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22298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本章主要内容,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三、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二、国民核算中的流量循环模型,六、国内生产总值调整与局限性,四、五种国民收入总量指标关系式,五、国民收入基本公式,本章主要内容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三、国内生产总值的,宏观经济学的产量决定,总供给,总需求,供求(宏观),总产量,一般价格水平,宏观经济学的产量决定总供给总需求供求(宏观)总产量一般价格水,宏观经济学的产量决定,宏观经济学的产量决定,宏观经济学的产量决定,?,宏观经济学的产量决定?,国内生产总值定义,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r

2、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是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六要点,国内生产总值定义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按照“国民属性”统计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20世纪90年代之前各国家都用GNP来衡量每年的产出水平。,在1993年,联合国统计司要求各国以后一律不用GNP而改用GDP进行统计。,GDP=GNP+外国人在本国创造的价值-本国人在外国创造的价值,区别:属地(国土)原则与属人(国民

3、)原则,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定义,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名义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P32-33),GDP,Q,?,GDP= (Qi* Pi),名义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P32-33)GDPQ?GDP= ,名义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Nominal GDP):用生产物品与劳务的那个时期的价格计算出的价值。实际GDP (Real GDP):用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2001年名义GDP:(1 100)+(2 50)=200美元2001年实际GDP:(1 100)+(2 50)=200美元

4、2002年名义GDP:(2 150)+(3 100)=600美元2002年实际GDP:(1 150)+(2 100)=350美元2003年名义GDP:(3 200)+(4 150)=1200美元2003年实际GDP:(1 200)+(2 150)=500美元,名义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Nominal GDP):,名义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价格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2001年 (200/200) 100%=100%2002年 (600/350) 100%=171%2003年 (1200/500)100%=240%,计算GDP平减指数,名义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价

5、格指数=(名义GDP/实际GD,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总产出=总收入,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总产出=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产出=支出,源于记账原则 eg:生产一件上衣卖50元,意味着消费者购买时支付了50元。这50元代表着许多与之有关的生产者(比如棉农、沙厂、织布厂、制衣厂等)创造的价值,即产出。,总产出=总支出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产出=支出,源于记账原则,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P22,存量与流量,存量(stock):在一定的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流量(flow):一定时期内发生变动的数值。,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流量概念,衡量一定时期内整个经济社会新生产出来的全部最

6、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P22存量与流量流量 存量存量(stoc,总供给和总需求,供需差率=,供需差率=0,AD=AS,总需求=总供给,总供求均衡;供需差率0,ASAD,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经济规模缩小。,总供给和总需求总需求(AD):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全社会所愿意,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P23,成本支出,要素需求,销售收入,产品供给,产品需求,消费支出,要素收入,要素供给,注: 表示货币收入流向; 表示实物流向。,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P23成本支出要素需求销售收入产品供给产品,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P22,成本支出,要素需求,销售收入,产品供给,产品需求,消费支出,要素收入,要素供给,实

7、物流程,货币流程,中间产品,注: 表示货币收入流向; 表示实物流向。,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P22成本支出要素需求销售收入产品供给产品,扩展的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P25,成本支出,要素需求,销售收入,产品供给,产品需求,消费支出,要素收入,要素供给,中间产品,扩展的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P25成本支出要素需求销售收入产品供,漏出与注入,未用于消费的收入被喻为漏出;除家庭消费以外对产品进行购买支出的,被喻为注入。储蓄相当于漏出;投资相当于注入。只要漏出=注入,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漏出与注入未用于消费的收入被喻为漏出;除家庭消费以外对产品进,扩展的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根据模型,考察一国国民收入的决定:,国民

8、收入均衡条件 总需求=总供给 即 C+I=C+S 或 I=S 当 I=S 国民收入均衡,扩展的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根据模型,考察一国国民收入的决定:总,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P27,成本支出,要素需求,销售收入,产品供给,产品需求,消费支出,要素收入,要素供给,中间产品,储蓄,资本市场,投资,漏出,注入,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P27成本支出要素需求销售收入产品供给产品,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P27,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P27总需求方面:Y=C+I+G消费投,企 业,四部门经济循环模型P28,家 庭要素市场金融市场产品市场政 府外 国销售收入支出消费,四部门经济循环模型,四部门经济循环模型总需求方面:Y=C+I

9、+G+M消费投资,三、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1、支出法2、收入法,企 业,三、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1、支出法家,1.消费支出(C),消费支出:主体居民或家庭,最终产品或劳务,劳务,耐用,非耐用,必须通过市场交易购买,支出法(最终产品法)P35,支出法是指将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单位用于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加总来用于测算GDP的方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1.消费支出(C)消费支出:主体居民或家庭最终产品或劳务劳务,2.投资支出(I),私人投资:主体厂商,厂商投资支出,居民个人住

10、房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折旧性固定资产投资,GDP包括折旧,存货投资,存货:材料、产品,存货净值的变化-存货投资。,与一般意义的投资不同,证券、黄金,金融投资,支出法(最终产品法),2.投资支出(I)私人投资:主体厂商厂商投资支出居民个人住房,例: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例: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3.政府购买(G),政府支出:主体政府,转移支付不属于GDP,政府购买的支出,产品与劳务,政府办公用品购买,政府劳务购买:公务员、开办学校,公共工程建设,属于购买力的转移A-B,属于消费支出的范畴,支出法

11、(最终产品法),3.政府购买(G)政府产品与劳务政府办公用品购买政府劳务购买,4.净出口(NX)或X-M,外国人对本国产品和劳务的净购买,出口是外国人的收入购买本国的产品应计入,进口是本国人的收入购买外国的产品应去掉,出口-进口才是外国对本国的净购买,支出法(最终产品法),4.净出口(NX)外国人对本国产品和劳务的净购买出口是外国人,例: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例: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收入法(成本法)P34,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民生产总值。把生产销售收益中所形成的各种收入包括工资、利息

12、、租金、利润等各项收入加总起来,计算出GDP。,收入法核算的GDI=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企业转移支付和间接税+折旧,收入法(成本法)P34 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收入法(成本法),(一)生产要素报酬1、工资:酬金、福利费、津贴2、利息:个人提供给企业货币资金利息收入(政府公债利息、消费信贷利息不包括)3、租金:土地、房屋租赁收入、专利版权等收入,收入法(成本法)(一)生产要素报酬,收入法(成本法),(二)非公司企业收入非公司型企业的纯收入。医生、律师、农民、私营业主收入(三)公司税前利润(毛利)1、公司所得税(直接税)2、股东红利3、未分配利润(留存收益),收入法(成本法)(二)非公司

13、企业收入,收入法(成本法),(四)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1、企业转移支付:社会捐赠、消费者呆账2、间接税:流转税(五)资本折旧,收入法核算的GDI=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企业转移支付和间接税+折旧,收入法(成本法)(四)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收入法核算的G,国内生产总的核算:支出法与收入法对比表,国内生产总的核算:支出法与收入法对比表,生产法(部门法或增加值法),例:一件衣服要经过种棉、纺纱、织布、制衣和销售五个环节,假设棉花价值15元(当年新增加值),纺成纱售价20元,再将纱织成布售价30元,制成成衣卖给售衣商价格45元,最后售衣商卖给消费者一件衣服为50元。试用增值法计算GDP? 解

14、:1551015550元,按产业部门分类,把各产业部门的在一年间生产创造的产品和劳务的销售价值,扣除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的增加价值加总。,增加价值 = 总产出价值 - 中间产出产值 =增加价值,生产法(部门法或增加值法) 例:一件,国内生产总值总表 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三种核算方法比较,国内生产总值总表 单位:亿元生 产,现实情况,1、西方各国的GDP统计:支出法,2、中国GDP统计:,MPS(物质产品平衡法),生产法与收入法混合,现实情况1、西方各国的GDP统计:支出法2、中国GDP统计:,四、五种国民收入总量指标关系式,1、GDP、GNP2、NDP=GDP-资本

15、折旧(用于补偿资本折旧的重置资本) NNP=GNP-折旧3、NI=NN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 政府补贴(给予企业):虽不计入产品价格,但成为企业收入,然后成为要素收入。4、PI=NI-未分配利润-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对个人转移支付。5、DPI=PI-个人所得税=消费(C)+储蓄(S),四、五种国民收入总量指标关系式1、GDP、GNP,1、假设政府购买G=1500,预算赤字=120,国内个人储蓄=1220,消费=4800,贸易赤字=90,转移支付=0。以下( )是正确的。A、投资为1190; B、国民收入为7400;C、可支配收入为6020;D、以上皆对。,练习,推算(1)I=S

16、+(T-G)+(M-X) =1220+(-120)+90=1190(所以A正确)(2)国民收入Y=GNP=C+I+G+NX=4800+1190+1500-90=7400(B正确)(3)T-G-TR=T-1500=-120 所以 T=1380;Yd=Y-T=7400-1380=6020(C正确),1、假设政府购买G=1500,预算赤字=120,国内个人储蓄,2、计算:假定一国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如下: 个人可支配收入=4500,净出口=-110,储蓄=500,政府购买=1200,政府的预算盈余=60。计算(1)投资;(2)消费;(3)国民收入(近似为GDP)。,练习,推算(1)I=S+(T-G)+

17、(M-X) = 500+60+110=670(2)Yd=C+S C= Yd-S=4500-500=4000(3) Y=C+I+G+NX=4000+670+1200+(-110)=5760,2、计算:假定一国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如下:练习推算,六、GDP指标的局限性P37,国内生产总值并没有考虑到我们孩子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它没有包括我们的诗歌之美或者婚姻的稳定,没有包括我们关于公共问题争论的智慧或者我们公务员的廉洁。它既没有衡量出我们的勇气,我们的智慧,也没有衡量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简言之,它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它可以告诉我们有关美国人的一切,但没

18、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以作为美国人而骄傲。,-罗伯特肯尼迪,六、GDP指标的局限性P37 国内生产,六、GDP指标的局限性,1、它不能反映非市场交易;2、它不反映社会成本;3、它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如能耗、污染等;4、它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效率与效益;5、它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如休闲、健康、寿命等。,克服不足:1、用社会指标作补充; 2、引入绿色GDP概念 3、制定单位GDP耗能标准,六、GDP指标的局限性1、它不能反映非市场交易;克服不足:1,课堂结束,课堂结束,1、是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1)必须经过市场交易才能计入GDP.,(2)即使通过市场交易,(3) GDP是按现价计

19、算的。,非法交易也无法计入GDP.,非法生产性交易也无法计入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1、是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1)必须经过市场交易才能计入,问题1 :家政服务计不计入GDP?,问题2:家务活动计不计入GDP?,问题1 :家政服务计不计入GDP?问题2:家务活动计不计入G,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2、包括所有生产的。不仅包括有形产品,而且包括无形产品。,有形产品是指具有一定实物形体的产品。汽车、楼房、粮食等,无形产品是指不具有实物形体的劳务。专利、软件、旅游、教育、卫生等,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2、包括所有生产的。不仅包括有形产品,而且,3、是最终产品的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20、,最终产品是指在计算期间生产的最终用于使用的产品或劳务。,中间产品是指再用于生产别种物品的产品。,最终价值的甘特图分析,3、是最终产品的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最终产,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4、是流量的概念,不是存量的概念。,流量是指带有时间跨度或在一个时段上所累积变动的量,好比通过一个河段的水流量。,存量是则指在某一个时点上某一变量的量值,如同湖中所盛的水,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4、是流量的概念,不是存量的概念。流量是指,5、当年内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指当年生产的最终产品,当年生产当年出售,当年生产当年未出售,不包括以前年度生产今年销售的最终产品,以前年度生产已计入上一年度,按当年度市场价计入,虽然今年交易为避免重复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如:企业生产100万产品,卖掉80,剩下20万做企业自己买的存货投资,同样计入GDP;相反,生产了100万,卖掉了120万,计入GDP的只有100万,20万为存货减少。,5、当年内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是指当年生产的最终产品,6、以“领土”为标准,地域概念国境范围内,衡量本国领土具备生产能力,外国人在本国开办的公司创造价值,外国人在本国临时工作创造价值,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6、以“领土”为标准 地域概念衡量本国领土外国人在本国开办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