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调查报告样本.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2975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调查报告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学生调查报告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学生调查报告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学生调查报告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学生调查报告样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调查报告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调查报告样本.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次调查涉及大学生的整个课外活动,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兴趣丰富多彩,范围广泛,种类繁多。当代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按次序排列分别为:体育运动(49%)、阅读(21%)、文娱活动(12%)、聊天聚会(11%)、逛街旅游(5%)、其他(2%)。本次调查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范围是书籍、报纸和杂志,调查表明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就是阅读,排序仅次于体育活动,位列第二。(一)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状况目前大学生最喜欢阅读的课外书籍按次序排列为:文学类(41%),社会政治法制类(23%)、历史人物类(9%),英语计算机类(7%),经济类(6%),专业辅导类(3%),生活类(2%),科技类(1%),军

2、事类(1%),其他(7%)。目前大学生最喜欢阅读的报纸分别是参考消息(32%),中国青年报(17%),光明日报(12%),人民日报(11%),本专业类报纸(9%),体育类(7%),晚报类(5%),文摘(3%),其他4%。目前大学生最喜欢阅读的杂志分别是:文摘类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等(38%),青年类的中国青年、大学生等(21%),专业类(12%),体育、婚姻、家庭、生活类(11%),社会法律类(8%),影视类(5%),其他5%。(二)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差异从年级看,低年级大学生比较喜欢娱乐性、消遣性的课外读物;高年级大学生比较喜欢知识性、专业性和学术性的课外读物。例如,低年级大学生最喜欢言情、武侠

3、类小学的人数为24%,而相对高年级只有7%(p0.01)。高年级大学生阅读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书籍、报刊的人数为16%,而低年级相对只有4%(p0.01)。从性别看,女大学生比较喜欢轻松、娱乐性、消遣性的文学类、生活类、言情类课外读物,男大学生比较喜欢严肃性、理论性、专业性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科技等方面的课外读物(p0.01)。(三)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分析课外阅读兴趣,是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课外活动兴趣之一,仅次于课外体育活动兴趣,占总人数的21%,这也是大学生作为知识文化群体的主要特征。调查发现,文学书籍(主要是小说)依然是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中最主要的读物,这与文学自身的特色与优势

4、有关。参考消息作为大学生最喜爱阅读的报纸,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最关心的仍是现实社会和时事政治,他们特别喜欢迅速客观的报道和中肯的评论分析,而这正是参考消息的办报宗旨,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渴求更多了解中国、了解世界的思想状况。读者(原读者文摘)是大学生最喜欢阅读的杂志,在紧张而又枯燥的专业学习之余,大学生们希望阅读一些高质量的休闲、娱乐类读物,而读者所追求的隽永、和谐、亲情、人性等风格,非常适合大学生的阅读心理(也适合更多的大众),因此成为了大学生首选的阅读刊物。造成大学生低年级和高年级阅读兴趣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低年级大学生的理论素养比较差,学术水准较低,专业理想尚未完全形成,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方法,因

5、而对专业性、理论性、学术性的课外读物难以产生兴趣,只能把阅读兴趣主要放在消遣、娱乐性的读物上。特别是许多女大学生对严肃的逻辑性强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科技等方面的读物兴趣更少,而对活泼、轻松、娱乐性的文学类、生活类、言情类读物甚感兴趣,这主要和女大学生的重形象思维,情感丰富细腻,社会亲和性强等特有的性别心理有关。大学生调查报告范文2009-6-11 一五:07:04 来源: 作者: 【】 阅读: 栏目: 当前农村初中生学习心理的调查报告 湖北省长阳县渔峡口镇第二初级中学 覃章成 我们于1999年3月5月,对渔峡口镇的两所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

6、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渔峡口镇第一、第二初级中学进行,共发问卷1021份,回收有效问卷1004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

7、,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

8、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

9、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

10、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一八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

1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

12、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初中生的教育 1 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教师座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由于

13、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

14、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 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平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

15、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

16、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

17、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

18、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

19、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

20、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

21、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

22、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习。 如何写调查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的格式 农村调查报告 中学生手机消费调查报告高中生调查报告 暑假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大学生调查报告参考题目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

23、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大学生阅读调查:阅读状况报告告诉我们什么?2010-04-28 03:37:45x陈品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一八55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寄托我们民族未来希望、作为今后国家建设中坚力量的

24、中国当代大学生,他们课余的阅读状况如何呢? 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编辑出版系梁春芳教授曾组织学生,对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杭州地区16所高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的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巧合的是,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辑出版系余皓明教授也组织学生,对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的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做过问卷调查。这两份来自我国东南沿海城市的调查报告有着太多的相同之处,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阅读状况。调查显示:大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用于上网,上网时间超过了读书的时间;超过六成的大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兴趣爱好

25、;他们喜欢阅读文学名著,认知阅读的重要性,但又困惑于不知道读什么书和不知道怎么去读书。 读不读网络阅读挑战传统阅读 629份的回收问卷,显示杭州地区16所高校的学生课余时间主要用于上网和阅读书报刊,两者的比例分别占81.7%和51.5%;平均每天课外读书时间,半小时至2小时的占84%,4小时以上不足6%;每学期读书的数量,1-5本的占68%,0本的占4%。 500份广州地区的调查问卷说明,76%的学生课余时间用于上网,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超过7成;43%的学生平均每天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下,只有一五.4%的学生平均每天阅读时间在2小时以上;每学期阅读1-3本的占46%,阅读4-6本的占25.4%。

26、 余皓明:这些数据说明,网络是大多数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内容。由于网络的多功能优势可以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要,学生的课余时间被网络夺走,使得他们在有限的课余时间里对纸媒的阅读时间减少。不过,从上网的目的看,查阅资料的人数比例最高,说明学校图书馆的部分功能已被网络取代。同时,利用网络作为辅助性的学习工具,上网查阅资料实际上也是一种阅读的延伸。从读书的目的看,大学生阅读是相对独立自由的。 陈德弟(南开大学教授):总体来说,大学里博士读书的比硕士多,而硕士读书的比本科生要多。主要是由于现实就业和四六级英语考试的压力,大学生太过功利,只要能找到好的工作,有的学生被保研也不愿意读。其次,名牌大学,如进入21

27、1工程、985工程的高校中,读书氛围要比地方院校好多了。 荣方超(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硕士研究生):阅读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占有较大比重。原因在于专业学习的需要、获取资讯的需要、兴趣休闲的需要。同时,学校图书馆提供了丰富的图书资源,高校有较好的阅读环境。第二,大学生的阅读结构主要由专业书、经典作品、畅销书组成。由于课堂讲习、论文写作的需要,须广泛粗略阅读大量专业图书,同时聚会聊天或者休闲又需要阅读一些流行时尚的图书,如文史青春类畅销书。 读什么阅读经典提高人文素质 广州的调查显示,超过5成的学生喜欢阅读文学名著,比例超过了名列第二的专业书的阅读,位居榜首。69.8%的学生认为经典阅读非常重要和

28、比较重要,但阅读5本以下的人数占了32.7%,阅读6-10本的人数占37.6%。杭州的调查中,文学阅读里排在前三位的是经典名著、青春文学和散文,此外依次是玄幻小说、武侠小说、评论和诗歌。 余皓明:为什么会出现认为经典阅读重要、却读之甚少的情况呢?主要原因是:晦涩难懂;内容与时代脱节;专业更重要;没有兴趣。我认为,经典本身属高端读物,需要有阅读的兴趣和较强的阅读能力,还要有一定的阅读心境。曲高和寡,故读的人自然就少。另外,要使学生对经典阅读感兴趣,首先要解决他们阅读的障碍,对于那些内容难懂的经典,需要有高质量的辅助读物,如“今译”或“导读”之类。在这方面,央视“百家讲坛”对经典普及的成功为我们提

29、供了启示。还有,要挖掘具有鲜活思想文化资源同时又富有时代气息的经典向学生推荐,如毛姆的小王子、人性的枷锁等,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同时,我一直认为,阅读是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国家和相关的行政部门、高校、出版产业、阅读者等多个子系统,假如我们只是要求这个大系统中的某个子系统阅读价值链的终端大学生应该如何如何,那是不太现实的。更为可行的办法是,价值链上的各种力量要协作整合。环境决定心理,心理决定行动。容易受风尚的影响是大学生的特点之一,如果在国家与出版业、高校的共同努力下,校园阅读成为一种风尚,使学生感到阅读是一种时尚,不阅读就是“老土”时,那么,阅读就可能就会变成一种需要,一种“悦

30、读”了。 庞雪晨(山西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科学技术史专业博士生):我认为,更早接触到情感诉求的90后进入大学后,所选择读物的故事内容会更加开放,以满足他们对成年人多元情感冲突的猎奇和完成他们对自由独立向往的现实性追求。另外,对于渴望提升自身素质的大学生,无疑会选择经典性、传奇性的读物,例如对于丹、余秋雨等文化学者普适作品的阅读,可以使大学生在短时间内有效完成自我知识结构重塑,以满足他们在同龄人群体生活中自我展现和自我认同的特殊心理成长需要;有的还会阅读具有传奇性色彩作家的著作,例如女生会阅读张爱玲、波伏娃、杜拉斯等女作家的传世佳作,这十分符合处在角色转变中年轻女性的阅读心理,从已有知识中寻找自

31、己未来的路。还有,作为时尚休闲类书刊的选择,如花溪、南风或一些与港澳台青春电视剧的紧密相连的纸质出版物,只会在大一大二时作为一种兴趣的延续而得到购买,但这样的阅读兴趣逐渐会随着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增长而被淡忘在记忆中。 总之,大学生群体特点是心理变化具有跳跃性、求知性、交替性、猎奇性,自然造成选择时的困惑和迷茫。这主要源于阅读外在选择与内在心理需求的不统一。外在选择可能来自群体压力、媒体宣传、课堂延伸、反复听闻、图书馆藏书等,而内在心理却要求阅读达到某种效果或目的。我觉得这种由大学生复杂激烈的心理变化引起的具有强烈目的性的阅读反而会造成阅读效果的不明显,产生从已成知识中寻找答案的预期失落。在这一过

32、程中也许大学生们会问,我们读书有用吗?能解决实际问题吗?而正是这一急于求成的功利主义阅读心态往往就会造成大学生阅读市场的萎缩。 除此之外,学校图书馆的书可能往往不是学生想读的书,年代久远、专业性强都呈现出无趣或严肃的气氛。图书馆的购书系统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脱节。我分别在杭州、昆明、太原的三所大学就读,可以确定的是这三所学校的图书馆征订工作都没有做过大学生阅读需求调查,尽管在网站上都有与读者交流的通道,多是形同虚设。针对这个问题,应该以学校或学生会为主体促成大学生的阅读需求的主动表达和切实解决。 朱瑞珂(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对于我和周围的同学来说,现在读的书主要包括专业书籍、职场类图书、网络热

33、门小说。读专业书籍,一是学业需要,兴趣所在,二是为了考试和考证,这种原因下我们更能够集中注意力、高强度地看书。读职场类书籍则是为了获取做人做事的启发,思考职业发展途径,认识社会。读网络热门小说,主要是一种休闲娱乐,是平时放松的方式之一。 怎么读大学生需要阅读指导 来自广州高校的调查显示,不知读什么书和不知怎么去读书的人数分别为39.2%和33%。而来自杭州高校的调查显示,在阅读中最主要的困惑是不知道读什么书和不知道怎么读,比例分别是46.4%和31.8%。在是否需要专家导读调查中,55.8%的学生认为很需要和比较需要。 梁春芳:这说明交流图书资讯和加强专家导读是大多数学生的需求。我在浙江工商大

34、学连续7年开设了“畅销书与阅读时尚”选修课,学生人数从最初的不足40人扩展到现在的120多人。 我在调查中还发现,85%以上的学生认为目前一些媒体发布的畅销书排行榜单对大学生阅读引导作用并不大。这些畅销书好似一块大蛋糕,看上去可以“通吃”,比较适合大众阅读的口味,但对大学生来说,很难满足这个读者群体的兴趣和阅读愿望。目前我国出版业在设置图书产品线时已经非常注意读者定位,但在图书销售、宣传及阅读引导方面还处于一个一块大蛋糕“通吃”的状况,还有待出版界和媒体通过共同努力加强阅读指导。 徐雁(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其实,“书香社会”只能是一个文学好书飘香的社会,“学习

35、型社会”要以文学阅读和推广为人文基础。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必须重建文学阅读的优秀传统和学科基础。在这方面,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大学图书馆,要行动起来,要切实让图书馆的书活动起来,藏书要以读书用书为“抓手”,“全民阅读”为“推手”,不要让它们变成“图书博物馆”或者“大机房”。如可进行“漂流一批小说,收获一片书香”读书征文活动、“同读一部好书,同看一部影视剧”的“大阅读”心得演讲比赛。而“万物皆书卷,天地阅览室”,让大学生多读“无字之书”,还可以有创意地开展职业主题书刊阅读教育活动。如医药学类的院校,不妨进行“药王、医圣故里行”主题教育活动等。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没有铁肩与妙手,怎能担当大道与书写锦绣文章?阅读是获取知识、发展心智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的阅读状况关乎他们的综合素养及能力。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在阅读中做到“左书右网”两手“硬”,才能从信息世界中获得知识、学识、见识和胆识,“读书方恨知识浅,观海乃觉天地宽”! 12.16.202214:3514:35:0422.12.162时35分2时35分4秒12月. 16, 2216 十二月 20222:35:04 下午14:35:042022年12月16日星期五14:35: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