衡增长率衡量经济增长只体现在经济总量的指标数据上的增长经济发展,包括:“量”与“质”的概念经济总量的指标数据的增长还包括质量的增长,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整体进步例:癌症村,9/24/2022,15,一 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9/24/2022,一 经济政策目标: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含义BP=0国际收支差额BP=净出口-净资本流出BP0,顺差,BP0,逆差讨论: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9/24/2022,16,一 经济政策目

9、标: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9/24/202216,一 经济政策目标: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赤字的一种情况如果进口大于出口,那么可能影响国内就业国际收支盈余的一种情况资本流入过多可能引起国内经济过热,国际收支差额=(出口-进口)-(资本流出-资本流入) =净出口-净资本流出,9/24/2022,17,一 经济政策目标: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赤字的一种情况国际收支,一 经济政策目标:目标的选择,最终目标的选择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属于短期的、静态的目标经济增长属于长期的、动态的目标,9/24/2022,18,一 经济政策目标:目标的选择最终目标的选择9/24/2022,一 经济政策目标:目标

10、的选择,最终目标的选择四个基本目标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成为某一时期的最终目标但首要目标通常是实现潜在GDP,然后才是较低的通货膨胀、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9/24/2022,19,一 经济政策目标:目标的选择最终目标的选择9/24/2022,一 经济政策目标:目标的选择,四个目标之间的关系:矛盾统一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9/24/2022,20,一 经济政策目标:目标的选择四个目标之间的关系:矛盾统一9/,一 经济政策目标:目标的选择,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是矛盾的因为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总需求水平,而增加总需求水平就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9/24/

11、2022,21,一 经济政策目标:目标的选择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是矛盾的9/2,一 经济政策目标:目标的选择,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既有一致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经济增长需要要素投入增加,从而要求更多的就业但是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又会引起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相对地缩小对劳动的需求,使部分工人,尤其是技术水平低的人失业(结构性失业),9/24/2022,22,一 经济政策目标:目标的选择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既有一致的一面,一 经济政策目标:目标的选择,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就业的增加会引起产出(收入)的增加产出增加引起进口的增加从而使BP下降,国际收支差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9/24/2022,23,一 经

12、济政策目标:目标的选择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差额=,一 经济政策目标:目标的协调,制定政策时:既受到决策者对各项目标重要程度的理解,又要考虑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还要受社会可接受程度的制约不同经济学流派对政策目标有不同理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侧重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货币主义侧重物价稳定经济良性发展要求: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社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经济要适度增长国际收支则既无逆差也无顺差,9/24/2022,24,一 经济政策目标:目标的协调制定政策时:9/24/20222,二 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的一般定义为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

13、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如何理解?目标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手段是:政府收支选择和决策,即税收,借债,支出财政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政府为了达到预期的经济目标而对政府收入、政府支出和公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9/24/2022,25,二 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的一般定义9/24/20,二 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国家财政的构成,9/24/2022,26,二 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税收公债政府购买支出政府转移支付,二 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政府使用的财政政策工具有:(一)变动政府购买性支出(二)变动政府转移支付(三)变动税收

14、(四)发行公债,9/24/2022,27,二 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政府使用的财政政策工具有:9/2,三 财政支出,政府购买性支出由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所形成的支出三种情况:与提供公共产品相关的购买性支出国防服务、公共安全、维持市场交易秩序为了维持政府系统运行和发挥职能而发生的购买性支出行政事业费,如办公用品直接投资的购买性支出基础设施:铁路、港口、机场等民生项目:饮水工程、环保工程等重大科技专项:大飞机计划,9/24/2022,28,三 财政支出政府购买性支出9/24/202228,三 财政支出,政府购买性支出特点:实质性支出: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作用在

15、总需求水平过低时提高购买性支出水平在总需求水平过高时减少购买性支出水平,9/24/2022,29,三 财政支出政府购买性支出9/24/202229,三 财政支出,政府转移性支付指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收入所有权无偿转移出去而发生的支出如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特点货币性支出:无商品和劳务的交易不直接形成社会需求问题:通过政府将收入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全社会的总收入不发生改变。那么,是否影响社会需求?,9/24/2022,30,三 财政支出政府转移性支付9/24/202230,三 财政支出,政府转移性支付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作用当社会总需求水平过低时增加转移支付

16、,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需求增加当社会总需求水平过高时减少转移支付,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需求减少,9/24/2022,31,三 财政支出政府转移性支付9/24/202231,四 财政收入,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按收入中被扣除的比例:累退税:累退税是指税率随征税客体总量增加而递减不符合税收分配原则,一般不宜被采用英国的物业税累进税:税率随征税客体总量增加而增加所得税比例税:税率不随征税客体总量变动而变动我国利息税,99年:20%,2019年:5%,2019:免征,9/24/2022,32,四 财政收入税收9/

17、24/202232,四 财政收入,税收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作用定量税变动税收总量,刺激总需求比例税社会总需求水平过低时降低税率,引起社会总需求增加社会总需求水平过高提高税率,引起社会总需求降低,9/24/2022,33,四 财政收入税收9/24/202233,四 财政收入,发行公债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是政府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特点:灵活、有偿、自愿思考:公债如何调节社会总需求?,9/24/2022,34,四 财政收入发行公债9/24/202234,四 财政收入,发行公债增加财政收入影响货币供给量公债发行量大,货币供给量减少较多,利率上升较大,总需求减少较多公债发行量

18、小,货币供给量减少较少,利率上升较小,总需求减少较少公债既是财政政策,又具有货币政策作用,9/24/2022,35,四 财政收入发行公债9/24/202235,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幅度大为减少,原因有二:自动调节指西方财政制度本身有着自动地抑制经济活动的作用,即自动稳定器主动调节指政府有意识地进行所谓反周期的相机抉择的积极的财政政策,9/24/2022,36,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幅度,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

19、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9/24/2022,37,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自动稳定器9/24/202237,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自动稳定器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的功能主要通过三项制度得到发挥: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比例税、累进税2)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9/24/2022,38,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自动稳定器9/24/202238,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经济高涨,税收自动增加,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问题:收入增加,为何税收会自动增加?,结论:经济高涨时期,政府税收的自动增加,起到抑制经济过热的作用,9/24/2022,

20、39,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经济高涨收入增加需求上升通货膨胀税,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经济萧条,税收自动减少,结论:经济萧条时,政府税收的自动减少,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问题:比例税或定量税是否有“自动稳定”作用?,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9/24/2022,40,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经济萧条收入减少需求下降衰退税收自,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小结经济高涨期比例税和累进税下,收入增加,符合高税率标准的人增多,税收收入增加,税收的增加起到抑制经济过度增长的作用经济衰退期比例税和累进税下,收入减少,符合高税率标准的人减少,税收收入减少,税收的减少起到抑制经济过度衰

21、退的作用定量税无自动稳定器作用,9/24/2022,41,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小结9/24/,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思考:政府转移支付如何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回答:转移支付主要指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都有一定的发放标准,失业救济金的发放多少主要取决于失业的人数多少思考:1)相反,终身享受某种固定福利性转移支付的人,自动稳定器能通过他起作用吗?2)08-09年,我国多省、市对返乡农民工实行临时性补助,这属于自动稳定器的自动调节作用吗?,9/24/2022,42,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

22、回答:9/2,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经济高涨,转移支付减少,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结论:经济高涨时,转移支付的自动减少,起到抑制经济过热的作用,9/24/2022,43,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经济高涨收入增加需求上升通货膨胀转,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经济萧条,转移支付增加,结论:经济萧条时,转移支付的自动增加,起到抑制经济衰退的作用,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9/24/2022,44,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经济萧条收入减少需求下降经济萧条转,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小结经济高涨时符合救济标准的人数减少,转移支付减少,起到抑制经济过度增长的作用经济

23、衰退时符合救济标准的人数增加,转移支付增加,起到抑制经济过度衰退的作用,9/24/2022,45,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小结9/2,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回忆: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如何实现?,回答:最高限价市场的供给小于需求,此时政府需要实行配给制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减少收购或抛售农产品最低限价市场的供给大于需求,此时政府要收购过剩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下降,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9/24/2022,46,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回答:9/24/,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农产品价格下降,则政府按

24、照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则农民的收入和消费得以维持经济繁荣时农产品价格上升,则政府限制农产品价格,抑制农民收入增加,则农民的收入和消费得以维持,9/24/2022,47,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9/24/202,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但是,财政的自动稳定器作用是有限的原因税收和政府转移支付的乘数较小,更是难以平抑比较剧烈的经济波动调节经济的第一道防线,适用于微调经济波动因此,人为的政策是必要的,9/24/2022,48,五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但是,财政的自动稳定器作用是有限的,六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政府应审时度势,主动采

25、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也称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相机,观察形势、时机;抉择,就是选择、决策;相机抉择,就是因势而动 使用原则:逆风向行事,交替使用扩张性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又叫补偿性财政政策,9/24/2022,49,六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9/24/20224,六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当经济萧条时,采取扩张性政策: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减少政府税收当经济膨胀时,采取紧缩性政策:减少政府购买支出减少政府转移支付增加政府税收,9/24/2022,50,六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斟酌

26、使用的财政政策9/24/20225,六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局限性时滞性外部时滞内部时滞不确定性乘数大小对外部时滞的预测挤出效应,9/24/2022,51,六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局限性9/24/202251,六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观察不论是财政的自动稳定器机制,还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都难以保持财政收支平衡,这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或挤占私人消费和投资,从而减缓经济增长,9/24/2022,52,六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观察9/24/202252,七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政府预算盈余(BS,budget surplus)是政府收入超过支出部分BS0预算盈余(资源浪费)BS0预算赤字(挤占私人支出

27、)预算赤字:budget deficit,9/24/2022,53,七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政府预算盈余(BS,budget su,七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传统的预算平衡思想年度预算平衡在每个财政年度内保持预算平衡20世纪30年代以前普遍采用的政策原则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出的原则:一个谨慎行事的政府应该厉行节约,量入为出,每年预算都要保持平衡思考:年度预算平衡思想,有何弊端?,9/24/2022,54,七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传统的预算平衡思想9/24/20225,七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传统的预算平衡思想年度预算平衡的弊端,预算赤字,9/24/2022,55,七 功能财政和预算

28、盈余传统的预算平衡思想经济萧条政府税收下降,七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传统的预算平衡思想年度预算平衡的弊端,预算盈余,9/24/2022,56,七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传统的预算平衡思想经济膨胀政府税收上升,七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传统的预算平衡思想周期性预算平衡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预算平衡,补偿,9/24/2022,57,七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传统的预算平衡思想经济膨胀预算盈余经济,七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传统的预算平衡思想周期性预算平衡的问题很难把握经济周期的长度和深度,因而也难于进行人为的操作结论既然难于维持预算平衡,或者维持预算平衡会损害经济,那么就不要为了平衡而平衡了,而应当从有利于经济

29、的角度来看待预算,9/24/2022,58,七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传统的预算平衡思想9/24/20225,七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功能财政思想国家关于财政活动不能仅以预算平衡为目的,而应以充分发挥财政的经济职能,保持整个经济稳定发展为目的即政府为了实现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即从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逆风向行事,9/24/2022,59,七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功能财政思想9/24/202259,七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按照功能财政的思想,为保持经济稳定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预算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预算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问题是否可以根据预算

30、盈余及其变化,1)确定该采取何种财政政策?2)判断已实施何种财政政策?,9/24/2022,60,七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按照功能财政的思想,为保持经济稳定9/,八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回答:不一定,因为预算盈余或赤字的变动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经济情况本身的变动经济趋向繁荣则盈余增加,赤字减少经济趋向衰退则盈余减少,赤字增加财政政策的变动紧缩性政策,则盈余增加,赤字减少扩张性政策,则盈余减少,赤字增加结论:实际盈余的变动中,排除经济情况造成的盈余变动,则得到政策造成的盈余变动;排除政策造成的盈余变动,则得到经济情况造成的盈余变动,9/24/2022,61,八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

31、策方向回答:不一定,因为9/24,八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在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假设既定的政府预算是:G,TR,t是税率,y*是充分就业收入,y是实际收入充分就业盈余BS*=ty*- G- TR实际预算盈余BS=ty- G- TR二者差额BS*-BS=t(y*-y),9/24/2022,62,八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充分就业预算盈余9/24/,八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的作用:为判断已采取的政策是扩张性的还是紧缩性的提供依据BS*=ty*- (G+TR)BS*增

32、加,则政策是紧缩的BS*减少,则政策是扩张的是政策制定者充分注重就业问题,确定何时该采取何种政策,在t,G,Tr不变的情况下BS* - BS 0,说明yy*,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9/24/2022,63,八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的作,九 赤字与公债,弥补赤字的途径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9/24/2022,64,九 赤字与公债 弥补赤字的途径9/24/202264,九 赤字与公债,政府借债分类:向中央银行借债(货币筹资):结果:中央银行增发货币,其结果是通货膨胀向国内公众和外国举债(债务筹资)购买力向政府部门转移,并不立即直接引起通货扩张当政府发行公债时往往会引起

33、利率上升,中央银行如果想稳定利率,则必然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债券,从而增加货币供给,9/24/2022,65,九 赤字与公债 政府借债分类:9/24/202265,预算赤字总赤字=非利息赤字+利息支出因此,即使非利息赤字为零或不变,只要利息支出增长,总赤字也会增加,九 赤字与公债,9/24/2022,66,预算赤字九 赤字与公债9/24/202266,九 赤字与公债,对公债的不同看法加在公民身上的一种负担财富分配的手段公债不仅是加在当代人身上的负担,而且还会造成下代人的负担新债还老债爷爷花孙子的钱,9/24/2022,67,九 赤字与公债对公债的不同看法9/24/202267,九 赤字与公债

34、,对公债的不同看法:外债对一国公民来说是一种负担内债 ,即“自己欠自己的债”,因而不构成负担财富再分配至于公债对子孙后代的影响,不构成负担发行公债可以促使资本更多地形成,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从而给子孙后代带来更多的财富和消费只有公债的增加出现在充分就业时期而又没有相应的资本形成,或者引起私人投资下降,并不带来经济的增长,发行公债才会成为一种负担,9/24/2022,68,九 赤字与公债对公债的不同看法:9/24/202268,十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三个职能1)发行的银行发行国家货币,垄断发行权,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2)银行的银行存:为商业银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放: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汇:为商

35、业银行集中办理全国结算业务,9/24/2022,69,十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三个职能9/24/202269,十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三个职能3)国家的银行:代理国库:代理国家财政收支收:协助财政税收部门收缴库款,国库活期存款支:根据财政支付命令拨付各种经费提供政府所需资金给国家财政提供短期贷款,贴现短期国库券直接购买公债或帮助政府发行公债,为政府提供长期资金,9/24/2022,70,十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三个职能9/24/202270,十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三个职能3)国家的银行:代表国家与外国发生金融业务关系代表政府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出席国际性会议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各

36、国通过法律赋予的职能,稳定币值、物价,促进经济增长监督、管理全国金融市场金融行政管理职能:宏观监督管理,9/24/2022,71,十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三个职能9/24/202271,十一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定义货币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及债务清偿中作为交换媒介或者支付工具而被法定普遍接受的物品由通货和活期存款构成银行活期存款可以替代通货行使货币职能,9/24/2022,72,十一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定义货币9/24/202272,十一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定义货币供给在某一时点上,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M=CU+DM = 货币供给量,Cu = 通货,D = 银行活期存款CU是公众

37、持有的通货,即非银行持有的通货银行活期存款:客户可以随时支取的存款,9/24/2022,73,十一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定义货币供给9/24/202273,十一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部分准备金制度银行在吸收存款之后,只需留下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应付提款的准备金,这种制度即为部分准备金制度部分准备金制度最终演变成为货币当局控制银行存款的手段,9/24/2022,74,十一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部分准备金制度9/24/202274,十一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部分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额存款中没有被用于贷款和投资的部分是从央行“流出”的货币中的一部分,9/24/2022,75

38、,十一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部分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十一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部分准备金制度法定存款准备金就是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留的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律规定,银行的准备金占存款的最低比率具体由中央银行规定,9/24/2022,76,十一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部分准备金制度9/24/202276,十一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部分准备金制度超额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要求的准备金在法定存款准备金之外,银行为满足预料不到的提款而提留的准备金找不到贷款对象或厂商不贷款:预期利润率低银行不愿贷:市场利率低,9/24/2022,77,十一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部分准备金制度9/24/2022

39、77,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存款准备金通常以两种形式存在:银行的“库存现金”银行在货币当局(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款准备金通常不能收取利息刺激银行放贷,负利息:瑞典央行2019年7月2日宣布,征收利息中国有利息银行可以向货币当局申请贷款以弥补准备金的不足再贴现,贴现率,9/24/2022,78,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存款准备金通常以两种形式存在:9/2,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形成所有货币都是从货币当局流出去的,因为它是一国货币的唯一发行机构正是因为存款准备金制度,使得银行体系得以创造货币用较小比例的准备金来支持活期存款,而不是全部,9/24/2022,79,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

40、供给货币供给的形成9/24/202279,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形成3个假设1)从货币当局流出100万元通货R(原始货币)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为10%(1:10);超额存款准备金率re;公众手中不保留通货3)通货存款比率为rc为10%(1:10),9/24/2022,80,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形成9/24/202280,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形成第一轮:中央银行流出100万的货币H100万元被全部存入A银行,银行在留取一定的准备金后将剩余的资金贷出。(准备金率10%,包括超额准备金和法定准备金)此时,准备金10万贷款最终转化为收入,获得者将收入后按

41、照通货存款比提留一定的通货(10%),并将剩下的贷款存入银行此时,通货=100*10%=10万如此下去,形成多轮存贷款。,9/24/2022,81,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形成9/24/202281,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形成第三种情况,9/24/2022,82,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形成轮存款D准备金R贷款漏,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10%为存款准备率,是法定存款准备率rd+超额存款准备率re;10%为通货存款比rc。,货币供给的形成第三种情况,9/24/2022,83,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10%为存款准备率,是法定存款准备率,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

42、给,货币供给的形成第三种情况总结,9/24/2022,84,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形成9/24/202284,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结论(1)货币当局没有必要供给那么多的通货银行活期存款可以替代部分通货,9/24/2022,85,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结论9/24/202285,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结论(2)存款等于准备金(R)除以准备金率(rd),9/24/2022,86,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结论轮存款D准备金R(10,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结论(3)存款等于通货除以通货存款比率(rc),9/24/2022,8

43、7,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结论轮存款D准备金R(10,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结论(4)从货币当局流出的货币(H)等于通货(CU)与存款准备金(R)之和,即银行流出的货币总是以通货或准备金的形式存在,9/24/2022,88,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结论即银行流出的货币总是以,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结论(5)存款等于从货币当局流出的货币除以存款准备金率与通货存款比率之和,9/24/2022,89,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结论轮存款D准备金R(10,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结论,存款总和是原始货币量的1/(rd+re+rc),

44、公式(1),存款创造乘数,9/24/2022,90,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结论存款总和是原始货币量的,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结论:货币供给量M是原始货币量H的乘数倍,货币创造乘数,9/24/2022,91,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结论:货币供给量M是原始货币,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观察:通过货币创造乘数,影响货币供给量M的因素有哪些呢?,回答:1)H2)乘数的大小:rc、rd和re,9/24/2022,92,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观察:通过货币创造乘数,影响货币供给,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量的决定因素(1)高能货币H(或基础货币,强力货币)从

45、货币当局流出的货币最终由公众持有的通货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构成H能派生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活力强大的货币在货币乘数一定时H越大,货币供给量越大H越小,货币供给量越小,9/24/2022,93,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量的决定因素9/24/202,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量的决定因素(2)货币创造乘数(km),在H一定时:货币乘数越大,货币供给量M越大rc越小,rd越小,re越小货币乘数越小,货币供给量M越小,9/24/2022,94,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量的决定因素在H一定时:9/,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问题降低通货存款比率rc,货币乘数是变大还是变小?,

46、9/24/2022,95,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问题9/24/202295,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回答:变大。,这意味着,人们更多地存款(活期),更少地持有通货,货币供给量越大,9/24/2022,96,十二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回答:变大。这意味着,人们更多地存款,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影响高能货币的数量如何通过政策工具影响上述两个方面,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9/24/2022,97,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9/24/202297,十三

47、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供给量的控制(1)改变通货存款比率,通货存款比率降低,高能货币创造了更多的存款,提高了货币供给量,漏出通货数量下降,高能货币量一定,货币乘数增大,9/24/2022,98,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供给量的控制通货存款比率降低高能,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供给量的控制(2)改变存款准备金率,9/24/2022,99,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存款准备金率降低高能,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供给量的控制(3)变动贴现率再贴现率是货币当局向那些因准备金短期不足而向其借款的银行所收取的利息率,9/24/2022,100,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

48、供给量的控制9/24/20221,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提高贴现率,抑制银行申请贴现贷款,抑制货币供给量的扩大,抑制了高能货币的增加,抑制了准备金的增加,货币供给量的控制(3)变动贴现率,9/24/2022,101,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提高贴现率抑制银行申请贴现贷款抑制货,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供给量的控制(3)变动贴现率最后贷款人贴现贷款制度使货币当局扮演了最后贷款人角色经典对策:危机期间、免费贴现!但同时,最后贷款人职能也助长了银行的道德风险,9/24/2022,102,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供给量的控制9/24/20221,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供给量的控制

49、(4)公开市场业务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9/24/2022,103,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供给量的控制9/24/20221,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当局买卖政府债券,改变了银行存款准备金,改变了高能货币,改变了货币供给量,私人,银行,货币供给量的控制(4)公开市场业务,9/24/2022,104,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当局买卖政府债券改变了银行存款准,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的比较分析关于通货存款比一般比较稳定,因此不是政策工具通货存款比率主要取决于:公众的支付习惯取得现金的成本和便利程度季节性因素,9/24/202

50、2,105,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的比较分析9/24/20,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手段的比较分析关于存款准备金货币当局难于影响超额准备金率,因此不是政策工具超额准备金率主要取决于银行的行为通常,利率越高,超额准备金率越低,9/24/2022,106,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手段的比较分析9/24/20,十三 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手段的比较分析关于存款准备金货币当局很少变动法定准备金率,是政策工具变动法定准备金率的效果比较猛烈变动法定准备金率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具有滞后性银行向央行报告准备金和存款状况存在时滞银行不希望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正常信贷业务受到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