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执行力资料.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27212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4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度执行力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制度执行力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制度执行力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制度执行力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制度执行力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度执行力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度执行力资料.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罗平一周局长制遭批 专家:严重违反宪法与组织法 2008年10月23日 13:33:11 来源:法制日报 图为罗平县委组织部人才科办公室门外悬挂了一张一周部长轮值表 (资料图片)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推进部门执行力、凝聚力、创新力建设,罗平县在林业局等七个单位开展一周局长试点工作。罗平县委在总结县委组织部开展一周部长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林业局、教育局、建设局、交通局、计生局、农业局、旅游局开展第一批一周局长试点工作”截至10月18日,在云南罗平电子政务门户网站上,仍然可以看到这篇由罗平县委组织部秘书科于2008年7月24日发布的“罗平县开展一周

2、局长试点工作”文章。“一周局长”制一经面世,舆论一片哗然。近日,记者电话采访罗平县委组织部及宣传部,得到的答复不是说领导不在,就是无可奉告。 记者又随机采访了罗平县的一些干部群众,有的说不知道此事,有的则表示这是县领导决定的事,与群众无关。有个企业的老板则很惊诧:“那今后找政府部门办事,是找挂名的局长,还是找真正的局长,到底谁说了算?” 云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云南省政府法律顾问杨临宏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严肃地指出,“一周局长”制严重违反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工作任用条例、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从党内程序来讲,此举违背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工作任用条例中的规定。国家有管

3、理干部的规定,干部任用的程序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工作任用条例的规定来做,不能随心所欲搞这种“轮流坐庄”。同时,他对“一周局长”制的具体实施产生质疑,他说,如果“一周局长”上任后,没有把原任局长免去,就会存在两个局长,这样就违背了国家干部职数配备的政策,如果照这样下去,“一周县长”、“一周省长”陆续出来,国家岂不是乱了套? 从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来讲,这种行为也是违法的。有些局是政府组成部门,比如教育局、交通局等,这样的部门要按照两部法律的相关规定,由县人大常委会任命,并不是可以随意决定由哪个人来决定局长的任用,当然还存在另外一种情况,比如有些局是非政府组成部门,

4、这样的部门,政府有权自己决定局长的任职人选,不需要报人大决定。同时,宪法对政府部门的组成人员是有任期规定的,比如,每届任期五年,如果“一周局长”上任后,原任局长被免去,就违背了任期的规定。 杨临宏说,类似这样的举措早在巴黎公社时期就已出现,但时间已经证明这是一个失败的政策,罗平如此做,最多是起个轰动效应,有政治作秀的嫌疑,不可能会有好的结果。而且从这一做法来源来看,是由一句玩笑话引起的,没有经过权威部门进行认真深入调研,如果要举办什么试点,应该有权威部门作出决定。同时,从工作任务来看,“一周局长”中的任何一人都不可能在一周之内解决局里所发生的重大事情,每个人都在这种场合表现自己,一周时间能做出

5、什么? 从维持一个国家政策的有效性和严肃性来看,这种做法是目光短浅的表现。从极端的例子来看,比如,全省召开一个教育局长会议,“教育局长”来到昆明开了三天的会,在这三天里,有可能会议进行到一半,他的任期就满了,要由下一个“一周局长”来接任,碰到这种情况就无法处理。如果照这样轮流坐下去,其中必然牵涉到一系列问题。比如,许多事要局长签字确认,是挂名的局长签字还是真正的局长签字?权力如何行使、责任如何承担? 当记者问及此举为什么能推行四个多月的时候,杨临宏笑道,这不排除强制性的存在。 杨临宏认为,“一周局长”制最终将是“始乱终弃”。他建议,政府在制度“创新”中,一定要遵循党纪国法,把握目标和效果,不能

6、为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盲目乱干,最终闹出政治笑话。(储皖中 高慧)一周局长制是权力体内循环中国网 时间: 2008-10-17发表评论作者:魏文彪“一周局长”制度在云南曲靖市罗平县正轰轰烈烈开展着,“一周局长”制度成为当地党政机关的热门话题。何为“一周局长”?解释起来很简单,其实就是局里的干部职工都来排队轮流充当“一把手”,一周一换。 (10月16日都市时报)正如罗平县委组织部向下属科室下发文件开展“一人一星期组织部长”活动所期待的,一周局长制度的开展确实能够一定程度地起到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大局意识与责任意识的作用。但是在看到一周局长制度能够“锻炼干部”作用的同时,也需看到该制度所存在的内在缺陷

7、。显而易见的是,担任领导干部除了要具有必要的业务能力之外,还需要具有一定承受压力与组织协调能力,而承受压力能力人各不同,组织协调能力也非人人都会具有;对于担任局长来说,一周时间也太短,很可能当事人刚刚熟悉情况与工作就要“卸任”,来不及在局长任上推出新的举措;如果说任期过短容易诱发短期行为,一周局长制显然只会更甚;由于“一周局长”遇上诸如批阅重要文件、接待信访群众及批示大额经费等重大事项时,还是要请示正式的部长、局长或相关领导,不能擅自作主,所以“一周局长”也注定难有大的作为,机关工作作风与能力难有实质性的改观。除此而外,由于一周局长制度缺乏必要的奖惩机制,在一周的局长任上表现好不可以继续留任,

8、表现不好也可轮流担任一周的局长,做得好不会得到奖励、做得不好也不会受到不利影响,所以难以对干部职工形成有效的动力激励。更为重要的还在于,由于一周局长制属于干部职工轮流“坐庄当官”,领导干部难以直接受到群众与民意牵制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周局长制度依然属于权力在政府体内循环性质,因而一周局长制在提升服务群众质量上难以有大的作为,推行一周局长制难以发挥有效提升机关服务效能的效用。也正因为如此,正如报道中所描述,记者发现,几乎每个接受采访的“一周部长”、“一周局长”都说自己通过轮值后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当问及他们是否为老百姓解决过什么实际问题,任职期间最难忘或最遗憾的又是什么,这些“周官

9、”们都面露难色,要么表示记不起来了,要么干脆说没有;作为政府工作服务对象的罗平县郊区农民陈黎元,在为孙子小学升初中转学事项到县教育局办理手续时,也没感觉到“一周局长”给过他什么照顾或方便,甚至连当时的“一周局长”的面都没见过。一周局长制在提升政府机关服务民众意识与水平上,显然未能达到民众对于政府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所寄予的期望与要求。政府服务民众意识与能力,与权力能否受到群众与民意的制约息息相关,唯有权力能够受到群众与民意的实质性牵制,领导干部与政府机关服务民众的热情才可能得到激发,服务民众效能才能不断得到提升。所以,变权力赋予与运行的政府体内循环为由民众决定权力赋予与运行的体外循环,是民众享受的

10、政府与公共服务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的前提。对于民众来说,具体由谁来担任局长是不重要的,唯一重要的是无论由谁担任局长,都必须具有不断提升服务民众质量的诚意与能力,而要实现民众这一基本与朴素的愿望与诉求,就必需破除权力赋予与运行只在政府体内循环的格局,赋予与回归民众对于官员人选与前途命运的更大决定权。也正因为如此,任何政府人事制度改革都应遵循强化民意在决定官员前途命运上的权重的路径开展进行,都必需以扩大民众对于官员人选与前途命运的决定权为依归,否则难免会像云南罗平这种缺乏以民意决定为依托的一周局长制那样,在某种程度上沦为政府部门内部人员与权力掌握者一场自娱自乐的游戏。且看“制度秀”文 / 李淮南

11、“制度”,人人都懂:除去略同“体系”意思外,再就是指办事规则和行动准则;“制度秀”,眼下词典还没收,我想解释为“多而滥、繁而杂,只供看不中用的规章制度”。自从港式英文移植过来一个show,是“秀”就有说道,是“秀”就有看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玩法不同,“制度秀”的技法我能开列四、五种。 一曰,“新官上台,新规出台”。有道是“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前官出缺,后任登场。上台之后首先就去忙从前任的“阴影”走出来,说是抛弃墨守成规,避免循环往复。在“一朝天子一朝臣”完工后,紧接着就玩“一个将军一个令”,借助“制度创新”,隐藏暧昧动机,打印个人烙记;凭藉“制度管理”,掩盖“人治”意识,体

12、现个人目的。于是绝对权力派生变通制度,阳奉阴违实现以言代制。人们原本期盼制度制约权力,结果制度遭受权力蔑视。压制民主、强奸民意的新制出笼后,多数人就将在“制度”、“程序”的约束下,无可奈何地去排演那出精心编排的闹剧。新官上台,新规出台,行所无忌地显示着权力称孤道寡,制度俯首称臣;“一个将军一个令”,毫无掩饰地宣告着“制度”因人而生而又因人而逝的命运。 二曰培育典型,嫁接制度。一些官员热衷标新立异、追求急功近利,今天悟个思路,明天想个新招,尔后按图索骥,作秀包装,美其名曰树典型,出经验,建制度。将那种形象工程面子活又是总结提炼,又是建章立制,一番“典型”打阵开路,“制度”强行推广,于是产生轰动效

13、应和巨大的外部影响。这种由典型而经验而制度的套路,既不考察局部经验形成的客观环境、有无可能上升为制度,而且忽略局部经验的有限价值、有无必要上升为制度,更不顾及“制度化”之后会不会对其他经验和制度构成抵触和排斥。“培育典型,嫁接制度”,常常扼杀因地制宜的活力,滋生信奉教条本本的危害。 三曰理重事复,叠床架屋。建章立制、制度创新已是眼下的时髦。一些地方和单位玩噱头成风,订制度上瘾,不厌其烦,不厌其详。前年有家大报显要刊出省制定112个廉政规范文件,无需读内容,只要看标题,人们都清楚出台112个文件,成了这个省反腐工作巨大的成绩。如今时兴把出台了多少多少文件制度作为功劳成绩大树特树,汇报也好,总结也

14、罢,动不动就把“我们出台了多少多少制度”摆了出来。尤其重视随着制度“隆重出台”尽快在媒体讨个“头彩”。似乎制度一出台,问题便消失。根本不考虑有些制度是否非出不可,出台之后会不会取得预期效果?因为只报道这个省出台了112个文件,并没讲腐败案件比往年同期究竟减少了多少?人们当然可以怀疑它的反腐力度和取得的成效。当年绥化市委书记马德是相当地“重视”建章立制,而且脍不厌细,搞出了“干部推荐责任制”、“干部考察预告制”、“干部任前公示制”、“常委会投票表决制”四项制度不过瘾,另外还加了“五个不用”的规定,谁知一不留神他竟成就了一项全国之最,玩出了建国以来最大的卖官案。理重事复、叠床架屋的“制度秀”多的是

15、“虚功”,少的是“实招”,往往是原则规定多,具体细则少;应急措施多,长效配套少;口号要求多,操作规程少;“不下为例”多,严厉惩治少;针对下面多,“严以律己”少。 四曰噱头夺人,搞笑出彩。这几年,“禁令发布”、“亲民措施”一年热似一年,各方都凑热闹,上上下下“禁令”频颁,方方面面“举措”猛出,而且制订文件形成制度,报纸也登了,电视也上了,却原来拿制度当摆设,用举措谋政绩,君不见“领导接待日”形同虚设应景作秀;“市长热线”花样把戏无人值守。层出不穷、接二连三的新规听起来铿锵有力,行起来流于形式。有些制度更是貌似新细却很离奇,什么“不准上班时间逛街”,什么“八小时以外活动汇报”,要么纯属多余,要么涉

16、嫌侵权。至于要求警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竟搞“警察闯红灯一律开除”,明显无视法纪、乱罚滥刑。还有人家去按摩要“以腰部以上、膝盖以下为限”,究竟派人现场监管,还是安装摄像查验?典型的搞笑胡侃。 新官炮制新规,典型嫁接制度,要么离奇古怪,要么叠床架屋。看似浓墨重彩,实则华而不实;表面具体细致,实有弹性空隙。无真招实功之心,有应景作秀之意。这种“说在嘴上,订在纸上,挂在墙上”,视制度为儿戏,置规矩于不顾的“创新欲”、“制度秀”,常常是规章制度不断出台,矛盾问题连连不断,总也跳不出“制度约束权力,权力破坏制度”的怪圈。网评:顺义城管24小时禁酒,作秀!李忠卿2008年04月01日08:48来源:大众网

17、北京市顺义区城管部门28日向媒体通报,顺义区城管部门所有人员在奥运期间将24小时禁酒,违规者将面临被开除的处罚。(见3月30日新华网)北京奥运会吸引世界目光,随着日期临近,加强奥运期间安全防范成为相关部门工作重点,如果方方面面都提前做好预警预案,做到守土有责,确保一方平安了,北京奥运会定然会更安全、更出色。或许正是出于这一考虑,顺义区城管部门出台了奥运期间24小时禁酒令。我们注意到,仅今年以来,顺义区城管部门就查处违法行为663起,频率之高,城管难度之大,难免不让人感到有点担心。担心什么呢,当然是奥运会期间的违法行为会不会影响比赛,影响北京形象、中国形象。查阅资料得知,奥运会有一大型比赛项目放

18、在顺义举行,包括产生30枚金牌的赛艇、皮划艇两个比赛项目,届时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将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可见,顺义区城管部门开展禁酒绝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处心积虑,防患于未然。我们认为,城管部门打造一支训练有素的执法队伍,前提是作风过得硬,绝不是做表面文章。而顺义区城管部门实行24小时禁酒,看起来很美,要求也很严格,可细细想来,又有点滑稽可笑。其中三个问题值得追问:一是24小时全天候禁酒,单位有没有这个权力?8小时上班期间禁酒名正言顺,下班之后,不允许饮酒显然超越了法律法规界限;二是奥运会期间,顺义区城管部门将实行两班倒工作制度,意味着城管人员将连轴转,这本身就违背了劳动法赋予职工的正当休息权

19、,现在又要剥夺饮酒自由,这是哪家的王法呀?三是禁酒本是提高办事效率、转变工作作风的明智之举,理应长期坚持下去,可顺义区城管部门的禁酒令只是昙花一现,一个月之后恐怕又旧病复发,莫非又是做做表面文章?工作时间内禁酒无须强调,8小时之外禁酒属于霸道的专制,根本没这个必要,城管如何为奥运会保驾护航,措施必须人性且不违法,顺义区城管部门所有人员在奥运期间将24小时禁酒,有点作秀的味道,实在自讨没趣。网友:“周官”轮流做的闹剧该收场了 2008年10月20日 07:30:22 来源:发展论坛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打印】【关闭】, 【新闻背景】上小学时,班上的同学们会有机会当“一周班长”,肩负起临

20、时班主任的任务。而今一项充满猜想的“一周局长”制度,在云南省曲靖市的罗平县热热闹闹地开展着,即局里的干部职工都来排队轮流充当“一把手”,一周一换。该制度已经作为试点工作被推行了4个多月,有近百人先后体验过当“周官”的滋味。对此您有何看法?请谈谈漫画/王伟宾 来源:都市时报论坛热帖:创新还是闹剧?云南罗平推一周局长制 百人轮流做官“周官”做秀不过是一场闹剧拷问灵魂:为人民服务需要的是真心,而不是“周官”做秀!宋宝石:由一句玩笑开始,到做过“一周部长”、“一周局长”官员面露难色,再到老百姓的一脸茫然认为和“做秀”没有什么区别,就注定这“一周局长”制度纯粹是一场闹剧。艾宾浩斯:领导干部的选拔和任命是

21、严肃的,要有法可依,依法行政。为什么体验者谈及工作、谈及为民办实事时面露难色,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权力决策,没有执行权,他们“在任”时更像是局长秘书,一切事情还得听“正牌”局长的。雄关钓鱼城:“一周局长”不可能是真正的局长,真正的局长是由组织部、人事局备案并享受相应待遇的那一个,此人才是“一周局长”垂帘背后的真正权威。在权力架构没有改变的格局下,所谓的“一周局长”最多只是一位临时的“局长助理”,权力的运作模式不可能发生真正的改变。既然如此,“一周局长”又怎么可能以局长的职位和权力“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桃花朵朵:这种轮流坐庄当官的事情只是在上学时见过。那时,老师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22、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让学生轮流坐庄当班长。过去,这种办法在学校里司空见惯,不足为怪。如今,罗平县把这种管理学生的办法搬到行政机关来运用,还真是一件新鲜事。学校里的班级管理和行政机关的干部管理能相提并论吗?这种生搬硬套的做法,难免显得有些怪异,简直如游戏一般,贻误工作,坑害百姓,怡笑大方。警惕“一周局长”背后的权力出轨桃花朵朵:罗平的做法恐怕在全国也是首例,罗平的官员们可能还以为这就是自己解放思想,大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最新创举,实践证明,这完全是一个极不负责任的“官场游戏”。一句玩笑竟能成为一项制度,这样的结果不能不让人们惊诧之后陷入深思。这种极端的赶时髦的“官场秀”,对党的干部

23、人事任免制度是一个亵渎,对官员的官本位思想是一个怂恿,对工作和事业是一个损失,对老百姓是一场玩弄。希望罗平的“官场游戏”尽快收场,多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吧。新华网友:每一种权力,每一个职位,都应有相应的民意为基础,亦应有相应的责任为前提。这已是常识。但是,用现行干部的考查任免原则以及权责对等原则,无法考量“一周局长”,既不占用编制,也不参与常委会议,同时,遇上重大事项时还是要请示正式的局长或相关领导。换言之,不仅民意影响不了这些“周官”,这些“周官”也不必有丝毫责任意识。就此来说,我不知道这样一种制度除了自我满足一种虚拟的“官瘾”之外,还能带来怎样的体验?阿湘子: “一周局长制”的做法看起来很美,

24、但往深处一想,“一周局长制”不免有几点尴尬。首先,“一周制局长”的产生是否合法?政府组成部门局长的产生,必须要经过人大表决任命才能生效。“一周制局长”产生的法律依据何在?国家机关的尊严何在?其次,“一周局长制”暴露的是现行某些局长们责任心不强、“官气”太重,“一周制局长”的出台,本身就表明了一些部门干部职工工作状态疲软。最后,“一周局长制”能否真的为民办实事?“一周制局长”的职责是什么?跟真正的局长职权怎么划分?假若“一周制局长”也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虚职,那么还用得着这个制度吗?假如是实职,那么又该怎么分配真局长和“一周制局长”的职权呢?争当“一周局长”不如做“一周百姓”太阳下的灿烂:为什么人

25、人要争当“一周局长”,怎么就没人争当“一周百姓”呢?作为政治上的正当追求,是无可厚非的。谁的心中,没有一个向上的希冀呢?但越是这样,就越需要我们的干部心系百姓,情牵群众。新华网友:干部不应觊觎高高在上当几天“局长”,而是要一心向下,深入群众,扎根群众,为群众办实事,树立为民意识才是真正的大局意识,才能赢得民心。既能当“一周局长”,为什么就不能当“一周百姓”? 不妨看看,看看那些奔忙在田间地头的农民,那些寄居在简单篷房的民工、那些穿行在街头巷尾的小贩,那些下岗失业的工人,那些维权无门的上访者,去体尝经济拮据、生计窘迫的滋味,去领略权利受侵却央告无门的难堪,去感受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冷

26、漠,去品味被乱收费、乱罚款之后的无奈。只有有了这样的经历,我们的干部才能视百姓如亲人,才能体会百姓的痛苦,才能理解百姓的需求,才能同情百姓的处境,才不会在百姓面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才不会当群众的生命和根本利益受到严重侵害时还“麻木不仁”! 如果我们的机关干部能这样地换位思考,我们的百姓就会少一些难堪,多一些坦然;就会少一些对抗,多一些支持;就会少一些愤怒,多一些和谐;就会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欢畅!阅读全帖局长官位岂能“皇帝轮流做” (来源:新京报) 在理应严肃的公共权力领域如此轮替公共职位,不能不令人联想起“皇帝轮流做,今天到我家”的山寨风格,也不能不怀疑其实施效果。最大的可能

27、是,所谓的“一周局长”仅仅是一个不掌握签字权、重大决策权、人事任免权等实质性权力的虚衔,真正的局长依然在“垂帘听政”。如此,整个事件似乎就必然演变成一场“小孩过家家”式的作秀,“一周局长”们除了配合“演出”,似乎别无选择。 全文一场官位均沾的游戏 (来源:现代快报) 干部职工每周一“练”的施权游戏,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大局意识,反而会适得其反。对待浅尝辄止的“一周局长”任期,有几人会从内心里将其认真对待?谁也不会打算在此位置上有大的作为,也不可能有大的作为。仅有机关干部职工参与的“周周练”,说到底只是公职人员关起门来的自娱自乐游戏罢了,又与民何干?那些排队赴任的干部职工,面对唾手可得

28、的“一周局长”职位,又何必去看民众脸色,为官“一周”而造福一方呢?这恐怕也是当地民众何以对此制度毫无感觉,甚而指责其有作秀之嫌的原因所在。 全文“执行力”培训课程上传时间:2008-12-11, 浏览次数:170, 来源:“执行力”培训课程简介 “执行力”培训课程是西安市行政学院倾力打造的精品课程,其主要优势是:1师资雄厚,博采众长:执行力培训团队由多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学培训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成。课程是在总结吸收国内外优秀组织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政府及企业在执行力方面所面临的各种难题而研究、开发的一整套培训课程,具有极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2形式新颖,寓教于乐:打破传统的学院式

29、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剖析,使道理深入浅出。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演练、情景模拟、管理游戏和现场互动等方式,使学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益。3多方实践,日臻成熟:本课题已在机关、学校、企业等不同类型的组织中进行多次培训实践,针对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职工在执行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培训,均取得良好的效果。课题组还应邀到上海市委党校、青海省委党校和厦门、昆明、杭州、延安等市委党校进行培训交流,并接待了上海市党校系统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执行力”培训班、中国西电集团公司领导干部培训班、广东省中山市药监局“执行力”培训班、上海市青浦区处级干部研讨班等前来培训,受到普遍赞誉。培训目标制定正确战略 明确

30、执行目标 优化执行过程强化执行意识 掌握执行技巧 构建执行文化走出执行误区 达到做正确的事 用正确的人 把事做正确培训团队李伯钧 西安市行政学院副院长 教授 首席高级培训师 曾在瑞士、法国、英国、俄罗斯等国进修学习、研修现代培训理论与方法,国际TOT项目西北代表张钧巨 西安市行政学院行政管理教研部主任 教授 高级培训师 课题组负责人罗礼萍 西安市行政学院财基处处长 副教授 高级培训师 项目推广部研究员裴 蓓 西安市行政学院行政管理教研部副主任 教授 高级培训师 项目推广部研究员张雪梅 西安市行政学院哲学科社教研部讲师 哲学硕士 高级培训师 项目推广部研究员舒 洁 西安市行政学院行政管理教研部助

31、教 助理培训师 项目推广部研究员“执行力”课程培训提纲执行力总动员主讲 李伯钧 什么是执行力 执行力三要素 执行力三大流程提升组织执行力之一执行中的战略主讲 李伯钧 有效的执行首先是从科学的决策开始的 一个好的执行战略(决策)的标准提升组织执行力之二打造具有执行力的人主讲 罗礼萍 掌握执行力用人原则 加强对执行者的培养A公司成立于2000年,在它所处的行业中名列前茅,公司在打造中层执行力时遇到了困难:良好的愿望执行不下去,工作重点在执行中走样,如何解决是企业高层应该积极面对的。 案例一 为什么老板良好的愿望,会执行不下去? 公司短短几年能够发展到300多人,我很感激这批努力而勤奋的员工。所以,

32、我决定以后每一个员工生日时,公司都要为员工过生日,以体现公司对员工的关心与回报。 我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总经理办公室办理。但实际执行的结果是,我的办公室经理把一份所有分公司员工的生日列表放在我的桌子上,说:“张总,您要的东西我准备好了。” 这是我想要的结果吗?不是!我需要的是一个方案:不同的员工分别过什么样的生日,来公司一年的员工该是什么样的级别,来公司两年的员工该是什么样的级别。我需要为这些员工过生日的一个预算和实施计划方案。现在你给我这样一个名单,难道是让我来替你分析这些?那你们又做什么? 我希望执行的员工懂得: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过生日让每一个员工感受到公司的文化。所以,我的解决办法是:总经理

33、办公室每人惩罚了50元,把名单拿回去重新做方案! 案例分析 老板是下级的客户!我们如何对待客户,我们就应当如何对待老板! 像张总提议给员工过生日这一事件一样,如果我们每件事都要老板这样布置,讲清楚给员工过生日需要分员工级别、需要多少钱、需要如何布置环境、需要给这位员工什么纪念品,那做老板的还不累死? 也许有人说,那是上级在布置工作时不够清楚,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上级在布置工作时,如果出现不清楚的地方,责任在下级。道理很简单,执行的是下级,不是上级,如果执行方不清楚,应当主动去沟通清楚,老板也是下级的客户!我们如何对待客户,我们就应当如何对待老板! 案例二 为什么老板强调的重点,却总是在执行中走样

34、? 我对培训是很重视的,我们已经建立了员工培训体系。我要求在培训中要重点突出,其中管理制度占40%、企业文化占40%、公司业务占20%。但是在实际执行的时候,公司的培训只偏重于业务,制度和文化的培训只占小部分。 一家公司之所以能够持续,是因为有一套凝聚人心的制度和文化,每一个新人进来,是要用制度和文化来传递我们所提倡的价值,而不是生硬地做。所以,我们要把更多的重点放在文化与制度上。 案例分析 当老总强调制度与文化是培训的重点,但下级把业务当成重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下属不把制度与文化上升到公司的“生存底线”时,制度与文化的培训就会成为形式。 有句话是,“老板的时间在哪里,公司的战略就在哪里!

35、”公司总裁可以将很多工作授权给下级做,但企业文化与制度建设是绝对不可以授权的工作,总裁必须亲自去做,当老板强调制度与文化的培训是公司第一位的,他的时间就必须把相当多的分量分配在这一方面。 案例三 为什么老总在一个样,老总不在另一个样? 我们公司上海分公司的业绩一直不好,只有北京的一半。4月上旬,上海分公司的总经理请我过去,我到上海分公司时公司已经快下班了。我戴了一双白手套,带着分公司的经理挨个工位去检查卫生。结果每一张桌子一抹都是一手黑。 我问在场的各位经理:你们的执行力从哪里来的?连打扫卫生这样简单的制度都不能执行,怎么会有执行力? 公司有专门用的厨房,为大家准备一些茶点之类。但公司有一项制

36、度规定:员工不允许进厨房,如果员工要进厨房需要经总经理的批准。但是上海分公司的办公室主任,在我与分公司经理开会的时候端上来一盘水果。这时,分公司的总经理立即就问办公室主任:谁让你进厨房的?办公室主任马上就很委屈地说:董事长来了,我送一盘水果呀!总经理说:你给董事长端水果,这是件好事儿,但是公司有制度,制度既然定了,就一定要执行,不管是谁来了,制度永远是凌驾在个人之上。 见此,我当场奖励分公司总经理制度执行特别奖1000元。而分公司总经理则按规定惩罚办公室主任100元,现金当场兑现,并通报全公司。 案例分析 老板是执行的第一推动力,你奖励什么,你就得到什么! “一家公司的状况怎么样,一进门就能感

37、受到”。这句话讲得十分经典。的确,一家公司的业绩,并不完全取决于市场状况,而更多地取决于公司的组织执行力。想想吧:当我们去检查每一个工位、每一张桌子,一抹都是一手黑,这样的公司业绩会好? 改变这种状况不是靠说,而是靠做!老板亲自带头做执行,中层就会带头执行规则!哪怕是讨好老板的行为,只要违反规则一样处罚,而老板在这时候如果奖励执行规则的人,就会获得大家对制度的认同。执行体现在全体员工对工作的责任、对制度的敬畏。老板说什么并不重要,你奖励什么更为重要。 制度执行:严禁酒后驾车VS你能拿我怎样Tags: 企业管理 zhouqiang 12:8 早晨翻新安晚报,看到一条新闻:省城市民质疑街头标语“酒

38、后驾车者,医院给你开好了房间”,认为交警的警示语应该更温情一些。并且抬出了专家,验证说“如果喝了酒的人看到这种标语,也许会引起逆反心理,增加出事概率。”,还建议修改为:“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请勿酒后驾车!”不谈新闻,我从这条新闻中想到一些东西,扯一扯组织行为中的企业文化的小问题。有一个现象,不知道大家留心没,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里,看到“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请勿酒后驾车!”的不少司机,还是有喝醉酒驾驶的;看到“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还是有不少人肆无忌惮的拔出香烟过瘾;看到“禁止穿越草坪”后,肯定能发现警示牌下面在草坪上走出的一条人工小路;看到了“禁止随地吐痰”的人仍有很多在大街上“吭咔阿呸”

39、再回到企业管理中,也有例似的现象。明明说好8:00开会,8:30以后还陆续有人迟到,一脸无奈和歉意的说:“对不起,堵车”;“严格遵守绩效考评制度”的条例背后,常能看到在月度业务会议上,业务员总有N种理由解释为什么没有完成本月任务;尽管企业食堂的墙上明显的贴着“浪费可耻、杜绝浪费”,可是你总能在泔水桶里发现很多剩菜剩饭;“注重仪表,着装统一”的企业里面,你肯定能找到忘记穿统一制服的粗心鬼不是有警示语吗?有些警示语不是很温情吗?怎么还是不起作用呢?中国人、中国企业怎么了?是这帮人的素质问题吗?还是警示语或者条例的问题?好吧,再举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上次到香港游玩,在香港的繁华街区,人行道大都只在

40、两三米的宽度,红绿灯很多,来回过马路的行人也很多,但是你很少发现行人乱闯红灯,乱穿马路的,道路很少堵车。原来很多路口都有一个警示牌:闯红灯罚款至少1500元以上!例似的警示牌还有很多,“禁止吸烟,违者罚款5000!”;“禁止乱丢垃圾、随地吐痰,违者罚款1500元以上!”等等,而且每个警示牌都把处罚措施写得很明显。在这样的处罚下面,我看很多大陆游客也很自觉的等红灯啊,也难怪香港市民素质高。还有最近听了2个讲座,有2个小细节分享一下。第一个,格力的董明珠女士说道管理企业员工的时候讲,制度上说的很明确,上班时间不准许吃零食,否则罚款,有一次就在下班铃打响前的那一刻,她发现办公室有员工在吃零食,仍然不

41、客气,罚款。从此没人再敢触犯这个制度。第二个是,蒙牛的孙先红先生在讲座的时候,给我们展示了他在蒙牛食堂被罚的收据,罚款理由是午餐没有吃完,罚款50元。因此你基本上在蒙牛的食堂看不到剩菜剩饭。还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张瑞敏在接受海尔初期,颁布的一条制度是,禁止在厂区里随地大小便,一旦发现开除。我想如果你光说禁止随地大小便,在那个混乱的时代,是没人理你的,当你把违规的措施一并列出,好了,谁也不会敢乱撒尿了,因为真的要被开除的。由此条开始,后来海尔的很多规章制度被严格的执行起来,才会形成今天这样的企业文化。我们再回到文章的开头那些我们没有遵守的制度。“请勿酒后驾车”,那么我即使驾了也不会咋地;“公共场所

42、,禁止吸烟!”,那么我即使吸了,你也不会怎么着我;“开会禁止迟到!”,迟就迟了呗,有没啥关系;“严格完成绩效!”,没完成也不会少我啥表面上看似很明确的规章制度,其实一点都不明确,因此也一点都没有效果。“遇事找理由,出问题打马虎。”这是很多制度不能贯彻执行的根节,由制度形成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这样的文化,市场扩展不开,可以找市场难做的理由;企业发展不下去,可以找创业环境不好等理由;没有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可以找别的理由没有人为结果负责,因为不需要负责,更没有什么制度啥的来追究责任。检讨一下你制定的制度吧,看看是否每一条制度只有前半句,没有违反制度该如何处罚的后半句呢。执行制度,没有任何理由,否则你

43、得向结果负责! 食品安全“马后炮”现象该结束了2009年02月19日14:37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华商网-华商晨报 作者:倪小林 如果单从制度上说,我国的食品安全制度一点不比发达国家差,有的甚至还更为细致。可是在安全检查问题的执行上,却普遍存在“马后炮”的弊端,有的甚至知错不改、肆意隐瞒,连“马后炮”都没有。比如,我国明确规定,兽药是我们国家严格控制的产品,无论瘦肉精、激素还是氯霉素等都不能滥用。 但即便如此,瘦肉精的滥用事件仍并不鲜见。就在前不久,瘦肉精猪肉还现身南方部分城市。与三聚氰胺事件的后果一样,最终还是无辜的人们成为这种化学试剂的牺牲品。回头看看这些案例,哪个不是先

44、有大胆企业违规,后被消费者吃进肚里,产生了副作用才得到纠正?人们之所以把食品安全检查称作“马后炮”,就是对于当前的食品安全检查制度投不信任票。吃什么?怎么吃?关系家家户户的大事情。如果食品安全设防成为了“马后炮”,谁能保证吃了以后再纠错的事件不会屡屡出现?可喜的是,据说有关部门正在研究一个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新规划,内容是将重点关注食品安全指标,强化产品和原料中的农残、药残、重金属的监控和分析,大力推广原料基地建设。同时还将对行业标准缺失严重的食品添加剂行业,在三年内完成300项标准制定工作。我们无从知晓这个规划的具体内容究竟如何,但有关部门的初衷很明显,就是要把食品安全检查的“要塞”,从事后检

45、查,迁移到从企业原材料的源头上来监管,切实解决“马后炮”的弊政。记得不久前有关部门还出台了一份食品安全黑名单计划,意在凡是上了黑名单的企业,都将成为市场的弃儿。这项制度好是好,不过依然存在“马后炮”之嫌。试想,当年苏丹红的问题,之所以涉及的企业里有那么多知名品牌的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原因也是一样,都是查出来才叫停的事后管理法。至今,时间已经过去四年之久了,从三鹿事件到前不久的瘦肉精事件,显然有效的监管体系还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来。有食品专家呼吁:食品安全不能只停留在检测有毒有害物质等质检层面,应该从生产者的角度建立新的食品加工模式,以生产出更安全的新产品。笔者认为,还应该加上群防群治的监督模式,

46、建立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全程监督队伍。假如真的这样实行了,没准儿还可能是增加就业的一个新出路。单士兵:食品安全法如何真正被信仰与执行2009年02月26日 07:52西安晚报【大 中 小】【打印】 已有评论0条昨天开始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再次对食品安全法草案进行审议。在一波又一波的食品安全危机风波仍未停歇之际,食品安全法草案无疑将承担起重树食品安全公信力的重任。这次审议的食品安全法草案增加相关规定,加强对食品广告的管理。社会名人代言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使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将承担连带责任;食品企业既受到行政、刑事处罚,又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时,将优先民事赔偿责任;进一

47、步强化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国务院拟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拿这些制度文本来比照过去一段时间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找到对接点。比如,在“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发生后,“明星代言广告是否应该承担连带责任?”成为关注焦点;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民事赔偿难一直是很多受害者的内心之痛。对这些问题,这部法律草案都有所回应。显然,以法律制度来及时弥合相关缺陷,补齐食品安全监管短板,本身体现出了应有的理性与进步。这样的制度利好,是令人欣慰的。离开制度监管,食品安全会成为一句空话。但法律从来就不是万能的。作为一项制度,其效用的发挥,关键在于其是否具备足够的激励机制,然后被广泛信仰与执行。也就是说,对于食品安全法,我们最大的期待,则是法律能够想到的,在现实中我们就都应该要做得到。当前,“三聚氰胺奶粉”之痛尚未完全消解,多美滋以及其他一些奶粉,又相继卷入安全危机中。种种事实说明,既往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不完全是缘于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很多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明显是缘于制度执行层面的缺位。比如,一些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