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孚烟叶仓储建设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书.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2436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4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孚烟叶仓储建设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东孚烟叶仓储建设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东孚烟叶仓储建设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东孚烟叶仓储建设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东孚烟叶仓储建设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孚烟叶仓储建设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孚烟叶仓储建设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书.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0.0.02.02一般长期 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东孚烟叶仓储建设项目场地岩 土 工 程 详 细 勘 察 报 告 书院 长: 杨传德总工程师: 张栋材项目负责人: 阳发清审 定: 张栋材审 核: 康巨人工程技术人员: 蒋先平 张 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二一年二月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东孚烟叶仓储建设项目岩 土 工 程 详 细 勘 察 报 告 书工程质量职责表院副总工程师曾昭建分院院长阳发清分院总工康巨人审定张栋材审核康巨人工程技术人员蒋先平张 涛钻探负责人朱卫俊测量人员谢绍文土工试验人员赵小刚资料加工人员吴永强目 录文字部分1 前 言11.1 任务依据11.2 工程概况

2、11.3 勘察技术要求11.4 勘察执行规范、标准及技术要求11.4.1 质量标准、规范11.4.2 环境、安全法规、标准21.5 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量21.6 勘察工作说明22 工程地质条件32.1 区域气象水文概况32.2 区域地质构造42.3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52.4 地层岩性52.5 特殊性岩土72.6 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73 地表水及地下水83.1 地表水83.2 地下水类型83.3 地下水位83.4 水文地质试验84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84.1 地震基本设防烈度84.2 建筑场地类别划分84.3 软土震陷判定94.4 建筑抗震地段划分95 水和土腐蚀性评价95.1 水的

3、腐蚀性评价95.2 土的腐蚀性评价106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116.1 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116.1.1 岩土参数的分析和选定116.1.2 室内试验126.1.3 室内岩石试验146.1.4 原位测试146.1.5 岩土参数的可靠性与适用性评价166.1.6 岩土参数建议值166.2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186.3 地基稳定性和均匀性评价186.3.1 地基稳定性评价186.3.2 地基均匀性评价186.4 环境条件评价196.5 各地层岩土性能评价196.6 地基基础方案196.7 桩基评价206.7.1 单桩承载力估算206.7.2 成桩可行性分析216.7.3 桩基施工对环境影响的评

4、价216.7.4 特殊性土和地下水对桩基的影响与防治措施226.8 地基处理评价226.8.1 砂石桩施工可能性分析226.8.2 砂石成桩工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26.9 地基变形特征分析226.10 挡墙评价236.10.1 挡墙周边环境及岩土工程条件236.10.2 挡墙支护237 岩土工程施工注意事项及防治建议238 设计参数检测、现场检验和监测239 结论与建议24图表部分序号图 表 名 称编 号张数1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201000202152土壤室内成果报告表、e-p曲线图及三轴试验成果表2010002022803岩石点荷载强度试验报告2010002023-114室内岩石试验成果表

5、2010002023-215水质分析报告表201000202436土腐蚀性试验报告表201000202547土的击实试验报告201000202648图 例201000202719勘探点平面配置图2010002028110工程地质剖面图20100020298611钻孔柱状图201000202107812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201000202112613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成果图201000202121014注水试验综合成果图201000202135附件部分1、施工图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2、东孚烟叶仓储地勘布点图3、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福建省部分)4、厦门烟草工

6、业有限责任公司东孚烟叶仓储建设项目工程场地剪切波速测试及地脉动测试报告5、旁压试验报告1 前 言1.1 任务依据受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按中国轻工业成都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提出的施工图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我院于2010年1月14日2010年2月1日对拟建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东孚烟叶仓储建设项目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1.2 工程概况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及附图,东孚烟叶仓储建设项目工程拟建场地位于厦门市海沧区东孚镇西山社北侧,场地三面环山,原为西山社居住用地,南面部分原为耕地。现场地已整平,地势起伏不大。拟建东孚烟叶仓储建设项目包括1#6#烟

7、叶醇化库,库区管理用房,设备用房,叉车管理及公共卫生间,药剂房等;总用地面积71696.63m2,建构筑物占地面积24911.00 m2 ,总建筑面积106819.00m2,其中1#6#烟叶醇化库各17442.00 m2 , 库区管理用房1396.00 m2 , 设备用房420.00m2 , 叉车管理及公共卫生间285.00m2 ,药剂房66.00 m2 。主要指标如下明细表: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表1.2建构筑名称层数(高度:m)结构类型单位荷重(KPa)或总荷重(KN)对沉降的敏感性拟采用基础形式设计地坪标高(m)使用期间荷重状况说明地下室层数及埋深备注1#2#烟叶醇化库5(23.55 m

8、)框架单柱轴向力最大值7700 KN较敏感桩基础或天然地基45.45按规范要求,片烟平均存量538kg/m2,地面有叉车运行,叉车自重3吨左右,抱重1.50吨无3#4#烟叶醇化库5(23.55m)框架较敏感桩基础或天然地基51.40无5#6#烟叶醇化库5(23.55 m)框架较敏感桩基础或天然地基55.90无库区管理用房2(7.95 m)框架单柱轴向力最大值700 KN较敏感桩基础或天然地基45.15无设备用房1(4.50 m)框架单柱轴向力最大值1300 KN较敏感桩基础或天然地基46.30无叉车管理及公共卫生间1(3.90m)框架单柱轴向力最大值300 KN较敏感桩基础或天然地基50.80

9、无门卫房与药剂房1(3.60m)框架单柱轴向力最大值500 KN较敏感桩基础或天然地基45.45/46.50无根据设计院提供的附图东孚烟叶仓储地勘布点图(附件2)拟建东孚烟叶仓储建设项目1#、2#烟叶醇化库与3#、4#烟叶醇化库之间,3#、4#烟叶醇化库与5#、6#烟叶醇化库之间将形成3级台阶,各级台阶之间以挡墙型式支护,其中1#、2#烟叶醇化库与3#、4#烟叶醇化库之间的挡墙长约260米,挡墙顶标高为51.400米,挡墙底标高45.450米,高为5.95米;3#、4#烟叶醇化库与5#、6#烟叶醇化库之间的挡墙,长约260米,挡墙顶标高为55.900米,挡墙底标高51.400米,高为4.50米

10、。挡墙拟采用的基础型式为天然地基或桩基。根据中国轻工业成都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依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福建省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等有关规范规程,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地基复杂程度均为二级,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1.3 勘察技术要求按照设计院提出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本工程勘察技术要求为:按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程(GB50021-2001)进行勘察。1.4 勘察执行规范、标准及技术要求1.4.1 质量标准、规范1) 施工图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及附图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

11、01)(2009年版)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5)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6) 边坡工程勘察规范(YS5230-96)7)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8)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9)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1999)10)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11) 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2) 水质分析规程(YS5226-94) 13) 标准贯入试验规程(YS5255-2000)1

12、4)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规程(YS5219-2000)15) 福建省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16) 福建省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17) 闽建设200237号文、闽建设200310号文1.4.2 环境、安全法规、标准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 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4) 院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5) 院安全生产操作规程(CKB901-2007)等相关法规、规范。1.5 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量本次勘察采用以钻探为主,辅以现场原位测试,并与室内土工试验及水、土腐蚀性试验相结合的

13、方法。根据勘察技术要求及相关规程规范与技术标准的规定,本次勘察共完成的工作量见下表1.5: 工 作 量 统 计 表 表1.5序号项目本次勘察工作量勘察方法承担部门1勘探总深度(m)6064.25m采用XY-1A型钻机浅部土层采用冲击钻进,套管护壁,深部土层及岩层采用回转钻进,泥浆护壁。安全生产部其中钻探(m)6012.95m/ 155孔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51.30m采用63.5kg的穿心锤,76cm的自由落距,记录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2标准贯入试验2066次/153孔采用63.5kg的穿心锤,76cm的自由落距,记录连续贯入30cm的锤击数3剪切波速测试249.80m/6孔P-S检层法岩土

14、室4地脉动测试2处5旁压试验60段次/6孔预钻式6注水试验5段次钻孔常水头7采取原状土试样342件采用薄壁取土器静压法取土安全生产部8采取单轴抗压岩石试样6组9采取点荷载岩石试样10个10采取地下水试料6件采用活塞式取水器11室内土工试验342件通过烘干法、抽气法、环刀法等直接测得或计算而得试验室12击实试验4轻型标准击实试验13室内土腐蚀性分析试验414室内水质分析试验6件采用电位法、摩尔法、酸滴定法、质量法等15室内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6组16岩石点荷载试验10个17测量定点155个采用全站仪定位测量技术部1.6 勘察工作说明1) 拟建东孚烟叶仓储建设项目场地勘探点数量、位置由勘察单位、设

15、计单位及业主共同确定,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勘探点平面布置按建筑物柱位布设,拟建建构筑物勘探点间距为不大于24m,挡墙勘探点间距为不大于30m,共布设155个钻孔(钻孔编号1155,其中1143为东孚烟叶仓储建设项目建筑物勘探孔,144155为烟叶醇化库之间的挡墙钻孔),勘探点深度按桩基考虑,勘探孔深度达到预计桩长以下3d5d(d为桩径),且不小于3m;勘探点布置及深度满足规范要求。控制性钻孔(同时为取样孔)钻孔为总孔数的1/2,取样和原位测试间距按23m控制。取样和原位测试满足规范要求。2) 勘探点测量成果采用厦门92坐标系及1956年黄海高程系。本次测量利用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1#(X=1

16、8868.178,Y=41377.293,H=28.738)、2#(X=18974.283,Y=40730.238)为起算点,使用Set510型全站仪极坐标法测放出各钻孔点位置及高程。本次所提供的各钻孔座标及高程均为实测值。 3) 本次勘探过程中,勘探点在完成后,均采用粘土球对钻孔进行回填,地面均恢复原貌。4) 本次勘察满足本院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未发生环境污染和健康安全事故。2 工程地质条件2.1 区域气象水文概况厦门市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南缘,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受季风的影响非常明显。冬季厦门受欧亚极地下来的干、冷气团控制,多吹东北到偏东风,气温较低,湿度较小,雨量稀少。夏季

17、主要受热带和副热带暖气团的控制,多吹西南到偏南风,气温较高,雨量较多,降水强度也较大。一些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多发生在这个季节里,如:冰雹、强暴雨、龙卷风、大暴雨、浓雾、台风等。特别是历年三月到六月份这段时间内灾害性天气特别频繁。1) 气温厦门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多年平均气温21.6左右。最热月出现在7月,月平均气温28.2,累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5(1979年8月15日);最冷月出现在2月,月平均气温12.5,累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1957年2月12日)。 2) 降雨厦门地区主要降雨季节为4-9月份,集中了76的降雨,全年降雨日数122.7天(0.1mm),其中日降雨

18、量50mm暴雨日数年平均3.6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188.4mm。年最多降雨量1771.8mm(1973年),月平均最多降雨量207.1mm(6月),月平均最小降雨量26.1mm(12月),月极端最多降雨量702.8mm(1958年7月),日最大降雨量239.7mm(1973年4月23日),最大降雨强度达88mm/小时。.3) 风况厦门地区位于副热带季风区,风向、风速季节性变化明显。每年1-3月多东北偏东风和东南风,4-6月多东南风,7-9月多东南风和东北风,10-12月多东北风。全年盛行风向偏东风,年平均风速3.4m/s。冬半年盛行NE-ENE风,风速较大;夏半年以SE为主,风速一般较小。多

19、年平均6级以上大风日数为30.2天,最多大风日数为53天,累年最大风速为28m/s,极大风速为60m/s。4) 雾、湿度和蒸发厦门地区平均雾日数27天,年最多雾日数为61天(1982年),多出现于冬春二季,占全年雾日的63,而夏秋两季很少有雾。厦门年平均相对湿度达78,尤以56月相对湿度最大(8486),92月相对湿度较低(6978)。厦门地区年平均蒸发量大,达1850.7mm。710月份蒸发量较大,为200220mm,13月份蒸发量较小,为80110mm。5) 日照及天气厦门处于低纬度地区,日照时数多,年平均日照数2100小时以上,年平均日照率49。厦门地区全年天气以阴雨天为多,多年平均晴天

20、115.4天,阴天75.2天,雨天122.8天,连续阴天最长日数18天(1970年)。6) 灾害性气候厦门地区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台风、暴雨、寒潮、大风等。台风:台风影响厦门地区一般为每年511月份,8月份最多。19551980年在厦门登陆的台风为6次,影响台风145次,年平均5.6次。其中5903号台风59年8月23日正面袭击厦门,瞬时极大风速达60m/s。暴雨:厦门日降雨量50mm暴雨日数年平均36天,主要集中在49月,以78月最多,最大日降雨量239.7mm(1973年4月23日)、大风:平均大风(8级)日数为25.8天,其中711月份出现大风日数最多,其次是34月份。大风主要是由冷空气、台

21、风、强对流等天气系统造成的,尤以台风强对流天气系统带来的大风最为猛烈,大风严重威胁海上作业安全。寒潮: 强冷空气、寒潮主要集中出现在122月,强冷空气出现在14月。19521990年37年间出现强冷空气159次,寒潮26次,影响厦门的强冷空气、寒潮发源地大多数分布于北冰洋地区,也有出现于西伯利亚西部和蒙古高原。2.2 区域地质构造场地位置按区域地质构造发展演化史,本区自元古代以来,经历过前泥盆纪地槽发展阶段;泥盆纪至三叠纪时期准地台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本区是个长期隆起的剥蚀区;晚三叠世开始,隆起区破碎解体,形成了断陷和坳陷,接受沉积,至晚侏罗世,由于受太平洋板块生长及其向欧亚板块的俯冲,并消

22、亡于其下的影响,构造运动进入了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有大规模的中酸性火山岩喷发,并在断陷和坳陷中堆积了巨厚的火山沉积岩,构成了闽东火山喷发带。在此过程中,本区形成 了以长乐诏安断裂带为主体的闽东南沿海中新生代动力变质带,成为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的组成部分;新生代时期,由于菲律宾板块对台湾岛碰撞,在研究区主要表现为前期形成的构造带,继承性的断裂活动。长乐诏安断裂带正处于地壳深部隆起与坳陷间的陡坡带上,而北西向深部构造位于陡坡带上的拐折、转弯之处。拟建工程场区位于北东向长乐诏安断裂带南段与北西向九龙江下游断裂带交汇地段的东北侧。断裂构造是研究区内主要的构造形式,主要由北东向

23、和东西向两组各自平行而相互切割的断裂组成,呈网络状断裂格局展布(见右图),并把区内切割成大小不一的块体。现将建筑场地附近的有关断裂分别阐述如下:1)东孚角美断裂(F13):断裂展布在西山侏罗纪火山岩和角美西侧燕山期花岗岩中,走向北东45,倾向南东,倾角60-70,断层还切割了近东-西向断裂,岩石非常破碎,整个破碎带宽100多m。长7公里。图1:场地附近区域地质构造图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性不明显,覆盖在断层之上的中更新世残坡积物 (Q2el+dl)厚0.5-1.0m未被错断位移,地层连续。2) 东西向东孚石塘断裂(F24):本断裂西起东孚,经厦门第一农场、霞阳南、蔡尖尾山,至石塘,发育在侏罗纪

24、火山岩和燕山期花岗岩地区,由5条断裂组成,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南,倾角60-70,岩石非常破碎,挤压片理清楚,断层宽5-20m,断层破碎带宽3公里,长约15公里呈断续分布。本断裂通过红土台地和侵蚀剥蚀低丘地区,地壳比较稳定,上覆中更新世残积物(Qel)和晚更新世残坡积物(Q3el+dl)层位未被切割位移,表明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没有差异活动迹象。综上所述,拟建场区附近的断裂构造在第四系全新统(Q)以来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对场地的稳定性不会造成直接的影响。2.3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东孚烟叶仓储建设项目工程拟建场地位于厦门市海沧区东孚镇西山社北侧,场地南、西、北三面环山,东南、东面为种植果木花苗;拟建

25、场地原为西山社居住用地,部分原为耕地,原始地貌为山前坡洪积扇。场地的中部和南部由于人工采土形成大土坑,深度约2.003.00m,场地东南角埋藏有混凝土圆管过水暗管。现整个场地已经人工回填整平,场地较平坦开阔,勘察期间,测得各钻孔孔口标高介于43.9560.40m。2.4 地层岩性根据野外钻探结果,拟建场地分布有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第四系冲洪积层、残积层,下伏基岩为燕山期花岗岩(5)。其野外特征自上而下描述如下:2.4.1 人工填土: 1)人工填土(Qml):褐黄、灰红色,主要由粘性土含碎石、砼块、砂组成,局部地段为填石和旧建筑物基础,总硬杂质含量25%,呈稍湿,松散状态,密实度不均

26、匀,新近堆填,未完成自重固结。场地内钻孔124、2730、3336、39、40、43123、126155号遇见该层,层厚0.509.60m。2)填石(Qml)1:灰黄色、青灰等色,主要为中风化凝灰熔岩,粒径大于100mm,岩芯呈短柱状或碎块状,场地内钻孔6、13、14、28、3336、39、53、5557、67、7173、75、76、78、81、82、84、93、96100、106、110、111、115、122、130、132、134、135、137、140、142、153、155号遇见该层,层厚0.306.80m。2.4.2 淤泥质粘土(Ql):灰褐,灰黑色,不均匀含中细砂,略具臭味,局部

27、可见朽木,湿,软塑状态,干强度较高,韧性中等,切面稍有光泽,摇振无反应。场地内钻孔75、96、115、116、118、133、134、140号遇见该层,其顶面埋深4.509.50m,标高介于37.0647.89m,层厚1.903.90m。2.4.3 第四系新近冲积层(Q4al)粉质粘土:灰褐,灰色,局部含约10%的粉细砂,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切面稍有光泽,摇振无反应,呈湿,可塑状态。场地内钻孔24、29、57、60、61、6368、71、72、74、7678、8284、100、102104、106122、130、131、134136、138143、148、152155号遇见该层,其顶面埋深2.3

28、012.80m,标高介于35.0653.19m,层厚0.607.70m。2.4.4 第四系坡洪积层(Qdl+pl)粉质粘土:灰白、灰黄色,不均匀含中粗砂,圆砾,卵石510%,局部地段含漂石,呈稍湿,硬塑状态,干强度较高,韧性中等,切面稍有光泽,摇振无反应。场地内钻孔52、60、6366、6870、77、78、83、84、96、100、104、108、109、111113、116、119121、130132、136139、141143、152155号遇见该层,其顶面埋深3.5011.60m,标高介于34.9948.90m,层厚0.508.00m。2.4.5 第四系坡积层(Qdl)粉质粘土:褐红,

29、褐黄色,不均匀含少量碎石,呈稍湿,硬塑状态,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切面稍有光泽,摇振无反应。场地内钻孔5、10、12、13、15、19、2123、27、28、30、44、4651、5359、61、62、73、8590、9295、9799、101103、105107、122129、144147、150、151遇见该层,其顶面埋深0.0010.30m,标高介于36.0256.22m,层厚0.508.90m。2.4.6 凝灰熔岩残积(Qel)粘性土:灰褐、灰白、紫红色,由凝灰熔岩原地风化残积而成,原岩结构清晰可辨,含约510%的石英粗颗粒(2mm),呈稍湿,硬塑状态。切面稍有光滑,摇震无反应,具中等干强

30、度及中等韧性。场地内钻孔118、2029、3133、36、37、4049、5253、5659、6174、7679、8295、97100、102、104117、120155号遇见该层,其顶面埋深0.0018.60m,标高介于28.8958.12m,层厚0.3018.50m。2.4.7 侏罗纪(J3)凝灰熔岩:为本场地基岩,浅灰、灰白色,风化后呈褐黄、褐灰、灰白等色,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等,凝灰质结构,块状构造。本次勘察所揭露的凝灰熔岩按其风化程度不同可分为全、强、中风化三个带,分述如下:2.4.7.1 全风化凝灰熔岩:灰黄、灰白色,风化裂隙极发育,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部分矿物已风化成粉末,

31、岩芯呈坚硬土柱状,合金钻具钻进较易,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类。场地内钻孔137、3949、5280、82118、120135、136148、150155号遇见该层,其顶面埋深1.1023.20m,标高介于22.6256.32m,厚度为0.7015.60m。勘察时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未发现地下空洞、临空面及软弱夹层。2.4.7.2 强风化凝灰熔岩:根据其风化程度及物理力学的不同该层分为土柱状强风化凝灰熔岩和碎块状强风化凝灰熔岩。1)土柱状强风化凝灰熔岩:褐黄、褐灰、灰白色,风化裂隙极发育,岩体极破碎,散体结构,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岩芯呈土柱状,合金钻具钻进一般。场地内钻孔180、81122

32、、144155号钻穿该层,其顶面埋深0.0038.40m,标高介于8.8157.57m,厚度为1.9033.10m。场地内钻孔123143号揭露至该层,其顶面埋深17.8029.80m,标高介于15.4931.55m,揭露厚度为5.7017.30m。勘察时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未发现地下空洞、临空面及软弱夹层。2)碎块状强风化凝灰熔岩:灰黄、灰褐、灰白色,岩体风化裂隙很发育,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岩体较破碎,岩芯呈碎块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类,合金钻具钻进困难。场地内钻孔180、82122、144155号揭露至该层,其顶面埋深2.1047.20m,标高介于12.1055.07m,揭露层厚3.209.

33、40m。勘察时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未发现地下空洞、临空面及软弱夹层。2.4.7.3 中风化凝灰熔岩:灰红、灰白色,部分矿物已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质量基本等级为级。岩芯呈块状、短柱状,金刚石钻具钻进一般,RQD多为6080%。场地内钻孔71、81、149号揭露至该层,其顶面埋深2.7026.60m,标高介于25.1949.54m,揭露厚度为2.0011.10m,层厚不详。勘察时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未发现地下空洞、临空面及软弱夹层。根据本次勘察揭露,场地内凝灰熔岩有不均匀风化和球状风化现象。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中分布强风化 “孤石”, 全、强风化凝灰熔岩中分布强微风化凝灰熔岩“球状风化体”,其

34、分布存在随机性,无规律性。其在钻孔内分布情况列于下表2.4: “孤石”和“球状风化体“分布一览表 表2.4钻孔发育地层埋藏深度(m)标高(m)视厚度(m)岩性21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4.55.549.7750.771.00中风化凝灰熔岩29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4.24.951.3950.690.70中风化凝灰熔岩48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6.89.044.5446.742.20中风化凝灰熔岩49土柱状强风化凝灰熔岩20.821.431.0431.640.60中风化凝灰熔岩土柱状强风化凝灰熔岩28.831.321.1423.642.50中风化凝灰熔岩51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4.77.643.3846.28

35、2.90中风化凝灰熔岩53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6.57.846.0147.311.30中风化凝灰熔岩54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0.311.610.8042.101.30中风化凝灰熔岩55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0.812.139.7141.011.30中风化凝灰熔岩56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0.712.338.6440.241.60中风化凝灰熔岩57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0.611.937.9739.271.30中风化凝灰熔岩60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1.512.638.4239.521.10中风化凝灰熔岩61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0.812.2537.6739.121.45中风化凝灰熔岩62凝灰熔岩残积粘性

36、土5.37.246.5148.411.90中风化凝灰熔岩63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2.915.038.0940.192.10中风化凝灰熔岩64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3.815.537.0238.721.70中风化凝灰熔岩65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6.616.834.4235.220.80中风化凝灰熔岩66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0.713.836.2239.323.1中风化凝灰熔岩67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9.512.141.844.42.6中风化凝灰熔岩68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6.518.135.0436.641.6中风化凝灰熔岩69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1.7515.237.240.653.45中风化凝灰

37、熔岩70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0.712.539.3441.141.20中风化凝灰熔岩72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0.111.338.6539.851.20中风化凝灰熔岩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1.912.937.0538.051.00中风化凝灰熔岩76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8.49.142.6943.390.70中风化凝灰熔岩77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8.39.641.5242.821.30中风化凝灰熔岩78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0.2011.238.7439.741.00中风化凝灰熔岩95土柱状强风化凝灰熔岩20.124.724.2128.814.60中风化凝灰熔岩100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1.013.325

38、.9737.871.90中风化凝灰熔岩101全风化凝灰熔岩10.712.035.7937.091.30碎块状强风化凝灰熔岩103全风化凝灰熔岩9.610.734.5535.651.10碎块状强风化凝灰熔岩104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3.714.134.7535.150.40中风化凝灰熔岩106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1.211.634.6435.040.40中风化凝灰熔岩109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8.912.135.8139.013.20中风化凝灰熔岩110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6.010.536.6541.154.50中风化凝灰熔岩111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1.011.534.9535.450.50中风

39、化凝灰熔岩112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2.013.132.2533.351.10中风化凝灰熔岩113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2.014.534.3436.842.50中风化凝灰熔岩114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8.712.735.1439.144.00中风化凝灰熔岩117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3.013.731.5132.210.70中风化凝灰熔岩118全风化凝灰熔岩10.913.635.1737.872.70中风化凝灰熔岩119土柱状强风化凝灰熔岩13.415.032.7334.331.60中风化凝灰熔岩120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2.613.233.634.30.60中风化凝灰熔岩全风化凝灰熔岩21.62

40、2.324.725.40.70中风化凝灰熔岩130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0.511.133.0633.660.60中风化凝灰熔岩138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3.914.529.5930.190.60中风化凝灰熔岩139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4.615.128.8929.390.50中风化凝灰熔岩145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4.07.346.7350.033.30中风化凝灰熔岩146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5.86.547.7348.430.70中风化凝灰熔岩152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1.813.935.4337.532.00中风化凝灰熔岩154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11.212.636.5138.111.60中风

41、化凝灰熔岩上述各地层的分布情况及野外特征详见 “工程地质剖面图”(图号:2010.0.02.02-9)及“钻孔柱状图”(图号:2010.0.02.02-10)。2.5 特殊性岩土根据本次勘察结果,勘察范围内的特殊性岩土主要为人工填土、软土、风化岩和残积土,具体分述如下: 2.5.1 人工填土 本次勘察范围内人工填土为杂填土,成分复杂,局部地段为填石,该土层广泛分布在本次勘察范围的表层,为整平场地新近堆填而成,堆填时间不足1年,未完成自重固结,结构松散,局部稍密,密实度不均匀,均匀性和稳定性差。具有一定的湿陷性,基槽开挖时易产生崩塌和滑坡。2.5.2 软土根据勘察结果,拟建场地内埋藏的软土为淤泥

42、质粘土勘察结果表明:拟建场地软土在场地分布连续性较差,埋藏较深,该层具有天然含水量高(一般均大于液限),孔隙比大,有机质含量较高,压缩性高,强度低,渗透系数较小。该软土具有如下工程地质特性:1) 流变性:软土除排水固结引起变形外,在剪应力作用下还会发生缓慢而长久的剪切变形。对建筑地基沉降及地基稳定性均有不利影响。2) 高压缩性:软土属高压缩性土,极易因其体积的压缩而导致地面和建筑物沉降。3) 低透水性:因其透水性弱和富水性强,对地基排水固结不利,不仅影响地基强度,同时延长了地基趋于稳定的沉降时间。4) 低强度和不均匀性:软土分布区地基强度很低,极易产生不均匀沉降。2.5.3 风化岩和残积土场地广泛分布的残积土及全、强风化岩层浸水后易软化、崩解,强度急剧降低,稳固性较差;且在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中分布有“孤石”,在全风化地层中分布有“球状风化体”,均不利于桩基的顺利施工。2.6 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