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自评报告521.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39347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管理自评报告5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物流管理自评报告5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物流管理自评报告5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物流管理自评报告52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物流管理自评报告52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管理自评报告5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管理自评报告521.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CHANGZHOU INSTITUTE OF MECHATRONIC TECHNOLOGY 物流管理专业自评报告二一五年五月1目 录第一部分 专业简介- 2 -第二部分 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5 -一专业设置与定位- 5 -二、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 7 -三人才培养方案- 8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9 -第三部分 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 11 -一、课程体系构建- 11 -二、课程改革与实施- 14 -三、优质课程建设- 15 -第四部分 师资队伍- 17 -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18 -二、教师培养与发展- 20 -三、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与实施- 22 -第五部分 教学条件- 25 -一

2、、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25 -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25 -三、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26 -四、教学和专业建设专项经费投入- 27 -第六部分 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29 -一、教学运行管理- 29 -二、实践教学管理- 29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31 -四、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32 -第七部分 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 34 -一、生源质量- 34 -二、学生职业能力- 34 -三、学生满意度与就业质量- 35 -四、社会声誉- 37 -第八部分 专业特色- 38 -一、创新了“工学交替,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 38 -二、搭建了基于校内物料流通的集散中心- 38 -三、构建了

3、校地对接社会服务体系- 38 -第九部分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40 -一、存在主要问题- 40 -二、整改措施- 40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自评报告 第一部分 专业简介第一部分 专业简介1专业历史沿革物流管理专业开办于2003年,2008年本专业确定为“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专业,2012年被评为学院特色专业,201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建设验收。具体见图1。图1 物流管理专业发展沿革图2专业办学规模目前在校人数260人,其中2012级2个班,72人,2013级2个班,79人,2014级3个班,109人。3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2010级物流管理专业开

4、始实施“四段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段,第一学年在校内学习文化及专业基础课程,第二段,第二学年第三学期去企业开展体验式岗位实践,第三段,第四第五学期回校开展专业核心课程学习,第四段,第六学期去企业顶岗实习。经过三年实践,在原“四段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立足专业群发展,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特色,2013级开始实施“工学交替,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开展在学习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群基础课程学习后,开展电话营销项目的通用生产性实训,使了解岗位,认识行业,培养学生沟通技巧和抗压能力。第二学年在一定专业知识学习后开展专业生产性实训,实训结束后结合实训过程中发现企业物

5、流管理问题开展针对性学习。第三学年安排毕业论文撰写和顶岗实习。4.专业教师数量与结构本专业负责人谢振华,讲师,高级物流师,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涉外类专业协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常州市首届邮政行业技能大赛裁判长。主持院级以上纵向课题4项,院级课题3项,横向课题2项,到账13万元。主编(副主编)出版教材2部,校本教材5部。获得常州市师德模范、常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学院教学能手、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校外专业带头人何信桦,高级物流师,江苏华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裁,一直致力于物流企业的战略管理,管理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战略眼光。本专业目前具有校内专任教师18名,其中副教授

6、5人,讲师10人,助教3人,双师比例达到90%。专任教师年龄及职称结构合理。建立了50人规模兼职教师库,在库内优选兼职承担教学任务。5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概况本专业建有校内实训室3个,包括物流管理实训室,物流仿真实训室和物流技术实训室。同时专业群共享实训室及创业基地等7个。具体见表1。表1 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一览表实训基地类别实训基地名称实训基地训练模式实训室物流管理实训室、市场营销实训室、会计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模拟物流仿真实训室仿真物流技术实训室、电话营销实训室真实创业基地智诚会计工作室、美佳惠超市、物流服务站目前本专业拥有校外实训基地50余家,其中紧密合作基地14家。具体见表2。表

7、2 物流管理专业校外紧密合作企业一览表序号单位名称合作内容1中国物流公司常州分公司兼职教师储备基地2常州金太阳至尊家电有限公司顶岗实习3常州天地汇亚邦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专业实习4顺丰运输(常州)有限公司双师素质培养基地5常州宝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顶岗实习6常州小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技术服务7常运物流有限公司专业建设8江苏正大富通汽配连锁有限公司兼职教师储备基地9江苏百兴物流有限公司技能竞赛10常州通宇货运集团有限公司顶岗实习11江苏华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专业建设12江苏凌家塘商贸有限公司顶岗实习13江苏亚邦医药物流有限公司顶岗实习6社会服务能力学院与武进区发改局共建武进区物流技术服务中心。按照学院科

8、研团队建设管理办法,组建物流技术服务团队。面向常州及武进地区政府和企业开展物流职业证书等项目培训。面向全国开展物流管理师资培训。接受政府和企业委托开展技术服务和项目策划。整合团队资源开展纵向教科研项目。7专业建设主要成效本专业经过多年建设,获得了一系列成果。学院先后获得中国物流教学创新示范院校,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华东物流教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现代物流职教联盟会员单位等称号。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获得全国物流行指委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40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自评报告 第二部分 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第二部分 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一专业

9、设置与定位(一)行业社会背景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流业成为经济领域中最活跃、增速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从国家到江苏省到常州市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应政策推进物流业的发展。国务院出台关于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江苏省政府先后出台江苏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江苏省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42020)等。规划提出,要把江苏打造成“现代物流强省、长三角物流业核心区和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先导区”。江苏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指出,今后重点发展宁镇扬、苏锡常、通盐泰、徐连淮宿四大物流区域,并紧密集合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建设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7个各具特色的区

10、域性物流枢纽城市。在常州构建3个保税区,4个铁路货场和5个综合物流园区的总体布局。常州市政府出台了常州市市区物流产业规划管理意见、常州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具体落实国家及省政府的政策意见。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江苏省统计局和常州市经信委统计数据,物流业发展势头良好。具体指标如图2所示。图2 2013年物流状况图(二)人才需求调研结果分析国家关于物流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物流专业人才的数量、在职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物流从业人员在掌握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技能基础上,具有较强的物流业务管理能力和设施设备的操作能力,

11、具有独立处理业务的工作能力,专业化物流人才培养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物流职业教育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据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物流行业每年需要新增130万人,其中高职层次人才需求约80万人,而国内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人数约40万,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物流行业涨薪情况普遍,主要集中在基层,一方面基层薪酬水平数低,另一方面基层离职率高,人才稀缺度也较高。从2012-2014连续三年间,物流行业一般员工层和主管层薪酬增长率超过10%,高于经理层和总监层的薪酬增长率。根据江苏省人力资源市场统计显示,2014年交通运输、仓储、物流和邮政业用人需求增加最多。根据供需分析,江苏物流人才缺乏严

12、重,在江苏省发改委提供的“千人服务业人才赴德培训计划”实施方案中发现,现代物流业人才成为江苏省发展现代服务业最缺的一类人才。江苏省政府为培养紧缺的现代物流人才,大力宣扬物流人才的培训,甚至推出“政府埋单培养现代物流人才”举动。目前常州市工商注册的物流企业已经达1万多家,其中年收入2000万以上物流企业和物流基地由2005年的8家发展到2013年的近百家,形成了50余个特色物流基地,物流企业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据预测目前常州物流人才需要7.44万人,而常州高职类及本科类院校每年共输送物流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约400人,远远不能满足区域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且社会从业人员物流技能

13、培训需求也不断加大。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从工作内容上看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企业物流人才;二是物流企业人才;三是物流规划咨询人才;四是物流研究人才。企业物流人才主要是物流管理人才和物流工程人才,包括物流各功能岗位的操作人员,有运输管理人员、仓储管理人员、报关员、配送人员、客户管理管理人员等。这些人员必须熟悉物流行业,并且掌握了物流运输、仓储、包装、装卸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能熟练的运用到实际中。物流企业人才的需求主要是第三方物流营销人才,能够运用物流知识进行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营销。至于物流规划咨询人才和物流研究人才的需求,主要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知识,具有物流科技创新能力,并且知识面

14、较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物流行业发展迅速,物流行业的高层次人才匮乏,并且制造企业的物流专业人才相对不足。为了掌握市场对物流人才需求状况,合理设置专业培养目标,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围绕长三角及江苏地区经济及物流人才需求进行设计,重点把握市场物流人才需求态势,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等。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主要培养第一和第二类人才,具体培养轨迹如图3所示。图3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轨迹图(3)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对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合麦可思报告,毕业生就业率和毕业半年后收入均高于省内同类院校。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绝大多数能胜任本职工作。通过对毕业生回访,毕业生普遍认为专业知识和技能

15、训练的满足度较高。本专业毕业生近90%在江苏就业。其中常州就业人数最多,占三分之一,其次为苏州,占六分之一。2012和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平均95%,高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值93%和90%。毕业半年后月收入平均3125元,高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值3000元和2830元。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平均为49%,略高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同时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存在以下问题:学生沟通和抗压能力相对不足,对于物流行业的忠诚度比较低;物流管理专业就业率高,但就业对口率相对较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岗位中物流企业文员岗位集中度比较高,导致整体初次就业岗位相对较低。二、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在物流管理专业规划建设中,根据

16、中央关于职业教育的相关文件,尤其是中央关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学习示范职业院校的经验,强调转变思想观念,突出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在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时,力求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以“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理念。(一)专业建设总体目标紧跟现代物流业发展,密切关注长江三角洲及江苏省物流业发展特点和人才需求状况,立足常州,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发挥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多方面资源作用,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完成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实训实习条件等项目的建设,形成高职教育实践案例与理论研究成果,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线,学生

17、培养质量高的省内具有示范作用的专业。(二)专业建设实施方案1、构建“工学交替,学训交互”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带动专业群建设基于2010-2012级物流管理专业实施的“四段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总结和优化,2013级物流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开展电话营销项目的通用生产性实训,培养学生沟通技巧和抗压能力。第二学年在一定专业知识学习后开展专业生产性实训,实训结束后结合实训过程中发现企业物流管理问题开展针对性学习。第三学年安排毕业论文撰写和顶岗实习。大力推行由企业参与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建立顶岗实习的长效机制,试行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以提高社会服务能

18、力为引领,带动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工商管理专业群现有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和会计等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可在市场营销和会计等专业中进行推广,带动专业群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产业升级转型能力。2、准确定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推进教学改革按照专业与职业对接、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要求相关联、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等原则,构建“一个平台,四个模块”的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梳理优化课程内容,调整教学安排。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制定评价标准。3、加强核心课程建设,完善课程资源库建

19、设将物流行业企业先进技术、行业规范和企业文化引进课堂。将职业证书、行业标准、企业管理规范、生产管理案例等融入课程。教学资源库充分考虑常州产业、企业特点,校企合作开发完善,共建共享。在重点建设5门优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带动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完善。4、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实践教学基地,强化实践育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力争在人才合作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就业与社会服务方面形成比较紧密的合作机制和运作模式。建立和发展高水平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以订单培养、产学研相结合为原则,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学生的就业质量和竞争力。深化校企合作,建设“校中厂”,“厂中校”。5、推进教学团队建

20、设,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根据本专业现有师资队伍的年龄、性别、知识、工作经历情况,以及专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建立以职业能力提高的长效培养机制,持续提高教师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通过企业实践、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等方式,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和科研水平。从行业、企业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参与课程开发、实施教学、指导实践课程,建成50人规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兼职教师库,“双师型”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100%,专兼教师比例达到1:1,打造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6、构建多方参与的动态教学评价体系,实施第三方评价建立企业、行业协会、学生(毕业生)及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引

21、入麦可思调研报告,实施网上随机在线反馈、定期网上调查。追踪与评价毕业生毕业后五年及以上的职业生涯发展情况,根据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三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立足常州,面向长三角地区,培养在商品流通领域从事采购计划编制与供应商管理、仓库运作与管理、运输线路选择与规划、物流业务开发等工作,具有采购助理、仓储主管、运输调度及物流营销经理等职业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并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二)人才培养规格根据物流行业主要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及人员素质要求,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职业行动能力上应达到以下要

22、求:1基本素质(1)具有爱国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2)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3)具有乐观的人生态度;(4)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吃苦耐劳和持续学习的职业素养;(5)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2专业知识(1)掌握必要的电子商务、会计等专业基础知识(2)掌握物流管理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3)掌握物流标准、物流法律法规、物流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4)掌握仓储管理、调运管理、采购及营销客服等专业知识;(5)掌握国际货代、单证制作等专业知识;(6)掌握企业管理等知识。3专业能力(1)具有运用物流管理相关政策法规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有对物流标准推广及物流信息技术

23、应用的能力;(3)具有仓储、调运、采购、物流营销等业务操作能力;(4)具有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5)具有一定财务操作和质量管理能力;(6)具有国际货运代理、单证制作的能力;(7)具有基本外语沟通能力;(8)具有必要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和江苏省“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物流业作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经过几年发展,遇到了人才的瓶颈。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紧缺,而且物流专业学生愿意在本行业就业的却较少。导致供需旺盛,但无法对接。究其原因,物流行业从业人员就业门槛较低,涵盖方向多,“大专业,小方向”导致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

24、方向不明确,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结合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核心职业能力定位,2010年起,物流管理专业实施“四段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图4所示。通过组织二年级学生进入企业开展物流通用能力训练实习,使学生在轮岗训练中培养吃苦耐劳和敬业精神,清晰学习兴趣,明确学习方向。实习过程中企业和学生可进行双向选择,实施订单培养,为企业量身定制。经过三年的实践总结,结合物流业发展现状及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反馈情况,学院2013年进一步优化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工学交替,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如图5所示。图4 “四段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图图5 物

25、流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及企业物流从业人员岗位分工,明确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培养定位,既一年级达到入门岗,二年级达到起步岗,三年级达到提升岗,未来3-5年达到发展岗,形成清晰的岗位层级。学生经过“基础学习企业实践专业学习-顶岗实习”的学习过程,对物流业有清晰的认识,根据自身个性化特征规划今后的职业生涯,确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以来,严格按照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实习管理制度、经济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实习补考制度等相关制度,教学运行正常,实习安排井然有序,校外实习零事故,实习成绩通过率超过90%。学生实习回校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方向明确,物流管理“大专业,小方

26、向”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毕业生职业证书获取率达100%。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自评报告 第三部分 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第三部分 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一、课程体系构建结合物流管理“大专业,小方向”的特点,在具备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后,夯实专业基础能力,重点培养专业核心能力,突破专业综合能力,有效开展关联学习,真正培养素质和能力并存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按照“课证岗”对接的思路,将助理物流师职业标准、物流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融入课程。校企共建“一个平台,四个模块”的课程体系,并将物流师职业标准分解后融入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如图6所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人生观、良好的身体素质;具有分析

27、计算、英语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等能力;并能用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对未来职业发展有一定的规划能力。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平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经济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军事技能训练等。专业基础能力模块专业专项能力模块模块专业综合能力模块模块拓展模块具有运用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分析企业环境、运用物流政策法规解决问题、核算企业物流成本、以及对货物进行保养等的能力具有对仓库进行储存管理、完成原材料采购、对货物配送调运、物流营销、与客户沟通协调、管理客户关系等业务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和较强的团队意识,将物

28、流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结合实习经历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具有除应具备专业知识外,能提升自己内在涵养、与人交际等走向社会所需的一些基本能力物流基础物流法规、货物养护物流通用能力训练物流经济学等仓储管理实务运输与配送实务生产物流采购与库存控制物流服务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等供应链管理领导力与团队管理物流综合实习毕业论文顶岗实习等文学体育艺术商务礼仪连锁经营税收实务等对应证书物流师采购师叉车证中国物流职业经理计算机一级证书英语B级证书普通话普通话图6 物流管理专业“一个平台,四个模块”课程体系一个平台即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课程平台。主要培养学生的端正的职业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计算机应用,基本英语应用和数学应用

29、能力,为持续提高奠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健康体魄。四个模块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能力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专业综合能力课程模块和拓展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能力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法律知识应用能力、经济知识应用能力和贸易知识应用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主要针对物流管理主要岗位工作要求,开展专项教学,培养学生开展岗位工作的专项能力;专业综合能力课程模块主要为学生毕业就业后在未来发展岗位上的能力储备;拓展课程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知识的能力。善于坚守,勇于实践等专业职业素养培养贯穿各模块。本专业培养目标围绕现代物流业、商业及装备制造业等行业企业的物流活动展开,重点突出采购及物料控制、

30、仓储保管、运输调度、物流营销等基层管理岗位岗位的独立操作。根据岗位的特点进行岗位任务分解以及职业能力分析,依次来构建支撑课程;确保学生通过学习不同课程,获得目标知识和技能,同时习得或养成很好的职业素养,并能拥有较强的多岗就业能力和在职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过程见表3。表3 物流管理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岗位职业能力支撑课程证书采购助理1、与供应商沟通价格、付款方式、交货日期、费用支付等;2、建立及维护产品资料库、供应商信息资源库,及时更新相关信息;3、采购进度追踪; 4、供应商考核; 5、根据销售订货清单,制订采购计划;6、签发采购合同或订单; 7、跟踪货物、接受货物,核对单据。供应链管理仿真实训

31、采购管理实务供应链管理物流基础物流经济学助理物流师助理采购师快递业务员中级仓储经理1、制定公司仓储部门规划;2、根据销售以及库存情况,下达生产计划,并监督实施; 3、制定仓库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4、负责货物调配和货物运输; 5、制定与控制仓储运作预算;6、合理、科学的管理仓储和库房,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库房进行合理安排; 7、提供实时管理和作业报告,保持计算机系统和手工操作系统数据精确; 8、确保库房存放的最优组合。仓储管理实务实用商品学物流基础物流法规物流经济学调运主管1、甄选、管理和考核合适的承运商;2、制定运输计划;3、监控运输在途货物; 4、调度车辆和跟踪车辆运输动态; 5、传递自

32、有车辆和外协车辆运输单证; 6、客户现场的协调、联络与信息反馈; 7、回收、整理运输单据。运输与配送储存与配送实训物流营销经理1、根据市场需求,拟定业务计划; 2、营销策略的制定;3、营销计划的运作执行;4、销售目标的分解实现;5、物流业务的管理、协调;6、物流资源的整合;7、客户关系的日常维护,及业务洽谈。物流服务营销物流基础物流法规物流经济学物流客服1、接收客户订单,并检查、整理客户单证; 2、控制、跟踪业务在运作各环节的服务质量; 3、建立、跟进客户档案,管理、维护客户关系; 4、接受并处理客户关于运作质量和运作效率的投诉; 5、回单整理以及与客户交接; 6、按照客户的要求提供进出库报表

33、、库存报表、跟踪报告等相关报告。国际货运代理物流基础物流法规物流经济学货代单证员1、执行货代行业操作流程,包括:单证制作,租船订舱、配载等; 2、与船公司,车队等相关部门有效沟通; 3、货代业务的管理、协调及货代资源的整合。国际货运代理实务国际货运代理仿真实训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经专家论证,确定了专业核心课程,对照职业证书要求规划教学内容,见表4。表4 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学时合计1、仓储管理实务l 仓储认知648l 入库管理6l 在库管理12l 出库管理10l 仓储运营管理6l 仓储系统规划与设计82、运输与配送l 运输作业管理与组织1656l 运输决策与合

34、理化12l 配货作业与组织10l 送货作业与组织10l 补货、退货作业与组织83、采购管理实务l 采购管理工作认知648l 采购前的准备工作8l 采购的实施12l 采购过程的控制管理6l 采购的事后管理6l 采购中的库存管理与控制104、物流服务营销l 物流服务营销概述256l 运输服务营销18l 仓储服务营销8l 流通加工服务营销 8l 配送服务营销 8l 综合训练 125、国际货运代理实务l 国际货运代理认知648l 国际货运代理商务8l 国际货运代理操作22l 国际货运代理客服4l 国际货运代理方案设计8二、课程改革与实施校企合作制订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融入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实施“双

35、证书”教育。毕业生获取助理物流师比例达100。1.重新设计专业课程,按工作任务设置教学内容。在修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过程中,打破原有按完整理论体系章节教学的模式,按照物流管理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编制教学大纲,设置教学内容。按照职业岗位特定能力要求及行发发展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持续更新,并开展各课程交叉内容的梳理。将职业岗位要求的基本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以及物流行业科技发展前沿的新知识与新技术纳入到课程中来,见图7。图7 课程设计与实施示意图2. 专兼结合,共同制定课程标准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建课程教学团队,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基本职业能力本位,开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

36、课程标准。每门课程对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等方面都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同时,还对课程设计思路和实施建议进行了说明,使得课程标准有章可依。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定位、课程性质、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实施补充建议、课程考核建议、教学资源等方面内容。各门课程负责人填制课程修订审批表,按照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委员会专家提出的建议,对课程标准进行论证和修订。并且汇编了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每年进行动态更新调整。课程标准设立流程见图8. 图8 课程标准制定流程3.优化实践课时和兼职教师授课比重 在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上,充分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

37、培养,引入兼职教师开展教学。将实践知识纳入高职课程,实现技术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以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为例,课程总学时为2848,实践学时1760,占到了61.8%。在专业核心课程中,校外兼职教师授课课时达1026课时,占专业课总学时的51.2%,见表5。表5 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时安排序号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课程学时开设学期开设地点总学时校内专任校外兼职112312006物流基础23216161物流技术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212412017电子商务实务23216161多媒体教室312312002采购管理实务3484084物流技术实训室、厂中校412312005物流服务营销3.5564016

38、4物流技术实训室、厂中校512312007运输与配送3.55640164物流技术实训室,厂中校612312002仓储管理实务34832164物流技术实训室,厂中校712312004生产物流3.5560563多媒体教室812312003国际货运代理实务34832163多媒体教室,物流管理实训室912313001储存与配送实训25628284.5物流技术实训室1012313005物流综合实训1288204物流管理实训室1112313002毕业设计(论文)82241121125,6校外基地1250013001顶岗实习28784787065,6校外基地小计62.5146844210264.加大教学改革

39、研究力度 近3年,本专业积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在高职教育资源整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标准制定、资源库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研究均获得省级、市级、院级等立项,并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三、优质课程建设依托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每年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标准进行论证和审定。首先开展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能力需求适应性的调研。深入社会和企业,调查和了解市场和用人单位对物流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核心技能要求,其次,进行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需求适应性的调研的对应性分析。通过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结合学生技能要求进行课程设置的讨论和分析,确定课程体系应开设的课程。第三,

40、进行课程体系的重组与构建。将基本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进行梳理,构建课程体系。最后进行课程体系的配套性改革。对课程体系内的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中的交叉性内容进行科学界定,避免课程内容重复,针对专业能力培养开发对应课程实训项目。先后建成了仓储管理实务、快件的收派与处理2门院级精品课程。建成了仓储管理实务、运输与配送、采购管理实务、物流服务营销等5门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库,见表6、表7及图9-13。表6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情况一览表 序号课程名称建设内容责任人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课程资源库校内企业1仓储管理实务完成完成在建王晓明吴敏华2运输与配送实务完成完成在建于斌何华彬3采购管理实务完成完成在建陈

41、文佳张雅杰4物流服务营销完成完成在建陈勇孙建中5物流基础完成完成在建刘伯超梁红波表7 课程子资源库建设及使用情况一览表在线答疑次数在线作业次数在线测试次数批改试卷次数批改作业次数课件(页)教学视频(分)动画(分)图片(个)试题(道)案例(个)仓储管理实务33669195309821518725419运输与配送实务46123622889466.618.210223823采购管理实务120101043085392285.413827333物流基础44682154107612316.837427227物流服务营销516731384216010.36721121图9采购管理实务课程资源库 图10物流基

42、础课程资源库 图11运输与配送实务课程资源库图12仓储管理实务课程资源库 图13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资源库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自评报告 第四部分 师资队伍第四部分 师资队伍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经过几年建设,本专业造就了一支讲团结、能吃苦,年龄、职称和学历层次结构较为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能够很好胜任本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本专业教学团队目前具有专任教师16名,稳定兼职教师8人。专任教师中,副高及以上职称人数共4人,占总人数比例为25%;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数共10人,占总人数比例为63%;研究生及以上学位人数共15人,占总人数比例为94%;40岁以下青年教师9人,占总人数比例为56

43、%;“双师型”人数共15人,占总人数比例为93.7%。兼职教师人数为8人,专兼职教师比例为2:1.见表8和表9。表8物流管理专业校内专业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学位职称是否双师(职业资格证名称)近三年在行业企业任职情况及开展技术服务情况1谢振华男1981.6本科硕士讲师是(高级物流师)2011.8-2012.1常州顺丰速运公司企业锻炼; 2013.2-2013.7,中国物流公司常州分公司,主持横向课题两项:江苏华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江苏华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运输培训线路优化及武进区服务业发展办公室武进区服务业改革试点项目修编2王晓明女1976.12硕士研究生硕士讲师是(物流师)2012.2-2012.7常州顺丰速运公司企业锻炼3陈文佳女1985.3硕士研究生硕士讲师是(物流师)2011.8-2012.1江苏正大富通汽配连锁有限公司企业锻炼4陈勇男1982.7硕士研究生硕士讲师是(物流师)2013.8-2014.1常州顺丰速运公司企业锻炼5于斌男1982.2硕士研究生硕士讲师是(高级采购师)2014.2-2014.7常州顺丰速运公司企业锻炼/主持横向课题一项:常州市劢格机械有限公司公司采购与物流管理咨询服务6刘伯超男1980.6硕士研究生硕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