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农民工融入社区调查报告(压缩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海新区农民工融入社区调查报告(压缩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年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研究报告来自天津滨海新区的调查分析天津市南开大学 唐忠新天津市民政局 杨丽荣 刘栓天津市滨海新区民政局 任中胜 刘功观点: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客观上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再者,城乡差距的拉大使得城市务工的收入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务农的收入水平,因此,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为谋求更高的经济收益,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就业。于是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农民工群体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农民工的就业具有很大的流动性,成为现代城市中一支庞大的劳动力大军。大量农民工在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忍受着诸多问题的困扰,例如工资偏低问题、工作安全问题、
2、社会保障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大都与农民工的社区融入问题直接有关。虽然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工作在城市,但户籍仍在农村,尚未成为城市社区的“正式居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很多方面都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距,甚至出现严重的社会排斥现象,导致农民工对于城市社会的融入程度较低。随着老一辈农民工年龄增大并逐渐返乡,青年农民工逐渐取代其主体地位。对青年农民工来说,他们深受现代城市文明的熏陶,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文化观念已经与其父辈有着很大不同,一方面是其对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排斥与疏离,另一方面是其对城市生活的认同与向往,因此,青年农民工对于城市社会的融入需求非常强烈。然而,城市容纳程度的有限,现行制度的弊端以
3、及农民工自身的局限性,使得大多数农民工在城市处于“经济接纳,社会排斥”的边缘地位,产生了青年农民工的融入需求与城市接受程度之间的矛盾,并由此衍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新时期,如何加强农民工的管理以维护社会稳定,如何为农民工提供有效保障和良好服务以改善其生活状况,要创造广阔的空间与平台以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天津市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东部,是我国京津城市和环渤海城市带的交汇点。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该地区涌入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在为滨海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也给当地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如何让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当地社区,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是天津滨海
4、新区乃至天津市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并为此作出了诸多努力。本文以滨海新区的塘沽为试点,通过现状调查,分析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障碍和壁垒,提出了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推进农民工融入社区的基本思路和实现改革的措施和对策。关键词:社区建设 农民工 融入社区 改革 思路 措施天津市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东部,是我国京津城市和环渤海城市带的交汇点。塘沽地区作为滨海新区的核心区,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常住人口47万多人,暂住人口21万多人,是全市农民工数量较多的城区之一。一、政府和社区组织推动农民工融入社区的工作情况分析(一)天津市各级政府组织推动农民工融入社区的政策措施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2006年3
5、月,国务院在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要抓紧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搞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切实为农民工提供相关公共服务,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意见专门强调了社区管理服务的重要作用,指出“要建设开放型、多功能的城市社区,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农民工服务和管理平台。鼓励农民工参与社区自治,增强作为社区成员的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能力。发挥社区的社会融合功能,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与城市居民和谐相处。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和文化设施,城市公共文化设施要向农民工
6、开放,有条件的企业要设立农民工活动场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文化活动,丰富农民工的精神生活。”天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民工问题的方针政策,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先后出台了若干文件,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其中:2006年7月,天津市计生委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的意见,提出了以下九项措施:落实以输入地为主、输出地和输入地协调配合的管理服务体制;督促各地把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做好农民工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及技术服务工作;做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免费发放工作;加强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
7、台建设;积极构建社区农民工计划生育工作平台,发挥社区管理服务的重要作用;加强和改进农民工计划生育统计管理工作;积极参与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等相关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积极探索农民工计划生育工作新模式。天津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在2009年农民工就业服务工作要点中要求:以“春风行动系列活动”、“春风送岗位活动”为载体,积极协调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作用,全面落实面向农民工免费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就业(职业)培训、就业援助和公共就业服务;搭建就业政策咨询服务平台,宣传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免费职业介绍、就业培训相关政策措施,开设农民工就业咨询服务窗口,为农民工提供进
8、城务工基本常识、就业途径、职业指导、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和维权注意事项等咨询服务,提高就业服务水平;结合本区县具体情况,就辖区企业经营状况、农民工就业等,提出调研课题,对辖区企业经营状况、用工需求、现岗位稳定情况以及各类用人单位、社区开展农民工就业情况开展调研活动,适时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城乡建设与交通委员会在2009年天津市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工作安排中要求达到以下三个目标:完成建筑业农民工培训5万人,建筑业农民工持证上岗率累计达到60%,中、高级工比例不低于持证人数的20%;办好农民工业校,全市在施项目农民工业校不少于500家;启动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工程,推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高中、高级工
9、持证比例。天津市塘沽区作为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心城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民工融入社区的一系列政策要求,取得了显著成绩。2008年,在“千校百万”进城务工培训活动中,塘沽区共培训进城务工青年12761人。在“筑城行动”志愿活动中,塘沽区吸纳804名进城务工青年先后加入了维护社会治安的志愿者队伍。为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塘沽区成立了“清欠办公室”,由区建委牵头,区公安局、建委、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联合办公。2009年,塘沽区“清欠办公室”已处理投诉94件,涉及农民工3190人,讨回拖欠工资1726万元。区司法局为农民工开设了法律援助窗口,对因工资拖欠、交通事故、工伤事故造成
10、的人身伤害赔偿案件,予以司法援助。2009年,区司法局为千余名农民工提供咨询服务,代书2000余件,代理民事案件30余件、刑事案件10余件。2009年塘沽区公安局为促进农民工管理服务,招聘了110名流动人口协管员,协助社区民警开展农民工管理服务工作。塘沽区各街道办事处作为塘沽区政府的派出机关,在促进农民工社区融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向阳街道为例,该街道办事处积极组织“民主法制、守法维权”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近年来共推出宣传板报30余期,图片展览20余次,举办法制讲座18次,法律知识竞赛6次,发放宣传材料3万余张。与此同时,向阳街道还积极为农民工服务,包括为女性农民工免费查体、每年为农民工举办消
11、夏文艺晚会等等。(二)塘沽各社区组织推动农民工融入社区的工作情况为了比较系统地了解塘沽各社区组织推动农民工融入社区的工作情况,我们对全区社区工作者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共获取有效样本377份。被调查的社区工作者平均年龄39.8岁,最小的22岁,最大的59岁;女性所占比例为93.4%;高中(中专、技校)和大专水平文化程度者居多,对于全区乃至全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具有较高的代表性。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塘沽区社区组织针对农民工融入社区问题所开展的工作,呈现以下三个特点:1、工作内容多样化概括地说,塘沽区社区组织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的工作有两大部分,一是农民工管理工作,一是农民工服务工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12、无论是农民工管理工作还是服务工作,其内容都呈现多样化特点。例如,农民工管理工作包括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和治安管理等,而农民工服务工作包括农民工居住服务、就业服务、子女教育服务、维权服务、社会救助服务、参与社区文体活动和社区志愿服务、社区法律或技能培训服务、咨询服务、纠纷调解服务等等。如图1所示,被调查的94.2%的社区工作者回答,该社区开展了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工作;84.9%的社区工作者回答,该社区开展了农民工治安管理服务;83.5%的社区工作者回答,该社区动员和鼓励农民工及其子女参与了社区文体活动;79.8%的社区工作者回答,该社区开展了面向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社区志愿服务;79.4%的社区工作者
13、回答,该社区开展了面向农民工的纠纷调解服务;74.3%的社区工作者回答,该社区开展了面向农民工的就业服务;74.2%的社区工作者回答,该社区开展了面向农民工的法律或技能培训服务;70.0%的社区工作者回答,该社区开展了面向农民工的咨询服务;61.8%的社区工作者回答,该社区为农民工提供了居住方面的服务;61.6%的社区工作者回答,该社区开展了面向农民工的社会救助服务;58.3%的的社区工作者回答,该社区开展了面向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服务;47.7%的社区工作者回答,该社区吸纳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参与居委会选举;47.2%的社区工作者回答,该社区开展了开展了农民工维权服务。这些数据表明,塘沽区各社区程度
14、不同地开展了多方面的农民工管理服务工作。图1 社区组织开展的农民工管理服务工作 社区开展的内容多样的农民工管理服务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民工解决融入社区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工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2、重在管理,服务相对不足通过分析问卷调查资料,可以发现,在社区组织开展的农民工管理服务工作中,对农民工的管理是重中之重。被调查的94.2%的社区工作者回答,该社区开展了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工作;84.9%的社区工作者回答,该社区开展了农民工治安管理服务。这两项管理工作最为普遍。进一步分析还发现,被调查的80.9%的社区工作者回答,该社区
15、经常开展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工作;67.1%的社区工作者回答,该社区经常开展农民工治安管理工作。这说明,对农民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治安管理是经常性的社区工作。而其他服务活动的普及率和频率远不如此(如图2所示)。图2 社区组织经常开展的农民工管理服务工作情况当然,经常开展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有利于稳定我国的低生育水平,有利于农民工的生殖健康,对提高人口素质具有积极作用,而农民工治安管理工作的经常开展则可以营造和谐、良好的社区环境,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但是,农民工服务工作开展频率相对较低,无疑会影响其融入社区,同时也不利于优化管理。国务院在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将“强化服务、完善管理”作为
16、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工作,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3、服务工作很不均衡 虽然社区服务于农民工的工作内容具有多样性,但是,各项服务工作尚未均衡开展。如图3所示,在11项主要的服务工作中,农民工及其子女参与社区文体活动(42.4%)、农民工及其子女社区志愿服务(41.1%)、农民工社区纠纷调解服务(40.1%)等3项农民工服务工作,相对而言比较经常开展。而其余7项服务(包括:农民工社区法律或技能培训服务、农民工就业服务、农民工社区咨询服务、农民工社会救助服务、农民工子女教育服务、农民工维权服务、农民工居住服务,不包括农民
17、工参与社区选举),在多数社区只是偶尔开展或尚未开展。特别是农民工子女教育服务(17.5%)、农民工维权服务(17.5%)、农民工居住服务(15.9%),远远尚未满足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图3 社区为农民工的服务工作开展不均衡 社区组织不应只是将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服务内容,以及与治安管理直接相关的服务内容,作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重点,而忽视那些关系到农民工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教育权利的服务内容。经常让农民工及其子女参与社区文体娱乐活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精神娱乐、社会交往需求,有利于农民工融入社区生活。但是,如果围绕解决涉及农民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则更加
18、有利于农民工真正融入社区。二、青年农民工融入社区的现状分析走进城市社区的青年农民工,其群体内部究竟是怎样一种构成,他们目前在城市中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生存状态,这些问题是我们在探讨青年农民工社区融入的障碍因素以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的前提和基础。本次农民工问卷调查的内容,不仅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在津时间等基本信息,还包括了“住房情况”、“职业”、“月均收入”等经济生活维度的信息,“交往人员”、“娱乐方式”、社会参与等社会生活维度的信息以及“在津生活感受”和“将来打算”等针对青年农民工心理主观感受方面的信息。本部分根据上述几方面的调查数据统计结果,描述并分析塘沽地区青年农民工的
19、基本构成、经济生活状态、社会生活状态以及心理层面的主要特征。(一)塘沽地区青年农民工的基本状况1、性别和年龄特征本次调查样本中,男性481人,女性335人,男女比例约为1.4:1。被调查者年龄最小为17岁,最大为45岁,平均28.8岁;95.5%的被调查者的年龄分布在35岁以下(各年龄段比例如图所示)。图4 被调查者年龄分布图2、文化程度特征文化素质水平是影响青年农民工社区融入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如图5所示),被访青年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有以下几个特征:(1)初中文化水平人数最多,占有效回答的53.3%。这说明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体制下,多数农村青年都接受了基本的初中教育。(2
20、)仍然有相当一部分青年农民工未达到初中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青年农民工比例合计达16.3%。(3)被调查青年农民工的文化程度略高于全国水平,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被调查者共占30.4%,还有少数青年农民工接受了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图5 被调查者文化程度分布图3、婚姻状况此次调查的青年农民工中,73.1%的人为已婚人员,25.2%的人未婚,离婚和丧偶的人员比例很小,分别为1.5%和0.2%。从青年农民工的同住人员情况来看,已婚人员中有超过90%以上的人与配偶居住在一起,这一方面反映了农村青年“举家打工”的倾向,同时也侧面反映了青年农民工的社区融入程度相对较高。4、在津生活时间调查结果表明(
21、如图所示),在津生活三年以上的青年农民工已经达到55.7%,一年以上的高达80.4%。在津务工经历的长短,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青年农民工具有融入到其工作和生活的城市社区的积极态度。图6 被调查者在津生活时间统计图(二)塘沽地区青年农民工的经济生活状况1、就业状况客观地说,多数农村青年进城务工经商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还是“吃饭”问题如何吃得饱,能否进一步吃得好。那么,青年农民工在城市里赖以谋生的手段是什么呢?本次调研对青年农民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数据统计。表1中列示了被调查者的职业分布:表1 被调查者青年农民工的职业分布职业人数(人)占总体百分比(%)有效百分比(%)企业管理人员232.82.9个
22、体户21926.727.3商业服务业服务人员12014.615.0物业、环卫人员13316.216.6家政服务员(保姆)162.02.0工厂操作工11614.114.5建筑、装修工11213.714.0其他职业475.75.9暂时没有工作151.81.9无回答192.3-合计820100.0100.0从有效百分比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青年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有以下四个特点:(1)“上层职业”从业率低。仅有2.9%的青年农民工从事地位较高的管理性工作,除此之外(暂不考虑“其他职业”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人处于陆学艺关于中国十大社会阶层划分的前五个阶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青年农民工群体仍然处在城市社会的底
23、层。(2)独立经营人员相对较多。被调查者中的“个体户”或受雇于个体户的占27.3%。结合访谈资料,我们认为,一部分青年农民工当“个体户”或受雇于个体户,主要是由于就业信息和自身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达不到当地正规企业或单位的招工门槛。当然也有少部分青年农民工试图通过“自己干”(自主经营)逐渐在城市站住脚。(3)服务业和工业是青年农民工分布较密集的职业领域。被调查者中,商业服务业人员、物业环卫人员、家政服务员的比例共计33.6%;工厂操作工、建筑装修工的比例共计28.5。这种职业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青年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范围相对较窄。(4)无业人员占比例很小。仅有1.9%的人填答“暂时没有工作”。
24、这一方面说明,暂不论其生存质量如何,青年农民工在城市中还是基本上都能找到谋生途径的,青年农民工的融入城市社区的“入门”问题还是基本上可以解决的。另一方面说明,青年农民工流入城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工挣钱,一旦务工可做,无职可谋,他们大都回乡谋生,只有极个别人才会闲居城市。2、收入情况高从业率可以说明青年农民工在城市里有了饭碗,但能否“吃得饱、吃得好”,关键要看他们的收入情况。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青年农民工自报的月收入最低为100元,最高为15000元,平均为1446元。初步来看,可谓是“贫富悬殊”,“收入差距过大”。表2较为详尽地显示了被调查者的月收入的分布区间。表2 被调查者的月收入
25、情况月收入(元)人数(人)占总体百分比(%)有效百分比(%)500(含)以下101.21.3500-1000(含)32940.143.41000-1500(含)23428.530.91500-2000(含)10412.713.72000-2500(含)202.42.62500-3000(含)384.65.03000以上232.83.0无回答587.1合计820100.0100.0从上表可以看出,收入在1500元(含)以下的青年农民工比例合计为69.8%,且被调查者的平均月收入为1446元。如果假定被调查者属于一个四口之家,夫妻月收入均为1500元,两个孩子在读。那么,无需仔细计算,每月3000
26、元的家庭收入,供给四个家庭成员的租房费用、伙食费用、生活杂费、孩子的上学费用,恐怕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生活。按照2008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数据,2008年天津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人均每月劳动报酬3328.4元,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18.5元。由此可见,天津本地职工的人均月收入相当于青年农民工的2倍多。青年农民工的平均收入仅略高于本地城市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况且他们还要负担高额的租房费用。这样的收入水平充其量只能融入城市社区底层社会。3、居住情况青年农民工要在城市谋生,首先要解决居住问题,无论这地方是他独占的还是与他人共用的,也无论他是拥有这个居所的所有权还是只拥有其居住权抑
27、或是什么权都称不上。本此问卷调查对青年农民工的居住情况进行了两个维度的调查,分别是“同居人员”和“住房情况”,前者指被调查者和什么人一起居住,后者反映被调查者对于其住所所拥有的权利或者受用程度。图7 被调查者同居人员统计图图8 被调查者住房情况统计图从图7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被调查的74.5%的青年农民工与自己的家人(或配偶、或子女、或父母)居住在一起,20.9%的与家人以外的其他人同住,4.6%的人单独居住。被调查的近3/4的青年农民工能够与家人共同生活在城市社区,这表明他们已在某种程度上开始融入城市社区。从图8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共计64.6%的被调查者租房而居(自己租或合租),租房费用会
28、占据他们生活支出的很大比例;住单位集体宿舍、亲友家、工地的人共占24.3%,他们相对不必为每个月高额的住宿费用担心,但在住所的受用权上受到一定限制;另有近10%的青年农民工已经购买了自己的房子。结合本此调研的其他数据,可以看出,已购房青年农民工中,78.8%的人认为自己已经适应了城市生活,他们基本上(95%)认为自己在城市中不会受到歧视待遇,但只有36.2%的人认为“在城市比在老家好”。尽管这样,他们中仍有82.5%的人将来打算长期在天津生活。(三)塘沽地区青年农民工的社会生活状况就业、收入、住房等经济问题是青年农民工在津立足的基础,能够维持生计对于他们来说可能虽不轻松,但也不是特别困难。然而
29、,真正融入城市社区,并非仅仅是指在城市有活干,有收入,有住所,还包括社会、心理等多层次的融入。本次问卷调查从交往对象、主要娱乐活动、社区活动参与状况等方面考察了青年农民工的社会生活状况,并以此测量他们在这一维度的社区融入程度。1、社会交往图9 被调查的青年农民工的交往对象分布 由图9可以看出,老乡和亲戚是青年农民工主要选择的社会交往对象,与二者交往的人的比例分别为71.9%和42.9%,这说明原本的熟人圈子仍然是青年农民工社交的主要选择。居于三四位的交往人群是调查对象在津认识的“当地居民”和“非当地居民”,交往比例分别为37.1%和25.1%,本地居民朋友这一指标直接地反映了青年农民工在城市社
30、区的融入程度。2、娱乐图10被调查的青年农民工的主要娱乐活动统计图统计结果显示(如图10),“看电视”是超过4/5的青年农民工的主要娱乐活动,稳稳占据众多娱乐选择方式之首;以 “听广播”、“看书报杂志”为主要娱乐活动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4.2%和22.5%。以上三种娱乐活动属于无互动的非交流式娱乐方式。相比之下,“和朋友聚会聊天”、“打牌”等当面互动的娱乐方式选择人数比例分别为18.4%和13.5%,远远被“看电视”这种传统的无互动娱乐方式抛在后面。选择何种性质的娱乐活动,对于促进青年农民工的社区融入有着不同意义。如果只进行无互动的非交流式的娱乐活动,或是仅在青年农民工群体内部进行娱乐活动,那就
31、会明显影响青年农民工融入社区的进程和速度。3、社会参与青年农民工在城市社区的融入状况,还明显地体现在他们参与社区事务方面。表3列示了被调查者在天津(塘沽)参加政府、街道、居委会举办的各种活动或得到各种服务的情况,具体包括选举人大代表或居委会成员、文体娱乐健身活动、法律政策、就业技能培训讲座、座谈会、社区志愿服务、体检服务、职业介绍、得到帮助解决居住问题和困难救助、子女照料、入托入学、辅导教育、维护合法权益、纠纷调解、法律、心理咨询、其他等13项内容。 表3 被调查的青年农民工参加社区活动或得到社区服务的情况活动(服务)内容经常参加或经常得到(%)偶尔参加或偶尔得到(%)没有参加或没有得到(%)
32、选举人大代表或居委会成员6.121.672.3文体娱乐健身活动8.147.244.8法律政策、就业技能培训讲座10.031.758.3座谈会7.527.365.2社区志愿服务17.437.045.7体检服务19.141.339.6职业介绍10.031.758.3得到帮助解决居住问题和困难救助5.028.566.5子女照料、入托入学、辅导教育7.724.368.0维护合法权益4.822.073.2纠纷调解8.229.362.5法律、心理咨询5.023.971.1其他1.17.890.0从上表可以看出,总的来说,青年农民工的社区活动参与率还不算高。在上表所列各种活动中,经常参加或经常得到服务的项目
33、较少,数据比例较高的仅是偶尔参加文体娱乐健身活动(47.2%)。社区志愿服务和体检是惠及被调查者相对较多的两项服务,但经常得到这两项服务的人员比例也仅为17.4%和19.1%,偶尔得到这两项服务的人员比例分别为37.0%和41.3%。绝大多数的活动和服务都有逾半数甚至超过60%的青年农民工从来没有参加或从来没有得到过。由此可见,目前,青年农民工在社会生活领域的社区融入度还比较低。(四)塘沽地区青年农民工社区融入的心理感受无论是经济状况还是社会生活,其测量指标都是从客观方面去量度青年农民工的社区融入程度。那么,青年农民工对自己在津生活的主观感受是怎样的呢?他们自我感觉是否适应城市务工生活,又是否
34、觉得城市生活优于家乡生活呢?他们是否感觉受到当地居民的歧视,又是否愿意融入城市社区生活并长期在这里生活下去呢?这些问题是本次问卷调查的重要内容,也是测量青年农民工社区融入的又一个维度,即主观因素。1、青年农民工在津工作生活的感受图11 被调查的青年农民工在天津(塘沽)工作生活的感受如图所示,被调查者中,70.4%的人认为自己已经适应了城市打工的生活,同时有11.7%的人选择“我是一个外地人,不习惯这里的生活”。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多数青年农民工已经萌生融入城市社区的心理意识。不过,适应城市打工生活与融入城市社区还是有差别的,高适应率不等于同等的高融入度,被调查者也许对“不被接受”的现实已
35、经适应。需要注意,认为“当地居民歧视农民工”的比例为13.0%,这一数据反映了少数本地人对青年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消极作用,此是影响青年农民工社区融入的直接因素之一。被调查的近40%的青年农民工认为“在城市打工生活比在家生活要好”,这表明,城市生活的优越性对相当一部分青年农民工具有吸引力。2、青年农民工对将来定居地的打算图1 被调查的青年农民工对将来定居地的打算如图12所示,对于将来定居地的选择,51.2%的人“打算在这里站住脚,长期生活下去”,3.5%的人有“到别的城市打工、生活”的想法,33.5%的人只把在城市打工看作一种谋生手段,而不是目的,他们最终希望能够“赚点钱回家过日子”。超过半数
36、的人有意愿在城市中继续生活,这表明多数青年农民工在主观上还是希望能够融入到城市社区生活中去的。即使是抱有“赚点钱回家过日子”的人,在他们仍然于城市务工时期,也是需要融入城市社区的。三、青年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障碍因素分析上述分析表明,多数青年农民工具有融入社区的愿望,并且一部分青年农民工已经开始融入城市社区。同时,政府和社区组织也为青年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开展了一系列管理和服务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总的来说,青年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社区的程度还比较低,障碍因素还比较多。本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和访谈资料显示,主要障碍因素包括:制度障碍、社区组织管理服务方面的障碍、城市居民污名化障碍、青年农民工自
37、身困难和素质障碍等。(一)制度障碍1、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障碍尽管国家对人口流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农民有了进城打工、就业的自由,但是,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还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使得青年农民工产生了职业(角色)和地位的背离,难以享受到城市国民待遇,在制度上造成了对青年农民工融入社区的排斥。二元户籍制度依然将我国人口分为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同时,户籍与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密切联系。拥有城市户口,不仅能够直接享受优越的城市基础设施设备、良好的城市环境,而且还享有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社会福利。而青年农民工虽然生活和工作在城市,为城市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们却不能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38、,这给农民工的生活和工作增添了后顾之忧,无形之中削弱了青年农民工融入社区的物质基础。2、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障碍从表4可以看出,被调查的青年农民工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或租房补贴待遇的比例都非常小,分别仅为20.0%、21.4%、16.1%、25.6%、13.3%、6.3%,这说明大部分青年农民工仍然没有享受到这些待遇,其未享受率分别是72.2%、72.1%、76.7%、68.4%、78.8%、86.2%。为了使农民工在城市中能够享受社会保障,国务院和天津市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政策。拿天津市来说,已明确要求:凡与城镇各类企业建立劳动关
39、系的农民工,都应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按照规定的标准缴费,享受相应待遇;各用人单位都应按规定为农民工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农民工个人不缴费,按照规定的标准享受住院、门诊特殊病医疗保险待遇及大额医疗费救助待遇;城乡各类企业和用人单位都要按规定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职工缴纳失业保险费,职工失业后,按照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并享受医疗补助、丧葬补助等待遇;城乡各类企业和用人单位都要按规定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费,职工发生工伤后按照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享受规定的生育保险待遇。但是,在现实中,青年农民工所享受到的社会保障待遇很不到位。究其原因,一是从青年农民工方
40、面来看,他们经济收入低下,没有足够的钱缴纳养老等保险费用;不了解社会保险相关政策,维权意识淡薄;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异地承保难以实现、保险作用难以发挥。二是从企业方面来看,企业为农民工投保无疑会加大企业成本,致使他们尽量逃避投保责任;农民工的高流动性和社会保险的转移接续困难,使企业为农民工上社会保险十分被动;农民工不愿参保,企业顺水推舟。三是从制度方面来看,涉及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规定往往属于部门规章,立法层次较低,缺乏法律的强制力;对违反农民工保险相关政策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法规政策不健全等等。总之,青年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并没有得到切实维护,此是阻碍青年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重要因素。表4 青
41、年农民工享受工作单位待遇的情况内 容已经享受没有享受不清楚人数(人)有效百分比(%)人数(人)有效百分比(%)人数(人)有效百分比(%)养老保险13920.050672.2517.3医疗保险15021.450572.1456.4失业保险10616.150676.7487.3工伤保险17825.647568.4415.9生育保险8513.350478.8518.0住房公积金或租房补贴396.353086.2467.5其他待遇95.414284.5169.53、农民工子女教育障碍从图13可以看出,被调查的24.3%的青年农民工存在子女入托、入幼、入学难问题。子女教育是影响青年农民工社区融入的一个重
42、要影响因素。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天津市塘沽区如同其他城市一样,规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但农民工子女必须回原籍参加中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某些优质托儿所、幼儿园收费较高,客观上将绝大多数农民工子女拒之门外;城市某些优质小学和初中,往往以必须拥有本片户籍为理由拒收无当地户籍的农民工子女,致使大部分农民工子女不得不集中于质量较差的中小学校。这种对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歧视,仍然是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社区的现实障碍之一。图13 被调查的青年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和生活遇到的主要困难当然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是其根源性所在,但对于一些人为的歧视因素,政府应采取有关政策来加以制止。青年农民
43、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对于青年农民工融入社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政府应采取相关措施,确保青年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公平性,进而促进青年农民工融入社区的进程。4、农民工就业制度障碍近年来,由于政府对农民工的重视以及一些相关政策的出台,政府部门开始考虑农民工作为国民的平等就业权问题。但是,在就业实践中,农民工受到劳动制度歧视的现象依然严重,还未能与城市居民在同一劳动力市场平等就业。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两个方面:(1)就业岗位障碍。20世纪90年代,一些城市政府部门出台了对外来劳动力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的有关政策规定。虽然近年来这些政策有所松动或被废止,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对农民工就业的限制。许多就业岗位强调必须
44、拥有当地户籍,事实上已经把农民工排斥在外。同时由于就业信息的不对称,整体素质的低下,使农民工只能寻觅那些工作稳定性差、劳动强度大、收入低、非正规、无福利和无保障的边缘性职业和岗位。这限制着青年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获得平等的社会经济地位和福利待遇。(2)就业证件障碍。农民进城务工经商要办理名目繁多的就业证卡,如居住证(暂住证)、务工证、婚育证、健康证等等。其中任何一个证卡的缺失都可能剥夺他们在城市工作生活的权利和自由。而且,这些证件更换频繁,使得农民工不得不缴纳种类繁多的行政费用,不得不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总之,城市就业政策的偏颇,使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受到种种歧视,降低了他们在城市的发展空间和就业预
45、期,阻碍着他们融入城市社区的进程。(二)社区服务欠缺障碍尽管社区服务为青年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社区服务功能不足,是制约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一个现实因素。1、青年农民工寻找工作和日常交往以“乡土”网络为主,社区服务作用不足。如图14所示,59.1%的被访农民工通过老乡、亲戚介绍来获得工作,13.7%的被访农民工通过在天津认识的朋友推荐介绍来获得工作,而通过职业介绍所、广告或用人单位(雇主)现场招工、家乡政府组织劳务输出获得工作的青年农民工分别只占7.7%、10.3%、1.0%,这表明青年农民工主要通过初级社会网络特别是“乡土社会网络”来获得工作。不仅如此,透过前文图2.8看出
46、,在工作和生活中,分别有71.9%、42.9%的青年农民工与主要与老乡、亲戚交往。这些数据表明,青年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关系网络仍然主要以亲缘和地缘关系为基础。这种关系的特点是:半径小、紧密度高、趋同性强、异质性低、比较封闭,从而形成了交往网络的内倾向,极不利于他们融入城市社区。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费孝通先生用 “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来深刻的表达了中国传统社会关系网络的特征。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青年农民工社会资源的获得,就是以这种社会关系网络的“差序格局”来进行的:“以己为中心,像水的波纹一般,一
47、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其所获得的社会资源也逐级递减。图14 被访者工作获得途径情况2、社区服务功能欠缺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进程(1)农民工的社区服务参与度和享受度都比较小。尽管塘沽地区社区组织为促进青年农民工融入社区开展了多样化的服务活动,但是,这些服务活动的覆盖面较小,青年农民工的参与度不高。如表5、表6、表7所示,按有效百分比计算,分别有73.2%的被访农民工没有参加或没有得到维权服务;68.0%的被访农民工没有得到子女照料、入托入学、辅导教育服务;66.5%的青年农民工没有参与或没有得到帮助解决居住问题服务和困难救助服务。这表明,社区服务在促进青年农民工融入社区方面的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 表5 被调查的青年农民工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