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2321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14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妇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妇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妇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妇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课件.ppt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 21,妇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20 21妇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目 录,1.什么是妇幼保健健康教育2.目的和意义3.健康传播的概述4.健康传播的基本特性5.传播要素与基本过程6.健康传播的概念与特点7.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信息范围和内容,目 录1.什么是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妇幼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除人均预期寿命外,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也是非常关键的指标。新中国成立前,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薄弱,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缺医少药,孕产妇死亡率高达1500/10万,婴儿死亡率高达200,人均预期寿命仅有35岁。到2018年,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

2、亡率分别下降到18.3/10万和6.1,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0岁。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结果显示,我国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了99.9%,孕产妇产前检查率96.5%,产后访视率94.0%。根据2015年统计数据,我国女性期望寿命为79.4岁,比1990年延长了8.9岁。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成为“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指数”排名进步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妇幼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健康水平的主要,出生缺陷干预效果明显:出生缺陷是影响人口素质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出生缺陷的高发国家,总发生率约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90万例,

3、其中出生时临床明显可见的出生缺陷约有25万例,全国围产期神经管缺陷发生率由1987年的27.4/万下降至2017年的1.5/万,降幅达94.5%。出生缺陷导致的儿童死亡明显下降,与2007年相比,2017年出生缺陷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3.5降至1.6。20092015年,为全国农村地区6764万名育龄妇女免费增补叶酸,神经管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从1996年的13.6/万下降到2011年的4.5/万。,出生缺陷干预效果明显:出生缺陷是影响人口素质的全球公共卫生问,“两癌”免费筛查惠及广大妇女:启动项目以来,共完成近1亿人次农村适龄妇女的宫颈癌检查、3000万人次农村适龄妇女的乳腺癌检查。孕产

4、妇性传播疾病及其母婴传播得到有效控制:自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实施以来,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显著下降,从干预前的34.8%,下降到2018年的4.5%,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得到有效控制。,“两癌”免费筛查惠及广大妇女:启动项目以来,共完成近1亿人次,什么是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是促进妇女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调动服务对象主动保护健康、主动利用妇幼保健卫生服务的积极措施,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妇幼医疗保健机构重视并努力做好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工作,将大大提高妇幼保健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在提高我国妇幼保健卫生服务水准和促进我国妇女儿童健康发展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什么是妇幼保健健康

5、教育?,目的和意义,开展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工作是通过相关健康信息的传播,帮助目标人群建立正确的态度和信念,改变不健康行为和采纳健康行为的系列活动。其中健康信息的传播是基本的内容,特别是在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大部分地区的经济不够发达、许多目标人群的文化水平较低、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够畅通等背景下,大力传播相关健康信息、努力提高目标人群的相关健康知识水平是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重要职责和任务。由于妇幼保健的相关健康信息内容非常广泛,而且随着学科的发展,有些信息也在发生变化,为了更好地规范健康教育工作中信息的内容,统一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工作中需要传播的基本信息内容,国家妇幼中心特开发了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基本信

6、息。本信息为妇幼保健机构、妇幼保健工作者、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媒体开展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的信息传播活动提供依据,同时为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评估提供依据。,目的和意义开展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工作是通过相关健康信息的传播,,全国人大代表葛明华:疾病预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健康科普教育。,妇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健康传播的概述健康是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健康传播作为公共卫生、疾病治疗和康复以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和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健康传播,可帮助人们了解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技能,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提高健康素养,促进和维护人类的健

7、康,提高生活质量。“传播”一词的中文意思是“散布开去”,“人与人或群体之间借助于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直接或间接地传递信息、情报、意见、感情等的过程。,健康传播的概述,健康传播的基本特性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具有社会性、双向性、共享性、符号性和目的性等基本特性。1.社会性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社会行为。传播反映着一定的社会关系无论是个人与个人之间,还是群体或组织之间,传受双方所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形式,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2.双向性传播是一种双向性的互动行为,即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尽管传播者在信息交流过程中常常占主动地位,但信息的接受者也不是单纯的被动角色。有效的沟

8、通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了解和产生共鸣的基础之上。3.共享性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行为,也就是说,信息交流的目的是使人们共同分享某种知识、观点、事实或情感,它是将一个人或少数人所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共有的过程。4.符号性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具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信息的传播必须借助一定的符号来进行,符号(symbol)是信息的载体,即人们在进行传播时,需将自己的意思通过语言、文字、图画、表情、动作或其他形式的符号表达出来。符号具有形式和意文两方面的属性。传受双方必须以对符号含义的共同理解为基础,否则,就会传而不通,甚至导致误解。5.目的性传播过程充满着人的主观能动性。任何社会信息

9、的传播都伴随着人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而表达出来,都有一定的目的,例如:告知、劝服、宣泄、探测等。,妇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传播要素与基本过程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行为具有明显的过程性和系统性。从传播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传播是一个有结构的连续的活动过程,主要由以下l六个要素构成:1.传播者(communicator)又称传者,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主动发出者。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2.受传者(audience) 是讯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是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多个受传者的集体称为受众。在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的角色

10、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个人在发出讯息时是传播者,而在接受讯息时则又在扮演受传者的角色。3.信息、讯息与符号 信息(information)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讯息(message)是由一组相关联的信息符号所构成的一则具体的信息,如一篇文章、一段录像、一幅画等。符号(symbol)是信息的载体,具有形式和意义两方面的属性。4. 传播媒介(media) 又称传播渠道,是讯息的载体,也是将传播过程中各种要素相互联系起来的纽带。5.反馈(feedback) 指传播者获知受传者接受信息后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反馈是体现传播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其速度和质量依媒介不同而不同,是传播过程不可缺少的要素

11、。6.传播效果(effect) 是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变化,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妇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系统。我们将传播理解为一种“行为”,是把传播看作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活动;将传播看作一种“过程”,是着眼于传播的各个要素及其动态运动机制;将传播理解为一种“系统”,是在社会层面上更加综合地考量各种传播行为、传播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引起的发展与变化。,妇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健康传播的概念与特点 广义地讲,凡是人类传播的类型涉及健康的内容就是健康传播。从操作意义讲,健康传播

12、是指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而收集、制作、传递、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 作为一种以传播健康信息为特征的社会行为,健康传播具有一切传播行为共有的基本特性,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主要为:1. 健康传播对传播者有特殊的素质要求 从传播的一般意义讲,人人都具有传播的本能,人人都可以做传播者。但作为健康传播者,有特定的素质要求,需具有一定的医学或健康科学教育背景,负有健康传播职能的机构和人员是健康传播的主体。2.健康传播传递的是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是一 种宝贵的卫生资源,泛指一切有关人的健康的知识、观念、技术技能和行为模式。由于所传的信息关系到人的生命与健康,因此,科学

13、性是健康传播的第一要旨。3.健康传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以健康为中心,以满足目标对象的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健康传播力图达到改变个人和群体的知识、态度行为,使之向有利于健康方向转化的目的。依据健康传播对人的心理行为作用和实现改变的难易程度,可把健康传播的效果分为知晓健康信息、健康信念认同、形成健康态度、采纳健康行为4个层次。健康传播的受众是复杂的,他们有不同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兴趣爱好、宗教信仰、行为习惯、健康状况等,我们一定要有目的的进行区分,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的健康传播。,健康传播的概念与特点,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信息范围和内容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基本信息根据健康教育目标人群的范围和各期保健要点,包

14、括儿童保健、青少年保健和妇女保健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共计123条基本信息。(一) 儿童保健基本信息分为新生儿期保健、婴儿期保健、幼儿期保健、学龄前期保健、学龄期保健。主要包括儿童生长发育、营养与喂养、生活护理、心理行为发育、常见疾病防治、伤害预防、保健服务七方面的56条健康教育基本信息。(二) 青少年保健基本信息包括生长发育、性与生殖健康、营养与饮食、心理卫生等五方面的12条健康教育基本信息。(三) 妇女保健基本信息分为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育龄期保健、更老年期保健。主要包括妇女各期生理变化、营养与饮食、生活方式与习惯、心理健康、疾病防治、自我监测、保健服务七方面的55条健康教育基本信息

15、。,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信息范围和内容,第一部分 儿童保健基本信息一、新生儿期保健基本信息 1.新生儿出生时体重一般为2500克4000克,低于2500克为低体重儿,高于4000克为巨大儿。身长一般约50厘米。 2.新生儿满月时,体重增加600克以上、身长增加2.5厘米以上为正常。 3.新生儿一般出生后23天会出现生理性黄疸,710天消退。 4.母乳是06个月婴儿的最佳食物和饮料,在此期间不需要添加其他食物和水。 5.新生儿出生后应在1小时内尽早实施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6.初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病物质,有助于预防新生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7.哺乳时抱新生儿的4个要点为:新生儿的头和身体保持一

16、条直线,身体贴近母亲,鼻尖对着乳头,张大口含接大部分乳晕。 8.母乳喂养应按需哺乳,母乳不足时,更应增加喂哺次数。(配方奶放在释义中) 9.正常足月新生儿一般不需额外补充钙剂,从出生后开始每天应补充400国际单位(早产儿8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10.要注意给新生儿保暖,体温保持在3637,居室定时通风。11.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促进新生儿生长和发育,新生儿一昼夜的睡眠时间一般为1620个小时。12.新生儿有视、听、触等感觉,可通过母婴间皮肤接触、表情和语言交流以及利用颜色鲜艳、可发声的玩具等对新生儿进行感知觉刺激。 13.新生儿皮肤娇嫩,擦洗时要轻柔,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和干燥,选用柔软的棉质衣

17、物。 14.新生儿如出现体温异常、反应差、哭声弱、拒奶、呼吸急促、腹泻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15.新生儿出生后应接受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等遗传代谢病筛查和听力筛查。 16.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及满月时,可各享受1次免费健康检查和咨询指导。,第一部分 儿童保健基本信息,二、婴儿期保健基本信息 1.儿童12月龄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身长约75厘米,头围约46厘米,胸围约等于头围。 2.婴儿乳牙萌出的时间一般在410月龄。 3.婴儿6个月时应及时添加泥糊状食物,首先是强化铁的谷类食物。遵循由一种到多种、由少量到多量、由细到粗、少糖无盐的原则。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24个月及以上。 4.帮助婴儿从

18、78个月开始锻炼咀嚼能力,练习用杯子喝水,12个月时练习自己用勺进食。5.应带婴儿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通过抚触、做操等形式,促进婴儿身体活动。6.婴儿出生后即可练习俯卧抬头,6个月后开始练习爬行,家长应与婴儿多交流和玩耍,促进婴儿的发育。 7.应给腹泻患儿补充足量合适的液体,坚持母乳喂养,不减餐。 8.婴儿出现吃奶差、发热、咳嗽或腹泻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9.婴儿应按时接受预防接种,以有效预防相关传染病。 10.婴儿3、6、8、12月龄时可各享受一次免费健康检查和咨询指导,68个月时接受血常规检查。 11.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水平应从感知觉、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会适应行为等方面进行评估

19、。 12.生长监测图是监测婴幼儿体格生长状况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及时发现体格生长偏移。,二、婴儿期保健基本信息,三、幼儿期保健基本信息1.幼儿24月龄时体重约12千克,身高约85厘米,牙齿约16颗。30月 龄时乳牙出齐。36月龄时体重约14千克,身高约95厘米。 2.幼儿每天食物都应包括肉、蛋、奶,补充维生素D;膳食逐渐趋于家庭饮食,但食物应体积较小,品种多样,口味清淡。三次正餐两次加餐营养合理分配。 3.鼓励幼儿自己用勺吃饭,按时进餐,控制零食,少吃高糖、高脂和快餐食品。并鼓励喝白开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和碳酸饮料。4.儿童应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口腔卫生习惯。5.幼儿练习手的抓握动作和手眼

20、协调操作物体,可促进神经行为发育。6.幼儿15月龄可独走,18月龄可上台阶,24月龄能跑跳,同伴间交往明显增多。7.23岁是幼儿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要多给幼儿看画报、讲故事、教儿歌,鼓励幼儿多说话、多回答问题。 8.幼儿出现咳嗽时,应数1分钟呼吸次数,若多于40次,应及时就医。 9.幼儿发热时体温超过38.5,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10.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幼儿肠道感染的关键,要做到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 11.儿童活泼好动,自我保护意识差,要注意预防烧烫伤、溺水、跌落、窒息和交通事故等伤害。12.幼儿18、24、30、36月龄时可各享受1次免费健康检查

21、和咨询指导,18、30月龄时分别至少查1次血常规。继续完成预防接种。,三、幼儿期保健基本信息,四、学龄前期保健基本信息 1.36岁学龄前期儿童生长发育趋于稳定,每年体重约增加2千克,身高约增加57厘米。 2.学龄前期儿童食物要多样化,定时进餐,不挑食,少吃零食、甜食和冷饮。 3.保证学龄前儿童规律、充足的睡眠和户外活动。 4.儿童每天看电视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每次连续看电视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5.儿童应从小注意用眼卫生,保护视力。最晚从4岁开始定期测查视力,发现异常及时矫治。 6.要注意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形成基本的学习习惯,为进入学校学习打下基础。 7.要训练学龄前期儿童生活自理能

22、力,从易到难,从简到繁。 8.学龄前儿童每半年1年可各享受1次免费健康检查和咨询指导,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矫治。,四、学龄前期保健基本信息,五、学龄期保健基本信息 1.学龄期儿童在进入青春期前,体重每年约增加2千克,身高约增加57厘米。 2.加强营养,平衡膳食,保证早餐的质量,少吃零食,少喝含糖饮料和碳酸饮料。 3.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 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 4.学龄期儿童每天应保证1小时的体育锻炼。5.儿童应做到饭后漱口、睡前刷牙、少吃甜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6.坚持正确做眼保健操。发现视力异常,应到医院眼科进行视力检查和验光。 7.学龄儿童应按程序完成预防接种,预防相关

23、传染性疾病。 8.经常对儿童讲解安全防护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预防交通事故、外伤、溺水、 雷击和中毒等伤害。,五、学龄期保健基本信息,第二部分 青少年保健基本信息1.青少年的年龄范围是1024岁,其中1019岁为青春期。青春期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逐渐过渡的时期。 2.青春期的少年逐渐出现第二性征,男性包括胡须、腋毛、阴毛,喉结和变声;女性包括乳房发育、阴毛、腋毛。 3.月经初潮是女性青春期生殖功能发育的重要标志,初潮年龄一般在1214岁。月经期应注意个人卫生,每天清洗外阴,及时更换卫生用品。 4.遗精是男性青春期生殖功能发育的重要标志,是正常生理现象,首次遗精一般发生于1218岁,每月12次遗精属

24、正常。 5.青春期是青少年性意识萌发阶段,易出现性冲动、性幻想等性心理表现,应正确对待。 6.手淫是男、女青少年缓解性紧张、满足自己性需求的比较安全的性行为方式,适度手淫对健康无害,但无节制的手淫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健康。7.男女青少年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清洁的温水清洗外阴,勤换洗内裤。 8.青少年一旦有性行为,应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以预防意外妊娠、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 9.青春期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膳食应均衡、多样、营养丰富,避免暴饮暴食或盲目节食。 10.青少年应注意经常吃富含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预防贫血的发生。11.青少年应每天进行充足的户外运动,保证每天至少1小时的户外体

25、育活动。 12.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多种压力,要学会自我调适,必要时主动寻求心理辅导与咨询。,第二部分 青少年保健基本信息,第三部分 妇女保健基本信息一、婚前保健基本信息 1.准备结婚的男女在婚姻登记前,应接受婚前保健,包括婚前医学检查、婚前卫生指导以及婚前卫生咨询。 2.婚前保健可以发现影响婚育的疾病,并获得婚育指导。二、孕前保健基本信息 1.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龄是2429岁。 2.准备怀孕的夫妇应到医院接受孕前咨询和医学检查,患有慢性病和传染性疾病的夫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怀孕。 3.准备怀孕的妇女从孕前3个月开始,应每天补充0.4毫克叶酸,一直坚持到孕后3个月,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4.夫

26、妇双方从准备怀孕前36个月开始要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5.准备怀孕的妇女必要时接种风疹、乙肝、流感等疫苗,以预防孕期病毒感染。 6.准备怀孕的妇女应接受口腔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口腔疾病,预防孕期可能出现或加重的口腔问题。,第三部分 妇女保健基本信息,三、孕产期保健基本信息 1.有正常性生活、月经规律的妇女,月经过期710天或以上,应及时去医疗保健机构检查,确认是否怀孕。 2.怀孕早期的妇女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异常等消化系统症状,属于早孕反应。 3.孕妇应戒烟、禁酒,并远离吸烟环境;不养宠物;避免接触汞、苯、放射线、铅、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 4.孕早期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时要立

27、即就医,警惕异位妊娠及流产。 5.孕妇在整个孕期应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监测孕妇和胎儿健康状况。 6.孕期及早进行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以预防疾病母婴传播。 7.孕妇应定期监测血压,血压在140/90mmHg及以上时应及时就医。 8.孕中期应进行胎儿发育异常的筛查,重点包括神经管畸形、唐氏综合征等。9.孕妇患病应主动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自行用药。 10.孕妇应保持体重适宜增长,整个孕期体重增长宜在12.5公斤左右。 11.孕妇要合理营养,适当增加牛奶、鱼、禽、蛋、瘦肉、海产品的摄入量。孕晚期宜少食多餐。 12.孕妇容易出现钙缺乏和铁缺乏,应常吃富含钙、铁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

28、补充钙剂、铁剂和维生素C。 13.大部分孕妇从孕16周开始感觉胎动,一般每小时35次。28周起每天计数胎动,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情况。,三、孕产期保健基本信息,14.孕妇在孕晚期易发生下肢水肿,一般经休息可缓解。如水肿程度严重或休息后不能缓解,应及时就医。 15.孕妇如出现生殖道感染症状,如分泌物异常、外阴不适等,应及就医。 16.孕妇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疾病,坚持正确刷牙、饭后漱口。 17.孕期应避免搬运重物或激烈活动,以避免流产或早产。 18.孕妇一旦出现头晕、头疼、视物不清、心慌、气短、腹痛、阴道出血和流水、胎动异常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19.怀孕满37周的孕妇,如出现阴道排出血性分

29、泌物多提示即将临产,如出现规律性的腹痛或阴道流水,应尽快到医院分娩。 20.阴道分娩是自然的生理过程,对母婴损伤最小,应避免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 21.住院分娩是母婴安全最好的保证,所有孕产妇都应住院分娩。22.产妇分娩后应尽早下床活动,适宜活动和锻炼,促进产后康复。,14.孕妇在孕晚期易发生下肢水肿,一般经休息可缓解。如水肿程,23.产妇应每天清洗外阴,保持个人卫生。 24.产妇饮食应少食多餐,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 25.由于产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有的产妇会出现短暂的产后抑郁状况,家庭成员应关心、体贴产妇。 26.恶露大约在产后3周排除干净,剖宫产后大约需要1个月。若恶露异味、

30、颜色污浊、带有块状物,应及时就医。 27.产后68周、恶露干净,生殖系统已经恢复正常后可恢复性生活,但同时应注意避孕。28.产妇在出院后1周内和产后28天可各享受1次免费产后访视。产后42天应到医院进行健康检查。 29.根据国家规定:有不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30分钟。,四、育龄期保健基本信息 1.女性若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阴道出血、腹痛等生殖道感染的症状,应及时去正规医疗保健机构就诊。 2.良好的卫生习惯、安全性行为是预防女性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的重要措施。 3.男性患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时可通过性行为传染给女性,因此性伴侣应

31、同时治疗。 4.育龄期妇女应定期接受妇女病筛查,及早发现宫颈癌、乳腺癌和生殖道感染等疾病。 5.若出现性交后出血、白带量多、有腥臭味、呈血性,应及时就医。 6.定期进行乳房自我检查,如发现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7.育龄夫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知情选择适宜的避孕方法,避免意外妊娠。 8.妇女一旦发生意外妊娠,应到正规医院就医。,四、育龄期保健基本信息,五、更老年期保健基本信息 1.更年期是妇女的一个生理过渡期,一般在4060岁期间,此期最突出的表现是绝经。2.更年期妇女可能会出现潮热、出汗、心慌、易哭泣、激动、头昏、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应做好自我心理调节,必要时应就医。 3.

32、绝经后妇女应在膳食中添加豆类食物,饮食要清淡,每天盐摄入量低于6克。 4.更老年期妇女要坚持规律生活,睡眠充足,每周身体活动三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运动量不宜过大。 5.绝经后妇女保持适当的性生活可延缓衰老。 6.更年期妇女要有意识地丰富生活内容,保持健康心态。 7.更老年妇女可因雌激素水平下降而易患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以及阴道炎、尿道炎,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防治。 8.更老年妇女易出现尿失禁,应经常练习提肛肌,增强盆底肌肉功能。 9.更年期症状严重的妇女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治疗。 10.更年期妇女至少每年做1次全面体检,其中应有妇科检查、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查。,五、更老年期保健基本信息,城南,20 21,谢谢大 家观看,城南20 21谢谢大 家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