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的物流资源计划(LRP)系统模式探讨.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2376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18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EB的物流资源计划(LRP)系统模式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WEB的物流资源计划(LRP)系统模式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WEB的物流资源计划(LRP)系统模式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WEB的物流资源计划(LRP)系统模式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WEB的物流资源计划(LRP)系统模式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EB的物流资源计划(LRP)系统模式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EB的物流资源计划(LRP)系统模式探讨.docx(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海事大学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MASTER DISSERTATION论文题目:基于WEB的物流资源计划(LRP) 系统模式研究 专业学位: 工程硕士 工程领域: 交通运输工程 作者姓名: 周剑敏 指导教师: 林国龙 企业导师: 王 捷 完成日期: 二四年十月 摘要企业的物流管理是在现代工业生产管理技术对企业生产、技术潜力挖掘达到极至后的又一利润源泉。通过综合努力,可以帮助企业按最低的成本创造价值,并将成为企业优势战略的奠基石。当企业物流一体化成为一种企业管理的需求时,物流资源计划(LRP)就是生产流通型企业运营过程中一种联系产、供、销。既适时适

2、量保障相互之间物资供应又使总费用最省的资源计划。简单地说,LRP的实质是在制造企业系统内部实行MRP,在生产厂外部实行DRP,最显着的特点是在计划时考虑了物流的因素,把物流作为联系二者的纽带。在企业生产、销售、仓储等各环节、企业与供应链上下环节之间因数据库异构而造成传统LRP概念中数据交换和传递过程的实际困难,真正的LRP系统并没有在生产企业中被广泛使用。特别在中小企业中,因技术、人员、经费的限制,实现LRP更无从入手,这使得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竞争更处于不利位置。通过研究,作者认为引入XML技术及XML数据交换技术是实现LRP系统开发和企业应用的主要途径。XML技术XML(Extensible

3、 Markup Language)是国际互联网联盟W3C的国际标准,是下一代的网络通用语言。XML是一种具有很强扩展性的自描述语言,他不仅可以表达数据的内容,而且还可以描述数据的结构。利用XML语言为中介可以很好地实现结构化的数据在系统间的交换。便于实现一个在特定应用领域里的标准应用协议。在XML技术上建立的基于WEB的物流资源计划系统模式,从企业内外物流资源管理的不同特点出发,采用了服务器端的XML转换中间件,将关系数据库数据与交互方便的XML数据文件相互转换;客户端采用方便易用的WEB浏览器直接操作的解决方案,能够较好地完成LRP系统的工作目标。在XML技术基础上建立的基于WEB的LRP系

4、统模式平台具有易于实现、保护企业已有的信息系统资源、实现成本低等优点。本文推出了基于XML的LRP系统方案、基于XML的LRP系统核心模块代码和基于XML的LRP系统核心模块说明,给出了基于WEB的LRP系统结构整体模式结构及其说明。关键词物流资源计划,XML,WEBABSTRACTThe enterprises logistic management is another resource of profit after the modern industrial managing technology has reached its extreme level of tapping the

5、 enterprises existing potentials. Through integrative efforts, it can help the enterprise to create great value at the lowest cost and will become the corner stone of optimum strategy. A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enterprise and the logistic becomes the need for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e logistic

6、resource plan ( LRP ) is a resource plan which links production, supply and market in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operation and which not only guarantees smooth interflow of commodities but also reduces the total cost.Briefly speaking, the essence of LRP is that MRP is run in the interior of the produ

7、ction enterprise system and DRP is run in the exterior of the production system, the most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 of which is that the logistic factor is considered while planning and logistic is regarded as the link between the two sides. Due to the difficulties in transmitting and exchanging tr

8、aditional LRP data in various links of production, marketing and storage as well as the links between the enterprise and its customers, the real LRP system has not been put into use in the production enterprise. Especially in the small and medium scale enterprises, its not possible to realize LRP ow

9、ing to the restrictions of technology, personnel and expenses.Through research,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XML techniques and XML data exchange techniques is the major way to realize the exploitation of LRP system and application in the enterprise.XML is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f

10、 the international internet union W3C and is also the next generation of network common language. XML is a kind of extensible self-descriptive language, which can not only express the data contents but also describe the data structure. With XML as medium,it is likely to exchange structural data betw

11、een systems and is easy to realize a standard application protocol in a specific area. The web-based LRP system model established with XML technology adopts the XML exchange intermediary at the server terminal and exchanges relative data in the data base with interactive XML data so that the custome

12、r can achieve the objectives of LRP system with the easy WEB explorer.The web-based LRP system model established with XML technology has the advantages of easy handling, protecting the existing information system resources and low cos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LRP system plan based on XML, the mo

13、dule code of the LRP system plan based on XML as well as its instructions, and gives the systems whole model structure and its instructions.Key Words logistic resource planning, XML, WEB Zhou JianMin(MTE)Directed by Professor Lin Guolong目录1.引言51.1物料需求计划(MRP)和制造资源计划(MRPII)概念61.2分销资源计划管理系统(DRP)概念71.3M

14、RP、MRPII、DRP的局限性及其集成需求LRP91.4制约LRP技术发展和应用的瓶颈及研究目标102.物流资源计划及相关领域现有研究成果、应用状况132.1物流资源计划概述132.2LRP:DRP和MRP集成应用的意义152.3LRP系统的功能162.4LRP系统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73.基于WEB的LRP开发基础:WEB物流数据库及访问193.1WEB数据库及数据访问193.2基于WEB的数据库应用技术253.3传统WEB数据库访问及数据交换技术在LRP应用中的不足324.基于XML技术的WEB LRP系统开发354.1XML技术及特点354.2基于XML的LRP系统设计404.3基于

15、WEB的LRP系统结构整体模式495.结果与讨论535.1基于WEB的LRP系统开发模式设计小结535.2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545.3结束语556.致谢577.参考文献58基于WEB的物流资源计划(LRP)系统模式研究引 言企业的物流是一种综合的努力,其目的在于帮助按最低的成本创造价值。当物流作业被高度一体化,并定位成一种核心能力时,就能成为企业优势战略的奠基石。从上世纪60年代起,随着物流管理逐步一体化,企业开始通过机构重组突出物流功能,其组织结构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离的功能结构、功能集合的阶段及过程集合的阶段。当企业物流一体化成为一种企业管理的需求时,物流资源计划(LRP)就是生产流

16、通型企业运营过程中一种联系产、供、销。既适时适量保障相互之间物资供应又使总费用最省的资源计划。“其实质是在生产厂系统内部实行MRP,在生产厂外部实行DRP,最显着的特点是在计划时考虑了物流的因素,把物流作为联系二者的纽带” 物流资源计划(LRP)的原理及其应用王槐林,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6。但是这么些年来,物流资源计划只不过成为人们设想中的理想的企业物流管理的模式,却没有一套适用的系统在中小企业中普及应用。分析起来,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制约物流资源计划普及应用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制造企业在生产、销售、仓储等各环节、企业与供应链上下环节之间因数据库异构而造成LRP概念中数据交换和传递过程

17、的困难。第一章 概述1.1物料需求计划(MRP)和制造资源计划(MRPII)概念 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简称MRP)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在全面分析制造企业生产库存的特点以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是一个物料计划与库存控制系统,它是将企业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集成在一起的“一体化”物流管理系统。自 1961年美国的一家拖拉机制造厂建立第一个 MRP系统起,MRP已获得广泛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果。MRP II(Manufacturing Requirement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是在80年代从MR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为

18、完善和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它克服了MRP系统的不足,在系统中增加了生产能力计划、生产活动控制、采购和物料管理计划三方面的功能。它主要用于解决制造商最基本的经济矛盾供需矛盾,这种矛盾的解决体现在MRPII能根据生产物流和采购物流的实际情况来下达准确合理的物料计划而下达的各个物料计划又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但从推行MRP II的企业来看,往往会有“MRP II不一定适用的误解。这主要是由于对MRP II的作用与生产物流和采购物流的实际情况对MRP II的作用认识不足。如何运用MRP II管理生产物流和采购物流,如何让不断变化的生产物流和采购物流实际情况与 MRP II及时对应,将取决于这两方面作用

19、的发挥。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重新审视自身发展战略和市场运作模式。为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合理地配置企业资源,加快物流速度,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许多新的应用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不断得到应用。MRP II就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制造资源计划的计算机管理应用技术。在制造业,MRP II是一种对企业的所有资源进行科学控制管理的有效方法。它包括基础数据、物资供应、生产制造、产品销售、财务、质量、设备、人事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子系统。这些相互联系的功能模块,通过计算机处理,形成企业组织经营生产管理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供决策者参考。制造业的生产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物流的过程。管理者通过对物料的流动,

20、或者物料状态的变化来监控考核各种计划执行的结果。MRP II运用这一基本原理,以物流结构为主流和纽带,结合资金流、信息流共同构筑起企业生产管理的控制信息系统。1.2分销资源计划管理系统(DRP)概念DRP是适用于流通企业进行物资资源配置的技术,用于他们根据用户的需求计划制订进货计划和送货计划。实施DRP时,就是要输入三个文件,即()社会需求文件:由订货单、订货合同、提货单或市场预测数据整理而成;()生产厂货源文件:提供生产厂及其产品的信息;()库存文件和在途文件:提供流通企业仓库中各种商品的库存数量和在途数量等信息。根据输入的这三个文件,形成两个计划文件:()送货计划:按照用户需求的品种、数量

21、、时间和送货提前期以及物流优化原则确定送货时间和送货数量;()订货进货计划:根据用户需求、库存、生产厂货源情况以及物流优化原则确定从生产厂订货进货的时间和数量。以生意流程优化为基础, 以销售与库存综合控制管理为核心的采购、库存、销售、促销管理、财务以及企业决策分析功能于一体的高度智能化的企业分销业务解决方案, 是针对生产企业供应链后端强化管理的高效工具。 管理系统是管理感念的实现和固化,管理感念的提升意味着企业管理效益的回报,对分销管理系统来讲,一个全面的系统可以为企业实现很多管理效益,如库存管理中可以实现库存资金占用的合理减少,库存残损的降低,库存的合理调拨等。销售管理可以实现的是客户服务水

22、平的提升,合理预测销售的趋势,不同产品在不同地区的科学销售组合等。DRP也包括DRP(分销需求计划)和DRP(分销资源计划),这里讨论的DRP指其基本部分即DRP。DRP还包括运输计划、仓储计划和物流能力计划等。DRP技术的优越性,就是每天都有精确的计划,特别适合于靠订货单进行运转的企业。分销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的价值体现1.流程优化与管理规范化分销系统的实施过程中涵盖了供应与分销环节的生意流程优化和操作管理规范化。分销管理系统实施的前提是专家小组参与下的分销业务流程重组(DPR)过程。在适应企业运营特点的同时,结合先进的分销运作管理模式, 在改善整体运作效率的同时也规范了总公司、分公司及其它分销

23、组织的运作,并从而帮助企业提高实地运作的效率。销管理系统为企业提供的远远不仅是一套软件系统更重要的是现代的和本土化的分销渠道管理概念和优化的操作方法。 2.加强了对异地分支机构的监管力度 由于客户和业务数据都由系统所管理,分支机构的业务数据与总公司所掌握的情况完全一致,极大地加强了企业领导分支机构的监管力度。避免公司业务被少数业务人员所把持的情况,避免分支机构管理不规范,避免客户流失。管理人员也能随时了解下属的工作情况,便于监督和管理。3、降低经营成本分销管理系统中高度智能化的自动补货管理功能及库存的动态管理功能,避免了因库存不足而导致的终端脱销,也同时减少库存积压的发生,降低了整体库存成本。

24、系统中系列的智能化信用管理设置能够帮助分公司及经销商减少终端客户方面的资金占压,并相应减少坏帐损失。通过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和降低资金占用的方法,分销系统保证了分销组织以同样的资金实现更高的销售业绩。 3、优化资源分配通过有效地管理生产企业的分销网络,可以合理地利用分销网络的资源,减少企业在分销网络上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占用,从而优化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服务流的运作。尤其是企业对不同区域分公司之间的货物调拨功能更加强化了这一优势。 4、及时信息交流许多生产商的产品通过分销组织进行销售,而不是直接面对终端客户。企业与市场的沟通需要通过分销机构的中转, 企业对于市场的变化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反应,往往

25、会丧失许多市场竞争机会。具有多地域分布式分销网络的供应商,由于其分销网络分布广泛,对其分销渠道进行管理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费大量的实践。即使这样,供应商还是很难把握那些杂乱无章的信息, 各级信息的误差被一级级放大, 数据的真实性令人置疑。而通过智能分销管理系统,企业对渠道销售信息进行集中式管理,保证了产品、市场及促销信息能够快速准确的传达到市场,从而确保整个销售渠道信息沟通的及时和通畅,这尤其在新产品推出市场和促销执行、跟踪与衡量期间,会为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巨额收益。5、销售网络的忠诚度分销管理系统帮助企业实现销售公司经销商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转换。强化了分销组织与其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从根

26、本上改进了公司在商品运作过程中与下游的代理商、经销商之间的沟通方式、产品销售方式及服务方式。在对分销流程进行业务优化的过程同时, 也加强了分销机构对上游供应商的依赖, 从而强化了分销网络的忠诚度。6、高水平客户服务分销系统加强了供应商对分销机构以及分销机构对终端客户的订单及销售管理, 从不同层面上提高了对下一级客户的客户服务水平, 从而在无大幅度费用增加的情况下, 大幅度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确保了供应商在渠道中的领先地位。1.3MRP、MRPII、DRP的局限性及其集成需求LRP本世纪年代,MRP已经发展很成熟,DRP也有相当的发展和应用。它们在应用中,除了表现出优越性以外,也暴露出各

27、自的局限性,主要是: (1)生产系统和流通系统的接口问题。生产系统规律性强,物资需求的确定性强,用MRP可作出很详尽的物资需求计划,但其执行要到流通领域去实现。而流通领域情况很复杂,有大量的随机因素存在,导致物资筹集的不确定性。用MRP作得再好的物资需求计划,在流通领域中的执行过程却大打折扣,以致影响MRP的效果。DRP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流通中心实施DRP可以产生一个精确的分销需求计划。但物资生产厂与流通中心的供应关系也常常出现随机性,不能完全保证流通中心所需的物资资源,使得向用户的配送受到限制,影响DRP运行的效果。(2)MRP和DRP的差异性和统一性。DRP虽然是MRP在流通领域中的应用,

28、理论原理上应当一致,但由于各自领域的特点,在层次结构、相关性、处理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二者之间不能简单套用。要把它们统一起来运用,则需要采取一些措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出于竞争和发展的需要,企业规模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了一批跨地区、多种经营的大型、超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他们不但生产产品,而且还搞流通;不但生产单种产品,而且生产多种产品,或者开展多种服务;不但有本地区的市场,而且有跨地区甚至有全国范围、世界范围的市场。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为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他们不能满足于在生产领域实行MRP,在流通领域实行DRP,而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采用一种跨越生产和流通的、综合

29、统一的物资资源配置技术。年代以来,技术集成化倾向越来越强。技术集成程度越高,技术越复杂,给人们带来的效益也越高。在知识领域之间的界面上,把不同的技术接合起来,从而产生技术的集成效益。MRP和DRP在一段时间的应用取得效果,但各自又暴露出一些局限性以后,人们也自然想到如何把它们集成起来运用。同时,年代物流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给人们进行物资资源配置提供了更加深入广阔的新思路。什么东西能够把具有很大不同特点的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统一起来?惟有物流。生产领域有物流,流通领域也有物流。从物流的意义上看,两个领域可以统一起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为MRP和DRP的集成应用的LRP应运而生,并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30、,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效果日益显现,应用前景看好。1.4制约LRP技术发展和应用的瓶颈及研究目标1.4.1制约LRP技术发展和应用的瓶颈既然LRP有着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但为什么多年过去了,LRP在生产企业中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呢?(1)先从企业内部来看,LRP的一般结构如下图所示:DRP和MRP分别由生产厂和流通中心从资源市场、需求市场获取数据,分别处理。由于两个市场的产品种类千差万别,针对的企业类型也有较大差异,因此两个系统采用同一个数据服务器处理数据就存在一定的难度。(2)再从生产企业所处的供应链角度看LRP实现的困难。见下图所示:制造企业的物流系统可以分为内外两个相关的组成部分:一是企业内部

31、的物流系统:是指原材料进厂(包括原材料、燃料、半成品、辅助材料等等)经过储存、加工、装配、检验到最后出厂的全部过程。仓库和工厂之间,车间和车间之间,工序和工序之间各环节存在物料储存、等待、运输等种种管理活动,它贯穿于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的始终;二是企业外部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制造企业和供应链上下游厂商必须在一个公共的平台上进行相互沟通和贸易,从而形成一个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虚拟贸易社区。核心企业、原材料供应商、最终用户以及相关厂商,通过信息共享形成互相关联的物流供应链。而制造企业是供应链上不可孤立存在的一个环节,既是上游环节的客户,又是下游环节的供应商。供应链中的买和卖等交易活动从传统的市场转移到以

32、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市场上来,从而实现传统供应链模式向基于网络的供应链模式转变。客户不仅可以网络查询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信息;还可以通过网络填写报价单、提交订单、进行电子支付等等,从而实现信息共享和交互。在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根据发展和生存的需求,通常建立起同盟者的关系。这时各自的信息数据可能需要采用某种模式进行共享。采用EDI标准通过VAN网络进行数据交换,带来的就是网络联结维护费用的巨大、EDI标准的不统一的障碍,使得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难以加入。另外,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不同用途的物流数据也使得EDI数据翻译器的设计面临巨大考验。1.4.2本文的研究目标经过文献查询和初步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本人准

33、备在以下几个方面作深入的研究,以探索基于WEB环境下的物流资源计划(LRP)系统模式开发技术,以期在LRP应用普及方面做出努力。1. 认证WEB技术对生产流通企业物流数据管理的实用性和必要性。2. 研究WEB环境下,LRP系统的客户端访问技术。3. 研究如何满足供应链不同企业物流数据共享需要、企业内不同环节数据访问传递需要的,基于WEB的数据库建立、存储和数据映射关系。第二章物流资源计划及相关领域现有研究成果、应用状况2.1物流资源计划概述企业的物流资源计划,即LRP其实质是把MRP和DRP结合起来应用,使物流资源管理成为贯穿企业原材料进货、产品制造、产品流通等环节的面向整个市场、降低生产成本

34、的有效管理手段。2.1.1DRP研究状况国外的DRP的研究和应用多仅限于生产企业末端产品的发送,即把企业生产的产品发送到各配送点或配送网点(由多级配送点所组成的一个配送系统)。因此这就意味着这样的DRP只适用于这样的应用环境:1大型或超大型的生产企业,因为只有这样的企业才产量高,商品多,市场面广,才有可能专门将其产品在大范围内实行专门的大规模的配送,而且有自己专门的配送系统;2系统只考虑送货,不考虑进货。这就意味着货源是无限的,任何时候需要多少都可以得到满足;3系统应用立足于生产企业。整个应用只考虑了生产企业送货对配送点需求的满足性。没有考虑企业的能力和经济效益,特别是没有考虑配送点本身的能力

35、和效益。因此王槐林1998年的研究认为这样的应用环境在中国现在还不存在。这是因为:1中国有大型超大型企业。但是中国由于地域辽阔,大多数送外地的货物不是以配送形式发送,而是以火车长途作业运输的形式发送。只有本地局部范围内的货物才用配送形式发送。而且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也没有自己的专门的配送网络系统。而是送到专业的或综合的物资流通企业或商场(流通中心,或者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去,由他们再组织销售或向下一级的配送。因此在中国开展配送的主体,主要是流通企业(我们且称之为配送中心),由此运行DRP的利益主体也应当是这些配送中心。即使有些生产企业能够开展配送,有自己的配送系统,则当他开展配送时,其

36、功能也与流通企业的配送中心是基本一样(这时其生产功能就弱化成配送中心的进货功能)的。根据这种考虑,应用DRP,不能完全立足于生产企业,而应立足于配送中心。2配送中心的功能与生产企业不同。生产企业只考虑送货,而配送中心不但考虑送货,还要考虑进货,要根据送货需求来有计划地组织进货,控制库存,提高经济效益。在今天的中国,这样的功能才是现实的、科学的。这样的功能,在中国主要是流通企业在担任,但是生产企业也可以担任,条件是生产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订货单)来组织生产,即根据需求来控制生产、控制库存,以提高经济效益。3既然DRP的应用应当立足于配送中心,那就应当根据配送中心的业务需要和经济效益需要来设计DR

37、P的原理和功能。配送中心的业务,不但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按时送货,还要根据库存情况组织进货,既要保障用户需求,还要进行科学的订货进货、控制库存,提高经济效益。在配送中心,一般还要根据自己的运输能力、仓储能力来组织送货和进货,在组织运输时还要考虑物流优化方法,以提高运输经济效益。根据这样的考虑,王槐林认为,DRP的原理和功能应当进行如下改变:1应当立足于配送中心,而不是立足于生产企业来设计DRP的原理和功能。2DRP的功能,不能只是送货,还要增加进货的功能。比较理想的DRP还应当增加库存控制和物流优化的功能,考虑配送中心的能力和经济效益。DRP也包括DRP(分销需求计划)和DRP(分销资源计划),这

38、里讨论的DRP指其基本部分即DRP。DRP还包括运输计划、仓储计划和物流能力计划等。DRP技术的优越性,就是每天都有精确的计划,特别适合于靠订货单进行运转的企业。2.1.2MRP研究状况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简称MRP)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在全面分析制造企业生产库存的特点以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是一个物料计划与库存控制系统,它是将企业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集成在一起的“一体化”物流管理系统。自 1961年美国的一家拖拉机制造厂建立第一个 MRP系统起,MRP已获得广泛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果。MRP II(Manufacturing

39、 Requirement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是在80年代从MR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为完善和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它克服了MRP系统的不足,在系统中增加了生产能力计划、生产活动控制、采购和物料管理计划三方面的功能。它主要用于解决制造商最基本的经济矛盾供需矛盾,这种矛盾的解决体现在MRPII能根据生产物流和采购物流的实际情况来下达准确合理的物料计划而下达的各个物料计划又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但从推行MRP II的企业来看,往往会有“MRP II不一定适用的误解。这主要是由于对MRP II的作用与生产物流和采购物流的实际情况对MRP II的作用认识不足。如何运用MRP II管理生产

40、物流和采购物流,如何让不断变化的生产物流和采购物流实际情况与 MRP II及时对应,将取决于这两方面作用的发挥。 生产物流、采购物流与MRP II的相互作用,蒋智毅,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8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重新审视自身发展战略和市场运作模式。为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合理地配置企业资源,加快物流速度,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许多新的应用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不断得到应用。MRP II就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制造资源计划的计算机管理应用技术。在制造业,MRP II是一种对企业的所有资源进行科学控制管理的有效方法。它包括基础数据、物资供应、生产制造、产品销售、财务、质量、设备、人事等各

41、个方面的管理子系统。这些相互联系的功能模块,通过计算机处理,形成企业组织经营生产管理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供决策者参考。制造业的生产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物流的过程。管理者通过对物料的流动,或者物料状态的变化来监控考核各种计划执行的结果。MRP II运用这一基本原理,以物流结构为主流和纽带,结合资金流、信息流共同构筑起企业生产管理的控制信息系统。2.2LRP:DRP和MRP集成应用的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出于竞争和发展的需要,企业规模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了一批跨地区、多种经营的大型、超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他们不但生产产品,而且还搞流通;不但生产单种产品,而且生产多种产品,或者开展多种服务

42、;不但有本地区的市场,而且有跨地区甚至有全国范围、世界范围的市场。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为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他们不能满足于在生产领域实行MRP,在流通领域实行DRP,而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采用一种跨越生产和流通的、综合统一的物资资源配置技术。年代以来,技术集成化倾向越来越强。技术集成程度越高,技术越复杂,给人们带来的效益也越高。在知识领域之间的界面上,把不同的技术接合起来,从而产生技术的集成效益。MRP和DRP在一段时间的应用取得效果,但各自又暴露出一些局限性以后,人们也自然想到如何把它们集成起来运用。同时,年代物流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给人们进行物资资源配置提供了更加深入广阔的新思路。

43、什么东西能够把具有很大不同特点的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统一起来?惟有物流。生产领域有物流,流通领域也有物流。从物流的意义上看,两个领域可以统一起来。LRP的基本思想包含这样几个基本点:()站在市场的高度,既为社会市场需求配置物资资源,满足社会的物资需要,又为企业的生产和流通的经济高效运行组织资源,包括从社会上和企业内部经济有效地组织资源。()打破生产和流通的界限,允许企业在整个大市场内为企业、为社会统一进行物资资源配置,降低配置成本。()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打破地区、部门、所有制界限,利用各种经营组织、经营方式以及采用各种物流优化方法,什么方式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最能提高经济效益,就采取什么方式。

44、根据这种思想方法建立起来的LRP的原理,是把MRP和DRP结合起来应用,在生产厂系统内部,实行MRP,在生产厂外部,实行DRP,而将物流作为联系二者的纽带。物流之所以能成为联系纽带,是因为二者虽然在原理上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在物流上是共同的,都是物资在时间空间上的转移。2.3LRP系统的功能运输管理:对运输业务、车辆运行、车辆维修、司机绩效、成本控制进行综合管理,包括整车管理与零担管理(含配载管理)、优化调度配车功能;仓库管理:对货物入、出库、调拨进行详尽管理(可按先进先出的方式),随时按货位、按批次显示货物的库存状况,支持条码管理,支持货位及仓储状态的图形化直观管理;配送管理:以提高运作效率、

45、降低物流成本为目的,对分销区、分销商或长期的直接用户按JIT(实时配送)原则,实现多需求方多供应方之间实时信息信道和物流通道管理(含自动补货系统);货代管理:可满足货物代理的托运,接取送达,订舱配载,联运服务等业务管理需求,使货代能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门对门的一票到底的服务;报关管理:集报关、商检、卫检、动植物检疫等功能于一体,实现联机货物通关,满足物资流通企业跨境物流的需要;数据交换管理:为客户或联盟合作伙伴提供数据交换(EDI)功能;客户管理:对客户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优化业务代表与销售内勤之间的工作流程提升客户响应速度、建立客户反馈渠道、销售资料规范化、提升客户的忠实度与企业的信誉度(含客户

46、资料管理、客户跟踪管理、客户服务管理、业务知识管理)。2.4LRP系统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2.4.1企业间数据共享、MRP与DRP间数据传递交换问题近年来,随着企业竞争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要诀就是实现供应链管理(SCM),LRP能在很大程度上联结了企业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的信息联系,从而实现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的信息整合,实现每两个上下游企业之间在共同利益上的双赢。据国家经贸委文件了解,国家已把研究与建立供应链企业间的管理和交易模式列为“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这将使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系统在系统的计划、协调、调度与控制方法上有章可循。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欲实现供应链企业间

47、的信息整合,既有诸多管理技术问题,又有远程数据通信与数据库应用等接口技术问题需要尽快解决,这些问题貌似简单,实际处理非常繁杂,搞不好就会使供应链企业间信息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出现数据不一致,导致系统数据混乱。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关键业务(核心竞争力)上,充分发挥其竞争优势,同时与全球范围内的合适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企业中非核心业务由合作企业完成,形成“业务外包”。供应链的协调运行是建立在各个节点企业高质量的信息传递与共享基础之上的,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因此,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系统提供可靠的支持。而在制造系统供应链中,由多个企业联合生产一个产品,生产该产品的企业联盟作为一个整体或虚拟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每个企业生产出来的是一个中间环节的产品。一个企业的物流活动除了受其自身的物流环节影响外,还受其上游企业及下游企业物流系统的影响。因此,跨企业的物流在制造系统供应链的整个物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对整个物流系统的影响较之内部物流有时甚至更为直接和明显。由此可见,信息集成技术对跨企业的物流而言则显得极为重要。 跨企业物流信息集成方法的研究,王平等,中国机械工程第13卷第18期为此,是将企业各自的数据库中信息通过LRP系统集中存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