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2639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中小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中小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中小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中小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中小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中小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小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例分析【实例】中小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报告 x上海市中小学教育科研学习班 一、调查目的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中小学生学好功课、发展才智的重要条件;为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本调查拟达到以下具体目的: (1)了解本市中小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 (2)了解不同年级、性别、学习成绩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 二、调查方法 (一)对象 本市部分中小学生。在各个区、县选一所小学和一所初级中学或一所完全中学。选择中顾及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小学选五年级一个班,初级中学选初二年级一个班,完全中学选初二年级及高一年级各一个班。要求所选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本学校同年级中属中等水平。共30所中小学,4

2、8个班级,一八00余名学生。 (二)方法 问卷法。包括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调查内容。 (三)步骤 (1)取样,确定学校和班级。 (2)向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说明调查目的、要求。 (3)到班级调查,为消除学生的陌生感,由班主任主持,调查人员协助。 1)向学校简要说明调查目的。 2)发问卷: I先要求学生填写学校、年级、班级、姓名、性别、年龄。 教师读调查表上的填写说明; 要求学生把8组调查题先看一遍,然后填写,并注意填写时前后不要矛盾。 3)填写完毕,老师收调查表,当即检查每一张表的填写情况是否符合要求,若有漏填,多填,应立刻请学生重填,直至符合要求为 止,若个别学生的填写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班

3、主任教师可以进行修正。 4)请班主任将全班学生按期中考试主科总成绩排队,将上端13定为“上”,下端13定为“下”,中间13定为“中”(在统计分析时只作上下两端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5)整理调查材料。 三、调查结果 (一)预习情况 (1)根据教师的布置进行预习的学生最多,不预习或难得预习的学生次之,坚持经常而自觉地(不论教师是否布置)预习的学生较少。把教师布置就预习和能自觉预习的两类学生合并,即基本上能预习的学生人数达78。 (2)不预习或难得预习的人数比例随年级的升高而升高,即学生年级越高,预习人数越多。 (3)女生经常而自觉预习的人数比例高于男生,被调查的三个年级情况均如此。 (4)小学高年

4、级和初级中学,一般完全中学的初三学生学习成绩与预习呈正相关,即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预习做得好。 (5)小学五年级学生预习得比较认真,到初中似有明显退步,初、高中学生的预习态度无差异。 (二)预习方法 (1)学生预习的自我要求较低。近一半学生只在预习时简单地看一遍教材,了解教学内容的大致情况。在预习中找出疑点、难点,自行查阅资料、解决疑难题的学生较少,只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才能这样做。 (2)在同年级中,男女学生的预习方法不存在差异。 (三)听课时的注意力 (1)在上课时不受各种干扰,能坚持集中注意听课的学生不多,仅占被调查对象的14。 (2)造成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大部分因素与课堂教学本身有关

5、,如对学习不感兴趣,听不懂教师的讲课,所学内容已掌握等等。 (3)由于受外界因素干扰,听课注意力涣散的人数比例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这个现象说明,学生对注意力的自我控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的。 (4)由于对讲课内容不感兴趣或听不懂而造成听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随年级升高而增多,到高一年级达到74,这是什么原因,需要研究。 (5)总体来看,在各种情况下都能集中听课的学生比例,女比男高。听不懂所教内容、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而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比例,女均高于男;受外界因素干扰,因所学内容已掌握而注意力不集中的人数比例方面,男均高于女。 (四)听课方法 (1)较多学生(37)的听课方法是“边听、边想、

6、边记”,能“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的学生很少(5),这说明学生在听课时的思维不甚活跃。 (2)能够主动记笔记的人数比例,男低于女,能够动脑筋思考的人数比例,男高于女。 (3)被调查对象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边听边想,抓住重点记笔记的人数多: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多数记笔记时抓不住重点,不动脑筋,教师讲什么或要求记什么就记什么。 (五)复习情况 (1)总的情况是:测验、考试前夕,一般学生能对学科内容进行较全面的复习,但平时经常性的主动复习(包括对不测验、不考试的学科的复习)不够,有15学生根本不复习。 (2)小学生平时能复习的人数比例比初、高中学生多,这在小学阶段特别明显,到高一已不明显。 (3)经常

7、复习与否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差的一个因素,除重点中学高一年级外,其他各类学校的各年级学生的调查数据均可说明。 (六)复习方法 (1)学生对复习的自我要求较低,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把学过的内容看一遍”、“把学过的内容背出来”或“根据提纲复习”(采用这三类方法的学生共占74)。而学生对自我要求较高的复习方法,如“抓要点、难点、弄懂疑点”和“单元小结”(包括“系统整理”)等采用较少(只占26)。 (2)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采用后两类(要求较高)复习方法的人数比例多,而学生成绩较差的学生,采用前三类(要求较低)复习方法的人数比例多。这个情况,各类学校、各个年级均如此。 (七)复习和作业的安排 (1)中小学生

8、不复习也不做作业的人数极少(0.5),不复习只做作业的人数稍多(23),有一半学生是做了作业再复习。 (2)在复习与作业的安排上,采用“先复习后做作业”、“边做作业、边复习”的学生还不多(只占26)。 (3)小学五年级学生主要采用只做作业不复习或作业后再复习的方式,边做作业边复习的学生比例随年级的升高而升高。 (八)完成作业情况 (1)完成作业的情况总体上是好的。其中因作业中的困难而不能完成的只占少数(8),多数学生是“从课本上找方法和答案”或“弄懂道理后完成作业”(59)。 (2)“碰到困难要别人帮助后才能完成作业”的人数比例随年级的升高而减少,“从课本上找方法或答案”的人数比例随年级的升高

9、而增加。这反映了小学一年级学生利用课本的情况较差,学习上的依赖性比中学生大。 (3)用什么方法完成作业,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关系密切。调查证明,成绩较好的学生,在作业遇到困难时,多数持“从课本上找方法或答案”、“弄懂道理后完成作业”的态度,而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在作业碰到困难时则持不完成、抄袭等态度。 四、讨论 (一)目前本市中小学生学习方法的状况 本调查反映目前本市中小学生在学习方法的几个环节上一个大致的现状,这个现状说明,多数中小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认真的,基本上能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这里面,学校教师起?一定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任务有具体布置和具体要求。如我们在被调查的个别小学了解到,

10、教师要求每个小学生都备有一本预习本,以便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中的疑难点等。但也能看到,中小学生主动学习、探求知识的还不多,较多地停留在学校教师所要求、所布置的任务上,带有一定的被动性。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学习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方法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我们调查了中小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成绩的关系,通过对结果分析发现,小学五年级、初级中学和一般完全中学的初二年级,在学习方法的各个环节上,都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采用的方法一般也较好,学习成绩较差的,采用的方法一般也较差,这些差别各处都是很显著的。上述结果说明,在这些年级和学校中,学生所采用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成绩存在着密切联系

11、。 (三)各年级学生学习方法的比较 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方法存在着差别,有的提高了,有的下降了,也有的虽然有所提高,但没有达到高年级的要求。形成上述差别有多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譬如说小学生的预、复习比中学生普遍,有可能是小学学科少,内容简单,教师督促得多,而中学生课业负担重,学无余力,或学校不要求这么做,或中学生自以为不需要这样做。其次,中小学生可能对我们调查中的各个问题的了解也不尽相同。 三个年级相对来说,初二年级学生的学习方法较小学五年级和高一年级要差。原因在哪里呢?是否学生还没有适应初中年级的学习要求? (四)男女学生学习方法的比较 在学习的积极性和经常性上,女生表现得比男生好;在其他方面,

12、两者一般还是相近的。这与我们大家平时的认识相一致,与男女生本身的特点相符。 (五)学生的学习方法还有待深入的研究 学习方法是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具体形式,它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程度、年龄特点,及老师的指导和要求,都有紧密联系。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仅是个起步,有许多问题值得大家去作深入探讨。譬如,究竟怎样的学习方法才称得上是良好的?课前预习是否有必要?它的效果如何?课堂记笔记是否好?对这些问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和见解,都是可以商榷的,此外,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方法的影响,各类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和指导方法,学习方法上各年级之间的连贯、各阶段的衔接、各学科的协调等,广大教师可以根据自

13、己的认识进行实践、研究,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用的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及培养学生掌握良好学习方法的途径。 (六)几点说明 (1)本调查的设计尚有欠缺之处,尤其是问卷中,个别项目分类不够清晰,题意容易混淆,给结果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并可能在某种程序上影响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尽管这种可能的影响存在,但由于该调查的样本规模甚大,且取样的代表性较好,作为一个趋势而言,它还是可以置信的。 (2)调查的每一组问题中都有一个“其他”类,”其他”类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由2、3到6、2,在统计中都把这部分人数舍去。(3)本调查内容多,而篇幅有限,因此,对各个环节的统计资料不作更详细的分析,并删除了众多的图表。 五、小

14、结 本研究是对全市(包括市区和郊区)中小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着重于了解中小学生学习方法和现状,并对现状作了分析。本调查虽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由取样范围较大,并采用了统计分析的方法,因此比一般描述性论述提高了一步,可以为全市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数量依据和参考意见。 【评析】这篇报告应该说是一篇比较规范、水平较高的调查报告。其优点有三:一是选题好。中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以前没被注意,亟待研究和提高水平的问题,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突破口之一。二是结构合理,通俗明白。报告中的各个部分,条理清晰,论述得当,尤其是方法和结果两部分写得既具体明白又科学,很值得我们学习。三是分析得比较详细全面。充分地运用了结果的数据和材料,并揭示出了存在的问题,如果能在以下两方面再提高些就会更好。第一,方法再丰富些。第二,在“小结”部分最好能提出改革的建议,也就是针对调查中了解的问题,提出些解决问题的方法。12.16.202212:5512:55:2322.12.1612时55分12时55分23秒12月. 16, 2216 十二月 202212:55:23 下午12:55:232022年12月16日星期五12:55: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