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地理过程分解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2330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地理过程分解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基本地理过程分解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基本地理过程分解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基本地理过程分解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基本地理过程分解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本地理过程分解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地理过程分解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本地理过程,基本地理过程,一、 气候过程,所谓气候系统是大气圈与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整体,相应的气候是这个系统的较长时间的稳定状态或统计平均特征。 气候与天气的区别,一、 气候过程所谓气候系统是大气圈与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1.辐射与辐射平衡,1.辐射与辐射平衡,2. 大气环流,2. 大气环流,基本地理过程分解课件,基本地理过程分解课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基本地理过程分解课件,基本地理过程分解课件,专家详解雪灾:与“拉尼娜事件”有关 2008年01月29日 08:03:04 来源:人民日报,1月10日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建国以来罕见的

2、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说,这是我国气象记录上少见的灾害性天气。 罕见的雨雪从何而来?“造成近期大范围强雨雪天气的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 今年大气环流异常与正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发生的“拉尼娜事件”有关。” 面对罕见暴风雪的,不仅仅只是中国。“2007年8月形成的拉尼娜事件对中国和北美的降雪造成了一定影响。”,专家详解雪灾:与“拉尼娜事件”有关 2008年01月29日,基本地理过程分解课件,基本地理过程分解课件,基本地理过程分解课件,一、沃克环流,1、含义:2、成因:3、意义:,赤道附近大洋东西两岸之间东西方向的热力环流,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是判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

3、重要依据,一、沃克环流1、含义:赤道附近大洋东西两岸之间东西方向的热力,信风,堆积下沉,形成深厚的暖水层,上升流,秘鲁寒流,水温高,气压低,气流上升,水温低,气压高,气流下沉,赤 道 暖 流,信风堆积下沉,上升流秘鲁水温高,气压低,气流上升水温低,气压,在拉尼娜現象出現期間,強化了其海溫之對比,使熱帶東風帶加強,並加強了所帶動之東平洋洋流西行。因為海水溫度之變化是影響大氣氣候變動之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拉尼娜期間四季特性更明顯。,何謂厄爾尼諾/拉尼娜,在拉尼娜現象出現期間,強化了其海溫之對比,使熱帶東風,基本地理过程分解课件,基本地理过程分解课件,基本地理过程分解课件,二、厄尔尼诺现象,1、含义

4、:2、影响:3、成因:,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面温度异常升高,东南信风减弱可能是主要原因,二、厄尔尼诺现象1、含义: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面温度异常升,温度距平值大,为正值,温度升高,A,B,温度距平值小甚至为负值温度降低,结论: 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和西部的温度差异减小,沃克环流减弱。,温度距平值,温度距平值大,为正值,温度升高AB温度距平值小甚至为负值,东南信风突然减弱,甚至转为西风,赤道逆流增强,温暖海水覆盖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海面,上升流消失,南美洲西岸寒流被暖流取代,赤道附近太平洋表层水温东岸升高,西岸降低,东西温差缩小,沃克环流减弱,厄 尔 尼 诺,赤道逆流增强,温暖海水覆盖赤道附近太

5、平洋东岸海面赤道附近太平,厄尔尼诺对中国的影响,台风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1997年强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北方的干旱和高温十分明显。,厄尔尼诺对中国的影响台风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基本地理过程分解课件,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近百年来发生在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

6、、1954年和1998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年的次年。我国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基本地理过程分解课件,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根据近50年的气象资料,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当年冬季温度偏高的几率较大,第二年我国南部地区夏季降水容易偏多,而北方地区往往出现大范围干旱。据历史记载,自1950年以来,世界上共发生13次厄尔尼诺现象。其中1997年发生的并且持续至今的这一次最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非洲到拉美,气候变得古怪而不可思议,该凉爽的地方骄阳似火,温

7、暖如春的季节突然下起来大雪,雨季到来却迟迟滴雨不下,正值旱季却洪水泛滥。,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根据近,基本地理过程分解课件,拉尼娜对中国的影响,西太平洋的上升运动加强,导致了本来在冬半年就已经远离中国大陆进入太平洋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进一步远离大陆,对大陆冷气团的牵制抵抗作用进一步降低,很明显,没有了副高的阻拦,副高两侧的风带,一是北方强大的寒冷的西风带,二是南方印度洋上的信风带可以长驱直入大陆,横扫全亚洲,而中国恰恰就在这两个风带的控制之下。,拉尼娜对中国的影响西太平洋的上升运动加强,导致了本来在冬半年,西风带。西风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一个是对北

8、方来自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冷空气团是从极地方向过来的,冷气团比较寒冷,冷空气强度比较强,因为北冰洋的蒸发作用小,空气极为干燥,以大风、降温过程为主,不会出现大范围的降雪,以前对我国造成影响最大、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这股冷空气。受北方气团影响的东北降雪量就很少,跟过去持平。二是从西路过来的,这是我们很少关注的,但它借助西风带加强从冰岛大西洋沿途过来,经过欧洲地中海横扫整个亚欧大陆,由于来自较湿润的大西洋,这股冷空气带来了大量的降雪。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今年因为这股强冷湿空气,巴格达这种极度干旱的地方降了百年以来第一次雪,中亚地区,特别是阿富汗山区积雪超过两米。甘肃这种比较干旱的地

9、方今年降雪量超过常年的两倍,为60年之最。,西风带。西风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一个是对北方,信风带。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移,信风带在过去对中国的影响并不大,但由于拉尼娜的加强,加上西风带受到青藏高原阻挡,分流至喜马拉雅山脉南翼逐渐加热加湿的气团,使得中国南部受到了来自印度洋大量的暖湿气流,造成云贵高原的气温甚至比常年的还要高。,信风带。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移,信风带在过去对中国的影响并不大,共同影响。由于太平洋上的副高减弱,因而南北两股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中国内陆,信风带来的暖湿气流控制南方,像深圳这段时间湿度都高达90%。过去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就单一的控制全国,全国都是寒冷干燥,但今年

10、拉尼娜引导着信风带来大量水汽,同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从而形成了大范围的暴雪。降雪同降雨的原理一样,现在温度一上升就下大雨,甚至暴雨。从影响范围看,灾害程度从东向西递减,沿海省份影响较小,可见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而非太平洋,信风影响巨大。,共同影响。由于太平洋上的副高减弱,因而南北两股冷空气可以长驱,2. 水圈的作用:洋流、海水温度、海水盐度等4. 气候变化:冰期间冰期变化、全球变暖,2. 水圈的作用:,二、 水文过程,二、 水文过程,基本地理过程分解课件,1. 基本水文过程,1. 基本水文过程,2. 海洋,2. 海洋,3. 冰川,3. 冰川,冰川或称冰河是指大量冰块堆积形成如

11、同河川般的地理景观。在终年冰封的高山或两极地区,多年的积雪经重力或冰河之间的压力,沿斜坡向下滑形成冰川。在南极和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上,冰川是发育在一片大陆上的,所以称之为大陆冰川。而在其它地区冰川只能发育在高山上,所以称这种冰川为山岳冰川。雪花- 粒雪-冰川冰中国冰川面积分别占世界和亚洲山地冰川总面积的14.5%和47.6%,是中低纬度冰川发育最多的国家。中国冰川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和西藏6省区。,粒雪化,密实化,冰川或称冰河是指大量冰块堆积形成如同河川般的地理景观。在终年,中国冰川最多的山系:天山山脉中国冰川面积最大的省区:西藏自治区中国最东部的冰川:岷山雪宝顶冰川中国最南部(

12、纬度最低)的冰川:玉龙雪山冰川中国末端海拔最低的冰川:喀纳斯冰川落差最大的冰瀑布:海螺沟冰川冰瀑布面积最大、长度最长、冰储量最大的山谷冰川:乔戈里峰音苏盖提冰川,中国冰川最多的山系:天山山脉,基本地理过程分解课件,4. 人类的影响,自河流和蓄水层中抽水水库蒸发与下渗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城市建设等,4. 人类的影响自河流和蓄水层中抽水,三、 地貌过程,地貌,简单地讲,就是地形 。大气圈、水圈的具体运动形式,如降水、风、径流、冰川、潮汐、波浪、海流、地下水作用于地表或准地表,必将引起地形的变化,地形变化的动态事件构成了地貌过程。其实,太阳辐射引起的岩石崩裂、结晶体分解,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海面升降等

13、也在塑造地貌。,三、 地貌过程地貌,简单地讲,就是地形 。,1. 泥沙运动,从地貌学的意义上讲,泥沙启动、搬运,即可发生坡面、河槽、海滩的侵蚀。泥沙搬运到新的地方,淤积下来,称作沉积。流体的流速对侵蚀和沉积的意义是很大的。由于挟沙力对粒度(或沉速)的反比关系,不同粒度的泥沙发生沉积的阈值流速也不同,所以,流体对泥沙有分选作用。当地貌部位或环境的变化导致水流速度发生改变时,发生泥沙的分选沉积。注意到不同沙波形成不同的沉积层面,这些层面在沉积物(沉积层)中形成不同的层理,可见粒径和层理是区分沉积环境的重要特征。,1. 泥沙运动从地貌学的意义上讲,泥沙启动、搬运,即可发生坡,2. 地貌类型,类型划分

14、:从形态上主要分为陆地地貌形态和海底地貌形态。从成因分,可分为内力为主和外力为主形成的地貌形态。,2. 地貌类型类型划分:从形态上主要分为陆地地貌形态和海底地,基本地理过程分解课件,陆地地貌形态,陆地地貌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 ,海拔高度小于500米,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的山地就是丘陵 。通常把绝对高度小于200米的沿海平原和盆地底部平原叫做低平原;地面切割较浅的高原叫高平原,陆地地貌形态陆地地貌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 ,,海底地貌形态,海底地貌可划分成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三部分。大陆架是大陆壳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在构造上是大陆的组成部分。大陆坡是大陆架外缘向深海盆

15、地过渡的一个很陡的斜坡。,海底地貌形态海底地貌可划分成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三部分。大,基本地理过程分解课件,冲绳海槽是东海大陆架边缘,位于琉球群岛和钓鱼岛之间,是因琉球海沟的岩石圈扩展而形成的弧后盆地,大部分深度逾1,000米,最大深度2,716米。冲绳海槽把中国的钓鱼台列屿和琉球群岛分开。 2012年9月16日,外交部表示,中国政府决定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东海部分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由此中国在东海的大陆架自然延伸到冲绳海槽。,冲绳海槽是东海大陆架边缘,位于琉球群岛和钓鱼,地貌成因类型,内力和外力的相互作用:内力创造了地表形态的基本轮廓,即海陆的分异和大的

16、地形起伏,外力则进行雕塑加工;内力作用造成高山盆地,使地面崎岖不平,外力作用则破坏高山、填平低地,使地面趋于平夷。 地形地貌举例:著名的长江三峡就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地貌成因类型内力和外力的相互作用:内力创造了地表形态的基本轮,以内力为主形成的地貌:大陆、大洋盆、山脉、平原、高原和盆地等巨大的地貌单元,就其宏观特征来说,都是由于地球内部引起的地壳运动形成的。 地形地貌举例: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是地壳上升隆起形成的,是以内力为主形成的地貌。,以内力为主形成的地貌:大陆、大洋盆、山脉、平原、高原和盆地等,以外力为主形成的地貌: 因而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地貌又可分为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冰川地貌、风成地貌等多种类型 地形地貌举例:黄土高原 、三江平原,以外力为主形成的地貌: 因而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地貌又可分为流水,地貌演化,地貌演化,人类的作用,人类对地貌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加速土壤侵蚀、沙漠化作用、工程改造等。 从目前情况看,人类对地貌的干扰尚不足以造成全球性的影响,即使在不远的将来也是这样。,人类的作用人类对地貌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加速土壤侵蚀、沙漠化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