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2664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E:百度上传【已处理二】132,1122、准备上传-市场营销已插入xxxx1研究设计1.1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人口统计学指标)确定段成荣(段成荣,周福林,2005)等定义“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它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在收集和整理已有科研文献的基础上,研究者认为家庭、社区、学校等因素的变化,使留守儿童相对于正常儿童而言,处于一种“边缘人”的状态。正常意义上的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家庭环境的变化一般理解为弱化和固有功能的缺失。这是中国社会进步和剧烈变化的结果,其结果是一种固有的平衡被打破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的需要要求建立

2、一种新的平衡。留守儿童的发展对策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重新审视留守儿童所处的“生活场”,将家庭、学校、社会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贡献出其教育意义和发展价值。秉承此基本理念,我们认为系统了解家庭、社区、学校等因素,并进行较精确的量化研究,探悉留守儿童的“生活场”的构成要素和相关关系,并将其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学业进步、道德品质发展等主题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1.1家庭因素方面1.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性:我们准备把四种情况的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完全调查:(l)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与孩子一起留守的家庭;(2)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在一起的家庭;(3)父母双方均外出,

3、孩子与其它亲属在一起的家庭;(4)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单独留守的家庭。并且再增加共同生活的留守儿童数量的指标、父母联系方式和频率、父母离开时间、监护人精力和能力等。2.家庭教养方式。3.监护人情况(精力、能力)。4.家庭生活条件。1.1.2学校因素方面表现为年龄、性别、年级、班级规模、班主任性别和年龄、学校所处的位置(城镇或农村)等情况。1.1.3社区因素方面包括较稳定的同伴团体的数量、同伴关系、村庄规模、邻里情况等。在具体的调查中,将以上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生活历程、学业发展、道德品质发展有关的因素具体化为如下指标体系。表1.1 留守儿童调查指标体系的确定因素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分组分组标准个人

4、情况基本情况性别男、女2年龄分为阶段,大致与年级对应6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和不同层次学校的教育、教学特点分。年级确定19年级分为阶段:3年级以下、4和5年级、6、7、8、96父母受教育情况父母的学历,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5根据父母受教育情况,父母学历是其教育子女和安排留守家庭生活状况的重要指标。学校及学习情况班级规模20人以下为“小班”,20-40人为“普通”,5060人为“中等”,60-70人为“大班”,70人以上“超大班”5按人数多少,分为几个水平。班主任性别和年龄分为几个层次:23岁以下为“生手”,23-28为“年轻”,29-35为“有经验”,36-50为“熟练”,5

5、1以上为“较老”5按教师经验和经历为标准分,是其对留守儿童全面发展教育认识水平的指标。家的位置分为乡村、城镇、城市3根据经济、文化因素分,是影响儿童社会化和道德品质发展及家庭功能发挥的关键(不同文化环境对家庭和学校教育功能的冲击、促进等)。学校位置分为乡村、城镇、城市3父母在外情况外出情况打工情况爸爸外出、妈妈外出、爸妈都外出、爸妈都在家4根据父母外出情况,是确定留守儿童否的关键指标,一方或双方外出半年以上即为。外出时间父母都在家、半年以下、半年到一年、一年到两年、两年及以上6与父母联系情况联系方式父母都在家、用电话、用书信、捎口信、其它方式5根据联络手段和联系次数,是影响儿童儿童心理发展和学

6、业成就、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指标。联系频率父母都在家、经常联系、有时联系、很少联系、出来不联系5对我了解非常了解、基本了解、不了解、完全不了解4日常生活情况家庭生活家庭环境与父或母、与婆爷辈、与叔伯姑舅辈、单独4根据家庭功能体现情况,是考虑整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考查指标。家庭管教很严格、较严格、一般、基本不管、完全不管5家庭条件很宽裕、较宽裕、一般、较困难、很困难4人际关系邻里关系很关心我、较关心我、关系一般、不关心我、根本不在乎我5根据儿童在邻里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分。根据朋友个数分,是其友谊等亲密关系的体现,是考查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指标。同伴关系足够多的朋友、几个朋友、没什么朋友、根本没朋友41.

7、2研究工具用量表介绍:孤独分类量表、家庭功能量表、自我描述问卷、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表1.2 留守儿童调查工具工具名称具体内容(因子及项目简介)孤独分类量表包括友谊、同家人的关系、同集体和团体的关系,共60个项目。我们进行了修订,去掉性爱项目。家庭功能量表包括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的功能七个分量表,共60个项目。自我描述问卷从自我概念的角度来考查儿童对社会的反应,共十个分量表,其中三个学业自我概念:言语、数学和一般学校情况,七个非学业自我概念:体能、外貌、与异性关系、与同性关系、与父母关系、诚实可信赖、情绪稳定性。共102个项目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包

8、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得分越高,则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好。生活满意度指数量表共20个项目,答“同意”得1分,分值在0(满意度最低)20(满意度最高)之间。其中3,5,7,10,14,17,一八,20为反向记分项目。2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留守儿童调查主要取样于留守儿童现象较为典型的四川省,在绵阳市抽取了一个中学和小学,另外,利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放寒暑假时间在全国个地大约10个省取了部分样,最后共取得了有效被试436人,其中留守儿童323人,占被调查对象74%。总体而言,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为716岁,年级分布现为19年级。现将被调查对象中的留守儿童部分具体情况报告如表2.1。

9、表2.1 留守儿童调查对象情况表分组具体分布性别男女160163年级3年级以下4和5年级6年级7年级8年级9年级201038349608留守情况半年以下半年到一年一年到两年两年到三年三年以上701一三662945家的位置乡村镇县城城市周边大城市27028898学校位置乡村镇县城城市周边大城市10119014126母亲学历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2一三6141404父亲学历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2901744611父母外出情况父亲外出母亲外出父母都外出10032191联系方法电话书信口信其他方式306827联系频率经常有时很少从来不一八595385父母对我的了解完全了解基本了解不了解完全不了解一三81

10、63202家庭生活环境与父或母生活与婆爷辈与叔伯姑舅辈单独119一八1203管教程度很严格较严格一般基本不管931081148物质条件很宽裕较宽裕一般较困难很困难2068192349与成年人关系很关心我较关心我关系一般不关心我121116797与同伴关系有很多好朋友有几个好朋友没什么朋友根本没什么朋友175一三9813各个分量表的调查结果3.1留守儿童孤独分类调查我们使用了SchmidtSermat1983编制的孤独分类量表(DLS),对留守儿童在友谊、家人、集体或团体等人际交往方面进行了调查。孤独分类量表(DLS)将孤独定义为“个人感觉到他所拥有的人际关系与他希望拥有的人际关系之间的差距”。

11、DLS量表让受试评估他们在友谊、同家人的关系、同集体或团体、性爱四个方面的人际交往的质与量。3.1.1留守儿童孤独分类的描述统计孤独分类量表(DLS)共60个项目,分量表结果描述用总分,得分越高越孤独(即这一方面所涉及的人际关系越差)。我们对量表进行了修订去掉了12个性爱项目,最终保留了48个项目。具体调查结果见表2.2。表3.1.1留守儿童的孤独分类得分描述统计组别分组样本数同家人的关系友谊同集体或团体性别男生1636.40003.一五9576.62813.648142.00941.57一三9女生1606.52913.202216.64573.6一三552.20091.46167年级3年级以

12、下206.80002.166736.77503.一三0812.07501.379124年级416.83543.078467.55493.597102.73781.502035年级626.37903.061446.39113.165722.20971.404一八6年级835.86753.367116.54524.095122.09041.6一五277年级497.37763.一五3267.27553.304一三2.0一五31.524468年级606.48333.412306.10833.858831.78751.476399年级84.87501.552654.50001.927251.25001.

13、28174家的位置乡村2706.27一三3.056一三6.55373.589782.04171.50568城镇377.54733.520696.95953.729352.56761.42479城市167.23443.900297.29694.095952.12501.82117学校位置乡村1016.44312.933196.66343.444822.一八071.53628城镇2026.44803.272046.68073.771482.07921.49416城市206.75003.522486.06253.067102.00001.71679留守时间半年以下706.26073.233506.5

14、0363.693041.91791.35一八1半年到一年1一三6.08193.111126.17703.一五2一五1.90491.45709一年到两年666.73482.652976.57583.427822.23111.54814两年到三年296.38793.230437.62074.081002.29311.50一五9三年以上457.40003.786347.45564.431072.60001.77610留守情况父亲外出1006.43753.312706.74503.803402.14751.46814母亲外出326.99222.956326.50003.580862.00001.612

15、70父母都外出1916.39143.147636.60343.554022.10211.53406总3236.46523.176876.63703.625092.10601.51768注:表中数据上为平均数,下为标准差。3.1.2留守儿童孤独分类的差异检验3.1.2.1留守儿童孤独分类得分性别、年级、家庭位置、学校位置、留守情况上的差异检验表3.1.2留守儿童孤独分类得分性别、年级、家庭位置、学校位置、留守情况上差异检验结果性别年级家庭位置学校位置留守情况留守时间tPFPFPFPFPFP家人关系.一三3.7161.655.一三23.160.044.085.9一八.494.6111.593.17

16、6友谊.002.9651.440.199.481.6一八.267.766.075.9281.603.173同伴或集体关系1.287.2572.176.0451.967.142.202.8一八.1一五.8912.212.068从表3.1.2可以看出,就孤独分类得分而言,留守儿童在两个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与同伴或集体关系在年级上;与家人关系在家庭位置上。3.1.2.2留守儿童与同伴或集体关系得分在年级上以及与家人关系在家庭位置上的得分的比较结果为了进一步明晰留守儿童与同伴或集体关系得分在年级上具体差异,进行事后多重比较,结果见表3.1.3和表3.1.4表3.1.3留守儿童与同伴或集体关系得分在年级

17、上多重比较结果与同伴或集体关系3年级以下2.07504年级2.73782.73785年级2.20972.20972.20976年级2.09042.0904*2.09042.09047年级2.0一五32.0一五3*2.0一五32.0一五32.0一五38年级1.78751.7875*1.78751.78751.78751.78759年级1.25001.2500*1.25001.25001.25001.2500注:表中*表示该行平均值与同列中第一行平均值进行差异比较的显著性水平。*P0.05,*P0.01,*P0.001。下同从表3.1.3可以看出,四年级留守儿童在与同伴与集体关系上的得分最高,而九

18、年级(初三)留守儿童在与同伴与集体关系上的得分最低。从四年级开始,留守儿童在与同伴与集体关系上的得分呈现出一种不断下降的趋势。为了进一步明晰留守儿童与家人关系得分在家庭位置上具体差异,进行事后多重比较,结果见表3.1.4。表3.1.4留守儿童与家人关系在家庭位置上的多重比较结果与家人关系乡村6.27一三城镇7.5473*7.5473城市7.23447.2344 从表3.1.4可以看出,城镇留守儿童与家人关系上的得分最高,城市次之,乡村最低。表明城镇留守儿童与家人的关系或互动最差。3.1.3留守儿童孤独分类结果分析与讨论3.1.3.1留守儿童与同伴或集体关系的年级特征 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看

19、出,小学四年级是留守儿童的一个重要的与同伴或集体关系处理的转折时期,四年级时的留守儿童在同伴或集体关系上表现为最不好,也可以理解为表现最复杂;小学四年级以后,留守儿童的与同伴或集体的关系逐步越来越好,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留守儿童对集体或同伴的归属感越来越好,他融入集体或同伴团体的程度越来越深。究竟该如何理解和解释以上现象,研究者认为,我们要结合留守儿童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其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来进行,并提出如下假设:留守儿童生活在一个结构不完整或隔代的家庭环境里,一个正常家庭应该具有的情感联系、问题解决、情感接入、角色扮演等功能弱化或缺失,他们更倾向于寻找其他组织(如学校、班级、集体)等来进行必要的心

20、理沟通和交流活动,即他们对其他能满足和替代其家庭功能的要素有较高的要求,但是他们处理更加复杂的社会交往活动的技能和技巧水平较低。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这种现象做如下解释:(1)就社会交往来说,儿童的团体交往体现为幼儿时期的游戏形式、儿童时期的团体形式和青年时期体现价值观为纽带的朋友友谊形式,我们认为四年级时期是儿童交往的一个从低水平的带游戏性质的形式往体现以友谊及价值观的朋友形式转化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交往水平和技巧都需要提高了,儿童需要个一个磨合和调整的时期。(2)就人际交往学习的来说,重要家庭成员的榜样作用和指导、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留守儿童缺少这样一个可以观察学习的坐标体系,他们往往要通

21、过集体交流和活动过程来学习,这就需要时间。(3)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的转折时期,思维水平的提高是以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生活过程的交流来获得发展的,我们可以看到,四年级以后的留守儿童在与同伴或集体交往方面情况和水平越来越好,这既是交往技能在增强也是心理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的表现,可见其生活状态会逐步得到提升,生活空间会逐步拓展,这是发展的契机。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小学四年级时期是留守儿童学习和发展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关键时期,而同伴关系的获得和集体交流是其最重要的形式,作为相关的教育者,就应该充分利用这种现象进行教育和指导。因为,这种现象如果利

22、用的好的话就会充分利用其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相应的心理发展,如果利用不好的话,就会让其它不良社会因素影响从而影响儿童的发展。首先,最重要的教育职能应该体现在学校和教师的身上,他们应该观察并指导良好的同伴关系的发展,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并进行相应的交流指导;学校和教师要采取措施,排除一些社会的和文化的不良现象来对学生进行不好的影响,尽量利用好集体活动形式来对学生进行积极影响。其次,外出的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合适的方法和形式和在家孩子交流和沟通,并将这种沟通和交流的给予意义发展出来,如可以通过自身的经历,讲述社会交往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写信等方式,系统表述自己的生活体验,指导孩子学习社会交

23、往的知识,并增加其辨别更加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3.1.3.2不同家庭位置的留守儿童与家庭关系探析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还看出,在与家人关系方面,城市、城镇、农村三地的留守儿童体现出了如下特点:城镇儿童最差,城市次之,乡村最好。我们认为这本质上是城镇留守儿童与家庭成员关系在其他社会因素影响下产生的背离,即固有的家庭交往让位于其他因素的影响。怎么来解释这一现象呢?研究者认为,相比其他两个地方而言,(1)城镇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信息发达程度与城市实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如购物、交通、电视节目、电话、互联网等城市都是城镇居民能够比较好的享受的生活内容和方式,但是也是诱惑心智发展都不是很成熟的儿童的重要因素,这

24、就会影响今天的教育效果;(2)另一方面,城镇的教育方式及学校教育的水平又较低,因为城市还有图书馆、青少年宫、课外培训等方式可以对儿童的学校外的行为进行恰当的有益的知道。所以,结构和功能不完整的家庭对城镇留守儿童的约束和教育的功能就会在这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下进一步弱化,甚至丧失,这也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比较典型的留守儿童问题多发送在城镇说明。(3)城镇家庭的教育水平现在不足以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对留守儿童教育提出的挑战,成年家长的教育能力及执行、家庭影响力的体现、家庭核心文化的建设、家庭功能不足的弥补方式等都需要调整和建设。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家庭成员作为“重要他人”,其言行、榜样作用、沟通交流是其他任何

25、教育都不能代替的,对一个人的健全人格的养成、终身发展都必不可少。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现象既是对传统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冲击,也是挑战,因为这是中国社会及经济发展的产物,我们必须迎面去解决,而不能回避或绕过。在此,我们又提出另外一个研究假设:城镇的文化氛围和环境要素构成相比而言是最不利于留守儿童发展的地方;但是城镇人口的逐步增加,农村逐步城市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趋势,如何正视并解决这一问题,既可以看成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个瓶颈,也可以看成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个突破口。在此,研究者认为可以遵循以下思路:(1)建立可以将以上具有双刃剑的先进技术加以约束而尽量发展其积极意义的机制,如对城镇网

26、吧的管理模式、城镇电视的教育宣传作用等;(2)政府及相应机构应该将留守儿童问题作为重要的社会问题来抓,建立一定的约束机制,如进行定期的家长教育、家庭发展指导,利用春节等重大节假日,培训外出人员的家庭教育能力;(3)学校可以通过教育手段,要求家长定期和留守儿童联系,通过书信、QQ视频聊天等方式增加亲子互动,将家长角色的教育意义尽可能地表现。3.1.4留守儿童孤独分类调查结论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小学四年级是留守儿童通过同伴和集体交流发展其社会交往技能的关键时期,也是其提升生活状态和拓展生活空间的重要时期,相应的指导特别重要。(2)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构成,城镇

27、留守儿童的家庭关系最差,这可能是其有益生活因素的教育价值未尽量开发的原因。 3.2留守儿童家庭功能调查家庭功能主要与家庭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和系统性有关。我们采用FDA(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DA)来测量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该量表共60个项目,由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的功能七个分量表组成。问题解决是指在维持有效的家庭功能水平时,这个家庭解决问题(指威胁到家庭完整和功能容量的问题)的能力。沟通是指家庭成员的信息交流,重点在言语信息的内容是否清楚,信息传递是否直接。角色指家庭是否建立了完成一系列家庭功能的行为模式,如提供生活来源,营养和支持

28、,支持个人发展,管理家庭。此外,还包括任务分工是否明确和公平及家庭成员是否认真地完成了任务。情感反应指家庭成员对刺激的情感反应程度。情感介入指家庭成员相互之间对对方的互动和一些事情关心和重视的程度。行为控制指一个家庭在不同情形下的不同的行为控制模式。总的功能指总体而言上的家庭的功能体现。3.2.1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描述统计 FDA采用4点记分法,为“很像我家”、“像我家”、“不像我家”、“完全不像我家”, 分量表用平均分,得分越高越不健康。表3.2.1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描述统计结果组别分组样本数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的功能性别男生1632.一八71.548652.1958.

29、465832.2875.373742.3119.459702.3505.554102.2785.378962.0886.45586女生1602.0932.491242.一八49.468412.2855.324342.3一八0.5一五122.4045.523512.26一五.393322.1432.44598年级3年级以下202.1417.590562.3264.429192.2682.239342.3375.273692.5089.554722.3722.286762.一八44.323404年级412.1423.562192.3一五0.487642.3一八7.410652.3一五0.49608

30、2.5261.569142.3747.374一三2.2779.485975年级622.1996.503242.1694.492472.2775.361982.2883.503422.3794.576882.2058.365722.0941.4一五746年级832.0808.549522.0991.530592.2300.380552.2003.532702.2405.539052.一八61.414171.9556.519787年级492.0706.495802.2409.417112.3562.292912.4116.457592.3681.514882.3441.396942.2071.42

31、5318年级602.2007.47一八12.1755.377402.3258.298322.4035.482912.4625.480262.2898.385662.1774.369529年级82.2708.576922.1250.268502.1023.441202.3958.266332.1071.261752.2361.225671.9167.23146家的位置乡村2702.1437.504一三2.1635.448082.2911.332702.2946.481652.3416.534292.2775.387882.1055.44239城镇372.1295.519102.3311.5496

32、02.2764.344362.4一五5.580722.6071.5一三982.2117.346412.1785.48791城市162.1146.806732.3194.514602.2330.591932.4245.283102.4464.568742.2795.444272.1419.52469学校位置乡村1012.1444.51一三82.一八81.483202.3596.301962.3045.477982.37一三.554232.3047.405962.1471.43092城镇2022.一三12.501792.1762.453842.2597.354802.3一八1.506022.383

33、1.526982.2441.371052.0989.46198城市202.2167.759一五2.3458.50一三42.一八86.462142.3354.33一八22.3500.605162.3556.4一八232.1260.45335留守时间半年以下702.0923.511492.一五75.473532.2805.371072.2810.478012.4224.567792.2488.401632.1062.50005半年到一年1一三2.1221.539802.一八76.500372.2496.348002.3274.535212.3360.526232.2633.405542.0608.

34、45391一年到两年662.1616.493522.1949.426102.2906.349612.2936.430072.3566.521292.2829.341122.1190.42640两年到三年292.1954.504212.1609.46一三22.3127.389一五2.2773.488492.3621.489942.一八87.324232.1681.38066三年以上452.1963.559062.2611.438一八2.3657.287842.3917.463162.4508.588832.3537.405852.2292.43483留守情况父亲外出1002.0792.55310

35、2.一八64.475262.2457.385932.2792.433522.4043.575582.2297.363592.0465.45036母亲外出322.2422.473942.4201.386692.4226.331112.4557.372672.4241.506032.4028.360942.2910.41665父母都外出1912.一五58.512202.一五40.465一五2.2851.328082.3100.526902.3553.525892.2689.397682.1225.45071总3232.1406.522322.1904.466422.2865.349602.3149

36、.487192.3773.538952.2700.385662.1一五6.45112注:表中数据上为平均数,下为标准差。3.2.2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得分的差异检验3.2.2.1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得分性别、年级、家庭位置、学校位置、留守情况上的差异检验表3.2.2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得分性别、年级、家庭位置、学校位置、留守情况上差异检验结果留守时间性别年级家庭位置学校位置留守情况FPtPFPFPFPFP问题解决.417.7963.一五4.077.599.731.479.620.920.4001.381.253沟通.374.827.244.6221.364.2292.274.105.612.5434.56

37、6.011角色.939.442.036.850.846.535.079.9242.600.0763.149.044情感反应.455.769.043.8351.577.一五31.737.178.146.8641.622.199情感介入.525.7一八.847.3582.843.0105.074.007.401.670.403.668行为控制.931.446.251.6161.702.120.696.5001.210.3002.465.087总的功能1.240.294.706.4013.193.005.870.420.224.7993.676.026从表3.2.1可以看出,就家庭功能而言,留守儿童

38、主要在三个分组因素上(年级、家庭位置、留守情况)六个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1)情感介入、家庭总的功能在年级上;(2)情感介入在家庭位置上;(3)家庭总的功能、沟通、角色在留守情况上。3.2.2.2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得分差异显著变量在各组的比较结果 为了进一步明晰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得分在相应六个方面的具体差异情况,进行了事后多重比较,结果见表3.2.3表3.2.。表3.2.3留守儿童情感介入得分在家庭位置上事后多重比较结果情感介入乡村2.3416城镇2.6071*2.6071城市2.44642.4464注:表中*表示该行平均值与同列中第一行平均值进行差异比较的显著性水平。*P0.05,*P0.01,

39、*P0.001。从表3.2.3可以看出,就情感介入而言,留守儿童得分从高到低分别为城镇、城市、乡村,且城镇和乡村的差异非常显著。表3.2.4留守儿童情感介入年级上的具体差异进行事后多重比较结果情感介入3年级以下2.50894年级2.52612.52615年级2.37942.37942.37946年级2.2405*2.2405*2.24052.24057年级2.36812.36812.36812.36812.36818年级2.46252.46252.46252.4625*2.46252.46259年级2.10712.1071*2.10712.10712.10712.1071 从表3.2.4可以看

40、出,留守儿童在情感介入上的得分,四年级最高,三年级和八年级较高,九年级和六年级较低。可见,相比而言,四年级留守儿童对其家庭情感投入和归属较差,而九年级和六年级较好。具体而言,六年级与三年级和四年级差异显著,九年级与四年级和八年级差异显著。表3.2.5留守儿童家庭总的功能年级上的具体差异进行事后多重比较结果家庭总的功能3年级以下2.一八444年级2.27792.27795年级2.09412.0941*2.09416年级1.9556*1.9556*1.95561.95567年级2.20712.20712.20712.2071*2.20718年级2.17742.17742.17742.1774*2.17742.17749年级1.91671.9167*1.91671.91671.91671.9167 从表3.2.5可以看出,留守儿童家庭总的功能得分,四年级最高,七年级和八年级较高六年级和九年级较低。可见,相比而言,家庭功能在四年级留守儿童上体现较差,而在六年级和九年级上体现较好。具体而言,六年级与三年级、七年级和八年级差异显著,四年级与五年级、六年级和九年级差异显著。表3.2.6留守儿童儿童家庭总的功能留守情况上的具体差异进行事后多重比较结果家庭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