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的英才学院导师制导师选择指南_管理学_高等.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28320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18 大小:37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工业的英才学院导师制导师选择指南_管理学_高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哈尔滨工业的英才学院导师制导师选择指南_管理学_高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哈尔滨工业的英才学院导师制导师选择指南_管理学_高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哈尔滨工业的英才学院导师制导师选择指南_管理学_高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哈尔滨工业的英才学院导师制导师选择指南_管理学_高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尔滨工业的英才学院导师制导师选择指南_管理学_高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工业的英才学院导师制导师选择指南_管理学_高等.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英才学院导师(团队)专业实践系列 二 英才学院导师(团队)指导制度选导师指导手册 哈尔滨工业大学英才学院2014年9月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英才学院“导师团队/导师指导制度”实施办法二、各学院(专业)选导师原则 三、各学院或者专业联络人信息 四、导师简要信息五、导师或者学长建议哈尔滨工业大学英才学院“导师(团队)指导制度”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探索建立多样化、具有哈工大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哈工大科研优势,发挥哈工大科技创新团队、教学科研团队等的团队协作优势,促进科研教学紧密结合,科研平台和科研成果为教学服务,实现科研优势转化,同时,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

2、基础上,结合在科研的环境中的学习与实践,体验研究氛围,感受不同导师的思维风格,为拔尖人才的培养营造宽松、多元的环境,实现学生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因此,英才学院在原有的专业实践导师制基础上推出导师(团队)指导制度,学生从二年级开始既可以选择导师指导,也可以选择导师团队得到团队中教师的指导。一、英才学院导师(团队)指导制度的定位1. 作为基本的教学制度,促进学生课内与课外学习的结合,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调查、探究式的学习方法;2. 严格限制师生比,为学生提供一位有能力在学术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并经常进行会面和对话的机会,促进科学研究启蒙教育;3. 关注学生个体,加强个性化培养,指导学生精于学业、学以致用

3、、促进科研环境下的学习与实践;4. 为学生未来学术发展提供分类、分层次多维指导,感受导师团队中不同导师的思维风格。二、英才学院导师(团队)的基本条件1. 英才学院导师(团队)的由专业院系负责推荐;2. 哈工大优秀科研创新团队、教学科研团队;3. 导师团队应具有良好的科研环境条件和充足的科研项目;4. 导师团队愿意并有精力为学生提供学业和科研指导;三、英才学院导师团队指导制度的组织管理1. 成立英才学院导师工作办公室,组织导师(团队)指导制度的实施;导师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编写每年英才学院导师(团队)信息介绍,于每年秋季学期第1周至第2周组织导师(团队)与学生的互选;2. 导师工作办公室组织编写英

4、才学院导师(团队)指导制度学生学习实践手册,包含学期初导师为学生制定的学期计划表、学生学习周志、导师对学生学期学习表现的评价,便于导师指导和检查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精于学业;3. 每学期开学初第13周,在导师(团队)指导下,学生填写英才学院导师(团队)指导制度学生学习实践手册中“英才学院“导师(团队)指导制度”学期计划表;第1-17周,学生填写英才学院导师(团队)指导制度学生学习实践手册中“学习周志”,每月导师(团队)就学习情况与学生进行交流,并签字确认;第17周学生填写英才学院导师(团队)指导制度学生学习实践手册中“学期学习总结”;第18周导师(团队)根据学生学期表现在英才学院“导师(

5、团队)指导制度”学生学习实践学期表现评价表填写评语,第18周由学生上交。4.各导师团队建立团队联络人机制,负责与英才学院导师工作办公室沟通、协调导师团队指导过程中的具体事宜;5.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提出调整导师申请,调整导师申请时间为执行导师制后每学期第12周,经原有导师、新选导师、学院三方同意后给予调整。导师(团队)指导制度的前期准备(导师办公室)导师(团队)与学生互选(第1-2周)确立导师(团队)与学生的关系(第3周)导师(团队)指导下,学生填写学期规划表(第1-3周)导师(团队)指导下,学生填写学习周志、学期学习总结(第1-17周)导师(团队)对学生学期学习表现评价(第18周)导师办公室

6、组织评价导师(团队)指导制度(第18周)每学期第12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提出调整导师(团队)申请。6.每年度由导师工作办公室组织各导师(团队)对导师团队指导制度的实施过程进行评价。四、导师(团队)指导制度实施流程图五、其他本办法解释权归英才学院。本办法自2014年9月10日起施行。 哈尔滨工业大学英才学院 2014年9月一 导师简要信息4.1航天学院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教学科研单位航天工程系:该系以培养高层次航天人才和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设有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飞行器机电一体化设计与仿真、飞行器环境控制四个研究室,有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2人。该系具备

7、完整先进的飞行器动力学设计、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航天器环境控制的软硬件工具及实验环境,建有国内高校规模最大、飞行器和卫星种类最全的航天器教学展馆。小卫星技术研究所:该所成立于1998年,是以微小型航天器及其系统应用的设计理论、方法研究为基础,以新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研究为重点,以小卫星工程研制为特色的航天高技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建有先进的微小型航天器技术研究平台和国内一流的研究条件。现有教授10人(含博导6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人。现主要承担国家863、973国防预研重大项目“探索一号”卫星的研制,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天院所协作等项目。已获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6项,出版专著3

8、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所长:孙兆伟 教授深空探测基础研究中心;主要导师信息序号姓名职务研究方向单位电话电子邮箱1曹喜滨教授/博导/院长/中国空间学会理事航天器总体优化设计与系统仿真,微小型航天器及其系统应用的新概念、新方法,航天器编队飞行动力学与控制86416447xbcao2崔乃刚教授/博导/航天力学系系主任/中国宇航学会导弹及航天运载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导弹及空间飞行器飞行力学与控制、滤波理论及应用6413005Cui_Naigang3荆武兴教授/博导/航天工程系系副主任/航天学院飞行动力学与控制团队责任教授自主导航;非线性制导;动力学与控制耦合;86418233jingwuxing4

9、孔宪仁教授/博导结构振动,热控设计,多肉体系统动力学86413300kongxr5李顺利教授/博导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飞行器总体设计与仿真;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航空器气动与控制;固冲发动机流量调节864031371379621825018686783897lishunlihitlishunli6庞宝君教授/博导航天器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防护、航天器空间环境效应及其对策研究、材料动态力学性能86402055pangbj7齐乃明教授/博导航天器飞行动力学控制与仿真, 超精、超低温润滑与支撑, 月球车系统设计与自主导航控制技术86413452Qinm8孙兆伟教授/博导/小卫星技术研究所所长/副院长

10、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与系统仿真技术;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技术86416447sunzhaowei9徐国栋教授/博导/卫星技术研究所副所长86402458-8403xgdong_6110张迎春教授/博导/控制系统设计、仿真、测试技术;航天器故障诊断与处理技术;卫星综合电子技术;卫星总体设计技术86414117-8407zhang11张世杰教授/博导微小卫星设计理论与方法;航天器及其编队动力学与控制;视觉测量与导航技术86414117-8409sjzhang12张宇民教授/博导/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空间有效载荷结构优化设计;特种光学材料制备工艺;空间环境模拟技术;无机非金属基复合

11、材料制备工艺86412236zhym13张泽旭教授/博导深空探测器自主导航与控制;深空探测轨道设计与优化;飞行器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模拟器开发86402628zexuzhang14朱嘉琦教授/博导/总装备部隐身技术专家组成员先进薄膜材料与器件; 红外窗口的增透保护技术;气动热/力失效机理及抗失效方法;新型碳材料8641797013936608022zhujq15赵阳教授/博导飞行器多体动力学与控制、飞行器结构动力学与控制、飞行器系统仿真技术86417756-801yangzhao16赵业权教授/博导飞行器半实物仿真计算及控制系统的设计;体全息存储及相关识别技术,信息复用控制系统控制6413551Z

12、haoyq17周荻教授/博导非线性控制和滤波理论;飞行器制导控制的新方法86413411-8508zhoud18张锦绣副教授/博导分布式/分离式航天器系统设计与仿真;系绳式卫星系统应用研究86413440-8407jinxiu19张明福教授/博导红外窗口材料及其防护;新型激光晶体材料;压电铁电材料新效应86403273mfzhang120穆荣军副教授/博导/航天工程系主任助理飞行器组合导航与自主导航、惯导系统初始对准、滤波理论与应用、GNC系统综合设计与仿真86413452murjun,murjun21郭继峰副教授/博导/航天工程系副主任86412766guojifeng22王峰副教授/博导小

13、卫星总体设计、敏捷卫星姿态控制与半物理仿真、不确定系统鲁棒控制、CubeSat卫星设计;航天器间相对运动动力学、编队飞行位置保持控制、非合作目标在轨服务86413440wfhitsat信息来源:力学学科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特种环境复合材料力学行为表征与模拟先进复合材料力学基础理论材料/工艺/结构一体化分析与评价飞行器轻量化结构设计功能材料的多场耦合理论先进材料与结构的强度与设计理论结构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复杂结构系统的稳定性、振动与控制航空航天飞行器动力学与振动控制水下航行器动力学与振动控制教学科研单位航天科学与力学系该系是全国最早建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体系的教学单位

14、,被确定为国家工科基础力学教学基地,为全国力学教学研究与示范中心。以培养航天高级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与力学的教学科研为主。主要研究方向:固体动力学,断裂力学,微细观力学,计算力学,结构动力学。系主任:孙毅 教授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材料学院和理学院等从事复合材料研究的单位联合构建。现为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研究所形成了“崇德广业,穷理致用”的发展理念,建设了一支以院士、长江学者和国家杰青新世纪人才等为代表的梯队层次合理、可持续发展后劲足的教学与科研队伍。研究所长期坚持立足航天、服务国防,用力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解决航天与国防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围绕

15、航空航天的轻量化、热防护、多功能与智能化以及高可靠等需求,凝练出需求迫切背景明确又具重要工程意义的研究方向。坚持理工结合、学科交叉的学科发展特色,努力推动前沿和基础科学研究的同时,注重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成为先进材料研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研究所是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单位,2人次担任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执委。与国内知名院校和研究部门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进行了深层次的技术合作和交流。充分发挥哈工大地域优势,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深层次合作已取得突出成果。所长:孟松鹤 教授主要导师信息序号姓名职务研究方向单位电话电子邮箱1杜善义教授/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复合材料研究所所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16、/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执委先进复合材料、断裂力学和飞行器结构力学86412259sydu2曹登庆教授/博导/飞行器动力学与振动控制团队责任教授导弹及空间飞行器飞行力学与控制、滤波理论及应用86414479dqcao3程靳教授/博导断裂动力学、非局部理论、断裂与损伤86416375jingwuxing4戴福洪教授/博导力电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多稳定材料与结构;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86424323daifh5高维成教授/博导复杂结构动力学问题;大跨空间结构及其损伤监测研究;飞机机翼薄壁结构稳定性及其屈曲后稳定问题;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优化设计、损伤监测及性能评价86402713gaoweicheng6果立

17、成教授/博导/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非均匀材料断裂力学;复合材料结构力学行为数值模拟;多尺度失效及数值模拟;纳米断裂力学86403725guolc7韩杰才教授/博导飞行器结构与热防护系统;梯度复合材料;超高温热防护材料;光电晶体与薄膜;材料燃烧合成技术86415880hanjc8赫晓东教授/博导/国家高技术“863”航空航天领域专家组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轻质结构与复合材料;热防护结构与材料;高效隔热材料;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SHS)86412513Hexd9胡恒山教授/博导/材料力学与弹性动力学团队责任教授弹性波的激发、传播、接收与信号处理,声学无损检测;地球物理与石油工业中的波动

18、问题;计算声学;岩石力学与岩石物理86418100hhs10冷劲松教授/博导/ 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执委/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智能材料与结构;可变形飞行器及微小型无人机;结构健康监测;结构振动主动控制;光纤传感器;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86402328lengjs11梁军教授/博导/高性能计算中心主任复合材料细观力学;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渐近损伤分析;航天热防护材料与结构评价86412613liangj12刘彦菊教授/博导智能材料结构传感器;复合材料和结构;86414825yj_liu13马力教授/博导轻质复合材料设计、制备及其性能评价;复合材料断裂力学;复合材料失效与破坏;计算力学86402739ma

19、li14孟庆元教授/博导基于分子动力学和蒙特卡罗方法,采用计算机并行算法模拟材料的物理、化学和力学行为86414321qymeng15孟松鹤教授/博导/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所长/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极端环境与材料响应的耦合问题;新型热防护系统及材料的设计与优化;先进复合材料结构分析与评价86417560mengsh16孙毅教授/博导/系主任细观力学;疲劳、损伤与断裂力学,电子封装结构可靠性评估与寿命分析86418124sunyi17孙雨果教授/博导断裂力学、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分析与评价、力热环境下多功能复合材料响应86402386sunyg18谭惠丰副教授/博导空间大型展开

20、结构,柔性复合材料,计算力学86402327tanhf19王 聪教授/博导/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所书记航天大型柔性结构动力学、振动与控制;水下发射技术、运动体多相流动力学86403273mfzhang120谢志民教授/博导橡胶及橡胶复合材料力学,复合材料界面力学设计,声学超材料,空间充气展开结构86402378, 13936448247xiezhm21徐敏强教授/博导/航天工程系副主任机械设备故障诊断;航天器故障诊断;振动信号处理;空间碎片建模86414479xumq22于开平教授/博导/航天科学与力学系副主任飞行器结构动力学与控制,结构振动噪声分析与控制;计算力学;水下高速航行体动力学理论

21、与试验8641432086418100yukp23张嘉振教授/博导/五届国际结构材料的疲劳和损伤大会执委金属材料疲劳、断裂问题;复合材料结构强度研究;飞行器界结构设计jiazhenzhang888824张嘉钟教授/博导/国际声学与振动学会会员设备的振动机理研究,振动的隔离以及振动的控制是振动领域内的研究8641447986418873zhangjz25张秋华教授/博导力学本构特性及其相关测试技术研究;航天飞行器轨道力学与追逃对策研究86418100zhangq_h_26周振功教授/博导:断裂力学、复合材料结构力学、压电压磁材料,功能梯度材料力学性能分析及非局部理论应用27王长国副教授/博导/复

22、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 所长助理薄膜结构跨尺度力学及多尺度方法;薄膜结构的相关屈曲与耦合振动;临近空间无人飞行器结构关键力学问题86402317wangcg28魏英杰副教授/博导多相流体动力学;空气动力学86413510yingjiewei29韩文波副教授/博导超高温防热材料设计、制备及性能评价86403016wbhan30洪长青副教授/博导陶瓷基复合材料;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超轻质非烧蚀型热防护材料;低密度低烧蚀防隔热材料86403016hongcq31王荣国教授/博导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优化设计与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超轻量化复合材料压力容器86402399wangrongguo32张幸红

23、教授/博导超高温非烧蚀防热材料防热机理;梯度功能材料的设计;材料燃烧合成理论及燃烧合成与致密化技术86402382zhangxh33李垚教授/博导材料的热防护结构与性能研究;材料防腐性能研究;离子液体电沉积半导体材料;新型有序结构材料的研究与性能86403767 86402345liyao34李宜彬教授/博导/国际薄膜学会,常务理事多尺度复合材料界面增韧机理;多功能碳纳米管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温合金及其抗氧化涂层;86402326liyibin35郑永挺副教授/博导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连续纤维增强金属、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纳米陶瓷原位合成;燃烧合成机理与工艺86402392zhen

24、gyt信息来源:控制科学与工程教学科研单位控制科学与工程系该系是全国最早开展自动控制方面教学和科研的教学单位,设有教学实验中心、一汽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联合实验室、微芯公司单片机联合实验室等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现有教授14人(其中博导11人),副高职人员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1人。主要学科方向:鲁棒与最优控制,智能控制与神经网络控制,计算机控制,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机器人控制,组合导航技术等。已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多项,中国科技图书三等奖1项。系主任:刘志远 教授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主要研究方向:鲁棒控制、广义系统与时滞系统、磁浮轴承控制、导航与制导技术

25、。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7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多项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和其他省部级多项奖励。五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被SCI、EI收录200余篇。撰写学术论著作3部,获国家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1项、中国图书奖一项。主任:段广仁 特聘教授控制与仿真中心该中心于1986年建立,是集多学科为一体、科研及人才培养并重的研究单位,主要从事非线性鲁棒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飞行器制导控制技术研究、军用仿真用非标准设备及军/民用仿真控制系统的研制。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9人,其中院士1人,博导5人,副高职人员8人。中心现已逐步成为我国飞行器半

26、实物仿真技术的研究基地,1999年在国内高校中率先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多项。主任:杨明 教授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是我国大型高精度惯导测试设备研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设有系统设计、空间飞行器控制、惯性仪表及系统、先进控制技术、精密测量5个研究室。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人。中心已研制出单轴、双轴、三轴各种高精度测试和仿真转台30余台,研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已形成批量生产能力。获国家科学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省部级奖励多项。主任:王常虹 教授主要导师信息序号姓名研究方向单位电话电子邮箱

27、所在单位1刘志远汽车电子控制,先进控制理论与应用0451-86415750liuzy_hit控制科学与工程系2沈毅智能控制与信号处理,飞行器探测制导与控制0451-86418378shen控制科学与工程系3马广富卫星姿态控制,飞行控制0451-86402108magf控制科学与工程系4陈兴林飞行器控制及仿真,计算机控制86415259chenxl控制科学与工程系5李士勇智能控制,智能优化0451-8641 3411-8504lsy控制科学与工程系6何平工业过程测量与控制,卫星姿态控制86413411-8607heping控制科学与工程系7周荻非线性控制,飞行器制导与控制0451-8641341

28、1-8507zhoud控制科学与工程系8王强数据融合,智能检测与信号处理86413411-8602wangqiang控制科学与工程系9何朕鲁棒控制广义系统86413411-8504hezhenhit.edu,cn控制科学与工程系10胡庆雷非线性控制理论与应用,航天器姿态控制与确定0451-86413411-8606huqinglei控制科学与工程系11王岩计算机控制空间光通信控制86413411-8610yanw控制科学与工程系12葛升民惯性技术飞行器控制86402151geshengmin控制科学与工程系13李传江航天器/卫星姿态控制,最优/非线性控制理论86402726lichuan控制科

29、学与工程系14赵林辉控制科学与工程系15张淼故障诊断遥感信息解译86413411-8602控制科学与工程系16张广莹计算机控制鲁棒控制86413411-8503zzgy1029控制科学与工程系17宁永臣复杂系统软件工程86414529ning6251控制科学与工程系18强盛智能控制非线性控制86413411-8502sqiang控制科学与工程系19杨旭东遗传算法、卡尔曼滤波、软件工程、软件开发检测技术,数字信号及图像处理0451-86413411-8508yxdm;yxdmyf控制科学与工程系20王艳现代测量与测控技术,超声检测与处理86413411-8602wyabc控制科学与工程系21罗晶

30、机电控制检测技术86413411-8501luojing控制科学与工程系22林玉荣惯性技术与测试非线性滤波86413411-8503lingyuronghl控制科学与工程系23王常虹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飞行器导航与控制86418091cwang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24强文义智能控制和智能机器人,复杂系统控制与决策86402352qiangwy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25曾庆双运动控制飞行器控制86402350-4102zqshuang2000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26高会军鲁棒控制与滤波时滞系统及其在网络化控制及网络拥塞控制中的应用86402350-3141hjgao空间控制与惯性

31、技术研究中心27曾鸣计算机控制、精密伺服控制,鲁棒控制,惯性技术86402350-4011zengming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28王茂自适应控制变结构控制86402350-2656wangmao0451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29任顺清精密测试,惯导测试设备研制86402350-4051renshq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30张迎春卫星控制系统设计,计算机仿真zhang 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31Okyay Kaynak模糊控制机器人控制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32吴立刚鲁棒控制及滤波随机系统、切换系统0451-86402351-4121lgwu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33张

32、立宪鲁棒控制,非线性控制,飞行器控制0451-86418034lixianzhang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34邱剑彬混杂系统,模糊系统控制,信号处理,机器人学0451-86402350jbqiu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35肖峰复杂系统动力学多智能体协同控制13681367165fengxiao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36尹珅故障诊断过程控制18003656858shen.yin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37马广程飞行器控制及仿真,计算机控制86402350-3081maguangcheng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38伊国兴惯性导航飞行器控制86402350-4051ygx空间控制与惯

33、性技术研究中心39屈桢深空间控制视觉技术86402350-4031ocicq126com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40刘国良智能控制航天器健康管理86412703liu88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41陈希军运动控制导航86402350-4051chenxijun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42凌明祥惯性技术、运动控制,鲁棒控制86402234-8219lingmx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43于金泳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网络化控制系统yujinyong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44刘雨智能控制,惯性技术、鲁棒控制0451-86402350-4011liu_yu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45温奇咏

34、计算机控制系统、惯性技术运动控制86402350-4031wenqy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46王毅计算机控制非线性控制86402350-4011ywang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47于志伟计算机控制系统、高精度伺服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非线性控制系统86402350-4011yzw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48孙光辉智能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鲁棒控制guanghuisun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49杨学博鲁棒控制与滤波智能控制xueboyang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50王子才复杂系统理论非线性最优控制系统0451-86402597wzc控制与仿真中心51姚郁鲁棒控制理论与应用,先进制

35、导与控制方法0451-86414580yaoyu控制与仿真中心52杨明系统仿真VV&A与可信度评估,现代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0451-86418236myang控制与仿真中心53史小平复杂系统仿真飞行器智能控制86402379sxp控制与仿真中心54伞冶复杂系统控制与仿真,飞行器控制86416571sanye控制与仿真中心55马克茂非线性控制,飞行器制导与控制0451-86402946makemao控制与仿真中心56赵辉机电伺服实现技术,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0451-86403489zhaohui控制与仿真中心57马杰飞行器半实物仿真技术,先进机电伺服控制理论与应用0451-86402947m

36、ajie控制与仿真中心58马萍复杂系统仿真VV&A与可信度评估,分布交互仿真0451-86412948pingma控制与仿真中心59朱奕系统仿真过程控制86416571zhuyi控制与仿真中心60贺风华飞行器制导与控制,非线性控制,混合控制0451-86402947hefenghua控制与仿真中心61遆晓光飞行器制导、控制与仿真技术图像制导与模式识别0451-86402946dixiaoguang控制与仿真中心62杨亚非导航、制导理论与方法,惯性元件测试理论与方法0451-86402946yafei控制与仿真中心63刘飞仿真技术及应用智能数据分析、智能控制系统设计0451-86412948li

37、ufei控制与仿真中心64王松艳飞行器制导控制非线性控制方法应用研究86412948wangsyhit控制与仿真中心65方可仿真系统VV&A仿真模型验证045186412948fangke控制与仿真中心66杨宝庆飞行器制导控制预测控制0451-86403507ybq控制与仿真中心67陈松林先进伺服系统机器鱼建模与控制0451-86403507songlin控制与仿真中心68李伟复杂仿真分析评估,分布式仿真0451-86412948frank控制与仿真中心69霍鑫非线性控制运动控制0451-86403507huoxin控制与仿真中心70段广仁鲁棒控制航天器控制86418024g.r.duan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研究中心71黄显林飞行器导航与控制,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综合86402689xlinhuang 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研究中心72刘国平网络化控制理论与技术,物联网数据融合与控制86403762gpliu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研究中心73严质斌通信约束下的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多项式非线性系统zbyan 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研究中心74宋申民非线性系统鲁棒控制智能控制与智能优化,飞行器制导控制与仿真技术86402224-8214songshenm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