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2274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课件.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点:,1. 钩虫的成虫、虫卵形态,生活史,致病,常规诊断方法。2. 旋毛虫成虫、幼虫、囊包形态,生活史,致病,主要实验诊断方法。3. 肝吸虫成虫、虫卵形态,生活史,致病。4. 肺吸虫成虫、虫卵形态,生活史,致病。,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1,重点:1. 钩虫的成虫、虫卵形态,生活史,致病,常规寄生虫:,1.概念:钩蚴性皮炎、异嗜症2.简答:(1)钩虫导致人体贫血的机制是什么?(2)试述旋毛虫对人的致病过程及主要临床表现。(3)简述肺吸虫的生活史及慢性肺吸虫病的临床分型和临床表现。,复习题:,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2,1.概念:钩蚴性皮炎、异嗜症复习题: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

2、虫,第五节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十二指肠钩虫) 和美洲板口线虫(美洲钩虫),在肠道线虫中危害最严重,损伤肠粘膜,慢性失血,全世界感染9亿人,我国感染2亿人。,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3,第五节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十二指肠钩虫,1.成虫虫体细长,1cm左右,虫体前端较细,弯曲,呈“C”或“S”体态,顶端有一发达的口囊 ,内含钩齿或板齿。,一、形态,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4,1.成虫一、形态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4,虫体前端有三种腺体: 头腺(1对): 主要分泌抗凝素,抑制血液凝固。 咽腺(3个): 主要分泌乙酰胆碱酯酶,干扰神经介质传递,降低肠蠕动,利于虫体附着。 排泄腺

3、(1对): 主要分泌蛋白酶,抑制宿主血液凝固。,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5,虫体前端有三种腺体: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5,体态,口囊,钩 齿,板 齿,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C形,S形,钩齿2对,板齿1对,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6,体态口囊钩 齿板 齿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C形S形钩齿2对板齿,交合伞交合刺,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2刺呈长毛状,末端分开,合并呈1刺,末端呈倒钩状,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7,交合伞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2刺呈长毛状,末端分开合并呈1刺,,交合伞 展开呈圆形,宽度长度 展开呈扇形,宽度长度;背辅肋 远端分2支,每支再分3小支 基部分

4、2支,每支再分2小支,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辐肋,背辐肋,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8,交合伞 展开呈圆形,宽度长度 展开呈扇,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9,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9,2. 虫卵 长椭圆形,壳薄,无色透明。大小约为(5676) m(3640)m,卵壳内含24个卵细胞,卵壳与细胞间有明显的空隙。,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10,2. 虫卵 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10,钩虫卵,四细胞期卵,多细胞期卵,含蚴卵,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11,钩虫卵四细胞期卵多细胞期卵含蚴卵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杆状蚴:口腔细长,有口孔,第一、二期 杆

5、状蚴。,口孔,3. 幼虫(钩蚴),含蚴卵杆状蚴丝状蚴,孵出幼虫,蜕皮2次,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12,杆状蚴:口腔细长,有口孔,第一、二期口孔3. 幼虫(钩蚴)含,丝状蚴(感染期蚴):口腔:封闭 鞘膜:保护虫体,鞘膜,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13,丝状蚴(感染期蚴):口腔:封闭鞘膜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二、生活史,两种钩虫生活史基本相同。生活史过程包括:在土壤的发育和在人体的移行、发育。只需要一个宿主(人)。,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14,二、生活史两种钩虫生活史基本相同。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一)虫卵及幼虫在土壤的发育 条件:温暖(25oC30oC)、

6、潮湿(60%80%)、 荫蔽、氧足的疏松泥土,虫卵,第一期杆状蚴,第二期杆状蚴,丝状蚴,感染期蚴,24h,48h,蜕皮,蜕皮,56d,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15,(一)虫卵及幼虫在土壤的发育虫卵第一期丝状蚴感染期蚴24h4,感染期:丝状蚴(主动入侵),1.丝状蚴的生物学特征,向温性 向湿性向触性聚集性穿刺能力强借水膜爬行,丝状蚴,水膜,(二)幼虫进入人体及在人体的移行发育,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16,感染期:丝状蚴(主动入侵)1.丝状蚴的生物学特征向温性,2.丝状蚴入侵途径 经皮肤(常见):皮下小静脉(或淋巴管)心肺咽食道胃小肠(在小肠蜕皮两次,发育为成虫)。 经口: 口胃

7、肠 口腔(食管)粘膜血管心肺 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钩 虫多见),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17,2.丝状蚴入侵途径(十二指肠钩 虫多见)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一)幼虫致病1.钩蚴性皮炎(丝状蚴侵入皮肤造成) 表现:针刺,烧灼感,奇痒, 充血斑点(丘疹) 红肿、水疱脓疱结痂 脱皮自愈(23W)。好发部位:足趾、手指间;手背、 足背。,钩蚴性皮炎 (粪毒),三、致病,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18,(一)幼虫致病钩蚴性皮炎三、致病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2. 呼吸道症状(蚴虫体内移行造成)钩蚴穿破肺毛细血管,可引起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症状:阵发性咳嗽 血痰 哮喘,寄生虫

8、: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19,2. 呼吸道症状(蚴虫体内移行造成)钩蚴穿破肺毛细血管,可,1.消化道症状和异嗜症病变:虫体咬附肠粘膜,出血点、小溃疡、 片状瘀斑。,成虫咬附肠粘膜,(二)成虫致病(严重),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20,1.消化道症状和异嗜症成虫咬附肠粘膜(二)成虫致病(严重)寄,上腹不适、持续性隐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 ,体重 。 喜食茶叶、碎纸、木屑、破布、煤渣 、泥土、瓦片、炉灰等。这种异常的嗜好,被称为“异嗜症”。 ( 缺铁?),临床表现,异嗜症,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21,上腹不适、持续性隐痛临床表现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2,2.消化道出血,

9、引起消化道出血(严重者消化道大出血)。 以黑便、柏油样便、血便和血水便为主, 出血时间迁延不断而贫血严重。 易误诊为消化道溃疡、痢疾、食管胃底静脉 曲张破裂、胃癌和胆石症等。,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22,2.消化道出血引起消化道出血(严重者消化道大出血)。 寄生虫,3.贫血 (钩虫的主要危害) 失血量 美洲 0.020.1ml/天/条 十二 高10倍,例: 0.5ml/天/条100条100天 = 5000 ml,慢性失血原因: 虫体吸血后,马上从其消化道排出。 分泌抗凝素,不断渗血。 不断更换咬附部位。,妇女可造成停经。,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23,3.贫血 (钩虫的主要危

10、害)例: 0.5ml/天/条100,感染途径:经胎盘、经母乳感染虫种:多为十二指肠钩虫症状:急性血性腹泻,柏油样黑便,腹胀、 呕吐,贫血严重,生长发育迟缓等。,4.婴儿钩虫病,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24,感染途径:经胎盘、经母乳4.婴儿钩虫病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四、病原学诊断粪检: 查虫卵:直接涂片法 饱和盐水浮聚法(首选) 查钩蚴:钩蚴培养法(常用)痰检: 查钩蚴:适于有呼吸道症状,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25,四、病原学诊断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25,(一)分布 呈世界性(热带、亚热带)国内:主要流行区为黄河以南(海南、广西、四川)感染率:南方 北方 农村 城

11、市虫种:南方以美洲钩虫为主 北方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 多为混合感染,五、流行,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26,(一)分布 呈世界性(热带、亚热带)五、流行寄生虫:钩虫,(二)流行环节 1. 传染源:钩虫病患者、带虫者2. 传播途径: 施用未经无害化处理人粪 种植作物(光手赤脚劳动) 卫生条件差的矿井 接触疫土,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27,(二)流行环节 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27,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年龄:青壮年(1540岁)感染率最高性别:一般:男性稍高于女性 江浙:植桑采桑,女性高于男性职业:主要是农民,不同职业钩虫感染率(%) 菜农 30.963 教师 7.568

12、农民 19.827 商人 6.490半工半农 14.360 儿童 5.422学生 9.790 工人 4.327渔民 7.806 干部 3.654,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28,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不同职业钩虫感染率(%),六、防治 加 强 宣 教 普 查 普 治 加 强 粪 管 加 强 防 护,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29,六、防治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29,第七节 旋毛形线虫,旋毛形线虫简称旋毛虫,其成虫和幼虫分别寄生于同一宿主的小肠和肌细胞内,引起旋毛虫病。,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30,第七节 旋毛形线虫旋毛形线虫简称旋毛虫,其成虫和幼,一、形态,1.

13、 成虫:人体最小线虫。雄虫 (1.4 1.6) mm (0.040.05) mm雌虫(3.04.0)mm (0.050.06)mm咽管长(为虫体的1/31/2),雌虫子宫较长,其中段含虫卵,后段和近子宫处充满幼虫,新生幼虫自阴门产出(卵胎生)。,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31,一、形态1. 成虫:人体最小线虫。寄生虫:,2. 幼虫囊包梭形,位于宿主横纹肌细胞内,内含12条幼虫。,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32,2. 幼虫囊包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32,囊包(宿主吞食),成虫(交配),钙化,新宿主,小肠腔,肠粘膜,肠腔(蜕皮4次),幼虫,胃液肠液,新生幼虫,卵胎生产幼虫,随淋

14、巴、血循环,囊包(横纹肌细胞),48h,57d,新宿主,半年,二、生活史,囊包,传染源,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33,囊包(宿主吞食)成虫(交配)钙化新宿主小肠腔肠粘膜肠腔(蜕皮,成虫与幼虫同寄生于一个宿主体内成虫寄生于小肠(十二指肠、空肠上段)幼虫寄生于横纹肌细胞,生活史特点:,寄生部位:活动较多血液供应较丰富的肌肉。 (膈肌、舌肌、咬肌、咽喉肌、胸肌、肋间肌及腓肠肌等),2. 生活史中无外界自由生活阶段,但完成生活史必须更换宿主。,3. 除人以外,许多哺乳动物( 猪、犬、羊、猫、熊、野猪、狼等)可作本虫的宿主。,4. 感染期:幼虫囊包。5. 感染途径:经口感染。6. 成虫寿命:14

15、个月。,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34,成虫与幼虫同寄生于一个宿主体内生活史特点:寄生部位:活动较多,三、致病(主要致病虫期是幼虫),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在患病37周内死亡,食入幼虫囊包的数量幼虫侵犯的部位机体的功能状态(对旋毛虫的免疫力),程度,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35,三、致病(主要致病虫期是幼虫)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在患病3,1. 侵入期(肠型期),脱囊幼虫钻入肠壁,十二指肠炎空肠炎,充血、水肿、出血、浅表溃疡,幼虫在小肠内脱囊并钻入肠粘膜发育为成虫的过程。,致病过程分三期:,临床表现:急性胃肠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36,1

16、. 侵入期(肠型期)脱囊幼虫钻十二指肠炎充血、水肿、出血、,2.幼虫移行期(肌型期),机械损害毒性作用,炎症反应,虫体周围,炎症细胞浸润,肌细胞坏死、崩解,肌间质轻度水肿,肌纤维变性、肿胀、排列 紊乱、横纹消失,横纹肌病变,指新生蚴侵入肌组织引起血管炎和肌炎的过程。,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37,2.幼虫移行期(肌型期)机械损害炎症反应虫体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在肌肉中的旋毛虫幼虫囊包,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38,在肌肉中的旋毛虫幼虫囊包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38,急性全身性血管炎、水肿、发热、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0%75%)。,眼睑水肿或面部水肿,重者水肿可遍及全身

17、。,全身肌肉酸痛、压痛以腓肠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为甚。,咀嚼、吞咽、说话困难,声音嘶哑甚至无声,呼吸时疼痛。,严重感染者:广泛性心肌炎心力衰竭 毒血症、呼吸系统伴发感染。,死亡率:330%,死亡,临床表现:,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39,急性全身性血管炎、水肿、发热、严重感染者:广泛性心肌炎心力,3. 囊包形成期(恢复期),急性炎症消退,全身症状逐渐消失,肌痛仍可维持数月。,为受损肌细胞修复过程。,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40,3. 囊包形成期(恢复期)急性炎症消退,全身症状逐渐消失,肌,四、实验诊断,1. 询问病史2. 病原诊断活检法:查幼虫囊包(取腓肠肌、肱二头肌压片或切

18、片镜检)3. 免疫学诊断(重要的辅助诊断),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41,四、实验诊断1. 询问病史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41,五、流行,(一)分布世界性分布,目前俄罗斯及东欧等国家仍严重流行。我国17个省有病例报道,其中以云南省最为严重。有地方性、群体性和食源性的特点。,我国旋毛虫病的病例分布,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42,五、流行(一)分布我国旋毛虫病的病例分布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二)流行因素,1. 传染源自然界有猪、狗、羊、牛、鼠等120多种哺乳动物可自然感染。2. 传播途径食入了半生或生的受染猪肉(涮羊肉、涮猪肉、烤猪肉串)3. 易感人群,寄生虫:钩虫旋毛虫

19、肝吸虫肺吸虫,43,(二)流行因素1. 传染源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43,鼠,猪,人,猪,野生动物,猫、犬,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44,鼠猪人猪野生动物猫、犬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44,猪肉中的幼虫囊包-15oC 活20天腐肉中的幼虫囊包常温 23月猪肉中的幼虫囊包70oC以上 很快死亡凉干、腌制、熏、烤、涮食常不能杀死幼虫囊包,旋毛虫幼虫囊包的抵抗力较强,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45,猪肉中的幼虫囊包-15oC 活20,六、防治,1.卫生宣传教育预防的关键:改变不良的食肉方式,不吃生的或未熟透的肉(猪)2. 加强肉类检查3. 改善养猪的方法4. 扑灭老鼠5.

20、 治疗患者,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46,六、防治1.卫生宣传教育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46,第一节 概论,吸虫属扁形动物门的吸虫纲。寄生人体的吸虫属复殖目,称复殖吸虫。,第十一章 吸虫(P89),生活史,有性世代(脊椎动物体内)如:人无性世代(软体动物体内)如:螺,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47,第一节 概论吸虫属扁形动物门的吸虫纲。第十一章 吸,一、形态叶状、背腹体扁、两侧对称。具两个吸盘(口、腹),雌雄同体(血吸虫除外)。,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48,一、形态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48,二、生活史 特点:世代交替(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 宿主转换(终

21、宿主、中间宿主) 模式: 受精卵 幼虫期(蚴) 成虫 (中间宿主) (终宿主) 第1 第2 脊椎动物 淡水螺 鱼蟹虾 人,幼虫期包括: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49,二、生活史幼虫期包括: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寄生虫:钩,第二节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内。引起肝吸虫病。,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50,第二节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内。寄生虫,常见吸虫,华支睾吸虫(肝吸虫)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卫氏并置吸虫(肺吸虫)日本裂体吸虫(日本血吸虫),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51,常见吸虫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22、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一、形态,(一)成虫体型狭长,1025mm35mm,状似葵花子仁。雌雄同体。雄性生殖器官:睾丸1对,分支状,在体后1/3处,前后排列。雌性生殖器官:卵巢1个,边缘分叶,位于睾丸之前。,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52,一、形态(一)成虫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二)虫卵形似芝麻(2735) m(1220) m,黄褐色,前端较窄且有盖,卵盖周围的卵壳增厚形成肩峰,另一端有小疣。卵内已含有毛蚴。,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53,(二)虫卵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53,肝吸虫卵,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54,肝吸虫卵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

23、吸虫54,二、生活史(life cycle),肝胆管内成虫,虫卵,产出,随胆汁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入水,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豆螺、沼螺,毛蚴,胞蚴,雷蚴,尾蚴,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囊蚴,人猫、狗吞食(保虫宿主),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55,二、生活史(life cycle)肝胆管内成虫虫卵产出随胆汁,第一中间宿主:沼螺、涵螺,第二中间宿主:1.淡水鲤科鱼类(草鱼、青鱼、鲢鱼、鲫鱼)2.淡水虾,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56,第一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5,终宿主:人或一些哺乳动物(猫、狗),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57,终宿主:人或一些

24、哺乳动物(猫、狗)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生活史小结:,1. 需要两个中间宿主和一个终宿主 2. 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内 3. 感染期:囊蚴 4. 经口感染 5. 感染后1个月左右发育为成虫6. 成虫寿命:2030年,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58,生活史小结:1. 需要两个中间宿主和一个终宿主 寄生虫:钩虫,三、致病(主要为肝受损),1.致病机理机械刺激、代谢产物、分泌物等诱发超敏反应胆管内膜及胆管周围的炎性反应 胆管局限性的扩张及胆管上皮增生,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59,三、致病(主要为肝受损)1.致病机理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病变形成:,(1)胆囊结石的形成死虫、虫卵

25、、脱落的胆管组织结石核心胆石(2)胆囊炎(3)胆汁性肝硬化(4)原发性肝癌,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60,病变形成:(1)胆囊结石的形成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2. 临床表现轻度感染:无明显临床症状。中度感染:一般以消化系统的症状为主,常见的体征有肝肿大。严重感染:伴有头晕、消瘦、浮肿和贫血等,晚期可出现肝硬化、腹水,甚至死亡。,易误诊为肝炎,急、慢性胆囊炎等,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61,2. 临床表现易误诊为肝炎,急、慢性胆囊炎等寄生虫:钩虫旋毛,四、实验诊断,1.病原学诊断粪便检查直接涂片法(易漏诊)集卵法十二指肠引流胆汁离心沉淀检查,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

26、虫,62,四、实验诊断1.病原学诊断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62,2. 免疫诊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间接血凝试验 (IH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IFA)金标快速免疫诊断3. 影像学诊断 B超、CT检查,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63,2. 免疫诊断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63,五、流行1. 分布:主要在亚洲。感染较高的国家: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和东南亚国家。 我国: 25个省市、自治区有不同程度流行。 广东:为高发区,平均感染率16.42%。,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64,五、流行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64,2. 流行环节(1)传染源:人、家畜及

27、野生动物。 (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2)传播途径:虫卵有机会下水,中间宿主。(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65,2. 流行环节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65,六、 防治,卫生宣教,不吃生鱼虾,加强粪便管理以防止虫卵入水等, 治疗:吡喹酮、阿苯哒唑。,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66,六、 防治卫生宣教,不吃生鱼虾,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第五节 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成虫寄生终宿主肺内,以肺部形成囊肿为主要病变,以烂桃样血痰和咳血为主要症状。,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67,第五节 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 成虫寄生终宿主肺内,以肺部形,一、形

28、态,成虫:虫体肥厚、椭圆形,背部稍隆起,腹面扁平,似半瓣黄豆。有口、腹吸盘,雌雄同体。卵巢与子宫并列于腹吸盘之后,两个睾丸分支如指状,并列于虫体后1/3处。,子宫,卵巢,睾丸,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68,一、形态成虫:虫体肥厚、椭圆形,子宫卵巢睾丸寄生虫:钩虫旋毛,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69,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69,虫卵:金黄色,椭圆形,似“酒坛”大小为80118 m4860m,卵盖大常倾斜。卵细胞于正中央,周围有十余个卵黄细胞。,卵盖,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70,虫卵:金黄色,椭卵盖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70,肺吸虫卵,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

29、虫肺吸虫,71,肺吸虫卵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71,二、生活史,肺内成虫,虫卵,产出,随痰排出/痰吞咽随粪排出,入水,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毛蚴,胞蚴,雷蚴,尾蚴,第二中间宿主:溪蟹、蝲蛄,囊蚴,人虎、狼(保虫宿主),孵出,体内移行,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72,二、生活史肺内成虫虫卵产出随痰排出/痰吞咽随第一中间宿主:川,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第二中间宿主:溪蟹、蝲蛄,生活史特点:,1. 需中间宿主,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73,第一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生活史特点:1. 需中间宿主寄生,2. 在终宿主体内移行途径:口 胃肠 穿过肠壁 腹腔(腹壁、肝脏表面) 穿横隔

30、 胸腔 肺3. 异位寄生:口 胃肠 穿过肠壁 脑、眼、肝、脊髓、皮下等,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74,2. 在终宿主体内移行途径: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7,1. 急性期 ( 主要由童虫移行所致)轻者:仅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食欲不振、乏力、腹痛、腹泻、低热等) 。重者:起病急骤,可有全身过敏反应、高热、腹痛、胸痛、咳嗽、气促、肝肿大并伴有荨麻疹。,三、致病,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75,1. 急性期 ( 主要由童虫移行所致)三、致病寄生虫:钩虫旋, 囊肿期:组织与细胞坏死、崩解、液化,囊肿内充满赤褐色果酱样液体。, 脓肿期:主要为虫体移行引起组织破坏、出血及继发感染。,纤

31、维疤痕期:囊肿内容物排出或吸收,囊内由肉芽组织充填,纤维化,最后形成瘢痕。,2. 慢性期(虫体进入肺后所致),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76, 囊肿期:组织与细胞坏死、崩解、液化, 脓肿期:主要为虫,症状表现:胸肺型:咳嗽、果浆样或铁锈色痰肝型:肝脏受损症状脑型:头痛、癫痫、偏瘫皮下型:游走性包块亚临床型:无明显症状或轻度感染其他类型:人体几乎所有器官均可感染,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77,症状表现: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77,四、诊断1. 病原诊断 粪便或痰中找到虫卵,摘除的皮下包块中找到虫体或虫卵即可确诊。2. 免疫学试验皮内试验、ELISA等。3. X线、CT及核磁

32、共振,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78,四、诊断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78,五、流行1. 分布:世界广泛分布,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有本虫存在。2. 疫区类型:溪蟹型流行区、蝲蛄型流行区。3. 传染源:人和肉食类动物。保虫宿主:如虎、豹、狼、狐、豹、猫、大灵猫、果子狸等。,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79,五、流行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79,4. 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蟹和蝲蛄。5. 转续宿主:野猪、猪、兔、鼠、蛙、鸡、鸟等。6. 感染方式: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蛄。,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80,4. 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寄生虫:钩虫旋,六、防治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蛄及其制品。 常用药物:吡喹酮。,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81,六、防治寄生虫:钩虫旋毛虫肝吸虫肺吸虫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