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星火计划执行情况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2608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1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星火计划执行情况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全国星火计划执行情况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全国星火计划执行情况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全国星火计划执行情况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全国星火计划执行情况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星火计划执行情况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星火计划执行情况报告.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5年度全国星火计划执行情况报告一、立足富民,推动星火计划的深化发展2005年度星火计划工作主要围绕“宏观设计、工作推动、优化管理、总体宣传”四个层面开展。1、宏观设计开展“十一五”星火计划发展战略研究和纲要编制等,明确了“十一五”发展思路和部署(1)开展“十一五”星火计划发展战略研究为适应新阶段新形势的新要求,为制定“十一五”星火计划发展纲要、实现星火计划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咨询,在全国星火富民经验交流会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团队,历时近一年,从思路、管理、支撑三个层面对“十一五”星火计划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1个总体报告和14个专题报告。(2)编制“十一五”

2、星火计划发展纲要吸纳战略研究报告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组织编制了“十一五”星火计划发展纲要。围绕纲要的编制,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一是,深入地方和农村一线,进行了多次调研,力求切实把握发展需求;二是,组织了多次座谈会,就纲要初稿征求地方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就“十一五”发展思路多次向部领导汇报。历时近一年时间,纲要编写工作基本完成,部领导给予了肯定。将按照部的统一部署,在进一步修订完善的基础上予以发布。(3)研究提出星火计划管理改革思路,修订星火计划管理办法为切实落实“十一五”星火发展部署,有必要进一步更新观念,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创新的机制,积极推进星火计划管理的改革。在司领

3、导的指导下,经深入研究并多方征求意见,提出了星火计划管理改革思路,明确了新时期星火计划的工作定位、工作内涵和工作方式。基于研究提出的管理改革思路,修订了星火计划管理办法,目前正在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4)研究提出专项工作和年度工作部署编制了“十一五”科技扶贫发展纲要,指导科技扶贫联系区域和联系点编制本地区“十一五”科技扶贫规划;编制了国家星火产业带发展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国家星火产业带管理细则、国家星火产业带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为加强“十一五”星火计划国际合作,并研究提出星火计划走向发展中国家的设想,目前,正在与合作司等有关方面协调相关支持措施。2、工作推动紧紧围绕示范和环境两条主线,集中资

4、源,突出重点,星火计划的发展格局得到进一步优化2005年星火计划工作在布局上更加突出农村科技产业化环境的营造,重点推进了星火科技培训、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星火110科技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建设、农村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培育、科技扶贫等五个方面的工作,产业化示范与产业化环境并行的星火计划发展格局得到进一步强化。(1)继续实施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星火科技培训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继续实施星火科技培训工程,重点实施百万农民科技培训和转移农民劳动力科技培训。年培训农民逾1000万人次;继续加强了50个国家级星火培训基地和629所星火学校的能力建设,星火科技培训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继续推进3个星火科技培训协作

5、网的建设,促进了跨区域农民科技培训和交流;组织编制并发布了2004中国农民素质发展报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各地持续加强科技培训工作,继续健全科技培训体系,形成了有的放矢、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黑龙江大庆市林甸县从实际需求出发,开展了以“奶业振兴,万人培训”为主要内容星火培训工作;河北省大力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内蒙古切实加强星火学校建设,形成了星火学校年培训农村牧区劳动力100万人次的培训能力;上海市大团蜜露桃科技服务体系关于大团蜜露桃栽培技术的培训使亩产量的平均产值增加了50%以上;江苏省针对意杨、地道中药材、果蔬、水产等星火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集成省内各科研院校丰富的科技信息资源,

6、借助各种途径把科技星火送进农村千家万户;山东省走出了联合办学的路子,形成社会广泛参与的新型培训机制;广西省恭城县结合农时举办专题讲座198场次,集中播放专题片312次,田间地头操作培训192次,培训农民15.6万人次,覆盖全县75%的村屯。各地培训方式多样化,综合运用远程教育、培训学校、制作课件、电视专题和科技下乡等等手段,有效提高了农民的致富能力,培养了一大批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敢创新的新型农民。(2)继续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科技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星火计划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引导发展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逐步建立起多种服务主体并存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通过示范,以点促

7、面,进一步引导900个国家级星火农村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加强能力建设,带动了各级各类数以千计的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的发展;在全国20多个省份加强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和星火科技专家大院模式的示范推广力度,带动了河北科技传播站、重庆科技CEO、山西农村技术承包计划、湖南农业科技合作组织等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机制的发展;支持陕西杨凌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德阳依托四川省农科院、四川雅安依托四川农业大学,开展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综合示范,探索了在一定区域内系统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技术成果,组织编辑并发布了星火适用技术汇编,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很多地方找准突破口

8、,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山西省在科技中介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上狠抓落实,下足功夫,建立健全农村区域和农产品产业服务体系;天津市采取多种措施构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一大批专业协会、合作社、产销公司等多种科技服务组织活跃在广大农村,促进农民增收;浙江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重视科技培训的作用,发挥技术骨干的力量,在全省各粮油主产区建立5个高产示范基地;宁夏把农村技术经济合作组织作为科技进村入户的主要载体,截止2005年底,全区各类农业科技服务实体达到1415家。(3)推进星火110科技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提高了农村信息化水平研究制定全国星火110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9、启动平台建设工作。已开展的主要工作是:选择了10余个省份,示范推广星火110信息服务模式,支持其逐步建立区域农技110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加强了中国星火计划网站的建设,完善了电子政务功能,为建立农技110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国家中心站奠定了基础;加强了星火科技30分电视节目制作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试点课件制作工作,已制作课件200多套,为建立信息共享和服务数据库提供了一定数量的资源。星火110科技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的启动,将有利于整合各类信息服务资源,必将进一步推动农村信息化进程和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科技普及的进程。吉林省星火科技信息网建设工作历经4年,网站日点击量已达到400-700次,累计点

10、击量超过20万次;湖北省加强基层信息化基地建设,在全省已建成农村信息化基地142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13个,市级22个,县级104个; 新疆哈密市的19个乡,已有103个村配齐电教设备,且开通了哈密地区农业信息网、哈密市农业信息网。(4)继续开展农村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促进了区域特色产业的发育发展今年安排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共计2238项,其中:农产品加工336项,农村资源开发116项,农村特色产业208项。计划投资126亿元,其中企业自筹76亿元,预计新增产值1111亿元,解决农村就业人口59.3万人。通过星火项目特别是星火重点项目的实施,促进了一批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如北京门头沟区

11、、顺义区、怀柔区的蜜蜂产业,四川的红薯加工产业,山东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云南的花卉产业,新疆的“红色”产业,陕西绿色苹果生产示范基地,江西、福建和浙江的竹类资源加工产业等。为在星火项目实现广度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星火计划实施的集成度,11月又制定并下发了星火产业带发展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拟通过星火产业带建设,加强对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的培育。(5)继续推进科技扶贫,促进了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和区域的协调发展为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星火西进。在项目的评审中对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省份的项目适当加分,保证西部地区项目比重逐步上升,截止今年年底,西部地区星火计划重点项目比重已经超过了35。安排科技扶贫资

12、金2000万元,重点支持大别山区、井冈山区、延安地区和其他部分贫困地区开展科技扶贫开发工作。向定点扶贫地区选派了扶贫团。组织科技人员到贫困县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支持贫困地区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开展信息扶贫。与多党派联合,稳步持续地推进贵州黔西南州综合开发工作。将四川省巴中市纳入了星火计划和科技扶贫的联系范畴。3、优化管理加强星火计划运行机制建设,星火计划的管理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1)更加重视调查研究、超前思考和业务积累围绕星火计划发展纲要的编制,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形成了一批具有借鉴意义的研究报告。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主题,正在委托有关方面做深入研究,力争在

13、若干关键问题上形成超前思考,为进一步启动或推动相关工作积累基础数据和资料。(2)更加重视项目管理的公正和效率,优化星火重点项目评价机制,建立网上评审系统为贯彻部党组织关于“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的指示,落实依法行政要求,客观、公正地做好2005年度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评审工作,与驻部监察局、农村中心、评估中心协作,将“决策、受理、评审、监督”严格分离,进一步改进并优化星火重点项目评审方式和程序,取得了积极效果,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肯定。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在实现网上申报的基础上,率先建立星火计划网上评审系统,将在2006星火计划评审中投入使用。(3)更加重视发挥部门和地方的作用,调动部

14、门和地方的积极性发挥部门在相关业务领域的主导作用,在项目安排上充分听取并尊重地方意见,调动了部门、地方在星火计划实施和投入等方面的主动性,星火计划的指导和引导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4)更加重视横向协调,拓展星火计划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加强了部门之间在业务衔接和配合等方面的横向协调,积极争取资源,拓展了星火计划的发展空间。启动星火110科技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就是与财政部加强横向协调的结果。4、总结宣传总结宣传“十五”星火计划发展成就,深入实施星火计划必需的社会关注得到进一步凝聚总结宣传“十五”星火计划发展成就,对做好“十一五”星火计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相继组织编制了“十五”星火计划工作总结

15、,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了星火系列宣传节目,在2005东北亚高新技术博览会上举办了中国星火计划成果展,在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举办了中国先进适用技术专题展,组团赴俄罗斯参加展览,与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农业部联合摄制大型电视专题片倾注三农。其中,中国星火计划成果展和中国先进适用技术展对“十五”星火计划发展成就予以了系统总结和宣传,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赞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1)关于中国星火计划成果展9月21日-24日,在沈阳2005年东北亚高新技术博览会上举办了中国星火计划成果展。星火计划所取得的成就得到了陈至立同志和宋健同志的高度评价。有16个省份、近60个城市、180余家企业的40

16、0多名人员携带10个领域的322个项目参展,重点展示了星火密集区、星火龙头企业、星火支柱产业的技术和产品,突出了区域特点和产业特色,较为系统地反映了“十五”期间星火计划在部和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的努力推动下取得的丰硕成果。星火展区以其成熟性、适用性、广泛性的特点,吸引了众多观众参观洽谈。本次展览,取得了重大的实质性进展,有45个项目签约,签订项目合同6个,金额达3.349亿元;展览期间,在沈阳农业高新区举办了“东北亚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基地建设启动仪式”,与朝鲜、日本、韩国、蒙古、俄罗斯分别签署了共建东北亚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基地的合作备忘录。(2)关于中国先进适用技术专题展10月19日-22日,在第

17、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组织星火计划成果参展。共组织来自24个省区市、8个领域的198项星火计划项目参展,参展参会代表共403人。展览期间组织星火项目参加了先进适用技术项目推介会。通过展示、推介和洽谈,共有24个星火项目在展会期间签约,签约金额26380万元,其中与越南、缅甸、泰国、印尼、新加坡5个东盟国家签约14项,签约金额14904万元。曾庆红副主席视察了先进适用技术专题展,对先进适用技术专题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从本次展出的成熟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和产品适合东盟国家需要的高度对星火专题展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参加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东盟国家领导人洪森、阮晋勇等也参观了专题展,并对展出的新技术

18、、新成果、新产品和新装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展览获得中国-东盟博览会组委会授予的“最佳展示组织奖”和“投资活动组织奖”。二、以人为本,把机制创新放在核心位置2005年,星火计划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总结一年来的时间,主要体会和认识是:星火计划不仅仅是一项计划,更是一项工作。因此,星火计划作为一项工作与事业更多的是要通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星火计划的富民目标,推进星火计划的深化发展,必然要求我们以人为本,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充分调动五类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1、推进星火计划深化发展,必须充分调动星火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创新并完善星火计划的管理机制星火计划管理体系是

19、实现星火计划持续发展的组织保障,星火管理人员是星火管理体系的基石。星火计划相对于其他的科技计划而言,计划资源较少;由于其所面向的对象较广,计划资源显得相对更少。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充分体现星火计划的作用和效益,需要充分发挥星火计划的指导和引导功能,充分调动部门、地方和社会的资源,共同参与星火计划的实施,形成声势浩大的星火大合唱,这必须依赖由星火计划管理人员组成的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必须充分调动星火计划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创新并完善星火计划的管理机制。2005年,在已有的良好基础上,星火计划在创新管理机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通过启动星火产业带建设工作,地方党委政府及科技主管部门对星火工作的

20、投入积极性得到进一步调动,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通过加强横向协调,启动星火110科技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建设工作,部门积极性得到进一步调动,星火计划的实施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通过加强星火培训协作网的建设,为各地星火管理部门搭建了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地方星火管理部门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参与星火决策、推动星火实施的能动性得到进一步增强。通过加强星火团队建设,团队内部氛围更趋开放、和谐,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加强星火计划项目管理,星火计划项目的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成本进一步降低,程序更加严密。“十一五”星火计划将在修订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在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方面做更为

21、深入的探索。2、推进星火计划深化发展,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创新并完善农民对星火科技的参与机制富民是星火计划不变的宗旨,农民是星火计划矢志服务的对象。发挥星火科技在富民中的内生要素作用,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创新并完善农民对星火科技的参与机制,实现农民的主动、充分、有效参与。农民的参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主动地应用科技,二是应用适合需要的科技。作为技术接受主体,在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信息沟通渠道不畅的条件下,农民对星火科技的参与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影响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能动性;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影响了农村科技服务提供的准确性,容易导致服务与需求脱节

22、,农科成果得不到转化。在科技对农民增收的作用越来越大、农民对科技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的背景下,切实解决素质不高、渠道不畅这两个问题,是创新并完善农民对星火科技的参与机制的关键。2005年,星火计划围绕农民素质不高的问题,坚持因地制宜,在已有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培训了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农村科技带头人和农村技术“二传手”,激发了农民学科技的热情,提高了农民用科技的能力,为帮助农民实现自主增收做出了新的贡献。围绕信息沟通渠道不畅的问题,系统设计并启动了星火110科技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力求通过平台建设,实现农村科技服务的便捷化和农民需求反馈的快捷化等目标。“十一五”乃至今后更长的

23、时间,星火计划将把农民科技培训、星火110科技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建设作为民本工程予以大力推动。3、推进星火计划深化发展,必须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创新并完善科技人员传播星火科技的动力机制星火计划是我国农村第一个指导性的科技计划,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入结合闯出了一条新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是星火计划实现富民使命的主要方式。如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入结合,开展技术示范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充分发挥技术拥有主体的作用,也就是科技人员的作用。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并完善科技人员传播星火科技的动力机制,动员广大科技人员走出实验室,走向企业和农田,进入农村经济主

24、战场,创新创业并服务农民,也许是根本、长远解决农村科技传播和服务问题的主要途径。这也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索的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和政策性的重大命题。2005年,依托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星火计划从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和星火科技专家大院模式、开展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综合示范等方面入手,对完善科技人员传播星火科技的动力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为深入开展该项工作提供了经验基础。“十一五”乃至更长时间,星火计划将依托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把动员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一线作为建设科技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摆在重要位置,营造政策和条件环境,予以深入推动。4、推进星火计划深

25、化发展,必须充分调动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创新并完善市场中介链接农民的利益机制 农村科技服务中介机构是在农村生产经营活动中从事科技中介服务活动的市场法人。大力培育并发展农村科技服务中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农村生产实现社会化、专业化分工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农村服务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科技服务中介作为市场主体,能够准确判断、把握和满足农民的技术需求,能够将科技人员与农民有效的结合起来,在农村技术服务方面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为农村科技服务中介开展农村科技服务营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其开展农村科技服务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应是推进星火计划深化发

26、展的重要任务。由于农村科技服务中介作为市场主体的逐利天性,加之农民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如何在鼓励其服务的同时规范其服务行为,形成与农民有效链接的利益机制,是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问题。2005年,星火计划依托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示范培育了一批农村科技服务中介,为推动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创新并规范市场中介链接农民的利益机制方面做出了探索。“十一五”乃至更长时间,星火计划将继续把示范培育农村科技服务中介作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予以推动。5、推进星火计划深化发展,必须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创新并完善企业参与星火计划实施的动力机制企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平台

27、,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力量,是发展农村经济、致富亿万农民的重要载体。支持农村企业就是支持农民。星火计划顺应二十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蓬勃发展的大潮,集成金融、奖励都优势资源,支持企业解决产品转型、产品升级、节能降耗、改善环境等技术问题,为农村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数以万计的农村企业参与了星火计划的实施,成为星火技术开发和投入的主体,为促进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是星火计划实施的重要经验。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引导企业深入参与星火计划的实施,是需要致力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前一阶段探索的基础上,2005年,星火计划依托

28、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培育等工作,通过集中资源、加大对单个企业的投入力度,支持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严格配套投入制度等方式,在相当程度上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十一五”星火计划将继续深入探索企业参与星火计划实施的动力机制,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星火技术开发和投入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发挥其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中的作用。年度项目执行情况2005年,星火计划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星火计划工作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扣“富民”这一中心任务,围绕示范和环境两条主线,把以“人”为本的机制创新放在核心位置,从“宏观设计、工作推动、优化管理、总结宣传”四个层面,有力、有序、有效地推动了各方面的任务,星火计

29、划的立项、项目投资的引进、星火项目效益、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星火科技培训等方面都在上一年工作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成绩。2005年是“十五”最后一年,2005年度星火计划工作也为完成“十五”星火计划目标、确保“十一五”星火计划良好开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立项及完成情况12005年度总体立项情况 2005年全国各级星火计划共立项9497项,其中包括:国家级项目1737项,占总项目的18.29%;省市级项目1753项,占总项目的18.46%;地级项目1810项,占总项目的19.06%;县级项目4197项,占总项目的44.19%。县级立项数目仍处于遥遥领先地位,发展较快。截至到2005年底,全国星火

30、计划共立项153651项。本年度立项情况如图1所示。图1 2005年度全国星火计划立项情况22005年度立项地区分布情况同去年一样,全国星火计划立项地区分布仍然以东部地区为主,其中华东地区共2300项,占全国总立项的24,位居立项数目之首。西部地区(西北、西南)共立项2962项,占全国总立项的31,比去年增加了869项,增加率达41.52。本年度全国各地区立项分布如图2所示。图2 2005年度全国星火计划立项地区分布情况3各年度星火项目立项比较从2001年至2005年,全国星火计划开展始终处于一个紧锣密鼓的状态。2005年立项9497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80。截至2005年底,国家级项目

31、立项累计16873项,省级项目累计43903项,地县级项目累计92875项。各年度各级立项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图3 20012005年度全国星火项目立项比较42005年度国家星火计划完成情况2005年,国家级星火计划共完成1533项,比去年同期的1511项基本持平,各级星火计划在各相关部门的管理监督下有条不紊地运行着。本年度具体完成情况如表1所示。表1 2005年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进展情况按计划完成超前完成进度延后处于停顿状态申请撤销15331601294214在成果方面,2005年度国家星火计划发表论文896篇,出版专著79本,申请专利1004项,其中发明专利381项,专利授权466项;此外,

32、已发布标准337项,有344项标准正在制定中。如表2所示。表2 2005年度国家星火计划发表论文、专著和申请专利等情况论文总数国外发表数量专著申请专利总数申请发明专利专利授权制定中的标准已发布的标准89660791004381466344337(二)投资项目分析12005年度项目投资情况2005年度全国星火计划项目投资446.38亿元,以华东、华中地区投资额度最高,其中华东137.35亿元,占总投资额的30.77%,华中114.52亿元,占总投资额的25.66%。截至2005年底,全国星火计划投入资金已达5376.26亿元。本年度投资情况如图4所示。图4 2005年度全国星火计划项目投资情况2

33、2005年度项目投资来源情况2005年度星火计划项目投资仍然呈现多元化,以自筹资金为主要资金来源。其中政府拨款15亿元,占总投资额的3.36%;自筹资金312.67,占总投资额的70.05%;申请银行贷款118.72,占总投资额的26.59%。此外,从图5可以看出,在各级项目投资中,国家级项目资金投入最多,共投入178.60元;同时,由于地县级项目规模一般较小,所以资金投入相对也较少。本年度星火计划项目投资来源情况如图5所示。图5 2005年度全国星火计划项目投资来源情况从落实贷款情况来看,2005年度星火计划项目银行贷款的落实情况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趋势,共落实贷款118.72

34、亿元,比2004年的90.55亿元增长了31。其中农行落实的贷款额度最高,占总落实贷款额度的46%。具体落实贷款情况如表3所示。表3 2005年星火计划项目贷款情况 (单位:亿元)类别工行落实农行落实其它行落实合计国家级7.3318.009.8035.13省级25.8724.858.0258.75地级1.485.064.2310.78县级2.787.054.2314.06合计37.4654.9726.29118.723各年度星火计划项目投入资金比较 2005年度,星火计划项目投资446.38亿元,比去年减少了3.79。从2000年至2005年度的全国星火计划项目总体投资变化情况具体如图6所示。

35、 图6 20002005年度全国星火计划项目资金投入比较(三)项目效益分析12005年度星火计划项目完成情况2005年共完成星火计划项目5795项,其中地县级完成项目最多,共3739项,占总完成项目的64.52%,这主要是由于地县级项目总数远远多于其它各级项目数量,且规模相对较小、项目期限相对较短。本年度具体项目完成情况如图7所示。图7 2005年度全国星火计划项目完成情况2各年度星火计划项目完成情况比较从开展星火计划项目以来,项目完成情况良好,2005年项目完成情况比2004年同期有所增加,其中,完成的国家级项目比去年减少了78项,减少率为7.47%;省级项目减少了67项,减少率为5.79%

36、;地县级项目增加了201项,增加率为5.68%。具体各年度项目完成情况如图8所示。图8 20012005年度全国星火计划项目完成情况比较32005年度项目效益情况 2005年星火计划项目共完成产值1665.22亿元,利税310.24亿元,节创汇1.39亿美元;新增产值601.90亿元,新增利税111.13亿元,新增节创汇0.72亿美元。具体各级项目效应情况如图9所示。图9 2005年度全国星火计划项目效益(四)科技服务体系建设12005年度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新列项目情况2005年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新列项目2451项,比去年总体增加了43.59%。其中国家级项目291项,比去年增加了-24.

37、02%,省市级项目388项,比去年增加了27.63%;地级项目479项,比去年增加了53.04%;县级项目1293项,比去年增加了82.89%。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立项情况如图10所示。图10 2005年度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立项情况22005年度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产出情况 2005年科技部仍继续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星火计划重点工作之一,总投资达52.98亿元,比去年增加了123.30%,其中国家级项目投资为18.93亿元,比去年增加了70.18%;省市级项目投资为8.57亿元,比去年增加了40.75%;地级项目投资额为9.98亿元,比去年增加了257.42%;县级项目投资额为15.5

38、亿元,比去年增加了316.40%,可见,增加额度都比较大。在效益方面,2005年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共完成产值148.03亿元,比去年增加了7.07。具体投资产出情况如图11所示。图11 2005年度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产出情况32005年度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新增中介机构情况2005年,星火计划依托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示范培育了一批农村科技服务中介,共新增中介机构17588个,为推动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具体如表4所示。表4 2005年度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新增中介机构情况 (单位:个)类别龙头企业创新中心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农村信息化基地星火学

39、校国家级116998860401省市227188149113294地级4121858224193280县级23458097816881747合计31001024212771247172242005年专家大院模式推广情况2005年度星火专家大院模式推广成果显著,共建专家大院672个,覆盖面比较广。具体如表5所示。表5 2005年专家大院模式推广情况覆盖地市的数量(个)覆盖县的数量(个)覆盖乡镇的数量(个)专家大院常驻 专家人数(人次)专家大院培训农民的人数(人次)专家大院推广技术数量(项)1746465300236612997733337注:各省具体情况见附表5。5星火110信息服务发展情况在开

40、展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星火110信息服务也是2005年的一大工作重点,开展效果比较显著,具体情况如表6所示。表6 星火110信息服务发展情况覆盖地市的数量(个)覆盖县的数量(个)覆盖乡镇的数量(个)服务中心或服务站点的建设情况设置统一服务热线号码的地区数量(个)省(个)市(个)县(个)镇(个)160904755093206716683123注:各省具体情况见附表6。6以大学和院所为主体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情况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依托大学或科研院所进行科技服务体系创新成为各地区开展星火计划的主要方式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共有二十二个省份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过程中与所在地区的

41、农业大学、农科院以及各专项产品或技术的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取得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五)星火技术密集区和星火产业带情况2005年,各地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多数省份都建有一定的星火技术密集区和星火产业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有22个省份进行了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达八十多个密集区,建设面积共计10.90万平方公里,其中浙江、山东等省数量相对较多,面积较大。2005年度星火技术密集区情况如表7所示:表7 2005年度星火技术密集区情况基本情况面积(km2)108951.18企业数(个)一产19793二产172356三产207158合计399307年产值(亿

42、元)一产1043.82二产13643.33三产4319.61合计19006.76吸收劳动力(人)一产6425643二产7494255三产5838401合计19758299投入情况(亿元)科技投入国家1.70地方14.12企业自筹574.07银行贷款985.05其它投入50.39合计1625.33相对于星火计划密集区而言,国家级星火产业带的数量相对较少,据统计数据显示,仅有江苏、福建、江西、湖北、山西、海南等几个省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级或省级产业带。(六)2005年度星火科技培训情况2005年,星火计划针对农民素质不高的问题,坚持因地制宜,在已有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培训了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

43、、农村科技带头人和农村技术“二传手”,激发了农民学科技的热情,提高了农民用科技的能力,为帮助农民实现自主增收做出了新的贡献。2005年度,共投入资金8.05亿元,培训人数15366848人次,具体培训情况如表8所示。表8 2005年度星火科技培训情况类别国家级省市级地级县级总计投入(万元)财政投入1905.23095.721434.521289.9547725.35其它渠道投入2956.82474.5546522049.332945.6小计48625570.226899.543339.2580670.95培训人才(人次)科技干部278701493581797290217414818农民1167

44、0045688172778094814611812660033农民工、乡镇企业职工838687261037748511866121720575星火科技带头人256674852496790275931446912农村经纪人719757342268777532113150企业管理人员732277862857181294124973师资人员98406631150156341694901小计132876872503834004371012111915575362培训方式培训班个数37819680022600379121491322人次313280901298224845762581209721155远

45、程接受站点78928384656277545培训人次31671252541241555314751092732785现场指导场次7001500002200人数60011000000110600教材与课件编写教材(万字)14805153440560711042出版量(册)1050357783316266601648444529344141制作课件(种)3715719241430154352206689星火培训基地新增基地(个)481421859911366现有基地(个)29440386835695134培训宣传发表文章(篇)0423027媒体报道(次)02540065会议(次)0516021附表表1 20002005年星火计划分地区立项情况比较 (单位:项)类别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十五”合计历年累计北京市1051309110591855022999天津市5947545644622631904河北省469423369402183287166410959山西省437520510569803103434368006内蒙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