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畲族婚姻习俗的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26622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畲族婚姻习俗的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畲族婚姻习俗的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畲族婚姻习俗的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畲族婚姻习俗的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畲族婚姻习俗的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畲族婚姻习俗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畲族婚姻习俗的调查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调查报告畲族婚姻习俗调查报告福州市罗源县霍口畲族乡 姓 名钟建涛学 号07051168院系(部所)工商管理学院专 业工商管理m任 课 教 师孙东方完成日期 2008年 08 月 05 日畲族大多居住在福建,浙江等地,以务农为生。生活在比较偏僻的大山里,经常会有对歌,对歌没有可以的歌词,都是随性发挥的,用歌表达想说的话。大多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可畲族人民都很友好,乐观。很自给自足。当我到达本县霍口乡时,问畲乡人民时,他们总会放下手里的活,来回答我的问题。我自己也是畲族人,但并不居住在畲乡,感受到的畲族文化并不是很多。此行让我对我的民族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族人有了更大的认同感

2、。一下我就来介绍一下畲族的婚嫁习俗吧!畲族婚恋较自由,但过去仍崇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亲过程审慎,先“合八字”,如八字有合,则女方父母带女伴前往男家“看家势”,了解男方人品、家境,求得两家父母同意后,先送暖贴,小定;然后“搭定”(又名下定),送定帖(即订婚),时间多在农历八月。民国进期,订婚不论家庭贫富,只要猪腿1个、龙凤纸贴2张、红衣线2束、果子2包、红线扎头面1公斤、银饰、衣服等。“送日子”即把选定的嫁聚日期告知女方,女方收下红纸帖和礼品,按日子准备嫁妆。男家也按其日子准备迎亲,最后是迎春娶成亲。经过以上程算是定亲。定亲后的姑娘两髻的银簪硕须脱掉一边,作为标记。畲族姑娘忌一八岁出嫁认

3、为一八岁出嫁要落“十八难”。难为“迎亲伯” 畲家姑娘出嫁前,要到母舅姨姑家“做表姐”,与表弟们对歌,实际上是考核姑娘的对歌本领。同时,要在自家厅堂摆上香案祭祖先,祈求祖先神灵保佑,上路平安。畲族完婚的前两天,男方必须选择一位能歌善唱的男子,全权代表男方,俗称“亲家伯”或“迎亲伯”。迎亲伯挑上猪肉、禽蛋等聘礼,前往女家接亲。女家见亲家伯来,开大门鸣炮接人,亲家嫂把板凳放在厅堂左首让他入坐。亲家伯要晓得谦让,把板凳挪到右边就坐。接着亲家嫂请他抽烟,亲家伯得先拿出烟来敬她们,连小孩也敬。否则,就会被认为无礼貌,便点着鞭炮扔到他的脚下,轰他,烧他的衣衫,取笑他。接着亲家嫂拿猪肉、禽蛋过秤。亲家伯一语双

4、关地问道;“亲家嫂,有称(有亲)无?”亲家嫂连声应道:“有称(有亲)!有称(有亲)!”古时,畲村还有喝宝塔茶的习俗,即亲家嫂用红漆樟木八角茶盘捧出五碗热茶,上下层各一碗,中间突出三碗,迭成宝塔形。迎亲伯张开门牙咬住“宝塔”顶上的1碗茶水,双手挟下中间一层的3碗茶水,把中下层4碗茶水分别递给4位轿夫,自己则一口饮干以牙咬下的1碗热茶。要是卸不下宝塔茶或且把茶水弄溅了,不但大伙无茶喝,而且要遭到女方的奚落。茶饮后吃点心,点心吃后就开始盘歌。看看亲家伯有没有“肚才”。有时还要一对一的“考”,连盘两个晚上,忌讳唱淫秽歌或“问斩”的小说歌。一般头一夜都唱上东来望、路经歌和十条起;第二夜,唱嫁女歌、字歌与

5、柴名花名歌。许多冷门歌,多为亲家伯所掌握。每段歌都由亲家伯起头,对方要是答不上,就换一条,再不会,再换,连换几首,还对不上,那么就算对方输了。先给对方一个下马威,使对方不敢为难,一切以礼相待,让他顺利地把新娘接回去。否则,亲家嫂要刁难他,率女伴把他围起来,用锅底烟涂成花脸,连夜轰出门去。难为“赤郎” 畲村迎亲伯还带一位厨师挑在女家设宴,厨师称为“赤郎”,又称“大赤郎”。在畲族乡村,畲族姑娘出嫁时,男方必须托亲家伯挑着猪肉、公鸡、酒、菜等,带着厨师到女家煮酒,宴请女方眷属亲友。这个厨师称为“赤郎”。他们来到之前,女家必须把铁镬、炊具、餐具等都藏起来。到时,必须由亲家伯和赤郎唱“借镬歌”。唱一件“

6、借”一件,要是哪一要借炉灶象垛墙,两只铁镬象龙潭,借双铜镜对明月,金乌洗浴水中央。亲家嫂听歌,从房里频频递出铁镬、镬盖、木勺。赤郎又唱:再借金网捞珍珠,木龙上天起云雾,双龙抢珠火城内,玉女吹箫云头过。亲家嫂递给笊篱、饭甑、火钳与火管。亲家伯又唱:再借三脚油灯盏,两耳朝天煮会响,仙女点香来洗浴,凤凰穿腰五味香。亲家姑递给灯盏、小铁锅、锅刷、锅铲。赤郎再唱:再借仙鹤立木台,鲤鱼翻白上灶阶,江西金盏与玉碗,姐妹双双不分开。亲家嫂递给酒壶、菜刀、碗盏、筷子等。上述大件炊具既“借”,小件用具就随之而来。亲家伯最后唱道:灶前借转寮厅堂,漆桌交椅摆两行,八仙落凡来贺喜,六亲食酒齐相帮。炊具“借”齐了,亲家伯

7、坐下烧火。可是,干柴也早已换成湿柴,生不着火。即使生着火,亲家妹还要用嘴来吹灭。懂规矩的亲家伯早已在怀里揣着一大把棉花引火,只要灶膛升起火之后,姑娘的母亲就会送来干柴。还有懂规矩的赤郎在切猪肉时,要在衣袖里藏一小块肉,而把切好的肉摆在灶头,吸引她们。一刷完镬,袖筒的肉早已下镬。否则,她们还会在刚刷净的镬里撒入一把砻糠,使他煮不成。同时,厨师还要找机会把带来的公鸡悄悄宰掉,否则亲家妹也要故意来相撞,使他不敢下刀。因为宰鸡时,不能有一点鸡血洒在地上,要是发现一滴血,赤郎就要喝罚酒1杯。“借镬”风俗由来已久。相传当年有个名叫钟淑玉的畲族姑娘嫁给一位姓李的少郎,因为淑玉对他不了解,想借婚礼之机,试他才

8、华。于是把屋里陈物统统移开。可是,聪敏的李少郎就看出了她的用意。完婚时,就用对歌的形式,向她要东西,要用一物就唱一物。淑玉在房里听了大喜,便作歌和之,其物应歌而出。几经演变,便成了这样的风俗。哭嫁 新娘出嫁前,姑娘还得“赖床”(躺床)不起,以歌代哭,唱哭爹娘、哭哥嫂、姐妹恋、哭母舅、等,哭诉与家人分手的衷情,以示对娘家的留恋,为娘家讨吉利。随后,由母舅主持为新忍受梳妆,将少女发式改梳成妇人的“凤凰头”。新娘妆完毕,由母舅扶出厅堂,行“分酸礼”,唱分酸歌。“分酸”时新娘将两碗带骨的肉面互相掺合分装连续三次,又将米谷撒向厅堂,唱撒谷歌。难为“行郎”民国期间,畲村也兴花轿迎亲。畲家称轿夫为“行郎”。

9、男家花轿到女家,女方姑嫂姐妹一般都要为难行郎,与行郎对歌。比试才华。即以种种借口来留“姐妹”,意欲不把“姐妹”让他们抬走。但是,轿夫则用种种理由说服女方,使花轿顺利出村。如女方唱道:扛轿人仔过田头,我要留妹一年凑,我要留妹做年食,明年给你叫过寮。轿夫答歌:扛轿人仔过田垅,田垅花絮开花红,亲家择得好日子,今晡正好结成双。女方唱道:扛轿人仔面圆圆,扛顶红轿到廊前,姐妹未大你喊叫,姐妹(勿会)做你莫嫌。轿夫答歌:扛轿郎仔实是贤,扛顶红轿花连连,你妹年大正好叫,随人风水管会变。他们整个赛歌中,比较有趣的算“求蛙”。“求蛙”又称“轿蛙”或“撬蛙”。即是轿夫在男家出发之前,准备好的零钱镍币1包藏在某一轿夫

10、的肚兜里,象征蛙类。届时,女家姐妹们千方百计地把这蛙撬出来。仪式开始时,亲家嫂和亲家妹用酿酒的红曲泡4碗红水摆到轿夫酒席的4个桌角上,象征龙潭和坑源。而后唱起一条又一条的求蛙歌,以催开轿夫的嘴。嫂唱:门前喜酒红花栽,十二(张)龙帖请郎来,祖公流传求蛙礼,贤郎佳女结头对。妹唱:红曲炊酒红了红,四个桌角当龙潭,娘寮门坝四井水,问郎都叫什么潭?轿夫答歌:娘寮头井是龙潭,二井鲤鱼跳龙门,三潭就是龙化潭,四井是我蛙跳潭。嫂唱:银瓶斟酒颈下红,三杯老酒请轿公,手掏锄头断坝路,坝头断水蛙出潭。轿夫唱:蛙在深山万里坑,要去做佛胎上天,潭深洞浅藏大蛙,藏条蛙牯全身斑。妹唱:蛙在坑头叫“郎郎”,姐妹相叫去盘潭,要

11、捉蛙牯传后代,保苗成熟多收粮。轿夫唱:蛙在坑头叫“娘娘”,你今捉蛙不内行,潭边有个转弯石,弯来曲去你难上。妹唱:我今捉蛙是内行,慢慢爬到石鼓中,修条大路透蛙井,真龙来反不落潭。亲家嫂提筷子在席间挟了1片猪排骨、1只熟虾、1块豆腐,象征草罱(辅助割草的器具)、割草刀、磨刀石摆到轿夫面前,唱道:蛙在坑头叫咕咕,我今捉蛙用工夫,手掏草罱与草(钅戛),利石磨刀来开路。轿夫唱:求蛙少娘慢步行,问你草罱几姐兄?草鞋原是谁人造?磨石出在哪块山?嫂、妹分别答歌:草罱姓挡七姐妹,八月廿三出世来,草鞋原是仙人造,铁拐仙人造出来。磨石姓浆讲你听,出在崇儒磨石坑,草(钅戛)姓爻字伶俐;过尽茅草葫芦山。开条大路光溜溜,

12、留给后人扛新妇,蛙神多仔多福份,几多亲戚过来留。轿夫唱:蛙牯学有三步拳,一歇跳转九重潭,阿嫂阿姑被弹倒,回头去追讨无痕。亲家嫂燃起一把松枝叶放到轿夫的席下,唱道:蛙牯漂转九潭头,娘今点火就来照,你郎要等我下手,火把来薰大蛙头。亲家妹接唱道:薰蛙薰到九重潭,薰到坑头石鼓中,少娘从细学薰蛙,薰蛙服降心正放。轿夫看见桌下浓烟滚滚,呛得大家直打咳嗽,自己又不敢离开席位,一股窝囊气真是难受,于是只得抛出肚兜的那一包钱,亲家妹拾起钱包唱道:薰只蛙牯上金黄,姐妹欢喜笑茫茫,红红艳艳扛回转,回转寮里发千孙。她们回到内厅,把“蛙”打开,将零钱镍币分给围观的小孩后,新娘的爹出来敬酒,让轿夫喝醉吃饱,好抬新娘过门。

13、走嫁古时,畲族姑娘结婚都是走嫁。走嫁时,是穿自己编织的草鞋,鞋帮是用红头绳系着,鞋面串着石珠之类。由新郎过来陪伴,步行到夫家。新娘走嫁,一行8人,名曰“双喜”,其中女方兄弟或姐妹1人,男方接亲者6人,包括新郎。在这一天子时(凌晨)起程,在天亮前到达夫家。新娘手撑雨伞,伴人手提灯笼,履声踏踏,灯火煌煌,一路上有唱有说有笑。走嫁新娘为了防止路上碰上陌生人“冲喜”,身上都要带化解物,即桂圆,以保吉祥如意。这一天,要是同村有两个姑娘出嫁,同走一条路时,谁先谁后,事前都要商量好,一般都是让夫家远的先走。为了避免先行者将“风水”带走,后行者都要用l头黄牛,角系红布,插上红花,在前面踏路,走嫁者随后,她们认

14、为牛踏过的路子又是新路,因此,过去有钱人家都配上1只踏路牛为嫁妆。 农具陪嫁古时,畲族陪嫁尚有刀斧犁锄之类的农具,直到现在还可以看到棕衣、笠斗、母羊等物作为姑娘的陪嫁。笠斗此类陪嫁物,要等姑娘嫁出后,到来年三月回头拿。这时还有一个好处是,母亲还可以见女儿一面。陪嫁受孕的母羊母猪母牛者,多是牧羊姑娘、养猪姑娘或者看牛姑娘,一是父母以资鼓励、给姑娘做私蓄(任何人不得侵犯),二是以示送子。母舅坐大位,畲族母舅权力最大。外甥出世,亲友送面送鸡蛋,母舅则要送鸡、送鸡蛋、送衣裤、披肩、银铃和银镯。拜堂畲家拜堂的厅堂上一般贴有“功建前朝帝喾高辛新敕赐,名传后裔皇子王孙免差徭”的对联,横眉为“凤凰到此”。新郎

15、头戴红缨帽,身着蓝色长衫,肩披大红新带,脚履双鼻布鞋,从后厅步出,站在新娘左侧,在一片歌声中行三跪九叩礼。新娘则头戴凤冠,手执花织掩面,由送嫁嫂掺挽,不拜。洞房新人入洞房后,众人拥入洞房“闹房”,唱猜种歌,新娘将嫁妆中随带作物种籽一包包递出。完婚宴称“请大酒”,客席散后还为新郎办一桌“佳期酒”,又称“暖房酒”、“新郎酒”。由暖房头(或称八仙头)和暖房脚8名陪伴新郎入席。入席者通常都穿长衫戴礼帽,席间每个程序都要唱诵歌令,且边吃边轮番与洞房内的新娘及其陪伴者对歌。新郎酒至“上下四盘”(前四道菜)结束,转入“闹房”。闹房从叫门起,每个程序都要唱诵歌令。其程序有进门、翻床、寻取“凤凰蛋”(染红的熟鸡蛋)。找到“凤凰蛋”后,大家合唱喜庆歌结束闹房。闹房结束继续喝佳期酒,宴会结束送新郎入洞房。第二天新媳妇下厨房起火、洗碗、做饭。 第三天送客回门,新婚夫妇回娘家做客,认妻系亲属,俗称做头客。参考书目:罗源县县志 畲族史 畲族风俗大全 以及罗源县霍口畲族乡政府提供的材料12.16.202213:0113:01:1522.12.161时1分1时1分15秒12月. 16, 2216 十二月 20221:01:15 下午13:01:152022年12月16日星期五13:0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