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性组织的运行机制与组织结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间性组织的运行机制与组织结构.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产业组织 中间性组织的运行机制、组织结构及有效规模研究杨蕙馨 冯文娜*杨蕙馨博士,女,河北邢台人,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冯文娜,女,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通讯地址:山东大学管理学院;邮编:250100;电话:053188365578,88364664;传真:053188564335;电子邮箱:yhx 。摘要:中间性组织的运行机制、组织结构和有效规模是决定其效率的关键因素。探讨中间性组织运行与结构的一般规律,弄清其有效规模的动态变迁及静态边界,对企业利用和参与中间性组织具有指导意义。关键词:中间性组织、运行机制、组织结构、有效规模Study on the Operative Mechan
2、ism,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Effective Scale of the Inter-firm OrganizationsYANG Hui-xin, FENG Wen-na(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Abstract:The operative mechanism,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effective scale are crucial factors to the efficiency of the inter-firm o
3、rganizatio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generic disciplinarians of the inter-firm organizations operation and structure, and clarifies the dynamic variance and static boundary of the effective scale. This will be somewhat useful for the corporations to use and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firm organization
4、. Key word:inter-firm organization, operative mechanism,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effective scale一、 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企业间协调的方式来组织交易和生产活动。许多学者用不同的术语概括这一新的组织形式,如威廉姆森称之为混合经济组织 Williamson, Oliver,Comparative Economics Organization: The Analysis of Discrete Structure Alternatives. Admini
5、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1, 36, PP269-296.(compa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其他学者称之为关系性缔约或交换(relational contracting or exchange)、准市场的组织形式(quasi-market forms of organization)。这些术语都指明了这是一种介于纯市场与纯科层企业之间,由纯市场和纯科层企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形成,兼具纯市场与纯科层企业双重属性的组织形式。本文称之为中间性组织,即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之间基于核心能力,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以合作为目的
6、,依靠价格机制和权威机制配置资源,具有网络特性的相对稳定且普遍存在的一种契约安排。纯市场、纯科层企业以及中间性组织是三种协调经济活动的制度形式,它们本质上都具有契约属性,不同的是协调经济活动的组织方法各不相同,纯市场以价格机制协调经济活动,纯科层企业是以权威机制进行协调,而中间性组织则依靠价格机制和权威机制的共同作用来配置资源。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中间性组织的运行和结构为切入点,力图探讨中间性组织的运行机制、组织结构及有效规模问题。目的在于揭示中间性组织组织运行的一般规律和内在机理,为虚拟企业、战略联盟、企业集团等各种中间性组织具体形态的组织运行提供理论指导。本文的研究仅限于制造
7、业,并且是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制造业,其余产业不在研究范围之内。二、文献评述目前,学术界对中间性组织的研究多集中在中间性组织与科层企业和市场的区别及各种具体组织形态上,对中间性组织共性和本质属性的研究涉及不多,在其运行模式、组织结构及有效规模等问题上还未达成共识。传统的组织结构理论以单个企业为视角,强调企业内部分工和等级制度,重视组织边界和组织结构形成的确定性分析,等级分明的层级制组织结构是研究的重点,如直线制、职能制和直线职能制(U型结构)及事业部制(M型结构)。20世纪80年代后,组织结构理论研究的维度由强调降低企业内部成本转为增强企业组织结构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相应
8、的,研究重点转变为以部门间合作为特征的矩阵式结构。当部门间横向协作沟通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越来越便捷时,组织的结构就向横向型结构变迁。 达夫特,组织结构与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7版, 2003,P288。而网络型结构可以看作是横向型结构的一种形式,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组织设计方式。网络型结构将市场协调方式引入到组织中,取代了传统的纵向层级制,这与中间性组织本质上是同质的。但网络型结构是立足单个企业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组织外部网络化的问题,而不是立足整个中间性组织网络的角度来研究这个网络的结构。无数个有密切联系的单个企业外部网络化后结成的网络就是中间性组织。因而,中间性组织的组织结构就是研究网络内成员
9、企业为参与合作、实现合作而组成的稳定的结构模式。王缉慈在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一书中描述了企业集群的结构。作为中间性组织的一种具体的组织形态,王缉慈对企业集群的结构的研究以及其他学者对其它具体组织形态结构的研究为本文归纳出中间性组织结构的一般规律奠定了基础。关于中间性组织有效规模的研究,可追溯至基于交易成本分析的企业理论。虽然着眼于企业边界研究的企业理论,对中间性组织的边界问题很少涉及,但却为研究其有效规模提供了理论方法。科斯认为,企业的出现是为了节省交易成本,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企业的边界是由企业内部行政管理成本与市场交易成本相比较决定的,企业的规模被确定在企业内部交易的边际成本等于市
10、场交易的边际成本那一点上。张五常继承并发展了科斯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出现的原因是要素合约对产品合约的替代。这种替代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要素市场的交易成本较产品市场的交易成本更低。企业规模将在劳动力市场的交易效率较中间产品的交易效率提高得快的情况下扩大,反之,企业规模就会缩小。于立借鉴科斯的企业边界模型对企业集团的边界界定问题进行了研究。 于立、于左等:“企业集团的性质、边界与规制难题”产业经济评论2002 第1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他认为企业集团内部不仅存在内部组织成本还存在内部交易成本,这是由企业集团既存在行政权威机制又存在价格机制决定的。那么,企业集团的内部边际组织成本与内部边际交易
11、成本之和等于市场边际交易成本时,就确定了企业集团的合理规模。用公式表示为:,其中, 表示内部边际组织成本,表示内部边际交易成本。当公式的左端小于右端时,说明企业集团的效率高于市场,由企业集团组织生产将更有利,企业集团就应该扩大其规模。相反,公式的左端大于右端,企业集团就应该相应的缩小规模。企业集团是中间性组织的一种具体的组织形态,于立对企业集团边界的探讨为进一步研究中间性组织的有效规模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研究思路。杨小凯和黄有光的间接定价企业理论及其建立的斯密科斯分析框架则深入到企业内部结构去理解企业规模的变化。他们认为,如果劳动交易效率高于中间产品的交易效率,则分工会通过企业制度和劳动力市场来
12、协调。否则,分工就通过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市场来组织。 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的故事中,每个人可以从事两种活动,一种是直接生产衣物的活动,另一种是管理生产衣物过程的活动。这样,生产衣物就会有两种组织结构,一种是自给自足,另一种是有分工的组织结构。在交易效率很高时,由于分工带来的好处大于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人们就会选择分工的组织结构,其中包括3种可能的交易结构。在交易结构D中,衣物专家和管理专家在产品市场上直接以中间产品交换最终产品,不涉及劳动力的买卖,因而没有企业出现。在结构E中,生产衣物的专家当老板,购买管理专家的劳动,命令管理专家在企业内专业生产管理服务,他再用管理服务加上自己的劳动去生产
13、衣物,这种情况满足企业定义中的三个条件,因此也就出现了企业。在结构F中,管理专家当老板,他去雇佣生产衣物的专家,并要求工人用管理知识来生产,然后在市场上出售。同交易结构D相比,结构E和F都是劳力买卖代替中间产品买卖。所以,只要劳力买卖比中间产品买卖更有效率,企业就会出现。有关企业制度如何随分工出现,结构D如何发展到结构E、结构F,以及怎样把交易效率最低的管理活动卷入到分工的详细论述可参见杨小凯、张永生著,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版,PP8184。分工内生企业制度,企业规模的变化则取决于中间产品的交易效率与生产中间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的相对变化。本文对中间性组织有
14、效规模的研究将沿着杨小凯、黄有光的分析思路进行,通过考察中间产品的交易效率与生产中间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的相对变化,解释中间性组织有效规模的动态变迁及静态边界。三、中间性组织的运行机制研究中间性组织的运行是认识和理解中间性组织的基础。作为独立企业组成的、以长期合作为目的的中间性组织,其运行方式一定不同于一体化企业内部的运作或纯市场交易的偶然的企业合作形式。本文将通过模型分析中间性组织的运转方式及任务完成关系,进而尝试通过博弈分析对其运行机制进行解释。(一)中间性组织的运转方式概括的讲,中间性组织是以任务为导向的一种合作运转方式,即网络内的企业依据市场机遇(任务目标)确立临时性的合作。这种运转方
15、式包含了两层意思:首先在任务明确的前提下,网络内的成员企业将依据每项任务具体的资源和能力要求,选择具有适当能力和资源的企业组成一个类似任务小组的团队来参与任务的完成,而不是网络内全部企业都参与此项任务的完成。每个企业只对与自己能力、资源相关的任务做出贡献。其次,任务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以任务的完成为终结,临时性的合作关系解除之后,参与此任务完成的企业重新回到网络中。这些企业与网络的相互关联并不会发生改变,依然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以长期合作为目的的契约关系。这种模式可用图1直观地表示出来。任务任务ABCDE网络图1中间性组织的运转方式图1中结点A、B、C、D、E代表网络中的企业,每一项任务都要寻找
16、最适合的企业参与合作。任务由企业A、企业B及企业C共同合作完成,任务由企业A、企业C及企业D合作完成。对企业A和企业C来讲,它们共同参与了任务和任务的完成。这种情况有可能发生在两种情形下:一是任务与任务在时间上具有继起性。二是企业A与企业C的能力和资源有剩余可以同时满足两项任务。企业E没有参加这两项任务,原因也可能是两种:一是企业E不具备这两项任务所要求的资源和能力。二是企业E具备部分资源与能力,但与网络中的其他成员相比不具有比较优势,因而为追求任务完成的效率,企业E不参与任何一项任务的完成。既然整个网络的运行是以任务为导向的,那么任务又是如何被完成的呢?把任务分解,可以得到任务完成的三个基本
17、变量:行为者、活动和资源。这三个变量的构成关系是:每一项任务通过行为者以核心能力的结合把活动连接在一起,并形成保证任务顺利完成的资源纽带。其中行为者的作用是对活动及资源进行安排,活动是价值创造链条上的各个环节,资源纽带则是任务得以顺利进行和完成的物质及信息保证。如图2所示。行为者活动资源任务安排纽带链条契约图2任务完成关系图(二)中间性组织的运行机制中间性组织采取以任务为导向的运转方式,是由中间性组织特殊的运行机制决定的,这就是信用机制。由于中间性组织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而有限理性、不确定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性,注定了契约具有不完全性,一个不完全的契约在制定、实施和事后支持维系过程中,存在高额
18、的交易成本,信用机制可以降低和节约交易成本,保证交易的达成,保障不完全契约的实现。信用是促成合作和完成合作的基础,是每个成员企业为实现合作而显示出来的表示其合作性的凸显信息。事实上,每个成员企业很乐意使用他们所掌握的任何信息来显示自己具有合作性的行为偏好,并且这些信息没有哪个成员企业不希望是对称的,即每个成员企业都知道其他成员企业的行为偏好也是合作性的。这样做的原因是,所有成员企业都是理性的,理性行为人不会追求帕累托退化,只有帕累托最优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理性行为人会对不同行为产生的不同结果进行比较,从中选择能够引起帕累托改进的行为。假设网络中只有两个行为人1与2,合作引起的结果大于不合作产生
19、的结果,且。与不合作相比,合作的结果是帕累托最优的,因此,理性行为人将不会适应非帕累托改进的非合作性行为,相反,他们会选择帕累托改进的合作性规则。所以,每个行为人都提供显示其合作性的凸显性信息就会使行为选择具有一致性,从而达到合作性博弈的均衡。实际上,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条件下,合作均衡仍会出现。以囚徒困境为例,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每个行为人都有的概率是非理性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条件下,坦白是每个行为人的占优战略,选择坦白是理性的。相反,选择抵赖则是非理性的。而当双方都选择抵赖时双方的收益得到明显改善,双方同时选择抵赖的行为即为合作行为。的,那么,不论多么小,但严格大于零,只要博弈重复的次数足够多,
20、合作均衡就会出现。克瑞普斯、米尔格罗姆、罗伯茨和威尔逊的声誉模型 模型参见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2002年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P364373。验证了这一结果。KMRW定理运用到中间性组织运行中的直观解释是,尽管每个成员企业在选择合作时冒着被其他成员企业欺骗的风险,从而可能得到一个较低的现阶段支付,但是,如果选择不合作就暴露出自己是非合作型的,从而失掉从长期合作得到的未来收益。当然,这是以对方是合作型为前提的。如果博弈重复次数足够多的话,未来收益的损失将超过一次被欺骗带来的损失。所以在关系建立之初,每个参与人都愿意保持愿意合作的信誉,而不愿意暴露自己是非合作型的,即使他在本质上
21、并不是合作型的。只有在博弈快结束的时候,参与人才会一次性地把自己过去建立的声誉利用尽,合作才会停止。从而得出结论,中间性组织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合作具有稳定性。合作已成为一种习俗,顺应这个习俗就是一个行为人对其他行为人的最优反应。行为人能从合作中相互受益,所有行为人都宁愿选择合作的均衡结果(以明确或不明确协议的方式),而不选择不合作的均衡结果。所以,参与博弈的行为人最终会集中在这个特定的均衡结果上,网络的新进入者也迟早会顺应这个结果,因为依据这一均衡结果,新进入的行为人可以预期到参与合作的博弈结果,理性的新进入者最终就会选择帕累托改进的行为参与合作。网络内的所有行为人都无例外的遵守这个习俗参与合
22、作,归根到底不是对共同的总收益水平的关心,而是出于对个人收益水平的衡量。是什么使一个行为人认可并采纳另一个行为人的合作承诺呢?假定只存在两个行为人,如果不合作,行为人2比行为人1承担更高的成本,行为人2就会认为,行为人1的合作承诺是可置信的,行为人2就会遵守习俗参与合作。因为在行为人2看来,如果不合作,行为人1只会承担非常小的成本(相对于行为人2 而言),而合作,行为人1就会得到高额收益,既然行为人1 承诺合作,就证明行为人1是喜欢风险的,他愿意冒不合作而承担成本的风险来选择合作以获取高额收益,所以行为人1的合作承诺是有诚意的。同时,行为人2也会意识到,不合作自己将承受更大的成本(相对于行为人
23、1而言),那么理性行为人2就会出于厌恶风险的本能,而想办法规避承担成本的风险,因此行为人2 就不可能对行为人1 的合作承诺提出异议。因而,只要让行为人2 知道参与博弈的行为人1 是喜欢风险的合作性行为的偏好者,且行为人2 能预期到合作的均衡结果,行为人2 就会调整行为以达到最佳的结果。当这个均衡结果成为全网络范围内所期望的均衡时,这种合作的习俗就成为可自实施的。信用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信任关系的存在性。 Luhmann, Trust and Power, Chichesrer, John Wiley & Sons Ltd, 1979. 卢曼区分了制度信任和人际信任。他认为前者建立在诸如法律等惩
24、戒性和预防性的机制上,后者建立在熟悉度高的人与人的感情关系上。卢曼(Luhmann)在信任与力量源泉一文中区分了制度信任和人际信任。中间性组织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由于正式契约具有法律约束力,缔约各方的利益可以在法律的约束下得到保障,法律对违约行为的严厉惩罚使得威胁成为可置信的,缔约各方有理由相信对方是可信任的,这就是说,中间性组织各成员企业间存在制度信任关系。同时,由于没有任何一个契约关系能够脱离具体情境和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即任何经济活动都嵌入在社会关系中这里社会关系既包括由血缘、地缘、业缘等因素决定的既有关系,也包括由于实际交往而形成的交往关系。,因而中间性组织各成员企业间存在人际信任。
25、实事上,在具有感情基础的行为者之间更容易建立起信任关系。现实中制度信任关系与人际信任关系往往相互嵌套、彼此交织。不同的是,有些信任关系偏重于制度信任,有些信任关系则更偏重于人际信任,这与现实中的经济现象相吻合。以台湾新竹产业区为例,华人企业间人际信任表现的尤为突出,尤其是华人往往将既有关系与交往关系模糊在一起,这样就使得信任关系变得更加具有感情色彩。(三)中间性组织网络中单个成员企业的行为模式网络中单个成员企业的行为可以概括为三个“选择”,即选择进入或退出中间性组织的网络、选择合作伙伴及选择生产方式。选择生产方式是指企业如何在现有技术条件制约下有效的组织生产,也就是企业为实现生产而进行的具体安
26、排,这属于企业的内部行为,是传统管理学关注的研究对象,本文研究不对企业内部行为做重点探讨。 成员企业进入退出行为分析成员企业发生进入或退出中间性组织网络的行为是基于对所从事的交易的分析。不同的学者对什么样的交易适合由中间性组织这种制度形式来组织具有不同的见解。威廉姆森认为,当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都较低时,市场是有效的协调手段,而三个变量都较高时,企业就会出现,处于两者之间的是双边、多边和杂交的中间组织形态。兰逊又在威廉姆森分析的基础上对交易的维度进行修正,结合资源依赖的观点,用特定资源依赖代替资产专用性,得出结论:在较低的召集成本,较高的内在化成本或行为者之间信任程度较高时,不确定性
27、、交易频率和特定资源依赖程度越高,资源依赖的协调越可能由作为企业间契约的网络(中间性组织)来协调 Rikard Larsson, The Handshake Between Invisible and Visible Hands, Int. Studies of Mgt. & Org.1993, vol.23.No.1, p103.原文为Under the conditions of low convening costs combined with high internalization costs and/or high trust between parties, and the mo
28、re uncertain, frequent, and specific resource interdependences are, the more likely these resource interdependences will be coordinated by the handshake of interorganizational agreements. 兰逊认为,召集成本是为了使众多行为者达成一致意见而召集他们参与谈判所发生的成本。 。Candace Jones Candace Jones, A General Theory of Network Governance: E
29、xchange Conditions and Social Mechanism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22, No. 4 (Oct., 1997), 911-945则将交易成本经济学与社会网络理论相结合,他认为当交易条件满足较高的需求不确定性(供给稳定条件下)、较高的人力资本专业性、较高任务复杂性(较高时间压力下)以及较高的交易频率时,交易适合由中间性组织这种制度形式来组织。杨小凯(Yang)超越了交易成本经济学,通过划分交易条件来解释不同交易需要用不同制度形式来组织的问题,他从分工入手认为企业应根据不同中间产品交易效率的变化,将中间
30、产品的交易效率高于劳动市场的交易效率的交易外部化,即当最终产品的市场足够大,中间产品的市场交易效率的足够高时,分工就倾向于在企业间发生,企业间出现网络化趋势。本文认可上述学者的分析思路,认为成员企业发生进入退出行为的根本原因是由交易的性质决定的,但本文侧重分析的是成员企业行为层面上的原因,即成员企业的成本收益分析。假定企业只有和两项业务,企业打算将业务外包,既企业考虑进入中间性组织的网络通过与其它企业合作来实现,下面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分析(不考虑税收)。短期内管理资源总量是给定的,因此,对任何一种活动增加管理投入的唯一方式就是从其他活动转移资源,同时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只有组织生产的方式变化。假
31、定短期内共有管理资源用于业务的为,用于业务的为,如将业务外包,那么转换所消耗的资源为,并且假定业务外包后,原有业务的资源在除掉转换所消耗的资源后全部投入业务的生产,当然实现这一假定的前提是企业原有生产业务的能力有剩余。业务外包前净现金流入量,式中代表收益,代表成本,。将业务外包发生的转换成本为,式中意味着资源的机会成本即资源投入业务生产的收益。业务外包后净现金流入量,式中 表示从分包企业购买相同数量的业务的产品所耗费的成本。这样企业衡量是否外包就可依据函数,当时,业务外部化更有利,企业应当转换现有的生产组织方式。当时,则维持现在的生产组织方式更有利。当时,将业务外部化与不进行外部化效率是一样的
32、。如果转换生产组织方式后收益要在长期后取得,管理资源的总量会增加,假定增加是按期等比例的,则函数式,式中表示贴现因子,是贴现率, 表示增长系数,是资源的增长率。 成员企业伙伴选择行为分析伙伴选择行为涉及两个行为主体,实施选择方与被选择方,双方的行为模式存在明显差别,下面分别进行讨论。实施选择的企业的行为描述:假设企业A发起一项任务,且该任务可划分为多个子任务,每项子任务都有M家可以完成该项任务的企业参与选择,企业A使用N个目标准则对这M家企业进行评价,通常这些目标准则包括:质量、价格、完工时间、信誉、情感偏好等多方面,评价后选择出最合适的合作伙伴来完成这个特定的子任务。假设企业A发起的任务中包
33、涵子任务X,以该子任务X为例,说明企业A在任务确定条件下如何实施选择。如图3。M家参与竞标的企业是否最优评价是否图3实施选择方的行为模型淘汰完成该项任务企业A实施选择的企业的行为模型解释:模型遵循了多目标最优决策的原则,首先分别对每个企业的N个评价准则进行赋值,设数值取值范围为1至9 的整数,以质量为例,事先对产品质量划分等级19等,评价该企业的产品属于哪个等级,相应的取代表其等级的数值进行赋值(如表1,表示企业, 表示评价准则,表示企业在评价准则下的值)。然后依次计算出每个企业在每个评价准则下的优先数,以优先数表示某个评价准则下某个企业的情况优于其他企业的程度,优先数等于(如表2),表示分配
34、给的权数,满足。最后计算比较每个企业的总优先数,某个企业的总优先数等于,选择总优先数满足的企业为合作伙伴,该选择就为满足特定条件约束的最优决策。被选择企业的行为描述:假设企业A发起一项任务,且该任务可划分为多个子任务,企业B可以选择完成某项子任务,企业B根据对该项子任务的评价决定是否参与竞争。如图4。评价企业B子任务企业收益能否改善是参与竞标否放弃图4被选择企业行为模型被选择企业的行为模型解释:被选择企业评价该项子任务的完成能否使本企业在现有技术条件及资源约束条件下达到收益改善,若能够实现收益改善则参与竞争。首先,确定参与竞争的收益区间,区间下限为企业现有收益水平,区间上限可以通过线性规划得到
35、,以企业所面临的资源情况为线性规划的资源约束条件,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生产函数及成本函数由现有技术条件确定),计算出企业能够达到的最大收益。然后,评价完成该项子任务能够带来的收益水平,若落在使收益得到改善的收益区间内,则参与竞争。表1 表2 四、中间性组织的组织结构中间性组织的组织结构同运行机制一样,是决定其效率的关键因素。既然中间性组织是由于分工在企业间进行而结成的网络,因而中间性组织的组织结构就是网络的结构模式。根据网络中是否存在核心企业,其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存在核心企业的中间性组织的网络结构。成员企业之间合作关系比较松散,网络内的成员企业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不管规模大与小都
36、是通过一个开放的网络协议(契约)进行协作,协议是协调网络内各成员企业关系的手段,参与协作就要遵守协议。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支配网络内的全部资源,即成员之间不存在行政命令式的上下级关系,一切活动都建立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这类网络结构以虚拟企业最为典型。成员企业外部网络化后,保留在企业内部的是组织的核心单元,各企业核心单元之间的协调依靠的是协商合作,而不是行政命令。同时,核心单元既然被以企业的方式得以保留,那么核心单元内的协调机制依然是权威的行政命令机制,也就是说,各个独立的企业成员内部还保留科层结构。中间性组织的网络结构只强调核心能力组织单元之间的协商合作,并且这种协商合作仅限于企业高层,而不涉及
37、中层和基层。企业间的分工导致企业的专业化,使科层制的核心单元的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刚性的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扁平化后,可以使企业形成对环境变化灵敏反应的能力,实现组织运行的高效率,增强组织的适应能力。至于核心组织单元到底采用何种组织结构,就不在此处的研究范围之内了。假设网络内只有四个成员企业,并且它们内部都采用直线制,可用一个最简单的图形来描述无核心企业的中间性组织的组织结构。图5中实线表示各企业内部的科层组织结构,虚线表示中间性组织的组织结构。网络的四个节点A、B、C、D地位平等,彼此之间不存在控制关系,成员企业之间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远远大于权威机制。图5无核心企业的中间性组织的组织结构图AB
38、DC另一类是存在核心企业的中间性组织的网络结构。成员企业之间合作关系非常紧密,核心企业与其他成员企业在名义上是处于平等地位的独立个体,但事实上,核心企业却对网络中的其他成员企业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这类网络结构以企业集团为典型代表。企业集团核心企业的控制能力来源于核心企业对其他成员企业的股权参与,参与程度越高控制能力越强。此种网络结构与无核心企业的网络结构相比,核心企业与其他成员企业之间权威机制的协调要多于价格机制的协调,但不论是权威机制还是价格机制只作用在企业高层,不涉及企业内的中层和基层,这与无核心企业的网络结构相比是无差别的。图6是有核心企业的中间性组织的组织结构图。处于网络中心的企业A是
39、核心企业,它对其他三个成员企业B、C、D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核心企业A与非核心企业(成员企业B、C、D)之间权威机制的协调作用大于价格机制。网络内非核心企业(成员企业B、C、D)之间的协调机制取决于他们之间的股权控制状况。不存在股权控制的前提下,非核心企业之间价格机制的协调作用大于权威机制;相反,若存在股权控制,权威机制将发挥更大作用,且权威机制发挥作用的程度与股权控制程度正相关。图7是存在多个核心企业的中间性组织的组织结构图(以三个核心企业为例)。图中A、B、C均为核心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的科层制企业),每个核心企业都与若干个非核心企业相联结,这样在中间性组织的网络中就存在三个以各自
40、核心企业为中心的子网,各个子网相互联结相互嵌套。核心企业之间的协调机制以价格机制为主,核心企业与同一子网的非核心企业之间的协调更多的依靠权威机制,核心企业与其它子网的非核心企业之间的协调机制则因为他们之间的控制性较弱,表现为以价格机制为主导的倾向。ABDC图6有核心企业的中间性组织的组织结构图AAABC图7存在多个核心企业的中间性组织的组织结构图五、中间性组织的有效规模(一)成员企业的规模与中间性组织的规模分工是中间性组织产生的根本动因,即分工内生中间性组织,故分工是研究的逻辑起点。依据斯密杨格定理,假设分工水平取决于市场大小,市场大小又反过来依赖于分工水平的高低,而分工水平的高低可以由生产链
41、条的长短和专业化水平的高低来衡量,它们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在分工内生企业制度的前提下,我们从一个诞生于新兴产业的新生企业A开始。新生企业A将既生产最终产品又生产中间产品,因为新兴产业对现存经济系统来说是“陌生人”,它需要全新的中间产品,这些中间产品的市场交易效率远远低于生产中间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所以一开始只能自己制造,此时劳动分工将在企业内进行。生产中间产品的工人的劳动将越来越专业化,工人的熟练程度将越来越高,企业内部生产链条的加长将成为企业内部实施劳动分工的必然结果,企业规模扩大。随交易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最终产品的市场会逐渐扩大,该产业具有了一定规模且前景看好,这就为专门生产中间产品的分工
42、创造了条件。这样,使用精良制造设备专门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B就会出现,生产的迂回程度加长,由于专门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B的专业化水平比企业A自己生产的专业化水平高,企业B专门生产中间产品的单位成本低于企业A,那么企业A就会选择放弃中间产品的生产,转为从市场购买,而自己集中资源专门生产最终产品,企业规模就会缩小。结果最终产品的单位成本也会相应的下降,进而最终产品的市场会进一步扩大,扩大了的市场又为下一步的分工创造了条件,这样由于中间产品市场交易效率的不断提高,分工就倾向于在企业间发生,从而企业内部的生产链条被一步步分拆,企业规模就会逐渐缩小。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下去,最终使企业只保留与核心能力直接相关
43、的核心业务,之所以只保留核心能力,是因为核心能力这种中间产品的市场交易效率极低,由市场组织生产远比由企业组织缺乏效率。而其他中间产品的市场交易效率要高于生产这种中间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所以企业会将这些中间产品的生产转交给市场。伴随着这一过程,这一产业逐步发展到成熟期,整个产业的规模逐步扩大,产业的生产链条也逐步加长,而这些由于分工在企业间发生而形成的关系密切、且越来越专业化的单个企业彼此联结就构建为一个网络,这个网络就是中间性组织。可见,只有当市场足够大、足可以产生新的分工的产业才会有中间性组织产生的可能,这也就是为什么本文把研究对象限定于成熟期的制造业的缘故。如前所述,衡量分工水平高低的标
44、志是生产链条的长短和专业化水平的高低。如果劳动分工在企业内发展,则企业中每个生产环节、每个工人的专业化水平就会上升,而且分工水平越高专业化水平也将越高,生产链条的长度也越长,企业的规模就会扩大。同理,如果分工在网络内企业之间发展,则每个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就会上升,而且分工水平越高专业化水平也将越高,生产的迂回程度就越高,整个网络生产链条长度也会越长,网络的规模就会扩大。所以,伴随着企业间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网络的规模水平将提高,成员企业的规模水平则下降,成员企业规模与中间性组织规模的关系用一句话说就是“小企业、大网络”。(二) 中间性组织有效规模的动态变迁由斯密杨格定理可得出结论,市场大小是制约
45、中间性组织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当一个产业从成熟期开始走向衰退时,该产业的市场就会变小,最终产品市场的缩小会导致中间产品市场缩小的连锁反应。当这些中间产品市场的市场规模狭小到不足以维持原有分工时,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将无利可图。这时,由于中间产品的市场交易效率低于生产这种中间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生产最终产品的企业就放弃从市场上购买转而自己生产,而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则由于无利可图将退出中间性组织或被兼并到生产最终产品的企业中去。这一过程将伴随着市场规模的逐渐缩小而延续下去,这样专业化生产就又会被垂直一体化到一个企业内去完成,网络内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就被企业内部劳动分工取代了。网络内生产链条被逐步整
46、合到单个企业内,网络中的生产链条缩短,成员企业数目也越来越少,中间性组织的规模也会因为市场规模缩小引起的网络内成员企业的退出而逐渐缩小瓦解,最终完成整个生命历程。但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由于中间性组织超越了地域局限、产业局限,因而其产生、成长、消亡的历程就要复杂的多,相应的规模变迁的路径也会更复杂。由于在整个社会分工网络内同一地域同一产业存在多个中间性组织,而这些中间性组织又彼此交错、相互联结,一个成员企业可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中间性组织。因而可能的情况是,某些成员企业在某个网络中无利可图却可以在别的网络中重新寻找到利润。因此,一个网络的消失也许并不会带来企业数目的减少,中间性组织的消亡就会像糖溶
47、于水一样,一个中间性组织会消融到其他中间性组织中去。一句话,中间性组织的有效规模呈现出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动态变化趋势。(三)中间性组织有效规模的静态边界虽然从长期来看,中间性组织的有效规模随分工发展和市场变化呈现出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的变化趋势,但在短期内中间性组织的有效规模则存在最优值。这个静态的边界由中间产品的交易效率决定。中间性组织的静态边界意味着,网络内的成员企业满足于现存的网络关系及收益水平,不存在退出的动机,即现存的收益是帕累托最优的,即使退出中间性组织的网络也不会带来帕累托改进。同理,网络外部的企业也不存在进入的动机,因为即使进入也不会带来收益的增加。所以,中间性组织的静态边界就是指网络既没有退出也没有进入时的成员企业的数目。每个企业通过衡量其生产的中间产品的市场交易效率与生产这种中间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的大小确定其行为。假设中间性组织只生产一种中间产品,当网络内中间产品的市场交易效率小于劳动的交易效率,生产最终产品的企业会将生产中间产品的活动内部化到本企业中去,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就无法维持现在的网络关系而退出网络。而网络外部的企业只有当中间产品的市场交易效率高于劳动的交易效率,才会采取行动将生产中间产品的业务剥离从而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联系加入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